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颗粒计

仪器信息网细胞颗粒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细胞颗粒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细胞颗粒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细胞颗粒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细胞颗粒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厂商

  • “中国颗粒测试技术的奋斗者”、“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颗粒测试相关仪器设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证券名称:“微纳颗粒”,证券代码:430410)。公司产品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微纳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大量销往国外,远销美国、意大利、台湾、印度等国家(或地区)。 公司创新技术包括:“会聚光傅立叶变换”**技术,将测试粒度下限扩大到0.01微米范围;国内最先采用“全程MIE理论”-------MIE散射理论是比夫琅和费衍射更为严格的光散射理论;最先解决“颗粒重散射”问题;我们发表的论文多次为美国工程索引(EI)引录;国内最先使用“无约束自由拟合”**技术提高了系统对颗粒分布的分辨能力,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研制成功的“干粉分散”**技术,测试精度与湿法分散基本无差别,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认证;国内最先实现了“气流磨在线粒度实时检测”,成功实现“实时显示”粒度分布曲线,并提供控制数据。 权威认证:1993年“Winner在线分析仪”获中国首届科技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国家**、1994年获中国颗粒学会首批推荐产品、1994年国家科委、国家技术监督总局等八部门授予重点产品称号;1995年经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检测合格、1995年通过山东省科委鉴定,评为国内首创;1996年被山东省列为火炬计划项目;1998年被认定为山东质监局《检验合格产品》;2001年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002年被认定为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测试合格产品》;2003年获山东质监局《计量器具样机试验合格证》;2004年3月通过“国家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即CMC认证);2005年微纳公司“乔迁”济南高新区;2006年微纳公司获得“济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07年微纳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通过济南市科技局鉴定。2008年微纳研制的“数字相关器-----CR128”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微纳推出第一台使用数字相关器的“光相关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2010年微纳获得“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2年微纳通过“新三板”上市内审;2014年微纳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颗粒测试行业首家(到目前为止,也是独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产品分类:①Winner801纳米激光粒度仪;②Winner2000湿法激光粒度仪;③winner2000ZD湿法激光粒度仪;④Winner2005全自动湿法激光粒度仪;⑤Winner2008湿法全量程激光粒度仪;⑥Winner3003干法激光粒度仪;⑦Winner3008干法大量程激光粒度仪;⑧Winner2308干湿一体大量程激光粒度仪;⑨Winner99C静态颗粒图像仪;⑩Winner100动态颗粒图像仪;⑾Winner311XP喷雾激光粒度仪;⑿Winner318分体式喷雾激光粒度仪;⒀Winner在线粒度监测系统。 产品应用行业:水泥、陶瓷、化工产品、涂料、感光材料、食品、钻井泥浆、磨料、细菌、面粉、粉尘、添加剂、金属与非金属粉末、碳酸钙、农药、泥砂、墨汁、燃料、润滑剂、煤粉、石墨、炸药、细胞、乳液、填料等一流的服务! 部分行业客户案例: 水泥行业:山东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烟台水泥质监站、山东鲁中水泥有限公司、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湖南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新疆天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农药行业: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等、中种集团农业化学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医药行业: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以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化工行业:中石化催化剂上海分公司、山东齐鲁华信实业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肥厂、湖北赛因化工有限公司、湖南甾体化学品有限公司等。石油行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油田黄河钻井四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新疆石油局设计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所等。粉末涂料行业:江苏梅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市江太粉末涂料有限公司、上海燕美化工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通用装备设备厂、廊坊立邦涂料有限公司等。电池材料:上海中锂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日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市银思奇电子有限公司、潍坊青鸟华光电池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磨料磨具:湖南汩罗中天科技有限公司磨料磨具厂、宁夏东方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玉发磨料有限公司、陕西宝鸡宝源硅电有限责任公司、济南三德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等。颜料染料:淄博淄川立强颜料厂、浙江山屿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济南金派斯金属颜料有限公司、河南省沈丘金属染料厂、山东洁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造纸行业: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培盛科技有限公司、平邑凯瑞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春潮色母料有限公司、四川雅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非金属矿行业:无锡市新标粉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青岛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昊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东海硅微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金属行业: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铝业公司特种氧化铝公司、山东新时代铝制品加工厂、蓝色天地(昆山)超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西芝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陶瓷行业: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浙江温岭市特种陶瓷厂、山东皇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银凤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学高校: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等。研究机构:山东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研究院、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等。 Winner 仪器,助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Winner 仪器,赢家的选择! 欢迎访问微纳网站:www.jnwinner.com。 全国服务热线:4000 1919 82 / 0531-88873312。
    留言咨询
  • 400-860-5168转5943
    普洛帝(简称:PULUODY)是流体监测技术商,1970年7月由PULUODY本人创立于英国诺福克,致力于向人们 “精准、可信赖”的颗粒监测技术。普洛帝颗粒监测技术延续并持续创新了50余年,现已成为流体颗粒监测技术及设备的专业 商。普洛帝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工业测量&监测产品,并致力于提高生产质量、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高效经济的工业测控。普洛帝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为世界各国的石油、化工、能源、民航、国防、铁路、机械等组织,以及各研究机构、监督商检、公用事业以及各种工业领域,其石流体测技术及设备居于 。普洛帝/PULUODY为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的流体监测技术核心产业集群品牌,经过40多年的研究深化,现今普洛帝/PULUODY的流体监测技术已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普洛帝测控是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在中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洛帝在中国随着普洛帝在中国服务的不断提升,能更好地为客户各类服务,并加强本土化运作的能力,普洛帝目前在西安航天城建有研发&生产基地。为中国及东南亚广大客户 普洛帝精湛的测控技术,解决各类客户的测控难题!普洛帝测控于2000年7月在西安成立,公司面积12000平方,它是PULUODY ANALYSIS & TESTING GROUP LTD.公司在中国 具有组装机测试能力的企业,负责普洛帝/PULUODY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推广和升级,并 全范围的技术及售后服务。以其产品优良的性价比及优秀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被用户广泛接受,是用户可值得信赖的技术型合作伙伴。