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11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3328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公司动态

分析纯、化学纯、优级纯的区别

化学试剂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国对化学试剂的分类和分级的标准不尽一致。IUPAC对化学标准物质的分类为:A级:原子量标准。B级:和A 级最接近的基准物质。C级:含量为100+-0.02%的标准试剂D级:含量为100+-0.05%的标准试剂E级:以C级或D级为标准对比测定得到的纯度的试剂化学试剂按用途可分为标准试剂,一般试剂,生化试剂等等。我国习惯将相当于IUPAC 的C级、D级的试剂称为标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是一般试剂的中文名称。一级:即优级纯(GR,Guaranteed reagent);标签为深绿色,用于精密分析试验二级:即分析纯(AR,Analytical reagent);标签为金光红,用于一般分析试验三级:即化学纯(CP,Chemical pure)标签为中蓝,用于一般化学试验。超高纯≥ 99.99%优级纯≥ 99.8%分析纯≥ 99.7%化学纯≥ 99.5%

参数原理

2022.02.17

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分为五类:IgG 、 IgA 、 IgM 、 IgD 、 IgE 。各类抗体主要功能有:(1) IgG :血清中含量最高,因此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 IgG 还能激活补体,结合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理作用和 ADCC 效应),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婴儿免受感染。(2) IgA :分单体和双体两种。前者存在血清中,后者存在于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3) IgM :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和调理作用,因此是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且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4) IgD :主要存在于成熟 B 细胞表面,是 B 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5) IgE :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 I 型超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反应物自身的因素;二是反应环境条件.(一)反应物自身的因素1.抗体:不同来源的抗体,反应性各有差异,抗体的浓度、特异性和亲和力都影响抗体抗原反应,为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应选择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作诊断试剂.等价带的宽窄也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单克隆抗体不适用于沉淀反应.2.抗原:抗原的理化性状、分子量、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及数目均可影响反应结果.颗粒性抗原出现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出现沉淀反应,单价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不出现沉淀现象.(二)反应环境条件1.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为了促成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NaCl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2.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应用实例

2022.02.16

更换培养基培养细胞应注意的问题

能否使用细胞说明书上不同的培养基来培养细胞?产品目录或者细胞说明书上的推荐的培养基一般是细胞株的原始提供者推荐的培养基或者已经经过验证的对该细胞株最合适的培养基,细胞对未推荐的培养基也许会适应,也有可能不适应。对于更换培养基,应谨慎对待,更换培养基时,应留一瓶细胞使用推荐的培养基培养,留作种子。更换培养基有两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更换培养基,强制使细胞适应新的培养基;还有一种更温和的方法:传代细胞的时候分成细胞两瓶,第一瓶使用原来推荐的培养基,第二瓶使用50%原来推荐的培养基,50%新的培养基,之后仔细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如果第二瓶细胞生长状态不好,应立即停止更换培养基,如果第二瓶生长状态好,可以继续传代分瓶,一瓶使用50%原来推荐的培养基,50%新的培养基,另一瓶使用25%原来推荐的培养基,75%新的培养基,继续观察,如果细胞状态好,可以全部换成新鲜的培养基。培养基实验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一、 配制培原则  目的要明确,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营养要求配制针对强的培养基。自养型微生物能从简单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维生素等复杂的有机物,因此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二、操作要规范细菌培养,要掌握温度、湿度、时间、环境等因素,微生物限度检验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此温度适于中温菌生长,某些高温菌在该温度下也可以生长。药品污染的控制菌多是中温菌。根据不同菌株及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时间。根据细菌对环境要求不同常用培养方法如下1.需氧培养法:此为最常用的培养方法,适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2.厌氧培养法:厌氧菌的培养,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进。3.需氧培养法:有些细菌为微需氧菌在微需氧环境(5%02、10%CO2、85%N2)生长良好,微需氧培养法常用的有混合气体法、气袋法、双平板法、烛缸法这几种。                     三、讲究经济节约 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价廉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为培养基成分,特别在发酵工业中,培养基用量很大,利用低成本的原料更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如在微生物单细胞蛋白的工业生产中,常常用利用糖蜜、豆制品工业废液等作为培养基的原料,另外大量的农副产吕如麸皮、米糠、玉米浆、酵母浸膏、酒糟、豆饼、花生饼等都是常用的发酵工业原料。培养基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培养基在使用前需37 oC预热或在室温平衡后再使用。(2)细胞培养过程中,吸取过培养液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烧灼,防止残留在吸管内的培养基焦化,将有害物质带入培养液中。(3)尽量缩短各种液体、细胞的暴露时间。(4)避免液体间、细胞间的交叉污染。(5)配制完全培养基时,配制的量最好在2周内用完为好。

应用实例

2022.02.16

缓冲液大量稀释后pH变化在什么范围内

缓冲液大量稀释后pH变化在什么范围内缓冲液大量稀释后pH只是比原来的溶液有很少的变化。因为稀释之后,会促进缓冲溶液加速水解,其ph值会因此得到补偿,而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缓冲体系由:1、弱酸和它的盐(如HAc---NaAc)2、弱碱和它的盐(NH3·H2O---NH4Cl)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如NaH2PO4---Na2HPO4)的水溶液组成。常用缓冲液的缓冲范围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叫做缓冲液。下图展示了一些我们常用的一些缓冲液的缓冲范围以及相应的pKa值,供选择不同PH值的缓冲液时作为参考。这些常用的缓冲液包括:MES、ADA、ACES、PIPES、MOPSO、BES、MOPS、TES、HEPES、TRIS、EPPS、TRICINE、BICINE、TAPS、GLYGLY、CHES、CAPS。使用缓冲液注意这些问题1) 缓冲液使用前必须过滤。2) 溶剂、样品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影响,要注意清洁。3)一般不能直接用有机溶剂做清洗冲洗。4)梯度洗脱时,选低吸收值的缓冲液 :例如:梯度洗脱时,缓冲液与有机相应预混,以防止析盐。在保证峰不拖尾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低浓度的缓冲盐,防止析盐; 缓冲盐浓度,一般用20~30mM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流动相中有机相含量高的话,流动相中的盐类缓冲液浓度就不能过高,盐的浓度起码要保证在流动相条件下不会析出。离子对缓冲液浓度要高一点,一般50~100mM。

应用实例

2022.02.16

培养微生物 从这些方面入手!

微生物不是专用于生物分类学的名词,而是指一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所有微小生物的统称,数量庞大且多样。微生物中的“微”便是它的特点之一,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有些微生物只有粉尘那么大,而有些微生物更小,只有在放大几千倍以上的情况下才能被看见。微生物也是生物,和人一样,它的存活也需要汲取营养。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和物质,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它是生物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而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和动植物很接近,其营养来源主要为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矿质元素和水六大类。1、碳源:碳是微生物细胞需求量最大的元素,占细胞干重的50%,能为微生物生存提供营养的碳(元)素或碳架的营养物质被称为碳源,种类极其广泛。简单的无机含碳化合物、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天然含碳物质(牛肉膏、蛋白胨、花生饼粉、糖蜜、石油等),都属于能被不同的微生物利用的碳源。2、氮源:凡是能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物质,都被称为氮源。氮源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的氮素来源,它一般不作为能量提供。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能力差异很大,大多数微生物只能利用铵盐、其他含氮盐、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而有少数固氮微生物则能利用分子态氮作为氮源来合成自身的氨基酸、蛋白质。3、能源:凡是能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都称为能源。例如太阳光的光能,能够在光合作用下为微生物提供能源。能源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各有差别。例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碳源就是能源;对自养微生物而言,有利用日光作为能源的光能自养菌,化能自养菌则可以氧化无机物来获得能量。4、生长因子:有些微生物还必须补充微量的有机物质才能生长,这些微量有机物质叫做生长因子。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微生物细胞重要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和脂质)、辅助因子(辅酶、辅基)的组分和参与代谢。生长因子通常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固醇、胺类等。如酵母膏、蛋白胨、麦芽汁、玉米浆、动植物组织或细胞浸液等,都是能够提供生长因子的天然物质。5、无机盐:它们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必要成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元素包括硫、磷、钠、钾、镁、钙、铁等,还有某些微量的金属元素,如钻、锌、钼、镍、钨、铜等。这些元素大多以盐的形式提供给微生物,所以也称为无机盐或矿质营养。6、水:水是万物之源,对微生物而言也是一样。水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是在水中进行的。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通常也是溶解在水中进行的。拥有以上6大营养来源,微生物才得以正常生存。

应用实例

2022.02.15

微生物也有灭绝危险吗?如何恢复微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还包括微生物多样性。比起更容易让我们关注到的动植物,我们对微生物的了解相对较少。微生物都包括什么?为什么我们也要关注微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如何实践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如何定义微生物?微生物有何特点?微生物并不是严谨的科学概念。在通常意义上,微生物是人类肉眼无法可见,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是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就其分类而言,微生物包含细菌、谷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结构简单的原生生物和纤维藻类。微生物大都无法被肉眼看见,但例如蘑菇此类的大型真菌,其生化特性与酵母这种单细胞真菌非常相似,因此一些大型真菌也被归为微生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臻峰表示,相对于动植物而言,微生物的特点明显。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小,多为单细胞生物,尺寸多在微米级;代谢强、繁殖快,拥有较高的生物化学转化率,如大肠杆菌平均20分钟可以繁殖一代;环境适应力强,在动植物难以生存的一些极端环境中也能找到微生物的踪迹。微生物对人类有何利弊?为什么要关注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对人类助益良多,存在巨大研究价值。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可以将其他生物生产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让有机物质回归自然。因此,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中。远在传说中的大禹时代,人类就已利用微生物在食品发酵方面的作用来酿酒。伴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与保护、生物能源以及医药领域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人类与微生物是共生的,在人类的肠道、口腔、皮肤表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落,人体微生物的数量甚至多于人体的细胞数量。人体中的微生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肠道菌群不仅影响机体的营养代谢,帮助肠道抵御病原菌的侵袭,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发育,甚至还与人体情绪变化息息相关。当然,除了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外,还存在会致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也是所有可以侵染人体,并且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的统称。如今正流行的新-冠-病-毒就属于病原微生物。但张臻峰认为,虽然人类对于病原微生物的首要态度是极力防治,但部分病原微生物同样存在应用价值。例如肉毒杆菌,虽然会毒害人体的神经系统,但其也可以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治疗斜视、眼睑痉挛、面肌痉挛、颈部肌张力障碍等疾病。保护微生物的多样性,人类需要如何行动?实际上,目前尚且未有保护微生物多样性的此类提法,没有相关的报道与研究可以证明人类的行为可以导致微生物的灭绝。但张臻峰也表示,不排除由于特殊环境的变化或消失而引起特殊微生物种群的消失。人类的某些行为虽不至于使微生物灭绝,但也会影响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如环境污染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冰川或永冻土层的融化,植树造林、城市建设等环境改造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微生物种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首先需要保护动植物,维持生态圈平衡,保护动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微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更要大力完善微生物的菌种库与基因库。虽然在人类是否已发现较多种类微生物的这一问题上尚存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存在着人类未知的微生物种群,科研工作者需要探索更多的未知微生物。在合成生物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丰富微生物基因库可以帮助人类即使在某种微生物种群灭绝的情况下,仍可利用技术还原已灭绝的微生物。微生物体积虽小,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菌种以及基因的资源。关注微生物多样性,探索未知微生物种群,完善微生物基因数据库对维持生态平衡,造福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动态

2022.02.15

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的区别?

