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5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717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百欧博伟生物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背景与应用!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背景与应用!一、背景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piC)提取于人肝脏组织,于原代末期冻存。每管含有细胞数>5×105 cells/ml,此细胞通过Cytokeratin-18,-19 and 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经测试不含有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细胞可以达到15倍增。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成肝内胆管树,在肝脏中形成不同直径的三维管道网。它们仅由3-5%的肝脏细胞组成,但每天产生的胆汁能多达总量的40%。大量研究表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通过控制激素调控的分泌和吸收,在保持、调整和扩大胆小管的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比如: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通过表达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使免疫反应局部化。一般情况下,肝内胆管上皮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值。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会明显增生。内皮细胞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并且是许多病理过程的核心。肝脏包含两种截然不同的内皮细胞类型:血管和正弦波。正弦血管内皮细胞(SEC)是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让人联想到树突状细胞,并具有独特的CD4+T细胞抗原呈递功能。因此,SEC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器官驻留“非专业”抗原呈递细胞,似乎参与了肝脏免疫应答的局部控制和免疫耐受的诱导。二、应用用于TLR4通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以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该病以中老年女性多发,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量证据表明,PBC是以遗传为基础,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些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泌尿道感染等因素可能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是PBC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个别研究的结果截然相反。PBC患者肝内胆管上皮细胞(intrahepatic biliary epithelialcells,IBECs)TLR4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PBC的发病。泌尿道感染主要是革兰阴性细菌,其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LPS-TLR4通路在PBC向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LR4通路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明TLR4通路异常活化在PBC进展过程中作用机制,体外培养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利用刮痕实验、趋化实验、细胞免疫化学、实时荧光定量PCR、MyD88及Snail小干扰RNA、抑制剂阻断、Western blot、萤光素酶报告等实验方法深入探讨LPS-TLR4信号通路活化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EMT的诱导作用及其具体分子机制。结果显示10ug/ml LPS刺激肝内胆管上皮细胞24小时后,细胞迁移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Transwell小室迁移的细胞数为110.4±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8±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参数原理

2021.08.26

肉制品干制过程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活力!

                 肉制品干制过程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活力!一、干制的基本原理肉类等易腐食品的脱水干制,既是一种贮藏手段,也是一种加工方法,对于不同类别的干肉制品来说,脱水干制可能是其主要的加工过程,也可能只是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肉品中含水量一般高达70%,经脱水干制后,不仅极大地缩小了产品的体积,而且可以使肉品中水分含量降低到6%~20%。由此可见,肉品干制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脱去肉品中的一部分水,使肉中微生物的活动和酶的活力得到抑制,从而达到加工出新颖产品或延长贮藏时间的目的。干肉制品的保藏性还与酶的活力、脂肪的氧化等因素有关。随着水分活度的降低,干肉制品的稳定性增加,但脂肪的氧化与其他因素不同,在水分活度为0.2~0.4时反应速度最慢,接近无水状态时反应速度又增加。实验证明脱脂干肉制品的含水量为15%时,其水分活度值低于0.7,因此,干肉制品的含水量低于20%时较为适宜。二、影响肉制品干制的因素肉制品干燥过程中,干燥速度的快慢对干制品的品质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干燥速度愈快,产品愈不容易发生不良变化,干制品质量就愈好。影响肉制品干制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原料肉制品表面积、温度、湿度、空气循环流动速度、大气压力和真空度以及干燥时的装载量等。1、肉制品表面积干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为了加速其湿热交换,通常把经过预煮后的物料切分成小的片状、条状、粒状,再进行脱水干制。物料切成薄片或小颗粒后,缩短了热量向肉块中心传递和水分从肉块中心外移的距离,增加了肉制品和加热介质相互接触的表面积,缩短了肉制品内部水分外逸的距离,从而加速了水分蒸发和肉制品脱水干制。因此,肉制品的表面积越大,其干燥速度越快。2、温度干制过程中,干燥介质和肉制品间温差愈大,热量向肉制品传递的速度也愈快,水分外逸速度亦加快。在有一定水蒸气含量的空气中,温度越高,达到饱和所需的水蒸气越多,肉制品干燥速度也越快;相反,温度降低,达到饱和所需要的水蒸气减少,干燥速度降低。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肉制品焦化,降低商品价值。3、湿度湿度对肉制品干制速度的影响在于温度不变,干燥介质湿度越低,空气湿度饱和差越大,肉品脱水速度越快。提高温度,通风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可加快脱水速度,使干燥后肉制品含水量降到国标规定的范围。4、空气循环流动速度加速空气循环流动速度,不仅因热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将高于冷空气而吸收较多的蒸发水分,还能及时将聚积在肉制品表面附近的饱和湿空气带走,以免阻止肉制品中所含水分的进一步蒸发,同时还因和肉制品表面接触的空气量增加,从而显著加速了肉制品中水分的蒸发。但空气的循环流动速度不能过大,防止热能利用不充分,增加燃料的消耗。5、大气压力和真空度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力下降而降低,气压愈低,沸点愈低,因此肉品在干制过程中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力越低、真空度越高时,干制过程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干燥速度愈快。6、装载量在一定的单位面积内,所装原料量的不同,干燥速度也不同。原料的装载量通常与其厚度密切相关,装载量愈多,厚度愈大,愈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从而影响水分蒸发,因此干制过程中必须根据干燥设备的规格确定最佳的原料装载量。三、干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干制方法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干制设备也不断更新。归纳起来,肉制品干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1、自然干制自然干制可分为晒干和风干两种类型。自然干制要求设备简单,费用低,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温度条件很难控制,大规模的生产很少采用,只是在某些产品加工中作为辅助工序采用,如风干香肠的干制等。2、人工干制人工干制是指人工控制各种干燥工艺条件的干制方法。人工干制所需的设备投资和耗能费用较大,成本较高,操作也比较复杂,但相对于自然干制来说,人工干制引入了各种先进的干燥设备,大大缩短了干制时间,干制条件易于控制,干制产品品质较高,是肉品干制的主要方向。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干制方法有烘炒干制、烘房干制、隧道干制、带式干制,而远红外干制、微波干制、真空干制、冷冻干制等高新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应用。①烘炒干制烘炒干制法亦称传导干制。它是从最简单的人工干制设备——烘灶改良过来的,它依靠锅壁等的导热将热量传给与壁接触的湿物料,使其脱水干制,由于湿物料与加热的介质不是直接接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间接加热干燥。间接干燥的热源可以是水蒸气、热力、热空气等。这种干制方法既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也可以在真空下进行。如肉松加工过程中的炒松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在常温下进行的。②烘房干制烘房是采用烟道气加热的热空气对流式干燥设备,具有干燥容量大、干燥速度快、生产能力高等特点,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乡镇企业最常用的干燥设备。由于这种干制方法中湿物料与加热的介质发生直接接触,故又称为直接加热干燥。烘房中的热空气既是热载体又是湿载体,这种干制方法多在常压下进行。因为在真空干燥情况下,由于气相处于低压,热容量很小,不能直接以空气为热源,必须采用其他热源。烘房中的气温调节比较方便,不会使物料过热,但热空气离开烘房时,仍带有相当大的热量,因此烘房干燥对热量的利用率较低。③隧道干制隧道干制是将湿物料盛装在载车内,载车沿轨道连续通过隧道使物料脱水干燥。采用隧道干制时,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容易控制,干燥时间短,品质好,生产效率高。这种干制方式是在一种连续式的热空气对流式干燥设备——隧道式干制机中完成的。隧道式干制机为金属板制成的长方体,由加热间和干燥间组成,加热间装设加热器和鼓风机,将热空气送入干燥间,干燥间为狭长的隧道形,一般长为 12~18m,宽约1.8m,高1.8~2m,底部设置轨道,需干燥的原料盛放在载车内,沿轨道滑动脱水干燥。隧道干制按物料与热空气的运行方向,分为逆流式、顺流式和混合式三种:逆流式干制:物料载车的运行方向与热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即物料由低温高湿的一端进入,由高温低湿的一端出来。原料干燥的起始温度较低(40℃~50℃),往前温度逐渐升高,终了温度达到最高(65℃~85℃)。顺流式干制:与前者相反,载车运行方向与热空气流动方向相同。物料从高温(80℃~85℃)低湿的一端进入,水分蒸发很快,往前温度逐渐降低,湿度渐高,水分蒸发减慢,终了时温度较低 (55℃~60℃)。这种干制方法适合于肉干这种干制过程中需要变温的物料的脱水干制。混合式干制:混合式干制又称对流式干制。这种干制设备中安装了两个加热器和两个鼓风机,分别设在隧道的两端,热风由两端吹向中间,通过原料后将湿热空气从隧道中部集中排出一部分,另一部分回流利用。装有物料的载车干燥时,物料首先进入顺流隧道,与高温、快速的热风相遇,水分大量蒸发,载车向前行进,温度渐低,湿度较高,水分蒸发速度渐缓,不致使物料表面结成硬壳,待物料大部分的水分被排除后,进入逆流隧道,以后愈往前行进,温度渐高,湿度渐低,制品干燥愈彻底。当物料进入逆流隧道后,仍须控制好空气温度,以免干制品焦化变色。④带式干制带式干制是将湿物料放在运动的钢丝网带上,热空气垂直穿流而过带走水分,使物料脱水干制的一种方法。干制过程中湿物料放置在最上层钢丝网带上,随着网带的移动,物料依次落入下一条网带,热空气从下方引入,由下而上进到网带上方,湿热空气由上部排气口排出,最后干物料从下部卸出。在这种干制方法中物料自上层向下层落下时即自动翻动一次,因而干燥较均匀。⑤远红外干制远红外干制是指利用安装在干燥室内的辐射元件发出远红外线,被物料吸收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脱水干制的方法。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与微波间的电磁波,波长0.75~1000μm,其中40~1000μm波段称为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照射到物料表面时可被吸收、折射和反射,被吸收的部分则转化为热能,使物料温度升高。它还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使物料内、外部均受热。因此远红外干制具有干燥速度快、效率高、品质好、节能等特点。⑥微波干制用上述干制方法干制肉品时,热能都是从物料表面传至内部,物料表面温度比内部高,而水分是从内部扩散至表面,在干燥过程中物料表面先变成干燥固体的绝热层,使传热和内部水分的汽化及扩散增加阻力的,故干燥的时间较长,且易造成外焦内湿现象。利用新型微波干制方法则可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微波电子管可发出频率为 300~300000MHz、波长为0.001~1.0m、介于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的超高频电磁波,这种超高频电磁波形成带有正负极的呈现波浪性变化的电场。物料中有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分子(水、盐、糖)在微波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带负电荷的分子向电场的正极运动,带正电荷的分子向电场负极运动。分子间的运动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料得以干燥,虽然微波频率从300MHz到300000MHz,但实际上并不能在这个范围内任取频率,因为此频带内包括了广播、通讯雷达用的频率,所以国际上规定工业用的频率只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带。微波的穿透能力极强,并能在物料内外同时产生,且无须热传导、辐射、对流,在短时内即可达到干燥的目的。物料内外受热均匀,表面不易焦煳。但微波干燥设备投资费用较高,干肉制品的特征性风味和色泽不明显。⑦真空干制真空干制又称减压干制,水的沸点随压力降低而降低,在真空条件下,采用较低的温度就能将物料的水分脱除,达到干制的目的。真空干燥时,真空泵将干燥室抽成真空,利用蒸汽通入加热板对物料进行加热,在真空状态下,物料水分的内部扩散与外部蒸发共同进行干燥。因此,与常压干制方法相比,真空干制具有干燥时间短、表面硬化小等优点;但干燥过程中因蒸发而导致物料芳香成分的逸失及轻微的热变性也不可避免。⑧冷冻干制冷冻干制又称冷冻升华干燥,它是将物料快速冻结到冰点以下,使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在较高的真空状态下,使冰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水蒸气而进行脱水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对色、味、香、形几乎无任何不良影响,是现代最先进的干燥方法。目前,我国冷冻干燥法在干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才起步,相信会得到迅速发展。其操作方法是:将肉块急速冷冻至-40~-30℃,并将其置于真空度为13~133Pa的干燥室中,在这种状态下肉块的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而进行干燥。采用冷冻干燥的肉块体积不变,内部组织呈疏松多孔状态,具有很好的复水性,是方便面等速食品的理想辅料。因此,采用冷冻干燥的肉块在贮藏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吸水,且其疏松多孔状态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在贮藏期间易被氧化变质,特别是脂肪含量高的物料。此外,人工干制方法还有喷雾干制、辐射干制、介电加热干制等,由于这些干制方法在肉类干制品加工中很少使用,因此不作详细介绍。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应用实例

2021.08.26

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应用和传代流程!

                  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应用和传代流程!一、背景小鼠成纤维细胞分离自小鼠皮肤组织的贴壁细胞,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分化而来。功能活跃的细胞称为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大,轮廓清楚,多为突起的纺锤形或星形的扁平状结构,其细胞核呈规则的卵圆形,核仁大而明显。纤维细胞(fibrocyte),结缔组织中数目最多的细胞,相对静止的细胞称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数目最多,胞体大,为多突的纺锤形或星形的扁平细胞,细胞核呈规则的卵圆形,细胞轮廓不清,具有突起。其形态尚可依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其附着处的物理性状不同而发生改变。纤维细胞较小,呈多角形,胞质较少,弱嗜酸性,胞核亦较小,染色较深,电镜下粗面内质网较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二、小鼠成纤维细胞传代流程1、吸出原培养瓶中的培养基,PBS缓冲液润洗细胞两次,加1~2 ml 0.25%EDTA的胰酶消化(注意把握消化时间,通常控制在1~2min)。2、镜下观察消化情况,在细胞边缘缩小,贴壁运动时(不建议消化到细胞漂浮)去掉胰酶,加6~8ml完全培养基,轻轻吹打细胞层,尽量把细胞层吹落、吹散。3、取出部分细胞悬液转移到新的培养皿/瓶中,添加适当的完全培养基,于培养箱中培养。4、注意培养基PH值变化情况,定期换液,待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重复传代操作或者冻存。三、应用用于羊栖菜多酚分离纯化及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抗紫外损伤影响研究:运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羊栖菜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酶辅助提取法对羊栖菜多酚进行提取,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羊栖菜多酚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获得高纯度的羊栖菜多酚,另外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羊栖菜多酚对UV照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修复作用及细胞内有关抗氧化酶的变化,研究了羊栖菜多酚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抗紫外损伤的影响,为羊栖菜多酚在抗紫外损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了明确羊栖菜多酚对UV照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抗紫外损伤的影响,研究了UV辐射剂量、羊栖菜多酚浓度及时间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UV辐射剂量越大,小鼠成纤维细胞受到抑制越严重,UV辐射剂量为0.15J/cm2时最接近半致死剂量,作为后续实验的UV照射剂量;羊栖菜多酚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随多酚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羊栖菜多酚浓度为90μg/m L时保护作用最强。从时间上看,加入羊栖菜多酚后培养4h再进行UV照射,保护作用最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保护作用开始下降。羊栖菜多酚对UV照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修复作用,同样随着羊栖菜多酚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80μg/m L浓度时修复作用达到最强。此外,羊栖菜多酚能增强UV照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参数原理

2021.08.25

甘露醇发酵管的背景与应用!

