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畸胎瘤细胞

仪器信息网小鼠畸胎瘤细胞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小鼠畸胎瘤细胞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小鼠畸胎瘤细胞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小鼠畸胎瘤细胞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资料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论坛

  • 【转帖】iPS细胞:人造肿瘤细胞?

    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项目  iPS技术,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是一种将成体成熟、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类似胚胎干细胞的新兴技术。2007年11月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分别独立宣布可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这一发现被《自然》和《科学》杂志分别评为2007年第一和第二大科学进展。之后,iPS细胞研究迅猛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实验室纷纷报道了多种方法建立的iPS细胞系。就连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利羊的培育者伊恩·威尔莫特也宣布放弃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转而进行 iPS 细胞研究,因为他认为这种细胞比胚胎干细胞更具潜在优势。  我国连续多年将干细胞研究列入“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干细胞作为五项生物技术之一成为未来15年我国前沿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致瘤风险浮出水面  Yamanaka研究组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文章显示,用iPS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即使不含c-Myc(曾被认为是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在植入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后仍有很强的致瘤性,甚至高于胚胎干细胞。   他们共研究了36个iPS细胞克隆,在诱导方式上,有些诱导剂配方中含有c-Myc基因,有些没有,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同时他们选择了3株胚胎干细胞作为对照。在45周的观察中,移植胚胎干细胞来源神经干细胞的34只小鼠有4只长出肿瘤。在100只移植胚胎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神经干细胞小鼠中34只发现肿瘤,概率和胚胎干细胞相当。在55只移植成人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神经干细胞小鼠中46只发现肿瘤,概率远高于胚胎干细胞。在36只移植肝细胞来源的iPS神经干细胞小鼠中10只发现肿瘤,概率高于胚胎干细胞。8只移植胃上皮细胞来源的iPS神经干细胞小鼠中未发现肿瘤。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均为畸胎瘤,部分为恶性畸胎瘤。  研究还发现,以前认为致瘤性很强的c-Myc在去掉后并没有减少iPS神经干细胞的致瘤性,相反以前认为没有致瘤性的Nanog基因却可以明显增强iPS神经干细胞的致瘤性。  这次试验的另一个意外结果是并未发现在生成的肿瘤细胞中有c-Myc或其他基因的激活。以前的观点认为,转入的癌基因是iPS致瘤性的基础,只要在iPS细胞诱导成功后通过各种方法去除已完成使命的癌基因即可使iPS细胞免于致瘤性。这次试验的结果无疑给这些想法留下了阴影,而且使iPS致瘤的机制更加扑朔迷离。

  • 小鼠骨髓细胞数检测的仪器

    大神们,帮忙推荐台主要针对小鼠骨髓细胞数检测的仪器,再一个就是能对小鼠血细胞的种类分类,计数。要求不高。。但是这种针对性的仪器还这难找。。

  • 小鼠骨髓细胞数检测的仪器

    大神们,帮忙推荐台主要针对小鼠骨髓细胞数检测的仪器,再一个就是能对小鼠血细胞的种类分类,计数。要求不高。。但是这种针对性的仪器还这难找。。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方案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资讯

  • Cell Research|邓宏魁/李程等课题组合作利用小鼠二细胞胚胎建立具有形成类囊胚能力的新型全能性干细胞