标准物质是我们测试、方法验证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物质,有时实验室找不到相应的标准物质,会以二级标准物质,或者自制标准物质代替,那么什么是一级标准物质,什么是二级标准物质呢?大家往下看:一级标准物质1、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在只有一种定值方法的情况下,用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2、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3、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国际上同类标准物质的先进水平;4、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二级标准物质1、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2、准确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3、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4、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

应用实例

2022.02.15

培养悬浮细胞还不会培养?看这里!

小伙伴们都知道,实验室里培养的动物细胞一般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贴壁细胞(adherent cells)指的是这类生长必须有可以贴附的支持物表面,只有依靠自身分泌的或培养基中提供的贴附因子才能在该表面上生长,繁殖的细胞。当细胞在该表面生长后,一般会形成两种形态,即成纤维样细胞或者上皮样细胞。而另一类则是细胞生长不依赖支持物表面,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生长,这类细胞我们称之为悬浮细胞。悬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是单个生长的大小均一的圆圆的,亮亮的形态规则的细胞形态,也有部分细胞聚集,成团生长。实际上贴壁生长的细胞跟悬浮的细胞都有很多种。活体体内的细胞当离体置于体外培养时大多数均以贴壁方式生长,主要包括一些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比如成纤维细胞,骨骼组织(骨及软骨),心肌与平滑肌、肝、肺、肾、乳腺皮肤神经胶质细胞,内分泌细胞,黑色素细胞以及各种肿瘤细胞等。而少数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则是悬浮生长,包括一些取自血、脾或骨髓的培养细胞,尤其是血液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从悬浮细胞的定义上来说,悬浮细胞是不贴壁的,悬浮生长的细胞,所以由此可知悬浮细胞不需要酶的作用就可以使其从培养容器表面脱离,故悬浮细胞传代培养的方法较为简单。一般实验室中常用直接传代法和离心传代法(在发现有细胞碎片的情况下)来处理悬浮细胞。当小伙伴们观察到悬浮细胞已经长满至 80%~90%(细胞悬液变黄)的时候,细胞就可以进行传代操作了。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细胞状态良好(基本无细胞碎片,细胞形态规则)时,则可以选择直接传代法。将原瓶中的培养基按比例(具体比例视实验而定,但是不能太稀,太稀细胞长不起来)分装到新的培养瓶中,然后补加新鲜培养基(补加的培养基量不能太打,否则会导致细胞因为密度过低而养不起来),然后隔天观察细胞密度来考虑是否需要补液。但是当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较差时(细胞碎片较多,细胞形态不规则)时,则需要使用离心传代法。首先,要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内,1000rpm 离心 5 min;然后弃去上层清液,轻轻地将细胞沉淀弹散(尽量不用吹打,会导致细胞状态不好甚至死亡),使用新鲜的培养基重悬细胞;最后用吸管吸取适量细胞悬液,装入新的培养瓶,再加入适量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培养悬浮细胞,如何更换培养基?如果空间足够,只需添加适量的新鲜培养基,这是培养悬浮细胞时更换培养基首选的方法(少数细胞除外);也可以通过离心(1000g / 5min)去除旧的培养基后,用新鲜的培养基轻轻地重悬细胞,移入培养瓶。

操作维护

2022.02.14

培养基的制备、使用、保存及相关疑难解答!

一、培养基的实验室制备确制备培养基时微生物检验的最基础步骤之一。使用脱水培养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质(如胆盐或其他选择剂)的成分时,应遵守良好实验室规范和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培养基的不正确制备会导致培养基出现质量问题。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置。记录所有相关数据,如质量/体积、pH、制备日期、灭菌条件和制备人员等。使用各别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记录所有细节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量、制造商、批号、pH、培养基体积(分装体积)、无菌措施(包括实施的方式、温度及时间)、配置日期、人员等,以便潮源。1.水除特定要求,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在25℃下应不高于25uS/cm(相当于电阻率≥0.4MΩcm)。微生物污染应不超过103CFU/mL,最好低于102CFU/mL。应根GB/T 5750.12或其他有效方法,定期检验微生物的污染。2.称量和复水称量所需量的脱水培养基(注意防止吸入粉末,尤其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培养基粉末),先加入少量水,充分混合(注意避免培养基结块)后再加水至所需的量。3.溶解和分装脱水培养基加水后适当加热,并不搅拌使其快速溶解,必要时,重新溶解。含琼脂的培养基在加热溶解前应浸泡几分钟。4.pH的测定和调整用pH计测定pH,必要时在灭菌前调节pH,除特殊说明外,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25℃时,要求pH的变化不超过0.2pH单位.通常使用浓度约为40g/L( 约1 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约为36.5g/L(约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如果灭菌后调节pH,溶液需灭菌。注:商品化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前后pH可能发生明显变化,但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时,灭菌前无需调节pH。5.分装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至少为体积的1.2倍。6.灭菌①概述培养基和试剂的灭菌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或过滤灭菌。有些培养基无需高压灭菌,可煮灭菌。如,含亮绿的肠道菌培养基对光和热特别敏感,应在煮沸后快速冷却,避光保存。同样,一些试剂则不需要灭菌,直接使用(参见相关标准或生产厂商的使用说明)。②湿热灭菌湿热灭菌在高压锅或培养基制备器中进行。高压霉菌一般采用121℃±3℃霉菌15min。如果培养基的体积超过1000mL,要对灭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所有操作均要按照标准和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注:大容量培养基(>1000mL)灭菌时可能会造成过度加热。加热后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冷却,防止沸溢。这对大容量培养基和敏感性培养基(如含亮绿的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③过滤灭菌过滤灭菌可以在真空负压或正压条件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和0.2um孔径的滤膜。将过滤装置的各个部分消毒灭菌,或使用预消毒设备。一些滤膜上附着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如抗生素)。为达到有效过滤,应事先将滤膜用无菌水润湿。④监测应对经湿热或过滤灭菌的培养基进行监测,尤其要对pH、色泽、灭菌效果和均匀度等指标进行监测。7.添加剂的制备制备含有有毒物质(特别是抗生素)时应小心操作,避免因粉末的扩散造成实验人员过敏或发生其他不良反应。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小心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抗生素工作溶液现配现用;批量配置的抗生素溶液分装后向冷冻保存,但解冻后的贮存溶液不可再次冷冻;厂商应提供冷冻对抗生素活性影响的相关资料,也可由使用者自行测定。二、培养基的使用1.琼脂培养基的融化将培养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其他有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压锅中的蒸汽)融化。经过高压灭菌的培养基尽量减少重新加热的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培养基融化后立即移开,室温静置片刻(约2min),以免玻璃容器发生破裂。融化后的培养基放入47℃~5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冷却到47℃~50℃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培养基的类型、体积和在水锅里的分装量。融化后内培养基应尽快使用,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h。剩余的培养基固后不得再次融化使用。特别是灵敏性培养基,应根据相关标准,缩短融化后放置的时间。将琼脂培养基倒入类似检测培养使用的独立容器中,插入温度计,记录并保存琼脂的融化温度。加入样品的培养基应将温度调节到44℃~47℃,或按照相关标准调节温度。2.培养基的脱气必要时,在使用前将养基放到沸水浴或蒸汽浴中加热15min,加热时松开容器盖子;加热后盖紧盖子,并迅速冷却至使用温度。3.添加成分的加入对热不稳定的添加成分应在培养基冷却至47℃~50℃时加入,灭菌的添加成分加入前应冷却至室温,避免冷的液体会造成琼脂凝胶或形成片状物。将添加成分慢加入培养基并充分混匀,尽快分装到待用的容器中。4.培养基的弃置所有污染和未使用的培养基的弃置应采用安全的方式,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平板的制备和储存傾注融化后的培养基到平皿中,使之在乎皿中形成一个至少3mm厚度的琼脂层(直经90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8mL-20mL琼脂培养基),或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备平皿。将平皿盖好皿盖后放置在水平平面使指冷却凝固。如果平板要储存、培养时间超过48h或培养温度超过40℃,要增加培养基的倾注量。注:在培养过程中,琼脂培养基会损失水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培养基水分损失的因素很多,如培养基的成分、平皿中培养基的量、培养箱的类型(如使用带风扇的培养箱)、培养箱里的空气湿度、平皿在培养箱中放置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培养温度等。凝固后的培养基应立即使用或存放在防止其成分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存放于暗处和(或)5℃±3℃冰箱的密封袋中。在平板的底部或侧面做好标记,标记的内容包括培养基名称、制备日期和(或)有效期,也可使用适宜的培养基编码系统进行标记。将倾注好的平板放在密封袋中冷蔵可延长储存期限。为了避免冷凝水的产生,平板应冷却后再装入密封袋中。贮存前不要对培养基表面进行干燥处理。对于采用表面接种的固体培养基,应先对琼脂表面进行干燥:揭开平皿盖,将平板倒扣于烘箱/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50℃);或放在有对流风的无菌净化台中,直到培养基表面的水滴消失为止。注意不要过度干燥。商业化的平板脂培养基应按照厂商提供的说明使用。

应用实例

2022.02.14

作标准曲线是否真的那么简单?

