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上海高创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新进展研讨班

专 业:肿瘤科会议类型:研讨会会议日期: 2015-11-26会议地点:云南--昆明主办单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    会议费用: 800元  会议介绍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新进展研讨班将在昆明召开。会议详情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肿瘤姑息医疗的发展,提升该学科人员的专业素质,研究并解决在肿瘤姑息治疗工作中的临床问题,加强医务工作者对该门科学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推动姑息医学的可持续发展,经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由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主办的《中晚期肿瘤姑息治疗新进展研讨班》。  一、本次会议经中华医学会批准【项目批号:国继教2015-03-10-255(国)】Ⅰ类学分10分。研讨会将邀请到目前国内外从事姑息医学相关工作的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进行课题讲座,并安排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关怀科的实地参观;使与会者进一步了解目前国外较为领先的姑息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对我国姑息医学的现状进行探讨。  二、本次研讨会热忱欢迎从事缓和医学、肿瘤姑息医学、肿瘤内科学、肿瘤放射学、肿瘤微创及综合治疗、肿瘤护理及对该学科有兴趣的医护工作者参加,特别新颖的是增加了三氧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交流,并积极组织交流论文。  三、对开展肿瘤姑息医学相关工作适宜技术的实践经验进行讨论交流互动。  四、本次会议会务费为800元,含会议场租、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及一次晚宴,住宿车旅费自理。  五、本次会议授课人员如下(拟定)  1.杨友华台湾安宁缓和医学会董事长  2.袁克华 昆明市延安医院 姑息性放疗方法选择  3.成文武 教授 复但大学肿瘤医院 姑息性化疗的治疗原则  4.李金祥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四院 生命有限患者的姑息性镇静  5.施永兴  教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室主任 上海市安宁疗护发展分享  6.毛 勇  教授 云南省肿瘤医院 癌痛的微创治疗方法  7.马克  教授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氧治疗在肿瘤姑息中的应用  8.王娜宁  教授 美国加州VITAS 注册护士RN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9.杨继群 副教授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10.薛莲  副主任护师 癌痛病人的护理管理  七.报名方式  1、可电话或E-mail报名(173482492@qq.com),也可将参会回执传真或寄至该次会议会务组(详见下文);  2、参会具体时间、地点:预定为2015年11月26日-30日,其中26日全天报到,27日、28日全天授课,28日晚宴,29日、30日可以自己选择到科室参观、实践,参会详细地点见第二轮通知。  昆明是旅游城市,酒店住宿比较紧张。如果您需要安排会议住宿请务必给我们回执,准四星标间280元(预定)。同时方便我们制作通讯录。联系方式电话:0871-63528401联系人及电话:杨继群13888639890 万 焱 13759539991 徐 斌 13987161521 王 洁 13708709235联系人:胡娅邮箱:2797068131@qq.com

会展

2015.10.27

上海生科院揭示RIG-I-MAVS抗病毒信号通路调控新机制

10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兆才研究组与黄超兰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Non-canonical Role of the p97 Complex in RIG-I Antiviral Signaling。该成果揭示了病毒RNA识别受体RIG-I被ATP酶p97及其复合物调控的新机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靶点。  RIG-I-MAV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在宿主对抗病原体入侵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IG-I识别病毒RNA,发生构象变化,其CARDs结构域被释放出来,招募TRIM25等E3泛素连接酶,催化RIG-I发生K63泛素化修饰,进而与下游接头蛋白MAVS相结合,传递抗病毒信号。病毒被清除之后,RIG-I-MAVS信号通路需要及时下调或关闭,这个过程由一系列负调控因子参与完成。ATP酶p97及其复合物在蛋白质降解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经典功能是将泛素化修饰的底物蛋白质从复合物或亚细胞器中抽离并运送至蛋白酶体。郝茜等在研究员周兆才的指导下,发现p97复合物能够负调控RIG-I-MAVS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通过解析p97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并结合生化与功能研究,证实p97复合物的正确装配及ATP酶活性对其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是必需的。进一步研究发现p97复合物在此过程中发挥非经典功能,即调控底物蛋白RIG-I的K48泛素化修饰过程,并且这一调控效果依赖于RIG-I的K63泛素化修饰。具体而言,p97复合物类似于一个“分子桥梁”,能够同时直接结合RIG-I及其E3泛素化连接酶RNF125,从而促进RIG-I第181位赖氨酸发生K48泛素化修饰。更为重要的是,病毒侵染引起的RIG-I分子构象变化使得其CARDs结构域暴露出来并发生K63泛素化,进而可以大大增强RIG-I与p97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机制保证了抗病毒反应过程中RIG-I高效激活之后,其活性将得到实时抑制。进一步动物实验表明,利用靶向p97的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其ATP酶活性,能够促进RIG-I-MAVS信号通路激活,增强小鼠抗病毒免疫反应。这些发现均提示p97复合物是一个新的抗病毒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考虑到之前已有研究表明p97可以作为一个抗肿瘤药物靶标并研发了特异性抑制剂,而且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往往同时需要结合抗病毒治疗,因此针对p97复合物的药物有可能具有多重功能,开发前景值得期待。周兆才研究组以STRIPAK超分子复合物为切入点,围绕肿瘤、感染与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研究免疫反应的细胞信号机制及其病态调控,为临床诊疗、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候选策略。部分前期研究结果已发表于Nat Immunol (Jiao et al, 2015)、Cancer Cell (Jiao et al, 2014)、Cell Res (Zhang et al, 2014; Wang et al, 2012)、Cell Rep (Song et al, 2012)、Structure (Shi et al, 2013; Zhang et al, 2013)、JBC (Chen et al, 2014; Li et al, 2014; Zhang et al, 2015; Shi et al, 2015)等。感谢周金秋、舒红兵、蒋争凡、孙兵和王琛对该课题的大力支持。该项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以及中科院的经费资助;数据收集工作得到生化与细胞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上海光源BL17U、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19U、北京同步辐射1W2B光束线站的支持与帮助。

新品

2015.10.20

生物启发型肽类树状大分子抗肿瘤新药

近年来,肽类药物以其高的生物学活性、低的毒副作用而备受化学、药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2003年,在中国肆虐的SARS病毒让肽类药物被人们逐渐认识;胸腺五肽(TP-5)被用作预防和治疗型药物在抗击“非典”的一线被广泛使用,该肽类药物显著降低了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肽类药物在治疗重大疾病(如癌症)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少数的肽类药物已在肿瘤临床治疗中使用;但是肽类药物面临的重大难题至今没有妥善解决,如水溶性差、易被降解、摄取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近期,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忠伟教授研究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DOI: 10.1002/anie.201500683)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治疗型肽类树状大分子的抗肿瘤研究性文章。该项研究成果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意义:第一,彻底改变了树状大分子只能作为生物活性分子载体材料的命运,实现了树状大分子自身的高级生物学功能;第二,成功构建了水溶性好、抗肿瘤活性高、合成简单及纯度高的新型肽类药物,实现了肽类药物抗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

