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国经济时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6/01 11:43:12
导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历来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历来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三步走”战略目标

  从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体框架,再到不久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印发,我国创新发展的道路正不断清晰,而此次大会则被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 “战前总动员”。

  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未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即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要想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投入产出的绩效、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财富增长中的作用都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纲要》在实现2020年目标的具体表述中也指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科技与经济融合需更加顺畅,创新效率大幅提高;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多方面优化科技事业创新

  为达到上述目标,习近平从机制改革、科技供给、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对未来科技事业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对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内涵,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曾解读道,创新的目的是要发展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要调整生产关系。一方面,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的“轮子”更好地转动起来,发挥好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依靠改革驱动创新,把体制机制创新的 “轮子”同步转动起来,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增加供给领域科技含量的本意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而这些产品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周宏春说,比如居民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食品药品质量的改善乃至日常生活用品的自主研发都有赖于科技水平的提升。

  除上述要求外,科技人才无疑是未来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纲要》也明确,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面对我国目前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现状,在构建适应创新发展的多层次人才结构、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周宏春认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是关键所在。

  此外,为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还指出,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组书记皮钧看来,这体现了新的权力观,把权力赋予创新者,是一种增量管理,能把权力转换成新的动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标签: 曹方超创新
用户头像

作者:guohn

总阅读量 7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