分析检测中的标准曲线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所以标曲的制定是实验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那么,你所做的标曲真的做好了吗?RSD值、线性相关系数和线性方程如何?线性好与不好分别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是仪器、标液,还是配制的问题?对比下文的一些点来找找原因吧!标准曲线的制作要求按GB/T22554-2010《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推荐:1、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被测量范围;2、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一致;3、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围;4、标准样品的个数至少应有3个浓度;5、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如果国家标准有相应的浓度系列推荐,尽量按国家标准,如果你要偷懒,比如我要减少标准点,至少要有理论标准支撑,比如至少要3个浓度。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线性校准,因为线性方程最为简洁。标准曲线的作法(1)标准液浓度的选择:在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液浓度选择一般应能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最低与最高值,一般可选择5种浓度。浓度差距最好是成倍增加或等级增加,并应与被测液同样条件下显色测定。(2)标准液的测定:在比色时,读取光密度至少读2-3次,求其平均值,以减少仪器不稳定而产生的误差。(3)标准曲线图的绘制:一般常用的是光密度--浓度标准曲线。①用普通方格纸作图。图纸最好是正方形(长:宽=l:1)或长方形(长:宽=3 :2),以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光密度,一般浓度的全距占用了多少格,光密度的全距也应占用相同的格数。在适当范围内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求其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以浓度位置向上延长,光密度位置向右延长、交点即为此座标标点。然后,将各坐标点和原点联成一条线,若符合Lambert-Beer氏定律,则系通过原点的直线。②若各点不在一直线,则可通过原点,尽可能使直线通过更多点,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③标准曲线绘制完毕以后,应在座标纸上注明实验项目的名称,所使用比色计的型号和仪器编号、滤光片号码或单色光波长以及绘制的日期、室温。④绘制标准曲线:一般应作二次或三次以上的平行测定,重复性良好曲线方可应用。⑤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只能供以后在相同条件下操作测定相同物质时使用。当更换仪器、移动仪器位置、调换试剂及室温有明显改变时,标准曲线需重新绘制。⑥标准曲线横坐标的标度:从标准液的含量换算成待测液的浓度。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1、能找到确切浓度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品。2、标准系列和待测物质一定要有相同和一致的基体,因为样品基体可能会干扰仪器的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样品的前处理实际就是提供标准和样品同样的基体环境,尽量祛除干扰基体。所以最好的标准系列应该是样品基体匹配的标准系列。标准曲线的制作注意事项对于分析定量来说,如果标线没有做好,那么即使前处理做的再好,回收率再好,也会使你的结论失去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失去了与其他人员测试数据的可比性!要做好定量工作除了仪器正常外,我们也要配制好一条好的标线:1.首先尽量选取有证书的标准物质,不管是直接要用的母液还是要配置成母液的其他物质(如固体,粉末等)!选取有证书的标准物质是为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准(量值溯源)!如果实在是在没有有证书的母液条件下,就用有证书的其他物质来配置!如果有就最好用有证书的物质,因为自己配置的母液会带来一定的误差!2.在配置时要把所有要用到的工具(容量瓶、移液枪、移液管等)进行校正,最好拿到国家计量中心或有资质的部门校正!有校正能力的实验室也可自己校正!3.防止污染!要洗净所要用到的工具!对于离子色谱来说,主要使用去离子水清洗!4.配制好标液后,及时上机,避免有的物质不稳定或易被污染!但在常规实验室中也只有常规分析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些,而现目前不少实验项目均要求检测ppb级含量的物质,IC是很容易引入污染的(Cl、Na等)。跨越几个数量级时,线性系数虽然很好,但是RSD值却很大,痕量分析的定量误差是相当的大。5.选取合适的方程。根据物质的和检测器的特性,选取合适的线性方程。(比如是否要强制过原点,是直线还是二次方程等)6.检查线性是否合格。除线性本身的一些参数:RSD值是否小于一定值比如(5%),线性相关系数是否达到比如四个九以上,如果不是强行过原点的一次方程的节距是否合理等外,还要检查浓度的准确性,因为一定浓度的母液,按一定比例稀释都可成一定线性的,但浓度就不一定就是所需要的!所以光看线性好,是不能代表所做的标线就是合格的。7.标线的准确性除仪器自身的回收率、响应值等相关外,另外我们可以做到:⑴不同的人员配置标线和QC;⑵防止母液是否有问题,要做标液的新旧对比或者不同的牌子的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⑶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⑷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⑸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8.标线合格后,还要通过QC等观察标线的使用寿命!常见问题:1.标准曲线需要人为的增加(0,0)点吗?不能。通常的标准系列多是配制0,1,2,3mg/L系列这样的说法,没做实验人为添加(0,0)很不妥,因为很多时候0管进入仪器可能也有响应值,这也是我们考察试剂空白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个0管在某些时候非常重要,比如全血铅测定,我们采用牛血清来基体匹配标准系列,如果此时你用酸做空白或没做实验人为添加(0,0),那你就很难做好标准曲线。所以标准曲线的0管也是做好标准曲线的重要考虑点。2 标准曲线需要减掉试剂空白来做吗?不需要。仪器测出来标准系列的响应值可以减掉试剂空白或减掉0管的响应值来做,工作中我们也常用0管来做仪器调零。其实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即使空白或0管有响应值,在构建标准曲线时,我们已经认为该响应值就是0浓度,也就是扣除了这个空白的。3 什么时候用Y=bX和二次曲线呢?标准曲线我们通常采用的是Y=a+bX,曲线拟合完必须要做统计检验,且要做统计完备的线性检验和失拟检验,然后再做a与0的差别检验,如果a与0的统计学上无差异,你就可以考虑用Y=bX的拟合曲线,拟合出来后同样做线性检验和失拟检验,如果线性检验合格(P0.05)此时你就可以采用Y=bX。二次曲线的采用同样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你Y=a+bX时拟合不合格,你就考虑用Y=a+bX+cX2,同样做失拟检验,考察拟合的符合情况。如果Y=a+bX 和Y=a+bX+cX2都满足拟合检验和失拟检验合格,则采用Y=a+bX形式,这样符合统计学上参数最少的统计简洁性原则。4 标准曲线去查含量时是先减空白信号算样品含量还是先算出空白含量相减呢?工作中我们常要减掉空白得到样品含量,现有国家标准方法有的推荐先算出空白含量,用样品含量相减,也有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而且这两种算法常常差距很大。其实这种差距往往是低含量水平时才出现,在低含量水平通过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本身不确定度就很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个人推荐先用样品信号减空白信号然后去标准曲线推算含量,因为这样出来的含量不确定度要小一些,而先算出空白含量再相减就增加了1次标准曲线推算含量时的不确定度,因为好的测量永远是不确定度小的测量。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区别?标准曲线法:也称外标法或直接比较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定量方法。与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法相似,首先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绘制标准曲线。具体方法是:用标准样品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在与待测组分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等体积准确进样,测量各峰的峰面积或峰高,用峰面积或峰高对样品浓度绘制标准曲线,此标准曲线应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若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则说明存在系统误差。标准曲线的斜率即为绝对校正因子。在测定样品中的组分含量时,要用与绘制标准曲线完全相同的色谱条件作出色谱图,测量色谱峰面积或峰高,然后根据峰面积和峰高在标准曲线上直接查出注入色谱柱中样品组分的浓度。标准曲线法的优点是:绘制好标准工作曲线后测定工作就变得相当简单,可直接从标准工作曲线上读出含量,因此特别适合于大量样品的分析。标准曲线法的缺点是:每次样品分析的色谱条件(检测器的响应性能,柱温,流动相流速及组成,进样量,柱效等)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现较大误差。此外,标准工作曲线绘制时,一般使用欲测组分的标准样品(或已知准确含量的样品),而实际样品的组成却千差万别,因此必将给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标准加入法,又名标准增量法: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检验仪器准确度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干扰物质。具体方法是:将一定量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待测样品中,测定加入前后样品的浓度。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将比加入前的高,其增加的量应等于加入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的待测物质的量。如果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则浓度的增加值将小于或大于理论值。总的来说,标准曲线法适用于标准曲线的基体和样品的基体大致相同的情况,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当样品基体复杂时不正确。标准加入法可以有效克服上面所说的缺点,因为他是把样品和标准混在一起同时测定的,但他也有缺点就是速度很慢。标准曲线法可在样品很多的时候使用,先做出曲线,然后从曲线上找点,那样方便。标准加入法,适合数量少的时候用。

参数原理

2022.02.14

(干货必看)实验室微生物菌种分离方法!

纯种分离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纯种分离的目的是将目的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获得纯培养。如果样品没有经增殖培养而直接进行分离,那么要得到具有某一特性的纯种,就更该细致、谨慎的操作。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有4种:倾注平板分离法、涂布平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1、倾注平板分离法:培养后,在培养基内部及表面形成单菌落。倾注平板法:将无自生理盐水稀释后的样品加入无茵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内部及表面形成单自落。2、涂布平板分离法:培养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用途:一般多用于菌种的纯化;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缺点:不能计数;控制每个平板中微生物的菌落数在一定的范围可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对于细菌和酵母,以每平板10~200菌落为佳,对于丝状菌,则应控制每平板菌落数30~50或更少。如果分离菌丝呈蔓延性生长的丝状菌如根霉、毛霉等,则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0.1%左右的去氧胆酸钠(去氧胆酸钠在低PH下灭菌过程中易形成絮状沉淀,可以通过分别灭菌、倾注平板前混合的方法避免)或山梨糖(在察氏培养基中加山梨糖0.1%,蔗糖0.01%),这样可防止菌丝蔓延,便于挑取。3、平板划线分离法:能达到纯种分离的目的。经培养后会得到呈分散状态的单菌落纯培养。最jian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用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缺点: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如果菌液密度大的话,长不出单菌落。4、组织分离法:适用于从子实体或罹病的植株上分离高等真菌或植物致病菌。分离时,切取小块受病组织,用10%漂白粉水或0.1%升gong液进行表面消毒,并用无菌水洗涤数次后,移置于培养皿中的琼脂培养基表面上,在适宜的温度条件(25℃~26℃)培养。受病组织内潜伏的微生物开始生长,经3~5天后,就可以看到从受病组织周围长出菌丝,并向外扩展。经菌落特征的观察和镜检,确认是所需分离的菌种时,即用火焰灭菌的接种针从边缘挑取少量菌体,移到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与增殖培养一样,在纯种分离时同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 

操作维护

2022.02.11

标准样品的稳定性该如何判断?

核心提示:标准样品的稳定性根据标准样品技术的基本理论,在测量、确定标准样品特性值时,该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三个互相独立的分量合成。1.标准样品的稳定性根据标准样品技术的基本理论,在测量、确定标准样品特性值时,该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三个互相独立的分量合成的。这就是:测量方法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瓶-瓶之间非均匀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和随时间变化样料不稳定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由于标准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或贮存在仓库期间内时,标准样品的特性值可能会随运输条件的变化或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在标准样品技术领域内,我们把在合适的运输条件下,在运输期间标准样品特性的变化程度称为短周期稳定性(short-termstability);把保存在合适的贮存条件下,标准样品特性随时间变化的程度称为长周期稳定性(long-termstability)。为此,在研制标准样品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短周期稳定性研究,目的就是通过试验分析,研究确定标准样品合适的运输条件。即确保在规定的运输条件下分发标准样品时,由于运输引起的标准样品特性变化不会增加其特性标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同时也必须进行长周期稳定性研究,目的就是通过试验分析,研究确定两个问题:一是标准样品合适的贮存条件;二是在这种贮存条件下,标准样品特性标准值保持有效的时间周期。即确保有效期内,在规定的条件下贮存标准样品时,标准样品特性变化不会增加其特性标准值的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更深入一步研究、分析标准样品稳定性研究的内在机理,还可以发现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所有的样料均匀的随时间(或运输条件)发生变化。表现形式为:虽然整批样料的特性值发生了变化,但在每个选定的检测时间点,标准样品特性标准值的一致性很好。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点标准样品的特性标准值不相同,但在任何特定的一个时间点,该批标准样品的特性标准值则是一致的。这种情况的特征是:在任何一个检测时间点,整批标准样品的样料仍然保持均匀,只是每个检测点标准样品特性的标准值发生了变化,而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则没有发生变化。第二种情况是:在每一个检测时间点,整批样料发生的变化不均匀(同一瓶内有的样料发生了变化,有的没有变化,即瓶内均匀性发生了变化;或有的瓶内样料发生了变化,有的瓶没有变化,即瓶-瓶之间均匀性发生了变化),表现形式为:在任何一个检测时间点,标准样品的样料均匀性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应的特性标准值和测量不确定度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看出:稳定性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研究随时间变化标准样品均匀性变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此原理把稳定性研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样料随时间变化而均匀发生变化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稳定性研究,找出样料特性值变化与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寻找出合适的回归方程,如果能获得回归方程,就可以对标准样品的稳定性变化进行预测。第二类是样料随时间变化而发生不均匀变化的情况。可以通过稳定性研究,判断、确定每个检测时间点标准样品特性的标准值变化是否在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判断的统计检验方法为F检验或t检验。第三类是运输条件稳定性研究。由于在实际运输中,运输环境、条件常常比较严酷且不能避免,此时稳定性研究的目的就变为寻找运输条件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然后在标准样品特性值的测量不确定度中附加上这个测量不确定度分量。2.标准样品稳定性检验方案的选择标准样品稳定性研究方案选择的依据是上述稳定性研究分析的内在机理,到目前为止,在标准样品技术领域内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稳定性检验方案:——传统的稳定性检验方案;——同步稳定性检验方案。第一种是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这种方案是:假设在理想条件下,对同时制备的各瓶样品按预先规定的时间顺序,逐瓶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标准样品的有效期限。很明显,采用这种方案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由于是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的,所以这时的检测条件基本上可以说是复现性条件。也即虽然采用的是同一检测方法、同一个操作人员、同一台仪器;但是由于随着时间的变化,仪器的准确度水平、操作人员操作手法、检测环境条件也在变化,所以检测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也在变化。所以这时即使样料是稳定的,但在每一个特定检测时间点,检测样料所获得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能会比定值时获得的测量不确定度值要大。这时,我们就难以判断这种测量不确定度的增大究竟是样料变化引起的还是检测方法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二是这种方案的前提条件是样料变化必须是均匀的,如果出现上述瓶内或瓶-瓶之间样料变化不均匀,则在每个特定检测时间点,检测样料所获得的检测数据就可能没有代表性。当在某个检测点,采样得到的正好是没有变化的样料时,我们就可能把整批稳定性不合格的样料误判为合格。为了解决这些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的缺陷,目前国际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研究方案——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理论上可以解决上述两个缺陷。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与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的差异是:在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中,设计安排在每一个特定检测时间点同时对几瓶样料进行检测。这样一来,对每一个检测时间点而言这几瓶样料的检测就是重复性条件。因为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时间变化引入的干扰对每瓶样料和测量方法都是相同的。又由于在每个特定的检测时间点同时检测几瓶样料,这样就避免了采样没有代表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从理论上讲,确实可以克服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中的两个缺陷,更科学合理地反映了实际情况。但是采用同步稳定性研究方案提出的时间短,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的样品比较多,费用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按每一个特定检测时间点,同步进行3~5瓶计算,所需样料和检测费用就比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要多3~5倍)。3.稳定性检验的程序两种稳定性研究方案的步骤是相同的,差异仅仅表现为:在每个特定的检测时间点,试验瓶数以及相应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不同,典型的程序如下:(1)研究策划稳定性研究方案。选择统一的检测方法、制订具体检测步骤、考核确定检测人员、监督人员;按标准样品研复制时间要求,规定稳定性研究的检测时间点(例如:研制时间为两年,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稳定性检测)、每个检测时间点重复性检测次数(如果是传统方案,每瓶重复性检测3次;如果是同步方案,每次重复性检测5瓶,每瓶重复性检测3次)等;(2)按稳定性研究方案的要求,按规定的检测时间点,依次进行检测;(3)对检测获得的数据进行评估,首先检查这些数据的有效性,然后检查这些数据是否呈现一定的趋势变化;(4)当每个检测时间点的特性值变化趋势明显时,可采用经验线性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当无法直观看出变化趋势而特性值变化比较大时,可采用F检验来确定各个时间点特性值变化的显著性;当每个检测时间点特性值变化比较大时,采用t检验确定每个检测时间点各瓶特性值的一致性程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5)给出稳定性研究结论。4.实例根据国家标准样品GSB10-1332-2000《纤维级聚脂切片标准样品》,以某实验室对其中粘度进行跟踪稳定性研究的数据。该标准样品粘度标准值为0.6428dl/g,置信率为95%时的扩展测量不确定度为0.0012dl/g。采用传统稳定性研究方案,按程序判断其有效性。

