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由施一公的一个演讲引发的论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1/28 09:49:44
导读: 前几日,施一公在未来科学奖的舞台上发表了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与小崔开撕结束归来的方舟子率先发难,在微博上发布一篇《评施一公“大师”忽悠“生命科学”》,分段批驳,在华人生物科学圈内享有盛名的傅新元教授也发文质疑施一公演讲的科学严谨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内容值得这么多人热议呢?

  前几日,施一公在未来科学奖的舞台上发表了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一石激起千层浪,与小崔开撕结束归来的方舟子率先发难,在微博上发布一篇《评施一公“大师”忽悠“生命科学”》,分段批驳,在华人生物科学圈内享有盛名的傅新元教授也发文质疑施一公演讲的科学严谨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内容值得这么多人热议呢?

  施一公: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 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 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不管你怎么做研究,都无法解释人的意识,这超越了我们能说出和能感知的层面。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方舟子:施一公是结构生物学家,如果他要讲讲蛋白结构测定什么的我们还可以听听,然而他却要抹杀二三十年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进展,以为他不知道的神经生物学家也不知道,听这种妄言,还不如听神棍吹牛有娱乐价值。难怪我一个研究神经生物学的同学评论说:“我们对神经系统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力。感觉他睡得太少,长期缺觉太多,已经到了不知所云的状态。有点替他的健康状况担心。”施大师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施大师忙于当官、当明星、当大师,倒是可以肯定。

  (方舟子:自1999年以来,方舟子设立新语丝网站,通过发表自己的文章以及刊登网友文章,揭发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批判新闻界的不真实报道。)

  施一公: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傅新元:实际上,一公又有所论述的“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又是一个简单的科学还原论。这如同说, 我要读懂莎士比亚的喜剧, 必须研究字母是如何写出来的。如此类似的臆断,科学史上不乏其人,就是一公大概不知道罢了。

  (傅新元:1982年考取复旦大学谈家桢教授的硕士,同年通过CUSMBEA考试飞赴美国,198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实验室主要在新加坡。92年,傅新元率先克隆了STAT基因(PNAS,1992)同年在Cell率先报道了STAT信号通路,随后,其关注点一直在JAK-STAT信号通路的基础研究之上,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施一公: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 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 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

  方舟子:Matthew Fisher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主要是研究量子凝聚态物质理论,以前从来不研究生物学问题,在2015年他心血来潮玩票发了一篇论文《量子认知》(Quantum Cognition: The possibility of processing with nuclear spins inthe brains, M.P.A. Fisher, Annals of Physics 362, p. 593-602(2015)),是他唯一一篇与生物有关的论文(他发表的全部论文记录在此:http://www.kitp.ucsb.edu/mpaf/publications),就被施大师当成了宝贝,拿来大谈特谈。实际上这篇论文的观点就是施大师该演讲的主要内容。为了增加其信誉,施大师楞是给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加上“实验物理学家”的头衔,而且胡说“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实际上Fisher在那篇论文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假说,以及简单地提出了验证或否证该假说的一些可能实验,可没有说他自己要去做实验验证,更没有说他正在进行实验实验。施一公如果不是没有仔细看过该论文,就是看了仍然要夸大其词误导听众。

  傅新元:论述已接近 Pseudo science(伪科学,编者注) 范围。历史上曾有钱学森相信人体特异功能,现在有把量子纠缠强加到cognition :由臆想为基础,在没有任何实验证据的情况下,做出“科学”臆断。不要刚刚开始,就把未来科学奖变为伪科学讲啊!作为科学家,基本的训练告诉我们:我们只认data,没有天方夜谭。科学幻想是可以的,但必须注明那是幻想,不是事实。

  施一公:比如把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在进化过程中被保存了下来。

  方舟子:关于磷酸钙的说法,施大师是从Fisher论文搬来的,但Fisher论文只是从理论上做了估算,而施大师却把它当成了事实。施大师的创新是说“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这就莫名其妙了。一个东西要能够进化,至少要有自我复制(遗传)和变异两重性,请问量子纠缠要怎么自我复制和变异?

  施一公: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那么我们人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方舟子:因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玩票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用量子纠缠解释大脑认知的假说,就被施大师当成了真理,就认为是一个“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然后就觉得可以解释人类的认知,甚至连“第六感官”都成了实际存在的现象而且可以解释,然后我们就成了“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还“就这么简单”呢。施大师这是要创建一个“量子纠缠”教吗?已经有潘建伟这个“量子纠缠”教主在前面等着他了。

  方舟子: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测测蛋白晶体结构的包工头,非要做思想大师状,就是这个样子了。

  听完上面一番言论,大家是不是对这个未来科学论坛特别好奇?小编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未来论坛成立于2015年,发起人为中国领先的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包括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是旨在以科技改变世界的公益平台。据悉,论坛正式成立了被称为中国民间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该奖项2017年将首度颁给生命科学领域的获奖者,奖金金额达100万美元。

  2016年未来论坛主题为:人类认知新百年。施一公的演讲正是在该论坛发表。

  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更何况是百年时间?十九世纪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中,潜水艇,地心游记等等哪一个不是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脑洞大开?而今天,潜艇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首次打穿地壳与地幔边界,中美英12国参加的消息也已经发布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认知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我们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圈内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圈外是未知的,圆圈越大,我们所知的未知也越多,这不正是科学迷人之处吗?

  小编认为,理越辨越明,南北朝的时期,还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还与梁武帝萧衍、竟陵王萧子良辩论神灭与否的论题。

  那么,施一公的这一篇演讲究竟是脑洞大开,鼓励发散思维,还是逻辑缜密性不够,留下话柄呢?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bioArt

[来源:生物谷]

标签: 施一公
用户头像

作者:匿名

总阅读量 4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厂商动态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