普洛帝分布普洛帝测控一直是研究所、实验室及工业小试、中试等产业化前端设备和技术的专业商,卡尔德建立起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在全国拥有6个办事处和销售点,4个维保中心,1个样机实验室,70多名雇员,以及众多的分销商。客户应用普洛帝测控服务于特种军工、生命科学、航空航天、交通机械、制造业、制药、政府、教育、石化、电子以及商业实验室等众多领域。凭借精湛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世界知名企业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公司自身运作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客户 各类专业的流体监测优化方案和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流体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培训、保养、评价、计量、校准、维保等一站式技术服务。普洛帝测控每年都为数以万计的客户 优良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能力:颗粒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油液粒子计数器,颗粒度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粘度分析仪,溶解氧,电导率,石油仪器,实验室设施关键词: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仪|颗粒计数系统|颗粒度专用取样瓶|液化气采样钢瓶|石油仪器|重油取样器|底部取样器|量油尺|普洛帝测控|颗粒度瓶|采样钢瓶|石油仪器备件!服务领域:颗粒计数器,颗粒计数仪,颗粒计数系统,油液清洁度检测仪,颗粒度检测仪,油液污染度检测,颗粒度瓶,油液取样器,液化气采样钢瓶,颗粒度专用取样瓶,采样钢瓶,颗粒度计数器,油液颗粒度分析仪,粘度分析仪,溶解氧,电导率,酸度计,闭口闪点,开口闪点,凝点,馏程,密度,残炭,铜片腐蚀,倾点,运动粘度,实际胶质,水分,银片腐蚀,雷德法饱和蒸气压,燃灯法硫含量,硫含量测定仪(管式炉法),机械杂质(重量法),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旋转氧弹法,抗乳化性,蒸发损失,(诺亚克法),锈蚀,破乳化值,灰分,泡沫倾向性,沸点,冰点,锥入度,针入度,滴点,水解安定性,密封适应性指数,热氧化安定性,铅含量(铬酸盐容量法),盐含量,色度,抗氨性能,光安定性,熔点(冷却曲线),沉淀物,空气释放值,曲轴箱模拟,万次剪切试,酸值、酸度,漏失量,抗水淋性能,防腐蚀性,平衡回流沸点,钢网分油(静态法),减压馏程,石油仪器,实验室设施
    留言咨询
  • 中国第一台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干法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仪、中国第一台纳米激光粒度仪、中国第一台在线测试粒度仪在颗粒测试领域我们不但技术遥遥领先,而且引领着中国颗粒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企业简介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研发、生产、销售颗粒测试相关仪器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前身为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研究激光粒度测试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微纳一直以“普及当代最先进的颗粒测试技术”为己任,研制的便携式、台式、干粉等类型的激光粒度仪均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进入新世纪,更相继推出了“动态颗粒图像仪”“在线激光粒度仪”“光相关纳米粒度仪”等产品,引领中国颗粒测试的技术发展方向。将中国颗粒测试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济南微纳公司以高校为依托,培养了一流的技术开发团队,其中包括光学、电子、计算机、化工、材料各方面的专家和教授。公司的首席专家任中京教授是我国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开创者,在颗粒测试领域享有极高声誉。微纳公司还与国内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进行新技术的交流并合作进行大型科研项目的开发,增强了技术实力。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微纳品牌颗粒测试系列仪器分为7大类近三十种产品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测试需求。不但畅销国内,还大量销往海外,以其过硬的质量和坚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获得广大用户的好评。获得中国业内最具创新实力的企业、中国颗粒测试技术的领航者等荣誉称号。被国际权威组织排入亚洲粉体企业50强。---------------------------------------------------------------------------专家介绍: 微纳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任中京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1986年任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所长。从事激光颗粒分析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20余年间,主持并完成国家省部科技攻关项目4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收入美国工程索引(EI)研究论文20余篇,在国际颗粒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参与创建中国粉体技术杂志,任《中国粉体技术》常务副主编。中国颗粒学会务理事,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历任山东颗粒学会理事长。并成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199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国家级成果: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负责人 山东八五科技攻关项目“JL9200便携式高分辨激光粒度分析仪”负责人 山东九五科技攻关项目“JL9300干粉激光粒度仪”负责人 国家教委仪器研究项目“YP750空间频谱演示仪”负责人---------------------------------------------------------------------------发展历史:1986年 济南微纳的前身“山东建材学院颗粒测试研究所”成立。 1990年 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激光粒度分析设备“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 1993年 “水泥颗粒级配在线分析仪”获得中国首届科技博览会金奖。 1994年 承担山东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JL9200便携式高分辨率激光粒度分析仪”,同年获得国家专利。 1995年 “JL9200便携式激光粒度分析仪”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1996年 承担山东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JL9300干法激光粒度分析仪” 该产品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 济南微纳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 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产品通过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定型鉴定。 2003年 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获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器具新产品证书 2004年 全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CMC认证。 2005年 微纳公司搬迁至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2006年 微纳公司获得济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07年 微纳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 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通过济南市科技局的鉴定,专家评价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8年 微纳研制的数字相关器CR128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微纳推出中国第一台使用数字相关器的“光相关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销售热线:济南总部:0531-88873312、0531-88870139北京办事处:010-80767402 13683140751 公司网站:www.jnwinner.com 联系地址:济南总部:济南市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北区F座东二单元 北京办事处:昌平区发展路8号中天科技园9号楼203
    留言咨询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仪器

  • BT-1600静态图像颗粒分析系统包括光学显微镜、数字CCD摄像头、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电脑、打印机等部分组成。它是将传统的显微测量方法与现代的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产物。它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通过专用数字摄像机将显微镜的图像拍摄下来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门的颗粒图像分析软件对颗粒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得到每一个颗粒的粒度和粒形信息,再将每一个颗粒的粒度和粒形信息进行统计,从而得到粒度(D50)及粒度分布、平均长径比及长径比分布、平均圆形度及圆形度分布等结果。BT-1600直观、形象、准确特点,它是将微米级以上的颗粒放大几十、数百乃至上千倍,将整个颗粒形状显示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一目了然。它不仅能看到颗粒,还能通过“尺子”来量每一个颗粒的大小,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所有颗粒的直径,进而得到粒度分布、平均长径比以及长径比分布等。BT-1600为粉体材料的科研、生产和应用领域增添了一种直观、简便、准确的粒度粒形测试手段。BT-1600静态图像颗粒分析系统还具有很多独特图像处理功能,包括自动拍摄、自动分割、自动填充、批处理多幅图像、准确性标定等。其中众多的“自动”功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批处理多幅图像功能,彻底克服了传统的静态图像颗粒分析系统仅能分析单幅图像,导致颗粒数太少,代表性不足,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它可以拍摄很多幅图像,对这些图像一幅一幅地处理,每一幅处理过的图像上的颗粒都汇集到一起,提高了代表性。基本性能指标测试范围1-3000μm放大倍数160/400/1600/4000倍重复性误差≤3%(国标样D50偏差)准确性误差≤3%(国标样D50偏差)数字摄像机(CCD)500万像素显微镜国产生物显微镜进口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标尺精度10μm分析项目粒度分布、长径比分布、圆形度分布、单体颗粒和颗粒群等自动分割速度1秒分割成功率93%操作系统Win7/Win10接口方式USB方式应用领域主要应用领域:(观察粒形、分析粒度、监测大颗粒)● 磨料:如碳化硅、刚玉、金刚石、石榴石等。● 电池材料:球形石墨粉等。● 金属粉:如球形铝粉、铅锡合金粉、其他雾化金属粉。● 非金属粉:如玻璃珠、聚苯乙烯等。● 针状粉:如硅灰石等。● 生物制剂:如细胞。● 食品:如牛奶、面粉等。● 其他:如科研、教学等。测试原理● 标定方法:用显微镜专用标准刻度尺直接标定每个像素的尺寸,再根据每个颗粒图像面积所占的像素多少来度量颗粒的大小,以微米为单位。● 测试原理:通过对颗粒数量和每个颗粒所包含的像素数量的统计,计算出每个颗粒的等圆面积和等球体积,从而得到颗粒的等圆面积直径、等球体积直径以及长径比等。为计算方便,BT-1600图像颗粒分析仪是以100个像素为一个计量单位的。下表为不同的物镜放大倍数情况下100像素所对应的粒径值。物镜放大倍数像素粒径(微米)备注4倍100250100像素对应的粒径以标定值为准10倍10010040倍10025软件功能举例
