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粒投入冷冻仪

仪器信息网单颗粒投入冷冻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单颗粒投入冷冻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单颗粒投入冷冻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单颗粒投入冷冻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5943
    普洛帝(简称:PULUODY)是流体监测技术商,1970年7月由PULUODY本人创立于英国诺福克,致力于向人们 “精准、可信赖”的颗粒监测技术。普洛帝颗粒监测技术延续并持续创新了50余年,现已成为流体颗粒监测技术及设备的专业 商。普洛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工业测量&监测产品,并致力于提高生产质量、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高效经济的工业测控。普洛帝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为世界各国的石油、化工、能源、民航、国防、铁路、机械等组织,以及各研究机构、监督商检、公用事业以及各种工业领域,其石流体测技术及设备居于 。普洛帝/PULUODY为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的流体监测技术核心产业集群品牌,经过40多年的研究深化,现今普洛帝/PULUODY的流体监测技术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普洛帝测控是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在中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洛帝在中国随着普洛帝在中国服务的不断提升,能更好地为客户各类服务,并加强本土化运作的能力,普洛帝目前在西安航天城建有研发&生产基地。为中国及东南亚广大客户 普洛帝精湛的测控技术,解决各类客户的测控难题!普洛帝测控于2000年7月在西安成立,公司面积12000平方,它是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公司在中国 具有组装机测试能力的企业,负责普洛帝/PULUODY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推广和升级,并 全范围的技术及售后服务。以其产品优良的性价比及优秀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被用户广泛接受,是用户可值得信赖的技术型合作伙伴。普洛帝分布普洛帝测控一直是研究所、实验室及工业小试、中试等产业化前端设备和技术的专业商,卡尔德建立起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全国拥有6个办事处和销售点,4个维保中心,1个样机实验室,70多名雇员,以及众多的分销商。客户应用普洛帝测控服务于特种军工、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交通机械、制造业、制药、政府、教育、石化、电子以及商业实验室等众多领域。凭借精湛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世界知名企业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公司自身运作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客户 各类专业的流体监测优化方案和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流体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培训、保养、评价、计量、校准、维保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普洛帝测控每年都为数以万计的客户 优良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能力:颗粒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油液粒子计数器,颗粒度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粘度分析仪,溶解氧,电导率,石油仪器,实验室设施关键词: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仪|颗粒计数系统|颗粒度专用取样瓶|液化气采样钢瓶|石油仪器|重油取样器|底部取样器|量油尺|普洛帝测控|颗粒度瓶|采样钢瓶|石油仪器备件!服务领域: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仪,颗粒计数系统,油液清洁度检测仪,颗粒度检测仪,油液污染度检测,颗粒度瓶,油液取样器,液化气采样钢瓶,颗粒度专用取样瓶,采样钢瓶,颗粒度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粘度分析仪,溶解氧,电导率,酸度计,闭口闪点,开口闪点,凝点,馏程,密度,残炭,铜片腐蚀,倾点,运动粘度,实际胶质,水分,银片腐蚀,雷德法饱和蒸气压,燃灯法硫含量,硫含量测定仪(管式炉法),机械杂质(重量法),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旋转氧弹法,抗乳化性,蒸发损失,(诺亚克法),锈蚀,破乳化值,灰分,泡沫倾向性,沸点,冰点,锥入度,针入度,滴点,水解安定性,密封适应性指数,热氧化安定性,铅含量(铬酸盐容量法),盐含量,色度,抗氨性能,光安定性,熔点(冷却曲线),沉淀物,空气释放值,曲轴箱模拟,万次剪切试,酸值、酸度,漏失量,抗水淋性能,防腐蚀性,平衡回流沸点,钢网分油(静态法),减压馏程,石油仪器,实验室设施
    留言咨询
  • 400-860-5168转3999
    作为中国颗粒学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会员,ISO 9001认证企业,汇美科一直为颗粒相关物理特性的表征而努力探索着。 LABULK汇美科自1997年开始运作,目标瞄准国际高端粒度测试仪器市场。 2004年以后,随着不断接触国际客户,汇美科不断得到国际用户在粒度方面的急切诉求。因为在粒度领域,有一些粉体是激光粒度仪所无法测量的。汇美科积极参照国际标准,与国际知名专家进行合作及技术升级,2017年又开发出适应国际高端市场的HMK-200系列空气喷射筛等等。国际粒度用户的一直满意是推动汇美科前行的持续力量。 在满足粒度市场的同时,汇美科在流动性测试方面投入了资本进行研究,成功开发出世界第一台AS-300A全自动霍尔流速计,国际保有台数达到10000台。除此之外,汇美科又开发出HMKFlow 6393 PT1000智能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等,更全面地满足了用户在流动性测试方面的要求。 堆密度仪也是汇美科擅长的领域。汇美科的密度仪涵盖振实密度测定仪与其他堆密度仪。振实密度测定仪方面汇美科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LABULK 0335四代全智能触屏振实密度测定仪,扭转了振实密度测试领域长期使用不符合国际标准的或长期使用简单低效振实密度测定仪的局面。其他堆密度仪方面,汇美科坚持质量及标准方面从高、从严要求,小仪器,大心意。汇美科所生产的堆密度仪在全世界种类最多,质量最好,客户最多,国际市场保有量在20000台以上。 2017是个开始,汇美科全面进军中国国内市场,在国内设立丹东汇美科仪器有限公司 (Dandong HMKTest Instrument Co.,Ltd.),开始以一般纳税人生产企业的身份为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工厂及广大国内客户提供各种仪器及产品。二十年前,汇美科走出去了,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仪器赢得了尊重,二十年后,汇美科领进来了,一大批国际专家与学者,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全依国际标准制做的各类仪器。 丹东汇美科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物质表征领域内的中国科学仪器生产商,是一家科技生产企业。是中国生产粉体物理特性测试仪器等高科技产品的科技企业之一。为了做大做强,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展到更多的粉体测试仪器。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与合作,汇美科的业务涉及到粉体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凭着准确耐用的性能、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依托诚实守信的商业操守,汇美科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支持,使得公司业务连年持续扩展。由不知晓到初步了解,由相始之初到坦诚交流,由商业伙伴到密切合作,汇美科已经成为国内外物理特性设备采购领域中的大品牌。 汇美科生产销售粒度仪系列、粉体流动性测定仪系列、堆密度仪系列、实验室样品制备系列等,每种产品都经国内外客户的现场检验,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洽谈合作。
    留言咨询
