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3578
    北京杜克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痕量级微量级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含量分析的科技公司,尤其是光声光谱技术(PAS)、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紫外差分吸收光谱等光电技术的应用,致力于环境监测、半导体特气、电力能源、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催化材料、农林畜牧、生态研究等领域的ppm,ppb,ppt级微量气体分析与测量,并提供相应的气体分析解决方案。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型企业、高科技企业、检验监督等单位提供可靠准确的测试测量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系统、煤自燃监测系统、洁净室AMC空气分子污染物检测系统、温室气体通量观测系统、痕量级多气体分析仪、微量氨气分析仪等。
    留言咨询
  • 无论您的工作中是否会用到手套箱、惰性气体净化系统、 薄膜技术、隔离体或是用于洁净环境的定制化系统方案, 布劳恩(MBRAUN)总能提供适合您的解决方案。我们有着40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洁净环境方案。我们不断研发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并用于相关领域,用我们多年来服务于各市场领域中所获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创造最高效的超洁净环境。布劳恩(MBRAUN)员工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企业并成为客户的首选伙伴。我们与您密切合作,为您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您对洁净环境的需求。布劳恩(MBRAUN)隶属于INDUS Holding AG, INDUS集团是一家年收益超过十亿欧元的德国金融控股公司,确保布劳恩(MBRAUN)得以充分的财政支持投入到研发和技术创新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并在惰性气体技术领域内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mbraunchina.com布劳恩惰性气体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工业园金唐路145号1号楼 201201扫一扫,关注“布劳恩”官方微信公众号
    留言咨询
  • 400-860-5168转2969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以“共创美丽中国,守护地球生态”为已任,以“高端装备与高质量服务引领者”为目标,是一家以精密光学装备和集成应用系统研发为核心,集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700余人的多学科技术人才队伍,在北京、南京、广州、合肥、西安、青岛有全资及控股公司8家。营销及工程服务全国覆盖。公司聚焦大气物理和大气成分光学观测装备的“卡脖子”技术与国产化发展,自主研制出颗粒物激光雷达、大气臭氧探测激光雷达、多波长多通道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温湿度廓线激光雷达、能见度激光雷达、风温湿一体机雷达和多普勒激光测风雷达等多系列激光雷达装备以及高精度、碳通量、碳同位素、柱浓度大气成分与温室气体监测装备。公司的核心装备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超过40%,已逐步推广应用至生态环境、气象探测、生物安全、海洋监测及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作为大气环境领域的知名企业,中科光电牢记初心,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不断提升环境、气象、碳监测装备制造和装备集成能力,提供前瞻性、建设性服务,全力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中科光电力量!
    留言咨询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仪器

  • 产品概述EXPEC 2000 温室气体气相色谱在线连续监测系统,可配备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或ECD检测器, 检测环境空气中CO2、CH4、CO、N2O和SF6等因子。样气先通过定量环,然后被温室气体专用色谱柱分离,CH4进入FID检测,CO和CO2先后进入甲烷转化炉,在镍催化剂作用下高4 2温加氢还原为CH4后再被送入FID检测;NO和SF6被色谱柱分离后通过ECD检测。产品特点符合标准《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2015)一台分析仪可配置双检测器,实现CO2、CH4、CO、N2O和SF6等多种组分的高精度监测采用技术成熟的气相色谱法,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采用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或ECD检测器,灵敏度和稳定性优异 应用效果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获取区域温室气体时空变化规律同化卫星观测数据,提升卫星遥感反演的准确性校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得到更准确的排放清单及排放因子,评估本地碳排放量基于温室气体浓度数据,利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估算城市碳排放通量,全面评估碳排放情况
    留言咨询
  • 产品概述EXPEC 2000(规格:810) 温室气体气相色谱在线连续监测系统配备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检测器,用于检测环境空气中CO2、CH4和CO等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可扩展对CO、SF6 等温室气体组分的在线实时监测。样气先通过定量环,然后被温室气体专用色谱柱分离,CH4进入FID检测,CO和CO2先后进入甲烷转化炉,在镍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加氢还原为CH4后再被送入FID检测。整机性能指标满足GB/T31705-2015《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的标准要求。产品特点1、符合标准《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GB/T 31705-2015)2、采用温室气体专用型FID检测器,灵敏度和稳定性优异3、一台分析仪可配置双检测器,实现CO2、CH4和CO多种组分的高精度监测4、采用技术成熟的气相色谱法,操作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应用领域环境大气监测、背景大气监测、园区厂界监测以及科研应用等
    留言咨询