    留言咨询
  • 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 NanoSight Pro —— 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从未如此快速、简单和精确新一代 NanoSight Pro 的推出,马尔文帕纳科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了简单且快速的 NTA 解决方案。先进的工程设计和众多智能功能的组合确保了 NTA 测量高效、快速。NS Xplorer 软件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实现了自动测量,消除了主观影响,并为光散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颗粒大小和浓度数据。 可互换的激光器让应用更灵活,Smart Manager 连接确保了仪器稳定,无需担心数据质量问题或宕机问题。 特点与优势:快速安装和分析NanoSight Pro 可供各种规模的实验室中的各类人员使用。智能安装功能支持您快速启动并运行设备。得益于测量前只需要简单的设置、便捷的操作和直观的 NS Xplorer 软件,您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样品测量。智能化和自动化NanoSight Pro 以机器学习和智能功能为后盾,可以自动处理样品测量任务并有效消除人为错误,从而实现精确的颗粒识别和颗粒跟踪,以获得高质量和可重复性高的测量数据。高分辨率全新 NanoSight Pro 可测量 10 nm - 1000 nm 范围内的纳米颗粒,包括低散射和生物颗粒。逐粒分析技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和浓度数据,并可通过视觉途径进行确认。强大的荧光功能除了光散射外,系统还可以从荧光标记的生物样本或合成颗粒中检测荧光信号,从而助您更深入地了解样品。可互换的激光模块可以选择四种激发波长。与对应的长通滤光片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流动分析支持的最佳设置,从而更好地对样品(甚至是光漂白样品)进行采样和跟踪。 更高的荧光灵敏度可以实现检测特定亚群,例如表面标记物、内部货物检测或污染物。主要应用:马尔文帕纳科 NanoSight Pro 可用于诸多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细胞外囊泡 (EV)虽然对细胞外囊泡的产生和功能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但监测和控制其分离和纯化仍然很重要。NanoSight NTA 可以快速、方便地表征水性缓冲液中囊泡的大小和浓度,使人们对下游实验中所用样品的质量充满信心,同时荧光功能有助于清楚识别细胞外囊泡 (EV) 的亚群来源。病毒和疫苗疫苗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以确保组分剂量适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NTA可助力稳定疫苗的粒度分布从而帮助优化生产流程。NTA 还能够确定病毒计数和粒度,因此可以作为滴度测定的更快替代方案。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对于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产品,为了确保临床上的有效疾病靶向,所需的颗粒大小为 70-150 nm。从早期药物研究到候选物筛选、制剂开发和临床批次监测,NTA 非常适合用于测量这些环节中的颗粒粒度,同时借助其浓度测量功能,可用于确定最终产品的剂量并用于体外和体内测定。生物治疗药物温度、pH 值变化、搅拌、剪切和时间都会影响生物治疗药物蛋白的稳定性,造成变性和聚集,进而可能导致丧失疗效和潜在的不良免疫反应。NTA 能够提供制剂中亚可见聚集体的高分辨率粒度分布信息,用于安全性和质量确认。纳米材料/胶体/毒理学随着纳米材料融入日常用品中,它们正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因此需要充分表征这些颗粒,分析颗粒的性质以及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NanoSight 可以针对这些纳米材料提供基于数量的浓度信息,并为那些在工业、环境和毒理学领域从事纳米级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分布信息。超细气泡近年来,微细气泡在工业清洁和水处理、农业和食品、医疗应用等领域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鉴于相对较低的浓度和较小的粒度,超细气泡对许多传统的纳米颗粒表征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 NTA 特别擅长检测和分析这类气泡。概述:技术类型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粒度检测范围(直径)110 nm - 1000 nm颗粒浓度2106 至 109 个/毫升最小样品量:250 μL高级浓度算法浓度提升系统:产品合规性一类激光产品 (BS EN 60825-1:2014)EMC 指令 (EN IEC61326-1:2021)低电压指令 (IEC 61010-1:2010IEC 61010-1:2010/AMD 1:2016)摄像头高灵敏度 sCMOS (USB-3)激光信息光束波长(最大功率输出):405 nm,最大功率 70 mW488 nm,最大功率 55 mW(蓝)532 nm,最大功率 60 mW(绿)642 nm,最大功率 50 mW(红)温度控制范围低于环境温度 5°C 至最高 70°C温度读数自动注射泵1 mL 注射器连续进样尺寸 (宽, 长, 高):34 x 35 x 25 cm仪器重量11 kg激光模块重量1.6 kg电源要求AC 110 – 240 V,50-60 Hz,4.0A工作环境条件最高 80% 相对湿度(31°C 时),然后线性下降至 50%(40°C 时)其他选项荧光 - 自动选择3适用于最多 5 个滤光片注:1 取决于样品和仪器配置2 取决于样品3 可选功能。不同激光波长的长通滤光片
    留言咨询
  • ESI microFAST SC 单细胞/单颗粒样品引入系统microFAST SC单细胞/单颗粒样品系统,是一套专为单细胞和纳米颗粒设计的ICPMS进样系统。将单细胞/颗粒样品引入ICPMS并测试每个细胞/颗粒的元素含量,或者进行标记追踪,需要一套精心设计的、能精确控制的进样系统。通过这套系统,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的纳米颗粒、金属药物或金属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含量。这些细胞或纳米颗粒的大小从几个纳米到几百个微米不等,随着我们感兴趣的典型细胞类型发生变化,细胞珠的稳定性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必须 采用温和的、可控的雾化条件,以免破坏或溶解细胞。适用ICP-MS仪器品牌:Thermo,PE,Agilent及其他各种型号ICP-MS。产品特点:&bull 灵活的样品体积 μL到mL &bull 确保细胞完整,没有被溶解 &bull 低压进样 &bull 高传输效率该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bull microFAST 单细胞自动进样器 &bull CytoNeb - 单细胞雾化器 &bull CytoSpray - 单细胞雾化室CytoNeb雾化器CytoSpray雾化室:&bull Meinhard 高效率雾化器 &bull 有效地雾化单个细胞而不造成细胞破裂 &bull 低内部体积 &bull 低背压 (1 - 50 μL/min = 50 psi) &bull 低死体积&bull 惰性PFA材料快速连接雾化气和样品线 CytoSpray&bull 专为单细胞和纳米颗粒应用设计的雾化室 &bull 高传输效率 &bull 独立补偿气,提高运输效率 &bull 包含单件ICP-MS矩管,简单直接地和CytoSpray雾化室连接纳米颗粒和单细胞进样表现: 产品结构特点:
    留言咨询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资讯

  • 综述:细胞外泌体颗粒表征测量技术新进展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4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  细胞外泌体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测量技术手段的局限限制了外泌体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总结了外泌体的纯化方法,比较了现存各种外泌体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技术,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在外泌体尺寸和表征研究中的应用。  1. 外泌体提取及方法学评价  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方法能同时保证外泌体的含量、纯度、生物活性。  1.1 离心法  这是目前外泌体提取最常用的方法。简单来说,收集细胞培养液以后依次在300 g、2 000 g、10 000 g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分子蛋白质,最后100 000 g离心得到外泌体。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1.2 过滤离心  过滤离心是利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的超滤膜离心分离外泌体。截留相对分子质量是指能自由通过某种有孔材料的分子中最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外泌体是一个囊状小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般蛋白质,因此选择不同大小的MWCO膜可使外泌体与其他大分子物质分离。这种操作简单、省时,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  1.3 密度梯度离心法  密度梯度离心是将样本和梯度材料一起超速离心,样品中的不同组分沉降到各自的等密度区,分为连续和不连续梯度离心法。用于密度梯度离心法的介质要求对细胞无毒,在高浓度时粘度不高且易将pH调至中性。实验中常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在离心法的基础上,预先将两种浓度蔗糖溶液(如2.5 M 和0.25 M)配成连续梯度体系置于超速离心管中,样本铺在蔗糖溶液上,100 000 g离心16 h,外泌体会沉降到等密度区(1.10~1.18 g/ml)。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耗时,量少。  