    2022年5月4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联合中心邓宏魁课题组与李程课题组、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徐君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erivation of totipotent-like stem cells with blastocyst-like structure forming potent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化学小分子筛选组合,建立了一个新的全能性干细胞培养条件,可以支持从小鼠二细胞胚胎及扩展型多能干细胞(EPS细胞)建立全能性干细胞系。这种新型全能性干细胞可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在分子特征和发育潜能上与小鼠二细胞胚胎高度相似,并且可以在体外被诱导形成在转录组水平上类似于体内囊胚的类囊胚结构。从左到右分别是李程、邓宏魁和徐君(来源:北京大学官网)如何在体外制备全能性干细胞,长期以来一直是干细胞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小鼠中,只有受精卵及二细胞胚胎具有全能性:单个细胞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生命个体。随后发育形成的囊胚细胞可以被用于建立多潜能干细胞,滋养层干细胞及原始内胚层干细胞。然而,这些干细胞的发育潜能是受限的,无法同时发育到胚内和胚外组织。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小鼠多能干细胞群中存在极少量的表达小鼠二细胞胚胎分子标记MERVL的细胞,被称为二细胞样细胞(2-cell like cells),具有二细胞胚胎的部分分子特征(1)。然而,这种细胞无法在体外进行稳定的培养。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二细胞样细胞与体内二细胞胚胎仍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体外研究全能性的模型仍存在较大局限性(2)。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采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的手段来建立调控干细胞的发育潜能的新方法(3-6)。2017年邓宏魁团队报道了一个新的小分子组合(LCDM),可以在人和小鼠中建立扩展型多能干细胞(EPS细胞)(4)。EPS细胞具有胚内胚外发育潜能,并且可以被诱导形成类囊胚(Blastoid)结构(7)。然而,与小鼠二细胞胚胎相比,这种细胞的分子特征与二细胞胚胎还有较大差异,细胞的胚外分化潜能也存在局限性,诱导获得的类囊胚结构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中间态和中胚层样细胞(8)。最近北京大学杜鹏团队、中山大学王继厂团队等报道了全能性干细胞的诱导条件(9-10)。当前,如何直接自小鼠全能性胚胎建立全能性干细胞,仍是全能性干细胞研究的“金标准”。在本研究中,团队通过化学小分子高通量筛选,鉴定了能够在EPS细胞中诱导提高MERVL及Zscan4阳性细胞比例的化学小分子。通过进一步的组合优化,发现了一个可以将EPS细胞诱导为全能性干细胞的小分子组合CD1530,VPA,EPZ004777,CHIR 99021 (CPEC组合),诱导获得的全能性干细胞能长期稳定地在体外培养。更为重要的是,CPEC组合可以在体外支持从小鼠二细胞胚胎直接建立全能性干细胞系。研究者将由CPEC组合支持建立的全能性干细胞命名为全能潜能干细胞(totipotent potential stem cells, TPS细胞)。研究者进一步从转录组、表观特征、嵌合能力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TPS细胞的分子特征和发育潜能。他们发现TPS细胞在单细胞水平上表达大量的全能性特征基因,并且下调了多能性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发现,TPS细胞群中存在一个在转录组水平与中期二细胞胚胎高度相似的细胞亚群(约10%)。他们定量分析了TPS细胞、杜鹏团队报道的TBLC中的全能干细胞亚群、二细胞样细胞与二细胞胚胎的转录组相似度,发现TPS细胞中的全能干细胞亚群与二细胞胚胎的相似程度是最高的。ATAC-seq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也表明:TPS细胞具备了二细胞胚胎的表观修饰特征。在发育潜能分析方面,他们通过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单细胞嵌合实验证明了:单个TPS细胞具备了同时向胚内和胚外发育的能力。为了严格证明TPS细胞在体内的胚外发育潜能,他们对E17.5的嵌合胎盘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TPS来源的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多种胚外滋养层细胞类型。并且,他们发现tdTomato标记的TPS细胞与有GFP标记的受体胚胎形成的嵌合胎盘中,存在大量的tdTomato单阳性嵌合细胞,高表达滋养层细胞的分子标记,排除了由细胞融合导致的假阳性可能。这些结果表明了TPS细胞具备了与二细胞胚胎相似的分子特征和发育潜能。自组装形成类囊胚结构的能力是评估细胞全能性最为关键的功能性标准之一。研究者证明了通过调控早期胚胎发育的信号通路,可诱导TPS细胞高效形成类囊胚结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表明,TPS诱导的类囊胚结构中存在与小鼠E4.5囊胚中类似的上胚层、滋养外胚层、原始内胚层细胞,并且在转录组水平上高度相似。通过转录组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TPS-类囊胚结构中的滋养层细胞、小鼠滋养层干细胞/多能干细胞组合诱导类囊胚中的滋养层细胞,发现TPS-类囊胚结构中的滋养层细胞更类似于着床前囊胚中的小鼠滋养外胚层细胞。并且,不同于EPS细胞诱导的类囊胚结构,TPS-类囊胚结构中并不存在大量的中间态细胞及中胚层样细胞。将TPS来源的类囊胚结构植入体内后,可以诱导蜕膜化反应,但是仍无法像正常囊胚那样发育成个体,提示诱导类囊胚的方案仍需优化。最后,研究者分析了CPEC组合在TPS细胞中诱导和调控全能性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抑制HDAC1/2和Dot1L的活性、以及特异激活RARγ通路,对TPS细胞的诱导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当用CPEC组合的小分子联合处理小鼠二细胞胚胎时,他们发现这些小分子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持小鼠胚胎中的全能性分子标记的表达。