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

仪器信息网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专题为您整合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耗材

  • 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 58920-U
    产品特点: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专为以下用途设计:色谱柱选择,样品清理和浓缩,色谱柱程序切换,反冲以及其他流切换操作。六个外围接口(无中心接口)通过一个两位转子互相连接。低体积流路(0.6mm 内径)可以将影响色谱柱切换分析的死体积最小化。压力限的出厂设置为 5000psi (350kg/cm2),但可以调整至 7000psi (490kg/cm2)。平面密封件易于调整。订购信息: 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货号包装58920-U1 ea
  • 层析柱液流转换接头 1个
    层析柱液流转换接头 Pkg of 1, 2.5 cm column ID, 1-14 cm functional length, for use with Econo-Column chromatography columns
  • 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 58920-U
    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专为以下用途设计:色谱柱选择,样品清理和浓缩,色谱柱程序切换,反冲以及其他流切换操作。六个外围接口(无中心接口)通过一个两位转子互相连接。低体积流路(0.6mm 内径)可以将影响色谱柱切换分析的死体积最小化。压力限的出厂设置为 5000psi (350kg/cm2),但可以调整至 7000psi (490kg/cm2)。平面密封件易于调整。订货信息:Rheodyne 7000型液流切换阀货号包装58920-U1 ea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仪器

  • 液相色谱流动相漏液检测器微流量流动漏液检测器 ET620微流量流动检测器采用标准工业化产品规范设计,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更贴切的设计,通过检测废液排出口液体流动情况来判断泵是否正常。系统对液体管路进行适当加热,有废液排除时,温度较低的废液流过管路,会拉低管路温度,系统记录排废液累计时间即低温时间。当排废液累计时间大于 Check time 报警检查时间,即系统一直在排废液,系统报警。停止排废液时,没有液体流过液体管路,管路温度瞬间拉高,系统捕捉到温度升高过程,同时将排废液的累积时间清零,如果之前有报警也会清除报警。如果系统一直处于停止状态,即废液一直不排,系统温度平均温度一直较高,如果高温累计时间达到于Check time 报警检查时间,系统报警。 特点微流量流动检测器稳定性好;采用高安全性加热设计;采用节能设计,待机功率小于 5W;具有泵故障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可将该报警信号连接到其他设备上进行联动控制
    留言咨询
  • 产品名称:柱型连续流动氢化反应装置 产品型号:FFX-1000G 产品代码:262770 反应方式:连续流动反应方式 反应容器:催化剂填充反应柱 内径5x50mm 1支 最高使用压力:小于1MPa(氢气导入压力上限) 温度调节范围:50-200℃(铝块恒温槽) 流量调节范围:液体 0.01-1.00mL/min 氢气 2-100mL/min 压力调节范围:0-0.8MPa 温度气体液体参数设定:按键输入数字显示 温度控制种类:铝块夹套控制 温度控制方法:P.I.D控制 液体泵流量控制:单柱塞泵定量送液 气体流量控制:气体流量控制器(mL/min) 液体流路:2路送液(泵、泵+进样阀) 气体流路:1路(氢气) 回收流路:1路(大气开放) 安全功能:压力传感器上限压力报警、气体流量报警、液体泵自我诊断功能(上限压力报警)、独立过升防止器、保险丝、温调器自我诊断功能(可变式上限温度、传感器异常)、保护盖 环境温度范围:5-35℃ 接液部材质:SUS316、FFKM、PEEK、FTFE、玻璃 气体连接口:外径1/16管路适配器 原料容器:玻璃瓶100mL、进样阀4.5mL以下 外部尺寸(mm):300Wx420Dx377H 电源:5A、500VAAC100V 50/60HZ产品特点:1、 小型紧凑型可以进行催化反应的流程式反应装置。对于柱型管填充的催化剂通过流动反应液。可进行不均匀的催化反应。可用于流程反应条件研究,规模扩大合成。2、 通过精密控制流程反应的各参数(反应液流量氢气流量压力柱管恒温槽的温度),实现流程式合成反应。3、 通过压力调整阀,可设定液体以及气体任何压力条件下。压力调整范围从0-0.8MPa进行调整。4、 压力、温度、流量(液体以及气体供给)的控制设定在运行中也可以更改。因为是研究连续的反应条件,可迅速进行最适化实验。5、 对于高浓度的反应液,不依靠泵,可通过注射器直接向柱管里添加。6、 通过使用机能性催化剂(PPD-60型),根据反应不同,可维持催化剂的活性,再利用。另外,能改善氢气消耗量,可以进行批式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和比较试验。
    留言咨询
  • M0004熔融指数仪(Melt FlowIndex,MI),全称熔液流动指数仪,或熔体流动指数,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它是美国量测标准协会根据美国杜邦公司惯用的鉴定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将待测高分子(塑料)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mm,管长为8mm。加热至某温度常为190度)后,原料上端藉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常用的表示方法为:MI25g/10min,它表示在10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一般常用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 应用:? 各类塑料 产品特点:料筒:50.8mm(外径)/9.55mm(内径),162mm(长)温度:料筒温控范围100℃~300℃/±1℃口模:碳化钨材质,9.47mm(外径)/2.096mm (内径),8mm(长) 亦可根据BS 2782方法1050选择内径为1.181mm的口模。 参考标准:? BS2782? ASTM D1238: Procedure A? ISO 1133 电气连接:? 220/240 VAC @ 50 HZ or 110 VAC @ 60 HZ(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外型尺寸:? H: 480mm ? W: 430mm ? D: 270mm? Weight: 27kg
    留言咨询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方案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论坛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资料

