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放氢性能研究

仪器信息网吸放氢性能研究专题为您整合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吸放氢性能研究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吸放氢性能研究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吸放氢性能研究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吸放氢性能研究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耗材

  • 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服务
    内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以内蒙古石墨烯产业为己任,注重产学研合作。在了解国际发展前沿技术的同时,将调研全国石墨烯技术需求,编制产业发路线图,为政府决策及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研究院为石墨烯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提升内蒙古石墨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能力。研究院将根据调研情况,凝练行业公共关键技术课题,组织实验室、企业共同进行课题攻关,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研特长和企业的市场灵敏性,开发出具有技术与市场前瞻性的产品。公共技术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为相关企业在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团队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团队,吸引、支持相关团队来研究院开展研究活动、创业探索。孵化企业鼓励引进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相关团队创办企业。通过研究院的资金、运营团队和下游实体企业的支持,孵化石墨烯相关初创企业。培育产业初创企业运行一段时间后,积极帮助企业寻找下游用户,开拓市场,并通过各种政策如科技计划支持、税收政策优惠、科技金融贷款、创投公司融资等服务,支持初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达到培育产业的目标。服务模式共建研发中心:以我院科技力量作为技术支撑,共建企业研发中心,为企业服务共同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任务:以企业为主体或研究院为主体,共同承担国家创新基金,科技支撑以及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委托研究开发:由企业出题,承担全部的研发费用,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共同开发:由企业或研究所共同提出科技项目,双方共同投入,知识产权根据双方投入比例和前期技术积累而定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将我院成熟的技术进行转让或以知识产权入股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作投入,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石墨烯制备实验室石墨烯制备及表征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薄膜大规模CVD制备及转片技术开发石墨烯储能实验室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产品的开发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高性能负极材料开发与石墨烯负极相匹配的高电压和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高性能石墨烯基储能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实用化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室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开发石墨烯吸油材料的开发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开发石墨烯分析测试中心石墨矿的分析测试石墨烯材料的分析检测石墨烯应用产品的检测石墨烯标准研究中心石墨烯材料标准研究石墨烯相关应用标准研究
  • 用于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软件 NOVA
    用于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软件 订货号: NOVANOVA 是设计为通过 USB 接口控制所有 Autolab 仪器的软件包。由电化学家针对电化学而设计,集成了超过二十余年的用户体验和最新的 .NET 软件技术,NOVA 使您的 Autolab 恒电位仪/恒电流仪拥有更强性能和灵活性。NOVA 提供了以下的独特功能:功能强大且灵活的程序编辑器重要实时数据一目了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绘图工具集成化控制外围仪器,诸如万通 LQH 液体处理设备
  • 201510代尔塔防护手套 氯丁橡胶高性能手套
    代尔塔防护手套 氯丁橡胶高性能防护手套 耐油耐热由上海书培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代理提供,产品质量优越,量大从优,欢迎客户来电咨询选购产品介绍:代尔塔 201510 防护手套 氯丁橡胶高性能防护手套 耐油耐热,重型防化 ,100%氯丁橡胶,黑色,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耐热耐酸碱,防化学剂,内有植棉衬里,佩戴舒适贴手,防滑设计,防滑凸点更好的增加摩擦力产品特点:第一:重型防化 ,100%氯丁橡胶,黑色,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第二:耐油耐热耐酸碱,防化学剂第三:内有植棉衬里,佩戴舒适贴手,防滑设计,防滑凸点更好的增加摩擦力产品技术参数:名称:代尔塔 201510 氯丁橡胶高性能防护手套材质:100%氯丁橡胶颜色:黑色尺寸:长38cm,厚0.78mm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仪器

