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将为国产科学仪器未来发展带来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6/27 20:19:56
导读: 会议特邀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吴学梯副司长作主题报告,为参会的国产仪器厂家和科研机构代表们详细讲解了在当前新形势下科技体制和管理改革中的相关政策,

    2015年6月26日上午,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组织的“科技政策解读会议”在长春市君怡酒店召开。会议特邀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吴学梯副司长作主题报告,为参会的国产仪器厂家和科研机构代表们详细讲解了在当前新形势下科技体制和管理改革中的相关政策,即《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两个国务院文件(简称国务院2014年64号和11号文件)。吴副司长从文件出台的背景、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框架内容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文件精神,分会理事长关亚风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吴学梯副司长

当前,我国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等问题较突出。为此,国家目前正在酝酿、实施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宏观管理,不再直接具体管理项目。

    64号文件显示我国将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具体落实举措,即建立由科技部牵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20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改变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突出问题,即“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包括科学仪器在内)的设置,都将接受更加广泛、更加严格的审议,尤其是必须要紧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这个主题。

    同时,成立由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特邀员会,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重点任务设置和目标工作等提出科学的咨询或评审意见,并对第一届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正式组建提出建议人选。特邀咨评委主任委员由徐匡迪院士担任,特邀咨评委委员包括王大中、方新、李安东、李静海、刘旭、齐让、陈佳洱、陈宜瑜、薛澜等。看到这份名单后,笔者突然在想,如果王大珩先生,这位中国仪器仪表学科的奠基人还在世,不知道能否进入这个名单。

    新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布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优化整合后,原有百余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会被整合至上述五类新科技计划体系中,专项数量也会有相当的缩减。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被首次提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也被认为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口。

从吴副司长的报告中了解到,当前,新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的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阶段的边界日趋模糊,日趋融合。所以,为了适应这一新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以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现阶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拟试点的6个重点专项分别是:大气污染防治、七大农作物育种、新能源汽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数字诊疗装备、干细胞及转化研究。至于与科学仪器相关的第一个重点专项何时能够问世,大家不妨拭目以待。在笔者看来,那绝对可以看作是科学仪器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如果说64号文件主要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资源在科技研发中的配置“碎片化”的问题,那么11号文件则主要是为了使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透明,财政资金的使用更高效。吴副司长在做报告的同时,也结合实际一再提醒在座的有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国产科学仪器企业,为了避免进入“黑名单”:首先一定要力争按照进度完成任务,通过验收;其次,经费的管理使用务必不能出现问题;第三,企业自筹资金一定要落实到位,并且要严格按照预先规划使用。

这次会议给笔者总体的感觉是,科学仪器未来在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所处的位置,还需要时间进一步观察。(主编当班)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用户头像

作者:铲盐

总阅读量 6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