这些结果表明HDAC1/2、Dot1L、RARγ通路的协同调控对于小鼠全能性调控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该研究利用化学调控的方法从小鼠二细胞胚胎中建立了新型的全能性干细胞,该细胞具有与二细胞胚胎相似的分子特征及双向发育潜能,能够形成与体内着床前囊胚更相似的类囊胚结构。这一工作不仅为体外研究全能性提供了更为合适和可靠的模型,而且朝着在不同哺乳动物物种中利用全能性胚胎捕捉、维持全能性干细胞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邓宏魁教授,李程研究员,徐君研究员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徐亚星,赵晶薷,任奕璇,王旭阳和吕钰麟为该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本工作获得了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
  • 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具有长突起,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组织来源于实验小鼠的正常脑组织,因为海马神经元细胞类似于干细胞属于高分度分化的细胞特性,具有不能传代,不能增殖等特点,所有收到细胞后尽快使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科研工作者,百欧博伟生物技术人员特提供了海马神经元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技术因人而异仅供参考:1、试验所需仪器设备及试剂(1)仪器生物安全柜CO2细胞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试剂耗材T25细胞培养瓶血球计数板细胞培养孔板红细胞裂解液神经元完全培养基0.25%胰蛋白酶(含0.02%EDTA)多聚甲醛(PFA)DAPITriton X-100山羊血清NSEGoat anti-Rabbit lgG(H+L)Cross-Adsorbed Secondary antibody,Alexa Fluor 594Fluoromount-G荧光封片剂2、分离培养方法1) 取1-10 d的新生小鼠。用75%的乙醇浸泡,2) 在冰浴的PBS中分离海马,PBS洗涤3次,剪碎,3) 用0.25% Trypsin + 0.1% Ⅰ型胶原酶37℃水浴振荡消化30min,4) 用FBS终止消化,轻轻吹打,5) 过100 μm 滤网,6) 收集滤液,300 g离心5 min,7) 用完全培养基重悬沉淀,铺瓶。3、免疫荧光3.1.实验步骤(1)细胞爬片取3片玻璃片于24孔板中,每孔加入培养基1mL,加入细胞0.02million个/孔。置培养箱2h或过夜。(2)固定细胞爬片后,吸出培养基,用PBS洗1遍,加入4% PFA于4℃固定30min。用PBS洗3×5min/次。也可最后一次不吸出PBS,放4℃过夜。(3)破膜封闭将玻片除去水分,置于培养皿支撑物上,玻璃片封闭液配置:0.5% Trition X-100与PBS 1:1混合,再加10% 血清,取50uL破膜封闭液滴于防水膜上,将玻片上有细胞的一面盖上2h。(4)一抗孵育一抗配制:抗体与PBS 1:100(200)稀释破膜封闭后,取50uL一抗于防水膜上(湿盒中),将玻片(有细胞的一面)盖上置于4℃(最多可放置一周)(5)二抗孵育室温避光孵育二抗(二抗:PBS=1:500)2h后,PBS洗3×5min/次,染DAPI(DAPI:PBS=1:1000)5min,PBS洗3×5min/次。(6)包埋玻片上各滴1滴Fluoromount-G,将有细胞的一面盖上。鉴定细胞为P1代细胞3.2.检测结果(1)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照片阴性100X-DAPINSE100X-DAPI(2)检验基本情况:经免疫荧光鉴定,该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除了上述的细胞分离方法以外,百欧博伟还有很多关于其他细胞的分离方法,想要学习的小伙伴可以来百欧博伟进行现场学习,如果想要其他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可打电话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哦。
  • 杨扬/韩华团队成功开发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
    2022年8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扬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韩华团队合作,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上以长文形式发表了题为“Fear memory-associated synaptic and mitochondrial changes revealed by deep learning-based processing of electron microscopy dat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恐惧学习小鼠听觉皮层突触的三维电镜重建和大规模比较分析,探究了小鼠听觉皮层中与恐惧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突触等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并用模型分析方法揭示了突触连接模式变化引起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大幅提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静助理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漆俊倩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陈曦研究员和李贞辰博士生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扬研究员、韩华研究员、谢启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大脑中的神经网络由神经元通过复杂的突触连接构成,神经元编码、处理和存储信息从根本上依赖于突触的连接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协调活动,解析突触的连接模式对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在哺乳类动物大脑中,除了由单个轴突小结(axonal