  • 【温室气体在线气相色谱仪】仪器采用专用色谱柱组合、中心切割技术、反吹加放空技术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μ-ECD)技术相结合进行甲烷、二氧化碳和N2O的检测。样品经载气带入色谱柱预分离,氧气放空后,其中CH4和CO2(经Ni转化)进FID检测器检出,切换N2O进入μ-ECD监测器检出。【仪器特点】1、转化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合用于检测CH4和CO2检测限<0.05ppm;2、仪器具有开机自检功能,断气保护功能,断电自动重启功能和报警功能,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性;3、FID检测器具有自动点火功能和宽量程输出,线性范围10-7;4、μ-ECD检测器加特殊装置提升灵敏度,N2O检测限<1ppb;5、使用自动电子流量控制技术(EPC)控制载气、空气和氢气,高精度(0.01psi),重复性和再现好;6、核心部件均使用国际知名品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应用领域】环境空气在线监测或科研【技术参数】检测能力温室气体(CO2、CH4、N2O)量程CO2(0.1-1000)ppm;CH4(0.05-1000)ppm;N2O(1-1000)ppb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微池电子俘获检测器(μ-ECD)检出限≤0.05ppm(CH4),≤0.1ppm(CO2),≤1ppb(N2O)重复性RSD≤3%分析周期≤10min功率电源<300W,220V AC/50Hz气源要求载气:高纯氮气或零级空气(≥99.999%);燃烧气:高纯氢气(≥99.999%)助燃气:零级空气(烃类<50ppb)输出4-20mA、RS232/RS485、以太网尺寸19"标准机箱,5U
    留言咨询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资讯

  • 中国气象局规范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观测系统建设
    中国气象局日前印发《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观测系统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期充分发挥气象资源优势,快速构建覆盖我国主要城市和区域的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观测网,规范全国气象部门开展高精度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及通量自动观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指南》明确了现阶段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自动观测系统的基本观测要求,强调在布局时各地要统筹集约建设,确保测量准确度、精度等满足国家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利用气象部门现有观测站网与资源优势,加强沟通协调、多元投入,快速构建覆盖我国主要城市和区域的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观测网。《指南》建议在我国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至少建设一个温室气体观测站;在区域气候代表性较好的高山气象站点,开展温室气体在线观测;在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中,选择有一定海拔高度、代表不同地球系统圈层下垫面特征的站点,开展温室气体浓度高精度观测和通量监测,以获得区分人为排放和自然碳汇作用的碳源、碳汇反演基础数据;宜选择部分具有较大区域代表性的站点,开展碳同位素观测,以获得区分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展大气成分观测,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法律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其中,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观测是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晓春介绍。面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气象局于2021年组建了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并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新建、改建温室气体观测站。《指南》作为气象部门开展温室气体观测的纲领性指导文件,不仅对未来站网建设做出系统性规划,也对已有站点的完善与优化给出具体指导。未来,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观测业务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持续推进温室气体观测能力建设。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本底浓度业务观测的部门,中国气象局从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开展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本底浓度的长期业务化观测,积累了长序列的监测结果并获得国际认可。如今,在全国建立了以7个大气本底站为核心的全国温室气体观测网,以及较为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温室气体观测标准规范、运行保障、溯源标校等业务体系,主导编制、颁布的与温室气体观测相关的7项国家标准和7项气象行业标准,成为国内其他行业、部门和单位开展温室气体观测设备研发、组网监测等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 286万!长江科学院水域全组份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设备购置
    项目编号:YZJ-2022-007项目名称:长江科学院水域全组份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设备购置预算金额:286.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86.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通过购置水域全组份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核心科学仪器设备,构建水域温室气体通量组网自动监测系统,分别在温室气体空间差异性显著的水库坝前和支流消落带两个典型区域设置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域温室气体通量数据多点原位同步、连续实时观测,支撑长江流域大型湖库水体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公益性科学研究。本次招标设备及服务内容包括: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水域全组份温室气体通量自动监测系统1水域全组份温室气体通量分析仪台2接受进口设备投标2多点采样仪台2接受进口设备投标3野外分析小屋及太阳能供电模块个2不接受进口设备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生效且支付预付款后150天内交货,交货后30天内完成调试(不可抗力因素除外)。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
