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注射剂及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检测方案(不溶性微粒)

收藏
检测样品: 原料药
检测项目: 注射剂及特殊剂型相关
浏览次数: 126
发布时间: 2022-05-24
关联设备: 1种 查看全部
获取电话
留言咨询
方案下载

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

银牌5年

解决方案总数: 110 方案总浏览次数:
方案详情
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可以将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全部呈现在一张照片中,通过外表观察及机器判断,来追查出粒子的真实来源,并在往后的实验或生产中加以改进或避免。不仅可以统计出药典需求的颗粒数据统计,且可以观察各个颗粒的真实长宽高,从而为实验人员提供建议和意见。

方案详情

咬文嚼字:胤煌科技带您精读中国药典2020版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版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咬文嚼字1:上文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静脉用注射液如传统的打吊瓶、屁股针、打疫苗及特殊病症用药如胰岛素等注射液最终会进入静脉血管的,都需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釆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咬文嚼字2: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有两种具体方法,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结果验证,说明第一种方法在有些局限条件下是不准确的。)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咬文嚼字3:光阻法的实验操作局限性很多,无法允许实验员的细微实验误差,如摇晃、震荡、样品沉积等,而显微计数法对颗粒进行清洗和分析,避免许多假性结果的影响。) 试验环境及检测 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咬文嚼字4:实验过程必须处于洁净空间,无尘服和超净台就成了必备环境,微粒检查用水需要进行测定符合要求后使用,但这还不算完,每次使用前还得经不大于1μm的滤膜过滤,这是实验前准备工作的必备条件。) 第一法(光阻法)(所需仪器:光阻法不溶性微粒仪) 测定原理 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咬文嚼字5:光阻法的测定原理是靠颗粒对光强的遮挡,然后将颗粒的最大截面等效为颗粒的大小,但颗粒的形状千奇百怪,无法准确判定颗粒的真实大小。)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仪器的校准 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1)取样体积 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以两次称定的重量之差计算取样体积。连续测定3次,每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5%以内。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3%以内。也可釆用其他适宜的方法校准,结果应符合上述规定。 (2)微粒计数 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泡,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3次,记录5μm通道的累计计数,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后两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已知粒子数之差应在±20%以内。 (3)传感器分辨率 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均值粒径的标准差应不大于1μm),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泡,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8μm、10μm和12μm三个通道的粒子数,计算8μm与10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μm与12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上述两个差值计数与10μm通道的累计计数之比都不得小于68%。若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试仪器后再次进行校准,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 (咬文嚼字6:光阻法仪器的传感器经常会不准确,无法提供精确数据,且必须经常校准,校准结果都在允许的偏差内,说明该仪器的准确度并不高,在当前人们对生命安全越发重视的今天,医药研发并不允许出现如此多的误差存在。) 如所使用仪器附有自检功能,可进行自检。 检查法 (1)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杯,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每个供试品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2)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产生气泡),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1)、(2)项下的注射用浓溶液如黏度太大,不便直接测定时,可经适当稀释,依法测定。 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在洁净工作台小心合并至少4个供试品的内容物(使总体积不少于25ml),置于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3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根据取样体积与每个容器的标示装置体积,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 (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小心盖上瓶盖,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取至少4个供试品,在洁净工作台上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分别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小心合并容器中的溶液(使总体积不少于25ml),置于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取供试品适量(相当于单个制剂的最大规格量)4份,分别置取样杯或适宜的容器中,照上述(3)法,自“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起,依法操作,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咬文嚼字7:药典规定光阻法检查前需“小心翻转20次”、“混合均匀”、“缓缓振摇”等均可能产生气泡、新的粒子、容器颗粒污染、新的化学反应等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出现,故不推荐使用光阻法。) 结果判定 (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 (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粒。 (咬文嚼字8:《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仅限于粒径≥10和25 μm的微粒数,对粒径<10μm的却没有具体要求,实际上,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内径仅有4~7 μm,婴、幼儿的毛细血管更细,只有粒径在2 μm以下的微粒才可能通过肾交换被排出体外,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无法被排出。微粒进入体内造成危害的部位一般多在肺、脑、肾、眼等处,较大的微粒会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或导致肉芽肿,且有短期内可见的特点,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则可能造成潜伏性的更大危害。) 