应用实例

2022.02.11

实验室开工后必须做的事情汇总

实验室巡检第一天到实验室,应先进行巡检。检查实验室封条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打开后又粘上的情况。检查设施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漏水和断电(试剂药品柜、低温标准物质存放柜不应断电)情况。安排第一次晨会晨会内容不限,建议大家一起高呼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说明开工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室安全。消防和安全设施检查检查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消防水泵等状态、位置、数量是否正常。紧急喷淋装置和洗眼器进行放水检查。打扫卫生先打扫卫生,不着急开机,应充分除尘。新年新气象。环境状态确认若果实验室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应在环境条件达到要求后方可开机或开始工作。大型仪器开机,中小型仪器开机和检查实验室平时不关机的仪器,可在确认环境状态等要求符合开机条件后开始开机,必要时先进行维护保养。开机应由授权人员进行。开机后宜进行仪器状态检查,记录设备状态。需期间核查的设备可安排在长时间关机后进行期间核查。中小型设备可开机预热、驱潮,检查设备状态。不需要检定/校准的设备,可在此时进行设备状态确认,更换设备标识。年度工作计划确认确定实验室年度计划制定情况,未完成的尽快完成编制、审核和批准。一般实验室会有如下年度计划: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年度计划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年度计划(别忘了标准物质的哟)人员培训年度计划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年度计划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质量控制计划(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实验室间比对)内部审核计划(安排在管审前面)管理评审计划(安排在内审后面)安排培训、质量控制一般刚到实验室检测工作不会特别多,可在此时安排些内部的培训、质量控制工作。库存检查标准物质管理人员、药品试剂管理人员、耗材管理人员进行盘库,确认物品实际数量与台账数量一致。此工作也可放假前进行,无需重复检查。

企业动态

2022.02.11

Tris缓冲液的优缺点与应用方法

Tris中文品名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氨基丁三醇;缓血酸胺;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粉末。溶于乙醇和水,微溶于乙酸乙酯、苯,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对铜、铝有腐蚀作用,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Tris有很高的缓冲能力,在水中溶解度高,对很多酶反应是惰性的,使Tris成为用于许多生化目的非常满意的缓冲液。一般用于稳定反应体系的pH,在pH7.5-9.0之间有较强的缓冲能力Tris缓冲液的优点:1. 因为Tris碱的碱性较强,所以可以只用这一种缓冲体系配制pH范围由酸性到碱性的大范围pH值的缓冲液;2. 对生物化学过程干扰很小,不与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离子发生沉淀。Tris缓冲液的缺点:1. 缓冲液的pH值受溶液浓度影响较大,缓冲液稀释十倍,pH值的变化大于0.1;2.温度效应大,温度变化对缓冲液pH值的影响很大,△pKa/℃=-0.031,4℃时缓冲液的pH=8.4,则37℃时的pH=7.4,一定要在使用温度下进行配制,室温下配制的Tris-HCl缓冲液不能用于0℃~4℃;3. 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所以配置的缓冲液要盖严密封;4.此缓冲液对某些pH电极发生一定的干扰作用,所以要使用与Tris溶液具有兼容性的电极。Tris缓冲溶液的应用:在电泳缓冲液中同甘氨酸构成缓冲体系稳定pH值;在凝胶中使用Tris-HCl缓冲体系稳定pH值;被广泛用作核酸和蛋白质的溶剂;Tris缓冲液的低离子强度特点还可用于线虫的中间纤维的形成;在Tris盐酸缓冲液中加入EDTA制成“TE缓冲液”,可用于DNA的稳定和存储;将调节pH值的酸溶液换成乙酸,获得“TAE缓冲液”,换成硼酸可获得TBE缓冲液。这两种缓冲液常用于核酸电泳实验中。

应用实例

2022.01.21

蛋白纯化系统中亲和纯化常见问题,实验人看过来!

1. 镍柱使用中出现棕色是怎么回事?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缓冲液中 DTT 的影响, DTT 会对镍柱的颜色和纯化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碱性的缓冲液条件下镍离子会被 DTT 还原生成棕色的沉淀,所以所有镍柱的生产商都强调要尽量避免 DTT 的参与(一般的镍柱耐受小于 5mM DTT,推荐缓冲液中不要超过2mM DTT)。2. 通过 His 标签纯化的蛋白,杂带比较多,如何改进?(1)如果蛋白纯化的是上清,蛋白酶会部分降解目的蛋白,可通过加多种蛋白酶控制剂改进。(2)可提高杂蛋白与镍柱结合起始咪唑浓度,以降低杂蛋白与镍柱的亲和力。(3)杂蛋白和目的蛋白结合,可通过超声前加入去垢剂的方式消除(1%-2%Tritonx-100)。3. 镍柱堵了怎么办?(1)柱子发生堵塞,可能是样品中细胞碎片或其他杂颗粒所致,所以样品一定要高速离心。(2)上清纯化时,蛋白发生变性,有絮状物产生,赶紧加入 1-2mM DTT (上清样品处理要在冰浴中进行),还不行加尿素变性,使其在变形环境下。(3)样品处理时的料液比不要太小,否则黏度大,或者导致蛋白析出或变性,料液比要在1/10-1/15 之间较适宜。4. 纯化过程中,蛋白出现了浑浊,怎么办?(1)出现浑浊,说明蛋白处在不稳定的环境中或者自身就不稳定,所以要检查缓冲体系是否正确,环境是否低温,或在缓冲液中加入还原剂 DTT。(2)加入肌氨酸钠,迅速使蛋白变性,消除浑浊现象。5. 如何处理样品,可使其初步提纯(如何洗去蛋白的自身带)?(1)上清样品处理,要加入去污剂,蛋白酶控制剂,还原剂,还要注意温度及超声破碎的参数。(2)去大肠杆菌自身带(两条 30KD-40KD)可用非变性缓冲液超声悬浮(加入去垢剂),离心 6000r/min,30min,10℃。(若效果不够可继续上述步骤)。(3)大肠杆菌包涵体的洗涤,可用包涵体洗液多洗几遍,也可用 1M/2M/4M/8M 尿素逐步溶解,可选取其中纯度较佳的。(4)可用硫酸铵沉淀法,初步提纯。6. 蛋白挂在柱子上洗脱不下来,怎么解决?(1)洗脱条件太温和(组氨酸标记的蛋白质仍然结合在柱上,结合力较强) 策略:用增加咪唑的梯度洗脱或降低 pH 来找出较佳的洗脱条件。(2)降低 PH 的方法洗脱的,因 为若 PH 低于 3.5,会导致镍离子脱落 策略:改变洗脱办法,咪唑竞争性洗脱(3)蛋白已沉淀在柱上 策略:减少上样量和孵育的时间,试用去污剂(1%-2%Tritonx-100)或改变 NaCl 的浓度,或在变性条件下洗脱(用 8M 脲,或 6M 盐酸胍),也可在洗脱 Buffer中加入 2mMDTT 或者 0.5%肌氨酸钠进行洗脱。(4)非特异性疏水或其他相互反应 策略:加非离子去污剂到洗脱缓冲液(如,2%Triton X-100)或增加 NaCl 的浓度。7. 没能纯化到带 His 标签的蛋白,蛋白都流穿了(未挂柱)?(1)超声的功率不对(太大,蛋白炭化,太小,蛋白没有释放) ; 策略:改变超声功率,并在超声前加入溶菌酶。(2)样品或者是结合缓冲液不正确 ;策略:检测 pH 及样品和结合缓冲液的组成份(EDTA)。(3)组氨酸的标签没有完全的暴露 ; 策略:在变性条件下(用 8M 脲,6M 盐酸胍,1%SDS) 并加入 1-2mMDTT 进行纯化。(4)His 标签丢失;策略 1:WB 或者 anti-his 的抗体检查 His 是否表达,上游构建,改变his-tag 的位(C-terminal or N-terminal),必要时增加 his 个数(常用 6-10 个);策略 2:孵育的时间不够,降低流速和增加孵育的时间;策略 3:改变螯合的金属离子,寻找到较佳的结合金属离子。Ni2+通常是从宿主细胞蛋白中纯化大多数(组氨酸)6 标记的重组蛋白质的金属离子,也是一般常用的离子。蛋白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结合强度受几种因素影响,包括长度、位置、亲和标记在蛋白的暴露程度、所用离子的类型、以及缓冲液的 pH,因此一些蛋白用其他离子可能更容易地进行纯化而不用 Ni2+。可以利用 Hitrap IMACHP 来筛选不同的金属离子。

应用实例

2022.01.21

为什么我们要用琼脂糖凝胶做电泳载体?

