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方法与研究

仪器信息网观测方法与研究专题为您整合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观测方法与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观测方法与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观测方法与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观测方法与研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耗材

  • 微型电子器件插件、X-断面观测插件
    微型电子器件插件采用特制夹具将微型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晶片状材料固定在样品杯中,使其免遭到破坏。测试后,样品可以完好无损的取下,重新回到制备环节中去,或者参与其他损耗检测。微型电子器件插件与金像样品杯结合使用,可以直接将样品固定于插件上。不需要在背面粘附样品或者样品表面接触,通过倾斜的夹钳将样品牢固的固定在插件上,16 个夹钳均匀施力,不会造成样品的损坏。X-断面观测插件适合于涂层以及多层半导体器件等断口、断面的观测。与传统的耗时又费钱的树脂镶嵌相比,这种办法简单而快速,且不需要螺丝等其它工具来固定样品。X-断面观测插件与金像样品杯结合使用。借助X-断面观测插件,样品固定在特制夹具中,无需其他辅助工具,可以迅速而简便的对样品的位置进行调整。X-断面观测插件保留样品断面的原始状态,无需抛光,使得观测完毕后样品可重新使用或进行其它检测。
  • 9992731 观测窗
    产品名称:观测窗 产品型号:9992731 产品包装:1个/包装 产地:进口 供货周期:现货 咨询热线:4000-180-007
  • 观测玻璃器皿 | N9308003
    订货信息:观测玻璃器皿产品描述数量部件编号一次性观测玻璃器皿(50 mL)1000N9308003一次性观测玻璃器皿(100 mL)500N9308030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仪器

  • 1 引言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已众所皆知,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等典型点污染源、农业面污染源乃至流域及区域水污染给予大量关注,并做出了辛勤的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但是,一种新的污染源-来自于污染大气中的富营养物质正在日益严重影响着水体,而对该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少。 污染大气含有气态污染物、颗粒态污染物及细小液滴。大气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大气沉降,包括干沉降(dry deposition)和湿沉降(wet deposition)。大气气团及颗粒物直接迁移到地表的形式为干沉降,大气中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雾、雪、雹等)的形式迁移到地表为湿沉降。酸雨(acid rain),也叫酸性降水,是指pH5.60的降水。 大气沉降过程对环境与水体的影响起步于酸雨的研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各地降水化学和酸雨污染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监测方法和技术都相对成熟,并积累了大量的监测资料和降水数据,为大气降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无论是酸雨还是干湿沉降对湖泊、河流、近海海洋等水体的营养物质输送,至今报道很少。人们对大气沉降的组成与沉降量能否对水体形成一个新的污染源至今还没有完整的认识。2 观测系统设计2.1 目标 该观测系统通过与样品有接触的所有材料、漏斗和收集盘尺寸均满足VDI-3871推荐标准的不锈钢主体样品收集单元,自动连续采集干湿沉降,并可同时自动监测pH值、电导率、降雨量、降雨时间和收集时间等参数。然后对收集到的干湿沉降样品,采用激光光谱元素分析单元对河湖、流域不同观测点的干湿沉降量及其组成成分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为了解干湿沉降对河湖和流域等水体的营养物质输送规律、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以及研究大气干湿沉降颗粒污染物对河湖流域及滨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响应机制等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2.2 观测/采样点布设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作为观测/采样样地,安置干湿沉降采集器。观测点位应尽可能的远离局部污染源,四周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观测点数目,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要尽可能照顾到气象地形、地貌。若观测点处于森林生态系统,林外干湿沉降的同时通常要收集林内穿透雨,因此林内外通常各设一个观测/采样点或几个。 各采样点常同时采集土壤或水样进行同步分析来说明干湿沉降对下垫面理化性质的影响。2.3 采样频率 干湿沉降物样本采集频率根据各研究目的和需要而定。 湿沉降通常于每次降水后马上进行取样分析,对于长期监测也可每月采集一次;干沉降通常每月采集一次,也有长期监测每年采集一次,各次干沉降采集要保证采集前期及采集过程无降水。