  • 中国第一台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干法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仪、中国第一台纳米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在线测试粒度仪在颗粒测试领域我们不但技术遥遥领先,而且引领着中国颗粒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简介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研发、生产、销售颗粒测试相关仪器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前身为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研究激光粒度测试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微纳一直以“普及当代最先进的颗粒测试技术”为己任,研制的便携式、台式、干粉等类型的激光粒度仪均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进入新世纪,更相继推出了“动态颗粒图像仪”“在线激光粒度仪”“光相关纳米粒度仪”等产品,引领中国颗粒测试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中国颗粒测试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济南微纳公司以高校为依托,培养了一流的技术开发团队,其中包括光学、电子、计算机、化工、材料各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公司的首席专家任中京教授是我国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开创者,在颗粒测试领域享有极高声誉。微纳公司还与国内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进行新技术的交流并合作进行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发,增强了技术实力。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微纳品牌颗粒测试系列仪器分为7大类近三十种产品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测试需求。不但畅销国内,还大量销往海外,以其过硬的质量和坚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获得广大用户的好评。获得中国业内最具创新实力的企业、中国颗粒测试技术的领航者等荣誉称号。被国际权威组织排入亚洲粉体企业50强。---------------------------------------------------------------------------专家介绍: 微纳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任中京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1986年任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所长。从事激光颗粒分析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20余年间,主持并完成国家省部科技攻关项目4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收入美国工程索引(EI)研究论文20余篇,在国际颗粒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参与创建中国粉体技术杂志,任《中国粉体技术》常务副主编。中国颗粒学会务理事,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历任山东颗粒学会理事长。并成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199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国家级成果: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负责人 山东八五科技攻关项目“JL9200便携式高分辨激光粒度分析仪”负责人 山东九五科技攻关项目“JL9300干粉激光粒度仪”负责人 国家教委仪器研究项目“YP750空间频谱演示仪”负责人---------------------------------------------------------------------------发展历史:1986年 济南微纳的前身“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成立。 1990年 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激光粒度分析设备“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 1993年 “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获得中国首届科技博览会金奖。 1994年 承担山东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JL9200便携式高分辨率激光粒度分析仪”,同年获得国家专利。 1995年 “JL9200便携式激光粒度分析仪”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1996年 承担山东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JL9300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 该产品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济南微纳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 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产品通过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定型鉴定。 2003年 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获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器具新产品证书 2004年 全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认证。 2005年 微纳公司搬迁至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2006年 微纳公司获得济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07年 微纳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 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通过济南市科技局的鉴定,专家评价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8年 微纳研制的数字相关器CR128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微纳推出中国第一台使用数字相关器的“光相关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销售热线:济南总部:0531-88873312、0531-88870139北京办事处:010-80767402 13683140751 公司网站:www.jnwinner.com 联系地址:济南总部:济南市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北区F座东二单元 北京办事处:昌平区发展路8号中天科技园9号楼203
    留言咨询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仪器

  • 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概述Thermo Scientific 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cryo-TEM) 可帮助您从各种生物靶标中轻松收集近原子数据。与上一代产品相比,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具有更高的通量,而且提升了冷冻电镜的易用性。其配备了集成式 Thermo Scientific Falcon 4i 直接电子探测器、Thermo Scientific EPU 软件和全新的完整机身,致力提高图像质量、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并简化您的工作流程。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非常适用于单颗粒分析、冷冻电子断层扫描 (cryo-ET) 和微电子衍射 (MicroED)。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的优势结果更优Falcon 4i 直接电子探测器、新设计的机身和智能 EPU 软件合力为显微镜和用户提供指引,帮助用户从样本中获得最佳结果。实操时间更短智能 EPU 软件的自动化功能和 AI 驱动型插件可在关键决策点为您提供指导,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自动做出决策,从而减少在手动干预上的需求数据收集更快Falcon 4i 直接电子探测器的采集速率可达 320 fps,而无条纹成像 (FFI) 和自动化操作搭配智能插件可帮助您加快实验流程。简化的工作流程智能 EPU 软件可协助进行实验设置,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从而减少了对事先专业知识的需求。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的主要特点高分辨率 TEM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提供近原子分辨率。以经改进的硬件和具有可将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的全新机身,现在 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的信息限制为 2.1 &angst 。同样,已将24小时内因冰生长而导致的透射损耗减少到 2%,让您在收集高分辨率图像时事半功倍。如果 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配有 Thermo Scientific Selectris X 成像过滤器,还可进一步提升速度和分辨率。高通量冷冻透射电镜图像采集与上一代产品相比,集成式 Falcon 4i 直接电子探测器以更的时间提供更佳的图像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图像质量,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配备了无条纹成像 (FFI) 功能(它可消除电子束边缘的条纹效应)、更稳定的载物台,并加快了自动数据采集。借助这些改进,您可在每个铝箔孔处收集更多图像,加快每个铝箔孔的单颗粒分析,进而加快单颗粒分析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添加 Selectris X 成像过滤器后,您可使用非常稳定的窄缝宽度 (10 eV) 在单颗粒冷冻电镜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中获取更佳的对比度,不仅可提高分辨率,还可以更少的数据获得更快的结果,最大限度提高您的解析效率。最大程度提高易用性和效率智能 EPU 软件可实现更快、更简单的设置和处理,显微镜专业用户和非专业用户均可得益于此。已自动化几个关键设置步骤,例如在可能的情况下镜筒对齐和系统状态修复。此外,该软件和各种可选插件还可让用户充分利用操作显微镜时的时间并获取最佳结果。带有 EPU 质量监测软件的可选智能 EPU 软件是一种 AI 型软件解决方案,可分析中间结果、提供即时反馈并指导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带有嵌入式 CryoSPARC Live 的可选智能 EPU 软件是一种对数据质量进行实时结构性反馈的整体解决方案,它附带了全方位服务和应用支持。