bouton)与单个树突棘(dendritic spine)形成的1-1型连接,即单位点突触连接外,大脑中的突触连接模式还包括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的1-N型连接,或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的N-1型连接,统称为多位点突触(multiple-contact synapses,MCS)。此前,已有很多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发现学习记忆可以改变突触的组织结构,由于突触间隙宽度仅有几十纳米(低于一般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结构的精细变化非常困难。与此同时,突触三维结构的光学数据获取和分析高度依赖于人工,更是极大限制了突触结构的重建数量和分析规模。为探究学习记忆如何促进突触多位点连接模式的形成及效果,本项研究以经典的听觉条件恐惧学习(auditory fear conditioning)为范式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基于大规模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实现了电镜图像中多种亚细胞三维结构的自动提取,重构了小鼠听觉皮层135,000个线粒体和160,000个突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规模对比分析表明,尽管恐惧学习训练没有改变突触的空间密度与空间分布,却特异性地增加了1-N型突触的比例。进一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并且这种多树突1-N型突触在神经元网络中能够起到信号广播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多树突1-N型突触的信息编码能力,本项研究建立了基于香农信息熵来计算突触信息存储容量(information storage capacity,ISC)的组合数学模型。在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两种条件下,分别计算了引入多树突1-N型突触的ISC增量。在静态网络中,引入此类突触只是略微增加了ISC容量,而在动态可塑性网络中,此类突触将信息存储容量显著提高了50%。综上,基于序列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计算方法,研究者开发了小鼠听觉皮层亚细胞结构的三维电镜重构算法,自动重建精度可以满足大规模分析的精度需求,有效地节省了人工校验时间消耗,极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大规模电镜重构和对比分析结果在亚细胞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对大脑皮层突触、线粒体的组织结构和连接模式的影响,为类脑计算仿生模型的精确建模提供了结构基础和启发依据。图:(上左)听觉条件恐惧学习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上右)轴突小结与树突棘替换或增加的示意图。(中左)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的电镜图像及三维重构结果。1-N型突触由单个轴突小结与多个树突棘形成,N-1型突触由多个轴突小结与单个树突棘形成。(中右)不同突触连接模式示意图。绿色:树突;蓝色:轴突。(下左)密集重构揭示绝大多数1-N型突触中的树突棘来自不同树突主干。(下右)无新增突触的静态网络和包含新增突触的可塑性动态网络。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的经费支持。作者专访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公众号特别邀请杨扬研究员、刘静博士和韩华研究员代表研究团队接受了专访,请他们为大家进一步详细解读。CellPress:过去也有基于电镜图像重构来探究突触和线粒体的研究报道,有的还完成了更大规模的密集重构。本文的方法和思路与过去的研究有何不同?杨扬研究员:电镜图像的密集重构对运算量的要求很高,工作量极大。而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在不做密集重构的前提下,选择性识别和分割出研究者感兴趣的亚细胞结构,如本文关注的突触、线粒体,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有特殊结构的细胞器。已有的突触或线粒体的自动重构算法多是像素或体素分割模型,也就是将图像中的像素或体素分类成前景或者背景。本文所使用的region-based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实例分割网络,可端到端的完成目标实例的检测和分割。另外,针对强各向异性的序列电镜数据,本文提出一种2D到3D的重构方法,首先在2D上识别和分割亚细胞结构,随后应用3D连接算法完成3D的重构。这种方式可有效避免直接应用3D卷积神经网络带来的目标尺度在特征空间和图像空间不一致的问题。CellPress:多位点突触是一个新的概念吗?本文对此类突触的研究有何特别之处?杨扬研究员:一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多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1-N多位点突触,和多个突触前轴突小结与一个突触后树突棘形成的N-1多位点突触,在过去的文献中都有过报道。