                      甘露醇发酵管的背景与应用!一、背景甘露醇发酵管用于蜡样、沙门、志贺氏菌的生化鉴定。甘露醇是山梨糖醇的同分异构体,两种醇类物质的二号碳原子上羟基朝向不同,分子式是C6H14O6,分子量为182.17。易溶于水,为白色透明的固体,有类似蔗糖的甜味。甘露醇发酵原理是利用甘露醇含高渗葡萄糖因此作为发酵的培养基,用来培养大肠菌群、粪肠菌群、粪肠球菌。主要起到鉴别是否为乳糖发酵肠道菌属的作用,用以区分可致乳糖发酵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乳糖不能发酵的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等两类菌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甘露醇的发酵实验在一般情况下不用再添加氨基酸,络蛋白水解物等其他有机附加成分。蜡样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ereus),又称仙人掌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β溶血性的杆状细菌。经常在土壤和食物中被发现,有些菌株会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饭综合症"(Fried Rice Syndrome)。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已发现的近一千种(或菌株)。按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组。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耐寒,能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经过24小时生长,形成直径达2mm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是人和灵长类动物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细菌性痢疾。二、应用用于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快速增菌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过对几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增菌液成分进行研究,以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作为基础培养基,向其中添加增菌剂和抑菌剂,利用单因素优化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一种可以同时富集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增菌培养液,使用LAMP试剂盒检测人工接种的果蔬,确定增菌培养液的应用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不同菌种的液体活化培养基中主要成分的研究,并对成分功能进行分析,以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作为基础培养基,并选取甘露醇和丙酮酸钠作为增菌剂、氯化锂和牛胆盐作为抑菌剂,确定增菌培养液的配方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基础增菌液中的主要影响成分氯化钠,增菌剂甘露醇、丙酮酸钠和抑菌剂氯化锂、牛胆盐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确定各单因素的最优添加量:氯化钠10 g/L、甘露醇2 g/L、丙酮酸钠3 g/L、氯化锂1 g/L、牛胆盐0.1 g/L。为进一步优化增菌培养液,使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5因素3水平实验,通过等高线图和3D图像分析,确定增菌培养液的最终配方为:胰蛋白胨17 g/L、蛋白胨3 g/L、磷酸氢二钠2.5g/L、氯化钠10.5g/L、葡萄糖2.5g/L、甘露醇2g/L、丙酮酸钠3g/L、氯化锂0.8 g/L、牛胆盐0.08 g/L。各因素对4种致病菌的响应度如下:沙门氏菌,牛胆盐>氯化锂>甘露醇>氯化钠>丙酮酸钠;金黄色葡萄球菌,牛胆盐>氯化锂>氯化钠>丙酮酸钠>甘露醇;单增李斯特菌,牛胆盐>氯化锂>氯化钠>甘露醇>丙酮酸钠;大肠杆菌0157,牛胆盐>氯化锂>甘露醇>丙酮酸钠>氯化钠。

应用实例

2021.08.25

HEP3B 人肝癌细胞的处理方法与应用!

                 HEP3B 人肝癌细胞的处理方法与应用!一、背景HEP3B人肝癌细胞系于1979年,源自一位患有肝癌的7岁黑人男童。该细胞产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乙肝表面抗原(BHsAg)、白蛋白、巨球蛋白、α-抗胰蛋白酶(alphal-antitrypsin)、转铁蛋白、补体(C3)、C3活性载体,纤维原等,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二、培养基及培养冻存条件准备:1)准备基础培养基(GIBCO,,添加NaHCO3 1.5g/L,丙酮酸钠0.11g/L);优质胎牛血清,10%。2)培养条件: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温度:37摄氏度,培养箱湿度为70%-80%。3)冻存液:90%完全培养基,10%DMSO,现用现配。液氮储存。三、细胞处理: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4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cm皿中,加入约8ml培养基,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贴壁细胞冻存时,弃去培养基后加入少量胰酶,细胞变圆脱落后,加入约1ml含血清的培养基后加入冻存管中,再添加10%DMSO后进行冻存。对于贴壁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1、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2、加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3、按6-8ml/瓶补加培养基,轻轻打匀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4、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四、应用用于LI-cadher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应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人肝细胞肝癌细胞株Hep3B中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CDHl7)的表达,研究LI-cadherin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1、按Lipofectamine脂质体转染法,将si RNA转染入Hep3B中,使用(G418液筛选稳定转染的Hep3B-LI-cadherin-SiRNA细胞株,并利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2、用Western Bloting(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l-cadherin蛋白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l表达量变化情况。3、用MTT(四唑盐比色法)法检测LIcadherin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4运用Pl/Rnase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结果:1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SiRNA转染组细胞中大部分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证实已成功转染。并且通过计算得出视野内发出荧光的细胞占全部细胞的85%,即转染效率为85%,符合本实验的基本条件。

参数原理

2021.08.25

knudson C 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与应用!

                knudson C 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与应用!一、背景KNUDSON C培养基是用于兰花各属及其他植物无菌种子发芽和组织培养的商用培养基。成分(g/L)磷酸二氢钾250;硫酸亚铁200;硫酸铵1000;硫酸镁7.5;硫酸锰25;氯化钾250;硝酸铵500;pH值5.11 25℃。用法:称取本品2.23g,另取硝酸钙0.5g,混匀,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16℃高压灭菌30分钟备用。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du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植株的一门生物学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二、培养条件1、温度: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2、光: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三因素。3、渗透压: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组织即无法生存。4、酸碱度:一般植物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在培养过程中pH可发生变化,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可起稳定作用。5、通气:悬浮培养中细胞的旺盛生长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小量悬浮培养时巨常转动或振荡,可起通气和搅拌作用。大量培养中可采用专门的通气和搅拌装置。三、应用用于蛇足石杉的芽胞繁殖及其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与活体释放研究:蛇足石杉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已有上千年药用历史。我国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从中提取分离得到了石杉碱甲。石杉碱甲属于生物碱类物质,是一种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于治疗老年痴呆、重症肌无力、记忆力衰退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1)研究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以及激素对蛇足石杉芽胞萌发的影响条件,并对萌发过程中对其生长发育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蛇足石杉芽胞萌发最佳培养温度为(22±2)℃;Moore为最佳培养基,萌发率最高,约82%,植株根平均长度约14.6mm;Knudson C培养基次之,萌发率约64%,植株平均长度约为5.2mm。暗培养适宜芽胞萌发及不定根生长,萌发率高达92%,平均根长9.1mm,800lx弱光照培养不定根生长缓慢,平均根长8.7mm;1600lx光照对根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激素对于芽胞萌发与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2)研究了湘西蛇足石杉中不同年龄阶段石杉碱甲含量顺序:幼苗>成株>幼株;在根、茎、叶中的石杉碱甲也有一定分布的规律,即叶>茎>根。(3)研究了蛇足石杉的生物碱在植株各个形态学部位分布情况,新鲜材料的切片染色结果显示,蛇足石杉的生物碱主要分布在茎中柱维管周边细胞区域以及皮层细胞中;在叶片主要集中于气孔周围的细胞中;而根部只隐约可见桔红色颗粒分散于皮层内外及表皮细胞。

应用实例

2021.08.24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微生物肥料成未来新趋势!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微生物肥料成未来新趋势!百欧博伟生物: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71年间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6.7亿吨,累年增加超5.5亿吨,年均增加量为774.65万吨,可以说是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所吃的农产品失去了本来的味道,瓜不甜、果不香,保鲜期缩短,不易储存。究其原因,矛头指向化学肥料的长期过量使用,复种指数高和连作产生的土壤持续生产力障碍问题,引发了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过去我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现在关心的是吃得好不好健康不健康,健康的食物离不开健康的土壤健康的种植过程。从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低产出到依赖大量化肥农药带来高收入,中国的农业一直以来都处于过度开发土地生产潜力的误区。当然与此对应的是我们要如何养活十几亿人口,相对于此化肥农药的贡献也不可否认。中国的农业种植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尤其是大棚蔬菜以及果树区,农药化肥的投入占据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不仅使用量大,化肥利用率也低,不到30%,所以现在我们要承受放肆依赖化肥农药的后果。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壤地力衰竭、土壤污染、土传病害等一系列的问题相继出现。这些土壤问题相信每一位农业种植者深有体会。近年来,农业部多个文件表示,农业发展要以绿色为主线,旨在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研发推广新型绿色肥料。要解决土壤的质量健康、提高肥料有效性及其利用率、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微生物的作用不可小觑!微生物在土壤中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生成;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有机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等,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于是,科学家选育出能够人工培养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工业发酵生产出微生物活体制品,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微生物肥料就是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达到促进作物生长或产量增加或质量提高的一类制品。微生物肥料是不同于化肥、有机肥的一种新型肥料,也被称为菌肥。它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也就是说,含有已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是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本质特征。产品中的这些功能微生物含量是它不同于其他肥料的核心技术参数和关键指标。由于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很多,可依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菌种,生产出不同功能特点的微生物肥料产品。有的微生物产品使用后可增加作物养分的供应量,有的产品能促进作物生长,有的产品可修复和净化土壤,有的产品能促进秸秆等有机物料的分解腐熟,有的产品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有的产品可提高植物抗病、抗旱等抗逆能力。也就是说,某一具体的产品以其中的1-2个功能为主,同时具备以上所有功能的产品几乎不可能。目前我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分为:农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三大类,其对应标准分别为《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和《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15)。微生物肥料和化肥、有机肥之间也有着众多的联系。微生物肥料与化肥微生物肥料与化肥之间是互补关系。化肥见效快,肥效期短。比如尿素七天见效,肥效期45天;复合肥十天见效,肥效期90天;微生物肥料一般一个月左右见效,甚至更久,这也取决于肥料含量类型和土壤情况,效果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上还不是很明显,但肥效可持续6-8个月甚至更久,长远来看生物肥对于土壤健康和作物优产意义更加重要。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化肥当季的实际利用率仅为30%-35%,大部分养分都没被植物吸收,而是留在了土壤里或者顺着流水冲入了水域中,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如果使用了微生物肥料,可以将化肥的利用率提高到70%左右,一些可以固氮、解磷、解钾的微生物还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土壤中的磷钾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大大减少化肥的用量。考虑到农业的持续发展,既追求产量,又希望土壤可以持续丰收,那么最好是将微生物肥料和化肥配合使用,以微生物肥料作为基肥,追肥时使用化肥,既能减肥增效,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传统有机肥一般指农家肥。原料多为农家搜集的土杂费、畜禽粪便、河泥等经自然堆沤一段时间后施用于农田。大量使用传统农家肥的农民朋友有个经验,就是传统有机肥使用越多,病虫害越多,农药、除草剂使用越多,从而增加了成本。传统有机肥为了提高腐熟度,延长腐熟时间,由于有机质进入厌氧发酵,产生大量臭气,会损失有机肥的肥力。如果缩短发酵时间,腐熟度又不够,会增加病虫草害,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甚至时有烧根、烧苗现象发生。而微生物肥料可以解决传统有机肥的这些缺陷。微生物既没有臭气,也不会诱发病虫害。有机肥中加入微生物可以加快腐熟,提高腐熟度,还能去除有机肥的臭气,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搭配使用,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利用,可以改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微生物肥料作为新型肥料的一类产品,绝大多数还是针对解决土壤的各种问题。微生物肥料使用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及减少污染,而且可以通过微生物之间或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来增强植物的抗病与抗逆能力,这对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及产量、延长农产品的采收期和自然保鲜期有着重要意义。田间云运用国际领先的高效微生物菌种选育、NHX基因介导、高活性生物材料研制等工艺,研制出恩核思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含量超500亿/g,含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HtNHX1和HtNHX2,能够增强作物耐盐性、改良土壤、抗病增产,从而为有机肥企业、水溶肥企业、制种育苗企业、配方肥企业等提供定制服务,为其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和产品升级进行赋能。虽然使用微生物类肥料投入成本会增加,但是现在农民的心态也在发展,除了极少部分家种几亩地的散户还在贪图便宜农资产品以外,一些管理几百、上千亩田地的新农民,首先考虑的是产品质量,其次才会是价格,因为他们认识到,农产品收益已经从产量向品质转变。所以,未来农业绿色发展是必然的道路,顺应绿色概念的产品才能站住市场,才会拥有更大发展空间。微生物肥料也必将成为最终赢家。