可选 EPU 多重载网软件可在远离显微镜的情况下完成多达12个载网的数据采集,从而确保生产率最大化。开放式应用编程接口 (API) 可让用户自己定制 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功能。工作流程连通性样本筛选是成功冷冻电镜工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生化和玻璃化方面验证样本质量。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可无缝集成到单颗粒分析和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工作流程中,并且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实现便捷、无污染的样本转移。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可轻松接入其他 Thermo Scientific 仪器上的工作流程,包括:Thermo Scientific Krios 冷冻透射电镜Thermo Scientific Tundra 冷冻透射电镜Thermo Scientific Talos Arctica 冷冻透射电镜Thermo Scientific Aquilos 2 冷冻 FIBThermo Scientific Arctis 冷冻等离子体 FIB除了最佳的机械连通性外,由 Thermo Scientific Athena 软件提供支持的智能 EPU 数据管理还可实现数据连接,以便进行可重现的操作及存储采集的数据。占用空间更小Glacios 2 冷冻透射电镜的硬件结构经过专门设计,与其他配备自动上样系统的 200kV 显微镜相比,占用空间更小,样本取放更容易。
    留言咨询
  • 德国徕卡自动投入冷冻仪EM GP2升级版 EM GP 自动投入冷冻仪基于我们的座右铭“支持用户、服务用户”而设计,以实际相关的方式将性能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EM GP2 通过自动吸液除去多余液体后,将摊铺在电子显微镜栅格上的液体或极薄样品快速冷冻为液态乙烷。 样品冷冻前保存在温度和湿度可控的环境箱中,该环境箱温度可在 +4°C 和 +60°C 之间调节,箱内湿度可调至 99%。数分钟内获得可重现结果显微图A、B为标称放大倍数分别为20000倍和39000倍时拍到的穿孔碳膜孔内微管图。冰无外来污染,沿微管长度方向原丝和单个微管蛋白亚基清晰可见。由 Nexperion e.U. 公司电子显微镜解决方案部 Guenter Resch 博士以及维也纳 Biocenter Core Facilities 公司 Thomas Heuser 和 Marlene Brandstetter 博士友情提供。用户安全单颗粒分析和低温断层摄影样品制备安全且可重复特制快速冷凝液化器头方便二次冷冻剂填充且节省冷冻剂二次冷冻剂位置固定,只需移动环境箱可重现性EM GP2自动投入冷冻仪可重现且安全地冷冻载网。传感器吸液使载网的分布表面保持均匀,获得完美的成像效果二次冷冻剂温度稳定环境温湿度可控且受保护连通性在今天,随时随地连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Leica Microsystems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始连接电镜样品制备系统,确保在整个工作流过程中样品得到保护。样品安全干氮气流动环境使用带预冷载网盒的转移容器,在液面中储存和转移样品定制连接器使样品从 EM GP2 自动投入冷冻仪转移到不同低温电镜达到优化、安全效果。灵活性可以根据您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吸液类型和参数对 EM GP2 自动投入冷冻仪进行不同的配置。传感器控制吸液自动或手动单次、两次或多次吸液环境参数 —— 温度和湿度吸液参数 —— 吸液前时间、吸液时间、吸液后时间、吸液位置和转移位置
    留言咨询
  • 升级版 EM GP 自动投入冷冻仪基于我们的座右铭“支持用户、服务用户”而设计,以实际相关的方式将性能和灵活性结合起来。EM GP2 通过自动吸液除去多余液体后,将摊铺在电子显微镜栅格上的液体或极薄样品快速冷冻为液态乙烷。样品冷冻前保存在温度和湿度可控的环境箱中,该环境箱温度可在 +4°C 和 +60°C 之间调节,箱内湿度可调至 99%。用户安全单颗粒分析和低温断层摄影样品制备安全且可重复● 特制快速冷凝液化器头方便二次冷冻剂填充且节省冷冻剂● 二次冷冻剂位置固定,只需移动环境箱可重现性EM GP2自动投入冷冻仪可重现且安全地冷冻载网。● 传感器吸液使载网的分布表面保持均匀,获得完美的成像效果● 二次冷冻剂温度稳定● 环境温湿度可控且受保护连通性在今天,随时随地连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Leica Microsystems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始连接电镜样品制备系统,确保在整个工作流过程中样品得到保护。样品安全● 干氮气流动环境● 使用带预冷载网盒的转移容器,在液面中储存和转移样品● 定制连接器使样品从 EM GP2 自动投入冷冻仪转移到不同低温电镜达到优化、安全效果。灵活性可以根据您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吸液类型和参数对 EM GP2 自动投入冷冻仪进行不同的配置。● 传感器控制吸液● 自动或手动单次、两次或多次吸液● 环境参数 —— 温度和湿度● 吸液参数 —— 吸液前时间、吸液时间、吸液后时间、吸液位置和转移位置
    留言咨询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资讯

  • 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p  作者:黄岚青,刘海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复杂系统研究部)/pp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strong1 引言/strong/span/pp  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就叫做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简称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冷冻电镜是重要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它与另外两种技术:X射线晶体学(X-ray crystallography)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一起构成了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在获得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并揭示其功能方面极为重要。/pp  电子显微三维重构技术起源于1968 年,D.J. De Rosier 和Aaron Klug 在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利用电子显微镜照片重构T4 噬菌体尾部三维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并建立了电子显微三维重构的一般概念和方法。Aaron Klug 本人也因为这个开创性的工作获得了1982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pp  为了降低高能电子对分子结构的损伤,Kenneth A. Taylor 和Robert M. Glaeser 于1974 年提出了冷冻电镜技术,并且用于实验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冷冻电镜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强有力手段。冷冻电镜本质上是电子散射机制,基本原理就是把样品冻起来然后保持低温放进显微镜里面,利用相干的电子作为光源对分子样品进行测量,透过样品和附近的冰层,透镜系统把散射信号转换为放大的图像在探测器上记录下来,最后进行信号处理,得到样品的三维结构。/pp  在超低温的条件下,电子带来的辐射损伤被有效控制。即便如此,分子样品所能承受的辐射剂量也是非常低的,导致信噪比非常低。另外,随着观测的进行,额外的电子会累积而造成分子的移动,导致获得的图像变得模糊。这就好比用一个简单的傻瓜相机拍摄在雨中飞驰的子弹,得到的影像必然是模糊的并且充满噪音。因此,冷冻电镜的方法技术在很长时间内只能确定个头比较大的样品的结构,比如病毒颗粒的结构,而且通常分辨率都不高。然而随着工程技术和算法的不断发展,能够确定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图1(a)),2016 年发布的谷氨酸脱氢酶结构的分辨率甚至已经达到了1.8 Å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得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图1(b)),冷冻电镜正备受科学界的关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b2ef847-cad0-4d88-b1ad-ebf14bd21e9c.jpg" title="1.jpg"//pp  图1 冷冻电镜技术和单颗粒重构技术越来越备受关注(统计数据来源于EMDataBank )(a)不同年份中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能够达到的最高分辨率 (b)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进行的研究成果在不同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pp  在最近几年,冷冻电镜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样品制备,通过利用薄膜碳层甚至石墨烯可以用更薄的冰层包裹分子样品来提高信噪比。第二个突破是电子的探测技术,也就是电子探测器的发明。在300 keV 电子的轰击下,传统的器件都会被高能量打坏,因此在电子探测器出现之前,冷冻电镜中使用的CCD相机需要将电子打在探测器上变成光信号,再通过CCD 把光信号转成电信号后得到图像,“电光—光电”转换的过程降低了信噪比。而现在电子探测器能够直接探测电子数量,同时,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感光元件的应用使得探测器支持电影模式(movie mode),可以在一秒钟之内获得几十张投影图片。通过后期对样品进行漂移修正,再把这几十张图片叠加起来,从而大幅提高成像的信噪比。模糊的子弹一下子变得清晰,冷冻电镜的分辨率不断上升。第三个突破是计算能力的提高和软件算法的进步。冷冻电镜的模型重构通常需要对几万甚至几十万张投影图片进行分析、组装和优化。这需要先进的计算资源配合有效的算法才能实现。