2.4 测量指标观测目标测量指标生态系统初级生态力N、P、S重金属污染Pb(铅)、Hg(汞)、As(砷)、Cd(镉)等重金属物质循环传输痕量元素乃至整个元素周期表上各种元素2.5 观测系统组成 J200-Tandem河湖、流域干湿沉降观测系统由干湿沉降采样器、激光光谱元素分析单元和系统分析软件共同组成。3 数据处理1)利用多功能系统软件,优化采样方法有效识别发射峰,并进行统计分析。此外,利用化学统计分析软件模块,通过预先设定的或宽范围光谱特征识别和分类样品的不同组分;2)利用光谱数据库软件,选择一组或全部元素进行谱线筛查,快速、准备地识别样品的谱峰;3)利用强大的光谱分析工具:任意选取谱线及背景,自动计算峰值下的面积,提供谱线的“净”强度;4)选取光谱段,自动去除背景强度,为以后的分析提供高质量光谱数据;5)可采用各种数据格式保存谱线,并随时调用作比较分析;6)系统软件采用多激光脉冲技术在信号采集时同时进行光谱强度统计分析,将结果用于优化采样方法;7)制定标定曲线,完成高精度定量分析;8) 利用系统软件所提供得多种数据分析工具,如:PCA、PLS、多参数线性回归、化学统计分析等,将随机样品的谱线与数据库中的谱线进行比较,得到复杂的、多组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
    留言咨询
  • ETran地表蒸散观测系统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地表蒸散或称蒸发散(Evapotranspiration),是气候和生态学观测研究的重要参数,其测量方法有水平衡法、微气象法及植物生理学方法等,其中蒸渗仪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直接测量地表蒸散的唯一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则是根据微气象学原理测算地表蒸散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植物茎流测量则是植物生理学方法中测量植物蒸腾作用的重要也是主要手段。通过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分析研究地表的蒸发散及其各气候要素的相互关系,深入分析各气候要素与土壤蒸发、植物蒸腾、植被生长及土壤水分等的动态变化格局。ETran地表蒸散观测系统由可移动式小型蒸渗仪、波文比自动气象站及茎流观测系统组成,可全面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动态、植物茎流、地表蒸发散、气象要素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其主要特点如下:1. 小型蒸渗仪(专利号)便携可移动,安装过程不破坏植被,采用TDR土壤水分传感器和精密自动称量系统,为高性价比直接测量地表蒸散的重要技术设备,可根据观测条件和目的选配1个或多个; 2. 可选配德国UGT蒸渗仪,用于测量草原、农田、坡地或湿地蒸散;3. SHB技术(茎杆热平衡技术)测量细枝条茎流,包裹式测量,茎杆外部加热,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分辨率;4. THB技术(组织热平衡技术)测量树干茎流,独有的不锈钢片式电极和插针式温度传感器,树干内部加热,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分辨率、客观真实地反映树干茎流量; 5. 波文比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太阳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空气温湿度(双层)、土壤温度(双层)、风速风向及降雨量;6. 根据植被条件可选配草原蒸散观测系统(适于草原和农田等)或森林蒸散观测系统(具备多通道树干茎流观测及树干生长监测)7. 可选配小型蒸渗仪和SHB茎流监测传感器,用于实验室或温室控制实验等;8. 软件功能强大,可进行数据下载、图表展示、参数设置及基本数理统计分析 技术指标:1. 标准小型蒸渗仪配置:底面积10002cm、高50cm、重量(含原位土柱)约70kg,可选配其它底面积和深度(高度)的小型蒸渗仪2. 3层土壤水分、土壤温度传感器,可选配土壤水势等传感器3. TDR土壤水分测量,探头直径8mm,测量范围0-100%,精度优于2%,分辨率0.1%;土壤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20~60摄氏度,分辨率0.01摄氏度,精度 0.5 C4. SHB包裹式茎流测量,测量直径6-20mm,平均耗能0.3-0.4W,特制T形热电偶温度传感器0.6mm探针5. THB不锈钢电极片式测量,利用电极间流经木质部的电流直接加热植物组织,测量树干直径8cm以上,平均耗能0.3-0.4W6. 净辐射传感器:波长范围0.3-30&mu m,0-1500W.m-2,稳定性2%/年7. 温湿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40-60 deg.C,精确度± 0.2deg.C;湿度测量范围0-100%,精确度± 2%8. 土壤热通量传感器:范围-2000-2000W.m-2,温度范围-30-70 deg.C,直径80mm9. 森林生态系统建议选配林下高精度雨量筒,14640cm2,0.01mm精确度10. 森林生态系统建议选配树干流监测单元,应用范围0-200m/min11. 可选配H-F地表径流观测系统,用于观测地表径流情况12. 可选配PL300土壤空气渗透性测量仪和Hood入渗仪配置组成:1. 小型蒸渗仪1个或多个(根据观测样地条件和研究目的而定)2. 波文比气象站1个或2个(做对比实验研究用,如林内或林外、不同植被类型或耕作类型等)3. 森林生态系统建议选配林下高精度雨量筒和树干流监测单元4. 森林生态系统须同时选配多通道SHB包裹式茎流监测和THB树干茎流观测5. 建议选配H-F地表径流观测系统产地:欧洲
    留言咨询