  • Finder Vista“微曼”系列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 性能特点:● 更高系统灵敏度:采用大通光口径影像校正光谱仪和进口低噪声科学级CCD。● 适合多种样品,可在显微光路与宏光路之间自由切换。● 高重复性:光路设计结构稳固,全自动,一体化设计,软件控制电动切换光路,切换后无需重新校准。● 模块升级选项:可提供功能升级模块,满足多方面科研需求。● 易操作:软件窗口操作模式,简单易用产品简介:Finder Vista“微曼”系列拉曼光谱仪是卓立汉光公司研发的具有更高性能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基于新一代显微共聚焦光学系统,搭配高品质影像校正光谱仪和进口CCD探测器,所有部件一体化集成,最大限度的确保了仪器性能的稳定性,从而可以获得样品的有关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取向等各种拉曼光谱的信息,广泛适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物理和化学实验研究,如化合物官能团分析 、分子动力学研究 、碳纤维/碳纳米管拉曼光谱分析 、表面分析\单层薄膜分析、聚合物组织结构分析、细胞组织研究、刑侦鉴定、考古学、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Finder Vista“微曼”系列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除了可以实现拉曼光谱测量功能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功能附件,实现拉曼光谱成像、PL荧光及成像、荧光寿命测量等功能,欢迎洽询。参数规格表:主型号Finder Vista拉曼光谱范围60-5,000 cm-1(典型值)分辨率≤0.9cm-1(@585.25nm)激光器标配:532nm(≥100mW,TEM00)选配:266nm、325nm、633nm、785nm等显微镜标配:正置显微镜空间分辨率水平1μm,垂直2μm探测器类型TE深制冷型背感光CCD(LDC-DD技术)有效像元2000×256像元尺寸15×15μm量子效率95%@780nm*规格参数为532nm激光条件下的典型值,依据所选激发波长的改变会有所改变,详情请洽询!测试实例:(Sulfur:激发波长:532nm)
    留言咨询
  • 仪器简介: HTP1 高压储氢研究仪器,该分析仪精确地表征储氢材料在不同压力下的储氢性能。 更多储氢介绍请至: 技术参数: HTP1-V是一个专业的多用途的储氢研究工具,同时还可以进行高压TPD实验。 应用: 1. PCT表征,吸附-脱附研究,动力学 2. 储氢的定量计算(需要选择质谱仪) 3. BET 4. 其他气体的吸附曲线 5. 高压TPD 温度范围:-196℃~500℃ 加热速率:1~20 ℃/min 压力范围:UHV~100bar(10MPa),UHV~200bar(20MPa), 气体流量:3~100 ml/min 质谱仪(选配): 质量数1~200amu(300amu选配) 响应时间小于300ms 定量数据输出PPM, PPB 或 %单位 快速扫描100amu/s,用于瞬时分析
    留言咨询
  • 微针力学性能研究 400-860-5168转3662
    一.微针力学性能研究介绍微针,是一种注射形式,针头直径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插在皮肤上的疼痛感比普通针头大为减轻。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微针技术整合了注射与贴剂两种优势,可实现居家条件下无疼、自主输送功效分子或提取机体生理指标。微针近几年在皮肤健康、药物新剂型的产业链条逐渐明晰。多个微针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疾病种类跨越糖尿病,疫苗,肿瘤等。国际国内微针技术企业正迅速壮大。具有前瞻性的药企也在加紧布局微针剂型的管线。基于微针技术的医美、生美产品正汹涌入市。微针也正成为可穿戴领域微量体液提取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学术前沿领域的微针应用基础研究也迅速攀升。上海保圣微针强度测试仪属于高精度材料物性品质研究仪器,用于生物医疗材料精准物性分析,可用于微力领域精准测定,测定微小样品和微小力。依据微针的特性及不同类型,可以用保圣微针强度测试仪测定微针的强度、微针屈服性能、微针断裂力,从而为微针的设计、工艺、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帮助。二.微针力学性能研究应用上海保圣高精度力学分析仪器TA.XTC-18特别适用于高精度材料物性品质研究,反应灵敏,根据样品形态可智能调节追踪速率,对于微针、微球、微胶囊等精细样品力学性能准确测定。上海保圣TA.XTC-18可以准确测定微针(MN)应力-应变曲线,获取微针的屈服力,微针屈服强度MNs yielding force;微针破裂强度测定MN breaking force,上海保圣物性测定仪(质构仪 Txeture Analyzer)可应用猪皮穿透测试insertion into pig skin,评估微针(MN)透皮性能,从而对微针强度进行分析。三.微针力学性能研究特点质构仪可以测试微针物性参数,比如微针与基质硬度、粘度、强度、杨氏模量等,真实皮肤和机械皮肤模型在微针穿刺性能评价中应用广泛,可用于评价微针的刺入力、刺入率和刺入深度,渗透皮肤模型可用于评价微针的溶解速度和渗透量,组织皮肤模型可用于角质层模拟及其相关评价。皮肤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粘弹性材料,且皮肤表面不平整、有沟壑,微针刺入时不能垂直进入皮肤,皮肤的各层结构如角质层、真皮层也会对微针刺入造成阻碍。微针能够刺破皮肤所需的最小力即刺入力。刺入力的测定受到微针参数、施加力、测定方法、皮肤种类、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微针力学性能研究参数1.操作简单科学,检测灵敏度高。2.采用高性能、无级调速驱动系统,可根据实验需求设定测试速度。3.软件自带多种算法,实验数据即时显示,实验结果自动汇总,历史数据随时读取。5、 仪器参数:1、力量感应元精度:0.0001 g;2、位移精度:0.001mm(精度同时同步到软件显示上);3、升降臂全距:0-320mm;4、升降臂移动速度:0.001-40 mm/sec;5、软件数据采集率:不低于2000组/秒,每组4个通道同时读取;6、力量感应元:100g、500g、1kg、5kg、10kg、20kg、30kg、50kg、100kg可选;7、仪器硬件功能:仪器带有软键盘,脱离软件进行上下控制,硬件部分含紧急停止装置、上下极限控制装置、机器有足够宽敞的样品放置台面;8、仪器操作:软件曲线和测试结果同时显示在一个界面上,上面是曲线,下面对于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如力,时间,距离,样品高度在测试过程中同步显示到的软件。软件页面中英文可调,操作简单容易上手,数据分析时不需另外撰写分析程序,用户可直接勾选所要的参数,软件即可自动计算结果
    留言咨询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方案

  • 天津兰力科:贮氢合金V3 TiNi0. 56Cr x 的充放电性能和吸放氢性能研究