但限于电镜图像人工识别的效率,过去的工作未能对这种特殊突触进行大规模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识别与重构算法实现了这一突破。此外,连接同一个多位点突触中的多个树突棘是来自同一根树突还是不同树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前者仍是1对1的神经元连接,后者则是1个神经元对多个神经元的信息广播。本文通过密集重构,首次对这两类多位点突触进行了区分和定量,并发现后者在大脑皮层中,特别是学习之后占据了绝大多数,提示这种连接可能表征了大脑中突触层面的记忆痕迹。CellPress:人工智能算法在这个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近年来,人工智能算法已经深入应用到生命科学领域,加速甚至革新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在连接组(Connectomics)领域,面对海量的高分辨电镜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绘制神经元的线路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套深度学习算法工具集,可以自动识别序列电镜图像中神经元、突触以及线粒体并恢复其三维形态。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别效率,将人从大量冗余复杂的标注工作中解放出来,加速了研究进程。CellPress:可否用简要的语言解释文中所提及的突触连接静态网络和动态网络,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具有何种生物学意义?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突触连接网络是指根据神经元的几何拓扑特征来模拟突触连接模式的一种建模方式。其中,静态模型中仅考虑稳定的突触连接,假设没有新突触的形成或旧突触的消亡,本文使用信息熵定义静态网络的信息存储容量。而动态模型则将突触可塑性引入到网络中,允许新突触的形成,本文使用信息熵的增益表示新突触形成带来的信息存储容量的增加。动态模型通过模拟突触可塑性,与真实的大脑神经网络更为相似。CellPress:您认为该项研究对类脑计算有什么启发吗?刘静博士、韩华研究员:类脑智能(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本身就是通过模仿和借鉴人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构建新型的计算结构和智能形态。然而,目前人对大脑的生理机制还知之甚少。类脑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大脑,突触作为神经元连接的桥梁,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被认为与长时程记忆(long-term memory)有关。本文通过恐惧学习实验范式和电镜成像技术,发现了恐惧记忆能促进小鼠听觉皮层中一种特殊的1-N突触连接模式的形成,且这种连接模式大大增强了局部环路的信息编码能力。本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局部神经环路信息传递模式或许能够作为一种记忆存储模块启发新型的类脑计算模型。作者介绍谢启伟教授谢启伟,北京工业大学现代制造业基地教授研究兴趣、领域:数据挖掘、图像处理和复杂系统智能;应用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研究基于电镜数据的神经元重建,集中于神经元电镜图像的前处理、超体素分割、图融合后处理等方法的研究,为神经科学提供有力工具,期待从脑的结构中挖掘出智能的本源。韩华研究员韩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研究兴趣、领域:高通量显微成像技术产生海量影像数据,如何重构数据、分析数据、可视数据等已成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我们致力于建立我国微观脑图谱的高通量技术体系和自主可控技术平台,持续突破大体块神经组织样品制备、长时程超薄切片连续收集、高通量扫描电镜三维成像、高精度神经结构三维重建等关键技术,开展多个百TB规模的微观脑图谱绘制工程,为构建类脑计算仿真提供生物真实网络和仿生建模依据。杨扬研究员杨扬,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兴趣、领域:以条件恐惧学习和增强式学习为行为范式,使用在体双光子成像、双光子全息光遗传、电镜、电生理等技术,研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活动性和可塑性,及神经调制系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仪器

  • InvitrogenTM AttuneTM NxT,快速且不堵的流式细胞仪!突破传统流式50年技术瓶颈,创新的声波聚焦技术助力流式新发现!Invitrogen 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是一款全新的台式流式细胞分析仪,采用创新的声波聚焦技术,在保证高精确度的同时可以10倍极速上样;仪器配置灵活,最高可达4激光14色,可满足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室预算要求。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具有以下优势:专利声波聚焦技术,实现极速精准上样;专业防堵塞,大细胞、粘细胞轻松上;稀有细胞超灵敏高通量分析,全血样本免洗免裂解;顶级平顶光斑激光器,无需调光路;配置可达4激光16参数,模块化设计,可现场升级;可配备自动化工作站,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上样。什么是声波聚焦?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采用超声波 (超过2 MHz) 和流体动力学双重聚焦模式,将样本细胞沿液流的中心轴汇聚成一条直线。