1.4 免疫磁珠法  免疫磁珠是包被有单克隆抗体的球型磁性微粒,可特异性地与靶物质结合。同样,在离心法的基础上,预先使磁珠包被针对外泌体相关抗原的抗体(如CD9、CD63、Alix)与外泌体共同孵育,蒸馏水冲洗后,重悬于PBS缓冲液中。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但是非中性pH和非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泌体生物活性,不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1.5 色谱法  色谱法是利用根据凝胶孔隙的孔径大小与样品分子尺寸的相对关系而对溶质进行分离的分析方法。样品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孔,只能沿多孔凝胶粒子之间的空隙通过色谱柱,首先被流动相洗脱出来 小分子可进入凝胶中绝大部分孔洞,在柱中受到更强地滞留,更慢地被洗脱出。分离到的外泌体在电镜下大小均一,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应用不广泛。  2. 外泌体测量各种方法的比较  2.1 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工作原理是以能量为1-30KV间的电子束,以光栅状扫描方式照射到被分析试样的表面上,利用入射电子和试样表面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成象,获得试样表面微观组织结构和形貌信息。高的分辨率。由于超高真空技术的发展,场发射电子枪的应用得到普及,现代先进的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已经达到1纳米左右,足够用来进行外泌体尺寸的测量。鉴于SEM的工作特点,在外泌体研究中,能够直接观察到样品中外泌体的形态。并且S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够鉴别不同大小不一的外泌体。但SEM对样品的预处理和制备上面要求较高,样品的准备阶段比较复杂,不适合对外泌体进行大量快速的测量。而且由于外泌体经过了预处理和制备过程,无法准确的进行外泌体浓度的测量。  2.2 动态光散射技术  动态光散射是收集溶液中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散射光强度起伏的变化,通过相关器将光强的波动转化为相关曲线,从而得到光强波动的速度,计算出粒子的扩散速度信息和粒子的粒径。小颗粒样品的布朗运动速度快,光强波动较快,相关曲线衰减较快,大颗粒反之(图1)。  图1 大颗粒和小颗粒光强波动及相关曲线  在外泌体研究中,动态光散射测量敏感度较高,测量下限为10纳米。相对于SEM技术来说,样品制备简单,只需要简单的过滤,测量速度较快。但是动态光散射技术由于是测量光强的波动数据,所以大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会掩盖较小颗粒的光强波动信号,所以动态光散射不适合大小不一的复杂外泌体样本的测量,只适合通过色谱法制备的大小均一的外泌体的尺寸测量,并且无法测量样品中外泌体的浓度。  2.3 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  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以下简称NTA)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纳米颗粒的方法,它可以直接和实时的观测纳米颗粒。NTA通过光学显微镜收集纳米颗粒的散射光信号,拍摄一段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做布朗运动的影像,对每个颗粒的布朗运动进行追踪和分析,从而计算出纳米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和浓度。  NTA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一束能量集中的激光穿过玻璃棱镜对样品(悬浮颗粒的溶液)进行照射(光路图见图2)。图2 NTA激光光路图    激光光束从较小角度入射进入样品溶液,照亮溶液中的颗粒。配备相机的光学显微镜,被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收集视野中被照亮的纳米颗粒发射出的光散射信号。 样品池有大约500微米的深度,采样点激光照亮宽度为20微米,这个数值和光学显微镜的聚焦的视野深度相匹配。相机会进行60秒的影像拍摄,每秒30个采样画面。颗粒的运动过程被NTA软件进行分析。NTA软件在每幅被记录的画面中鉴别和追踪做布朗运动的纳米颗粒。  根据颗粒的运动速度,通过二维 Stokes-Einstein方程计算颗粒流体力学半径  在方程中2是均方位移,KB是Boltzmann常数 T是溶液的温度,单位是Kelvin;ts是采样时间,例如,1/30 fpsec = 33 msec;&eta 是溶液粘度;dh是流体力学直径。 NTA检测颗粒大小的范围和颗粒本身的折光指数相关。测量的下限取决于被研究颗粒和背景之间信噪比,也就是颗粒的散射光强度和背景的光强差距。颗粒的散射光强度根据Rayleigh散射方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其中,d是颗粒的直径,&lambda 是入射光的波长,n是颗粒和溶液的折光系数比。通常来说,生物样品,如外泌体等,折光系数较低,所以测量下限为30-40纳米。  由于NTA技术是直接追踪样品中每一个纳米颗粒,决定了NTA对复杂的样品具有极高的分辨率,为了证明NTA对于复杂样品的分辨能力,我们将100纳米和300纳米两种不同大小的聚苯乙烯颗粒按照5:1的数量混合,使用NTA进行测量(图3A)。尽管其分布图形有一定的重叠,但两种不同大小的纳米颗粒的峰清楚的区分开来。这种对复杂样品的分辨能力对于外泌体这样的研究对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NTA也能对样品浓度进行直接测量。对一系列浓度为1× 108-8× 108的100纳米单分散样品进行测量,可以看到NTA测量浓度结果和实际浓度存在着很好的线性相关(图3B)。对于多分散体系,测量结果的准确取决于仪器参数的设定(照相机快门速度和光圈),恰当的参数设定可以保证不同大小颗粒都被NTA软件追踪和计算。图3 A. 100纳米和300纳米混合样品NTA测量 B. NTA测量浓度和样品实际浓度线性相关  NTA还具有分析荧光样品的能力,NTA有四种不同波长405纳米, 488纳米, 532纳米和635纳米的激光器可以选择,在搭配相应的滤光片,从而实现对荧光样品的测量。将100纳米的荧光标记的颗粒和200纳米的非荧光颗粒用同一溶剂做成混合样品,使用NTA进行测量(图4),图4中,蓝色的线显示为NTA的光散射模式,可以看到尽管100纳米和200nm纳米颗粒的分布图有重叠,但还是清楚的区分了100纳米和200纳米的峰值。然后使用荧光滤光片进行分析,只观测到100纳米的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红线) 图4 NTA荧光样品测量  由于外泌体表面有标志物CD9,CD63等跨膜分子的存在,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下(如血清中),可以用荧光抗体标记外泌体,在用NTA的荧光测量功能实现在复杂背景下对外泌体的测量。NTA相比较于流式细胞仪的荧光功能,分辨率较高,测量荧光颗粒的下限可以达到30-40纳米,而流式细胞仪的测量下限为400纳米,即使对于最新一代的数码流式细胞仪,其测量下限已经达到100纳米,但由于它仍然建立在监测光信号的基础上,所以测量和准确性和分辨率仍然不可靠。所以在外泌体荧光功能测量上,NTA具有独特的优势。  3. 总结  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但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在临床诊断中,简单快速的在复杂的生物背景下(如血浆,尿液)测量外泌体浓度,大小和表征数据是必备的要求。目前存在的方法都无法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NTA作为一个相对新的测量技术,具有实时观测,较高的分辨率,准确的浓度测量和荧光测量功能,提供了对外泌体大小和浓度研究的新的思路。  (作者:张帅,英国马尔文仪器公司生物科学专家,负责生命科学相关产品的推广与技术支持。)  注: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 单细胞分析的丝滑IMAX体验: icpTOF 以多元素指纹量化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为例
    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确定细胞中金属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的传统方法一般需对细胞进行酸消解,然后利用溶液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后续分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细胞,并且只能为给定的细胞群体提供平均值1。众所周知,千人千面,不同群体以及同群体细胞的特异性在文献中也多有报道2。基于这个大前提,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群或同群细胞进行逐序单个分析,获取与单个细胞特异性有关的大数据就尤其重要(见图1)。本文中介绍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c-ICP-MS)与之前介绍过的单颗粒ICP-MS(sp-ICP-MS)基本类似(微信公共号:粒粒皆信息:什么是单颗粒物ICP-MS质谱分析法?)。事实上,上述两种技术都依赖于相同的基本原理和icpTOF瞬时事件全谱多元素测量能力,从而可以获得由单一个体产生的微秒时间区间内的瞬时信号,例如单个纳米颗粒(NPs)或单个细胞。(译者注:这等同在拍一段有很多快速武术对打的电影场景,需要使用高速摄像机来捕捉每一个武打动作细节和变化,同时也不漏过颜色,声音等关键信息,这样才能最终呈现出高清120Hz的作品。) 单颗粒ICP-MS方法的基础概念和硬件构架3源于2003年Degueldre等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通过进样系统,数据采集硬件和数据处理专用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不断增加的科研文献见证了该技术领域的迅速成熟。在单颗粒ICP-MS上投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同样的也使单细胞ICP-MS分析受益。 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悬浮液经超声波雾化后形成的液滴被带入ICP-MS等离子体中。细胞在等离子体中依次被汽化、原子化和最终离子化。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含有多种元素的离子云,在仪器上被检测为高于背景的时长几百微秒的单个信号峰。与单颗粒ICP-MS类似,记录到的尖峰频率与细胞数量浓度成正比,这些尖峰的强度则与细胞中该元素质量有关。这种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在测定海藻中的镁元素含量4,并进一步用于纳米颗粒物毒理学研究中评估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情况5,6,7。 虽然单细胞ICP-MS的测量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实施起来需要注重的细节很多。除了需要额外注意来自培养基的可能高背景信号和细胞在样品导入系统中的潜在破损,在单细胞研究中反复报道的一个主要瓶颈是细胞进样装置的低运输效率,这是因为与纳米颗粒物相比,细胞的尺寸更大,在传输过程中也更容易损失。事实上,传统的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旋风式雾化室,是专为引入较小的溶液液滴而设计的,导致细胞传输效率低于10%。而用于单细胞导入的定制系统,包括改进的雾化器或全消耗喷雾室8,9,以及其他创新设计10,11,经过多年反复测试,已被验证可以高效传输单细胞进入ICP-MS。 另一个瓶颈在于质谱仪器质量分析器的性能:传统的ICP-MS仪器具有单四极杆或扇形场质量分析器,在进行单细胞分析时最多只能同时检测一到两种元素信息(只能拍黑白影片)。