    以V2O5 、TiO2 等原料,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了钒基贮氢合金V3 TiNi0. 56 Cr x ( x = 0. 1 、0. 3) ,用EDXRF、XRD 等方法分析了合金的组织成分,用LK98B Ⅱ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PCT 测试仪分别测试了合金的充放电性能和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随Cr含量的增加,合金放电容量和吸氢量均降低 气态放氢平台的宽度变窄、倾斜度增加 电化学放电平台电压和气态放氢平台压力均增加 循环稳定性提高。
  • 天津兰力科:贮氢合金V3 TiNi0. 56Al x 耐碱液腐蚀性能研究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V3 TiNi0. 56 由于其可逆吸放氢量大,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合金的耐碱液腐蚀性能差,导致合金循环寿命短达不到应用要求。主要研究了合金元素Al 对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耐碱液腐蚀的影响。测试V3 TiNi0. 56Al x 合金电极的腐蚀电位、均匀腐蚀全浸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和组织变化,发现:V3 TiNi0. 56Al x 合金中Al 含量增加,腐蚀电位正移,腐蚀质量损失率减小,晶界的网状结构消失速度变慢,耐碱液腐蚀性能提高。
  • 低温AFM助力六方氮化硼气泡中的氢分离研究
    在原子尺寸容积内存储微量气体是科研中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其中,阻隔材料的选择是影响气体存储的重要因素:该材料必须形成气泡来包覆存储的气体,且必须在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材料本身不能与存储气体有任何的化学或者物理的相互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浩敏研究员课题组就这项研究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实现六方氮化硼气泡中的氢分离的工作。本文工作中,作者使用了一套attoAFM I低温原子力显微镜,显微镜可以在闭循环低温恒温器attoDRY1100(attoDRY2100系列)内被冷却到低的液氦温度。在特定的测量温度下,原子力显微成像结果可以帮助研究者证实在33.2 K ± 3.9 K温度的时候气泡消失,证实了被包覆气体的消失。由于该转变温度与氢气的冷凝温度(33.18K)接近,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氢气气体存在与六方氮化硼气泡内。该工作成功地在六方氮化硼内存储了氢气,为未来氢气的存储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论坛

  • 求可做吸放湿性能的试验箱

    我单位欲做材料的吸放湿性能,想参照行标JC/T2002-2009做但没有找到成型的设备,咨询检测机构,没有愿意告诉我们具体设备名称和型号的,但都说有成型的设备求助大家,有没有知道有类似设备的,就是可以提供高低湿度环境并且可以进行重量称取的试验箱具体标准传于附件,请大家不吝赐教

  • 悬浮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丁酯类吸油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

    1 题目:悬浮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丁酯类吸油树脂及其性能的研究[color=#999999]作者:[/color][color=#333333]王良[/color]链接:[color=#333333]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Y2972479[/color][color=#333333]来源:[color=#005cd9]黑龙江大学 , [/color][color=#005cd9]2015[/color][/color]

  • 烧蚀防热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新型测试方法的初步研究

    烧蚀防热材料高温热物理性能新型测试方法的初步研究

    [color=#ff0000]摘要:文本针对高温下存在热化学反应的烧蚀防热材料,提出一种新型测试方法——恒定加热速率法,以期准确测试烧蚀防热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由此得到烧蚀防热材料在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color][align=center][img=烧蚀防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600,3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7/202207011700416434_107_3384_3.png!w690x449.jpg[/img][/align][size=18px][color=#ff0000]一、问题的提出[/color][/size]烧蚀防热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是高温下的传热管理和热化学烧蚀建模的必要参数,但因为烧蚀材料具有特殊性:它们具有相当低的热导率,加热过程中会产生气体,热性能非单调变化,甚至材料的热性能还取决于加热速率。这种特殊性造成目前的各种稳态法和瞬态法都不适合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测试,主要是因为在测试之前的温度稳定期间就已经发生了热化学反应。因此,烧蚀防热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测试一直是个技术难题,需要开发一种新型测试方法,对整个使用温度范围内含有热化学反应过程的烧蚀防热材料热物理性能进行准确测量,甚至测试出不同加热速率下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文本将针对高温下存在热化学反应的烧蚀防热材料,提出一种新型测试方法——恒定加热速率法,以期测试烧蚀防热材料的高温热物理性能,由此得到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size=18px][color=#ff0000]二、测试方法[/color][/size]测试方法基于热物理性能测试中一般都需要测量热流和温度的基本理念,由此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传热学第二类正规热工工况测试模型,即对被测样品表面进行恒定速率加热,样品表面温度呈线性变化,样品背面为绝热条件。[align=center][img=烧蚀防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350,36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7/202207011702158319_7823_3384_3.png!w625x659.