声波聚焦基本不受进样速率的影响,这使细胞能够强聚焦于激光检测点,与样本-鞘液的比率无关,所以可以在极高的样本通量下实现高精度分析。此外,Attune NxT利用注射泵进样系统进行上样,无需绝对计数微球即可实现细胞绝对计数——可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缩短样本制备时间。相比之下,采用单纯流体动力学聚焦的流式细胞仪最高进样速度受限,而且提高流速会增大样本核心流的宽度、细胞重合率升高,使得检测信号的CV值变大。稀释样本,但不影响数据质量裂解红细胞 (RBC) 会造成待测细胞的损失和损伤。极高的样本采集速率(高达1,000 μL/分钟)使得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能够提供免洗免裂解的实验方案,最大程度地避免细胞损失,简化样本制备过程。该特性尤其适用于那些浓度较低的样本,诸如海水、脑脊液 (CSF)、干细胞及细胞数量较少的稀释样本,这些样品分析的采集时间通常较长。采用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即便是稀释样本,亦可快速采集,且不影响数据质量。可以对诸如小鼠血液和骨髓等难以采集的样本、细针抽吸样本或低细胞产量的样本直接进行荧光标记然后稀释上样,无需洗涤或进行红细胞裂解。在高样本采集速率下可轻松实现采集——您可在四分钟内运行至多4 mL样本。这种样本制备过程不会造成样本损失,且可对所有珍贵样本进行全面检测。快速检测稀有细胞少量细胞群体的分析需要多次采集才能获得准确且值得信赖的结果,这导致其采集时间较长。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的样本运行速率比其他流式细胞仪快10倍——高达1,000 μL/分钟,每次运行能采集2 x 107个细胞,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稀有细胞,且不影响数据质量。在各种进样速率下保证同样的精度和灵敏度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可以在您需要时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即便是在1,000 μL/分钟的高进样速率下,您也可以维持精确的聚焦。声波聚焦提供的精确聚焦使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更小的CV值,更好地检测弱荧光信号和背景,从而减少差异,改善信号分离效果 。最大程度地减小数据差异细胞周期分析是必须精确检测多个细胞群体之间的荧光强度差异的实例之一。采用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不论样本进样速率如何变化,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结果的差异。即使采用高流速上样,也可以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符合您的规格标准的软件Attune NxT软件采用直观且易于使用的界面,能提供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您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定义并保存实验供将来研究之用。自动进行补偿,并可根据补偿指南进行设置。分析软件为数据分析效率最大化设计,其对较大的数据组的刷新速度快 (高达2,000万次/样本),当您作出调整时,能够立即显示于数据曲线上。软件采用独特的工具简化了实验设置,包括利用滤光片配置管理器进行试剂选择。您可以从预置或定制试剂下拉菜单中选择试剂,根据仪器上的优化通道匹配适当的试剂,然后应用于曲线标志。服务与支持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可享受全球技术支持和服务项目。我们致力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自从您向我们的销售代表购买Attune NxT仪器之日起,仪器可终生享受服务。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可享受一年的全面服务计划,包括:? 综合培训 (每台仪器2位用户)? 应用和分析支持? 全球技术服务? 预防性维护应用领域 ? 癌症 ? 免疫学? 侧群细胞分析 ? 人类间充质干细胞 ? 细胞周期分析 ? 细胞增殖 ? 免疫分型 ? 海洋样品分析 ? 微生物学? 植物研究 ? 磷酸化蛋白检测
    留言咨询
  • 人甲胎蛋白(AF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其他相关生物液体中天然及部分重组αFP浓度。主要诊断肝细胞癌和生殖胞癌。其它相关肿瘤:胚胎细胞癌、卵巢畸胎瘤、胃癌、胆道癌、胰腺癌等。
    留言咨询
  • 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细胞追踪技术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在生物体内的动态行为。它主要依赖于特定的标记方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准确地识别并追踪单个或多个细胞。细胞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包括肿瘤、神经科学、心血管疾病、免疫学等领域。通过追踪细胞的运动、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小鼠细胞追踪是一种利用特定技术来观察和研究小鼠体内细胞动态行为的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是荧光标记,通过将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使小鼠细胞表达出红色的荧光信号,从而可以追踪和观察小鼠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情况。