应用实例

2021.08.24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物学特性与检验方法!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物学特性与检验方法!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是指能使人、动物(尤其是婴儿和幼龄动物)感染及人食物中毒的一群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本菌分布广泛,主要寄居场所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肠道中,是一类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均与非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非常相似,以至难以区分,只能通过血清学的方法,从抗原结构的差异来区别。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有些血清型能够引起人的肠道内外感染。还有一些血清型的菌株能够使畜禽发病,危害畜牧业,降低畜产食品的质量。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可从饮用水,未消毒牛乳,病畜脏器、禽类及其人畜粪便污染的各种食品中分离出来。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属主要分为五大类,首先根据发病机理分为三大类,1、产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ETEC),2、侵袭型大肠埃希氏菌(EIEC)3、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近来又提出另外两类4、即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5、肠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但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并非由某一方面的因素所决定。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一般认为能产生耐热{ST)和不耐热(LT)肠毒素的两种菌株均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引起大肠埃希氏菌币毒的主要是一些动物性食品,如乳与乳制品、肉类、水产品等,牛和猪是传播这种病菌、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1996年7月在日本就发生了大肠杆菌0157型引起的食物中毒,造成9017多人中毒,10人死亡,其原因与生食萝卜苗有关,其中92例并发出血性肠炎及出血性尿毒症。2001年,再江苏、安徽等地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如仔猪黄、白痢、猪水肿病、牛腹泻和败血症等均可由大肠杆菌引起。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特性菌体两端钝圆、中等大小,杆状(有时呈卵圆形)、1—3um X 0.6um、周生鞭毛,能运动,不产生荚膜,革兰氏阴性,而且一般是对碱性染料着色较好,但有时两端着色较浓,要与巴氏杆菌区分开来。2、培养特性1)需氧及兼性厌氧菌2)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就生长良好,在15C-45℃范围内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3)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可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菌落.其菌落与沙门氏菌比较相似,但是,大肠杆菌菌落对光(45角折射)观察可见荧光。4)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18~24小时变为均匀浑,而后底部出现粘性沉淀物,并伴有臭味。5)部分菌落可出现β溶血。6)在远藤琼脂上长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7)在S.S琼脂平板上多不生长,少数生长的细菌,也因发酵乳糖产酸而形成红色菌落;8)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黑色菌落9)在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孤立菌落呈红色3、生化特性1)可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产气,有些不典型的菌株不发酵或迟缓发酵乳糖;2)不同菌株对蔗糖,卫矛醇、水杨苷发酵结果不一致。3)本菌可使赖氨酸脱鞍、不能使苯丙氨酸脱羧。4)不产生H2S,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5)不能在氰化钾培养基上生长,靛基质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利用枸橼酸盐。后四项生化特性是典型的大肠埃希氏菌,与此不一致的即为非典型大肠埃希氏菌菌。IMViC试验:如IMViC试验为+、+、-、-,且乳糖发酵,表明被检物已有粪便污染,有发生肠道传染病的危险,这是卫生细菌中常用的检测指标。(I:吲哚形成试验,M:甲基红试验,Vi:V-P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4、血清学特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构造主要由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荚膜抗原(K)三部分组成。1)O抗原成分为细胞壁上的糖、类脂和蛋白质复合物,也是细菌的内毒素,热稳定性较强,高压蒸汽处理2小时不被破坏。每一血清型只含有一种O抗原,本菌已发现有167种O抗原,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2)H抗原为蛋白质;一种大肠埃希氏菌只有一种H抗原,无鞭毛则无H抗原,H抗原能在80度被破坏,也能被酒精破坏。H抗原共有64种。3)K抗原是细胞外部的荚膜或的表面物质,又称包膜抗原。新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70%具有K抗原。根据K抗原耐热的敏感性.可把K抗原分为A、B、L三类,共有103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抗原主要为B抗原,少数为L抗原,B抗原与L抗原均可在煮沸后被破坏,A抗原耐热性强,可耐受煮沸1小时而不被破坏。,O抗原可将大肠埃希氏菌分成若干血清群,再根据K抗原和H抗原进一步分为若干个血清型或亚型,根据大肠埃希氏菌抗原的鉴定结果,写出其抗原式如O111:K58(B)H12,一般认为H抗原与致病性无关,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H抗原的鉴定。5、抵抗力抵抗力中等,各菌型之间存在差异。此菌对青霉素有中等抵抗力,对一般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对氯尤为敏感,水中游离氯达到0.2mg/L时,即可杀死此菌。此菌在土壤中、水中及粪便中可存活数月以上。6、毒素特性有些大肠埃希氏菌产生肠毒素,1)不耐热(LT)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LT):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分子量较大,60℃ 30分破坏,具有免疫原性,可引起肠道分泌增加,出现腹泻。2)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分子量较小,无抗原性,100℃ 30分钟,仍有活性,可引起肠分泌增加。二、致病性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属引起酌食物中毒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肠道内感染,另一种是肠道外感染,两者具有不同的机理和症状:1、肠道内感染1)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主要引起腹泻(幼畜或雏鸡),约有40个血清型。肠毒素型菌株进入肠道后主要在小肠内繁殖,不损害肠上皮细胞。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2)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是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该菌不产肠毒素,也无侵袭力,致病机理不清,约有18个血清型。3)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较少见,该菌不产肠毒素,但侵袭大肠肠壁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形成溃疡,约有8个血清型。引起类似痢疾的症状。2、肠道外感染三、主要症状肠道内感染主要造成腹泻与痢疾样疾病;肠道外感染主要引起尿路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其他部位的感染。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感染型和毒素型的综合作用,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急性肠胃炎,潜伏期为12~24小时,临床出现呕吐、腹泻、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头痛、腹痛等,病程一般为1—3天。四、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秋季2、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与沙门氏菌相同。3、食品种大肠埃希氏菌的来源由于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健康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率为2—8%,高者达44%,而成人患肠炎、婴儿患腹泻时,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率较健康人高,达29—52%。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而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 五、检验方法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489.6-84)的有关内容进行检验。(一)增菌培养1、以无菌操作的方法称取样品25g,加入225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可用灭菌砂在研钵中磨碎或以均质器打碎样品。2、取适量接种于乳糖胆盐培养基中,测定大肠菌群MPN,其余移入500ml三角瓶中于36±1℃培养6小时。挑取一环,接种于一管30ml肠道菌增菌汤中,42℃增菌培养18小时。(二)分离培养1、将乳糖胆盐发酵阳性管液与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麦康凯或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2、于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对于污染严重的食品可直接按划线法接种,不经过增菌过程。(三)生化试验1、初筛试验选取在麦康凯或伊红美兰平板上发酵乳糖或不发酵乳糖的菌落5个以上,分别接种于克氏双糖铁、pH7.2尿素和阿拉伯糖中.经36C培养18~24小时,弃去H2S阳性或尿素酶阳性或阿拉伯糖阴性的培养物。2、复筛试验把筛留下的培养物分别接种于缓冲葡萄糖蛋白胨和KCN培养基中,经36+1℃培养48小时,观察生长结果并做V-P试验,弃去V-P阳性及KCN阳性的培养物。3、证实试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属除氧化酶阴性,革兰氏阴性的特征以外,还有以下特性:葡萄糖产酸+,葡萄糖产气+/一,乳糖产酸+90%,柠檬酸盐—,尿素酶一,KCN-,V-P-,动力+或—,阿拉伯糖十,靛基质十95%:可按这些主化特性进一步证实其是否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属。(四)血清学试验1、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学试验假定试验:从平板上选菌落生长稠密处挑取培养物,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三种OK多价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不凝集的培养物可做阴性报告。证实试验:2、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学试验在平板上菌落生长稠密处挑取培养物,用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包括两种:OK多价血清和9种OK单价血清:(五)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毒素试验1、动物试验将经过生化证实试验的大肠埃希氏菌培养物接种肉汤管,于36+1℃培养24小时,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取上清液用G6滤器过滤后分作两份,一份加热60℃30分钟,供ST测定用,另一份不加热,供LT测定用。1)家免结轧回肠段试验:取体重为2kg的家兔,禁食使肠内容物排空。麻醉后剖腹,取出回肠段,按10~15cm为一段,分段结扎,取一段注射肉汤2mL作为阴性对照,另一段注射已知产毒菌肉汤培养物的上清液2ml作为阳性对照。其他各段分别注射待试菌株肉汤培养物的滤液2mL。将腹壁缝合。测定LT时,于注射后18小时剖腹检查测定ST时,于注射后6—8小时剖腹检查取出肠管分别抽取肠段的积液,测定其容量,并测定肠段的长度。积液量(mL)与肠段长度(cm)之比大于l者为阳性。2)乳鼠灌胃试验: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将被检菌按5点环形接种于Elek氏培养基上,以同样操作共做两份,36±1℃培养48小时,在每株菌的菌苔上各放一片多粘菌素纸片,36+1℃经5—6时,使抗生素渗入琼脂中,在五点环形菌苔各5mm处的中央,挖一个直径4mm的园并用一滴琼脂垫底。在一份平板的孔内滴加LT抗毒素30ul,另一份平板的孔内滴加ST毒素30ul。放于36+1℃经15~20小时观察结果,在菌斑和抗毒素之间出现白色沉淀带为阳性,无沉淀带者为阴性。(六)豚鼠角膜试验供测定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用,将经过生化证实试验的待试菌株18—20小时琼脂培养物,用肉汤洗下,使成每lml含菌9亿个菌悬液,作为接种材料。体重400--500g的健康豚鼠(角膜与结膜外观正常,并经细菌培养检查)的角膜上接种待试菌悬液1滴。48小时后观察结果,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眼内充盈泪液或浆液性分物者为阳性,自结膜囊取样分离细菌,鉴定应与原接种菌一致。(七)结果报告根据以上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肠毒素试验和豚鼠角膜试验的结果出报告,如果是产毒大肠埃希氏菌时应有肠毒素试验的结果;如果是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荫应有豚鼠角膜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的结果;如果是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时应有血清学试验结果。

参数原理

2021.08.24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化鉴定与主要价值!

                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化鉴定与主要价值!一、菌株简介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是近四十年来全球用以氨基酸发酵工业的主要生产菌,早在1957年由Kinoshita首次描述其为谷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分类上属于革兰氏阳性真细菌下的放线纲棒状杆菌属。 镜下观察细菌短杆,小棒状,两端钝圆,菌体被染成蓝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谷氨酸棒状杆菌严格好氧,不运动,不产生孢子,生物素营养缺陷型。细胞壁含有meso-二氨基庚二酸、树胶醛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短链的C22-C36分枝菌酸。 二、形态特征细胞短杆至小棒状,有时微弯曲,两端钝圆,不分枝,单个或成八字排列,菌体(0.7-0.9) μm×(1.0-2.5)μm。革兰氏阳性,无芽孢,不运动。菌落湿润、圆形。 三、生化鉴定(1)谷氨酸棒杆菌明胶液化实验凝块稳定,为阴性。 (2)谷氨酸棒杆菌油脂水解实验培养基上未出现红色斑点,为阴性。 (3)谷氨酸棒杆菌甲基红试验呈红色,为阳性。 (4)谷氨酸棒杆菌V-P反应实验无色,为阴性。 四、繁殖方式二分裂法繁殖,由于突然折断分裂,可导致细胞排成V形、Y形或栅状,为好氧性菌。 五、主要价值1、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工业上主要的谷氨酸生产菌之一。该菌能够以葡萄糖、果糖、蔗糖以及一些有机酸如乙酸、乳酸、琥珀酸等为单一碳源生产谷氨酸。2、谷氨酸棒杆菌还是苏氨酸、赖氨酸的主要产生菌。六、谷氨酸生产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并通过搅拌使空气形成细小的气泡,迅速溶解在培养液中(溶氧);在温度为摄氏30-37℃,pH为7到8的情况下,经28-32小时,培养液中会生成大量的谷氨酸。在谷氨酸生产中,培养基中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谷氨酸少;当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在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七、谷氨酸棒杆菌多基因表达调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谷氨酸棒杆菌是重要的工业发酵菌种,被广泛用于氨基酸、有机酸的生产。为了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往往需要精细调控。尽管近年来基于CRISPR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以及基于CRISPRi的基因表达沉默技术在谷氨酸棒杆菌中取得了突破,为基因敲除和改造提供了重要工具,但目前可用的基因表达快速调控工具还相对有限。

操作维护

2021.08.23

微生物作为食品中「益生菌」的规范作用是什么?

           微生物作为食品中「益生菌」的规范作用是什么?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组成,其种类之繁多,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生物,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想象。微生物不仅存在于环境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也与我们共存于人体内。目前所知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及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的千分之一。在这些奥妙的微生物中,有一群微生物在食入后可以对宿主产生正面影响,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益生菌(Probiotics)」,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定义为「具有活性的微生物,适量的服用就能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益生菌伴随着近年来微生物深入的研究,益生菌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多篇文献的佐证益生菌能维持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与合成等,而特定的益生菌更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其功能,守护人体健康。国际益生菌(IPA)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为了判断特定的微生物菌株是否有资格作为食品与营养补充品中的益生菌,订定四项简单而实用的菌株筛选规范:(1)充分表征特性;(2)使用的安全性;(3)至少具备一项依照公认科学规范进行的试验;(4)在保存期内,菌数能维持一定数量。1、充分表征特性“正确的菌株鉴定和命名。”益生菌的表征特性关键为正确的菌株鉴定和命名。全基因组定序(WGS)与16S核糖体DNA定序为最常用以鉴定菌株之方法,透过大型资料库的匹配,可以了解菌株身份及比对与其他种菌株的亲属关联性。益生菌菌株应根据细菌国际命名法,根据当前规范为细菌命名。2、使用的安全性列定QPS 菌种表,使微生物产品具有统一的风险评估依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自2007年以来皆使用安全资格认定(QPS)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针对较安全的菌种列定QPS 菌种列表,使微生物产品具有统一的风险评估依据。亦可透过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程序评估益生菌的安全性,如美国食品公认安全性法规(GRAS)。3、具备一项公认科学规范试验“至少通过一项试验,证实对健康有其益处,且无疑虑。”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微生物为益生菌的基本定义。为了避免益生菌的安全疑虑,需要透过至少一项试验,证实对健康有其益处,并且未出现对健康有疑虑的效果,才能使微生物菌株复合益生菌定义。4、在保存期内菌数维持一定数量“需进行耐受性试验,记录益生菌产品存活力。”为确保益生菌在整个保存期中维持有效活性,因此需进行微生物的耐受性试验,记录产品中益生菌的存活力,确保益生菌有足够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遵守上述规范,确保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使其益生菌活性维持在一定规范之上,同时确保市场上不会出现滥用「益生菌」一词的产品。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及营养补给品市场日渐多样化,为确保消费者食用益生菌的安全性,提供来源明确、安全且合乎规范的益生菌产品是供应商所应负的责任。欢迎访问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应用实例

2021.08.23

科学家首次发现多功能细菌也有生物钟!

               科学家首次发现多功能细菌也有生物钟!百欧博伟生物:生病了得吃药,但要想药物起作用,服药时间还是个关键。因为,这与人体昼夜节律(生物钟)有关。例如,血压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两次峰值,故降压药应该安排在峰值到来前服用会更有效。众所周知,生物钟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控制着几乎所有包括我们人类在内许多动植物的生物过程,包括我们的睡眠-醒觉、动物的昼行夜伏、植物的春华秋实,以及我们的代谢功能和认知过程。此前有研究表明,这种以24小时为周期的内部时钟在光合细菌中也得到证实。光合细菌利用光线产生化学能;但非光合细菌是否也受昼夜节律的支配科学家对此还知之甚少。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发现,非光合细菌中也有生物钟。它们通过光线或环境温度感知周期,使其分子适应一天中的时间。这一发现将给生物医学、生物农业和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带来有价值的信息。掌握了细菌的昼夜节律,在未来,临床给药的时间将变得更加精准。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非光合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实验模型,这是一种耐寒且经过充分研究的多功能微生物,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也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胃肠道中。枯草芽孢杆菌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动物饲料生产、植物抗病、水产养殖和水质净化诸多领域。虽然枯草芽孢杆菌不进行光合作用,但由于光感受器的存在使它们对光线也十分敏感。先前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观察提供了线索,它们的基因活性和生物膜形成过程可能会根据环境线索(光照水平或温度变化)遵循昼夜周期。为了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将枯草芽孢杆菌暴露在连续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然后检测其基因表达活性。在光/暗交替周期中,编码蓝光受体ytvA基因的表达在黑暗时增加,在明亮时减少,这表明昼夜节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持续黑暗的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钟仍然存在,但周期延长。在没有光信号的情况下,其生物钟没有严格遵循24小时的周期。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温度循环的方式观察。同样,当温度在25.5°C和28.5°C之间以12小时为周期循环时,ytvA基因的表达也出现起伏,与光照一样,在自由运行的实验中(与环境线索不同步)循环持续时间更长。这两项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非光合细菌也具有生物钟。研究通讯作者、慕尼黑大学的时间生物学家Martha Merrow说:“虽然这些发现目前只涉及一种细菌,但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非光合细菌中发现这种现象,这可能让我们对细菌这个整体的理解有着巨大影响,因为细菌占地球总生物量大约15%。”研究人员推测生物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转录-转译反馈系统的调节,也可能与代谢周期有关。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核心时钟可以控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昼夜节律,就像人体中的一样,但研究人员指出这是一种可能性。研究人员表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的核心时钟,或者它们是否存在多个时间振荡器将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无论如何,24小时生物钟对细菌的影响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在科学上对细菌生物学的理解,而且还包括生物医学、生物农业以及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共同通讯作者、丹麦科技大学的生物工程部细菌相互作用和进化组ákos Kovács博士说:“枯草芽孢杆菌除了用于人类和动物的益生菌外,还用于日化生产,乃至到作物保护等各种领域。因此,在这种细菌中设计生物钟将使不同的生物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参数原理

2021.08.23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与应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与应用!一、背景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指肾小管的外面的一层细胞,是研究肾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材料,该细胞分离方法有酶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筛网分离法、显微解剖分离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免疫分离法。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主要作用是重新吸收。血液经过肾小球,在肾小球内滤出到肾小囊内的为原尿,里面含有水,葡萄糖,氨基酸,尿酸,尿素和电解质。但是在终尿中,并不含有氨基酸和葡萄糖,是因为原尿经过肾小管,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原尿中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部分电解质被重新吸收,尿素也被部分重新吸收,而肌酐则不被吸收。由此完成了一个重新吸收的作用。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1、取材:取肾小管上皮,切成0.5~1平方厘米小块。2、EDTA处理:先置入0.02%EDTA中室温置5分钟。3、冷消化:换入0.25%胰蛋白酶中,置4℃过夜。4、分离:取出皮肤,用血管钳或镊子把表皮与真皮层分开。5、温消化:取出表皮单独处理,用剪刀剪成更小的块后,置入新的0.25%胰蛋白酶中,37℃再消化30~60分钟。6、用吸管轻轻反复吹打,使成细胞悬液。7、培养液:通过80目不锈钢纱网滤过后,低速离心,吸上清,直接加入Eagle液和20%小牛血清,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入碟皿中,CO2温箱培养。三、应用用于自噬对镉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肾脏是镉毒性作用的靶器官,国内外学者从环境污染、职业性暴露和动物试验等多等方面对镉所致肾毒性机理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凋亡机理的探究,而对镉所致肾脏毒性过程中自噬的机理、作用及其与凋亡关系的探究较少。1、镉诱导大鼠肾脏皮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自噬分为体外和体内两部分。体外试验采用机械筛网结合酶消化法建立原代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PT cells)培养模型,在传一代细胞增殖活性最强时间进行镉染毒处理,同时选择NRK-52E细胞株进行同样处理。2、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镉在不同染毒时间对rPT细胞和NRK-52E细胞活性的影响;MDC荧光探针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镉在不同染毒时间对rPT细胞和NRK-52E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2.5μ和5μM镉处理rPT细胞、5⒚M和10μM镉处理NRK-52E细胞6 h,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Beclin-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2.5μM和5μM镉处理rPT细胞、5μM和10μ镉处理NRK-52E细胞6h,细胞活性最强,自噬水平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体内试验选择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DW)和镉组(CdAc2,50mg/kg·bw),饲养1周;对照组(DDW)和镉组(CdAc2,50mg/kg·bw),饲养8周。取肾脏皮质,RT-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p62和Beclin-1表达量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Beclin-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镉染毒处理1周后,大鼠肾脏皮质自噬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新品

2021.08.20

微生物发酵对食品营养的提升有多大?