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 恒定加热速率法测量原理[/align]在图1所示的测试模型中,假设其中的热传递为一维热流,根据傅里叶传热定律,样品厚度方向上的传热方程为:[align=center][img=烧蚀防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500,14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7/202207011702541092_2146_3384_3.png!w690x194.jpg[/img][/align]式中: ρ为样品密度, C为样品比热容, λ为样品热导率,T为温度,t 为时间 ,T0 是 t=0 时的样品初始温度, b是加热速率。当加热速率b为一常数时,通过测试样品前后两个表面温度,并求解上述传热方程,可得到被测样品的等效热扩散率随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在这种恒定加热速率测试方法中,金属板起到热流传感器的作用,即在线性升温过程中测量金属板前后两表面的温度,并结合金属板的已知热物理性能参数,可计算得到流经金属板的热流密度,由此间接测量得到流经被测样品的热流密度。通过测量得到的热流密度,结合测量得到的被测样品两个表面温度,求解上述传热方程,可得到被测样品的等效热导率随平均温度的变化曲线。根据上述测量获得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并依据比热容、密度、热扩散率和热导率之间的关系式λ=ρ×C×α,可计算得到被测样品的质量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果采用热膨胀仪和热重分析仪精确测量被测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变化,通过关系式就可获得被测样品的比热容随温度变化曲线。对于上述恒定加热速率法测试模型,我们采用有限元进行了热仿真模拟和计算,证明了此方法对于低导热隔热材料热物性测试的有效性。[size=18px][color=#ff0000]三、今后的工作[/color][/size]尽管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公式推导和有限元仿真计算,但对于这种新型的恒定加热速率热物性测试方法,还需进一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采用无热化学反应的高温隔热材料进行测试,以考核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2)采用无热化学反应的高温隔热材料与其他高温热物性测试方法进行对比,如稳态热流计法、热线法和闪光法等。(3)采用烧蚀防热材料进行高温测试,以考核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并结合其他热分析方法、热模拟考核试验(石英灯、氧乙炔、小发动机火焰和风洞)和建模分析,验证新型测试方法的有效性。[align=center][/align][align=center]~~~~~~~~~~~~~~~~~~~~~~[/align]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资料

吸放氢性能研究相关的资讯

  • 应用 | 一种具有防冰性能的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研究
    研究背景凛冬将至,寒潮来袭,结冰是造成许多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飞机防冰/除冰技术一直是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飞机积冰主要发生在平尾、垂尾和发动机真空罩等外露表面,已成为威胁飞行安全和稳定性的严重问题。研究表明,飞机表面结冰主要是由于大量过冷水滴聚集和冻结造成的,特别是当飞机穿越过冷云层时。本文报告了通过光刻结合化学刻蚀方法制备了稳定的纳米片-微坑结构的超疏水表面,表面的防冰性和超疏水性均优于单一结构表面,且超疏水等级结构表面具有较高的非润湿性,接触角高达173°,滚动角低至4.5°,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和抗结冰性能,为航空工业的应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实验仪器润湿性实验,使用KRÜ SS DSA100接触角分析仪。在样品表面滴落4 μl液滴测试接触角和滚动角。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来保证接触角的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检验低温润湿性,在-18℃条件下放置样品和去离子水,直到去离子水变成过冷。然后,我们尝试通过在不同样品的表面喷洒过冷的水滴来模拟冻雨的条件。使用高速的相机拍摄,快速比较这些样品的不同润湿性。KRÜ SS DSA100接触角分析仪TC40温控腔箱:温控范围-30℃到160°C结论与讨论表面形貌在本节中,我们通过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构建了三个超疏水结构表面,目的是分析和研究表面形貌、润湿性和抗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制备了一个光滑的疏水铝表面作为标准对照,并与三种超疏水表面的抗冰性能进行了比较。三种结构形态的FESEM图像如图1所示。四种类型的表面处理如下:使用FAS-17改性的铝衬底表面(样品1),带有微坑结构FAS-17改性的铝衬底表面(样品2),带有纳米片FAS-17改性的铝衬底表面(样品3),具有分层结构(微坑规则阵列和纳米片)FAS-17改性的铝衬底表面(样品4)。 图1. 通过三种不同的处理获得的分层形态的扫描电镜图像:(a)微坑结构表面(样品2);(b)纳米片结构表面(样品3);(c)微/纳米分层结构表面(样品4)。常温和低温下的润湿性测试如图2所示,通过比较相同样品FAS-17修饰前后的接触角,改性后样品疏水性大幅提高。在光滑的衬底表面(样品1),通过降低表面自由能,液滴接触角可以增加到大约120°。这也证明了通过引入规则排列的CF3基团可以建立超疏水表面,此时表面能最低,为6.7 mJ/m2。样品3和样品4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使得水滴很容易从这些表面滚落,这可以用Cassie-Baxter模型来详细解释,说明表面的微观结构在提高超疏水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超疏水纳米分层结构表面(样品4)具有较高的非润湿性,接触角高达约173°,滚动角仅仅为4.5°。与其他单结构表面相比,纳米片-微坑分层结构表面的超疏水性优于任何单结构表面,微尺度和纳米尺度结构的结合明显地捕获了更多的空气,导致在液滴下存在一个由无数空气袋构成的密封空气层。 图2. FAS-17改性前后4种表面结果的接触角和滚动角考虑到飞机的实际使用条件,将过冷水滴喷洒在低温下的测试超疏水性和防冰性能,结果表明,样品3和样品4可以防止过冷水滴的积累,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相反,喷在样品1和样品2上的过冷水滴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水性。