标准

2015.10.20

病例挑战:罕见病因引起老人便血

便血是常见的肛肠病症状,可能源于各种病因,来自芝加哥西北大学的Cohen教授等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报告了这样一个病例。男性,82岁,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反复发作的便血由外院转入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直肠出血始于儿童时,平均每周1次,曾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但并未治疗。成年后仍旧反复直肠出血,入院前6个月内病情加重。患者自诉入院前一周几乎每6分钟1次便血。发病以来无里急后重,无肛门疼痛。入院前曾一直服用阿司匹林81mg/日。外院查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均正常。结肠镜检时发现从肛缘至直肠有一段长达10cm的紫色炎性病灶伴活动性出血(见图A),用双极探头进行治疗。该处病理活检结果为正常。腹部和盆腔CT显示乙状结肠直肠肠壁的同心性增厚和结肠壁钙化灶(见图B、C)。请问,你的诊断是什么?答案:该患者诊断为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可弯曲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从肛缘至直肠有一段长达20cm的蓝紫色结节样病灶,提示粘膜下血管畸形,未见活动性出血。盆腔MRI和磁共振静脉造影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肠壁不规则增厚伴静脉石生成,这与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特征性表现一致。考虑到该患者为高龄,不适合保肛手术,采用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切除病变肠段,但不幸的是该患者出院2日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肠的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畸形,可能是因胚胎时期中胚层组织发育异常所导致,常常被误诊为痔或溃疡性结肠炎。该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直肠乙状结肠。目前全世界有文献报道的病例约为350例,大多数小于30岁,仅有1例被报道时已年逾90。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无痛性直肠出血。内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直肠粘膜下血管扩张引起的蓝紫色匍行性病灶伴结节生成。一般活检应尽量避免,因为会引起出血,但这个病例本身正在出血,活检和治疗均得以进行。CT检查的特征性表现是直肠同心性弥漫性增厚伴静脉石生成。如果CT下未见静脉石,MRI也可以协助诊断,且MRI能够更精确地评估肛门括约肌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从而指导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在充分考虑患者因素、括约肌功能和肛门周围受累情况后尽量采取保住肛门的手术方式。此外,硬化注射疗法因其常常诱发出血仅在短期治疗时使用。

百态

2015.10.20

大象极少患癌 体内重要抗癌基因副本多达40个

据《今日美国报》10月8日报道称,癌症是一种老年疾病,而大象能活到70岁。在如此长的一生中,大象增重很多——从200磅(约90.7千克)的幼象迅速长至12000磅的大家伙。这种生长涉及细胞的分裂,而细胞分裂过程有可能出现致命的基因错误。然而,只有不到5%的人工饲养大象的死亡与癌症有关。最新研究说明了为什么大象拥有比人类高出19倍的重要抗癌基因副本的可能原因。人类通常只有两个被称为TP53的肿瘤阻断基因副本,分别是从父亲和母亲那里遗传来的,周四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乔舒亚·希夫曼说。相比之下,大象拥有40个副本,希夫曼说。他是美国犹他大学亨茨曼癌症研究所的儿科肿瘤学家。TP53在抗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夫曼说。他称之为“基因卫士”,能筛选出基因错误的细胞,并摧毁那些无法修复的细胞。科学家罗伯特·魏因贝格的实验室发现了首个肿瘤抑制基因。他说,这一最新报告为揭开进化之迷提供了线索。他没有参与这项最新的研究。“随着我们从小型短命动物进化为大型长寿动物,我们身体组织中的抗癌结构也在同步进化,所以,随着我们变老,我们患癌症的风险并没有大幅增加。”大象并不是惟一有抗癌本领的大型动物。北极露脊鲸比大象还大,寿命也比大象还长,它可以存活200年以上。癌症的死亡率因物种不同而差别很大。最新的研究报告称,与大象有关的小型非洲哺乳动物蹄兔的癌症死亡率仅为1%,非洲野狗的癌症死亡率为8%,非洲猎豹的癌症死亡率则超过20%。人类的癌症死亡率为11%到25%,其中很多死亡案例是因为抽烟等生活方式问题造成的,这份研究报告说。

百态

2015.10.13

对欧洲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遗传原因的认识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遗传原因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识别出了欧洲妇女独特的遗传变异体,从而为了解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线索。全世界近15%的妇女据信患PCOS,影响她们的健康和生育能力。这种病具有高度遗传性,所以存在强烈的遗传影响。由于这种病具有复杂的临床特征,所以存在多个诊断标准。Geoffrey Hayes、Margit Urbanek及同事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标准对一组欧洲妇女进行了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识别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型及受影响的潜在基因。他们识别出欧洲妇女独特的两个位点,同时确定了从对中国妇女所做的群组研究中已经知道了的一个位点。作者发现,基因FSHB (该基因编码产卵所需的一种蛋白)与这种疾病相关,说明遗传变异体在荷尔蒙调控中起一定作用。这项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在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微妙遗传差异的一种复杂疾病的认识。 原文检索:Genome-wide association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mplicates alterations i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in European ancestry populations

标准

2015.10.09

试验结果不支持对结肠癌患者常规使用微创手术治疗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两项研究披露,与直肠癌开腹切除(手术切除)相比,微创腹腔镜辅助切除直肠癌并没有更好的癌症治疗转归。对可治愈的、局部晚期(II期或III期)的直肠癌治疗依靠的是以手术切除作为核心特点的治疗过程。有关腹腔镜切除直肠癌疗效的证据是不完整的,尤其是那些罹患较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证据。人们担心,微创手术方式无法清除所有的癌症。达拉斯贝勒大学医学中心的James Fleshman,M.D.和同事开展了一项试验:在该试验中,486位罹患II期或III期直肠癌患者被随机分派接受腹腔镜切除或开腹切除直肠癌,旨在检查腹腔镜切除法是否不劣于(不差于)开腹手术切除法,其优劣与否是由几种癌症清除充分度的检测决定的。6%的非劣效性差异被定为具有临床意义的重要差异。这项试验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35个机构中开展的,并得到了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和国立癌症研究所的资助。240名结肠癌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及222名结肠癌开腹切除术患者可被用于分析评估。他们的手术是由有经验的并公认对所做手术具有专长的外科医生进行的。82%的腹腔镜手术切除病例及87%的开腹切除术病例达到了预先确定的手术总体成功标准。作者写道:“与直肠癌开腹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切除术没有达到病理结果非劣效性标准,因此它的疗效可能较差。”就癌症控制而言,腹腔镜手术未能证明和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同样好的效果。腹腔镜切除的手术时间显著更长。两种手术方法在住院时间长短、术后30天内再次住院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人员写道,对他们结果的一种解释是:直肠切除术(切掉直肠)颇具挑战性,而腹腔镜手术中所用的轴向式刚性器械在骨盆深部的操作甚至会更难。进入这一非常困难的体内区域可能最好还是采用开腹手术的方法。“在临床肿瘤学转归[如存活率或癌症复发率等]有待确认之前,这些结果不支持对这些患者使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在另外一项应用与Fleshman研究具有相同构想的研究中,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的Andrew R. L. Stevenson,M.B.B.S.,F.R.A.C.S.,和同事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24个地方开展了一个III期临床试验,它包括了475名罹患T1-T3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指派接受开腹直肠切除术(n = 237)或腹腔镜直肠切除术。腹腔镜技术的支持者提出,以最小损伤方式进入手术部位的手术可进行类似的肿瘤切除但却会有更好的短期结果。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由于解剖上的限制,腹腔镜直肠切除术可能不会有更好的结果,因为它对充分切除癌症存在着局限性。在这一试验中,腹腔镜手术组有194名患者(82%)具有初步的成功切除(是肿瘤学因子的复合体,其非劣效性差异为8%)结果,在开腹手术组则有208名患者(89%)具有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与Fleshman研究的结果相同。腹腔镜切除术没有显示非劣效性,这意味着它没有显示与开腹切除直肠癌具有同样好的效果。事实上,一个事后的优越性检验表明,开腹手术的效果更好。对基线预后因素(包括病理分级)进行校正的其它的分析也没有显著改变总体的治疗效果。这两个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长短、加护病房中的治疗时间或止痛要求方面皆无差别。作者们写道:“在这一大规模的随机试验中,我们无法确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非劣效性。尽管我们试验的设计并非为了证明某种结肠切除方法要优于另外一种方法,但无法确立非劣效性表明,外科医生在考虑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是否合适时需要谨慎。”  原文检索:Findings Do Not Support Routine U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百态