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重构框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下文中详细介绍。综上所述,冷冻电镜技术不仅提高了空间分辨率,而且可以应用于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pp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2013 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 程亦凡和David Julius 的研究组首次得到膜蛋白TRPV1 的3.4 Å 近原子级别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结果发表在Nature 上。我国在冷冻电镜的应用领域也有很大突破,代表性工作包括清华大学的施一公研究组和剑桥大学MRC 实验室Sjors H.W. Scheres 研究组合作在2015 年获得的γ 分泌酶复合物结构( 图2(c)), 以及2015 年清华大学高宁研究组和香港科技大学戴碧瓘研究组合作得到的3.8 Å 的真核生物MCM2-7 复合物结构 2015 年北京大学毛有东研究组、欧阳颀研究组与哈佛医学院吴皓研究组合作得到炎症复合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图2(a)) 2014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和李国红研究组合作得到的30 nm 染色质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图2(b))以及2016 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李梅、章新政三个研究组合作得到3.2 Å 的捕光复合物II 型膜蛋白超级复合体结构。这些成果在结构生物领域得到巨大的反响,这也使得冷冻电镜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获得空前的关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4d05be3-281b-4507-b0fc-9d200025422f.jpg" title="2.jpg"//pp  图2 我国在冷冻电镜领域中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a)近原子分辨率的炎症复合体结构(图中NBD为核酸结合结构域,HD1 为螺旋结构域-1,WHD为翼螺旋结构域,HD2 为螺旋结构域-2,LRR为亮氨酸重复序列) (b)30 nm 染色质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 (c)3.4 Å 的人源γ 分泌酶复合物结构(图中NCT是一种I 型单次跨膜糖蛋白,APH-1 为前咽缺陷蛋白-1,PS1为早老素-1,PEN-2 为早老素增强子-2)/pp strong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2 图像处理技术/span/strong/pp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冷冻电镜的数据处理部分主要包含了以下的流程(图3):/pp  (1) 衬度传递函数的修正(CTF correction)/pp  (2) 样品分子投影数据的筛选(particle selection)/pp  (3) 二维投影数据的分类和降噪(2D analysis)/pp  (4) 三维模型的重构和优化(3D reconstruction and refinement)/pp  (5) 多重构象的结构分析(heterogeneity analysis)/pp  (6) 对重建结构分辨率的分析(structure resolution assessment)/pp  (7) 结合生物化学原理和实验数据对三维结构的解读(model interpretation and validatio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ef81cf1e-580c-4eda-9e77-e2edc542f953.jpg" titl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3 冷冻电镜数据分析处理流程/pp  图像处理软件的发展对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极其重要,当前广泛使用的电镜分析软件系统主要包括SPIDER,EMAN2, FREALIGN,SPARX,RELION等。对于刚刚接触单颗粒重构技术的人来说,更偏好集成的软件套装来完成整个分析流程。我们在表1 中列出了大部分主流的综合冷冻电镜图像处理软件,以供参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f4fafde5-da41-422a-acc4-bcd118be0c8e.jpg" title="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表1 冷冻电镜中流行的图像处理软件/pp  strong2.1 衬度传递函数估计与修正/strong/pp  衬度传递函数(contrast transfer function,CTF)是在数学上描述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得到样品图像上的像差变化。准确地判断衬度传递函数对于确认显微图像的质量以及后续的三维结构重建极为重要。常用的估算衬度传递函数的参数软件是CTFFIND4。确定了CTF 的参数以后,就可以对采集到的冷冻电镜图像进行修正。这个修正过程其实就是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复原技术。/pp  strong2.2 颗粒挑选/strong/pp  接下来需要从原始数据中筛选出颗粒投影,也被称为“颗粒挑选”,颗粒挑选的好坏也将影响所有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过程,是一个重要并且繁琐的步骤。颗粒挑选方式可以分为手动挑选、半自动挑选和完全自动挑选这几种。/pp  在早期的分析中,对于结构的了解还非常少,优先考虑的都是人工挑选。但是自动的颗粒图像获取方法的出现使得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数十万张颗粒图像,人工挑选大量的颗粒图像不太现实,并且人工的挑选通常会过于集中于某一类颗粒图像,导致遗漏和偏差。/pp  strong半自动和全自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strong/pp  (1)通过例如降噪、反衬增强、边缘算子等图像形态学方法搜索区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学的原理,将颗粒图像与背景分离开来。/pp  (2)基于模板的方法,通过扫描数据图像和已知的模板比较来挑选出潜在的颗粒图像,模板的来源通常为手动选出的数据图像中较为清晰的颗粒图像,或者是已知结构的投影。/pp  (3)结合无模板和有模板的方法,通过一些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颗粒挑选。/pp  随着图像识别领域中深度学习方法的流行,各类基于深度学习的颗粒识别框架也被引入到颗粒挑选的过程中。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相信如何把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到单颗粒冷冻电镜图像分析领域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pp  strong2.3 二维图像分析——颗粒图像的匹配与分类/strong/pp  二维颗粒图像的分类是获取三维结构过程的第一步。对二维图像的分析包括两部分:颗粒图像的匹配和颗粒图像的分类。/pp  匹配的过程通常会对颗粒图像应用一些变换操作,通过关联函数去判断不同颗粒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图像匹配的算法主要分为两种,即不依赖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取决于是否存在利用样本先验信息得到的模板。/pp  随着图像匹配的完成,颗粒图像需要进行分类。主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等算法,其他流行的二维颗粒分类技术还有神经网络分类,将图像在二维空间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sing mapping,SOM)再进行分类和排序。/pp  二维图像分析的目的是,首先通过图像匹配消除旋转和平移的误差,利用类内紧致、类间离散的原则进行图像分类,最终可以对类内颗粒图像进行平均,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对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构建。/pp  strong2.4 模型重构和优化/strong/pp  模型三维重构的基础是中心截面定理,重构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每个颗粒图像的空间角(orientation determination)。大多数模型重构和优化算法都是基于投影匹配(projection matching)的迭代方法。简单说就是,先利用粗糙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投影得到参考的图像,和实验颗粒图像进行比对,根据结果来更新空间方位参数,继而构造新的三维结构,对实验图像的空间方位修正,形成迭代的过程,直至收敛就获得了最终的三维模型。/pp  strong2.5 分辨率的确定及二级结构的确定/strong/pp  在模型优化的过程中,通常有很多指标给出结构的分辨率信息。目前一个较为广泛使用的分辨率信息参数是被称为傅里叶壳层关联函数(Fourier shell correlation,FSC)曲线,并通过在曲线上选取一个合适的阈值来判定分辨率。/pp  在模型优化中经常伴随着过拟合的问题。过拟合的出现通常由于在优化过程时无法分辨“噪声”与“信号”。为了避免过拟合对分辨率的误判,最近一种被称为“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的优化过程开始被广泛使用。/pp  根据不同的分辨率,可以从结构中得到不同的信息量。按照分辨率数值大致分为三个范围:/pp  (1)结构分辨率大于10 Å 的生物大分子结构被视为低分辨率的结构,在低分辨率的结构范围内只观察得到一个大致的整体形状,以及有可能分辨出主要成分的相互位置关系。/pp  (2)一个中等分辨率的生物大分子结构精度大约在4—10 Å 之间,在这个分辨率范围内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已经可以得到一些二级结构的信息和分辨出大部分组成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子结构之间如果存在构象变化也可以分辨出来。/pp  (3)高精度甚至是近原子级别的分子结构分辨率可以达到4 Å 以下。