  • 1 引言根际是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也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结点,根系生产和周转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自1904年德国科学家Lorenz Hiltner提出根际这一概念后,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由于受土壤不可观测性的限制,传统的研究方法如挖掘法、剖面法、盆栽法及土柱法仍在大量使用,陆地生态系统根际微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缓慢,因此寻找并建立新的根际微生态研究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光学和电子学技术的提升,特别是微根窗法(Minirhizo tron)的应用,使根际微生态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当前,这是唯一可多个时间段内原位重复观测根系的方法,其最大优点是在不干扰细根生长过程的前提下,原位长期连续观测并记录细根从出生到死亡的消长变化动态。这种测量方法是非破坏性的,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国外,微根窗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森林、果园、草地、沙漠和农业生态系统等植物根系动态及其功能的研究中。2 观测系统设计2.1 目标AZ-B0201根际微生态观测系统通过可视化微根窗技术对根系生长和形态因子进行非破坏性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结合专业的根系分析软件,能够将根系相关数据定量化,包括根的长度、面积、根尖数量、直径分布格局、死亡根及存活根数量等等,实现探索植物细根生长和消亡动态及其周转规律、研究植物根系拓扑结构的目标。同时测量根区土壤理化指标和监测土壤水温等环境因子,揭示植物根系消长动态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2.2 观测点布设在待研究地区选择群落结构明显、优势种典型、地势平坦、土壤层足够深厚的区域,设置观测样地。选择标准木,在根部按照45°角安装微根管。通常一个观测样地安装12~24根1.8m/0.9m(L)×5cm/3cm(D)微根管。在每标准木安装的微根管周围安装1~3根1m或者1.5m观测管,同时检测土壤水分和温度参数。2.3 数据采集频率微根管安装好,应在其与土壤间达到平衡后再开始采集数据,平衡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或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不等。众多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7个月后开始采集图像比较合适。数据采集根据环境条件、植物生长周期不同,使用不同的采集间隔期,范围从每1周、每2周到每4周或每6~16周。一般生长季节至少每2周取1次图像,冬天可以降低采样频率或取消。每根观测管可由下到上或由上到下依次采集图像,每管每次取图像数量不少于30个。2.4 观测内容根系形态因子:根的长度、单位面积根长密度、根尖数量、直径分布格局、死亡根及存活根数量、平均直径、投影面积、表面积、根体积、分类数量、每个直径类的根尖数量、细根生长量、细根死亡量和细根周转。根际水盐指标: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指标:根际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硼、土壤钙离子、土壤氯离子、土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土壤碳酸盐。2.5 观测系统组成和技术指标AZ-B0201根际微生态观测系统由手动土壤取样套件、土壤水分温度测量单元和根系形态因子观测单元共同组成。3 数据处理3.1 根系根长密度和根系面积密度在微根管图像中测量根的长度,通过总根长除以观察的整个管面积获得根系单位面积根长密度RLD(mmcm-2或cmcm-2)。根系表面积的计算可用观察到的根长乘以根直径。同样,以单位面积图片中观察到的根系表面积可得到单位面积根面积密度(mm2cm-2或 cm2cm-2)。3.2 细根生长与死亡RLDP和RLDM分别表示细根生长量和细根死亡量。假设根系在两次相邻采样间隔期内的生长与死亡速率一致的前提下,以单位管面积上根系根长的增加与减少来表示相邻两次采样间隔期内根系的生长与死亡,然后除以间隔时间,得到细根生长RLDP和死亡RLDM。式中:RLDP ——间隔期内根系生长量,mmcm-2d-1;RLDM ——间隔期内根系死亡量,mmcm-2d-1;RLDn ——第n次观测到的根系根长密度值,mmcm-2;RLDn+1 ——第(n+1)次观测到的根系根长密度值,mmcm-2;T ——相邻两次采样间隔时间,d。3.3 根系生长死亡量、现存量和周转计算1)根系年生长量为一年内所有次采样得到的根系根长净增加值(包括所有出现的新根长与以前存在的根系长度净增加值);根系年死亡量为一年内所有次采样中根系长度的消失(包括存在根的死亡以及由于根系的脱落或昆虫的取食引起根长的减少值);根系年生长量与年死亡量的单位也以每年单位管面积内的单位根长来表示(mmcm-2a-1)。2)根系现存量以每次观测到的单位面积活根系长度来表示。3)根系周转估计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估计。① 年根系生长量与年根系平均现存量之比。② 年根系死亡量与年根系平均现存量之比。③ 年根系生长量与年根系最大现存量之比。4 应用案例4.1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竞争性利用(Science,2010)James F.、Cahill Jr.等利用AZ-B0201根际微生态观测系统对关键营养元素不同利用策略下的植物根系生长状况进行了为期8周的观测。研究结果显示,在没有竞争植物的条件下,无论关键营养物质在植物周围分布态势如何,植物的根系分布及平均直径不受影响(A、B、C)。当有竞争植物存在时,那么植物根系的分布状况、平均直径则取决于关键营养元素与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D、E、F)。