而在常见的单颗粒分析场景中,比如在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在试图量化纳米颗粒物(特征金属元素)和细胞(蛋白固有元素)的关联时,需要同时获得单细胞事件内多种元素浓度信息。为了获得微秒级事件信息全貌,快速且广谱分析的质量分析器,如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等高精尖‘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译者注:例如,等同于可提供高清彩色120Hz影片给观众更加真实的IMAX观影体验)。图1:a)在对细胞进行酸消解后,通过传统的雾化法将溶液样品引入ICP-MS,并记录仪器获得的稳态信号。这种整体分析法对初始样品中所包含的数千个细胞获得一个平均值。然而这种实验是基于细胞是均匀的假设,而忽略了细胞具有多样性的事实。因此,少数细胞群(用绿色和紫色表示),在元素组成上虽与主类细胞有差异,却没有被体现在结果中,这完美的诠释了辛普森悖论。b)在单细胞ICP-MS方法中,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后,在单位时间内仅有一个细胞个体被引入ICP-MS等离子体。每个细胞产生一个独立的离子云,作为信号峰被ICP-MS仪器记录。这种方法允许检测每一个单独的细胞,从而保证了细胞特异性信息的无损获取和保存。简单来说,在单细胞ICP-MS中,细胞是以个为单位进行分析的,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分析物含量识别出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仅仅产生一个平均值。icpTOF飞行时间质谱法 在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中,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离子到达检测器前通过固定长度的飞行管的飞行时间来精确分辨离子。离子束在脉冲加速电压后具有相同的动能,但轻的离子会比重的离子获得更高的速率,进而更早到达检测器。测量所有离子的陆续到达时间可以得到一个连续时间谱,经过简单的校准和换算后可以得到一张全质谱谱图(一般6-280 Th)。TOF质量分析仪的主要优点是:对分析的元素及同位素的数量没有限制,而且全谱数据采集速度快(通常几十微秒就可以获得一张全元素谱图)。这样的快速全谱数据采集能力在处理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检测时尤其重要,因为单细胞产生的瞬时事件长度很短,一般在200-500微秒区间。 飞行时间技术在单细胞分析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最初是由Bandura在2009年提出的,其原型机12用于单个细胞的时间分辨分析13,从而为众所周知的 "质谱流式 "领域打开了大门。这项应用使用稳定的稀土金属同位素来标记细胞,从而允许通过其金属标记物来检测相应细胞14。除了展现了生物研究和药物筛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质谱流式也被用于检测细菌细胞中的银纳米颗粒15。然而,由于质量检测范围有限(80 Da)和涉及染色的样品制备程序,质谱流式细胞技术无法检测许多固有元素。 与质谱流式不同的,如图2a) 所示的ICP-TOF (TOFWERK AG, 瑞士) 可以测量从质荷比6到280的全谱图16,从而可以覆盖轻质元素,如Na, Mg, P, S, K, Ca, Mn, Fe, Cu, Zn等。这些元素是活细胞的固有元素,它们的分布(也被称为细胞离子组17)可以作为细胞发育状态的指标18。例如,磷存在于核酸(DNA和RNA)中,也是ATP、CTP、GTP和UTP等能量化合物的重要成分。钠和钾在电信号的传输中起作用,而锌被不同的生物过程中的多种酶用作催化剂。由于ICP-TOF-MS的同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可以在多种元素的相关分析基础上进行指纹识别19。如图2b) 所示,镁、磷、锰、铁、铜和锌被鉴定为被分析藻类的本征指纹元素。不需要标记或染色,即可依据细胞的 "天然 "元素指纹来进行单细胞分析20,21。通过测量特定细胞类型的金属微量元素,则可以获得更细致的指纹信息。例如,海藻细胞富含镁等金属微量元素,镁是叶绿素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光合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金属微量元素的组成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指纹来明确识别不同的细胞种类。通过测量单细胞的金属元素组分,可更好地了解由金属蛋白和金属酶调节的基本生物过程,从而解密细胞生命周期不同状态22。尽管细胞的生物化学并不完全反映在其离子组上,但通过监测其金属含量的变化,可以确定地获得对细胞状况和生物过程的更深入了解。 通过使用TOF质量分析仪作为检测器,可以动态系统地获得完整的质谱数据,从而可以对发现特定实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进行连续或高通量表征。因此在纳米毒理学背景下,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纳米颗粒物是否与细胞相关联。图2:a) icpTOF仪器(TOFWERK AG, Thun, Switzerland)的示意图:在iCAP Q(Thermo Scientific, Bremen, Germany)的框架上搭配一套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因此,ICP-TOF受益于与iCAP Q相同的ICP离子源、离子光学、碰撞/反应池技术和样品引入设备。b) 用48 µ s时间分辩率采集的淡水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瞬时信号速率。c) 藻类细胞通常用于毒理学风险评估研究,这里在暴露于金纳米颗粒一段时间后进行分析,以调查其摄取情况。在ICP-TOF的全质量数范围内,可以根据检测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对细胞进行追踪,并能直接定量测量纳米颗粒物-细胞的关联。icpTOF单细胞分析应用实例 单一实体分析,与批量样品测量相比,能产生信号的质量相对有限,这对仪器灵敏度要求更高。下面的应用案例研究展示了icpTOF S2仪器(TOFWERK AG,瑞士)的性能指标:具有与单四极杆ICP-MS类似的高灵敏度,又可同时快速检测全谱信号,特别适合分析单一实体,如单细胞或纳米颗粒(NPs)等。随着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纳米颗粒物的广泛使用,纳米安全和纳米毒理学在过去20年一直是深入研究的课题。纳米颗粒物的安全评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其在细胞摄取的分析和量化。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它们经常被用于细胞内纳米颗粒物的分析23,24。尽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像能力,基于电子显微镜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对样品制备的繁琐要求。此外,由于没有额外的元素定量或自动图像分析,获得的图像是定性的且结果较难被解读25,26。如前所述,单细胞ICP-MS也可用于量化细胞对纳米颗粒物的摄取,根据观察到的信号峰的强度大小,提供与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信息5,6。这类实验通常有以下三个明显的观察结果: 只检测到纳米颗粒物中的特征元素,表明溶液中存在纳米颗粒物 只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而没有任何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表明细胞并没有与纳米颗粒物相关联 同时检测到细胞固有元素和纳米颗粒物中的元素,意味着两者有关联 根据观察到的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细胞峰的频率和幅度,可以确定摄取了纳米颗粒物的细胞的百分比以及与每个藻类细胞相关的纳米颗粒数量的估计值。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浓度和暴露时间动态地对海藻细胞和纳米颗粒数量的相关性的进行评估。 在本案例研究中,将海藻细胞暴露在BaSO4(NM-220)溶液中72小时,接着按照Merrifield等人提出的程序进行清洗5,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纳米颗粒。在暴露后并在ISO8692藻类培养基中进行冲洗后27,样品中预计只包含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纳米颗粒物。随后,样品被储存在15毫升的试剂管中,用锡纸包裹,等待分析。 在使用四极杆ICP-MS进行单细胞的初始研究中,我们发现清洗后的细胞悬浮液中仍存在BaSO4纳米颗粒,如图3a所示。有学者认为未关联的纳米颗粒已经去除,而这些检测到的纳米颗粒是与海藻细胞相关联的。然而由于只测量了一种元素138Ba,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一猜想。 我们使用单细胞ICP-TOF-MS(见图2a)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从图2b中我们可以知道被分析的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即只有同时检测到Mg、P、Mn和Fe等元素时才被认为检测到了藻类细胞。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暴露72小时后,BaSO4 纳米颗粒与水藻细胞的指纹信号没有显著关联(图3b)。可以看到,Ba仅与Mg和Fe的信号同时被检测到,而没有水藻的其他指纹信号同时出现。虽然缺失的元素信号强度有可能是低于仪器检测极限,但至少这说明检测到的元素与藻类细胞的本征元素指纹不一致。然而在检测到藻类细胞的指纹信号中,没有观测到Ba元素信号。综上所述,如果没有icpTOF瞬时多元素检测能力,在清洗后细胞悬浮液中检测到的纳米颗粒的Ba信号很容易被误解为是与藻类细胞相关联的颗粒物。图3:a)实验流程图。在样品暴露于纳米颗粒物72小时后,细胞被清洗以去除上清液中游离态的纳米颗粒物。b) 通过使用飞行时间质谱仪重复单细胞测量,可以跟踪细胞的元素指纹,以验证纳米颗粒物信号和细胞信号的是否同时出现。结果显示虽然纳米颗粒物和细胞没有直接关联,但Ba信号与Mg和Fe信号是一起出现的。 这些结果导致了对可能引发该现象的机制的讨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海藻细胞通过释放胞外聚合物物质(EPS)来清除粘附在细胞表面的纳米颗粒物。EPS被认为是影响藻类细胞对纳米颗粒的生物利用率的关键因素28,29。EPS产量的增加可使藻类细胞主动脱落纳米颗粒,从而减轻摄取或吸附到细胞外部,而纳米颗粒仍然以被包含在EPS中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虽然缺乏关于这种行为的定量数据,但足以解释BaSO4纳米颗粒信号与Mg和Fe信号的契合。当然Fe与Ba信号的同时出现还可以被解释为溶解的Ba与ISO 8692培养基中的EDTA络合在了一起,而EDTA被添加在溶液中以保持Fe的生物可利用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使用TEM观察到EPS聚集体中包裹有纳米颗粒(图4)。由于TEM局限于定性分析,再加上EPS结构微妙,这种包裹的确切机制和发生频率很难被量化。然而单细胞ICP-TOF-MS则可以直接对这一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制备,同时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更多的藻类细胞及EPS聚集体,提供更可靠的统计数据。此外,单细胞ICP-TOF-MS可以动态地从藻类悬浮液中不间断取样,评估这种清除行为的发生频率与样品浓度和时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藻类细胞和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利用ICP-TOF研究动态摄取和清除行为的研究思路不仅限于藻类细胞,还可以扩展到纳米医学或纳米生物技术的其他类型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或细菌。