显然,研究结果证明,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有效地排斥了被喷洒的冷冻水。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光刻工艺和化学蚀刻方法,巧妙地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具有抗冰性能的超疏水分层结构表面。超疏水表面比其他单结构表面具有更强的非润湿性,并且具有优异的防冰性能,防止了过冷水滴的积累。因此,具有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在航空工业中更具有作为飞机防冰材料的潜力。本文有删减,详细请参考原文。G.Wang, Y. Shen, J. Tao, X. Luo, L. Zhang and Y. Xia, Fabrication of a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ith a hierarchical nanoflake–micropit structure and its anti-icing properties, RSC Adv., 2017, 7, 9981DOI: 10.1039/C6RA28298A
  • “氢能革命”未到,“氢气标准”先行——访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义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当今世界,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等问题,对洁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氢气作为一种清洁、安全、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是人类摆脱对“三大能源”依赖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替代能源之一。strong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氢能事业,2019年年初,氢能源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各地方政府也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以扶持当地的氢能产业的发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氢能目前最具潜力的应用领域莫过于燃料电池,而strong氢气的质量对燃料电池的寿命、效率等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燃料电池氢气的相关标准,我国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组正在主持制修订相关标准/strong。近日,在第六届岛津化工论坛上,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为“中测院”)与岛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合作实验室。仪式上,strong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的负责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义/strongstrong,请他谈谈目前国内氢能的发展状况及国家氢气质量分析方法标准的一些进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33cefe88-aaf0-4838-ba11-a0efa0c93000.jpg" title="panyi caifang.jpg" alt="panyi caifang.jpg" width="600" height="4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潘义/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是一所集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第三方校准与检验检测机构、测试技术与标准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院。据潘义介绍:中测院始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院,1980年与西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四川省计量测试所合并,更名为国家计量局成都计量测试研究院,同年迁址成都。1986年经原国家计量局正式批准更名为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2000年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实行属地管理,为省政府直属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作为秘书处单位,中测院组建了全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4)、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7)、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SAC/TC206/SC1/WG1),一直致力于气体分析测试领域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主持和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标准、环境行业以及天然气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ISO/TC158 Analysis of