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等优点,并且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对不同的小鼠细胞进行区分和追踪。在小鼠细胞追踪中,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从而了解细胞的命运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此外,通过记录和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荧光信号,可以追踪小鼠细胞的谱系发育和命运决定。这些数据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小鼠的生命活动和生理现象,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核磁共振(MRI)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用于小鼠细胞追踪。通过在小鼠体内注入氧化铁纳米颗粒,通过MRI技术检测,实现对特定细胞的追踪和成像。纽迈推出的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是一款功能强大,无损伤性的成像分析仪,可以观察标记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迁移和生长情况,了解细胞在体内的动态行为。这种技术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小鼠体内细胞的长期追踪和成像。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技术指标:场强:1±0.05T ,共振频率约42MHz动物线圈:直径60mm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适用范围:磁共振造影剂大、小鼠活体成像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应用方向:肿瘤识别(脑、皮下、肝脏)肿瘤生长与治疗过程肥胖研究磁共振造影剂研究小鼠细胞追踪成像分析仪应用案例:
    留言咨询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耗材

  • 瑞沃德大小鼠肝细胞提取试剂盒
    瑞沃德大小鼠肝细胞提取试剂盒,通过在体灌注能够获得更多活率高且碎片少的肝细胞,可用于原代细胞培养、肝脏疾病发病机理、肝细胞移植以及代谢疾病研究模型等下游实验应用。数据支持不同品系大小鼠肝细胞提取使用瑞沃德大小鼠肝细胞提取试剂盒,分别对不同品系大小鼠进行二步灌注法,在体灌注提取肝细胞,提取的细胞活率高、产量多、结果稳定。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使用瑞沃德大小鼠肝细胞提取试剂盒,对小鼠进行二步灌注法在体灌注提取肝细胞,能够满足下游原代肝细胞培养实验,贴壁生长状态良好。
  • 瑞沃德小鼠肿瘤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
    瑞沃德小鼠肿瘤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优化酶解配方,高效、温和酶解小鼠肿瘤组织,保护表面抗原表位的完整性数据支持使用瑞沃德小鼠肿瘤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单细胞悬液制备仪、组织处理管,配合标准化程序获取单细胞悬液。小鼠结肠癌组织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活率为98.24%,总细胞数可达30×10^6/100mg;同时检测出收获的单细胞悬液总细胞的平均直径为14.14μm,活细胞平均直径为14.16μm,死细胞平均直径为12.55μm。小鼠乳腺癌组织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活率为97.59%,总细胞数可达10×10^6/100mg;同时检测出收获的单细胞悬液总细胞的平均直径为14.60μm,活细胞平均直径为14.72μm,死细胞平均直径为12.49μm。肿瘤组织细胞流式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获得的肿瘤组织单细胞悬液,可通过表面抗原CD45、CD3、CD4、CD8、CD44分选出对应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亚群,表明酶解组织处理效果好,细胞表面标志物得到保留,方便用户直接衔接进入下游细胞分选实验。
  • 瑞沃德大小鼠脂肪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
    瑞沃德大小鼠脂肪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优化酶解配方,高效、温和酶解人肿瘤组织,保护表面抗原表位的完整性数据支持成年小鼠白色脂肪组织使用瑞沃德大小鼠脂肪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单细胞悬液制备仪、组织处理管,配合标准化程序获取单细胞悬液。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活率为91.80%,总细胞数可达0.57×10^6/100mg;同时检测出收获的单细胞悬液总细胞的平均直径为12.41μm,活细胞平均直径为12.55μm,死细胞平均直径为11.07μm。小鼠脂肪组织使用瑞沃德大小鼠脂肪组织温和酶解试剂盒、单细胞悬液制备仪,配合标准化程序,收获单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实验。检测了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两类脂肪的单细胞悬液原代培养结果,得到的原代细胞状态良好。具体表现为,在显微光镜下可见细胞贴壁生长。质量优良的单细胞悬液助力用户收获顺利的原代细胞培养实验。

小鼠畸胎瘤细胞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