               微生物发酵对食品营养的提升有多大?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食品加工方向。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来的食品口感独特,风味绝佳,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而来的发酵食物在多个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性,尤其是营养含量提升以及保健作用。首先,微生物发酵能够提升食品中的维生素B含量,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次,经发酵之后的食品中往往会含有大量的植酸酶物质,其可将豆类食物中的植酸与其他矿物质转换为生物活性物质,大大提升钙、铁等微量元素的保留量;再次,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大大提升人体对食物内的蛋白质吸收效果,促进人体消化吸收,提升其营养含量。最后,经发酵之后有益菌数量显著增加,帮助人体改善肠道功能等等。乳制品发酵乳酸菌是公认的对人体肠道系统有着一定积极作用的有益菌。发酵乳制品主要以乳液为原料,是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得到的,口感更佳、更有助于消化吸收以及营养全面的食品。典型的参与乳制品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含娄地青霉以及霉菌、酵母菌等等。酸豆奶以及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往往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食用之后能大大提升人体中的乳酸菌成分,故而对于人体有着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乳酸菌对人体肝脏功能的提升、免疫力的提升以及便秘等问题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长期使用还可以转变人体精神衰落以及入睡困难等情况。豆制品发酵大豆含油量在40%左右,同时富含钙、铁以及氨基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豆奶、豆乳等均是以大豆为原料发酵而来的。在发酵期间,大豆蛋白质物质会受微生物蛋白酶的影响而被分解,由此提升发酵物中的水溶性氮,其不但能够显著提升食物的活性组成,也可以规避豆类的腥味,促进胀气组分的分解。另外,发酵之后的豆类制品,其内部还有着大量的游离状态的磺酸、谷氨酸等组分,这些元素能够大大提升记忆效果以及帮助人体抗衰老。发酵豆乳也可以帮助人体调解血脂以及改善血压等。发酵的豆乳中往往存在豆固醇元素,蕴含许多大豆异黄酮类元素,但没有胆固醇,此外其含有的氨基丁酸以及抑制肽等能够控制血压,故而可以较好的实现对胆固醇、血压以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防控。茶发酵茶发酵制品主要指在茶发酵期间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经发酵而来的产品,包含轻发酵、半发酵以及全发酵和后发酵产品。微生物发酵可以有效分解以及降低茶内部的茶多酚元素,提升茶多酚的氧化物含量,故而不单单可以降低茶多酚对胃的影响,也能够起到较好的健脾养胃效果,常见的包括乌茶以及红茶。另外,茶叶内有着大量的维生素以及咖啡碱等元素,可以进一步推动脂肪等的氧化,并有着较好的减肥效果。面包食品发酵面包、馒头等均是国人较为青睐的食品之一,特别是在以面食为主的我国北方地区。而面包以及馒头等的制作过程也大量的使用了各种酵母菌,随后经蒸煮而来,口感更佳且适宜保存。另外,包子以及馒头等也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能够起到较好的保健功效。典型的胚芽面包就可以帮助机体改善肠胃功能,糙米面包则可以大大改善心脏病以及肥胖等疾病,微生物发酵制品通过长期的发酵之后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被消耗掉,由此能够大大降低食物中的能量,故而可以起到较好的减肥功效。而如若在面包内加入一定的藻类,则可以帮助人体促进血液系统的高效运行。酵母菌等有着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对于人体肝脏等也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此外硒、硌等元素在防衰老以及抵御肿瘤疾病等方面也有着较好的效果,面类食物通过发酵之后植酸被分解,由此可进一步扩展其对钙、铁等元素的吸收效果,大大提升人体免疫效果。果蔬发酵果蔬发酵成为酵素制品,果蔬酵素作为一种活性发酵产物,其成分组成较为丰富,受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分解代谢,可提高其本身的营养价值,且因其还含少量的有益微生物,既可提高营养价值,又可增加风味,能对人类机体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解酒护肝、清肠通便、改善肠胃、减肥瘦身、有效预防疾病等。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最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应用实例

2021.08.20

支原体培养的条件与方法及临床意义!

                 支原体培养的条件与方法及临床意义!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由于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故称为支原体。支原体培养是指将支原体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观察其生长情况,以判断有无支原体感染。一、基本信息中文名:支原体培养外文名:mycoplasma cultivate参考值:培养无支原体感染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支原体感染二、标本采集对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采集痰、咽拭子、鼻咽洗液和支气管分泌物。立即送检和接种。不能及时接种的标本,应放置4℃保存并于24小时内接种。三、培养条件支原体的营养要求比一般细菌高,除基础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支原体所需的胆固醇和酵母。支原体的最适pH 7.8~8.0之间,低于7.0则死亡,但解脲支原体最适pH 6.0~6.5。支原体的培养37℃即可,当然,初次培养37℃,5%~10%CO2效果更好。人型,肺炎,24~48小时即可达到对数生长期。四、培养方法分离培养是支原体实验室诊断的惟一方法。大多数支原体兼性厌氧,有些菌株在初分离时加入5%CO2生长更好。生长缓慢,在琼脂含量较少的固体培养基上孵育2~3天出现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圆形,直径10~16μm),核心部分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的透明颗粒区。解脲支原体在含尿素和以硫酸锰为产氨指标的完全诊断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深棕色菌落。此外,支原体还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或培养细胞中生长。五、正常参考值培养无支原体感染。六、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时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脊髓炎、脑膜炎等。解脲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女性阴道炎和宫颈炎等。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参数原理

2021.08.20

RS琼脂的应用!百欧博伟生物

                     RS琼脂的应用!百欧博伟生物一、背景RS琼脂用于气单胞菌的分离培养。RS琼脂中L-赖氨酸提供氨基酸,L-盐酸鸟氨酸、L-半胱氨酸盐提供氮源,麦芽糖提供碳源为可发酵的糖类,硫代硫酸钠和枸橼酸铁铵用于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脱氧胆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酵母提取物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新生霉素可提高抑菌性,溴麝香草酚兰是指示剂,产酸时培养基由绿色变为黄色,琼脂是凝固剂。气单胞菌属属于气单胞菌科,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从水源、土壤以及人的粪便中分离。本属细菌有的种可引起人类和动物肠炎、败血症等多种疾病。气单胞菌属属于革兰阴性短杆菌,大小为(1~4)μm×(0.1~1)/μm,菌体两端钝圆,单极鞭毛,运动极为活泼(除杀鲑气单胞菌外)。无芽胞,有窄的荚膜。气单胞菌在血琼脂上形成灰白、光滑、湿润、凸起直径约2mm的菌落,多数菌株有β溶血环,3~5天后菌落呈暗绿色;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形成乳糖不发酵菌落;在TCBS琼脂上生长不良;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二、应用用于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研究:动物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层次。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正常动物肠道携带着大量病原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并未表现出致病性,但在肠道菌群紊乱时表现出强烈致病性,表明细菌性疾病的的发生可能依赖于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单胞菌作为一类常见的淡水鱼类病原菌,是引起细菌性败血病主要病因,每年给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气单胞菌致病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存在与其他肠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的现象,推测气单胞菌感染依赖与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以及相互作用。故本研究选用抗菌药干扰肠道菌群并结合高通量测序以及网络分析技术,来研究斑马鱼肠道菌群协同竞争关系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斑马鱼肠道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组成。甲硝唑处理(J组)以及联合处理组(L组,甲硝唑、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联合处理)后的2、7天都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主要是提高变形菌门比例和降低厚壁菌门以及梭杆菌门的比例,抗菌药处理后17天,甲硝唑处理以及联合处理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组成以及β-多样性与对照组(Z组)相比无显著差异。2、抗菌药对斑马鱼肠道菌群网络关系的影响抗菌药能够使菌群形成不同的网络关系,对比对照组,甲硝唑处理和联合处理,都增加了网络图的节点数(Z=329,J=361,L=571)以及连接数(Z=1123,J=1475,L=2781),使网络关系变得更复杂。在17天时,甲硝唑处理以及对照组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的竞争关系(负/正连接数比,Z=0.21,J=0.32),而联合处理组网络关系中存在更多协同关系(负/正连接数比,L=0.02)。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应用实例

2021.08.19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式汇总!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式汇总!微生物菌种查询网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一、常见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消毒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170℃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的方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消毒。消毒时间为30min。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目前,常用微孔滤膜金属滤器或塑料滤器正压过滤除菌,或用玻璃细菌滤器、滤球负压过滤除菌。滤膜孔径应在0.22~0.45μm范围内或用更小的细菌滤膜,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并利用滤膜的吸附作用,阻制小于滤膜孔径的细菌透过。 5、化学消毒剂消毒法用于那些不能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灭菌的物品、空气、工作面、操作者皮肤、某些实验器皿等。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甲醛、高锰酸钾、70%~75%乙醇、过氧乙酸、来苏尔水、0.1%新洁尔灭、环氧乙烷、碘伏或碘酊等。其中利用70%~75%乙醇、0.1%~0.2%氯化汞、10%次氯酸钠、饱和漂白粉等进行实验材料的灭菌;利用甲醛加高锰酸钾[(2mL甲醛+1g高锰酸钾)/m3]或乙二醇(6mL/m3)等加热熏蒸法进行无菌室和培养室的消毒。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特别是用在皮肤或实验材料上的消毒剂,须选用合适的药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才能达到安全和灭菌的目的。 6、抗生素抑菌法主要用于培养液,是培养过程中预防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以及作为微生物污染不严重时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链霉素和新霉素等。 二、不同种类物品及培养物的消毒灭菌方法1、无菌操作室消毒培养材料进行培养、观察或更换培养液时,必须从各方面防止任何污染物进入培养液或容器,所以无菌操作室的消毒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无菌操作室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因此长期停用后的无菌操作室应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是用高锰酸钾+甲醛[(2mL甲醛+1g高锰酸钾)/m3]进行无菌室的消毒。经常使用的无菌操作室,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地面卫生清洁,并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进行空气消毒。对超净工作台,每次操作前用紫外灯照射30min,然后用70%~75%酒精擦拭。 2、培养液灭菌培养液在制备过程中带有各种杂菌,分装后应立即灭菌,或在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目前常用过滤除菌法除去培养物操作液和培养液中的细菌。或对培养液中耐热组分先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在无菌室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不耐热溶液,混匀后分装备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将分装好的培养液放入底部有一定量(淹没加热管)凉水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增压至0.35~0.4 kg/cm2时排净灭菌器内冷空气,以便使蒸汽能到达各个消毒部位,保证消毒灭菌彻底。然后继续加压加热,当压力表读数达到1.0~1.1 kg/cm2为121℃,保持15~20min即可。由于消毒灭菌效果取决于温度而不是压力,所以在一定压力下保持较长的消毒灭菌时间是必须的。在121℃的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高度耐热的芽孢杆菌,因此许多培养液的消毒灭菌压力、温度一般保持在1.0~1.1 kg/cm2、121℃。消毒灭菌时间与需要消毒灭菌的培养液量密切相关(表2-3),时间不足达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培养液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培养液成分。消毒灭菌结束后,关闭热源,只有当灭菌器内压力降为零时才能打开放气阀,排除剩余蒸汽,取出培养液。不可在压力较高时打开放气阀,引起减压沸腾,使容器中液体溢出。培养液组成中如含有遇热易分解的物质,则需用过滤方法消毒灭菌。首先对培养液中耐热组分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放置在无菌场所,固体培养液在40℃左右琼脂即将凝结前,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不耐热溶液,混匀后冷却备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将分装好的培养液放入底部有一定量(淹没加热管)凉水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增压至0.35~0.4 kg/cm2时排净灭菌器内冷空气,以便使蒸汽能到达各个消毒部位,保证消毒灭菌彻底。然后继续加压加热,当压力表读数达到1.0~1.1 kg/cm2为121℃,保持15~20min即可。由于消毒灭菌效果取决于温度而不是压力,所以在一定压力下保持较长的消毒灭菌时间是必须的。在121℃的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高度耐热的芽孢杆菌,因此许多培养液的消毒灭菌压力、温度一般保持在1.0~1.1 kg/cm2、121℃。消毒灭菌时间与需要消毒灭菌的培养液量密切相关(表2-3),时间不足达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培养液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培养液成分。消毒灭菌结束后,关闭热源,只有当灭菌器内压力降为零时才能打开放气阀,排除剩余蒸汽,取出培养液。不可在压力较高时打开放气阀,引起减压沸腾,使容器中液体溢出。培养液组成中如含有遇热易分解的物质,则需用过滤方法消毒灭菌。首先对培养液中耐热组分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放置在无菌场所,固体培养液在40℃左右琼脂即将凝结前,加入经过过滤除菌的不耐热溶液,混匀后冷却备用。液体培养液在冷却到室温后再加入过滤除菌溶液。过滤除菌时,使用孔径为0.22~0.45μm或更小的细菌滤膜。过滤除菌可利用抽滤装置或注射过滤器进行,所用器皿均应进行高压消毒灭菌,温度不应超过121℃。3、玻璃器皿、塑料器皿和器械灭菌玻璃器皿可进行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但在蒸汽灭菌后最好及时烘干水分。对不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塑料器皿可用75%酒精浸泡,使用前在无菌操作台面上晾干的同时,用紫外线重复杀菌。实验室还可以用环氧乙烷灭菌袋对塑料器皿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器皿要充分散气2~4小时后才可使用。无菌操作所用的各种器械,一般采用干热或高压蒸汽灭菌,或用75%酒精浸泡,然后在无菌操作台面上晾干的同时再用紫外线重复杀菌;在使用期间可多次对其进行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 4、培养材料的消毒灭菌采自动物机体的实验材料,携带着微生物及杂质,接种前须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对内部已受微生物侵染的材料应予以淘汰。从动物机体采集的某些组织块,须用消毒剂进行浸泡处理,进行表面消毒。常用消毒剂有过氧化氢(10~12%,浸泡5~15 min)、过氧乙酸(0.05%,浸泡30s~1min)、酒精(70~75%,浸泡2 min)。 三、灭菌程序验证内容撰写验证方案及制定评估标准。确认灭菌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正确,并能处于正常运行。确认关键设备控制仪表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能正常运行。采用被灭菌物品或模拟物品进行重复实验确认灭菌效果符合规定。完善文件记录,撰写验证报告。 四、灭菌程序运行监控关键参数应在验证确定的范围内:温度、压力、时间、湿度、灭菌气体浓度、辐照剂量等。灭菌程序定期验证,时效不超过半年。灭菌设备或程序发生变更重新进行验证。 五、灭菌保证灭菌效果与灭菌前产品污染程度及污染菌特性有关,把握微生物污染水平及污染菌耐受性,注意各个环节降低污染程度。灭菌冷却阶段防止已灭菌物品再次污染。适用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等监控灭菌结果。 六、生物指示剂基本要求:菌种的耐受性应大于需灭菌产品中所有可能污染菌的耐受性。菌种应无致病性。菌株应稳定,存活期长,易于保存。易于培养。若使用休眠孢子,孢子含量在90%以上。 七、常用生物指示剂湿热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ATCC7953等,活孢子数为5×105~5×106个/片)。干热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9372等,活孢子数为5×105~5×106个/片)。辐射灭菌:短小芽孢杆菌孢子(ATCC27142等,活孢子数为5×107~5×108个/片)。枯草芽孢杆菌孢子(ATCC9372等,活孢子数为5×105~5×106个/片)。气态过氧化氢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ATCC7953等,活孢子数为1×106~5×106个/片)。过滤除菌法:缺陷假单胞菌(ATCC19146等)。