常用的电泳实验载体:1、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它是纤维素的醋酸酯,由纤维素的羟基经乙酰化而制成。2、 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以琼脂糖凝胶为支持物的凝胶电泳。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又称为共聚体的N,N’-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PAGE)。4、等电聚焦电泳 :等电聚焦电泳是利用具有pH梯度的电泳介质来分离等电点(pI)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其分析原理与其它支持物电泳的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直接参与带电颗粒的分离过程,在电泳中,物质分子通过空隙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泳动时受到的阻力比小分子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依赖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琼脂糖系天然的琼脂加工制得,天然琼脂是一种多聚糖,主要由琼脂糖(约占80%)及琼脂胶组成。琼脂糖是由半乳糖及其衍生物构成的中性物质,不带电荷。而琼脂胶是一种含硫酸根和羧基的强酸性多糖,由于这些基团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能产生较强的电渗现象。所以常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脂蛋白、糖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同工酶的分离和鉴定,为临床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与免疫化学反应相结合发展成为免疫电泳技术,用于分离和检测抗原。可对目前常用的琼脂糖进行某些修饰,如引入化学基团羟乙基,则可使琼脂糖在65℃左右便能熔化,被称为低熔点琼脂糖。该温度低于DNA的熔点,而且凝胶强度又无明显改变。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称为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主要应用于DNA研究。如DNA鉴定,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制作等,为DNA分子及其片段分子量测定和DNA分子构象的分析提供了重要手段。总结琼脂糖凝胶电泳的优点如下:1. 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以进行电泳。2. 琼脂糖凝胶结构均匀,含水量大(约占98%~99%),近似自由电泳,样品扩散较自由电流,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3. 琼脂糖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检测及定量测定。4. 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期保存。

应用实例

2022.01.21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培养基有很多种,你要配制哪一种呢?你要查清楚,你要配的培养基的成分有那些,然后把要用的东西找到。在配制之前你要把装培养基的容器准备好,是用试管、平皿还是三角瓶。之后看要配的是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觉得是否放琼脂或明胶。之后找来一个大烧杯,依次把要放的物质放入,要是配的是固体培养基要把加入琼脂或明胶的培养基放在电炉上加热,待琼脂或明胶完全溶解后趁热迅速分装。之后把分装好的培养基封口,之后选择是干灭还是湿灭,等灭菌之后,配制培养基的工作就完成了。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1目的1.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1.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2原理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3材料3.1器皿及材料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养皿及培养皿盒、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酒精灯、棉花、线绳、牛皮纸或报纸、纱布、乳胶管、电炉、灭菌锅、干燥箱。3.2药品试剂蛋白胨、牛肉膏、NaCl、K2HPO4、琼脂、NaNO3、KCl、MgSO4、FeSO4、蔗糖、麦芽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土豆汁、豆芽计、磷酸铵、5%NaOH溶液、5%HCl溶液。4流程称药品→溶解→调pH值→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5步骤5.1培养基的制备5.1.1称量药品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5.1.2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5.1.3调节pH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5.1.4溶化琼脂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琼脂加入后,置电炉上一面搅拌一面加热,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后才能停止搅拌,并补足水分(水需预热)。注意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5.1.5过滤分装先将过滤装置安装好。如果是液体培养基,玻璃漏斗中放一层滤纸,如果是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则需在漏斗中放多层纱布,或两层纱布夹一层薄薄的脱脂棉趁热进行过滤。过滤后立即进行分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 引起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固体分装装量为管高的1/5,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分装三角瓶,其装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5.1.6包扎标记培养基分装后加好棉塞或试管帽,再包上一层防潮纸,用棉绳系好。在包装纸上标明培养基名称,制备组别和姓名、日期等。5.1.7灭菌上述培养基应按培养基配方中规定的条件及时进行灭菌。普通培养基为121℃20min,以保证灭菌效果和不损伤培养基的有效成份。培养基经灭菌后,如需要作斜面固体培养基,则灭菌后立即摆放成斜面(图3-2),斜面长度一般以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为宜;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垂直冷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5.1.8倒平板将需倒平板的培养基,于水浴锅中冷却到45~50℃,立刻倒平板。5.2灭菌方法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5.2.1.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5.2.1.1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加水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内加水到水位线。立式消毒锅最好用已煮开过的水,以便减少水垢在锅内的积存。注意水要加够,防止灭菌过程中干锅。装料、加盖灭菌材料放好后,关闭灭菌器盖,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旋,使蒸汽锅密闭,勿使漏气。排气打开排气口(也叫放气阀)。用电炉加热,待水煮沸后,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当有大量蒸汽排出时,维持5min,使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净。升压、保压和降压当锅内冷空气排净时,即可关闭排气阀,压力开始上升。当压力上升至所需压力时,控制电压以维持恒温,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待时间达到要求(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2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接近“0”时,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过早过急地排气,否则会由于瓶内压力下降的速度比锅内慢而造成瓶内液体冲出容器之外。灭菌后的培养基空白培养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经24h培养无菌生长,可保存备用;斜面培养基取出后,立即摆成斜面后空白培养;半固体的培养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后,空白培养。5.2.2干热灭菌法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干热灭菌。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即加热至160~170℃维持1~2h。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5.2.2.1灭菌前的准备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用棉绳以活结扎紧,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轻轻捅入管口,松紧必须适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统一通过火焰烧去,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5.2.2.2干燥箱灭菌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注意不要摆放太密,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h,注意勿使温度过高,超过170℃,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取出物品,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用此法灭菌时,绝不能用油、蜡纸包扎物品。5.2.2.3火焰灭菌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或三角瓶口,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6结果6.1记录各种不同物品所用的灭菌方法及灭菌条件(温度、压力等)。6.2试述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应用实例

2022.01.20

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有效期探索

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但主要是因其性质和应用而变化的。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化学实验课程重要的消耗性物资,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试剂的有效日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生产日期来判断化学试剂的有效性,其实大谬不然。化学试剂不像食品和药品有严格的保质期,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这与化学试剂的保质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有关;但主要是因其性质和应用而变化的。因此化学试剂要在妥善保存之下,再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判断试剂是否出现变质、能否继续使用或是否可以通过采取适当措施提纯使用。⒈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品种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按试剂的化学组成或用途进行分类。⒉化学试剂的性质对有效期的影响化学试剂都没有注明保质期,确定试剂是否变质主要是凭经验和做新旧试剂对比试验。要了解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化学试剂的有效期随着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保存有效期就越长,保存条件也简单。初步判断一个物质的稳定性,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无机化合物,只要妥善保管,包装完好无损,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使用。但是,那些容易氧化(如亚硫酸盐、苯酚、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应将其固体或晶体密封保存,不宜长期存放;其水溶液亚硫酸、氢硫酸溶液要密封存放;钾、钠、白磷更要采用液封形式)、容易潮解的物质,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有机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挥发性较强,包装的密闭性要好,可以长时间保存(3~5 年)。但容易氧化、受热分解、容易聚合、光敏性物质等,在避光、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只能短时间(1~5 年)内保存,具体要看包装和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有机高分子,尤其是油脂、多糖、蛋白、酶、多肽等生命材料,极易受到微生物、温度、光照的影响,而失去活性,或变质腐败,故此,要冷藏(冻)保存,而且时间也较短。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高纯物质,原则上要严格按照保存规定来保存,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受到化学环境的影响,而且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基准物质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GB/T 601-2002 中对标准溶液的有效期有明确的规定:在常温(15?C~25?C)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超过两个月要重新标定或检查之后再用。培养基:按规定配制并消毒好培养基,冷至室温,保存在阴暗处(尽可能贮藏在冰箱内),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在一个月内用完,具体见培养基制备操作规程。除另有规定外、试液、缓冲液、指示剂(液)的有效期均为半年。HPLC 用的流动相、纯化水有效期为15 天。检验用的试剂、配制的试液必须贴好标签,配制的试液必须做好配制记录,其中培养基还必须做使用记录,标准滴定液领用后应做使用记录。检验用试剂的有效期必须在贮存期内。除另有规定外,液体试剂开启后一年内有效,固体试剂开启后三年内有效。⒊化学试剂的妥善保存化学试剂还没一个保质期的具体要求和界限。但化学试剂的管理通常要求“妥善”保存,做到“八防”(防挥发、防潮、防变质、防毒害、防光、防震、防鼠害、防火)。变质试剂是导致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遇到下列情况易出现试剂的变质:⑴空气的影响空气中的氧易使还原性试剂氧化而破坏。强碱性试剂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成碳酸盐,水分可以使某些试剂潮解、结块;纤维、灰尘能使某些试剂还原、变色等。⑵温度的影响试剂变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夏季高温会加快不稳定试剂的分解;冬季严寒则促使甲醛聚合而沉淀变质。⑶光的影响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某些试剂的化学反应而使其变质(例如银盐、汞盐、溴和碘的钾、钠、铵盐和某些酚类试剂)。⑷杂质的影响不稳定试剂的纯净与否、对其变质情况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纯净的溴化汞实际上不受光的影响,而含有微量溴化亚汞或有机物杂质的溴化汞遇光易变黑。⑸贮存期的影响不稳定试剂在长期贮存后可能发生歧化聚合,分解或沉淀等变化。在贮存期和有效期内液体如发现有分层、浑浊、变色、发霉等异常现象,流动相用于样品检测时,样品的保留时间或相对保留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固体如发现吸潮、变色等异常现象则应停止使用。⒋化学试剂的使用要求对有效期的影响⑴化学试剂的标志与使用范围我国国家标准GB 15346?1994《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规定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化学试剂的等级及门类。⑵化学试剂的使用要求大多数化学品的稳定性还是比较好的,具体情况要由实际使用要求来判定。如果分析数据作为一般了解,或者分析结果没有特定的准确要求,如一般教学实验,对化学试剂的质量级别就可以做一般要求。但工厂化验数据为指导生产而用,化学试剂的质量指标绝对不能含糊。而用于一般合成制备使用的化学试剂,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工业级别的化学试剂就可以满足。但研究型和某些特种化学品的合成制备,有些情况下,对原料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严格把关。对于储存期久的试剂可以用在要求不高的检测任务中,对可能变质的试剂可以与新购的试剂对比使用来判断是否变质了。只要化学性质不变,没有引入杂质原则上都能用。总之,化学试剂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据化学试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作出基本判断,再对化学试剂的保存状况进行外表观察,然后根据具体需要来得出能否使用的结论。

参数原理

2022.01.20

微生物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经过前期对多糖的提取,去除蛋白质、色素、小分子等物质得到粗多糖,而这些粗多糖其实是由很多分子量、结构不同的多糖混合而成。为了得到纯的多糖即均一性多糖,仍需进一步对这些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  1、分步沉淀法  多糖的结构和分子量不同,其极性大小不同,在有机溶剂(如醇或酮)中的溶解度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可以依此增加醇浓度,从而将多糖按分子量从大到小的沉淀出来。但是分级沉淀法一般得不到均一性多糖。仍需要借助柱层析法等进一步纯化,方可得到均一性的多糖。  2、柱层析法  要获得均一性的多糖,一般是先经过阴离子交换柱进行粗步纯化,然后再用凝胶柱进一步纯化。有些多糖也采用大孔树脂柱进行纯化。下面对这三种柱层析法进行详细介绍。  3、阴离子交换法  一般使用阴离子交换柱对真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多糖进行初步分离。阴离子交换色谱常用的介质有DEAE-纤维素、DEAE-琼脂糖凝胶、DEAE-葡萄糖凝胶。常用的有DEAE-52和DEAE-Sepharose。例如用DEAE-52柱对大杯香菇等菌类、玉米等植物、桑黄等藻类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使用DEAE-52填料进行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该柱子一般直径偏大,其中以2.6cm最多,操作过程中流动相的流速也较快,流速一般在0.7-2ml/min之间,以1ml/min最多,至于柱子的长度,选择范围较广,从25-100cm不等。DEAE-Sepharose柱也常被用在对菌类、植物和藻类粗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中,在选择层析柱的直径、流速和长度的方面与DEAE-52相似。DEAE-52或DEAE-Sepharose柱的流动相都是纯水和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4、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根据被分离组分尺寸大小与凝胶的孔径关系实现分离,类似于分子筛的作用。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SephadexG)、SephadexLH-20、聚丙烯酸凝胶ToyopearlHW等。多糖的进一步分离往往会选择用各种凝胶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使用哪一种凝胶对多糖进行纯化的标准是多糖的分子量,不同种类和型号的凝胶能够分离多糖类型和分子量范围不同。凝胶柱的柱子规格常具有长而细的特点,直径以1.6cm偏多。无论什么类型的凝胶柱,流动相多为蒸馏水或者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应用实例

2022.01.20

过期标准品也能废物利用!