图4:一个藻类细胞(Raphidocelis subcapitata)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该细胞之前暴露在银纳米颗粒物中,脱落的细胞外聚合物物质(EPS)含有银纳米颗粒。(由Louise H. S. Jensen和Sara N. Sø rensen提供)。 正如本研究强调的那样,尽管传统的四极杆质谱(sc-ICP-Q-MS)可以测量单细胞,但它最多只能同时测量一种或两种元素或同位素,所以即使检测到纳米颗粒信号也不能100%确定其与细胞直接关联。另外还需要TEM来确定颗粒物是否被藻类吸收在内部或简单附着在细胞外部。然而使用ICP-TOF-MS可以将被暴露在纳米颗粒物中藻类的离子组与对照藻类的离子组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它们的状况。这些信息对于从机理上理解海藻细胞与纳米颗粒物的相互作用非常有价值,并可以进一步促进开发以生理学为基础的纳米颗粒物风险评估工具。icpTOF结论与展望 单细胞ICP-TOF-MS是一个新兴的、令人兴奋且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虽然尚需数年时间才能达到质谱流式技术在单细胞多参数分析方面的水平,但ICP-TOF-MS得益于灵敏度的提高和同时全谱检测能力,能够基于元素指纹检测未被标记的细胞,从而为新的实验设计创意提供可能性。例如,除了测量纳米颗粒物和细胞的相关性外,ICP-TOF-MS记录的多元素数据可用于评估细胞在纳米颗粒介导毒性影响下的不同状态。 除了液体样品引入方法之外,也可以使用激光剥蚀(LA)-ICP-TOF-MS进行单细胞分析30,31。通过将制备有细胞的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使用激光扫描,可以产生单个完整细胞层面上的元素分布二维图像,其中每个像素包含一个完整的全元素谱图。LA-ICP-TOF-MS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对纳米毒理学研究特别有意义,因为它可以观察和定位纳米颗粒物在亚细胞结构中的聚集,以进一步了解和解释各种现象(如摄取、积累和释放纳米颗粒)。 此外,所生成的大量数据可以通过降维技术进行处理,如主成分分析(PCA)或机器学习工具,并提取与细胞状态和类型有关的信息,从而使细胞的分类变得更容易。这在质谱流式工作流程中是常见的处理方法。这项技术不仅限于纳米毒理学研究,还可以扩展到金属组学和细胞生物学中。无论如何,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飞行时间质谱ICP-TOF-MS技术,使其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icpTOF致谢作者感谢Olga Meili和Aiga Mackevica校对本文并提供反馈。Lars M. Skjolding得到了PATROLS – Advanced Tools for NanoSafety Testing项目资助(760813)。感谢Louise Helene Sø gaard Jensen和Sara Nø rgaard Sø rensen允许使用图4中的TEM图像。最后特别感谢Robert Thomas邀请在Spectroscopy杂志中的 "原子视角专栏 "刊登此文。原文链接:Hendriks L., Skjolding L. M., Robert T., Single-Cell Analysi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to Quantify Algal Cell Interaction with Nanoparticles by Their Elemental Fingerprint, Spectroscopy, 2020, Volume 35, Issue 10, Pages 9–16https://www.spectroscopyonline.com/view/single-cell-analysis-by-inductively-coupled-plasma-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to-quantify-algal-cell-interaction-with-nanoparticles-by-their-elemental-fingerprint (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本文由TOFWERK中国-南京拓服工坊科技编译,结论以英文原文为准。参考文献1 S. J. Altschuler and L. F. Wu, Cell, 2010, 141, 559–563.2 W. M. Elsass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4, 81, 5126–5129.3 C. Degueldre and P. Y. Favarger, Colloids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 2003, 217, 137–142.4 K. S. Ho and W. T. Chan, J. Anal. At. Spectrom., 2010, 25, 1114–1122.5 R. C. Merrifield, C. Stephan and J. R. Lead, Environ. Sci. Technol., 2018, 52, 2271–2277.6 F. Abdolahpur Monikh, B. Fryer, D. Arenas-Lago, M. G. Vijver, G. Krishna Darbha, E. Valsami-Jones and W. J. G. M. Peijnenburg,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2019, 6, 732–738.7 I. L. Hsiao, F. S. Bierkandt, P. Reichardt, A. Luch, Y. J. Huang, N. Jakubowski, J. Tentschert and A. Haase, J. Nanobiotechnology, 2016, 14, 1–13.8 A. S. Groombridge, S. I. Miyashita, S. I. Fujii, K. Nagasawa, T. Okahashi, M. Ohata, T. Umemura, A. Takatsu, K. Inagaki and K. Chiba, Anal. Sci., 2013, 29, 597–603.9 M. Corte-Rodríguez, R. Á lvarez-Fernández García, P. García-Cancela, M. Montes-Bayón, J. Bettmer and D. . Kutscher, Curr. Trends Mass Spectrom., 2020, 18, 6–10.10 K. Shigeta, H. Traub, U. Panne, A. Okino, L. Rottmann and N. Jakubowski, J. Anal. At. Spectrom., 2013, 28, 646–656.11 P. E. Verboket, O. Borovinskaya, N. Meyer, D. Günther and P. S. Dittrich, Anal. Chem., 2014, 86, 6012–6018.12 D. R. Bandura,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A. Antonov, R. Kinach, X. Lou, S. Pavlov, S. Vorobiev, J. E. Dick and S. D. Tanner, Anal. Chem., 2009, 81, 6813–6822.13 K. R. Atkuri, J. C. Stevens and H. Neubert, Drug Metab. Dispos., 2015, 43, 227–233.14 S. D. Tanner, V. I. Baranov, O. I. Ornatsky, D. R. Bandura and T. C. George,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15 Y. Guo, S. Baumgart, H. J. Stä rk, H. Harms and S. Müller, Front. Microbiol., 2017, 8, 1–9.16 L. Hendriks, A. Gundlach-Graham, B. Hattendorf and D. Günther, J. Anal. At. Spectrom., , DOI:10.1039/c6ja00400h.17 M. Malinouski, N. M. Hasan, Y. Zhang, J. Seravalli, J. Lin, A. Avanesov, S. Lutsenko and V. N. Gladyshev, Nat. Commun., , DOI:10.1038/ncomms4301.18 D. E. Salt, I. Baxter and B. Lahner, Annu. Rev. Plant Biol., 2008, 59, 709–733.19 A. Praetorius, A. Gundlach-Graham, E. Goldberg, W. Fabienke, J. Navratilova, A. Gondikas, R. Kaegi, D. Günther, T. Hofmann and F. Von Der Kammer, Environ. Sci. Nano, 2017, 4, 307–314.20 O. Borovinskaya, S. Aulakh and R. Markus, Tofw. appilcation note, 2019, 1–3.21 M. von der Au, O. Borovinskaya, L. Flamigni, K. Kuhlmeier, C. Büchel and B. Meermann, Algal Res., 2020, 49, 101964.22 L. Mueller, H. Traub, N. Jakubowski, D. Drescher, V. I. Baranov and J. Kneipp, Anal. Bioanal. Chem., 2014, 406, 6963–6977.23 F. Piccapietra, C. G. Allue, L. Sigg and R. Behr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7390–7397.24 F. Perreault, A. Oukarroum, S. P. Melegari, W. G. Matias and R. Popovic, Chemosphere, 2012, 87, 1388–1394.25 L. H. S. Jensen, L. M. Skjolding, A. Thit, S. N. Sø rensen, C. Kø bler, K. Mø lhave and A. Baun, Environ. Toxicol. Chem., , DOI:10.1002/etc.3697.26 C. Brandenberger, M. J. D. Clift, D. Vanhecke, C. Mühlfeld, V. Stone, P. Gehr and B. Rothen-Rutishauser, Part. Fibre Toxicol., , DOI:10.1186/1743-8977-7-15.27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ization. ISO 8692. Water quality - Fresh water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 with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2012.28 J. Zhao, X. Cao, X. Liu, Z. Wang, C. Zhang, J. C. White and B. Xing, Nanotoxicology, , DOI:10.1080/17435390.2016.1206149.29 F. Chen, Z. Xiao, L. Yue, J. Wang, Y. Feng, X. Zhu, Z. Wang and B. Xing, Environ. Sci. Nano, 2019, 6, 1026–1042.30 S. Theiner, A. Schoeberl, S. Neumayer and G. Koellensperger, J. Anal. At. Spectrom., 2019, 34, 1272–1278.31 S. Theiner, A. Schweikert, C. Haberler, A. Peyrl and G. Koellensperger, Metallomics, , DOI:10.1039/d0mt00080a.