在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中,可以准确地看见如α肽链等的二级蛋白质结构以及部分单独的残基,多肽链的结构变得清晰起来。同时高分辨率的分子结构可以描述精确的构象变化。/pp  总之,FSC 曲线等标准提供的分辨率是一个有指导意义的数字,不可作为绝对参考来评价所获得的模型质量,需要批判地对待,尤其是要与生物分子系统的生物化学知识相结合。/pp  strong2.6 三维结构的多构象性和动态分析/strong/pp  生物大分子通常具有内禀的柔性,所以生物分子的动态结构变化以及结构的不均一性一直是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晶体状态下,生物分子的结构变化被晶格约束,一般只提供一个静态的结构和有限的动力学参数。冷冻电镜相比晶体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捕捉生物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并记录下不同构象下的投影。因此针对冷冻电镜的数据可以进行多构象的重构,现有的一些算法是通过聚类分析、最大似然法分析等对多构象进行分析,得到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形态和构象差异还需要结合分子功能来检验分子结构的合理性。/pp  strong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3 最新进展和突破/span/strong/pp  strong3.1 最大似然估计理论/strong/pp  近年来在单颗粒分析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应当是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理论。最大似然估计的理论可以贯彻整个单颗粒技术图像分析的过程,在图像匹配,2D、3D分类 和模型优化上均可以应用,是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最大似然估计的算法已经在RELION、FREALIGN 等软件中实现,方便普通用户使用,这对于推动冷冻电镜成像技术的应用有重大意义,近三四年来有许多突破性的近原子级别分辨率的分子结构大多是由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理论的分析软件得到。/pp  3.1.1 减少计算需求/pp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计算量很大,如何降低计算量是一个重要问题。过多的计算资源消耗曾经阻碍这个方法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中的广泛应用。在减少最大似然算法在冷冻电镜应用中的计算需求方面,有两个重要的贡献是空间降维(domain reduction)算法和网格插值(grid interpolation)算法。/pp  我们最近在研究一个新的方法来对旋转参数进行分步处理,初步的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把计算复杂度降低一个维度,这个方法可很好地应用于高信噪比的数据处理,但对于低信噪比的数据分析还需要对该方法进行改进。/pp  3.1.2 对最大似然方法的未来展望/pp  在未来的研究中,关注点是减少计算的耗时和增加准确度。通用图形处理器(GPU)的应用和CUDA 编程框架已经显示出了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威力,研究表明GPU 技术可以显著减少计算时间,而RELION 也将发布支持GPU 计算的2.0 版本。/pp  在加快计算速度的同时,提高模型的重构的准确性则更为重要。如何提高颗粒图像的准确性以及最大似然方法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还有待深入探索。总而言之,最大似然方法独特的、可扩展的统计理论框架可以适用在冷冻电镜的各种问题上,如多构象、低噪声、信息缺失中均有很好的应用。/pp  strong3.2 流形嵌入方法(Manifold Embedding)/strong/pp  自然界的分子过程通常是连续的,比如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等分子结构的状态变化通常都是连续的。现有的方法只能得到有限的、若干个离散的构象变化,限制了我们对于分子结构的进一步观察。而流形嵌入法则是通过将颗粒图像映射到具有特定拓扑结构的参数空间(manifold space),可以分辨出更为细致的动力学变化,进而实现对生物分子连续的结构变化过程的研究。Ali Dashti 等人已经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刻画出核糖体的结构变化路径。/pp  strong3.3 揭开表面看实质/strong/pp  冷冻电镜对更为复杂的结构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在一些分子量比较大,包含多层的病毒结构研究中,一直没有高分辨率的三维模型,这也是由于病毒普遍具有对称失配的特性,基因结构被壳体完全覆盖,无法通过二维图形处理的方式对内部结构直接进行重构。刘红荣教授通过改进衬度分离方法展示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途径,其发展的新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在一个多面体衣壳NCPV的病毒颗粒(图4)上,通过该重构方法,使得外部的衣壳结构(图4(a))和内部的基因组结构(图4(b))分离,成功得到包含在内部的dsRNA 近原子级高分辨率结构和分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ab0c5f3-c403-4231-924f-9900a3758eb7.jpg" title="5.jpg"//pp  图4 利用衬度分离方法得到对称失配情形下的病毒颗粒结构(a)外部的衣壳结构 (b)内部的基因组结构/pp  strong3.4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Building Protein in One Day)/strong/pp  最近的研究成果显示,最大似然估计算法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三维重构,多伦多大学的Marcus A. Brubaker 教授针对最大似然估计算法提出了优化,有效地缩短了三维重构所需的时间。对传统迭代算法极度依赖于初始模型结构的缺点进行改进,同时通过采样优化的方式降低了计算量,减少计算时间,据称这些优化可以达到100000倍的加速,利用一台计算机工作站在一天内就能完成模型重构。/pp strong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 4 展望与总结/span/strong/pp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方法,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生物分子体系的高分辨结构研究。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解决生物分子结构组(structural proteome)的问题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了。在解决单一静态结构的基础上,冷冻电镜也展示了其研究多构象体系的潜力。下面对冷冻电镜在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做一些大胆的展望,希望能抛砖引玉。/pp  strong4.1 解决膜蛋白的结构/strong/pp  由于膜蛋白是镶嵌在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内,目前在冷冻电镜领域的样品制备还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因此还很少见到对膜蛋白的结构解析。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试剂分子或者纳米尺度的容器可以用来制备单一性很高的稳定的细胞膜以及镶嵌在内的膜蛋白。这样就可以利用冷冻电镜的方法对膜蛋白进行结构研究。目前在纳米盘(nanodiscs)的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pp  冷冻电镜解析高精度的膜蛋白结构,我们拭目以待。/pp strong 4.2 细胞内分子结构测定:从溶液内(in vitro)到细胞内(in situ)/strong/pp  当前的高分辨分子结构基本都是在溶液中提纯出来的分子样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in vitro 实验。现在可以利用快速冷冻的方法把细胞固定,再用高能粒子枪对细胞进行高精度切片。在细胞的某些部位,常常有大量同类分子聚集,比如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部分有很多核糖体,在细胞骨架上会有大量的肌动蛋白(actin)分子。对这些切片进行成像研究可以获取这些分子在细胞环境的结构信息。/pp strong 4.3 细胞结构和分子在细胞内的分布:从部分到整体/strong/pp  电镜可以用来做断层成像(cryogenic computed tomography,cryo-CT),应用于亚细胞层面的研究,比如细胞器的结构,蛋白质分子的分布,以及一些细胞骨架的构成。与超低温样品操作结合,cryo-CT 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信息,衔接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的知识,对于了解细胞功能至关重要。在电镜成像研究领域,这将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课题。/pp strong 4.4 多构象的识别和自由能景观确定/strong/pp  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近原子级别分辨率能够提供的信息,想要进一步刻画分子结构连续变化的状态。得益于冷冻电镜的成像特性,相对其他技术而言,冷冻电镜技术在时间尺度的系综上具有优势。在冷冻电镜下分子结构的动力学研究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分别是能够获取分子结构“ 慢” 反应过程(10—1000 ms) 时间分辨(time-resolved)的冷冻电镜技术,以及能够分析出连续构象变化的分类算法。获取短期反应过程(10—1000 ms)分子结构的基础是在准备样本过程中分子反应的速度慢于冷冻样本的时间,目前混合喷雾(mixing-spraying)等快速冷冻技术的实现使得一些较慢的反应过程可以看到动力学变化。