标准品失效后,能否利用废弃物,应该不能继续制作标准品。就这样扔了也很可惜。例如,带来期间检查,证明其价值可靠,可以继续使用。一些网友表示,农药定性分析和快速筛选完全可行。例如,用于农药代谢研究,一般的分析不需要太准确的定量就可以使用。其实,剩下来制作的实验室多多少少都有过期的标准品。主要是在保质期内很难全部用完。即使前辈将过期的标准品作为对比实验,数据显示,如果标准品保存得当,过了保质期也不影响使用,也不影响过期一年后的定量准确性。一般来说,标准产品过期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作为废液或固废统一分类处理,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二、一次检测过期的标准品,用新购买的标准液定量。参考(注意成本考虑)标准品的理化性质,如果变化不大,可以用于回收率试验。三、可用于标准品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其降解产品响应极弱为前提,用于色谱峰定性的分析。四、可用于内部质量控制、数据盲目比较、农药定性分析和快速筛选,实验室内部可用于探索实验条件、优化参数。

应用实例

2022.01.19

分析药物质量标准的方法有哪些?

  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重复性:相同条件下,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至少9次。  2、中间精密度: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三、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四、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zui低量,无须定量。用百分数、ppm或ppb表示。  五、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zui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七、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应用实例

2022.01.19

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概述

1、植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意义广义而言,任何生物分子都是一种天然产物,但是这一概念通常用来指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metabofite),又称二次代谢产物,即有机体所产生的、分子量小于1500的那些小分子。而这些小分子且并非是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不象更为普遍的大分子诸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多糖等那样,它们构成了生命更为基础过程中的基本结构。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分子较小且结构丰富多彩,具有更为多变的化学性质,其中不少还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它们构成了植物天然产物研究的物质基础。2、植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策略要想得到一个高纯度、高产量和低成本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不仅需要对各种分离纯化技术全面地了解,也要掌握分离纯化的基本策略,在工艺设计和优化中常常需要考虑纯度、回收率、成本和安全性。(l)纯度:目标产物的最终用途决定了纯度的要求,如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的纯度一般要求达到99.5%。天然产物提取所达到的纯度与为之所付出的工作量之间常常接近于指数关系。从一种复杂混合物的粗品开始,除去其中不需要的一半以上的杂质通常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要除去其中极少量的杂质是非常艰辛和繁琐的。仅)回收率:在天然产物的提取中每一步中都会发生产物的损失,获得非常高的纯度必然会损失更多的目标产物,因此生化工程师必须进行过程优化以及从实验室到生产的放大研究,再考虑纯度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提高回收率。(3)成本:分离纯化设备及材料费用常常占整个生产费用的50%一90%。所需纯度和提纯所需时间是决定最终成本的两个关键因素脚l。高纯度往往需要较昂贵的提纯设备或更多的提纯步骤,造成很高的生产成本。提高分离的效率,减少提纯步骤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4)安全性:一方面,作为药物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必须去除各种墨幽中文有害甚至有毒的成分以及其他能引起副反应的杂质;另一方面,分离过程应尽量避免环境的污染,减少有毒有害溶剂的使用,消除对人员伤害的可能。3、植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的分离技术相比,生化分离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而植物天然产物的分离不同于那些更为普遍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因为他们的分子较小,而且与相对均一的蛋白质、核酸以及碳水化合物相比具有更为多变的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在分离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到目前为止,植物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所面临的难点有:(l)有效成分的含量低,难于富集。例如抗癌药物紫衫醇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只有0.06%一0.07%;(2)分离体系非常复杂:一方面,植物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类型众多,结构复杂,数目庞大,可能既有像核酸、蛋白质和多糖这样的大分子,也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菇类以及无机盐等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另一方面,对同一类型的有效成分,大部分也存在着许多从同一前体代谢得到的结构类似物;(3)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产地、季节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杂质的特性也往往不同,另外许多天然产物的结构不稳定,己降解或转化。为解决这些难点,需要利用多个步骤,不断变换分离方法,设计并实施高效的生化分离技术路线,将整个分离过程的有关步骤进行组合,使之具有简单,快速,低耗的特点以及良好的操作弹性。4、分离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分离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两类:(l)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分配系数的差别,将其分配至两个或若干个物相中,如盐析、沉淀和萃取等;(z)将混合物至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到不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目的,如超速离心与超滤技术等。因此,在选择一种分离纯化技术之前必须了解目标产物的一些理化性质(溶解性、极性、带电性、生物特异性等),这些性质可用来指导分离纯化技术的选择。5、分离纯化技术的排序植物天然产物一般都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目标产物含量可能非常低;另外由于分离体系中既有与目标产物性质差异非常大的杂质,也有理化性质差别不大的结构类似物,因此很难一步就能纯化出目标产物。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从植物中浸提,初分离,纯化和精致四个步骤。对于某些天然产物的纯度可能要求不高,仅需要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步骤,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涉及以下这四个阶段:(l)浸提:浸提的目的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将存在于植物细胞内不同位置的产物提取到细胞外的液相环境中,同时可以除去大量的生物质如植物的纤维等。提取的第一步是要通过溶剂或水溶液将小分子的目标产物溶出。这可以通过一系列极性顺序变化的溶剂提取,也可以通过采用像甲醇这样的通用溶剂将大部分天然产物溶出的同时,而且能够渗入细胞壁的物理屏障提高其从细胞质中的释放,然后再经过滤或离心除去不溶物。一般的,植物原料须经干燥并适当粉碎,以增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提高提取效率【例。植物成分中,菇类、幽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的极性较小,易溶于氯仿、乙mi等亲脂性溶剂中;而糖贰、氨基酸等类成分则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至于酸性、碱性及两性化合物,其溶解度将随pH值而改变。(2)初分离:在初分离阶段,由于浸出液中物质十分复杂,目标产物的含量低,且在理化性质上与目标产物相似的杂质数量较多。因此初分离的目的常常是采用多步液一液萃取,吸附层析以及沉淀等分辨率相当低的分离方法,除去大部分的杂质成分,达到浓缩目标产物的目的。初分离产物应包含所有感兴趣的天然产物而只含有少部分的初提物,体积相对较少,可用后续高分辨率提取。在初分离阶段选择分辨率较高的分离方式一般不太合适,因为高分辨率的分离方法通常是根据物质的两个以上的理化性质差异而建立起来的,负荷能力往往都比较小;另外,在杂质多的情况下,位点效应比较严重,大量的理化性质相近的分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彼此竞争占据某一位点,因而只能在特定区域得到一些理化性质相近的同类物质,使得收集馏分中掺杂大量的类似物,给后续的纯化步骤造成很大的困难。(3)纯化:经初分离后,需要采用高分辨率的分离步骤来除去仍旧存在的杂质组分。由于这些杂质组分与目标产物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因而会在两步分离之后依然与目标产物共存。尽管初分离所得到的可能只是用于后续提纯的粗馏分,但在纯化阶段,通过对分离方法进一步加以调整和改进,就可以使分离纯化达到预期的目标。在纯化阶段,所采用的分离方法需要根据物质的分配系数,分子量大小,极性高低,离子电荷性质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差别等因素来进行选择,而不同的分离方法也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作用。(4)精制:这一步通常包括脱色,去除微量杂质或热源,冷冻干燥或者结晶等。由于这一步产物基本上已经很纯,且所用的工艺也比较成熟,因此,和前三个阶段相比,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总之,将各种分离纯化手段有机地进行组合,合理地安排分离方法的先后顺序,同时尽可能地实现各个步骤之间的偶合,使植物有效成分得到高效快速的分离,这是对每一个从事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工作人员的挑战。

参数原理

2022.01.19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的验收程序

培养基验收规程目的 规范培养基验收的过程和项目,以保证实验室所用培养基符合要求。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培养基的验收工作。职责培养基验收员应遵循本规程,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培养基验收。建立并更新《实验室在用培养基清单》程序 4.1 术语和定义4.1.1培养基批量:是培养基充整的可追溯单位,是指满足产品要求(内部控制)和性能测试,产品型号和质量稳定的一定量的半成品或成品。这些产品在特定的生产周期生产,而且编号相同。 4.1.2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使用前需加水和处理的干燥培养基,如:粉末、小题粒、冻干粉等形式:·充全培养基;·不完全培养基,使用的时侯需加入添加剂。 4.1.3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以即用形式或融化后即用形式置于容器(例如平皿、试管或其他容器)内供应的液体、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充全可即用的培养基;·需重新融化的培养基;·使用前需重新融化并分装的培养基;·使用前需重新融化,添加物质并分装的培养基。 4.2 培养基接货验收培养基的接货验收。由培养基验收员完成.新购买的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通常为脱水的粉状或颗粒装)和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应保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包装充整。接收时应检查以下项目或额外的必要项目:·培养基名称,独立成分、添加成分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最终pH;·储存信息和有效期;·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必要的安全和(或)危害数据。 4.2.1培养基验收员建立并更新《实验室在用培养基清单》,包括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和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对于培养基的使用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 4.2.2对验收合格的培养基,按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4.2.3培养基拒收项目如下但不限于:■ 验收以上检测项目时有不合格项目■ 培养基成分和含量比例不符合要求■ 有效期不合格■ 外包装上资料模糊不清■ 包装破损