水平管道中液液流动相关的资讯

  • 金属所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获进展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通过不同价态的金属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具有本质安全、设计灵活、成熟度高的特点。该技术是双碳战略下国家电力系统长时储能领域首选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新一代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示范”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对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而电极系统作为钒离子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媒介,其传质特性与活化特性直接决定全钒液流电池的转换效率。 因此,开发适用于工程化应用的电极结构优化策略与材料调控方法,是实现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运行的基础与核心。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腐蚀电化学课题组在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深入理解电池极化特性的基础上,以电极系统传质特性和电化学活性为切入点,以工程化应用为导向,先后通过引入流场优化设计和电极改性调控,显著降低了电池浓差极化与活化极化,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高性能长循环运行。 全钒液流电池正负极以不同价态钒离子为活性物质,以水系溶液为支持电解质,具有环境友好和容量可恢复等优势,但受电极内部活性物质传质特性和流阻的局限,目前高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电堆运行仍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运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电极系统中引入结构化流场设计,开展传质、传动量与电化学反应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电池内部模拟分析(图1),优化了高电流密度下电极内部的传质特性,协同降低了电池浓差极化与流动阻力,有效提升了高电流密度下单电池的转换效率。 同时,对32kW电堆的动态模拟预测显示,电堆在200 mA cm-2高电流密度下恒流运行系统转换效率可提升约15%(图2),为实现高功率电堆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方法与新途径。相关成果以Regulating flow field design on carbon felt electrode towards high power density operation of vanadium flow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50, 138170)上。 传质特性的优化在提升全钒液流电池高功率运行方面展示了显著效果,但全钒液流电池负极侧V2+/V3+迟缓的电化学动力学特性仍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全钒液流电池高功率运行下的转换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在课题组前期杂原子掺杂调控电极的研究基础上,科研人员提出了工程化易操作的基于固-固转化的电脱氧工艺方法。 该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还原涂覆在电极纤维界面Bi2O3粉末,制备了具有高氧化还原可逆性的Bi负载电极(图3),显著提升了负极V2+/V3+电化学动力学特性。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V-3d和Bi-6p轨道杂化作用对电荷转移过程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组装的全电池实现了350 mA cm-2电密下450个循环73.6%的稳定能量转换效率输出(图4),400 mA cm-2高电密下运行转换效率有效提升近10%,为高功率电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成果以Boosting anode kinetics in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with catalytic bismuth nanoparticle decorated carbon felt via electro-deoxidization processing为题,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DOI:10.1039/D2TA09909H)上。 图3.(a)电脱氧制备工艺;(b)热力学计算和脱氧反应机理;(c)电解池示意图及循环伏安曲线图;(d)还原电位及表面形貌图;(e)电极成分表征。图4.(a)电极物理及电化学表征;(b)界面电化学理论计算;(c)全钒液流电池实验。
  • 中国牵头!首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日前,“固定式液流电池2-1:性能通用条件及测试方法”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在该领域牵头制定的首项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液流电池技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标准由span style=""中科院/span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和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牵头制定,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在推进我国液流电池产业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发挥重要作用。/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3c8926b-1bf6-4226-95f5-8a519906b621.jpg" title="u=1626377183,2483016138& fm=214& gp=0.jpg" alt="u=1626377183,2483016138& fm=214& gp=0.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2014年,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为主任委员的国家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首次向国际电工委员会建议由我国制定液流电池性能通用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经国际电工委员会/二次电池及电池组技术委员会(IEC/TC21)各国成员投票,该提议得到批准,并由IEC/TC21与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的液流电池联合工作组组织制定此标准。该标准还得到了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合。/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该标准先后通过项目提案、工作草案、委员会草案、询问、最终国际标准稿等阶段,历时近6年得以正式发布。此次正式发布的首批液流电池国际标准共3项,其余两项为:欧洲牵头起草的“固定式液流电池1:术语及通用要求”标准和日本牵头起草的“固定式液流电池2-2:安全要求”标准。/span/p
  • 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锌碘液流电池研究新进展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锌碘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作为“Very Important Paper”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pp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液流电池由于具有安全性高、储能规模大、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锌碘液流电池由于电化学活性好,电解质溶解度高,能量密度高(理论能量密度可达250.59Wh/L)等优势,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但是目前锌碘液流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功率密度低的问题。/pp  为解决以上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廉价的聚烯烃多孔膜(15美金/m2)替代昂贵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大大降低了电池成本。此外,该体系使用KI和ZnBr2的混合溶液作为电池的正负极电解质,大大提高了中性环境下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稳定性。由于聚烯烃多孔膜的多孔结构在中性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离子传导能力,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大幅度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80mA/cm2下运行,单电池能量效率达82%,较之前报道的锌碘体系提高了8倍,能量密度达80Wh/L 在180mA/cm2运行条件下,电池的能量效率超过70%,表现出很好的功率特性。更为重要的是,聚烯烃多孔结构中充满的氧化态电解液I3-可以与锌枝晶反应,解决了由于锌枝晶导致的电池循环寿命差的问题。即便是电池因为锌枝晶发生短路,电池性能也能够通过膜孔中I3-对锌枝晶的溶解作用实现自恢复。该体系单电池在80mA/cm2下连续运行超过1000圈,性能无明显衰减,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为进一步证实该体系的实用性,研究团队成功集成出kW级电堆,该电堆在80mA/cm2下稳定运行超过300个循环,能量效率稳定在80%,表现出很好的可靠性。该电池目前仍处于研究初期阶段,需进一步提高其高电流密度下的可靠性,推进其实用化和产业化。/pp  上述工作为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的液流电池新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为其他锌基液流电池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ppimg title="v183344_b152696392810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ac1d0392-cdeb-44ed-937f-f9f31f657397.jpg"//pp  大连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锌碘液流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pp/pp/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