而流形嵌入算法在分类过程中取得突破,在更好地利用冷冻电镜观察分子的平衡态结构动力学变化和展现自由能景观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pp strong 4.5 从静态结构到动态分子电影/strong/pp  生物分子在室温下是活跃的,而且大多数的分子功能是通过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基于X射线, 尤其是最近发展的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的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实现时间分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time-resolved structure determination)。到目前为止,基于X 射线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主要还是局限在对晶体的衍射方面,比如对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研究和光敏黄蛋白的光吸收过程的研究。三维冷冻电镜的单颗粒成像技术最有希望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对时间分辨的结构变化研究,同时,这对于样品制备和实验操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pp strong 5 结束语/strong/pp  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及其在生物分子结构领域的应用把我们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开始探索未知的区域。立足于解决单一构象的基础,对多构象以及动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的研究也需要展开,这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提升并与其他方法进行结合,计算建模和模拟的方法也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对生物分子系统的集成研究。/pp  致谢 感谢北京大学欧阳颀教授对文章写作提出的宝贵意见。/p
  • iCEM 2016特邀报告: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进展及应用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二届电镜网络会议(iCEM 2016)特邀报告/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进展及应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王宏伟-300dpi.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9/insimg/5113a855-270a-46cb-a976-558463f97da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王宏伟 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strong/ppbr//ppstrong报告摘要:/strong/pp   冷冻电子显微学近年来在电子显微镜的硬件设备及结构解析的软件算法等方面取得了多个重要的技术突破,正在成为结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者所重视。冷冻电子显微学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所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和发展方向,同时作为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促进。我将主要介绍冷冻电子显微学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对未来单颗粒冷冻电镜发展中可能的技术生长点进行讨论。/ppstrong报告人简介:/strong/pp  王宏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pp  1992-1996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pp  1996-2001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博士/pp  2001-2006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命科学部,博士后/pp  2006-2008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生命科学部,研究科学家/pp  2009-2011 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pp  2010.12-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pp  主要科研领域和研究方向/pp  冷冻电子显微学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与分子机理。主要研究方向如下:/pp  1. 细胞骨架与生物膜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构及分子机制 /pp  2. RNA代谢途径中的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与分子机理 /pp  3. 冷冻电子显微学结构解析新方法的开发与应用。/ppstrong报告时间:/strong2016年10月26日下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icem2016/index2016.html"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edm/pic/wljt2220161009174035342.gif" width="600" height="152"//a/p
  • 程亦凡在Cell发文介绍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
    结构生物学的主要目标是,从机制上理解关键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这些过程中的大分子和复合体,确定它们的分子结构,可以得到最详细的基础信息。除此之外,获得药物靶标的分子结构也是药物开发的标准程序,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和优化治疗性的化合物。  不久以前,单颗粒冷冻电镜(cryo-EM)还不是大多数结构生物学家们的第一选择。2013年以前,蛋白数据库(PDB)中的绝大多数分子结构还是X射线晶体衍射获得的。而现在,单颗粒冷冻电镜已经成为了X射线晶体衍射的有力竞争者,不仅在分辨率上能够与之匹敌,还适用于难以结晶的大分子。  本期Cell杂志刊登了华人学者程亦凡(Yifan Cheng)博士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由浅入深的介绍了风头正劲的单颗粒冷冻电镜,为想要试水这一技术的新手们提供了入门指南,并且详细介绍了这一技术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突破。  程亦凡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副教授,他原本是物理学博士,后来改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生物问题。近来,程亦凡在冷冻电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单颗粒冷冻电镜入门  单颗粒冷冻电镜是用于单颗粒样本的冷冻电镜技术,不需要结晶就可以确定蛋白质和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这篇文章介绍了单颗粒冷冻电镜在结构分析时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判读和入门指引,为希望了解这一技术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原文:A Primer to Single-Particle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单颗粒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  这篇综述探讨了为冷冻电镜带来变革的硬件和软件突破。这些技术突破让单颗粒冷冻电镜能够获得质量空前的图像,达到接近原子水平的分辨率。与X射线晶体衍射相比,单颗粒冷冻电镜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技术,仍处于快速发展中。但X射线晶体衍射完全依赖于结晶质量,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瓶颈。而单颗粒冷冻电镜在这方面可能更有吸引力。(原文:Single-Particle Cryo-EM at Crystallographic Resolution)  相关新闻:程亦凡谈冷冻电镜技术发展&mdash &mdash 访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副教授程亦凡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方案

  • FlowCam流式颗粒成像分析系统在冻融实验中的应用
    在冷冻状态储存和冻干的蛋白质配方中,冷冻步骤是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蛋白质的稳定性。很好地表明,在稳定的配方中,像甘露醇这样的膨化剂会结晶,而在冷冻和储存过程中,如海藻糖这样的低温防护剂应该保持无定形。增殖剂和冷冻的结晶作用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浓度以及在配方中蛋白质的浓度。例如,在配方中,一种更高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会抑制,甚至完全抑制结晶。其他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也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目前还不知道,如果所有蛋白质对配方的状态有类似的影响,在冷冻过程中表现得类似。在本研究中,通过改变对甘露醇比的不同配方,探讨了单克隆IgG1抗体的冷冻反应。由于pH值对抗体稳定性的影响,pH值的影响也参与到了研究。该研究的关键参数是抗体的形成、聚集和颗粒的形成,以及冻融后配方的宏观外观。
  • 净信浸入式液氮冷冻研磨仪关于研磨塑料粒子的实验