    12月1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举行12月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会上介绍称,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12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2期)》。张兴赢指出,温室气体减排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昨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本次大会将开展《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次全球盘点。11月15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两国元首在会谈中强调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共同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未来全球将在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合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指出,2022年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17.9±0.2 ppm、1923±2 ppb、335.8±0.1 ppb,相比2021年,2022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幅约2.2 ppm,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增幅分别达16 ppb和1.4 ppb。报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50%,但其增长率略低于前一年和前十年的平均水平,这很可能是由于碳循环的自然、短期变化造成。尽管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有广泛的了解,但关于碳循环以及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多年冻土区的碳通量仍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因此,今年6月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批准建立新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计划,把所有天基和地基观测系统以及建模和数据同化能力集中在一起,提供一个综合的、可操作的框架,以便能够说明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自然的源和汇,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实施提供重要信息和支持。中国气象局非常高度重视温室气体监测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瓦里关建立了全球大气本体观测站,陆续建成了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观测,形成了观测-运行监控-维护标校-质量控制-应用分析等于一体的温室气体本底观测业务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开展甲烷观测,2009年起逐步在其他区域本底站建立在线观测业务,积累了我国最长序列的高精度甲烷观测资料。“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张兴赢称,为了进一步强化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能力,2016年起,我国陆续发射了5颗具备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能力的卫星。“近日,也就是19号启动了面向碳盘点的下一代全球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未来,中国气象局还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并辐射全球主要纬度带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并计划于2025年发射风云3号气象卫星08星,这颗星将搭载更高性能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仪器。“下一步,我国将基于先进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的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来支持和发展完善我国自主的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利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技支撑。”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方案

  • 湖泊生态系统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观测案例
    众多研究表明,每年从内陆水体排放的CO2量几乎可以完全补偿海洋生态系统全年的吸收量。全球淡水体CO2排放总量(等效转化为CO2)相当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的79%,由此可见淡水生态系统是全球碳循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泊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水-气界面、水-陆界面和水-沉积物界面的碳交换不可忽视,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重要的自然排放源,对调节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ZYGHG201型温室气体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光腔衰荡技术(CRDS),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学测量结构及数据处理算法,测量光程可达30km,满足大气痕量气体的监测要求,可实现CO2,CH4,H20的连续在线监测。系统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其他国际网络,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早日实现。