第二法(显微计数法)(所需仪器: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仪器通常包括洁净工作台、显微镜、微孔滤膜及其滤器、平皿等。 洁净工作台 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μ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 显微镜 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μm)。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检测时放大100倍。 微孔滤膜 孔径0.45μm、直径25mm或13mm,一面印有间隔3mm的格栅;膜上如有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并不得有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必要时,可用微粒检查用水冲洗使符合要求。 检查前的准备 在洁净工作台上将滤器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至洁净,用平头无齿镶子夹取测定用滤膜,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后,置滤器托架上;固定滤器,倒置,反复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滤器内壁,控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备用。 (咬文嚼字9:显微计数法,顾名思义,借助显微镜进行计数,传统的显微镜计数,通过印有格栅的标准滤膜进行过滤干燥,人眼进行观察计数,由于人工操作计数,成百上千的粒子在视野中呈现,会导致视觉疲劳最终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当前市场上已经有通过图像算法进行颗粒计数的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无需人眼观察计数,全程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计数,结果准确度高且方便快捷。) 检查法 (1)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抽取或量取供试品溶液25m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25mm)中。静置1分钟,缓缓抽滤至滤膜近干,再用微粒检查用水25m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洗涤并抽滤至滤膜近干,然后用平头镊子将滤膜移置平皿上(必要时,可涂抹极薄层的甘油使滤膜平整),微启盖子使滤膜适当干燥后,将平皿闭合,置显微镜载物台上。调好入射光,放大100倍进行显微测量,调节显微镜至滤膜格栅清晰,移动坐标轴,分别测定有效滤过面积上最长粒径大于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计算三个供试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2)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全部溶液,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13mm)中,照上述(1)同法测定。 (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照光阻法中检查法的(3)或(4)制备供试品溶液,同上述(1)操作测定。 结果判定 (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2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粒。 (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粒。 (咬文嚼字10: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可以将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全部呈现在一张照片中,通过外表观察及机器判断,来追查出粒子的真实来源,并在往后的实验或生产中加以改进或避免。不仅可以统计出药典需求的颗粒数据统计,且可以观察各个颗粒的真实长宽高,从而为实验人员提供建议和意见。) 咬文嚼字:胤煌科技带您精读中国药典2020版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中国药典2020版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咬文嚼字1:上文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静脉用注射液如传统的打吊瓶、屁股针、打疫苗及特殊病症用药如胰岛素等注射液最终会进入静脉血管的,都需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咬文嚼字2: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有两种具体方法,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结果验证,说明第一种方法在有些局限条件下是不准确的。)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咬文嚼字3:光阻法的实验操作局限性很多,无法允许实验员的细微实验误差,如摇晃、震荡、样品沉积等,而显微计数法对颗粒进行清洗和分析,避免许多假性结果的影响。)       试验环境及检测 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咬文嚼字4:实验过程必须处于洁净空间,无尘服和超净台就成了必备环境,微粒检查用水需要进行测定符合要求后使用,但这还不算完,每次使用前还得经不大于1μm的滤膜过滤,这是实验前准备工作的必备条件。)第一法(光阻法)(所需仪器:光阻法不溶性微粒仪)       测定原理 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咬文嚼字5:光阻法的测定原理是靠颗粒对光强的遮挡,然后将颗粒的最大截面等效为颗粒的大小,但颗粒的形状千奇百怪,无法准确判定颗粒的真实大小。)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仪器的校准 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1)取样体积 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以两次称定的重量之差计算取样体积。连续测定3次,每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5%以内。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3%以内。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校准,结果应符合上述规定。       (2)微粒计数 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泡,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3次,记录5μm通道的累计计数,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后两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已知粒子数之差应在±20%以内。      (3)传感器分辨率 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均值粒径的标准差应不大于1μm),制成每1m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泡,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8μm、10μm和12μm三个通道的粒子数,计算8μm与10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μm与12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上述两个差值计数与10μm通道的累计计数之比都不得小于68%。若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试仪器后再次进行校准,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       (咬文嚼字6:光阻法仪器的传感器经常会不准确,无法提供精确数据,且必须经常校准,校准结果都在允许的偏差内,说明该仪器的准确度并不高,在当前人们对生命安全越发重视的今天,医药研发并不允许出现如此多的误差存在。)如所使用仪器附有自检功能,可进行自检。