  • 微流控技术助力中国科研人员成功实现单颗粒或细胞高效捕获
    p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工程科学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在单颗粒或细胞捕获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使用实时飞秒激光双光子光刻技术,成功实现了单颗粒或细胞的捕获,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可控多颗粒或细胞团簇的实时捕获,用于细胞通讯或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有望极大地推动细胞捕获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微流控领域国际期刊《芯片实验室》上,并被选为封面,同时被《自然· 光子学》刊发。/pp  在单细胞分析研究中,捕获目标细胞是实现单细胞分析的第一步。微流控芯片具有传统实验方法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已经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单细胞捕获领域中。其中,基于微流控的捕获阵列方法是实现细胞或者颗粒捕获分离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然而,目前的微捕获阵列面临着几个难题:首先是极低的捕获效率(低于10%);其次是无法实现针对目标结构尺寸和几何结构的实时可调控性 再者,同时捕获可控的颗粒团簇很难实现。/pp  研究团队首先设计制造了一定高度的微流控芯片,向芯片中通入包含有目标微颗粒或细胞的光刻胶或水凝胶 通过图像实时观测筛选目标颗粒,然后快速控制液体停流;使用飞秒激光在目标颗粒或细胞周围加工微柱阵列;最后洗掉光刻胶或水凝胶,得到目标结构用于后续单细胞分析。单细胞或颗粒的捕获效率接近100%,且捕获目标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实时可调,另外还可以实现可控数目的颗粒团簇的捕获。/ppbr//p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方案

  • 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检测试剂盒
    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检测试剂盒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检测范围: 规格:96T/48T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含量。实 验 原 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中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水平。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抗原、生物素化的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抗中性粒细胞颗粒抗体(ANGA)呈正相关。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
  • 细胞培养中出现的“颗粒”问题分析
    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颗粒”可分为胞内和胞外两种,很多小伙伴因为不清除这些“颗粒”的来源,害怕污染而将细胞丢弃,不仅浪费心力,还耽误实验进度,接下来我们逐步分析这些“颗粒”产生的原因。
  • 激光剥蚀ICP-MS定量成像单个真核细胞中的金、银纳米颗粒(英文原文)
    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培养成纤维细胞中金、银纳米颗粒分布进行空间分辨生物成像。通过优化扫描速度、剥蚀频率和激光能量,获得了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纳米颗粒相对于细胞的子结构是可见的,并且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纳米颗粒会在核周区域聚集。在矩阵匹配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单细胞水平上定量测定金属纳米颗粒数量的方法。这些结果提供了纳米颗粒/细胞相互作用的见解,并对组织诊断和治疗中分析方法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资料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试剂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论坛

  • 综述:细胞外泌体颗粒表征测量技术新进展

    何为细胞外泌体?  外泌体最早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上清液中,是细胞主动分泌的大小较为均一,直径为40~100纳米,密度1.10~1.18 g/ml的囊泡样小体。细胞外泌体携带多种蛋白质、mRNA、miRNA,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并且有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测量技术手段的局限限制了外泌体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所以,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外泌体的纯化方法(离心法、过滤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以及色谱法),比较了现存各种外泌体测量技术(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技术及纳米微粒追踪分析术)在外泌体尺寸和表征研究中的应用。原文点击——综述:细胞外泌体颗粒表征测量技术新进展

  •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马尔文帕纳科9月19日发布会,新款纳米粒度仪,适用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颗粒等等

    对于纳米颗粒的检测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和材料表征领域的重点方向。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利用光散射和颗粒布朗运动的特性获得样本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信息的检测方法。它能对悬浮液中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的颗粒进行全方位表征,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S300在役十余年,稳定地帮助用户获得高品质的粒径和浓度数据。2023年9月19日,马尔文帕纳科将推出新一代产品Nanosight Pro,进一步升级了体验,更多便捷、智能的功能助力用户尽享每一次数据分析过程。新一代 Nanosight Pro 的推出,马尔文帕纳科为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了简单且快速的 NTA解决方案。先进的工程设计和众多智能功能的组合确保了 NTA 测量高效、快速。NS Xplorer 软件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实现了自动测量,消除了主观影响,并为光散射和荧光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颗粒大小和浓度数据。可互换的激光器让应用更灵活,Smart Manager 连接确保了仪器稳定,无需担心数据质量问题或宕机问题。届时,马尔文帕纳科将举行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并开启线上直播。新品发布会上,将通过NTA技术发展历程、客户分享、新品揭秘访谈、新品介绍、应用分享、功能演示等多个环节,全面了解NanoSight Pro如何为纳米和生物材料的表征提供更简单且快速的 NTA 解决方案。一、[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size][/b][/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b][size=18px] [/size][/b][/url][color=#ff0000] [/color]二、[b][size=18px]主要日程[/size][/b][color=#ff0000][/color][list][*][b][size=16px]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size][/b][*][b][font=&][size=16px]NTA客户应用分享《功能化外泌体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size][/font][font=&][size=16px]韩刚[/size][/font][font=&][size=16px]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副教授[/size][/font][/b][*][font=&][b][font=&][size=16px]NTA新品介绍《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anoSight Pro》[/size][/font][font=&][size=16px]范洋晶[/size][/font][font=&][size=16px]马尔文帕纳科 生命科学应用专家[/size][/font][/b][/font][/list][size=18px][color=#ff0000][b][/b][/color][/size][size=18px][color=#ff0000][b]二、主要应用[/b][/color][/size][b]细胞外囊泡 (EV)[/b]虽然对细胞外囊泡的产生和功能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但监测和控制其分离和纯化仍然很重要。NanoSight NTA 可以快速、方便地表征水性缓冲液中囊泡的大小和浓度,使人们对下游实验中所用样品的质量充满信心,同时荧光功能有助于清楚识别细胞外囊泡 (EV) 的亚群来源。[color=#ff0000][b]病毒和疫苗[/b][/color]疫苗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以确保组分剂量适当并被免疫系统识别。