2015.10.09

Nature:神经退化的一个新机制

衰竭性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最常见病因是C9orf72基因中的“六核苷酸重复扩增”GGGGCC (G4C2) 。 本期Nature上的研究采用对比法得出一个可能引起这种疾病的一种家族性形式的分子机制。通过对表达30 G4C2 重复片段的果蝇进行基于候选目标的基因筛选(Ke Zhang 等人)或对表达含8、28 或58 G4C2重复片段的转录体的果蝇进行无偏基因筛选(Brian Freibaum等人),这两个研究小组试图寻找增强或抑制该疾病表型的基因。 Zhang等人识别出了编码RanGAP (核质运输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的基因,而Freibaum等人识别出了编码核孔及核质运输机构之成分的基因。两篇论文都显示了表达 G4C2重复片段的果蝇细胞中和来自ALS患者的源自iPSC的神经元中的核质运输缺陷。Zhang等人发现,这些缺陷可以通过以“G-四联体”为目标的反义寡核苷酸或小分子来补救。 原文检索: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5/n7567/full/nature14973.html

百态

2015.09.15

揭示引起重型登革热的病毒蛋白

两则研究发现了在严重登革热感染时一种病毒蛋白在促使血管渗漏中所起的作用,这可能为研发疫苗和治疗开辟了一条途径。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有效治疗方法或疫苗,登革热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有1亿人被感染。尽管大多数患者只会出现轻度发热,但有些人会发展出严重疾病——在重型登革热病例中,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大出血和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人们对感染如何进展到这一威胁生命的阶段仍然知之甚少。Naphak Modhiran 等人和 P. Robert Beatty等在这里将目标锁定在一个非结构性蛋白1(NS1)——这是一种分泌蛋白,它能帮助登革热病毒复制并逃避免疫系统,NS1可能是重型登革热病例中引起血管渗漏的罪魁祸首。Modhiran和同事在研究人与小鼠的免疫细胞时发现,NS1可直接激活被称作toll-样受体4(TLR4)的表面受体,从而触发这些细胞释放促炎分子。NS1-诱发的炎症会损坏人的内皮细胞层(即那些作为血管内壁衬里的细胞),使得这些细胞的致密屏障变得具有渗漏性。用一种能阻断 TLR4 的化合物来治疗感染了登革热的小鼠可显著减少其血管的渗漏。这一结果表明,NS1如同一种病毒毒素,其表现方式与某些细菌毒素在败血症中激活TLR4并触发全身炎症的方式基本相同。资深作者Paul Young说,败血性休克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之间的相似之处支持对败血症候选药物进行再利用,这些药物预计会在未来的两年内进入有登革热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在另外一则研究中,Beatty和同事报告,接种NS1 可保护小鼠免于患上重型登革热。研究人员证实,来自4种类型登革热病毒的NS1会损伤人的内皮细胞,从而引起血管渗漏。未接受治疗的小鼠会死于登革热,但接种来自每一登革热病毒株NS1的小鼠则会在致死性感染中存活下来。该疫苗可调动能阻止血管渗漏的NS1-特异性抗体。

百态

2015.09.15

中国科学家通过干细胞移植缓解帕金森病症

中国科学家20日宣布,他们将人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帕金森病大鼠的大脑纹状体,成功缓解了患病大鼠的症状。不过,这一技术能否应用于人,还需进一步论证。这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周专教授说,移植干细胞可减轻患病大鼠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因为它们向大脑纹状体释放了一种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而病变导致大脑纹状体多巴胺减少,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典型病理特征。在新研究中,周专实验室和美国加州大学张康、第二军医大学的李文林等人合作,使用了100多只患帕金森病的大鼠,其中一半移植干细胞,另一半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并首次联合使用两种在体检测技术,一种是基于微透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另一种是电化学微碳纤维电极技术,以原位鉴定和记录多巴胺分泌信号。结果表明,移植人源多巴胺能细胞4个月后,动物帕金森病行为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首次证明此时的多巴胺能细胞直接分泌多巴胺。这一技术距实用有多远?周专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初步动物在体机理实验,需要更多动物实验乃至人体实验进一步论证;此外,有免疫排斥问题需解决,他们在实验中需要每天给大鼠注射免疫抑制剂。周专推测,使用病人自身的人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有望解决排斥问题,但他强调仍须进一步实验验证。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缓慢发病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减少、肌张力强直、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病症。原文检索:Xinjiang Kang, Huadong Xu, Sasa Teng, Xiaoyu Zhang, Zijun Deng, Li Zhou, Panli Zuo, Bing Liu,Bin Liu, Qihui Wu, Li Wang, Meiqin Hu, Haiqiang Dou, Wei Liu, Feipeng Zhu, Qing Li, Shu Guo,Jingli Gu, Qian Lei, Jing Lü, Yu Mu, Mu Jin, Shirong Wang, Wei Jiang, Kun Liu, Changhe Wang,Wenlin Li, Kang Zhang, and Zhuan Zhou. Dopamine release from transplanted neural stem cells in Parkinsonian rat striatum in vivo. PNAS, October 20, 2014,; doi:10.1073/pnas.1408484111

新品

2015.09.11

Science:大型蛋白质组项目结出硕果

科学家们在1月21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以人类蛋白质图集(Human Protein Atlas)为基础的首个重量级分析结果。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癌症相关蛋白、血液中流通的蛋白以及市面上现有药物的作用靶标。人类蛋白质图集HPA是一个大型的跨国研究项目,去年十一月份这个团队根据一千三百万已注释的蛋白图像,发布了基于组织的人类蛋白互作图谱。这个开源数据库揭示了蛋白质在人体主要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为人们展示了局限在特定组织(比如大脑、心脏或肝脏)的蛋白,以及出现在所有组织里的蛋白。HPA团队希望,这个开发性资源能够推动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为科学家们提供人体的基础生物学线索。发表在Science上的这项新研究,结合了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抗体分析数据,对人类大约两万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分析和分类。领导这项研究的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Mathias Uhlén教授,他也是HPA项目的领导者。研究人员发现,近一半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是普遍表达的,其蛋白出现在所有组织中。大约15%的基因在一种或几种组织或器官中集中表达,包括那些广为人知的组织特异性蛋白,比如胰岛素和肌钙蛋白。在各人体组织中,睾丸的蛋白集中表达现象最为显著,其次是大脑和肝脏。进一步研究表明,细胞分泌的蛋白大约有三千种,另外还有5,500种蛋白定位在细胞的膜系统上。“这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信息。研究显示,在现有药物的靶标中,70%是分泌蛋白或者膜结合蛋白,”Uhlén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的30%属于普遍性表达,存在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这就是一些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相信药物开发者们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在机体不同部位发生的代谢反应。他们发现,特化程度最高的器官是肝脏,肝脏拥有大量自己独有的化学反应。原文检索:Tissue-based Atlas of the Human Proteome