图中红条是植物甲的平均根系直径,蓝条是植物乙的平均根系直径,阴影是关键营养元素所处位置示意(如果存在的话)。4.2 氮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寿命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009)采用微根管技术研究氮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影响,探讨两树种细根寿命与氮有效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林地施氮肥后,两树种细根数量都呈减少趋势, 细根总体直径增加, 分枝程度降低; 氮肥使水曲柳细根存活率提高,细根中位值寿命延长,而落叶松细根存活率对氮肥反应不敏感; 施氮肥对细根寿命的延长效应主要体现在直径较小的一级根、表层,根系和春夏季新生的细根,表明氮肥对高生理活性的细根影响较强。
    留言咨询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试剂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方案

  • 风蚀监测系统的观测方法与研究
    风蚀量是判断土壤流失和荒漠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壤分级分类,制定荒漠化防治规划和确定防风蚀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在风蚀量的估计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观测仪器晴],过去使用的各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相差悬殊,因而只能作为评估区域风蚀相对强弱趋势的参考。由于不同区域适用或应用的方法不同,所测定的数据不能在同一个水平上相互比较,因此不能用来统一进行风蚀强度分级分类和制定防风蚀措施,急需研究新的方法加以解决。笔者在多年风蚀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农田风蚀进行了长期连续监测。提出一种定量测定土壤风蚀量的简易装置——风蚀圈,认为风蚀圈法是现阶段进行野外观测比较实用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单位面积的土壤风蚀量,为统一制定风蚀强度分区分级和确定防治风蚀措施提供依据。
  • 昆虫行为和生理研究新方法——VISIR动物行为观测分析系统案例
    对于研究动物行为的学者,尤其是昆虫学家,怎样观察动物的行为是个令人头大的难题,主要在于定位个体和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观察。当研究者需要对行为做定量分析时难度又增加了一层。为此,北京易科泰结合了可见光成像(VIS)和红外热成像技术(IR),推出了VISIR动物行为观测分析系统。该系统具备视频跟踪、行为分析、温度测量成像等多重功能,能够有效克服上述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碰到的现实问题,动态测量和记录昆虫的行为、体温,帮助揭示环境胁迫下昆虫的行为响应和生理响应。
  • UGT-ET小流域水土流失观测系统
    UGT-ET小流域水土流失观测系统基于UGT坡地蒸渗仪技术和径流水蚀监测技术,可以全面监测分析降雨量、径流量、蒸散量、入渗量、水土流失量、氮磷等营养盐运移流失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研究小流域两维水分和溶质运移,包括水平地表径流、水土流失与溶质(如氮磷等营养盐)运移,垂直地表蒸散与入渗等,用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以及小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动态监测。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论坛

  • 研究者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巨大“能量喷泉”

    新华社堪培拉1月3日电 (记者王小舒)一个国际天文学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观测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巨大“能量喷泉”,散发着伽马射线的大量气体从那里的超新星中喷发出来,其中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个超新星爆发所产生能量的总和。 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荷兰的天文研究者共同观测到这一现象。他们在报告中说,这个“能量喷泉”已存在一亿多年,它主要从银河系中心的超新星中喷射出来,而不是此前所猜测的黑洞。 研究人员通过大型天文望远镜获取的图像显示,这个“能量喷泉”分上下对称的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宽达1.3万光年,两部分相加的长度则达到5万光年,其中的气体以时速360万公里向外喷发。气体中充满带电粒子,蕴含着海量的磁场能量,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气体会不断散发伽马射线。 报告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埃托雷·卡雷蒂说,这一发现显示,从银河系中心到边缘区域,存在大量流动的能量和强大磁场。这可能改变研究者对银晕区域的认识。银晕指包围着银河系主要可见物质、密度相对较低的扁球形银河系区域。 卡雷蒂说,天文学界此前普遍认为,银晕区域是一个“非常平静的地方”,但新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大量能量会不断涌入这一区域。(中国科技网)