操作维护

2021.08.19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百欧博伟生物 在药品的生产、包装、运输、存储等环节中,一些外在的因素会造成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进而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对非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本文就该检查方法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对非无菌药品,可允许该药品含有一定数量的活的微生物,但其含菌数量不能超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规定的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在药品的生产、包装、运输、存储等环节中,由于空气、水、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工艺、人员等因素,会存在非无菌药品中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含量超标,而引起药品的污染、变质。通常,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其中大量是与致病菌和产毒菌有关的菌属,如大肠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青霉、黄曲霉等。  由于原辅料、生产工艺不同,不同类型的药品会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污染。微生物种类越多,药品变质、失效的可能性越大,最终会对人体造成感染、发热、过敏、中毒等危害。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对非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对药品中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是评价生产企业的药用原料、辅料、设备、器具、工艺流程、生产环境和操作者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也是控制和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药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包括:中成药类、化学药品类、生化药品类的非规定灭菌制剂,药用原料及辅料,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在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的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1)被污染药品中微生物的特殊性;(2)药品原污染状态的保持;(3)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4)检验人员素养的强化。 一、被污染药品中微生物的特殊性1、菌体易变性药品中菌体细胞的生长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菌体细胞在药品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它可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死亡,也可在适宜条件下增殖。因此,在适宜的标准化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药品的污染量才会处于动态平衡,才可以评估总体污染的状况。2、分布不均匀性除在生产前期的污染外,其它环节所造成的微生物污染都是局部的。因此,同批次产品中不同包装内的污染状态就会有差异,采取合理的抽样方法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准确性。3、菌体易受损由于微生物受到原料处理、加工等操作程序的影响,或者药品本身对微生物的抑杀作用,会使多数微生物处于受损坏状态。这些受到损坏的微生物用一般的方法检查,往往会出现假阴性或计数偏低的结果。4、受干扰因素复杂因为污染菌的来源多、种类多,而且药品种类多、剂型成分复杂,所以在不同的药剂中,测定同一种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二、药品原污染状态的保持检验过程中保持检验药品的原污染状态,可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而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操作,以免药品二次污染,导致菌细胞再繁殖或死亡。1、检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有单独的洁净实验室,洁净实验室应放在二层楼以上,远离污染源。每个洁净实验室应有独立的净化空气系统,其环境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l8~26oC,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60%。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0.1%苯扎溴铵溶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液, 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然后启动层流净化装置。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及无菌的实验服、帽、口罩、鞋套。操作台应备有天平、酒精灯、火柴、酒精棉球、助吸器等设备。检验用阳性菌操作应在独立的阳性菌实验室内进行, 不得与供试品检验共用同一个洁净实验室,避免交叉污染。2、检验材料及用具的影响用作酒精棉球的脱脂棉应在高压灭菌后再加入75%的酒精使用。培养基在使用前需做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且培养基和稀释液每次根据样品数量的多少配制。未使用完的新配培养基应在2~8oC避光冷藏条件下保存, 一般固体培养基保存不超过两周,液体培养基保存不超过四周,部分鉴定培养基保存不超过60d。培养基经灭菌后应进行预培养,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度。操作过程中所用的器皿均应洗涤干净后用牛皮纸包扎严密灭菌。经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于冷处,避免因急速冷却,使灭菌物品内蒸汽冷凝造成负压易染菌,取出后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烘干,待用。各种恒温恒湿培养箱除定期检定外,还应每天观察箱内温度及湿度波动的范围。高压蒸气灭菌器在每次使用时,应放入指示胶带或指示卡,利用其变色情况,判断是否在设定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达到灭菌效果。此外,对各种器械及设备均应有定期计量与检定记录,以保证正常使用。 三、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前,需对其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通1105、通则1106)的要求,需对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控制菌检查法适用性进行验证。1、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目前,平皿倾注法、薄膜过滤法及最可能数法是药品微生物计数的常用方法。平皿倾注法适用于抑菌作用弱或无抑菌功效的药品,是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首选;薄膜过滤法适用于抑菌作用较强的药品;最可能数法因其精确度和准确度不及薄膜过滤法和平皿倾注法,更适用于某些受微生物污染量很小的供试品。在供试品的检查中,需要基于供试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的限度标准,挑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方法,且应考虑供试品的抑菌性。另外,在培养基(或稀释液)灭菌前加入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可用来消除干扰物抑菌的作用,避免损伤污染供试品的微生物。以上方法选择后,应对所选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2、控制菌检查法适用性试验控制菌检查法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供试品中是否含有规定的致病性微生物进行检测。《中国药典》规定检查的控制菌有: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白色念珠菌。在常规法中,需在培养基中加入确定量的供试液和阳性试验菌(数量不大于100cfu)。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药品,应采用薄膜过滤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在集菌培养器中先过滤供试液,再利用冲洗液冲洗。在冲洗完毕后,向集菌培养器中加入阳性试验菌和规定的培养基。之后,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结果的判定。另外,应以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照前述方法同步进行阴性对照实验,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检验人员素养的强化检验人员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应始终牢记无菌观念。每次实验前,应对穿着的无菌服装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对工作环境使用紫外线照射30min,并使用消毒液擦拭超净工作台面。在操作完毕后,应对工作环境进行上述消毒、灭菌处理。综上,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工作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广,技术性高,影响因素多的工作。检查结果能否反映药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真实性,除了本文所提到的诸多因素外,操作人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规定进行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和准确,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

参数原理

2021.08.19

菌种保存管的原理与应用及操作步骤!

                 菌种保存管的原理与应用及操作步骤!菌种保存管主要由保存液、保存管和小瓷珠三部分组成,它是一种实验室保存菌种的容器,用于菌种的保存或者转移,一般菌种保存管内有25颗小瓷珠用于细菌的吸附和保存。 一、简介使用过程中,将细菌接种在保存管内,放置于-20℃或-80℃环境中可长期保存。(-20℃可保存一年,-80℃可保存两年)。细菌菌株的保存始终是实验室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平板传代法、斜面传代法、冻干法等多种保存方法。随着可保存时间的由短到长,保存复杂程度及对相应设备的要求也是逐步增加。如何取得可保存时间与保存复杂程度之间的最佳关系,是菌种保存方法的关键。二、操作步骤1、直接刮取平皿上生长的新鲜培养物置入菌种保存管中2、一般一个平皿的纯培养物可保存两个菌种保存管3、使用时用接种针从菌种保存管中取出一个小瓷珠直接划线平板或置入相应增菌液中三、产品原理1、菌种保存管材质为聚丙乙烯,可耐 -197℃低温。2、菌种保存管内装 25个左右多孔小瓷珠,该小瓷珠表面多孔,细菌可以很方便的吸附在上面。3、菌种保存管内装细菌冻存保护液,使菌株免受保存液温度变化及冰晶的影响。实现长期保存。灭菌与保存:菌种保存管整体由r射线灭菌,在使用前可室温存放。在未经使用前,可存放 1年。四、应用菌种保存管可保存一般细菌、苛刻菌,霉菌、酵母菌等真菌也可在低温条件下通过菌种保存管保存,因此菌种保存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临床药敏试验菌株的保存)、疾控领域(监测分离到的菌株的保存)、菌种保存中心(菌株的日常取用与保存)以及制药企业(阳性对照菌株保存和取用)等领域。 五、注意事项从原理上讲,所有菌种都可用瓷珠菌种保存管保存。菌种保存的原理是DNA复制时自发突变导致菌种退化,因此要创造代谢不活泼的状态,干燥、低温、缺氧、缺营养的环境,创造的环境越接近此状态,所保存的菌种的时间就越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苛刻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萘瑟氏菌)等特殊细菌保存时,需-80℃或更低温度保存,才可以做到更长期的保存。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超低温冰箱,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可进行对微生物分离、鉴定等常规的分子实验研究。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积极的面对社会乃至国外收集保藏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在保证生物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工农业生产、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科研教育提供微生物物种资源、基因资源、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操作维护

2021.08.18

副溶血弧菌的检查方法和预防治疗!

                  副溶血弧菌的检查方法和预防治疗!副溶血弧菌又称肠炎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鲜,会引发食物中毒。在台湾、日本及东南亚,每年都有相当多的病患因食用被肠炎弧菌污染的海鲜而发生食物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所以副溶血孤菌肠炎的主要表现就是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菌株简介规格:冻干物拉丁属名: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中文名称:副溶血弧菌拉丁名称:Vibrio parahaemolyticus属名:Vibrio 种名加词:parahaemolyticus其它保藏中心编号:=ATCC 33847来源历史:←ATCC收藏时间:2015-07-29原产国:美国资源归类编码:15131129101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主要用途:研究具体用途:《GB 4789.28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标准菌株。表型研究,肠道研究,水性病原体研究。 特征特性:菌体形态:革兰氏阴性,快速运动,曲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菌落形态:不透明,光滑,边缘整齐,有光泽。 生物危害程度:三类致病对象:无分离基物:胃肠炎采集地:美国马里兰州培养基编号:CM0444培养基名称:细菌用海洋液体培养基[Bacto marine broth (DIFCO 2216)]培养基成分:酵母膏 1.0g,蛋白胨 5.0g,Fe(III) citrate 0.1g,NaCl 19.45g,MgCl2 5.9g,KCl 0.55g,Na2SO4 3.24g,CaCl2 1.80g,Na2CO3 0.16g,KBr 0.08g,SrCl2 34.0mg,H3BO3 22.0mg,NaSiO3 4.0mg,NaF 2.4g,NH4NO3 1.6mg,Na2HPO4 8mg,蒸馏水 1.0L,pH7.6。培养温度:30℃需氧类型:好氧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实物状态:有实物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提供形式:冻干物用途:研究;《GB 4789.28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标准菌株。表型研究,肠道研究,水性病原体研究。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二、病因食用被肠炎弧菌污染的海鲜而发生食物中毒。三、症状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潜伏期一般为6~20h,最短1~3h,最长可达96h。起病急骤,先以畏寒、发热、全身不适、腹部不适开始,随之出现上腹部、脐周阵发性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和腹泻。大便每天数次至20余次不等,大便以黄色水样便较多,少数为血水样便,极少数呈现脓血便,但很少有里急后重感。严重腹泻可导致脱水,循环衰竭,伴声音嘶哑和肌肉痉挛,甚至出现神志意识障碍。儿童患者多以高热起病,体温多在38~40℃,中毒症状显著,肠道症状较成人轻。本病病程3~5天,除个别老弱患者可引起死亡外,一般预后良好。国外报道,本病临床表现除典型胃肠炎型外,尚有痢疾型、中毒性休克型,慢性肠炎型。根据发病季节、食海制品史、集体发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腹部压痛、血压下降以及水样或血水样便、脓血黏液便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如从可疑食品、粪便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即可确诊。四、检查1、血象: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在(10~20)×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80%以上。2、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常伴有红细胞,易被误诊为菌痢。粪便培养可检出副溶血弧菌,绝大多数迅速转阴,仅少数持续阳性2~4天。3、细菌培养:发病1~2天,粪便培养阳性率高,2天后阳性率减低。可疑食物,如海产品、腌渍品等细菌培养,有时亦能分离出细菌。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分析鉴定,可准确迅速诊断。4、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DNA该技术简便、快速、特异、灵敏度高。5、血清凝集试验:患病初期血清凝集效价较高,此后大多很快转为阴性。如效价达到1∶80~1∶160,可诊断本病。在恢复期,检测耐热溶血素抗体,滴度常明显升高到1∶80~1∶160。五、诊断副溶血孤菌肠炎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结合细菌学检验可确诊。1、病史夏秋季节,有进食海产品、咸菜或被海产品污染的熟食品史。2、临床表现病急,潜伏期短,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并班恶心、呕吐。3、实验室诊断: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六、并发症1、可并发中毒性休克:患者可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慌、心悸等不是症状。2、严重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循环衰竭:由于大量液体通过消化道丢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充分的液体,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从而导致循环衰竭。3、神志意识障碍:如果毒性的食物长期存在于体内,可以会通过循环进入大脑的血供,引起意识障碍,甚至出现脑死亡。七、预防预防措施与其他细菌所致者似。关键在于加强卫生宣传,提高人们的卫生素质。1、加强海产品卫生处理。对海产品清洗、盐渍、冷藏、运输应严格按卫生规定管理。2、防止生熟食物交叉污染,不生吃海产品。做到生菜和熟菜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对海产品要煮熟炒透。贮存的食品在进食前要重新煮透。不吃生成蟛蜞、生梭子蟹、咸烤虾等,如生吃,一定要用醋泡5min,杀死病原菌。3、控制食品中细菌生长。通常食品应放在凉爽通风处,或保存在冰箱内。隔餐的剩菜,食前应充分加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八、治疗1、支持及对症治疗脱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被补充知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2、药物治疗轻者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操作维护

2021.08.18

红曲霉的活性物质与主要应用!