gases技术对接及ISO国际标准起草工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测院拥有科研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紧密贴近产业急需的测试与标准技术问题,积极开展“国家化学标准物质”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泛应用并满足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公共安全、公平贸易、仪器研发等领域企事业单位的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strong国内起步较晚/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19年是中国氢能飞速发展的一年,但目前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还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潘义介绍说,strong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国家也将该技术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strong日本非常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想以此解决其部分能源问题;德国也在大力发展氢能,目标是确保德国赢得在氢技术领域的全球领袖地位,并将氢能作为整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方向之一;而美国开始研究时间较早,但前期不是非常重视,现在也在加快速度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车载氢能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较有前景的应用领域,经过数十年研究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在此领域发展较晚,strong近年来,多家汽车企业启动了相关研发,广东佛山地区在此领域发展较快,四川成都紧随其后,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大、中型客车和城市物流车,已经初步实现了商用/strong;氢能家庭汽车还处于实验阶段,国内目前没有正式上路的车型。国外一些汽车企业的氢能家庭汽车早已上路,如丰田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虽然目前氢能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但潘义也说道:氢能汽车也有其局限性,strong如果未来氢能家庭汽车可以实现量产,也无法很快完全替代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呈“三分天下”的局势。/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strong标准推动发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氢能燃料电池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氢气的标准。氢气作为氢能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其纯度及杂质含量都极大的影响着电池的性能,需要对其中各项杂质的含量进行限定。strong我国工业氢气的产品标准《GB/T 3634.2-2011氢气 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中对总烃、总硫、甲醛、甲酸、氨、总卤化物、颗粒物浓度等参数都没有规定,如果其中某项参数过高,都会对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而目前国内燃料电池用氢气的质量标准依据的是《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该标准是从ISO 14687-2转化而来。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 Hydrogen technologies)在2019年底推出的最新标准ISO 14687中,对参数和限量值做了稍许调整,相信国内相应的标委会也会很快对GB/T 37244进行进一步修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GB/T 37244 中明确规定了氢气15个指标的具体要求,/strong包含氢气纯度(摩尔分数)、非氢气体总量、水、总烃(按甲烷计)、氧、氦、总氮和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总硫(按H2S计)、甲醛、甲酸、氨、总卤化合物(按卤离子计)和最大颗粒物浓度。其中,总硫含量要求不超过4 ppb,标准非常严格。GB/T 37244标准中针对这些参数规定了明确的限量值,strong但是并没有对各参数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所引用的分析方法标准并不全部适用于燃料电池用氢气的杂质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国际上,国际标准化组织气体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 158 Analysis of gases)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氢能技术委员会(ISO/TC 197 Hydrogen technologies)专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JWG 7 Hydrogen Fuel Analytical Methods”从事氢燃料分析方法研究。据潘义介绍,为顺应国家氢能产业战略布局,解决氢气品质分析技术瓶颈问题,健全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中测院化学所负责筹建了“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分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6/SC 1)管理,工作组编号为SAC/TC 206/SC 1/WG 1,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58/JWG 7 Hydrogen Fuel Analytical Methods”,负责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气体分析方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工作组于2019年3月7日批准成立之后,4月7日在成都顺利召开工作组启动会,并成立了“氢气品质分析与标准研究实验室”,积极开展相关分析方法标准研究工作,目前已在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高压氢气取样、氢中痕量总硫分析、无机多组分气体分析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其他参数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目前的标准虽然对各项指标都有详细的规范,但却存在一个问题。潘义解释说,氢气的来源直接影响了氢气中杂质的含量,/strong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纯净度就很高,而通过天然气制得的氢气烃类物质就会较多,各个地区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制氢的方式。