  • 新方法可观测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 宇宙最冷物体

    原标题 新方法可观测宇宙中最冷物体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8日(北京时间)报道,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BEC)是宇宙中最冷的物体。它们也非常脆弱,即使一个光子都可以加热并破坏它们,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无法同时测量并控制这种不可思议的物质形态。最近,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不仅能最好地测量BEC的状态,还能消除因观察而产生的某些加热。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8日的《新物理学报》上。 BEC是一簇被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100纳开尔文的原子,在这一温度下,每个原子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所有原子表现得就像一个粒子一样,也可以说是超原子。因为BEC非常冷,几乎没有“噪音”伴随,因此,对于研究与原子有关的物理学现象(例如探测原子结构)来说,它们几乎是完美的选择。 测量BEC最好的方式是用非共振光,这种光会被原子反射而不是像共振光那样被吸收后再发出。非共振光的波长与那些会被原子吸收再释放的光的波长迥然不同,因此它对BEC造成的破坏会少很多,使BEC更容易测量。然而,非共振光能导致某些自发辐射,这种辐射会产生加热并破坏BEC。 “这就像你试图检查冰箱是否工作,打开冰箱门却不想让冷空气出来一样。一点点热都会破坏BEC,迄今最先进的成像设备即使只给BEC照一次像也会破坏它,实验学家已经证明,BEC能在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成像的次数屈指可数。”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迈克尔·哈希说:“但是,我们的研究将使得它们能多次成像,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他们研制出了一种过滤器和反馈系统来控制这种加热效应,形成了对BEC的纯冷却。过滤器能抵消测量它们的光流所造成的破坏,不仅能剔除测量中的“噪音”,最好地测量BEC的状态,还能在测量中消除由于观察而产生的某些加热。 哈希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科学家们能管窥世界上最冷的物体,观察以前看不到的与BEC有关的现象,并早日实现其潜在应用。”未来在基础科学领域的运用包括,精确测量重力的原子激光器,研究黑洞释发出霍金辐射的模型等,被军方用来探测潜艇、井下储仓和其他危险,并且也能识别隐形技术。 总编辑圈点 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真是比林黛玉还要娇气百倍,用“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看到这里,不禁要问:这一如此脆弱的物体,它的研究价值到底在哪里?细看文中所述的众多潜在应用,最吸引人的当属“识别隐形技术”了。且不说隐形技术已经足够神秘,而对这一神秘现象的识别就显得更加夺人眼球,只是这一“不堪一击”的宇宙中最冷的物体,应用起来得加多少小心呢!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刘霞 2013年11月29日

  • 监测与观测的区别

    ??监测与观测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定义和使用场景的不同。? ?定义?: ?监测?:监测是指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对特定目标进行连续或定期的检测和测量。监测的“监”字强调了监视的过程,意味着对目标进行持续或定期的检查。??观测?:观测则侧重于通过视觉感官或其他工具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测量,通常用于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 ?使用场景?: ?监测?:常用于需要连续或定期检测的场景,如环境监测、健康监测等。例如,空气质量的监测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连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观测?:多用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天文观测、地理勘探等。例如,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观测星空,记录星体的位置和亮度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监测更注重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而观测则更侧重于直观的观察和测量。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资料

观测方法与研究相关的资讯