                   红曲霉的活性物质与主要应用!红曲霉 (Monascus purpureus Went.) 中文别名 红曲、红糟、红大米。散囊菌目中的一属子囊菌曲霉科真菌。存在于树木、土壤和堆积物等。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成淡粉色、紫色或灰黑色。多形成红色。代表种如紫红曲霉、安卡红曲霉、红色红曲霉、巴克红曲霉、烟色红曲霉、锈色红曲莓、变红红曲霉。红曲霉是腐生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为3.5~5,能耐pH3.5,尤嗜乳酸。生长温度为26~42℃最适温度32℃~35℃,能耐10%乙醇。红曲可用于酿酒、制醋、做豆腐乳的着色剂和调味剂。一、形态特征红曲霉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熟后变为淡粉色、紫红色或灰黑色等,因种而异。菌落呈绒毡状或呈皮膜状,呈皮膜状的菌落少褶皱或具有辐射纹。红曲霉多能形成红曲色素,可分泌到培养基中,使培养基着色。菌丝具有横隔,多核,分枝繁且不规则。细胞幼时含有颗粒,老后含空泡及油滴。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单生或以向基式生出,2~6个成链。闭囊壳呈球形,有柄,柄长短不一。闭囊壳内散生十多个子囊,子囊呈球形,含8个子囊孢子成熟子囊壁解体,孢子留在薄壁的闭襄壳内。呈卵球形,光滑,无色或淡红色。 二、生理性质红曲霉能在15~45℃下生长,最适温度为32~35℃,最适pH为3.5-5.0,有良好的耐酸和耐乙醇能力。 三、生化性质能利用淀粉、糊精、麦芽糖、蜜二糖、纤维二糖、葡萄糖、甘油、乙醇、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糖类和酸类作为碳源,能利用硝基氮、氨基氮和有机氮,而以有机氮为最好的氮源。红曲霉能自身合成生物素、硫胺素、核黄素、麦角固醇等多种维生素。红曲霉可代谢生成多种酶类,有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苷酶、蛋白水解酶、酯化酶等。 四、活性物质红曲霉发酵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主要有红曲色素、胆固醇合成抑制剂、降血压物质、多种酶类、抑菌物质及其它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此外,红曲霉菌丝体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1、莫纳可林( Monacolins)红曲中莫纳可林的发现是可以写入20世纪纪录的一个大事,具有重大意义。日本学者远藤章首次从红色红曲霉中分离出能降低胆固醇的物质―莫纳可林。其结构和功效与从土曲霉中发现的洛伐他汀一样。 红曲霉的发酵产物可以用作降血脂的药物或食疗保健品。红曲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每日服用量1~10g,其半致死量1g/kg体重。用于食品的安全性非常高。 2、麦角固醇麦角固(甾)醇是维生素D2的前体。它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2,而维生素D2可以防治婴幼儿佝偻病,促进孕妇和老年人对钙、磷的吸收。麦角固醇还是生产可的松和黄体酮的原料,是一种很重要的药品。红曲霉大多能产生麦角固醇,其中某些菌株已接近工业生产用的酵母的发酵水平。并且在生产红曲色素同时可产生麦角固醇,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3、红曲多糖红曲中存在大量的红曲多糖。研究发现红曲多糖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等成分组成的。 4、多种酶类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酯化酶等。不同种类菌株产酶的类型及产量有所差异。红曲霉AS3.3491代谢生成的葡萄糖淀粉酶(EC3.2.1.3)在我国曾经用于葡萄糖的工业化生产。红曲霉的某些菌种能分泌直接催化己酸和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胞外酶,研究发现烟色红曲霉(M. fuliginosus)和紫色红曲霉(M. purpure)均能产生酯酶,烟色红曲霉产生的酯酶活性较高。从山西老陈醋大曲中分离得到的红曲霉菌也有酯化能力,可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安田正昭等从红曲霉No.3040提取到高活性蛋白酶。 五、代表品种布谷昭从中国、朝鲜、台湾和香港的酒曲、腐乳、酒醅及土壤和腐败果实等中,共分离到约20种红曲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轻工部食品研究所正式收集编目的重要红曲霉有8种48个菌株。这8种为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安卡红曲霉(M.anka)、红色红曲霉(M.ruber)、巴克红曲霉(M.bakeri)、烟色红曲霉(M.fuliginosus)、发白红曲霉(M.albidus)、锈色红曲霉(M.rubiginosus)、变红红曲霉(M.serorubescens)。 六、主要价值红曲霉的糖化型β-淀粉酶活性较强,故可用来生产红色麦芽糖。红曲霉的蛋白酶活性较高,故可用红曲腌渍鱼、肉、豆腐等高蛋白食品。 七、主要应用1、在麸曲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山西六曲香酒生产使用的麸曲中就有红曲霉,该红曲霉系从汾酒大曲中分离而得。酿造清香型的麸曲白酒时,添加红曲霉制成的糖化发酵剂比不添加红曲霉的糖化发酵剂出酒多,且香气较持久,回味绵长。酒中总酯和总酸含量均有较大的增加。酿造浓香型白酒,用已酸菌和生香酵母,再添加红曲霉共同发酵,比较不添加红曲霉的生产酯量有明显增加,酒也明显香些。这可能是因为所采用的红曲霉具有较高的酯化能力,其还可产生各种有机酸,如乳酸、琥珀酸等,有利于改进白酒的风味。2、在强化大曲发酵生产中的应用红曲霉具有一定的糖化发酵力,并具有较强的酯化力,在传统大曲生产基础上,加入人工纯种培养红曲霉和酵母菌制成强化大曲用于生产上得到很好的效果,强化大曲在增己降乳、提高出酒率方面优于传统大曲。 3、在全液态法生产浓香型酒中的应用由液态法生产浓香型酒存在酸低、酯低的问题,应用酯化发酵方法,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矛盾。酵母乙醇发酵生产液态酒,己酸发酵获得已酸,加己酸发酵液于乙醇发酵液中,再以红曲酯化菌进行酯化发酵产酒。 4、在医疗上的应用可从红曲中提取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降血压的成分,还可从红曲中提取麦角固醇的原料,以及防治痢疾和慢性肠炎等抗菌成分。 5、在酒类生产中的应用红曲可用以生产黄酒、白酒及配制酒。例如,利用红曲酯化霉培养浓香型强化大曲,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大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酯化力;河南上蔡县状元红酒厂,遵古方利用蒸馏酒配以红曲和冰糖生产“状元红”酒,品质优良。 6、生产发酵食品制红曲腐乳、红曲酱油、红曲酱、红曲米醋等。 7、生产保健饮料如不同类型的红曲酸性饮料。 8、生产一般红曲食品如红曲面包、红曲素面、红曲饼干、叉烧肉及红曲香肠等。据报道,将亚硝酸盐加至肉类制品中以发色、防腐、增加风味的做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亚硝酸盐是强烈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物。有人以1600mg/kg的红曲色素制作香肠,其颜色更优于以150mg/kg亚硝酸钠制作的香肠,而且在4℃下贮存1个月不变色,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 

参数原理

2021.08.18

人成纤维肉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方法及应用!

             人成纤维肉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方法及应用!一、背景HT1080人成纤维肉瘤细胞来源于一位日本病人的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电镜下可以看到细胞间典型的桥粒和细胞质中大量的张力丝。1975年发现有支原体污染,而后被去除。该细胞整合有HPV16基因组,每个细胞中有1~2个拷贝。二、细胞的冻存方法1、细胞:选对数生长期细胞,收集细胞24小时前换液一次。2、计数:按常规方法把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计数,令细胞密度达5×106/ml,离心去上清,吸入离心管中。3、冻存液:先用培养液9分+DMSO 1分(或甘油)配成10%的DMSO冻存液,按上法一滴滴加入离心管中,然后用吸管轻轻吹打令细胞重悬。4、分装:分装入无菌安剖中,每安剖加1.5毫升细胞悬液。5、封口:用塑料安剖时拧紧瓶口即可;如用火焰封闭安剖口后,仔细检查,定要封严,必要时可浸入蓝色液中观察,为安全起见,把安剖缝入纱布小袋中,以防液氮浸入后,融解时因受热发生爆炸伤人;纱袋一端系以线绳,末端扎有小牌,注明:细胞名称,冻存日期,以便日后查找。三、细胞复苏的方法1、从液氮罐中取出安剖;有时因安剖未封严,浸入了液氮,取出后因安剖内液氮迅速气化而发生爆炸,因此应带有防护眼睛和手套。2、迅速放入盛有36℃~37℃水的搪瓷罐中,扣上盖并不时摇动,尽快解冻。3、剪开纱布口袋,取出安剖,用70%酒精擦拭消毒后,净化台上打开盖,用吸管吸出细胞悬液,装入离心管中,再补加10ml培养液,吹打使细胞悬浮。4、低速离心(500~1000转/分)5分钟,取上清后再重复用培养液漂洗、离心。5、加入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移装入培养瓶中,置温箱培养,次日更换一次培养液后再继续培养。四、应用用于Netrin4和Neogenin在成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研究:NTN4和NEO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NEO是否介导NTN4的体外功能。HT1080是高转移性的人成纤维肉瘤细胞系,是研究肿瘤侵袭转移的理想模型。首先通过RNAi技术分别建立NTN4和NEO基因敲低细胞系,研究在体外NTN4及NEO对HT108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其次,体内实验采用斑马鱼肿瘤外植体模型研究HT1080-NTN4和HT1080-NEO敲低细胞系在生物体内转移能力。研究发现敲低NTN4基因的HT1080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MMP-9表达量降低,MMP-2无明显变化。而敲低NEO基因的HT1080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MMP-2和MMP-9表达量升高。同样,体内转移结果与体外一致。然而在对NEO是否介导NTN4的体外功能的初步研究中,我们发现细胞中添加外源NTN4蛋白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但在敲低NEO后的细胞中再添加等浓度NTN4蛋白,这种抑制增殖和促进迁移和侵袭的作用表现的更为显著,且与只敲低NEO的细胞系相比也更明显。这又说明,在体外NTN4确实有抑制HT1080细胞增殖和促进迁移侵袭的作用,且此作用可能受NEO的介导。此外,在对一些与肿瘤生长以及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的检测中发现,HT1080细胞敲低NTN4后Vimentin和P-ERK1/2表达降低,P-p38表达增强;而敲低NEO后则导致Vimentin和P-ERK1/2表达增强,P-p38表达无显著变化。

参数原理

2021.08.17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应用!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应用!一、背景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用于药品或生物制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培养,成分(g/L):动物组织胃蛋白酶水解物和胰酪胨等量混合物10;葡萄糖20;pH值5.6±0.2 25℃。用法:称取本品36克,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充分溶解,灭菌,待冷却至60℃左右,制成平板备用。原理:葡萄糖提供碳源;动物组织胃蛋白酶水解物和胰酪胨等量混合物提供氮源。真菌,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包含霉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类所熟知的菌菇类。目前已经发现了十二万多种真菌。真菌独立于动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菌体由菌丝组成,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的低等生物。真菌菌丝呈管状,多数菌丝有隔膜,此类菌丝为多细胞,隔膜中央有小孔,使细胞质、细胞核得以通过。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为多核细胞。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有耐受力,但充分暴露于阳光,紫外线及干燥情况下大多数真菌可被杀死,且对2.5%碘酒,10%福尔马林都敏感,一般可用福尔马林薰蒸被真菌感染的房间。对热敏感,一般60℃1小时可杀死真菌菌丝和孢子。二、应用用于MALDI-TOF MS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在真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关于丝状真菌鉴定应用:收集医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丝状真菌63株,购买5株标准菌株,筛选出MALDI-TOF MS用于丝状真菌鉴定的zuijia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方式;同时进行MALDI-TOF MS鉴定、形态学鉴定,形态学不能鉴定的菌株进行内转录间隔ITS序列测定;对三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价MALDI-TOF MS在丝状真菌鉴定中的能力。关于念珠菌鉴定应用:利用质控菌株ATCC 90028白色念珠菌确定用于MALDI-TOF MS鉴定的最佳培养条件;然后,从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MALDI-TOF MS鉴定的299株念珠菌中随机选取101株念珠菌,对上述念珠菌同时进行MALDI-TOF MS鉴定、显色培养鉴定、ATB Expression鉴定,对三种方法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MALDI-TOF MS在念珠菌鉴定中的能力。结果筛选MALDI-TOF MS用于丝状真菌鉴定的zuijia培养基为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时间为24h。67株丝状真菌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在属、种水平的鉴定总一致率分别为98.5%、94.1%,对曲霉菌属鉴定种水平一致率达到。MALDI-TOF MS对101株念珠菌进行鉴定结果与显色培养和ATB Expression鉴定结果比较,在属水平鉴定一致率为98.02%,在种水平鉴定一致率为97.03%。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新品

2021.08.17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食品不安全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我国人口众多,食品需求量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食品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由于相关的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引发的危险事件也不再少数。经过研究发现,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感染,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升检测能力,避免含有微生物的食品流入市场。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确保大众的食品安全。一、微生物检测技术运用于食品检验的重要价值微生物检验一般涵盖下列流程:在无菌环境中采集少部分食品样本,对样本实施均质处理,稀释样液,接种,然后恒温培养处理后的样本,取出观察食品样本。微生物检测技术涵盖两个方面,分别是基本检测以及快速检测。基本检测手段重点用在科研机构、学校等实验室,用以检验、甄别空气、土壤、食品、水等中的微生物含量和类型。快速检测技术效率高、快速快、便捷性强,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得到广泛运用,快速检测科技强化了食品安全检验能力。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指的是,采取有关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各类微生物进行检测,以鉴别和分析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种类等,找出不利于人体的微生物,确保食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有效检验其中的微生物类型和含量,保障食品不变质,确保食用安全。所以,相关机构要强化食品检验力度,切实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水平,为促进全民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工作中,分子生物相关技术包含PCR技术和衍生分析的生物技术。1)PCR技术 PCR技术的专业性非常强,其能够对微生物种类进行精准检测,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检测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原理就是检测微生物体内的DNA,基于PCR技术能够扩大DNA片段,基于相关技术探析DNA,可精准定位微生物,其有非常强的目标性,不仅能够对食品微生物中的DNA进行检验检测,更能够检验检测大肠杆菌等诸多细菌微生物,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2)衍生分子生物相关技术 当今因为频繁爆出的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需要积极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相关工作者要对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积极应用,把PCR技术同其他技术进行有机整合,逐渐发展成相关衍生分子生物相关技术。针对PCR技术来讲,其具有极为全面的功能,同时也已经具备了自动化功能,在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时候,可以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其对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2、微生物抗体检测技术微生物抗体检测技术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微生物抗体检测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酶联免疫吸附法可以结合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它还可以借助人工抗体对聚苯乙烯进行包裹,并发生联合反应形成统一性复合体,随后再进行分析。3、电阻抗微生物技术电阻抗法是将一个接种有菌的培养基置于一个装有一对不锈钢电极的容器内,测定因微生物生长而产生的阻抗(及其组分)变化。微生物生长时可使培养基中的一些大分子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经代谢转变为分子量较小但更为活跃的分子(氨基酸、乳酸等),利用电阻抗法可以测试出培养基中分子的微弱变化,比传统平板方法更为快速。4、电阻电导测定法根据培养基的电阻电导变化情况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做出判断。如果微生物含量过大,会严重破坏食品结构,分解其中的蛋白质,蛋白质被分解后,变成了带电离子以及氨基酸。利用带有电阻的电路,检验食品微生物的具体含量,并调整电阻大小,以检测微生物的导电性。记录有关数据,完成检验工作后要认真计算和分析相关数据,推断出食品中微生物的具体含量,分析这些被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达标与否,进而判断出被检食品的安全程度。5、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没脸没免疫吸附技术基于抗原抗体存在的特异性进行深入探析,充分发挥出酶的作用,基于此追中微生物并且明确微生物的数量。因为此技术能够检测分析抗原抗体,其在医学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免疫磁性微球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能够对乳制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检测,其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免疫学的检测技术当中。当前,免疫层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其能够为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相关问题提供技术保证,同时其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三、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展望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发社会问题。大众对食品的需求量大,食品市场广阔,很多企业都进入食品生产行业,但是部分企业的资质不健全,监管不当,严重威胁了大众的饮食安全,因此必须要进行整治,相关部门以及生产企业要制定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技术,利用科学专业的体系进行质量监管,净化食品制造市场。生产企业要提升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检测。腌制食品在中国有很长远的发展历史,腌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就会影响大众健康。快速检测技术有效解决了检测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这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有需求就有生产。四、结语综上所述,为了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我国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引进了先进技术,创新出多样化的食品检测技术,如PCR检测技术、生理生化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水平,以提升食品整体质量与安全性,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稳定发展。

