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检测

解决方案

标准解读

水中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案(气质联用仪)

本次测试应用Q Exactive GC系统成功对经消毒处理后的水样提取物中的碘化DBPs进行了检测分析。 测试样品中检测到大量离子流色谱峰,通过应用TraceFinder 软件的精确质量过滤功能单独分离出含碘化合物。暴露于氯胺反应的样品中的碘化DBPs含量显著高于经氯化反应处理的样品。 将采集到的EI数据与现有商业化标准谱图库相匹配,可鉴定目标化合物结构。重要的是,通常情况下,有很多检测到的化合物并未被此类标准谱图库收录,这时唯有通过稳定的亚-ppm 级质量精度测定结果才能够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元素组成及化学结构推测。 此外,以甲烷作为反应气体的正化学电离的软电离模式可用于确证化合物的分子离子。 本文所采用的Q Exactive GC质谱仪以及化合物检测鉴定流程可对经消毒处理水样中的未知DBPs进行快速检测和可信鉴定,有助于研究人员对未知化学物质进行可靠的、及时的分析报告。 峰宽为3秒。不同质量分辨率条件下,同一色谱峰的扫描点数的变化,即使在最高质量分辨率(120,000 FWHM 在 m/z 200处)下,仪器仍然能够采集到足够的扫描点用于准确的峰面积积分计算。此外,在质量分辨率为60,000时,色谱峰中每个扫描点的质量精度,所有点均保持稳定良好的质量精度,偏差均小于0.3ppm。
检测样品: 饮用水
检测项: 消毒副产物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离子色谱法(IonPac AS27)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 盐、溴酸盐、氯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含量

氯气,漂白粉和臭氧在消毒过程会产生少量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副产物,如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溴酸盐等[1]。其中溴酸盐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EPA列为潜在的致癌物[2]。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最新法规中规定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10 μg/L。我国《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议生活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高含量不允许超过10 μg/L,该标准中亦规定了亚氯酸及氯酸盐均不得超过0.7 mg /L。 卤代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是饮用水加氯消毒时氯与水中存在的天然有机物反应生成的一类消毒副产物。通常所说的卤代乙酸包括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溴氯乙酸、一氯二溴乙酸和一溴二氯乙酸等9种。其中以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含量最高,致癌风险大,其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3]。因此,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规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含量均不得超过30 μg/L,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则规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50和100 μg/L。我国最新的饮用水规范《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中建议生活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最高含量分别不允许超过50 μg/L和100μg/L。 本文采用高容量的IonPac AS27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柱 温:30°C),同时分析饮用水中5种消毒副产物(即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DCAA和TCAA),目标物与常规离子之间分离度良好,无相互干扰。与传统气相及液相方法相比,本方法分析卤代乙酸无需衍生化,直接进样即可,方便、快捷、高效;同时本方法采用OH体系,与碳酸体系相比,系统背景及噪声更低,低含量的消毒副产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检测样品: 饮用水
检测项: 消毒副产物

赛默飞色谱与质谱

查看联系电话
前往展位

仪器信息网行业应用栏目为您提供112篇饮用水检测方案,可分别用于农饮水42项检测、物理指标检测、营养盐检测、有机污染物检测、有机物综合指标检测、(类)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无机阴离子检测、生物检测、农药检测、消毒副产物检测、放射性检测、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检测、消毒剂检测、酸沉降检测、综合检测、微塑料检测,参考标准主要有《HJ 758-2015 水质 卤代乙酸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GB/T 5750.1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消毒副产物指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