  • 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11月25日,标准化与气象两个致力于国家基础性公益事业的部门再添新“结晶”,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标志我国气象标准化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的成立将统筹推进我国气象仪器及观测方法标准化工作,提高气象仪器产品质量,确保气象观测数据准确可靠,并进一步推动气象标准化的整体工作。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出席成立大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出席成立大会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担任标委会主任委员   据了解,第一届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57名委员组成,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担任标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刘霜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参气象水文局、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代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等6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人员,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华云公司和华风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 大气激光雷达观测与研究:追风掣电识大气
    地球大气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研究该区域中的大气环境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对于航天、国防、人类生活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安全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研制的拉曼激光和钠荧光激光雷达的发射单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识风须追风   中高层大气研究关注的主要参数包括中性大气的密度、温度和风场、电离成分、微流星体、辐射场等。   “研究中高层大气的结构和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发生在这个区域中的基本物理过程,保障航天器和航天活动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教授易帆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这些航天器在高层大气环境中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通信中继、电视转播、导航定位等。近年来,平流层飞艇由于多用途和低能耗被称为‘多功能绿色航空器’,要保证其在节能条件下稳定运行,该高度上大气风场信息极为关键。因此,这一研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中高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太阳的极紫外辐射和X射线对氧分子的加热以及高能粒子在大气层中的沉降。太阳活动剧烈时,高能粒子在大气层中沉降事件增加,这会加热高层大气并使之密度上升,从而增加低轨道飞行器的阻力并降低其轨道。此时如果飞行器不能及时变轨,将大大影响飞行器的使用寿命。对于低轨道飞行器来说,中高层大气的密度、成分温度和压力会影响到飞行器的轨道定位、轨道衰减速率和在轨寿命。   另外中高层大气也会影响到飞行器表面的温度和姿态控制,其化学组分——例如原子氧等——也有可能对飞行器造成化学损伤,另外,飞行器表面的辉光现象也与大气成分有关。所以,设计飞行器时,必须根据其飞行高度和飞行时间研究中高层大气对飞行器的影响,确定携带轨道修正推助器的质量,以及合适选用的表面材料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仪器是利器   因为中高层大气离人类住居的地表较远,通常需采用无线电和光学遥感探测技术才能实现对其参数的测量。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探测技术曾经十分薄弱。   “探测是中高层大气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而我国缺乏大型探测设备和自主观测资料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该学科的发展。”易帆说,“80km至100km高度范围的金属成分是流星消融的产物,其行为(结构和变化)反映了大气和太空的过渡区域中的物理特征。当前人们对金属成分的认识还很肤浅,许多问题都无法解释。”   由于中高层大气研究对大型仪器的依赖,我国中高层大气观测相对其他领域显得薄弱一些。   “对中高层大气重要参数,其中包括动力学参数(风速、温度、密度)、化学成分分布和大气辐射的研究都依赖观测仪器。国际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一领域很多一手资料都是近些年才积累起来的。”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寄遥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观测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因此仪器研制也成为中高层大气研究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在基金委、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出多种不同功能的大型激光雷达,将我国的中高层大气遥感探测和研究推向国际前沿。   