新品

2015.09.11

新型成像探测可检测耐药菌

一种新型的分子成像探测可在小鼠全身中检测到肠杆菌感染,以及该细菌的被称作CRE的抗生素耐药菌株。该探测还能在真性感染与非致病元引起的炎症之间做出区别。如果这种技术也能在人体中有效的话,它可能会转变细菌感染如何得到诊断与治疗(其规程在过去的50年中或多或少是相同)的方式。这种被称作18F-氟脱氧山梨醇 (FDS)的探测是由标有一种被称作山梨醇的糖分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制成的,而山梨醇会专属性地被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包括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等病原体——吸收。Sanjay Jain和同事将该新型探测与一种叫做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常规成像技术相结合。当用PET扫描仪成像时,来自FDS的信号揭示了细菌在体内存在的任何部位。当注射到小鼠体内时,该探测可在活大肠杆菌感染与一般性炎症之间以及在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之间做出区别。该探测还能帮助区分耐药大肠杆菌和野生型大肠杆菌;具体而言,源自耐药菌的PET信号更亮,因为它们具有挺住抗生素治疗并繁衍的能力。如果在人体中被证明也有效的话,其快速确认整个身体中的感染及耐药性的能力或能挽救生命。一则相关的《焦点》文章对这些发现做了讨论。原文检索:Edward A. Weinstein, Alvaro A. Ordonez, Vincent P. Demarco, Allison M. Murawski, Supriya Pokkali, Elizabeth M. Macdonald, Mariah Klunk, Ronnie C. Mease, Martin G. Pomper, and Sanjay K. Jain. Imaging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n in vivo with 18F-fluorodeoxysorbito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October 2014 DOI: 10.1126/scitranslmed.3009815

新品

2015.09.11

美澳科学家成功将熟鸡蛋变生 有望用于癌症治疗

看到标题你大概会认为这又是一则无聊的科学新闻,然而把熟鸡蛋变回生鸡蛋意味着蛋白质结构的再改变,这对人类研究如何攻克癌症有着重大意义。许多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研究如何把煮熟的鸡蛋变回原来的生鸡蛋,最近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校区主办的《UCI News》月刊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校区和澳大利亚化学家们的共同研究下,这项技术终于成功。如果把这项技术应用在癌症治疗和食品生产上,将可以大幅度削减成本。指挥这项研究的UCI化学分子生物学教授Gregory Weiss阐述如下:“如研究报告上所写的,我们的研究就是将错综复杂的蛋白质进行分离,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并不是对鸡蛋的变化过程感兴趣。比起这个,我们更想证明的是这项技术蕴藏了无穷的强大力量。”煮鸡蛋时,由于热量和化学反应,一种叫“溶菌酶”的透明蛋白质会变白凝固,再生成新结构。Weiss在这次实验中用的是“尿素”。他将尿素注入凝固的蛋白质中,再装上漩涡流excess flow体设备来机械式施加压力,凝固的蛋白质就会再度融开来,回到原来液体的状态。”实际上,此前也有很多的研究者在摸索珍贵的分子蛋白质的生成和再利用法。在医药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对转基因蛋白质进行特殊加工来代替分子蛋白质,但是这样的成本非常高。另外,虽然鸡蛋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但是因为它形成时的构造十分复杂,所以如何人工制造它一直是困扰研究者们的大难题。如果这项技术得到应用,科学家们认为这对医药品行业和蛋白质生产的研究会起很大作用。例如现在,在制药公司里,由于蛋白质很少能被分离,所以多使用高价的“仓鼠卵巢细胞”来制作癌抗体。因此,需要进行抗癌治疗的患者们就要负担高额的治疗费。但是只要使用这项技术,就有可能从酵母和大肠菌的细菌中再生成蛋白质,迅速又廉价。通过简化蛋白质的形成,也许未来癌症的治疗费用也可以便宜不少。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校区已经为这项最新的技术申请专利。与该校有着技术合作的企业,正在表现出兴趣的产业伙伴中,积极推进技术导入。

新品

2015.08.31

广州生物院发现全新的iPS细胞诱导因子

6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和陈捷凯实验组的研究成果“The oncogene c-Jun inhibits reprogramming”。该研究从体细胞阶段的因子出发,发现癌基因c-Jun与干细胞多能性完全不相容,而c-Jun抑制因子不仅促进重编程,还可以替代Yamanaka因子中最为核心的Oct4;在这一发现基础上结合研究组多年以来在重编程机理上的研究结果,组建了一套不包含Yamanaka因子的全新iPS细胞诱导因子。历时8年的系统研究  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对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的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强制表达多能性调控网络的核心因子,可以逐步抑制体细胞原有的特性并慢慢建立起多能性,在此过程中细胞需要克服许多表观遗传方面的障碍。然而在这些认识基础上,重编程效率仍然较低,大多数细胞仍然不会执行多能性程序,因此裴端卿和陈捷凯研究组决定对一些之前没有注意过的因子进行研究,其中就包括了可能能够强烈维持体细胞命运的核心因子。通过这个思路,实验组发现一个非常著名的癌基因——c-Jun在表达上非常吻合:它仅在体细胞中表达,在胚胎干细胞或iPS细胞中完全不表达,而在重编程过程中观察不到明显的下降。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在胚胎干细胞中敲除c-Jun对多能性毫无影响,但成纤维细胞中敲除c-Jun会造成细胞完全无法增殖,而在胚胎干细胞强制表达c-Jun,胚胎干细胞会迅速分化并失去多能性,这些结果都提示c-Jun与多能性是完全不相容的。在体细胞重编程中的结果也完全支持这一结论,强制表达c-Jun后,Yamanaka因子介导的体细胞重编程完全被抑制,而通过多种途径抑制c-Jun,则能有效地提升iPS细胞获得的效率。这是实验室近八年来一系列工作的结晶,单该研究中发现的c-Jun及其相关研究就做了近七年。体细胞走向干细胞的关口 科研人员对c-Jun抑制因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惊喜地发现c-Jun抑制因子不仅可以提升重编程效率,更可以有效替代Yamanaka因子中最为核心的因子、同时也是干细胞多能性调控网络的核心因子Oct4。这提示抑制c-Jun这个体细胞的核心因子,也能起到加入类似Oct4这样的干细胞激活因子的作用,这对目前关于体细胞重编程的认识是一个冲击。裴端卿和陈捷凯实验组结合过去的一些原创性发现,尝试开发一套新的重编程因子。首先被选中的因子是Jhdm1b,作为维生素C提升体细胞重编程的重要下游靶因子,Jhdm1b与Oct4共表达时即可以使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其次被选中的因子是Id家族的Id1,Id家族作为BMP信号通路的下游,在无Klf4的重编程体系中能够有效地提升重编程效率。实验人员在包括c-Jun抑制因子Jdp2在内的三因子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筛选和反复测试,又加入了Sall4、LRH-1和Glis1三个因子,最终确定了一套不包含Yamanaka因子的全新重编程因子组合,在这套因子组合中,Jdp2、Jhdm1b和Id1是不可或缺的,但六个因子都存在时,重编程效果比较稳定。实验还显示这套全新的重编程因子组合对一些药物的反应和Yamanaka因子有所差别,证明这套系统可能代表了一条不同的重编程路径,这对于研究重编程的机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模型。癌基因也能是干细胞的“死对头” 干细胞作为一个热点概念,当前面临大量质疑,比如因为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加上癌症干细胞的发现,不仅使人联想到干细胞是否具有和癌细胞一样的特征,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而重编程iPS细胞的Yamanaka因子中有一个著名的癌基因c-Myc,在后来的研究中,科学家又发现著名的抑癌基因通路p53、p21会抑制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这些事实都提示干细胞可能和癌细胞共享一些通路,这在直觉上无疑加深了对干细胞的怀疑。c-Jun作为第一个被定义为癌基因的转录因子,正常表达时对于体细胞增殖分裂是必须的,但如果异常高表达,就有癌变的风险。增加c-Jun表达时,用于“返老还童”的体细胞确实会增殖加快,在以往多数研究中,这会对iPS细胞的形成有好处,然而c-Jun的增加却完全抑制了iPS细胞的产生,这说明癌基因并不是iPS形成的关键。这项研究阐明了c-Jun与干细胞多能性互不相容的机理,提出了全新的重编程因子组合,为体细胞重编程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文检索:The oncogene c-Jun impedes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百态