应用实例

2022.01.18

大肠菌群测定标准取样原则、常见问题

大肠菌群MPN法1、取样原则:本标准中对应的检样量分别为0.1g(mL)、0.01g(mL)、0.001g(mL),根据样品限量值,查阅附录部分MPN表:(1)无论固体或液体,当限量值为“<3.0”或其它任意能在标准“表1”中查到的数值,则分别取1mL 1:10的样品匀液接种到3管单料LST肉汤管、分别取1mL 1:100的样品匀液接种到3管单料LST肉汤管、分别取1mL 1:1000的样品匀液接种到3管单料LST肉汤管;(2)无论固体或液体样品的限量值为“<0.3”或其它任意为MPN表中查到的数值缩小10倍的数值,则分别取10mL样品1:10稀释液接种到3管双料LST肉汤管、分别取1mL 1:10的样品匀液接种到3管单料LST肉汤管、分别取1mL 1:100的样品匀液接种到3管单料LST肉汤管(如蜂蜜的限量值为0.3MPN/g,即采取此做法)。2、凡产酸或产气的LST管,都取1环接种GBLB肉汤管,凡BGLG产气者记为阳性。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常见问题汇总)1、VRBA培养相关问题(1)所用器皿是否需要灭菌?答:不需要。配制培养基所用到的锥形瓶、玻璃棒、勺子等均不需要灭菌,但要求一定要清洗干净,表面无污渍、无残留。煮沸完成后,取下锥形瓶,用一般常用的卫生纸(软纸)覆盖瓶口,用橡皮筋缠绕,待冷却至适宜温度即可倾注培养基。在倾注培养基时,须点燃酒精灯,稍微灼烧锥形瓶口。(2)如何保持“煮沸2min”?答:可以用电磁炉或电热板进行加热煮沸,在该培养基即将煮沸时调低温度。实际操作时,不需要严格按照此要求进行,加热煮沸数秒即可。原因:本培养基很难保持煮沸2min,一旦煮沸,则培养基很快上涌、翻腾,若不调低温度或立刻采取其他措施,则培养基可在数秒内喷涌出来,严重者可喷涌2米以上、电磁炉周围1—2米范围内都是培养基飞溅的范围(实验室危险因子之一)。(3)若培养基未用完,是否可以冷藏起来下次用?答:不可以。4789.28中已规定,固体培养基最多允许熔融1次(指的是经过高压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还可以熔融一次后使用)。且VRBA培养基冷却后,再次熔融时非常容易喷涌,若温度控制不当,底部培养基熔融后很快就会发生喷涌(即培养基未完全熔融就会发生喷涌现象)。(4)倾注完成后是否需要“覆盖一层”?如何覆盖?答: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覆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检验员初次接触该食品(或食品品类),则有必要在倾注培养基后再覆盖一层(原因是不清楚该样品是否会发生蔓延)。而如此往复测试几次后,若该样品或食品品类均不存在蔓延现象,则以后的实验中都不需要进行覆盖。若重复多次测试后都有蔓延现象,则以后的检验中最好都进行覆盖,最好是在原培养基已凝固或半凝固(不会发生晃动)时再倾注一层培养基(“一层”是指缓慢倾注培养基至培养基刚好能够覆盖整个平皿)。2、如何确定培养基上长的是不是大肠菌群?答:建议新手们认真按照标准进行证实试验,此证实试验简单易操作,每一次VRBA上有菌落生长都进行证实试验,如此往复3-4次,对于哪种形态才是大肠菌群已经能够了然于心。

应用实例

2022.01.18

酒精消毒用品怎么用?看这篇就够了

日常生活中你会经常擦拭桌子、椅子、地板吗?会不会总是觉得擦过后还是不够干净卫生呢?现代人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注重清洁了,不同于老一辈总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在的青年人们总喜欢这个消毒那个也消毒。那么今天就来谈谈酒精消毒该如何选择浓度?一、我们先了解一下食用酒精、医用酒精、工业酒精及无水乙醇的区别。1、食用酒精:以谷物、薯类、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引自GB 316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2、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3、工业酒精:即工业上使用的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以上。主要有合成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醇、醛类、有机酸等杂质,这大大增加了它的毒性,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GB/T 394.1-2008工业酒精 甲醇含量(优级)≤800mg/L,远远大于食用酒精GB 31640-2016中规定的甲醇含量≤150mg/L。4、无水乙醇: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乙醇含量99.5%。GB/T 678-2002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分析纯等级规定甲醇的质量分数≤0.05%,核算为≤500mg/L,远远大于食用酒精GB31640-2016中规定的甲醇含量≤150mg/L。二、为什么不能用纯酒精消毒杀菌呢?1、这是根据酒精的杀菌机理与特点经过测定而确定的。由于细菌不具备进行氧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其氧化代谢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膜的表面;故其细胞膜蛋白质的干重可以达到70%以上,蛋白质是酒精杀灭因子的靶点物质。2、首先,酒精消毒剂是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结核杆菌;不能杀死如:细菌芽孢、部分种类的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酒精杀灭细菌的原理,主要是能渗入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1)如果酒精浓度过高,达到80%以上的浓度就会大大增强、加快蛋白质凝固的速度,使微生物族群的外层微生物接触到酒精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就发生迅速的变性凝固而形成对内层、里面微生物群体的坚固的包膜称之为:保护层。这个保护层为一层通透性极差的蛋白质层,阻止了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体内部的微生物群体的渗透,阻断了酒精杀灭因子进入菌群、菌体内部,将全部微生物杀死。(2)由于细菌都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族群的形式存在的,菌群深层内部的、未接触到酒精杀灭因子的微生物个体就不能被杀死。这些在包膜保护层内的未被杀灭的细菌待到适当时机如:包膜保护层破裂,就将冲破包膜保护层重新露出复活、生长繁殖。(3)达到80%以上并浓度逐渐增高的酒精,其渗透性逐渐降低。尤其是高浓度时,酒精的杀灭因子就更不能透过这个由外层菌体蛋白质变性形成的包膜保护层而渗入菌群的内部,接触到深层的每个细菌,导致杀菌能力逐渐减弱,就达不到消毒的目的了。(4)低浓度的酒精,虽可进入细菌,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杀灭因子,渗透压会降低,无法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也就不能杀灭细菌。三、酒精综合杀菌效果最佳浓度是75%酒精杀菌消毒能力的强弱,其浓度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过高或过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75%。经过测定,使用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形成阻挡酒精杀灭因子穿透的保护包膜。因而,就能使酒精杀灭因子继续向菌群内部渗透,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质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达到杀灭的浓度、剂量,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形凝固,也就能彻底将外、中、里层的全部细菌杀灭,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效果。所以,消毒用酒精的最佳浓度应为75 %,酒精的杀灭因子既可以渗入菌体内,也能深入菌群的深层内部,接触到每一粒细菌,将它们尽数都杀灭,做到科学合理应用酒精消毒剂。四、用75%的酒精多久能起到灭菌效果呢?酒精消毒不是立即就能起作用的,常规消毒,要保留在手上至少30秒,双手来回擦(跟洗手一样)。五、消毒一次能持续多久呢?严格的话,一般是一小时消毒一次,时间长了酒精挥发,就起不到消毒的作用了。所以消毒酒精配好后,应立即置于密封性能良好的瓶中密封保存、备用,一般是48小时内用完不宜放置过久,最好当天需要多少配置多少;使用后也应立即盖好瓶盖,以免因挥发而降低浓度,落入灰尘、杂菌被污染,影响杀菌效果。温馨提示:请特别留意酒精浓度,浓度一旦不够,最终残留在手上、操作台面或产品上(请注意喷洒在产品上酒精的浓度及喷雾大小)的大部分是水,更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六、采购食用酒精到底是95%浓度还是75%浓度好呢?目前市面上的食用酒精浓度有95%和75%两种。1、根据小编经验,如果采购大桶包装的(25L),建议采购95%浓度(理由:因为工厂不可能整桶配置,每次配置时由于桶口敞开致酒精容易挥发,导致桶内的酒精浓度低于原有酒精浓度),按照配置公式计算,辅以酒精计进行精确定量至75%浓度。2、如果采购小包装的(500ml瓶装),可以直接采购75%浓度,整瓶一次性使用,不需要进行稀释配置,操作方便。上述两种规格的食用酒精根据工厂的使用习惯和效果评价进行酌情选择。七、如何进行不同浓度酒精的配置换算?1、如何将95%酒精配置成100mL的75%酒精呢?万能公式:95%*A=75%*B,所需纯水C=B-A,公式中A与B分别是95%和75%酒精的总体积,这是两者之间互相配制的关键。代入万能公式,因为B=100mL,所以95%*A=75%*100,则A=75%*100/95%=78.95mL(95%酒精总体积),所需纯水为100-78.95=21.05mL。即是78.95mL95%酒精加21.05mL纯水就是75%酒精(提示:需要考虑温度补偿)。2、100mL95%酒精如何配制成75%酒精?95%*A=75%*B,A=100mL,B=95%*100/75%=126.66mL这126.66mL是75%酒精的总体积,包括水和95%酒精,因此配制时需要126.66-100=26.66mL纯水,加上原有的100mL的95%酒精即可。食品车间生产消毒用酒精溶液配置使用纯净水即可,当然,如果有蒸馏水最好。3、工业酒精:即工业上使用的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以上。主要有合成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甲醇、醛类、有机酸等杂质,这大大增加了它的毒性,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GB/T 394.1-2008工业酒精 甲醇含量(优级)≤800mg/L,远远大于食用酒精GB 31640-2016中规定的甲醇含量≤150mg/L。4、无水乙醇: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乙醇含量99.5%。GB/T 678-2002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分析纯等级规定甲醇的质量分数≤0.05%,核算为≤500mg/L,远远大于食用酒精GB31640-2016中规定的甲醇含量≤150mg/L。

应用实例

2022.01.18

细胞培养瓶内的细胞抱团怎么办

细胞抱团是利用细胞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时的常见问题,细胞成团后将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与繁殖,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首-先,细胞成团并不一定都会影响细胞培养进程。如果细胞轮廓清晰胞体通透,呈串状均匀聚集,证明细胞的生长状态良好。但多数情况下,聚团的细胞都是轮廓模糊、透光性差,甚至会出现合胞体,伴有细胞碎片,这证明细胞已经衰老或产生病变,状态不佳。解决细胞成团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如果细胞抱团不影响生长就没问题,只是计数时较麻烦。在消化时,可在细胞由多角形变成圆型之前,用手轻磕细胞培养瓶的侧壁,使细胞从壁上脱落(最好不要吹打,对细胞形状和生长都不好)。2、如果感觉有死细胞的 DNA,在细胞悬液中加入几滴无菌的 DNAse(1mg/ml 溶于水)将 DNA 链打断。轻柔地吹打细胞,防止对细胞膜造成物理损伤。3、如果细胞抱团是肉眼可见的,可让细胞静置半分钟左右,然后吸取上半部分没有抱团的细胞悬液来传代。如果细胞抱团肉眼不可见,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分离方法,只能等细胞状态改善后将这部分细胞慢慢排除出去。细胞培养瓶内的细胞出现抱团现象,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处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并针对所出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应用实例

2022.01.17

这些实验操作坏习惯,你中招了吗?

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我们一说再说,好习惯对实验人员的影响我们也是深有体会,以往我们也会分享如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可是有时候很多人明知道自己的操作是错的,但是已经习惯了,或者图省事,就一直错下去。这样不仅会给自己的实验数据带来不确定性,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人,得不偿失。那么今天,小编就不和大家说好习惯,我们来聊聊那些坏的实验习惯,看看你有有没有。实验过程中的坏习惯1.样品称量或者测定的时候,把数据先记录在草稿纸上,样品做完再抄到记录本上去;有时候实验完毕才统一填写记录;2.需要计时的步骤,使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的时间,控制得不严格;3.气相色谱分析的时候,注射器针头直接用手指蹭下,不用滤纸擦拭;4.洗完手以后直接在白大褂的屁股位置擦;5.为贪图省事,实验室门经常不关,导致环境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6.仪器还没降到限度以下,就开始关仪器。前处理过程中的坏习惯1.称量前,不校正,不看水平气泡是否在中心地带;2.天平还没稳定就开始称量、计数;3.使用天平的时候,喜欢用手指尖按按钮,按钮都被按坏了;4.称量样品时,多次重复使用称量纸;5.有时候不戴手套进行称量或其他操作;6.配置酸碱时不在通风橱内进行;7.定容最后环节不采用滴管,而是直接用洗瓶,定容得不太准确,常常是静置后会超出刻度线;8.定容时,不平视容量瓶刻度线;9.看滴定量的时候,不把滴定管取下,直接看;10.配置溶液时不记录步骤;11.用药匙取料,多余的药品仍返回瓶内;12.不注重进入实验区的穿戴:拖鞋上下阵,有时不穿白大褂,赤手取物品。实验完成后的坏习惯1.实验室废液直接倒入下水池,而不是处理回收;2.做完滴定,滴定管的液体不及时倒掉,有时候会放置很久;3.用过的平板、培养液随手乱扔;4.使用天平完毕后,不关闭天平门;5.将实验室专用服装穿到实验室外如食堂等地。如果说坏习惯带来的问题,仅仅是实验这一层面的,我觉得问题也不会很大,大不了实验失败,重新来一次而已。但是如果因此产生了安全隐患,影响人身安全或导致环境污染,人生就没有再来一次的选择了。

企业动态

2022.01.17

比色皿用不对,后果很严重!