操作维护

2021.08.17

乳制品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乳制品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1、腐败型细菌腐败型微生物主要有乳酸细菌 (链球菌属、乳杆菌属),胨化细菌(芽孢杆菌、一些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脂肪分解菌(假单胞菌、无色杆菌、黄杆菌、产碱杆菌等)。这些细菌广泛分布于乳制品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场所,由于乳制品中的糖分、蛋白质以及脂肪等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不但影响了乳制品的风味,而且导致乳制品营养价值降低。2、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类可发酵碳水化物产生大量乳酸的无芽孢、革兰染色阳性细菌的统称。其首次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能进行乳酸发酵的主要为链球菌类和乳杆菌类。常见的链球菌有乳链球菌、乳脂链球菌、粪链球菌、液化链球菌和湿热链球菌;常见的乳酸杆菌主要有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干酪乳酸菌、嗜酸乳杆菌等。由于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被这些细菌分解,从而引起乳制品的自然腐败。3、胨化细菌胨化细菌是一类能够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使乳制品胨化产生苦味的细菌。主要有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4、脂肪分解菌脂肪分解菌是一类能够产生解酯酶,分解脂肪,导致乳制品酸败的细菌。主要有假单胞菌、无色杆菌、黄杆菌属、芽孢杆菌等。5、致病性细菌致病性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有两种途径。一是受感染性微生物的污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等,这些菌容易感染人体,从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与传播;二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肉毒梭菌等。在致病性微生物中引发细菌性乳制品中毒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李斯特菌、蜡样芽孢杆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等。6、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型,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其特征为无芽孢、无鞭毛、大多无荚膜,革兰氏染色为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具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甲基红反应为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血浆凝固酶呈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较强,也是不产芽孢细菌中耐热性较强的一种。其产生的耐热性肠毒素能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7、沙门菌沙门菌是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特征为无芽孢、无荚膜、多能运动,能够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绝大多数沙门菌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菌病,其在医学、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沙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不高,因此,在乳制品中带有少量的菌体就可导致感染,引发沙门菌病。8、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存在于绝大多数的食品中,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其分为 2 个群,7 个种,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畜感染,但发病的只有单增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在土壤中是一种腐生菌,以死亡和腐烂的有机物为食,也是某些食物的污染物,主要是鲜奶产品的污染物,能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9、蜡样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杆状、产芽孢、无夹馍、能运动、兼性好氧的革兰氏阳性菌。蜡样芽孢杆菌可产生致吐、致腹泻的肠毒素,食用者在食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食品后,一般在 8~16h 内出现呕吐或者腹泻,或者两者兼有的中毒症状。有研究者已经从许多食品中分离到产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在原料乳中分离的 83 株 菌种有85%是致腹泻毒素阳性菌株。欢迎访问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本站隶属于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单位现提供微生物菌种及其细胞等相关产品查询、咨询、订购、售后服务!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医药,第三方检测机构,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参数原理

2021.08.16

生物降解塑料检测是什么意思?

                    生物降解塑料检测是什么意思?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区别降解塑料是一个大类,包括了光降解、热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只是其中一种,只是它在自然环境、堆肥等条件下可以生物化解成二氧化碳(或甲烷)和水等。生物基/C14和生物降解之间的区别生物降解主要是从塑料废弃后,对环境消纳性能出发提出的概念。生物基是从原材料来源角度出发提出的概念。生物降解塑料在使用废弃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生物基塑料它的原材料来源主要为可再生资源如淀粉、纤维素等。虽然大多数生物基塑料能够生物降解,但生物基塑料不一定能生物降解,而生物降解塑料也不一定是生物基塑料。可生物降解性是PBS聚酯的重要性质,目前国际上评价塑料生物降解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堆肥法,堆肥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宏观反映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的区别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堆肥化条件、或土壤条件、或高固态等条件下可以化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些塑料,后者除了材料要求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要求在堆肥周期内塑料能变成小于2cm大小的小块,并要求堆肥产生的堆肥的重金属含量要满足各国的标准要求,并且堆肥与传统堆肥比较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要求(条件和依据标准)检验方法以ISO 14855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性能测定(国内标准为GB/T 19277,等同采用ISO)对单一聚合物降解率要求在50%以上(180d内),对共混物要求成分在1%以上的每种材料生物降解率在60%以上。欧洲的要求直接要求相对生物降解率或绝对生物降解率在90%以上。国内降解性能要求标准为GB/T 20197。可堆肥塑料要求的美国标准主要为ASTM D6400、ASTM D6868,欧盟的标准为EN 13432、14995,国内在GB/T 20197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目前,ISO 17088正在颁布阶段,其基本在ASTM D6400和EN 13432基础上制定。检测产品包装制品、塑料制品,生物降解性:GB/T 20197 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生物降解率:GB/T 19277.1 (ISO 14855-1)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一部分 通用方法EN 13432 包装.通过合成及生物降解评定包装可回收性的要求ASTM D 5338 堆肥条件下塑料材料的好氧性生物降解试验方法GB/T 22047 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采用测定密闭吸收计中需要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ASTM D 5510 改进的MITI试验(快速生物降解性能)OECD 301C热老化降解塑料操作标准ASTM D 5511 在高固态厌氧消化条件下测定塑料厌氧生物分解能力方法ASTM D 6954 塑料在环境条件下氧化和生物降解的试验要求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评价:GB/T 19275(NEQ,ISO846:1997)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GB/T 19811(IDT ISO 16929 )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需氧堆肥试验生物分解率:GB/T 18006.1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HJ/T 202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餐饮具薄膜及片材生物分解和崩解:QB/T 2461 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QB/T 2670 降解塑料片材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QB/T 2671 生物分解塑料片材定义、标志和生物分解性能要求QB/T 2672 可堆肥塑料片材定义、标志和可堆肥性能要求检测标准中国标准:GB/T19277国际标准:ISO14855美国标准:ASTMD5338德国标准:DINV54900日本标准:JISK6950 检测方法GB/T19277检测方法将试样材料与堆肥接种物混合后放入堆肥化容器中,在一定的氧气,温度(58±2C),湿度(50-55%)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堆肥化,测定材料降解45天后CO2的最终释放量(可延长至6个月),用实际的CO2释放量与其理论最大放出量的比值来表示材料的生物降解率。检测参照物为粒径小于20μm的纤维素,只有当参照物45天后降解率大于70%时该试验有效。GB/T 15818-2006 (JIS K3363-1990)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试验方法针对产品:表面活性剂、含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餐具洗涤剂、洗衣液、洗发水、洗面奶等)GB/T 19275-2003 (ISO 846:1997 NEQ)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试验针对产品:各种材料(植物纤维制品、塑料、纸制品等)GB/T 19275-2003 本标准描述了定性评价材料在特定微生物的作用下潜在的生物分解能力的试验方法。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和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GB/T 18006.2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试验针对产品:生物降解性材料制作的一次性餐饮具GB/T 2461-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针对产品:各种聚乙烯包装材料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9277.1-2011(ISO14855-1:2005),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GB/T19811-2005(ISO 16929:2002 ),在受控条件下测定塑料材料需氧的生物降解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D 5338-2011,塑料微生物作用的评价ISO846:1997,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GB/T19275-2003 (NEQ,ISO846:1997)材料生物降解(真菌和细菌)Biodergradabilityand disintegration GB/T 19275-2003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真菌和细菌两菌进行试验)微生物在材料上的作用包含以下两个过程:直接作用:微生物将材料作为生长所需营养源而破坏材料;间接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材料的影响作用如变色或更进一步的破坏。这两种作用直接表现为材料表面生长微生物、本身质量损失和物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引起材料的分解和/或崩解。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的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ISO 846:1997中采用的试验菌种为国外菌种,而本标准为了方便国内实验室在试验中获得菌种及考虑到多数材料在国内使用时其接触到的主要为国内菌种,因此本方法标准中采用了与ISO846中同类同名的国内菌种,标准应用的菌种编号采用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编著的中国菌种目录中的编号。生物分解biodegradation 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化合物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CO,)、水(H,O )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和新的生物质。由于材料被微生物作为营养源而逐步消解,导致质量损失、性能如物理性能下降等。崩解di sintegration 材料物理断裂成为极其细小的碎片。GB/T 21803-2008 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DOC消减试验,OECD301A, 1992 快速生物降解性―DOC消减试验,《化学品测试方法》301A快速生物降解性-DOC消减试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US EPAOPPTS 835.3110,1998快速生物降解性,ISO7827,2010水质通过分析DOC评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快速生物降解性,GB/T21801-2008 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OECD301F,1992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化学品测试方法》301F快速生物降解性-呼吸计量法试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US EPAOPPTS 835.3110,1998快速生物降解性,水处理剂可生物降解性能评价方法CO2生成量法》GB/T20778-2006。

参数原理

2021.08.16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检验方法!

                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检验方法!一、流行病学产气荚膜梭菌为厌氧芽胞菌,是引起食源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可引起典型的食物中毒、爆发。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为魏氏梭菌中毒。患者临床特征是剧烈腹绞痛和腹泻。摄食被本菌污染的食品后8�22小时开始发病。在食品中该菌数量必须达到很高时(1.0×107或更多),才能在肠道中生产毒素,病程通常在24小时内,但某些个体的不显著症状可能会持续1�2周,已报导有少数病人因脱水和其它混合感染而导致死亡。据美国人类卫生教育福利部报导魏氏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美国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0%左右,另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计每年因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约近1万人,其中大约只报导1200例,暴发约20起,大量的暴发和少量的发病都与公共饮食有关。例如:学校的自助食堂和护理病房,产气荚膜梭菌中毒最常发生于儿童和老人。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经常在人和许多家养及野生动物的肠道中发现该细菌的芽胞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沉淀物中,从牛肉、猪肉、羔羊、鸡、火鸡、焖肉、红烧蔬菜,炖肉和肉汁中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大多是畜禽肉类和鱼类食物,牛奶也可因污染而引起中毒,原因是因为食品加热不彻底,使芽胞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所致,此外不少熟食品,由于加温不够或后污染而在缓慢的冷却过程中,细菌繁殖体大量繁殖并形成芽胞产生肠毒素,其食品并不一定在色味上发现明显的变化,人们在误食了这样的熟肉或汤菜,就有可能发病。产气荚膜梭菌易于形成芽胞,芽胞的热抵抗力很强,由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芽胞能耐受100℃,1�5小时的加热。除了具有形成芽胞及耐热等特点之外,生化性状,毒素及酶的特异性等,同其它魏氏梭菌是一致的。当产品达到合适温度时,那些未被杀死的芽胞,由于蒸煮而使其可能发芽。蒸煮后需要经过快速一致的冷却。事实上在所有暴发的病例中,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过恰当冷却事先煮好的食品,特别当做好的食品量又是很大时,适当的热处理(60℃以上)充分的再加热,冷却食品(最低中心温度为24℃)也是必要的控制措施,培训食品加工人员,仍是控制措施的一个关键方面。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本菌菌体两端钝圆,直杆状1-2×2-10μm,革兰氏阳性,卵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不比菌体明显膨大,但有些菌株在一般的培养条件下很难形成芽胞,无鞭毛,在人和动物活体组织内或在含血清的培养基内生长时有可能形成荚膜。2、培养本菌虽属厌氧性细菌,但对厌氧程度的要求并不太严,甚至在EH=200-250mv的环境内也能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若加葡萄糖,血液,则生长更好。生长适宜温度为37-47℃,多认为43-47℃为最宜本菌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条件下增代时间仅8min,可利用高温快速培养法,对本菌进行选择分离,如在45℃下,每培养3-4小时传种1次,即可较易获得纯培养,在深层葡萄糖琼脂中大量产气,致使琼脂破碎,在牛奶培养基中,可见到暴裂发酵,在庖肉培养基中培养数小时即可见到生长,产生大量气体,肉渣或肉块变为略带粉色,但不被消化。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15小时左右可见到菌落,培养24小时菌落直径2�4mm,呈凸面状,表面光滑半透明,正圆形,在营养成分不足或琼脂浓度高的平板上,有时尤其经过传种的菌株,可能形成锯齿状边缘或带放射状条纹的R型菌落。在含人血、兔血或绵羊血的琼脂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周围有双层溶血环,内层溶血完全,外层溶血不完全,好似靶状。在乳糖、牛奶、卵黄琼脂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周围出现乳光浑浊带。此反应能被本菌α抗毒素抑制。由于发酵乳糖菌落周围的培养基颜色发生变化(中性红指示剂呈粉红色)不消化牛奶,不分解游离脂肪,菌落周围不出现透明环及虹彩层。3、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均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及蔗糖,产酸产气,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但也有例外。能将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在含亚硫酸盐及铁盐的琼脂中形成黑色菌落。发酵牛奶中的乳糖、牛奶酸凝固,同时由于大量产气凝块碎裂,所谓暴力发酵,这是本菌的主要生化特征之一,也是主要鉴别的指标。G+C克分子百分比为24-27%。产生卵磷脂酶(磷酸酶C)分解卵磷脂为磷酰胆碱与非水溶性甘油二酸酯,上述卵黄琼脂平板菌落周围出现的乳光浑浊带即属本反应。4、毒素(1)外毒素:各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或可溶血抗原)共有12种,其中主要有4型,即A、B、C、D.而已知〝A型〞毒素与人类食物中毒有关。(2)肠毒素: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耐热株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关于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基本认为是,被耐热性A型产气荚膜梭菌芽胞污染的肉、禽等生食品,虽经烹制加热,但芽胞不仅不死灭,反而由于受到〝热刺激〞,在较高温度长时间储存(即缓时冷却)的过程中芽胞发芽,生长,繁殖,而且随食物进入人肠道的这些繁殖体容易再形成芽胞,同时产生肠毒素,聚集于芽胞内,当菌体细胞自溶和芽胞游离时,肠毒素将被释放出来,人、猴、狗等口服人工提取的该肠毒素能引起腹泻。人和动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的免疫主要表现为抗肠毒素的产生,健康者血清常含有抗肠毒素,似乎表明产气荚膜梭菌作为正常菌群,在肠道内可能在不断地产生着肠毒素。三、检验方法1、样品的储存和运送如样品不能立即进行检验时,应在样品中加等量缓冲甘油--氯化钠溶液(液体食品应加双料的),将样品做低温保存,直到检验,运送样品时,应使样品保持冷冻状态,并要避免容器消损。2、将解冻样品取25g移入灭菌的均质杯,并加入0.1%蛋白胨水225mL,低速搅拌1-2分钟,使之均质化,作为1:10稀释液,以上1:10稀释的均质液,按1mL加入0.1%蛋白胨水9mL,作做成10-2--10-6的系列稀释液,(如为液体样品则可吸取25mL加入盛有225mL稀释剂的500mL稀释并摇匀,再作10倍递增稀释即可)。倾注不含卵黄的TSC琼脂倒10个灭菌平皿中,每皿约5mL,并迅速旋转平皿,使琼脂凝固后,将每个平皿编号标记,以无菌操作,吸取稀释样品1mL分别加到每个琼脂平板表面中心,再向平皿倾注不含卵黄的TSC琼脂15mL,缓慢地旋转平皿,使其与接种物混合均匀.也可用灭菌L棒,将0.1mL样品稀释液均匀地涂布于不含卵黄乳液的TSC琼脂上,将平板水平静置5-10分钟,使接种物被吸收,然后用不含卵黄的TSC琼脂10mL覆盖平板表层,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置于厌氧罐内于36+1℃,培养20小时,取出平板,用肉眼观察生长情况和有无黑色菌落,挑选有20-200个黑色菌落的平板进行记数,产气荚膜梭菌的菌落一般呈黑色。3、证实从可记数的平板(具20-200个菌落)中挑选10个典型菌落,分别接种到液体硫乙醇酸钠培养基试管中,于36±1℃,培养18-24小时,取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检查培养物的纯度和细菌形态,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粗短的梭状芽胞杆菌.对于被污染的培养物可划线接种在含有卵黄的TSC琼脂平板上,于厌氧条件下以36±1℃,24小时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物。上述培养物,以接种针穿刺接种动力,硝酸盐培养基36±1℃厌氧培养24小时观察有无动力,滴加甲萘胺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液各0.5mL,观察硝酸盐是否被还原,取生长旺盛的硫乙醇酸钠培养液1mL接种含铁牛奶培养基,厌氧培养过夜或46℃2-5小时观察有无暴烈发酵现象,但培养基不变黑,将培养液点种卵黄琼脂平板(每个平板至少可点种10点),倒置厌氧培养装置内36±1℃培养24小时,观察接种点,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卵磷脂酶,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使接种点的底部及周围形成乳白色的浑浊带.此外还可作明胶液化及含1%水杨甙和含1%棉子糖的发酵试验等,对上述四项主要生化试验,全部符合者即可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4、结果解释及报告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的计算,基于被证实为产气荚膜梭菌菌落的百分数(例如10‐4稀释的平板中,平均有85个菌落,10个菌落中,有8个被证实为产气荚膜梭菌,那么每1g食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数即为85×(8/10)×10000=680000),报告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数/g(mL) 。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检测程序                                    ↓                         检样25g(mL)或稀释液225mL                                   ↓                            TSC琼脂混合倾注                                   ↓                             黑色菌落记数                                  ↓                     任挑黑色菌落10个,分别接种FT培养基                                  ↓                               确证试验                                  ↓                            镜 动 销 牛 卵                            检 力 酸 奶 磷                            形 试 盐 发 脂                            态 验 还 酵 分                             原  解                                 ↓                               菌落计数四、培养过程中芽胞形成和肠毒素的产生假如对分离的菌株,直接测试芽胞和肠毒素,应在硫乙醇酸盐肉汤中继续培养,如上述,将储存培养物移至其它实验室作测试时,必须先将其移种至Difco公司生产的熟肉培养基中,并于35℃培养24小时,然后再置于室温中24小时,并将此熟肉培养物放置在4℃保存。用旋转混合熟肉培养物,并分别各移种0.5mL至2支含10mL新鲜经杀菌的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将其中1管置于有水的烧杯中,或在水浴中加热75℃10分钟,于35℃培养18小时,另外1管在35℃培养4小时,并将此培养物接种改良AE芽胞形成培养基中,最好用0.75mL经4小时培养的硫乙醇酸盐的培养基,接种到芽胞肉汤中,于35℃厌氧罐中,培养18-24小时。核对培养结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芽胞或作涂片染色镜检,显微镜视野中少于5个芽胞的认为芽胞形成不良。将芽胞形成培养物用10000×g转速15分钟离心,并将无细胞的芽胞培养物,以反向乳凝试剂盒,检测肠毒素。五、控制适宜的冷却处理和再加热,食品加工人员的教育。 当产品达到合适温度时,那些未被杀死的芽胞可能发芽。蒸煮后需要经过快速统一的冷却,事实上在所有的爆发病例中,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经过恰当冷却事先煮好的食品,特别当食品量又是很大时。适当的热处理,充分的再加热,冷却食品,也是必要的控制措施。食品加工人员的教育仍是控制的一个关键方面。