    实验目的:将塑料粒子进行研磨粉碎,由于客户样品比较坚韧,添有增塑剂,样品处理难度很大,故客户选择上海净信浸入式液氮冷冻研磨仪进行样品前处理。客户相关介绍、课题组、研究方向介绍:微谱,大型研究型检测机构。微谱拥有化学、材料、机械物理、可靠性、食品、环境、医药、微生物、动物安评、化妆品功效评价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地点,实验材料器材:上海净信工厂实验室,JXFSTPRP-MiniCL浸入式液氮冷冻研磨仪、研磨罐、开罐器,保温桶等试验器材;
  • 瑞士步琦:采用玻璃干燥仪 B-585 进行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亦称为冻干)是一种提高活性药物成分(API)在长期保存期间稳定性的先进技术。由于初期要投资高度专业的设备,所以被认为是非常昂贵的技术方法。此外,本方法还耗时费力。冷冻干燥工作即将水溶液进行冷冻,降低周围压力,并提供足够热量,使材料中的冰直接从固相升华到气相。在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冷冻干燥用于延长产品寿命,如疫苗和注射剂的存放期。食品工业采用冷冻干燥工艺来减轻重量和改善溶质的重构。它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干燥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挥发性成分,即味道。在生物分离中,冷冻干燥作为后期纯化步骤,用于有效地脱除溶剂。它能够浓缩因分子太小而无法采用膜过滤法进行过滤的低分子量分子。此外,本方法常常用于热敏材料,如蛋白质、酶、微生物及血浆。为了成功地干燥 API,在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期间进行最少的工艺控制是必须的。这要求控制冷冻干燥机中的产品温度(TP)和干燥箱压力(PC)。然而,非结晶体系的塌陷温度通常远低于结晶体系的共熔温度。最近,瑞士步琪有限公司推出了新型多功能实验室玻璃干燥仪 B-585 系统,可冷冻干燥多达6个样品瓶中的少量产品。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资料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前景(译)

    近日,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组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了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周刊上。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再次让冷冻电镜技术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施一公表示,如果没有冷冻电镜,就完全不可能得到剪接体近原子水平的分辨率。而早在2007年清华大学采购冷冻电镜时,也没想到冷冻电镜会出现飞跃性的进展。  确实自从2013年以来,随着单电子计数探测相机的问世,以及图像处理算法的发展,冷冻电镜技术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吸引了许多以前从事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关注。那么冷冻电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2015年4月,单电子计数探测相机的研发人员之一华人学者程亦凡(Yifan Cheng) 在Cell杂志刊登了《Single-Particle Cryo-EM at Crystallographic Resolution》,其中有一个部分专门介绍了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未来的发展。现将原文翻译如下,与版友们共享。~~~~~~~~~~~~~~~~~~~~~~~~~~~~~~~~~~~~~~~~~~~~~~~~~~~~~~~~~~~~~~~~~~~~~~~~~~~~~~~~~~~~  毫无疑问,单颗粒冷冻电镜(single-particle cryo-EM)不再是‘‘blobology’’,而是一种可与X射线晶体学方法分辨率相媲美的新方法。然而,与X射线晶体学不同的是,单颗粒冷冻电镜总是产生一些信息(尽管并不都是原子分辨率级别的信息),甚至对分辨率并不是很高的图像进行重构,也能够获得如何改进样品制备的信息,以及宝贵的生物学见解。因此,在大分子研究方面,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比X射线晶体学更具吸引力。  然而,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还远非完美,而且技术发展仍然非常快。目前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分辨率水平,依然无法满足许多方面的应用要求。例如,如果分辨率能够突破3埃,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到离子的位置,同时不仅能观察到小分子,还能观察到小分子配体与目标蛋白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对于制药公司来说颇具吸引力,因为它能够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便利。  最近有一篇综述文章详细探讨了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获取更高的分辨率方面,并介绍了可能的解决方法(Agard et al., 2014))。由于分辨率不足,建立新模型和精修所花费的时间常常远远超过了三维重构本身。尽管许多X射线晶体学工具可以被应用在冷冻电镜密度图模型的建立和精修,它也需要显著的改进(Amunts et al., 2014; Brown et al., 2015)。此外,X射线晶体学传统的验证准则,例如自由R-因子,对于建立冷冻电镜密度图的模型并不适用。因此,对于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来说,建立、精修和验证有效的模型的工具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提高技术本身,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限制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并不是一个“交钥匙”方法。即使有自动数据采集技术和流程化数据处理、图像采集和加工处理等,它依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或使用说明书就能学会操作。其次,必要的基础设施需要价值不菲的投资,包括功能齐全的冷冻电镜设备,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计算机资源等。另外,除了最初的投资,目前高端冷冻电镜设施运行所需要的投资也是巨大的。第三,目前几乎没有类似同步辐射光源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致力于高通量数据采集的冷冻电镜设施。 这些限制使得进入冷冻电镜领域的门槛太高,要想有所改变,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因此,使得冷冻电镜技术更加可靠耐用,并且相对容易掌握,降低设备和运行成本,提供现成的设备及专家,也是促使冷冻电镜技术能够像X射线晶体学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步骤。尽管,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需要科学界以及政府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得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能够像X射线晶体学技术一样受欢迎。

  • 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样品制备载网支持膜的选用

    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样品制备载网支持膜的选用

    冷冻电镜技术是现今结构生物学里最常用的解析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技术之一。虽然其样品制备过程比另一种同样非常常用的技术——X射线晶体学简便,但成功制备出一个适合进行高分辨数据收集的样品仍然是经验、运气、努力与创新相结合的结果。为了承载样品,使其能送入透射电镜进行观察,样品需要与带支持膜的载网接触并冷冻固定在一起。目前,可供选用的载网支持膜大体分两种:一种是有孔支持膜,包括常用的微栅碳支持膜、碳微阵列支持膜(如Quantifoil,GiG,Cflat等)、金属微阵列支持膜(如Quantifoil金膜,镍钛膜等)等,可直接购买使用。另一种是在有孔支持膜上再加一层连续超薄支持膜,添加的超薄支持膜常用的为超薄碳膜,近期又出现了氧化石墨烯膜等基于石墨烯的超薄膜类型。这种通常需要使用者对市售的有孔支持膜再加工,在其表面多加一层超薄支持膜。无论使用哪种膜,由于提供支撑的有孔膜较厚引入的噪音很高,数据收集都发生在孔内。[align=center][img=,690,72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4438579_6129_3224499_3.jpg!w690x728.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常用有孔支持膜类型[/align][align=center][img=,690,55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4588204_7034_3224499_3.jpg!w690x55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有孔支持膜加连续超薄支持膜类型[/align]适合单颗粒技术数据收集的冷冻电镜样品需符合以下要求:①生物大分子群体主要为同种分子或者组分相同的复合体,且它们稳定在一种或有限的几种彼此能被计算机图像处理分类技术区分的构象;②样品颗粒彼此分离,同时分布密度又能满足在一次数据采集区域内获得足够的颗粒数量;③样品颗粒的空间取向随机分布。[align=center][img=,690,26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5256336_8129_3224499_3.jpg!w690x2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理想化的样品颗粒在冰层中的分布示意图[/align]这些要求看似与载网支持膜的选用无太大关联,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同一个样品使用不同的载网支持膜进行样品制备,其数据收集质量有区别。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是支持膜表面性质的不同对进孔样品分布密度的影响。使用有孔碳支持膜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样品大部分粘附在支持膜上,而在孔内的样品数量很少。