strong对于加氢站来说,目前无论氢气来源如何,所有的氢气都需要进行全部项目的检测,这无形之中造成了检测资源的浪费,加氢站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氢气的检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潘义讲,氢能的产业规模很大,且非常有前景,眼下各地区加氢站对检测都有很大的需求,急需合适的检测方法。strong“氢能与燃料电池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的工作任务首先是针对ISO 14687的要求,建立一套适用于燃料电池用氢气中各种杂质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方法,形成国家标准;本着经济适用和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原则,每个参数会争取形成几种不同原理的标准,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strong这些成果都将服务于整个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争取在标准化方面与ISO相应的工作组接轨和推广,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0px "strong合作推动产业/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谈到此次与岛津成立合作实验室,潘义表示,与岛津公司成立“气体分析标准化及解决方案示范应用实验室”,是基于中测院和岛津公司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中测院在环境监测、工业气体、氢能源、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基础,技术沉淀深厚,研究并建立了许多产业急需的分析方法及解决方案。中测院将以合作实验室的组建为契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开展气体分析测试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的研发基地、成为气体分析测试成果孵化和转化示范应用基地,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本领域技术集成和技术辐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推动气体分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0bbb03d5-721f-44c4-a229-fc8e70e29a85.jpg" title="jiepai.jpg" alt="jiepai.jpg" width="500" height="4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合作实验室揭牌仪式/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同时,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环境空气监测和化工生产,有助于提升我国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气体化工的生产工艺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联合实验室将关注前沿产业的气体分析技术,如氢燃料品质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力支撑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协助提升我国氢能产品质量水平,占据产业链上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相关阅读:/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1220/519287.shtml"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第六届岛津化工论坛暨中测院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成功举办/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89dd12b5-a5fb-4930-b682-43e1597516ca.jpg" title="仪器经理人.jpg" alt="仪器经理人.jpg"//p
  • 钽酸铋量子点修饰洋葱圈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的S型异质结构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1. 文章信息标题:Onion-ring-like g-C3N4 modified with Bi3TaO7 quantum dots: A novel 0D/3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中文标题: 钽酸铋量子点修饰洋葱圈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的S型异质结构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页码:958-968 DOI: 10.1016/j.renene.2021.11.030 2. 期刊信息期刊名:Renewable EnergyISSN: 0960-1481 2022年影响因子: 8.634 分区信息: 中科院一区;JCR分区(Q1) 涉及研究方向: 工程技术,能源与燃料,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 3. 作者信息:第一作者是 施伟龙(江苏科技大学)、孙苇(北华大学)(共同一作)。通讯作者为 林雪(北华大学),郭峰(江苏科技大学),洪远志(北华大学)。4. 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型号:北京中教金源(CEL-PAEM-D8,Beijing China Education Au-Light Co., Ltd.);气相色谱型号:北京中教金源(GC7920,Beijing China Education Au-Light Co., Ltd.)。本工作利用SiO2微米球为硬模板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空气化学气相沉积 (CVD)方法合成洋葱圈状结构的g-C3N4(OR-CN),且基于溶剂热法与0D Bi3TaO7量子点(BTO QDs)复合,形成0D BTO QDs/3D OR-CN S型异质结复合物光催化剂,在λ 420 nm的可见光驱动下,讨论了不同质量比的BTO/OR-CN化合物催化剂在2小时内的析氢性能。其中,0.3wt% BTO/OR-CN样品赋予了最佳的光催化析氢速率为4891 μmol g-1,且在420 nm处的表观量子产率(AQY)为4.1%,约是相同条件下的OR-CN的3倍。