2015.08.27

Nature :RNA分子的选择性标记

一种能够按比例将修饰过的或标记过的核苷酸送入RNA分子中特定位置的方法的缺失,妨碍了RNA结构和动态研究。Yun-Xing Wang及同事现在报告了用于位置特定性、荧光或同位素标记的RNA合成的一个自动化固-液混合相转录过程。一个核糖开关(riboswitch)的标记显示对折叠没有影响,但的确显示了若干个构形状态。除了能够促进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外,被称为 “RNA的正选择标记”(PLOR)的这一标记方法也许可用来开发生物传感器和诊断方法。原文检索: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RNAs with position-selective labelling and mosaic composition

百态

2015.08.27

Nature:科学家首次为大肠杆菌植入人工碱基对

英国《自然》杂志7日公布的一项合成生物学研究显示,科学家首次将人工合成碱基对插入大肠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中,且并未影响其生长和复制过程。这一成果向利用合成技术“订制”特定生物组织迈进一步。遗传物质DNA由两条很长的糖链结构形成骨架,通过碱基对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自然界的生命多姿多彩,最基本的碱基对却只有两种:腺嘌呤-胸腺嘧啶(A-T)和胞嘧啶-鸟嘌呤(C-G)。但美国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生物体,它稳定包含一种代号为“X-Y”的人工碱基对。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介绍说,将人工合成碱基对植入活体生物细胞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比如人工碱基对需要与天然碱基对融合以保持DNA结构稳定。此外,DNA在自我复制及转录为RNA的过程中,人工碱基对必须能在拉链样结构的DNA链中成功地“分分合合”,还要避免被DNA修复机制当作“外来者”而清除掉。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合成了一段包含天然碱基对和人工碱基对的DNA,将其插入大肠杆菌细胞中。研究的突破之一是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转运分子,这种由一种微藻生成的三磷酸转运蛋白,能够运输人造碱基对进入细胞。结果显示,DNA能以适当的速度和准确度进行复制,被改造的大肠杆菌细胞仍继续生长,人工碱基对也没有被去除。研究负责人、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罗姆斯伯格介绍说,虽然此次研究中的人工碱基对还不能参与制造新型蛋白质,但从理论上说,引入X-Y碱基对可将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提升到172种,而目前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构成的。研究人员还强调说,公众不必担心这种自然界不存在的大肠杆菌逃出实验室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因为人工合成碱基对在实验室外无法复制,它们进入细胞必须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合成生物学近年来的一大研究焦点就是通过化学手段合成人工碱基对,在其中加入特定的遗传信息,希望最终能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乃至生物组织,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原文检索:Denis A. Malyshev, Kirandeep Dhami, Thomas Lavergne, Tingjian Chen, Nan Dai, Jeremy M. Foster, Ivan R. Corrê a& Floyd E. Romesberg. A semi-synthetic organism with an expanded genetic alphabet. Nature, 07 May 2014; DOI:10.1038/nature13314

新品

2015.08.27

心理所发现神经软体征在衡量认知功能上与传统神经认知测试相近

神经软体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目标特质”或内表型。大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各阶段的运动协调、感觉整合、复杂运动序列及抑制失调等神经软体征的发生率均较健康被试更高。此外,新近的脑功能研究也表明神经软体征与特异于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有关。简明神经软体征评定(不足10分钟)使临床医生及研究者们在筛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缺损上变得更为便利。新近研究发现神经软体征在衡量精神分裂症的脑功能上与传统认知神经测试的效力相当,这些脑区无论是在微观水平(基因)抑或宏观水平(临床症状)均联系紧密。然而目前研究对象多局限于长期患病或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此无法排除病程及药物对相关结果的影响。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科学研究组研究员陈楚侨及其团队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了神经软体征与传统神经认知功能的关系。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不变模型在一个较大样本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探讨了神经软体征潜变量的跨时间稳定性。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住来自病程和药物剂量的影响。据了解,该研究是第一篇在大样本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探讨神经软体征潜变量的跨时间稳定性的研究。157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了该研究,101名被试在六个月以后接受了第二次的神经软体征测量,跨时间不变模型被用来拟合数据。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方程模型,跨时间不变模型能衡量神经软体征与传统神经认知功能的关系在两个时间点上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模型很好地拟合了第一次数据,而跨时间不变模型发现六个月以后的数据表现出与第一次数据一致的模式,展现出较强的测量不变性与结构不变性。结果支持了神经软体征测量在测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上与传统神经认知测量效力相当,拓宽并支持了先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识。相较于传统神经认知测试,更为便捷的简明神经软体征测量在筛查神经认知功能上可作为备选的临床评估工具。 http://www.nature.com/srep/2015/150702/srep11850/full/srep11850.html

百态

2015.08.18

晚期前列腺癌与两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近日意外发现,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的两个基因的突变,可能与晚期前列腺癌密切相关。这一发表在近期《细胞》期刊上的发现可带来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从150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分析后发现,约15%患者的BRCA1基因或BRCA2基因发生突变,另外5%患者的类似功能的基因产生畸变。此前的研究曾发现,在一小部分前列腺癌早期患者中,存在这种基因突变,但研究人员却没有料到在晚期患者中,该现象如此普遍。数据统计显示,每年约有22万美国人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其中一些患者最终发生肿瘤转移,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每年约3万人。这一新发现将为20%采用常规激素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带来福音。这些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该药现已被批准用于BRCA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此前尚未有人考虑利用该药物治疗前列腺癌。此外,顺铂化疗也是一个选择。利用基因测序来治疗癌症又被称为精确治疗。精确治疗目前正在改变许多癌症患者的命运,如发现肺癌中被称为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或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致癌基因变异,医生就会使用某些针对这些基因变异的特定药物。由于此前针对前列腺癌基因测序大都集中在早期,大多数患者直至发生肿瘤转移,才会采取类似的治疗手段,其结果差异非常大,限制了精确治疗的作用。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 利用精确疗法可以成功地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对肿瘤活检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却十分困难。肿瘤组织通常是来自前列腺本身,但由于患者通常在早期阶段就摘除了前列腺,因此需要从骨头、肝脏和淋巴结等处提取肿瘤进行活检,而医生和病人大多不情愿。该研究表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该进行分子分析,这样有助于改善其治疗方案。此外,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 有多种不同的癌症均存在基因异常现象,因此利用与某特定基因突变相匹配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能比使用仅针对某种恶性肿瘤的药物更有疗效。研究称,约89%的癌症患者有基因异常现象,而这些基因异变可能已有上市药品或正在测试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该发现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

百态

2015.08.18

发现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基础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原位和转移部位癌症细胞和宿主间质之间都存在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受到组织微环境的强烈影响,肿瘤周围组织缺氧属于微环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肿瘤分泌蛋白在肿瘤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肿瘤治疗的潜在目标。85%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现象,也是晚期乳腺癌无法治疗的重要因素。溶骨性骨损伤导致骨骼退行性改变会增加肿瘤骨转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控制早期溶骨性骨损伤的分子基础目前并不清楚。最新《自然》研究论文发现,缺氧是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骨转移的关键因素。赖氨酰氧化酶是低氧分泌体的特定标记物和破坏骨组织的重要原因。在低氧条件下,乳腺癌细胞赖氨酰氧化酶表达明显增加,通过系统转移的乳腺癌细胞利用赖氨酰氧化酶分泌实现肿瘤细胞在骨骼组织的定位种植。如果系统性抑制赖氨酰氧化酶活性能避免骨质被肿瘤细胞破坏。最新研究认为,赖氨酰氧化酶是一种新的破骨促进因子。能破坏正常骨稳态,形成局部恶性肿瘤转移的骨损伤。这种骨损伤给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提供了增值生长的平台,为恶性肿瘤转移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这一研究为针对恶性肿瘤转移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目标。