NTA可助力稳定疫苗的粒度分布从而帮助优化生产流程。NTA 还能够确定病毒计数和粒度,因此可以作为滴度测定的更快替代方案。[color=#ff0000][b]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b][/color]对于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产品,为了确保临床上的有效疾病靶向,所需的颗粒大小为 70-150 nm。从早期药物研究到候选物筛选、制剂开发和临床批次监测,NTA 非常适合用于测量这些环节中的颗粒粒度,同时借助其浓度测量功能,可用于确定最终产品的剂量并用于[i]体外[/i]和[i]体内[/i]测定。[color=#ff0000][b]生物治疗药物[/b][/color]温度、pH 值变化、搅拌、剪切和时间都会影响生物治疗药物蛋白的稳定性,造成变性和聚集,进而可能导致丧失疗效和潜在的不良免疫反应。NTA 能够提供制剂中亚可见聚集体的高分辨率粒度分布信息,用于安全性和质量确认。[color=#ff0000][b]纳米材料/胶体/毒理学[/b][/color]随着纳米材料融入日常用品中,它们正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因此需要充分表征这些颗粒,分析颗粒的性质以及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NanoSight 可以针对这些纳米材料提供基于数量的浓度信息,并为那些在工业、环境和毒理学领域从事纳米级研究工作的人员提供高分辨率的粒度分布信息。[img=,643,20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141016258667_5863_5138539_3.jpg!w643x203.jpg[/img][b][size=18px][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color=#00b0f0]报名链接[/color]:[/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alvernpanalytical2023/[/url][/size][size=18px][/size][/b][color=#ff0000] [/color][color=#ff0000][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topic/malvernpanalytical2023.html][b][size=18px]专题了解更多:马尔文帕纳科纳米粒度新品发布会_专题-仪器信息网 (instrument.com.cn)[/size][/b][/url][/color][list][*]14:10--14:20NTA技术发展历程介绍Agnieszka Siupa马尔文帕纳科 纳米材料产品经理[/list]

  •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 像数1,2,3那样简单

    许多关于细胞利用的一些生物学应用,如微生物学、细胞培养、血液检查等要求我们在实验中确定细胞的浓度。细胞计数非常简单,需要有一个计数板,称为血细胞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器。19世纪法国解剖学家Louis-Charles Malassez发明了这种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片较厚的特制玻片构成,中间有一个垂直线网格。网格的尺寸是给定的,因此每条线覆盖的区域是已知的,这样就可以对一定体积内的溶液中的细胞数量进行计数,为后期的血细胞检测奠定基础。最为常见的血细胞计数板类型的中部有一个“H”形结构,上面有两个像镜子一样抛光的网格表面,并可在上面加上外罩。加载血细胞计数板开始进行计数之前,用擦镜纸拭去灰尘颗粒,确保血细胞计数板及其盖玻片处于洁净状态。安装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的盖玻片是特制的,明显厚于传统的显微镜盖玻片,这是因为它必须能够克服液滴的表面张力。确保在加载细胞悬液之前,先将盖玻片放置在计数表面,然后将吸液头和样本放进其中的一个V型孔中,并小心地挤出样本。利用毛细管作用充填盖玻片下部的区域。必须放入足够的液体以便覆盖整个镜片的表面,通常需要大约10ul,但不要溢出表面。您可以在一台血细胞计数板中加载两个样本,每个样本进入两个网格。将加载完的血细胞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台上,然后将计数格在低倍镜焦距中显示。将样本静置几分钟,不要移动盖玻片,以免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困难。在血细胞计数板上进行血细胞计数一个血细胞计数板的整个网格包括9个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mm2。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心区域有25个较大的方格,每个大的方格中又包含16个小方格。当进行计数时,仅对那些位于大方格两侧的各行中的细胞进行计数,以避免重复计数。悬液必须稀释到足够的程度,这样,细胞或其它颗粒才能均匀分布,不会再网格中相互重叠。为了判断细胞的活性,通常采用一种特殊的染色剂(如用台盼蓝稀释样本)。这种染色方法,又称为染色

细胞颗粒计相关的耗材

  • 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单细胞/单颗粒样品引入套装
    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单细胞/单颗粒样品引入套装Elemental Scientific开发了一个完整的样品导入系统,专门用于单细胞和纳米颗粒应用。该产品专为高传输效率、单细胞和纳米粒子应用而设计。CytoNeb-单细胞雾化器MEINHARD高效雾化器设计用于有效雾化单细胞而不会导致细胞破裂低内部容积&死容积低背压(1-50μL/min=50 psi)用于雾化器气体和样品管线的专利惰性PFA快速接头CytoSpray-单细胞雾化器专为单电池和纳米颗粒应用而设计的喷雾室运输效率高分离补充气,提高输送效率一体式ICPMS可简单直接地连接到CytoSpray雾化器适用质谱品牌:Agilent、PerkinElmer、Thermo、NU、TOFwerk等。Part NoDescriptionSC-SI-79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Agilent 7900/8900SC-SI-83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Analytic Jena Plasma QuantSC-SI-97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Nu VitesseSC-SI-64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PerkinElmer 2000/5000SC-SI-84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PerkinElmer 300/350SC-SI-73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Thermo iCAP RQ/TQSC-SI-96Single Cell Sample Introduction Kit for TOFwerk
  • 微型管和颗粒混合用无线电机
    研杵和微型管是在10000级,ISO 7级,M5.5级洁净室内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制作而成。适用于对细胞和植物组织进行均质化操作或用于重悬蛋白和DNA颗粒。可选电池供电电机可用于研杵和微型管。研杵长75 mm。 无DNase、无RNase且无热原槽纹握柄设计,即使带手套也可以轻松旋转研杵手柄而不会打滑轻量电机,降低手部疲劳感电机的高速涡旋动作可在几秒内完全使细胞组织或颗粒均质化说明容量包装规格VWR目录号研杵0,5ml100VWRI431-0095研杵1,5ml100VWRI431-0094Pestle0,5ml100VWRU47747-360研杵1,5ml100VWRU47747-358微型管0,5ml100VWRI431-0097微型管1,5ml100VWRI431-0096研杵和微型管0,5ml100VWRI431-0099研杵和微型管1,5ml100VWRI431-0098Pestleandmicrotube1,5ml100VWRU47747-366
  • 纳米级微球颗粒标准品
    纳米级微球颗粒标准品(Particle-Size Standards)直径大小高度均一,具有NBS 的NIST认证,属于Duke Scientific公司荣誉出品Nanosphere Size Standards?系列产品中的聚合体微球标准品(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纳米级微球颗粒标准品应用广泛,电子显微镜领域、气液相微粒研究、色谱柱、激光散射研究等等,20-1000nm范围内的微球颗粒可以用来测量细菌、病毒、核糖体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大小。该产品以水溶液瓶装形式出售。聚合体密度为1.05g/ml;Refractive index of 1.58 @ 589 nm (25°C)。订购信息:货号正常直径Certified Mean Dia.Size UniformityStd. Dev.&C.V固体百分比7088120nm19nm+/-1.5nmNA1%7088350nm50nm+/-2.0nmNA1%70885100nm102nm+/-3.0nm7.6nm (7.5%)1%70886200nm204nm+/-3.1nm3.1nm (1.5%)1%70887300nm304nm+/-6.0nm4.5nm (1.5%)1%70888400nm404nm+/-4.0nm5.9nm (1.5%)1%70889500nm486nm+/-5.0nm5.4nm (1.1%)1%70890600nm600nm+/-5.0nm6.6nm (1.1%)1%70891700nm701nm+/-6.0nm9.0nm (1.3%)1%70892800nm802nm+/-6.0nm9.6nm (1.2%)1%70893900nm895nm+/-8.0nm9.1nm (1.0%)1%下面推荐的是最高级别测量标准品,对直径1-40um的颗粒来说,以下产品极具竞争力。订购信息:货号Nominal diameterCertifiedMean Dia.Size UniformityStd. Dev.&C.V.SolidsContent708941.0μm0.993+/-0.0210.010μm (1.0%)1.0%708952.0μm2.013+/-0.0250.022μm (1.1%)0.5%708963.0μm3.063+/-0.0270.03μm (1.0%)0.5%708975.0μm4.991+/-0.0350.06μm (1.2%0.3%7089810.0μm9.975+/-0.0610.09μm (0.09%)0.2%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