  • 温室气体观测中的数据合规验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生态环境部出具的“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里明确规定了两次校准间漂移的最大容差度,与WMO的网络兼容性与拓展兼容性目标在数值上是一致的。无论全国性还是区域性温室气体监测组网,都涉及到高精度分析仪的数据合规验证。欧洲综合碳观测系统ICOS要求所有台站加入前必须进行数据合规验证(Labeling Process),Camille Yver-Kwok就职于LSCE-IPSL/ICOS ATC大气中心,于2020年发表的“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COS atmosphere station data as part of the labeling process”,就ICOS 23个台站的数据合规验证进行了详细讨论,作为方法参考,希望对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合规验证工作有所帮助。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资料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试剂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论坛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聚力攻坚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自主可控,观测精密——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青年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为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紧紧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统筹规划,面向气象高质量发展对温室气体站网建设、能力提升和质量加强的业务服务要求,针对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为精确评估我国减排成效并“摸清家底”,在精密观测和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狠下功夫。创新团队由来自青海、浙江、广东、黑龙江等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以及复旦大学的20名青年组成。汇集了各单位的业务专业知识以及来自科研、高校、企业等优势资源,致力于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推动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发展。该团队从我国温室气体观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包括由于观测装备国产化不足限制大规模开展、二氧化碳/甲烷缺乏国家计量基准、观测主要在近地面垂直观测资料缺乏、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设立了四个方面共计12项任务,努力推动装备自主、计量可控、观测立体、数据可靠、服务有效。这些任务旨在解决现有观测体系存在的瓶颈,推动温室气体观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创新团队依托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并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对温室气体基础设施和数据产品的要求,建立了高精度温室气体装备测试平台、运行监控和数据质控平台、标气管理和标准平台等业务信息化平台,为团队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了观测装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该团队在温室气体观测的立体化方法和技术上重点着力。为了弥补垂直观测资料相对较少这一不足,创新团队利用高山观测站和气象探空等平台,开展了大规模的垂直观测。以此成功获取了不同高度上的温室气体浓度和变化趋势数据,为气候模型和减排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观测装备的需求,该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噪声降低技术取得新进展。针对国产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艾伦方差所示低频噪声较大的问题,使用多手段降低衰荡时间不确定度。采用三角环形腔极大提升有效光程,进而提升整体精度;通过抑制高阶模引入的拍频噪声,利用稳频技术压窄激光线宽等方法降低背景噪声,提升信噪比,降低探测不确定度。目前,已在两个大气本底站国产光腔衰荡法国产高精度温室气体分析主机开展观测试验。该团队完成了低干扰进气除水系统的集成、测试和应用示范。结合大气本底站业务运行和维修维护经验,采用低露点无尘压缩气源、无损渗透除湿干燥管、集成组装式电磁阀组、定制低泄率无油隔膜泵、小型化气体流量计、压力传感器等多项新技术、新装置,优化了气路结构设计,形成集成紧凑的预处理系统。目前,已在浙江省多个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应用示范。此外,该团队还完成基于小型无人机的园区观测试验预研工作。10月,在上海东滩湿地公园完成两个航次500米以下的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研究,获得初步的甲烷浓度廓线。针对超级排放源园区,确定大致羽流分布和羽流横截面浓度分布,制定观测实验方法。该团队非常注重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在温室气体观测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温室气体观测事业的发展,还为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align=right][/align]

  • 【世界环境日】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这意味着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以及地面观测站等多元化平台,可以实现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全面监测和分析。未来,这一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 高精度观测站的建设:中国气象局已经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并在计划建设更多观测站,以形成覆盖重要气候关键区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这些站点采用高精度的在线分析系统,能够连续、实时监测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3. 卫星监测技术的应用:中国在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卫星技术已逐步应用,发射了多颗具备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能力的卫星,并启动了面向碳盘点的下一代全球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项目。这些卫星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温室气体分布数据,对于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4. 数据融合与模型模拟: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包括将地面观测数据与卫星数据相结合,利用先进的数值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和模拟,以更好地理解温室气体的来源、分布和汇流。这将有助于提高排放估算和气候变化预测的准确性。5. 质量控制与技术标准化: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温室气体监测将越来越注重数据质量控制和技术标准化。粤港澳地区已经建立了国内首个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自动监测质控技术体系,这种体系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推广。6. 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共同挑战,国际合作在温室气体监测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各国可以共享数据和经验,共同提升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能力。综上所述,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向一个多元化、高精度、模型化、标准化的方向,这将有助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