百态

2015.08.18

基于合成免疫策略的抗癌体系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室陈志英团队提出,用基因载体微环DNA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安全、高效、可负担的癌症治疗体系。相关研究已发表于《科学通报》。研究人员提出肿瘤多型性是造成目前癌症免疫治疗瓶颈的假说,认为肿瘤是由多细胞群组成,而现有的单靶点免疫治疗技术只杀死部分肿瘤细胞,其余的肿瘤细胞继续生长,在临床上就表现为疗效持续时间短暂,肿瘤缩小甚至消失后不久又复发,产生耐药性使继续治疗不起作用。该团队提出的合成免疫的核心是在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时,直接投递免疫效应物重建机体的抗癌免疫功能。作者提出了合成免疫、抗原表位树、用非病毒基因载体重建机体抗癌免疫三个新概念,试图勾勒出一个癌症免疫治疗的新策略,以达到消灭肿瘤内全部细胞群而根治肿瘤的目的。两年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室已经建立起一个近30人的多学科团队,与包括华大基因、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并在建立“癌症抗原树”、构建抗癌微环DNA载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百态

2015.08.05

上海巴斯德所合作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功能调控新机制

调节性T细胞能够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对于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维持整个机体的免疫稳态以及在感染状态下调控免疫反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性T细胞功能失调,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病以及炎性疾病,包括I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多能硬化症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FOXP3是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的转录因子,FOXP3蛋白的表达以及其稳定性直接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当前的研究显示,FOXP3是通过与不同的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精准且有序地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然而,至今对FOXP3复合体的研究以及FOXP3复合体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上海巴斯德所分子免疫学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高雅懿、上海东方医院免疫和移植研究中心硕博连读生唐嘉佑等在研究员李斌和郑颂国的指导下,通过串联亲和层析和质谱的方法,发现了FOXP3复合物新的组成成分——乳腺癌缺失分子1(Deleted in Breast Cancer 1, DBC1)。研究人员发现DBC1能够和FOXP3蛋白直接相互作用,并能在炎症条件下促进FOXP3蛋白的降解。在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和关节炎模型中,Dbc1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比较,敲除小鼠的发病滞后且病症更轻,FOXP3蛋白更稳定,Treg的抑制活性更强。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胱天蛋白酶8(Caspase 8)介导炎症条件下DBC1对FOXP3功能的调控。抑制胱天蛋白酶8的活性或者下调胱天蛋白酶8的表达,能够逆转炎症条件下FOXP3蛋白的降解。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炎症条件下FOXP3复合物的新的调控机制,为今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标。

新品

2015.08.05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揭示引起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金帆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Gerard Wong合作,研究发现了导致自身性免疫疾病中,免疫系统如何被外源或内源分子激活的统一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6月8日的《自然·材料》上。当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如不能正确识别、区分病原组织和健康组织时,免疫系统就会攻击人体自身从而导致疾病。例如,当健康的人受到病毒或者病原体攻击时,免疫系统会通过一种称作TLR9的受体蛋白去识别病毒或病原体的DNA,从而激活免疫反应。而对于如患有红斑狼疮和牛皮癣的患者,他们免疫系统无法正确识别、区分病毒和人体自身的DNA,从而导致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一直保持在激活状态。研究人员利用高精度的小角同步辐射散射的方法,率先表征确定了一系列可激发免疫反应的外源或内源分子与DNA所生产复合体的空间结构,发现了激活免疫受体蛋白TLR9的分子机制,即TLR9是否被激活严格取决于外源或内源分子与DNA所生产复合体的空间结构,只有当DNA分子被外源或内源分子压缩到一特定空间距离时,免疫受体蛋白TLR9才可被激活。他们与瑞士的Michel Gilliet教授合作完成了对这一系列DNA复合体对免疫系统激活的测试,从而在实验上确定了是什么样的空间结构可令免疫系统激活,最后与剑桥大学教授Jure Dobnikar的合作,利用计算模拟的方法证明了所发现的实验规律,从而最终阐明了其分子机制。这一突破性进展将帮助人们找到新的方法去治疗这一类疾病。

新品

2015.08.05

小细胞肺癌与两种基因突变相关

德国科隆大学和科隆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两种肺癌进行对比研究后,成功解密了导致肺癌的遗传基因,这一成果被刊登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将两种肺癌进行了对比研究,一种被称为小细胞肺癌,这是所有肺癌中最危险的一种,约占所有确诊肺癌病例的15%,在常年吸烟者中最常见。其改变后的肿瘤细胞生长很快,早期化疗效果很好,但大部分病人无法治愈,会很快死去;另一种是所谓的肺类癌,这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占所有肺部肿瘤的1%到2%,其生长缓慢并且几乎不会形成转移灶。科隆大学罗曼·托马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对110个小细胞肺癌病例的全基因组DNA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完整的基因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的生物过程,并确定了其遗传变化的普遍模式。他们在所有病例中发现存在RB1和TP53的基因灭活,即“丧失功能”的基因突变,这两种基因负责控制细胞生长,其生物功能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基因组分析显示,肺类癌无论其组织结构或生物学行为,与小细胞肺癌都存在许多差异。在肺类癌中受控的RB1和TP53基因突变非常罕见。对比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肺类癌不同于其它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它有独立的细胞生长机制。论文作者之一马丁·佩夫博士表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将聚焦于肺癌的不同类型的形成与演化。”项目负责人托马斯教授认为,“这项研究刚刚开始,仍然需要做很多基础性工作,直到我们真正了解这些基因在肿瘤中的功能。下一步要了解遗传模式的生物学作用,以便对迄今鲜为人知的基因在癌症发展中的功能有所了解,最终实现快速个性化治疗,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新品

2015.07.22

英国议会批准“三亲线粒体”基因疗法

英国下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允许英国研究人员继续开展一种可以防止某些类型遗传疾病的新生育疗法。这种被称为线粒体DNA替代疗法的技术,能让线粒体基因中携带致病突变的女性产下基因上相关但没有线粒体疾病的孩子。该项举措一直颇具争议,尤其是因为它会改变胚胎DNA,而且这种方式能传递给下一代。一些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认为,目前对该技术应用于人类患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了解得并不够充分。“我们认为下议院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希望不会导致可怕的后果。”美国遗传学与社会中心执行主任Marcy Darnovsk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举措的支持者很快开始了庆祝。“我很高兴议会成员投票通过决议,允许将线粒体转移技术引入临床治疗。”英国医学科学院院长John Tooke表示。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引擎。这些细胞器包含一套自己的基因,名为mtDNA。当线粒体无法正常工作时,会导致各种症状,引发一些很难辨别和诊断的线粒体疾病。有些生下来便携带缺陷线粒体的婴儿,会在数月内死亡。还有些人直到生命晚期才表现出症状。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方法,将来自携带缺陷线粒体卵细胞的遗传物质转移到拥有健康线粒体的捐献者卵子内。产生的胚胎携带来自母亲和父亲的核DNA以及来自卵子捐献者的线粒体DNA。一些科学家认为,捐献者的mtDNA与受移植者的核DNA之间潜在的不匹配,会引发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然而,在英国开展的很多伦理和科学审查以及一次民意征询,均支持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对在人类身上开展该技术的试验性应用授予许可。该举措还必须获得上议院通过。即使获批,也并不意味着该技术将会被使用。生育诊所将不得不申请执照来使用此项技术,而且每份申请都会基于自身优劣获得评判。美国监管部门也在考虑是否允许使用该技术。去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mtDNA替代科学进行了两天的听证。他们还要求美国医学研究所发起一项关于该技术所引发伦理和社会政策问题的共识研究。1月27日,FDA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后续会议计划在3月和5月举办。热门标签:

百态

2015.07.22

Nature:外来体用作癌症的早期测试标记

大多数细胞都会脱落由封裹在磷脂双层中的蛋白和核酸组成的、被称为细胞外囊泡或外来体的东西。来自癌细胞的外来体可以从癌症患者的血液循环中被分离出来,并携带来自肿瘤的物质。现在,Raghu Kalluri及同事在胰腺癌患者中和在这种疾病的小鼠模型中发现含 “glypican-1”的外来体是早期胰腺癌的一个生物标记。这些发现也许能使用于胰腺癌早期检测的无创伤测试得以实现。 原文检索:Glypican-1 identifies cancer exosomes and detects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百态

2015.07.13

干细胞或能修复脑瘤放射性治疗引发的损伤

对于脑瘤患者而言,放射性治疗是一种能救命的潜在疗法,但它同样会对大脑产生相当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伤害。现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将人体干细胞转化成能修复大脑损伤的细胞。接受细胞治疗的大鼠逐渐恢复了认知和运动机能,在接受脑放疗后,它们丧失了这些机能。相关研究报告近日发表于《细胞—干细胞》杂志。在针对脑瘤的放射性治疗中,成熟后能保护神经元髓磷脂层的祖细胞会丧失或显著减少,而目前尚没有方法能使其恢复。这些名为寡树突胶质细胞的髓磷脂细胞,对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元十分重要。该癌症中心神经外科医生Viviane Tabar和助理研究员Jinghua Piao及其同事,想弄清楚干细胞能否取代丧失的寡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他们发现,在某些生长因子或其他分子里培养干细胞能实现这一目标。之后,研究人员使用实验室培养的寡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治疗了曾进行脑放疗的大鼠。当这些细胞被注入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后,脑损伤出现明显修复,而且大鼠恢复了认知和运动技巧。另外,该治疗也似乎是安全的:没有大鼠脑瘤发展或大脑中出现不适当的细胞类型。“能够修复辐射损伤将意味着两件重要事情:提高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延伸辐射治疗时间窗。”Tabar说,“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修复大脑,那么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增加辐射剂量。”这对儿童尤其重要,因为医生一般谨慎地给予他们更低的辐射剂量。原文检索: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s Remyelinate the Brain and Rescue Behavioral Deficits following Radiation

厂商

2015.07.13

先天腰椎峡部裂致病基因发现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患。温州医科大学近日宣布,该校基因组医学研究院联合第四军医大学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腰椎峡部裂及腰椎滑脱患者的致病基因,即SLC26A2基因编码的Stas功能域存在错义突变。该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腰椎峡部裂在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3%—6%。人体发育完全的脊椎,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间较为狭小部分,被称为椎弓根峡部。这又小又薄的峡部相当于牵引腰椎的“缰绳”,如腰椎峡部缺损崩裂,相当于这根缰绳断了,造成腰椎失稳,椎体位置逐渐前移形成腰椎滑脱,导致腰背部及下肢疼痛等症状,造成人体下肢运动障碍,严重的会引起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疾病。大量研究发现,先天性发育缺陷、慢性劳损或应力性损伤是两个可能致病的重要原因。此次研究人员发现的致病基因,即SLC26A2基因编码的Stas功能域存在错义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腰椎峡部裂和腰椎滑脱。SLC26A2基因编码是一种在胚胎发育期腰骶椎软骨表达的硫转运蛋白。功能试验证明,突变损害了其转硫能力,而软骨细胞的硫转运障碍所致的腰椎软骨发育不良,与腰椎峡部裂及滑脱密切相关。该研究发现为了解腰椎峡部裂等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标准

2015.07.07

世界首个杜仲全基因组精细图绘出

7月6日,记者从位于郑州的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了解到,该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岩研究员主持的项目“杜仲育种群体建立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日前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项目选育出的10个杜仲良种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绘制完成杜仲全基因组精细图,成为我国第一个天然橡胶植物基因组精细图和世界上第一个木本药用植物基因组精细图。专家表示,该研究确定了杜仲橡胶高效合成的上游途径、关键酶基因和关键时期,对我国杜仲橡胶新材料、木本油料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为解决天然橡胶资源匮乏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介绍,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及航空、军事等高科技特殊领域。由于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范围非常有限,对国外依存度高达80%,开发第二橡胶资源迫在眉睫。杜仲又名胶木,是第四纪冰川留下的古老树种和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名贵木本药用树种,更是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重要胶原植物。它的树叶、树皮、树根和果皮等均富含一种白色丝状物质—杜仲胶,是除三叶橡胶外最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橡胶资源和特有的国家战略储备资源。为支撑杜仲产业快速和持续健康发展,项目对杜仲长期育种工程与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育种工程研究方面,研究团队在全国27个省区市收集杜仲种质资源1000余份,搜集国外种质资源18份,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杜仲基因库,选育出“华仲1号”~“华仲12号”等杜仲良种;完成了杜仲全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工作,揭示了中国杜仲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交流程度,初步建立了杜仲遗传转化体系。在栽培模式创新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研究出的杜仲果园化栽培模式,实现了杜仲培育技术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创新,引起国际天然橡胶界的轰动。在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湖南等地技术示范成效显著,河南省杜仲高产果园盛产期亩收入达6000元以上,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5000元。在综合利用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方面,首创杜仲雄花茶饮料、杜仲红茶等,研究出杜仲油精炼、亚麻酸油抗氧化及杜仲亚麻酸软胶囊生产技术;研发出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药用植物剩余物生产的功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杜仲叶功能饲料能够明显改善鸡和猪的肉质,同时能显著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杜红岩表示,杜仲产业涉及橡胶、航空航天、军事国防、船舶、交通、通信、电力、医药、农林、食品、畜牧水产养殖、生态建设等领域,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百态