新品

2021.08.16

沃特曼篮状菌的原基

沃特曼篮状菌,本种的原基由分枝而稍膨大的细胞构成, 孢梗茎的长度可达 300µm,帚状枝班轮生等特征明显。菌落在CA上25℃培养12天,直径20-27mm,平坦或具少量放射状皱纹,中心凹陷或有脐状突起;质地絮状或絮状兼绒状; 分生孢子结构通常稀少或很稀少,不影响菌落面的颜色;菌丝体臼色至淡黄色, 黄色或杏黄色, 近于绿黄色(green-yellow, R. Pl. V)或拧攘黄色(lemon yellow, R. Pl. IV );裸囊壳较多或大量产生;渗出液淡黄浅褐色或缺乏;反面橘黄色或橘红色;可溶性色素缺乏。菌落在 CYA 上 254C培养 7 天, 直径 18-22mm, 平坦或有少量放射状皱纹;质地绒状兼絮状;分生于孢子结构稀少或很稀少, 偶在中心面上较多, 分生孢子面黄绿色, 近 于油绿色(oil green, R. Pl. V) ;边缘的菌丝体通常白色, 中部者淡黄色或黄色, 近于 橙淡黄色(orang buff, R. Pl. III), 黄绿色;裸囊亮少;渗出液橘黄色或缺乏;反面橘黄色、 黄褐色;可溶性色素缺乏。菌落在 WA 上 z5·c培养 7 天, 直径 22-30mm ,中部较厚或中心有脐状突起, 其他部分平坦或有少量放射状皱纹;质地绒状至絮状;分生孢子结构通常稀少, 偶在近边缘相对较 多或多, 分生抱子面蓝绿 色, 近于蓝灰绿 色( bluish gray-green, R. Pl. XLII) ;闭囊壳较多或大量产生;渗出液少量或缺乏;反面楠红色或褐红色;可 溶性色素缺乏。菌落在 G25N 上 25℃培养 7 天, 直径 5一7mm,稍突起或平坦;质地绒状兼絮状;分生孢子结构尚未形成;渗出液缺乏;反面谈黄色;可溶性色素缺乏。在 CYA 上 5℃培养 7 天:不生长。在 CYA 上 37℃培养 7 天:不生长。裸囊壳呈现球形、 近球状或近椭圆形, 直径或长轴 120→300pm ,黄色, 约 2 周成 熟;原基囱一些分枝的且膨大的细胞组成;子囊链生偶有单生, 球形至椭圆形, 直径或长轴 7. 5-10 ( -11) p.m;子囊抱子呈现椭圆形, 3.2一5.4 × 2.。一3. 2p.m, 淡黄色, 壁刺状粗糙。分生孢子梗发生于气生菌丝和基质, 抱梗茎 48-250 (-300)× 2. 0-2. 7p.m,壁平滑或近于平滑;帚状枝通常双轮生;梗基每轮 4-6(一切个, 7.5 12 (-14)× 1. 8-2. 5 (-3. 2) p.m;瓶梗每轮(2一)4-6 个, 9.0-14 × 1. 8-2. Sµm , 披针形,梗颈明显;分生孢子呈现椭圆形或纺锤形, 2. 8-3. 5 C -4.的×1. 8-2. 5µm, 壁平滑或近于平滑;分生孢子链疏松而不规则。新模式:本种的原基由分枝而稍膨大的细胞构成, 孢梗茎的长度可达 300µm,帚状枝班轮生等特征明显。分布:罕见种。 我国仅在广西北海市( Cll113)、 凭样市(Cll407)和南宁市 (Cll859)分离到。基物:土壤。我国文献报道:台湾的基物有甘膏、的根际物(CCRC 32799)。代谢产物:栗疫病菌素(skyrin)和细皱青霉素(rugulosin),β-D-1,3-葡聚糖酶(β-D-1,3-glucanase),β-木糖苷酶(β-xy—losidase) ,β—D-xylopynoranosidase。

参数原理

2021.08.13

益生菌之鼠李糖乳杆菌!

                         益生菌之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出的1株乳杆菌,是人类研究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它是全球研究最多的一种益生菌。说起益生菌,就要讲一下益生菌的来历。抗生素一直是人类抵御细菌感染的最主要手段。但是使用抗生素能够引起细菌的抗药性,从而失去对这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于是,人们开始不断寻找新的抗菌方法,并将目光转向了利用益生菌来抵御有害菌对人体的侵染和破坏。随着对乳酸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运用活性乳酸菌的药物或食品相继问世,菌种大多数定位在双歧杆菌和以酸奶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代表的益生菌。由于双歧杆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其生产和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酸奶菌种缺乏在人体肠道的定植能力,为过路菌,其调节微生态平衡的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开发耐酸、耐氧、定植力强、生产粗放的新型益生菌具有重要的意义。鼠李糖乳杆菌L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两位美国科学家Gorbach和Goldin从健康人的肠道中分离而得,并命名的。近年来,国外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证明LGG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并能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具有耐酸(活着到达肠道,)、耐氧(稳定性高)、定植力强(在肠道存活时间长)的特性,是目前接受度较高的益生菌。其对以下几种常见儿童肠道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1、儿童急性轮状病毒腹泻2、抗生素治疗导致的腹泻3、湿疹鼠李糖乳杆菌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已经得到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并已经正式用于食品和临床药品的生产。我国对于LGG的研究和含产品的开发起步较晚,而且鲜有产品问世。进口纯鼠李糖乳杆菌的产品不多。主要价值乳酸是乳酸菌的主要发酵产物,可分为3种类型:L-乳酸、D-乳酸和DL-乳酸。由于人体内只有L乳酸脱氢酶,因此只能够代谢L乳酸。WHO规定,每人摄人D-乳酸量不得超过100mg/kg,而在3个月以下婴儿的食品中不得含有D型和DL型乳酸。鼠李糖乳杆菌LGG在发酵过程中只产生L-乳酸,而不会产生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口感有影响的其它酸类,因此含有LGG的发酵食品不会使人(尤其是婴幼儿)产生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LGG产品以发酵乳制品为主,此外还有保鲜奶、干酪、婴儿食品、果汁、果汁饮料以及药品等,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医疗工作者的认可。 

新品

2021.08.12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有哪些好处?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有哪些好处?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安全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在保护人们的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随着各大科技公司的识别算法不同,所以识别技术的发展也不同,今后作为保障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将被广泛应用,那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有哪些好处?从手机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再到静脉识别等技术已经在商业上应用了数十年载。随着应用的增加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我们终于看到了生物识别技术商业应用的春天。根据行业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达到30.1亿美元,2015年达到130亿美元,年复增长率为20.07%。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超过250亿美元。在国内市场,我国生物识别领域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国内生物识别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考勤系统在国内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替代了传统的考勤系统,也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生物识别技术用于检查企业员工的出勤情况,指纹识别技术是一个最早应用在考勤市场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传统的考勤市场几乎被指纹识别技术所垄断。指纹考勤系统性价比高、方便易用,是其成功推广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例如,人脸识别有着非接触和远距离识别的优势,静脉识别也因为非接触、活体识别的优势,逐渐进入考勤市场。消费产品市场消费产品市场主要由手机等移动设备来代表。在过去的两年里,主要手机公司发布的新手机都推出了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产品和应用。似乎没有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技术的手机跟不上时代。他们年出货量达到数千万。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生物识别产业的爆发。身份认证识别身份认证也是访问控制的一个广泛应用领域,身份认证应用是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重要细分市场。目前,一些传统的小区也安装了生物识别系统门禁,并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小区的出入人员,有效减少小区入室盗窃的概率。正如它们在其他门禁领域甚至整个安全领域中的应用一样,它们体现了生物识别最原始、最核心的价值。生物识别技术正在从很多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随着安全领域和许多社会活动的需要,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未来市场是不可估量的。

应用实例

2021.08.12

微生物操作常用的接种工具!

                     微生物操作常用的接种工具!一、无菌室(接种室)或接种箱要培养微生物,首先就需要接种,而接种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这就需要建造无菌室或接种箱,为接种创造必要的条件。无菌室可以建在实验室内,作为实验室的一个小套间。面积为4~5平方米,高2.5米左右。无菌室外应连接一个小缓冲间,面积为2平方米左右。缓冲间和无菌室的门不要建在同一条直线上,以减少空气中杂菌进入无菌室。无菌室和缓冲间应作到清洁、密闭性好,室内最好有换气设备,以便在工作结束后更换室内空气。两个房间中应各安装l盏30瓦紫外线灯管和照明用的日光灯,无菌室的紫外线灯应悬吊在工作台的正上方,距台面1米,以发挥最大的消毒功能。无菌室内的工作台等用具用品,应经常保持清洁,避免杂菌污染。如果没有条件建造无菌室,可以用接种箱代替。接种箱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其正面安装玻璃,便于观察。箱前方开两个圆洞各接连1只套袖,操作时将两臂从套袖伸入箱内进行操作。箱内也应悬吊一盏紫外线杀菌灯和一盏日光灯。 二、移液器用来移取一定量的液体进行接种,主要由按钮、活塞、弹簧和可以装卸的吸头组成。规格有10uL、20uL、100uL、1000uL、5mL、10mL等,可用定量吸取液体,吸头为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 移液器有固定量程移液器和可调量程移液器。固定量程移液器可移取的体积是固定的,通常功能简单,价格比较便宜。可调量程移液器可在容量范围内移取任意体积的液体,通常较复杂,价格比较高。实验人员可以根据日常工作的需要选用集中不同规格的合适的移液器。另外,还有可高压灭菌的移液器和多通道移液器等特殊用途的移液器可供选择。 移液器需要定期送至仪器检测部门进行校准,并在移液器显著位置贴上校准合格标签及校准有效期限。除了送检校准外,平时实验室也应定期对移液器进行自校。自校方法如下:取适量无菌无杂质的优质蒸馏水至于4℃恒温冰箱内24h。打开精密电子天平(精度为0.01g以上),放置一无菌无杂质的小烧杯,重新归零。待精密电子天平的0值稳定后,将移液器调至一数值(如:1mL、5mL等)吸取4℃的蒸馏水加入小烧杯内(纯水在4℃时密度最大,此时1mL纯水质量为1g)。观察电子天平显示的质量数值是否与加入的纯水体积一致(如:吸1mL纯水质量是否显示1.00g,依次类推)。 三、接种针用来穿刺接种或挑去单个菌落进行平板划线,最早用白金丝制作,先多用镍铬合金丝制成,接种针是一段长8cm,笔直的细丝,固定在长约20cm的金属柄上。 四、接种环用来进行液体和划线接种,接种针的一段紧紧缠绕在直径约2mm的圆棒(如:枪头尖、牙签等)上,是顶部成为一个圆环,从 根部剪断稍短的一段镍铬丝、使圆环环闭无交叉,调整圆环,使圆环的圆心和根部镍铬丝在同一直线上,在圆环根部大约5mm处折成160°~170°的夹角,制好的镍铬丝环插至接种棒上。 五、接种圈用来移植砂土管中的菌种,在接种针的顶端卷起几圈呈盘状的环。 六、接种钩用来接种霉菌和放线菌或蘸取微小菌落的培养物,将接种针的顶端弯成一遍长约3mm的直角。 七、涂布器用来进行菌落计数或菌种分离。在火焰上将长20cm、直径3mm~4mm的玻璃棒的一段弯成3cm的等边三角形,再使三角形平面与柄成140°角,便于操作。 八、移液管用来稀释菌悬液及液体接种。上端过滤棉花,有0.1mL、0.2mL、0.5mL、1mL、5mL、10mL等规格。 九、滴管用来进行液体接种的。一般为一次性的塑料滴管。 十、其它不便使用酒精灯的地方可以使用一次性塑料接种针(环)。一次性接种针(环)采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PP)制成,柔软而富有弹性,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后具有亲水性。接种环的规格按直径一般分1.0uL和10.0uL。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操作维护

2021.08.12

< 1 ••• 105 106 107 108 109 ••• 121 > 前往 GO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立即咨询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信中北街16号院3号楼4层432 联系人: 李果 邮编: 100100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4717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