根据经验,碳支持膜对部分样品的吸附性能相当强,溶液中的样品会优先吸附到碳膜上,以至于游离的样品颗粒浓度大大降低,而分布在支持膜孔内的样品来源于游离的样品颗粒群体。使用添加了连续超薄膜的载网则少有这个问题,毕竟孔内孔外都有碳膜,同时由于碳膜对样品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样品富集效应,还可降低制样时所需样品浓度。此外,使用金属材质的有孔支持膜(如金膜,镍钛膜等)能缓解这种情况,因为金属支持膜表面性质与碳支持膜有区别,其对样品的吸附也可能有差异。[align=center][img=,690,2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5370487_1473_3224499_3.jpg!w690x263.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4.连续碳膜上的样品颗粒在冰层中的分布示意图[/align]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二是冷冻样品制备时气液界面对样品的影响。由于电子能穿透的样品厚度很有限,样品被冻住前必须先进行减薄。目前最简单也最通用的减薄法是使用滤纸移除大部分液体而仅剩厚度在几十至上百纳米范围的水膜。根据现今通用的制样方式,从水膜的形成到它被快速冷冻成非晶态冰膜的时长在秒的量级。水膜的上下两层气液界面之间的距离如此短,水膜中样品被冷冻固定前的时间如此长,以至于样品颗粒有成千上万次机会与气液界面接触。每次接触样品颗粒都机率变性,或变成无定形的多肽链,或解体成更小的亚基组合。最终我们看到的样品颗粒或是被“已牺牲”的变性样品所保护而未能接触气液界面,或是幸运地多次接触气液界面而仍未变性。更多关于气液界面对样品影响的介绍,可参考孙飞(2018)以及Glaeser 和Han (2017)发表的综述。[align=center][img=,690,28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5485024_3909_3224499_3.jpg!w690x285.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5.现实的样品颗粒在冰层中的分布示意图[/align]使用有孔支持膜无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上下两层气液界面的影响,某些样品会因此而在冷冻后无法观察到完整颗粒。而使用连续超薄支持膜一面由气液界面转换为固液界面,另一面由于支持膜对样品的吸附而远离气液界面,有效地降低了气液界面对它的影响。既然添加连续超薄支持膜的载网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很多样品仍然使用有孔支持膜呢?原因之一是长期使用的超薄碳支持膜对于小蛋白(特别是分子量小于500kDa)仍然太厚,引入的噪音太多,导致小蛋白数据取向搜索结果不够精确,影响重构分辨率提升。而石墨烯类超薄支持膜理论上为单分子层,比超薄碳膜更薄,在这方面可以帮上忙。但石墨烯类支持膜添加到载网上的方法仍在发展中,目前使用上仍不及有孔支持膜便利。[align=center][img=,690,54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6026943_9251_3224499_3.jpg!w690x541.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6.样品直径与碳膜厚度的选择(感谢友情出镜的大蛋黄颜值担当评审嘉宾)[/align]原因之二是添加超薄支持膜更大机率引起样品的取向优势,导致某些取向数据采集量远远不足,同样影响重构分辨率提升。[align=center][img=,690,3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260956143795_3302_3224499_3.jpg!w690x396.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7.样品颗粒取向优势示意(感谢友情出镜的大蛋黄实力客串样品颗粒)[/align]纯有孔支持膜与添加超薄支持膜两种方案可谓各有优缺。有孔支持膜的缺点很明显,在于受气液界面的两面夹击。如果有一种方法能缩短样品减薄到冷冻固定的时长至毫秒级别,那么样品颗粒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多次接触气液界面,同时也减少与支持膜本身的接触,从而使用有孔支持膜的各种问题将可能迎刃而解。Bridget Carragher实验室研发了一种特殊的载网,命名为纳米线载网(nanowire grids)。这种载网具有自减薄功能,即载网孔内多余的液体会被固定在载网梁上的纳米线所吸走,留在载网孔内的液体厚度自然下降。当然纳米线吸附液体体积是有上限的,需要配合他们实验室研发的微量加样设备(Spotiton robot)加注皮升级别的样品量。虽然目前还未得到普及,但这种设置可以实现将减薄步骤的时长降低到百毫秒级别的水平。目前该文章未正式发表。推荐阅读文献:Fei Sun. Orienting the future of bio-macromolecular electronmicroscopy. Chin. Phys. B. 2018, 27(6): 063601Glaeser RM, Han BG. Opinion: hazards faced by macromolecules whenconfined to thin aqueous films. Biophys Rep. 2017, 3(1):1-7Noble AJ, Wei H, Dandey VP, Zhang Z, Potter CS, Carragher B.Reducing effects of particle adsorption to the air-water interface in cryoEM.doi: https://doi.org/10.1101/288340Palovcak E, Wang F, Zheng SQ, Yu Z, Li S, Bulkley D, Agard DA, ChengY. A simple and robust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graphene-oxide cryo-EM grids.doi: http://dx.doi.org/10.1101/290197Russo CJ, Passmore LA. Electron microscopy: Ultrastable goldsubstrates for electron cryomicroscopy. Science. 2014, 346(6215):1377-80.Sader K, Stopps M, Calder LJ, Rosenthal PB. Cryomicroscopy ofradiation sensitive specimens on unmodified graphene sheets: reduction ofelectron-optical effects of charging. J Struct Biol. 2013, 183(3):531-536来源:【生物成像中心】欢迎大家分享讨论使用过的载网支持膜[img]https://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5.gif[/img]

  • 【求助】各位有没有了解冷冻蚀刻技术的?

    近期学院里有位老师看文献里用到了冷冻蚀刻技术,或者叫冷冻复型技术。原理是这样的,由于要分析的样品是原油里面的沥青成分,常温下是固体,但是都是些高沸点大分子的物质,在高温下有可能会融化,不能直接到TEM里面做,所以先把一点沥青放到冷冻蚀刻机的样品室内,然后液氮冻住,在以45度角往上面喷一层Pt或者C的颗粒,叫做投影,然后再垂直喷一层C膜。最后把样品取下来,把沥青用溶剂溶解掉,剩下的那层碳膜做TEM分析,可以得到沥青表面颗粒分布的复型图像。原理罗嗦了半天,估计各位有搞生命科学或者医学的朋友早就看明白了,这个方法好像需要专用的冷冻复型机器,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用过的或者了解的,方便的话提供一下品牌、价位,或者哪位可以做合作分析的,提供个联系方式给我,谢谢了。我的邮箱:jeffrylee@126.com

单颗粒投入冷冻仪相关的耗材

  • 快速冷冻装置
    开展低温电镜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研究,可采用先 进的Vitrobot Mark IV System,利用本装置可将溶液中的纳米尺 寸的颗粒状材料,制备成包埋在玻璃态薄冰层中(Vitrified Iceembedded) 的样品。本装置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三维重构以 及纳米药物和表面活性剂表征等领域。它是一款数字式自动化快速 冷冻制样设备。ZJKY-CP是我公司开发的简易快速冷冻装置,具 有操作简单,灵活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 Minvitro玻璃化冷冻载杆 玻化冷冻管 玻璃化冻存管
    本产品用于-176℃液氮超低温环境下的胚胎及卵母细胞保存材料特殊:采用超薄高透的高分子片材,韧性好,显微镜下清晰度高,无生殖毒性。技术独创:装载区采用特殊涂层,减少胚胎和卵子丢失。工艺先进:采用高压快速成型工艺,边缘整齐无毛刺。设计人性化:大方的外观和良好的手感、手柄正面标识、耐超低温黑色标记等,使操作更方便。颜色多样:五种颜色,鲜艳美观,便于区分。密封严密:高精度成型工艺保证了封口的严密性,减少胚胎的交叉污染风险。包装规格:单支无菌包装,20支/盒。十大产品优势:① 加重平衡头无需担心载杆在液氮中漂浮起来。② 装载区无毒无害黑色标记快速定位。③ 装载区采用特殊工艺增加表面张力和附着力,确保在冷冻过程中胚胎和卵子能与载体完美结合,紧紧黏附在载体上面,从而避免在高速冷冻过程中由于液滴急速收缩而导致的胚胎和卵母细胞丢失现象。④ 装载区有足够长度装载多个胚胎或囊胚,可节省患者费用。⑤ 装载区柔软硬度适中,解冻时只需抖动几下样品即可快速脱落,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由于剥离时间过长造成胚胎或者囊胚重结晶造成伤害或者死亡,同时也避免保护液的渗透毒害。⑥ 同心圆标记正面,边缘平整光滑,低调华丽。⑦ 载杆手柄长度适中,持手柄时舒适,不需担心被液氮溅起来冻伤;手柄颜色艳丽,独特的荧光色便于样品标记及查找。⑧ 装置主体和外套有油墨套圈,方便在液氮中识别;卡口松紧适中,可轻松装卸外套。无需担心胚胎或者卵子丢失。⑨ 载杆所有材料均采用高品质耐低温材料,产品经鼠胚实验检测,无生殖毒性,让每一次玻璃化冷冻操作安心无忧。⑩ GMP标准生产,产品均经严格理化性能、内毒素检测、无菌测试,并提供检测报告。
  • 冷冻保护箱
    冷冻保护盒Cryo-Preserver用于盛放试管样品放置于冷冻环境,适合液氮,干冰或丙酮,乙醇之类的制冷环境,是理想而冷冻样品盒或样品冷冻盒。把试管样品放入到冷冻保护盒中放置于上述冷冻环境可有效隔离制冷物质对于样品的污染,并且放置样品非常方便。把冷冻保护盒PappaCooler存放于您的冷冻环境中,准备样品时可以去除冷冻保护盒放置于工作台上,取出样品。存放样品时,直接试管插入即可。冷冻样品盒该设计经过优化,能够高效率大规模冷冻各种样品,在低温时保细胞原核和真核细胞并给予很高的存活率。使用样品冷冻盒PappaCooler省时省钱,不用需大量的能量产生溶剂和气体,节能环保。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