其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归因于0D BTO量子点与OR-CN之间形成了S型异质结,有助于促进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散,且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强度,此外,通过4次循环实验,发现0D BTO QDs/3D OR-CN S型异质结复合物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有应用前景。图1. 制备BTO/OR-CN化合物的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BTO/OR-CN的制备是通过加入0.2 g的OR-CN在BTO的合成过程中,合成的样品命名为xBTO/OR-CN,其中x代表BTO在化合物中的质量比,分别为0.1%,0.3%,0.5%,1.0%。此外,为了比较,合成了块体g-C3N4(B-CN)和0.3%BTO/B-CN复合物,B-CN的合成是通过一步煅烧3 g三聚氰胺,550 °C加热4小时,升温速率为2.3 °C/min,从而得到黄色的产物。0.3% BTO/B-CN复合物的合成类似于0.3% BTO/OR-CN复合物的合成过程,仅仅用B-CN代替OR-CN。图2. BTO、OR-CN和不同复合物的XRD图如图2示,OR-CN、BTO以及不同质量比的BTO/OR-CN化合物(0.1%、0.3%、0.5%和1.0%)的XRD图表征晶体结构和结晶度。对于BTO样品,2θ在28.2°、32.7°、46.9°和58.4°属于Bi3TaO7的(111)、(200)、(220)和(222)面(JCPDS:44-0202)。OR-CN拥有两个衍射峰在13.1°(100)和27.4°(002),分别归因于芳香单元的层内结构堆积基序和层间堆积基序。至于BTO/OR-CN化合物,引入BTO没有影响OR-CN的相结构,当负载0.1%、0.3%、0.5%和1.0%的BTO在OR-CN上,很难发现额外的BTO特征峰,这很可能是因为少量的BTO QDs。图3. OR-CN的SEM图(a)0.3% BTO/OR-CN复合材料的SEM图(b)TEM图(c)HRTEM图(d)和EDX图(e)如图3所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制备的样品的结构和形貌。OR-CN样品呈现了洋葱圈形状,尺寸大约在150-200 nm。负载BTO QDs在OR-CN的表面上形成BTO/OR-CN复合物之后,OR-CN的洋葱圈结构没有改变,但表面变得更粗糙。为了进一步清晰地观察BTO/OR-CN化合物,0.3%BTO/OR-CN的TEM图展现了BTO QDs均匀地分布在OR-CN表面上且与OR-CN底物亲密的接触,这有助于电荷的分散和转移。同时,化合物的高分辨透射图(HRTEM)反映了BTO和OR-CN之间有好的界面接触,其中,晶格间距为0.27 nm与Bi3TaO7晶格面(200)相匹配。展现了成功地构造了0D/3D BTO/OR-CN异质结催化剂。0.3%BTO/OR-CN的EDX图揭示了C,N,Bi,Ta,O元素的存在,进一步证实BTO QDs锚定在OR-CN的表面上。图4. 光催化产氢(a)析氢速率(b)B-CN、OR-CN、及其0.3%化合物光催化产氢(c)析氢速率(d)循环实验(e)循环实验前后的XRD图(f)如图4所示,以300 W的氙灯作为光源(λ 420 nm),研究了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析氢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BTO样品几乎不产氢,而OR-CN在2小时辐照过程中产生了相对较低的氢气,约为1736 μmol g-1,这是由于BTO对可见光的吸收较低和电子-空穴的快速重组所致。当耦合OR-CN和BTO之后,光催化析氢活性显著的增强,其中,最佳的0.3% BTO/OR-CN复合材料展现了析氢量大约是4891 μmol g-1,是单组分OR-CN样品的3倍左右。同时,0.3% BTO/OR-CN异质结光催化剂在420 nm波长表现出较高的表观量子产率(AQY)为4.11%。当BTO QDs的加入量从0.1%增加到1.0%时,光催化析氢性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最优的0.3% BTO/OR-CN样品的光催化性能优于其他复合样品,这是因为构建了S型异质结,加速了光生电荷的传输和分布。此外,在OR-CN上引入BTO QDs可以增加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强光响应强度和延长光诱导电荷寿命。随着进一步增加BTO QDs的量,光催化产氢速率减小,这是因为过量的BTO QDs负载在OR-CN表面可能会影响BTO QDs的分散,且由于屏蔽效应阻碍OR-CN的光吸收效率。因此,负载合适量的BTO QDs有利于光催化产氢。此外,最优样0.3% BTO/OR-CN的产氢速率为2445.5 μmol g-1。为了比较,还合成了0.3%BTO/OR-CN复合物,制备的样品的析氢量和析氢速率的排序:0.3%BTO/OR-CNOR-CN0.3%BTO/B-CNB-CN,这表明CN的洋葱圈结构和化合物的异质结界面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经过四次循环实验,可以清晰地发现光催化析氢有轻微的降低。同时,XRD图也用于评价样品的稳定性,循环前后的XRD图没有发生改变。这些结果展现了制备的 BTO/OR-CN样品拥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析氢活性。图5. MS图(a和b)S型异质结机理(c)BTO/OR-CN复合物光催化析氢中光生电荷分离转移机理(d)利用Mott-Schottky(MS)图确定OR-CN和BTO的能带结构。OR-CN和BTO样品的质谱图在1000、2000和3000 Hz处呈现正斜率,说明OR-CN和BTO具有典型的n型半导体特征。OR-CN和BTO在接触前的带位置存在偏差,OR-CN是一种费米能级较高的还原型光催化剂,而BTO是一种费米能级较低的氧化型光催化剂。此外,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计算了OR-CN 和BTO的功函数,分析了界面电荷转移过程。确定OR-CN和BTO样品的二次电子截止边的结合能(Ecut-off)分别为16.921 eV和16.054 eV。然后,BTO和OR-CN在黑暗中密切接触后,OR-CN的CB上的电子自发地流向BTO,直到二者的费米能级达到相同水平。因此,OR-CN组分失去电子并携带正电荷,导致OR-CN的CB边缘向上弯曲,同时,BTO组分得到电子,电子在其CB上积聚,BTO带负电荷,导致CB边缘向下弯曲,从而,OR-CN和BTO界面形成内部电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电子在内部电场和库伦相互作用的驱动下由BTO的CB转移到OR-CN的VB上与空穴复合,此外,保留在OR-CN的CB上的电子和BTO的VB上的空穴将分别参与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BTO/OR-CN光催化反应的可能的S型机理,在可见光的照射下,BTO和OR-CN中价带(VB)上的电子跃迁到导带(CB)上,价带上形成空穴,BTO导带上的电子可以转移到OR-CN的价带上并与空穴结合。由于OR-CN导带的电势比H+/H2(0 eV vs. NHE)更负,所以,H2O分子可以与电子反应生成H2。用三乙醇胺(TEOA)猝灭BTO价带上积累的空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