以武汉大学为主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7台大型激光雷达系统,形成了当今亚洲功能最强大的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综合探测平台。他们研制的世界第二台铁波尔兹曼中层顶测温激光雷达系统,在我国首次实现了80km~100 km中层顶大气温度的激光雷达测量。   该团队完全采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了对3km~100km高度范围大气温度的同步遥感探测。这是国际上第二次完全采用激光雷达技术,实现从近地面到100km大气温度剖面的测量。这种激光雷达综合探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对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研制出的偏振激光雷达与国际上的星载激光雷达进行了细致的比对,获得了定量的一致,表明他们完全掌握了偏振激光雷达技术。最近,我国继韩国之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二台全水谱拉曼激光雷达,能测量云中水的相态(液态或气态),在天气预报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先后建立了米/瑞利/钠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该雷达所达到的技术指标与国际上唯一报道的一台车载平流层多普勒测风雷达技术指标相当。   2010年2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仪器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对40km高度平流层大气风场的探测,且具有可重复部署性。   由这些激光雷达构成的探测平台使我国的中高层大气探测能力进入国际前沿。激光雷达观测导致了一些新现象的发现,也给我国的国防、航天和大气空间环境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有术更有效   我国学者在过去十年里自主研制出多台不同功能的大型激光雷达系统,这些雷达系统能观测该区域多种大气参数和金属原子层,建立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高层大气观测站。   “近十年我国在中高层大气研究方面进步很快,发现了一些新现象,在中高层大气观测和模拟研究上也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总体上正逐渐逼近国际先进水平。”徐寄遥说,“这得益于我国仪器研制的成果和子午工程等的带动。目前我国在主动光学探测仪器,例如测风测温激光雷达,以及光学干涉仪和全天空气辉成像仪等被动光学仪器的研制方面初步形成规模。”   在观测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利用地球卫星、激光雷达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等加深了对中高层大气动力学过程的理解。在中层顶金属层激光雷达观测研究,在0km~100 km 高度范围大气温度的激光雷达测量,在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研究,在激光雷达和其他仪器的联合观测方面都取得了较有影响力的成果。   在模式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揭示了大气波动非线性传播行为的有效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全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对重力波的非线性传播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已走在国际前列。我国自主建立了完全基于大气探测数据的第一代临近空间大气动力学模式。该模式与国际上公开发表的大气温度和密度经验模式(NRLMSISE-00)以及大气水平风场经验模式(HWM)相比,某些区域的精度有明显提高。
  • 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新型光学观测方法问世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杜可研究员及其硕士生王杨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摄像技术的新型黑碳气溶胶观测方法(DOM- BC)。黑碳气溶胶是大气中具有强烈光吸收作用的颗粒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灰霾形成、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大气环境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污染物。   该研究发现基于数字摄像技术观测到的颗粒物滤膜不透光度与其黑碳荷载量具有某种特征关系。该方法就是通过对大气气溶胶进行滤膜采样,并对采样滤膜拍照,分析滤膜数字图像得到其颗粒物层的不透光度,然后根据标定特征关系及采样时间和流量估算采样期间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廉,数据分析快速等优点。具有替代传统的基于热学和光学的黑碳监测仪器的潜力。相关成果发表在大气环境领域权威杂志《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DOI: 10.1016/j.atmosenv.2011.09.035)。基于该方法的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被受理。   图1 数字摄像法观测黑碳气溶胶浓度原理图   图2 黑碳荷载量与滤膜不透光度的特征关系:低衰减时线性(A段),高衰减时指数(B段)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