光谱分析中,常用到比色皿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一旦比色皿选择、使用、清洗不当,便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等不良后果。比色皿分类比色皿,又名吸收池、样品池,用于盛放参比液、样品液。配套在光谱分析仪器上,如分光光度计,血线蛋白分析仪,粒度分析仪等。比色皿按使用的波长范围可分为三大系列:可见光系列(称:玻璃比色皿);紫外可见光系列(称:石英比色皿);红外光系列(称:红外比色皿)。比色皿选择玻璃比色皿只能用于可见光区,适用于330~1000nm 波长范围。石英比色皿既适用于紫外光区,也可用于可见光区,适用于200~400nm波长范围。由于玻璃比色皿的价格远远低于石英比色皿,通常选择可见光区使用玻璃比色皿,紫外光区使用石英比色皿。比色皿使用在使用比色皿时,两个透光面要完全平行,并垂直置于比色皿架中,以保证在测量时,入射光垂直于透光面,避免光的反射损失,保证光程固定。比色皿一般为长方体,其底及两侧为磨毛玻璃,另两面为光学玻璃制成的透光面采用熔融一体、玻璃粉高温烧结和胶粘合而成。所以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避免接触光学面,用力不可过大。同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比色皿中不应长期盛放含有腐蚀玻璃物质的溶液。◇ 比色皿高温后易爆裂,因此不应放在火焰或电炉上加热或干燥箱内烘烤。◇ 比色皿的透光面不应与硬物或脏物接触。比色皿使用时请勿碰撞。◇ 盛装溶液时,高度应为比色皿的2 /3 处,光学面如有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镜头纸或丝绸顺着同一方向擦拭。◇ 在测量时如对比色皿有怀疑,可自行检测。可将波长选择在实际使用的波长上,将一套比色皿都注入蒸馏水,将其中一只的透射比调至95%(数显仪器调至100%)处,测量其它各只的透射比,凡透射比之差不大于0.5%即可配套使用。比色皿误差规避①比色皿的透光面不应与硬物或脏物接触,比色皿使用时勿碰撞。②比色皿中的液体,应沿毛面倾斜,慢慢倒掉,不要将比色皿翻转,直接口向下放在干净的滤纸上吸干剩余液,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比色皿内部倒掉(操作同上)避免液体外流,使第2次测量时不用擦拭比色皿,不致因擦拭带来的误差。③比色前将各个比色皿中装入蒸馏水,在比色波长下进行比较,误差在±0.001吸光度以内的比色皿选出4-8个进行比色测定,可避免因比色皿差异造成测量误差。④用完即清洗,清洗后在通风阴凉处干燥,等彻底干燥后放入相应装具中。放置时,装具保持清洁干燥,比色皿应秉承“光面朝上,毛面在两侧”的原则,这样便于抓取两毛面拿出使用,不易弄污光面。比色皿清洗分光光度法中比色皿洁净与否是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之一。因此,比色皿必须保持清洁和无伤痕,选择正确的洗净方法。清洗液比色皿清洗液:浓盐酸:甲醇:水=1:4:3如果比色皿被有机物污染,宜用盐酸—乙醇(1:2)混合液浸洗,也可用相应的有机溶剂如醇醚混合物浸泡洗涤。如:油脂污染可用石油醚浸洗,铬天青显色剂污染可用硝酸(1:2)浸洗等。也可用冷的或温热的(40~5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碳酸钠溶液(2%)浸泡,可加热10分钟左右。对于有色物质的污染可用HCL(3mol/L)-乙醇(1+1)溶液洗涤。有色物质污染的比色皿用盐酸:乙醇(1:2)浸泡一段时间,颜色就去掉了。清洗步骤① 比色皿用完后应当先用适当溶剂冲洗,注意里外都要洗到。如果溶剂无毒的话,可以装入一半溶剂后,用手指按住比色皿的两端,用力摇晃,次数应当是不少于三次。② 然后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这一步对水溶液和盐溶液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所用溶剂不亲水这步可以放弃。③ 最后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注意里外都要洗到,如果溶剂不亲水的这一步也可放弃。④ 洗完后不要刻意的将比色皿擦干,需放在比色皿盒内,不用盖上让其自然挥干。

应用实例

2022.01.17

如何有效避免RNase污染看这篇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会自主分泌RNaseRNase是生物体的“保护伞”,可防止外源RNA入侵。如:生物眼泪、唾液、汗液等体液中均会分泌RNase。环境中的RNase稳定性非常好环境中存在的RNase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所分泌,由一种微小紧凑的蛋白组成。它的结构中具有二硫键,因此具有稳定性极强的天然属性,极难灭活,热变性后也可以很快恢复构象。并且,RNase耐热、耐酸、耐碱,因此,它对众多去污方法均具有抵抗作用。检测RNase污染的小Tips由于RNase污染而导致实验失败,如何有效检测RNase污染源,是令实验人员头疼的事情。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排查:检测缓冲体系、溶液:可启用全新批次的RNase-free试剂测试比对,也可检测疑似污染溶液中的RNase。检测RNA样品:RNase进入RNA样本可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如RNA分离时(少量RNase在RNA制备过程中引入),或日常取用时(会不可避免地需要重复开关样品管并插入可能被污染的加样枪头)。可用GAPDH、cyclophilin、或beta-actin等管家基因的探针,通过northern分析来评估poly(A)RNA样品的完整性。从源头开始,避免RNase的污染RNase的无处不在,使得实验过程中,难以保存RNA样本的完整性。因此,可以从源头入手,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外源性RNase的污染,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抑制内源性的RNase。常见的污染源及其控制方法:外源性外源性污染源:体液、水与缓冲液等溶液,枪头,离心管。控制外源性RNase污染的方法:操作人员全副武装在实验过程中戴手套可避免源自人手的RNase污染;触摸皮肤、门把手及普通物体表面后更换手套;使用专业仪器与试剂RNA操作专用的移液枪;使用RNase-free的枪头和离心管;使用RNase-free的化合物与试剂;选择实验操作环境远离/遮蔽通风孔或开放窗口,走动较少的区域作为RNase-free区域;其他注意的点在RNA提取和分析期间,不要进行其他可能引起RNase污染的实验。内源性内源性污染源:所有组织样品均含有内源性RNase。抑制内源性RNase活性的方法:样本保存组织取样后若不直接提取RNA,要及时用液氮迅速冷冻存于-80°C环境,并尽早进行实验,这样可使RNA的降解达到最少。添加抑制剂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RNase抑制剂(RNaseinhibitor),使破碎细胞与灭活RNase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胞破碎过程中所释放的RNase的活性。远慕RNase抑制剂可有效避免RNase污染RNasin能够保护mRNA的完整,有利于提高转录及翻译的效率,同时避免了使用有机化合物抑制剂可能带来的影响。RNasin是从人胎盘或大鼠肝中提取的一种特异的酸性糖蛋白。其分子量为51kDa,等电点pH值为4.7。RNasin对RNaseA、RNaseB或RNaseC抑制能力极强,可快速特异地与它们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从而抑制RNase的活性,防止RNA被其降解。但需注意,RNasin不能抑制RNaseI、T1、T2、H、U1、U2和CL3的酶活性。目前,RNasin主要用于cDNA合成,体外转录,体外翻译,以及mRNA-protein复合物分离纯化等过程中保护RNA不被降解;还可用于特定RNase活性的鉴定等。

新品

2022.01.14

解析影响凝胶聚合的因素

  1) Acr及Bis的纯度:应选用分析纯的Acr及Bis,如试剂不纯,含有杂质或丙烯酸时,则凝胶聚合不均一,或聚合时间延长甚至不聚合, 因而需进一步纯化。 Acr和Bis贮液的pH值为4.9-5.2,当pH值的改变大于0.4pH单位则不能使用,因在偏酸或偏碱的环境中,它们可不断水解放出丙烯酸和NH4+ 而引起pH值改变,从而影响凝胶聚合。 因此,配制的Acr和Bis贮液应置棕色瓶中,4℃贮存 ,存放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为宜。  2) AP、核黄素、TEMED:增加AP和TEMED可加快聚合速率,但过量的AP和TEMED会引起电泳时烧胶和谱带变形。应选择合适的配方使聚合在40-60min内完成。  3) pH:碱性条件下聚合快,但碱性过强时胶硬而脆,需高pH时应减少AP和TEMED用量,制酸性胶可加AgNO3等促进聚合。  4) 温度:温度高聚合快,但高浓度凝胶聚合时易产生小气泡,低温(5℃)聚合凝胶会变得脆而混浊,一般25-35℃聚合较好。  5) 氧分子:氧分子阻碍凝胶聚合,故不含SDS的凝胶更好先抽真空脱气,再加引发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离、定性、定量及少量的制备,还可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又有以下几种: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连续密度梯度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NA序列分析)  1 仪器: PCR扩增仪(96孔)、序列分析电泳槽:DYCZ-20CDYCZ-20G、高压电源:DYY-10C或DYY-12型 水平摇床(WD-9405D)、电子天平 (精确1毫克) 、移液枪:WD-2108 、双显磁力搅拌器、高压蒸汽灭菌锅、pH计、水浴锅、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微型离心机:WD-2105A/B等  2 实验试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Tris碱、10×Buffer、 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去离子甲酰胺、溴酚蓝 、 二甲苯青FF、甲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硼酸、尿素、 亲和硅烷、剥离硅烷、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铵、硝酸银 、DNA Marker(根据PCR片段大小选择合适的Marker范围, 如SSR实验的范围在100bp—400bp之间)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为非变性凝胶和变性凝胶 所谓非变性凝胶,即在凝胶中不加SDS和巯基乙醇等变性剂,这种凝胶中,蛋白质仍保持活性,其迁移率受它的静电荷与分子大小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非变性凝胶中进行电泳是不能测得分子量的,常用于酶的鉴定、同工酶分析和提纯。 所谓变性凝胶,即在凝胶中加入变性剂,如尿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巯基乙醇、DTT等。这些变性剂可以破坏或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把绝大部分蛋白质分离成组成它们的亚基。同时在蛋白质分子周围包围了大量负电荷。这种电荷基本上掩盖了无变性剂存在时正常就有的任何电荷。蛋白质在这种变性凝胶中的迁移率与它们分子量的对数成直线关系。因此利用变性凝胶进行电泳可以测得蛋白质的分子量。目前应用较多的变性剂为SDS。

操作维护

2022.01.14

< 1 ••• 48 49 50 51 52 ••• 110 > 前往 GO

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立即咨询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