2015.07.07

催产素在神经科学领域多影响引科学家关注

2011年4月,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神经系统学家Robert Froemke及其同事仅通过荷尔蒙注射,改变了“处女”鼠的大脑。在治疗之前,雌性老鼠在很大程度上对鼠崽的哭声漠不关心,甚至会伤害它们。但注射催产素后,老鼠开始更像母亲,并将幼崽叼在嘴里。Froemke监控了这些动物的大脑,以找出为何发生这种情况。首先,当听到幼崽哭声时,老鼠表现出不规则的神经冲动。当催产素开始起效后,这种信号发展成一种更有序的母亲大脑模式。研究显示了激素改变神经行为的与众不同的细节。“催产素帮助改变了大脑,让其对这些叫声进行响应。”Froemke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催产素引起了神经学家的强烈兴趣。当时研究显示,它能驱动多个物种的母性行为和社会依附性。它参与了一系列社会行为,包括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羊的母婴纽带,甚至人类间的信任,因此催产素赢得了“拥抱荷尔蒙”的声誉。“但人们仅仅认为催产素是一个结合分子、一种拥抱荷尔蒙。”埃默里大学神经系统学家Larry Young说。这个观点导致一些临床医生尝试用催产素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但早期的实验结果可谓喜忧参半,科学家正在更深入了解催产素和它是如何作用于大脑的。Froemke等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荷尔蒙会以一种方式促进神经信号,着重于遇险信号或可能的面部表情等社会相关的输入。而且,研究人员又开始了一波更具野心的实验,以检测催产素是否有助于治疗一些类型的孤独症。该研究将带来对催产素及其对行为的复合作用的更复杂理解。“催产素研究领域已经成熟,已在吸引研究人员投入其中,推动该领域飞速发展。”Young说。出生催化剂催产素的故事始于20世纪初。当时,生物化学家在脑垂体后叶中发现了一种能提高宫缩和泌乳的物质。稍后,科学家发现了相关荷尔蒙,并将其命名为催产素——源于希腊词语“快速出生”。催产素产生自大脑的下丘脑,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显示,产生催产素的神经会向大脑传递信号,这表明它能调节行为。在1979年的一项标志性研究中,北卡罗来纳大学的Cort Pedersen和Arthur Prange发现,为“处女”鼠注射催产素能触发其母性行为。研究人员又发现,催产素能让草原田鼠形成终生配偶制——这在哺乳动物中十分可贵。2012年,研究人员甚至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了催产素,它能帮助这种动物发现和识别配偶。“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子。”印第安纳大学神经学家Sue Carter说,“在现代动物进化中,这种荷尔蒙已经被使用和重复使用。而且,几乎所有试图寻找催产素在社会行为等方面作用的人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但其对哺乳动物的作用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人们很难测量大脑中的催产素水平,也很难弄清它通常何时、何地释放以及分泌多少。科学家也不能精确了解它是如何改变行为的。“我们需要开始思考催产素在大脑中的基本作用。”Young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Thomas Insel 表示:“这对理解大脑是如何调节行为的至关重要。”Froemke致力于研究响应幼崽哭声的母性行为背后的机制。他主要研究了左侧听觉皮层。今年4月刊登于《自然》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向未交配雌鼠的左侧听觉皮层中注射催产素后,相比生理盐水注射,催产素显著提升了雌鼠搜索呼救幼鼠的反应速度。这种荷尔蒙能放大输入信号,并允许它们意识到行动的重要性。“该研究是这一领域的高水平工作,将行为、大脑区域和分子基础等融合在一起。”兰贡医学中心神经学家Richard Tsien说。Tsien则通过分析海马切片研究催产素在神经回路中的活性。在2013年的小鼠研究中,Tsien团队发现,催产素能有选择地作用于一种名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细胞,它能平息该神经回路中的背景颤动。“催产素能改善信号传递,几乎能加倍通过该系统的信息数量。”Tsien说。事实上,它能产生更多信号和更少噪音。Froemke和Tsien的工作适合一个更广阔的理论:催产素有助于社会互动和识别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大脑对社会相关景象、声音或其他刺激的响应。Young已经发现,这种荷尔蒙能有助于小鼠识别和注意其他小鼠的气味。研究人员还发现,它能提升人类识别面孔的能力。减缓孤独症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临床兴趣。上世纪50年代,催产素就开始被用于加速分娩,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它用于实验也相对安全。大约10年前,心理学研究开始显示,通过鼻内喷雾一次剂量的催产素能改善健康年轻人社会行为的诸多问题。与对照组相比,吸入催产素的人在玩投资游戏时,更愿意将自己的钱委托给陌生人。一剂量催产素也能增加人们凝望对方眼睛的时间,并提高他们通过对方微表情推断其情绪状态的能力。由于对社会认知有重要作用,催产素成为治疗精神疾病尤其是孤独症的候选者。孤独症患者通常在社会互动和沟通方面有问题,他们无法适当地处理社会刺激。科学家认为,催产素可能会逆转某些症状。2010年开始,科学家就发现有证据支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发现,催产素能暂时改变孤独症患者的移情和社会合作状态。加拿大Holland Bloorview儿童康复医院孤独症研究中心临床神经学家Evdokia Anagnostou 回忆道:“人们变得相当兴奋。”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人员也通过试验发现,注射催产素能够显著缓解孤独症患者的症状。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科研小组给13名孤独症患者注射了催产素,这些患者具有正常的智力和语言水平,但无法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结果显示,在传球游戏等试验中,注射了催产素的孤独症患者社交恐惧感有所减轻,更喜欢与他人玩耍,表现得更自信。但许多有关催产素对孤独症效果的早期研究存在限制,原因是研究人员评估了单次剂量和相对较少的参与者,而之后使用更多剂量的实验则没能出现理想结果。2010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dam Guastella研究了16位患有孤独症的男性青少年,发现一剂催产素能改善他们的症状。但当他尝试着在两个月中为参与者提供双倍的日剂量后,结果并没有出现社会互动或社会认知方面的显著改善。“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催产素在改善精神疾病症状方面存在限制。”他说。关乎细节迄今为止,几乎没有研究能确定孤独症与催产素信号问题有关。但今年2月,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遗传学家Daniel Geschwind领衔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些更清晰的证据。该研究小组在一个自闭症小鼠模型中证明,催产素可明显地改善其社会行为,如果进行早期治疗,这一裨益可能长时间持续。研究人员表示,缺乏Cntnap2基因的小鼠可表现出某些人类孤独症的特征,这些动物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数量减少。给这些动物每天补充催产素两周后,它们的行为恢复正常。“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人类孤独症患者存在催产素不足问题。”Geschwind说。“这说明孤独症可能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如果能找到那些缺乏催产素的类型,使用催产素治疗可能会产生理想效果。”斯坦福大学行为神经学家Karen Parker说。根据这一设想,许多临床学家已经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催产素及其治疗孤独症的临床研究,以便确定谁能从中受益。北卡罗来纳大学儿童精神病学家Linmarie Sikich计划招募300名年龄从3岁到17岁的孤独症患者。研究人员将为他们使用6个月的催产素和安慰剂,并在随后6个月里进行追踪研究,以确定谁的症状能得到改善。但也有研究提示,催产素可能具有副作用。Carter小组发现,给草原田鼠幼崽使用低剂量催产素,能改善它们成年期的配偶忠诚度,但高剂量的催产素却会阻碍这一行为。而且,人类研究结果提示,催产素可导致人们更积极地捍卫自己,对抗竞争者。但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而言,催产素会让他们失去信任和合作。Young认为催产素领域的发展需要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紧密合作。如果基础研究科学家能确定催产素的工作原理,将能帮助临床研究设计出更好的治疗方法。“我认为,未来两个分支的科学家需要更多沟通。”Young说。过去科学家可能对催产素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催产素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影响,而且我们研究的生物学也十分复杂。”Guastella说。

标准

2015.07.01

理化所碳点光诊疗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开发低毒高效、多功能纳米光诊疗剂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国际纳米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院重点实验室在碳点光诊疗剂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人员以聚噻吩脂肪酸衍生物为碳源制备了表面带负电的低毒、水溶性碳点。研究发现,此类负电碳点具有集荧光、光声、光热成像和光热治疗四功能于一体(Four-in-One)的特性,可实现光激发下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拓宽了碳点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图1a),该成果已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2015,DOI; 10.1002/adma.201500323)上。该实验室研究人员自2012年起,即利用“功能前驱体结构控制合成”方法结合水热碳化技术,制备了多种具有不同吸收波长(350-750 nm)、最大发射波长在可见与近红外区域(400-700 nm)的水溶性碳点(图1b),为可控制备波长可调碳点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进一步拓展了碳点的应用领域。其中,研究人员以功能前驱物聚噻吩季铵盐衍生物为碳源,制备了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水溶性近红外发光碳点,该碳点在光照下可通过多重态敏化机制高效产生活性氧(1O2)(Nature Communication, 2014, 5, 4596. DOI: 10.1038/ncomms5596)(图2)。这种性能独特的碳点不仅能够用于光动力治疗肿瘤、杀灭细菌,而且在可见光催化及光电子等领域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此外,研究人员也进一步考察了光敏化机制,以及表面态对所制备的不同碳点发光、光动力、光热等性质的影响。

标准

2015.07.01

< 1 ••• 7 8 9 10 11 ••• 17 > 前往 GO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涞亭南路888弄238号 联系人: 范先生 邮编: 201615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