检查法     (1)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杯,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每个供试品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2)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产生气泡),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1)、(2)项下的注射用浓溶液如黏度太大,不便直接测定时,可经适当稀释,依法测定。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在洁净工作台小心合并至少4个供试品的内容物(使总体积不少于25ml),置于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3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根据取样体积与每个容器的标示装置体积,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       (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小心盖上瓶盖,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取至少4个供试品,在洁净工作台上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分别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小心合并容器中的溶液(使总体积不少于25ml),置于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取供试品适量(相当于单个制剂的最大规格量)4份,分别置取样杯或适宜的容器中,照上述(3)法,自“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起,依法操作,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咬文嚼字7:药典规定光阻法检查前需“小心翻转20次”、“混合均匀”、“缓缓振摇”等均可能产生气泡、新的粒子、容器颗粒污染、新的化学反应等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出现,故不推荐使用光阻法。)结果判定       (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       (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粒。       (咬文嚼字8:《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仅限于粒径≥10和25 μm的微粒数,对粒径<10μm的却没有具体要求,实际上,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内径仅有4~7 μm,婴、幼儿的毛细血管更细,只有粒径在2 μm以下的微粒才可能通过肾交换被排出体外,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无法被排出。微粒进入体内造成危害的部位一般多在肺、脑、肾、眼等处,较大的微粒会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或导致肉芽肿,且有短期内可见的特点,而粒径为2~10 μm的微粒则可能造成潜伏性的更大危害。)第二法(显微计数法)(所需仪器: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仪器通常包括洁净工作台、显微镜、微孔滤膜及其滤器、平皿等。       洁净工作台 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μ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       显微镜 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μm)。坐标轴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检测时放大100倍。       微孔滤膜 孔径0.45μm、直径25mm或13mm,一面印有间隔3mm的格栅;膜上如有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并不得有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必要时,可用微粒检查用水冲洗使符合要求。       检查前的准备 在洁净工作台上将滤器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至洁净,用平头无齿镶子夹取测定用滤膜,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后,置滤器托架上;固定滤器,倒置,反复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滤器内壁,控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备用。      (咬文嚼字9:显微计数法,顾名思义,借助显微镜进行计数,传统的显微镜计数,通过印有格栅的标准滤膜进行过滤干燥,人眼进行观察计数,由于人工操作计数,成百上千的粒子在视野中呈现,会导致视觉疲劳最终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当前市场上已经有通过图像算法进行颗粒计数的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无需人眼观察计数,全程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计数,结果准确度高且方便快捷。)检查法       (1)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抽取或量取供试品溶液25m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25mm)中。静置1分钟,缓缓抽滤至滤膜近干,再用微粒检查用水25m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洗涤并抽滤至滤膜近干,然后用平头镊子将滤膜移置平皿上(必要时,可涂抹极薄层的甘油使滤膜平整),微启盖子使滤膜适当干燥后,将平皿闭合,置显微镜载物台上。调好入射光,放大100倍进行显微测量,调节显微镜至滤膜格栅清晰,移动坐标轴,分别测定有效滤过面积上最长粒径大于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计算三个供试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2)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全部溶液,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13mm)中,照上述(1)同法测定。       (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照光阻法中检查法的(3)或(4)制备供试品溶液,同上述(1)操作测定。结果判定       (1)标示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2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粒。       (2)标示装量为100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粒。       (咬文嚼字10: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可以将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全部呈现在一张照片中,通过外表观察及机器判断,来追查出粒子的真实来源,并在往后的实验或生产中加以改进或避免。不仅可以统计出药典需求的颗粒数据统计,且可以观察各个颗粒的真实长宽高,从而为实验人员提供建议和意见。)
确定

还剩13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不看了,直接下载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该文件无法预览

请直接下载查看

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静脉用注射剂及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检测方案(不溶性微粒)》,该方案主要用于原料药中注射剂及特殊剂型相关检测,参考标准--,《静脉用注射剂及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检测方案(不溶性微粒)》用到的仪器有可无人值守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YH-MIP-0205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