  • 【我们不一YOUNG】+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应用之机载探测

    温室气体的机载高空探测主要是利用飞机、无人机或气球搭载气体测量仪器,在空中每个层高上对气体进行检测或对每个层高的气体采样后到实验室进行测量,具有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监测面积大等优点。机载温室气体探测是对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的直接测量,结果具有更高的垂直分辨率与检测精度。通过近地面机载观测不仅能够精准稳定获取空间信息,而且能够弥补野外站点观测在空间连续性、区域一致性以及观测精度上的不足,解决卫星遥感时空分辨率过低以及与地面监测校准尺度不匹配的问题,成为温室气体监测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温室气体机载高空探测主要包含机载DIAL技术、机载FTIR技术、机载/球载TDLAS技术、机载/球载CRDS技术。美国NASA的研究人员在飞机上搭载一套DIAL系统,实现了10km高空处的CO2柱浓度检测。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采用一架Y-12型飞机,飞行高度保持在1km,在山东半岛地区开展了机载FTIR高空CO2、CO以及N2O的观测,飞行路线覆盖了裸土、沙滩、植被、海水以及居民区等多种地表类型。同样是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将研制的小型化TDLAS系统和CRDS系统,通过球载探测方式分别实现了锡林郭勒草原和青藏高原地区高空温室气体垂直廓线探测。

温室气体通量在线观测系统相关的耗材

  • 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
    ↗详情可点上方右侧联系我们获得更详细参数及报价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天霁STD50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体用于环境空气中ODS、HFCs等组分的在线监测与离线分析。标气以洁净背景大气为底气,包含背景环境大气浓度下的约50种组分。标气经天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实验室多轮标定,每一瓶均附带独立的标定证书,浓度可溯源至AGAGE国 际监测网络和中国计量院ODS标准物质,具有国际可比性。环境空气中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浓度在万亿份之一(ppt)水平,因此必须使用同等浓度水平且稳定性优良的标准气 体才能实现目标物种的高精度高准确性定量分析。这一浓度较常规VOC等污染物低3~6个数量级,因此用于VOC分析的标气 、气瓶、配气系统与配气标定方法均无法直接用于环境空气中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分析。天霁团队与复旦大学、中国计量 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以及AGAGE专家合作,共同建立了ODS与含氟温室气体分析专用环境空气浓度标准气 体的配制、标校、溯源体系,可为ODS与含氟温室气体的在线监测和离线分析提供稳定优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高精度标气序列。专用气瓶 传统标气瓶用于环境空气浓度标气时,部分物种浓度会发生漂移。为此,天霁团队与复旦大学、浙江埃泰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专用高压环境空气浓度标气气瓶。专用气瓶瓶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内壁经多种钝化工艺处理,已通过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气瓶内壁及气瓶外观配气系统 天霁团队自研了SP900环境空气浓度标气配气系统,目前已分别安装在北京密云和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科技部国家野外站,可为STD50标气提供洁净可靠的底气。 配气系统标校及溯源天霁团队自建了完善的标气标校体系,每一瓶标气均在天霁环境空气监测技术实验室完成多轮标定 ,确保各物种浓度准确稳定且可追溯。所有STD50标准气体均可溯源至先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AGAGE)国际权威标准和中国计量院ODS标准物质。标定证书和溯源证书
  • SM95在线气体变送器
    SM95在线气体变送器     SM95传感变送器具有防爆外壳,工作电压14-24VDC。4-20mA线性输出,通过调整机壳内的电位器校准。当SM95与控制系统相连时,可进行自动校准,不再需要调整电位器。SM95可使用固态,电化学或催化传感器,可检测150多种有毒和可燃气体。  MP系列气体在线监测控制器,请洽询. 技术参数 传感器类型可选固态、电化学、催化型、红外及氧气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寿命高达10年以上气体及量程可测150多种气体,参见可检测气体及量程列表,由用户指定气体种类和量程分辨率0.01ppm(0-10ppm);0.1ppm(10-100ppm);1ppm(100-1000ppm)精度± 5%(所有气体和量程)控制量程,零点和加热器故障提示输出电流为0消耗电流100mAmax(无传感器),230-430mA(有传感器)电源14-24VDC输出电流4-20mA非隔离(隔离可选),或100-500&mu A环境温度工作温度-20℃-+60℃,储存温度-40℃-+85℃环境湿度99%RH,无凝露外壳防爆,Class 1,Div 1,Groups B,C,D尺寸72.39× 225.37× 96.52(mm)重量1.32kg 标准配置主机、校准证书、中英文说明书
  • 4-20IQ在线气体变送器
    4-20IQ是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智能型传感变送器。数字显示气体浓度,可在本机读数。工作电压14-24VDC,4-20mA线性输出。防爆外壳。4-20IQ可以作为独立的仪器工作,也可用于控制系统,可在控制室读数并提供报警继电器输出。具有自动校准功能,不需要调整任何电位器,只要提供校准气体,4-20IQ将完成所有校准工作。操作通过磁棒控制前面板的磁性开关完成,不用打开盖子即可完成所有功能。4-20IQ可使用固态,电化学或催化传感器,可检测150多种有毒和可燃气体。  MP系列气体在线监测控制器,请洽询. 技术参数 传感器类型可选固态、电化学、催化型、红外及氧气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寿命高达10年以上气体及量程可测150多种气体,参见可检测气体及量程列表,由用户指定气体种类和量程分辨率0.01ppm(0-10ppm);0.1ppm(10-100ppm);1ppm(100-1000ppm)精度± 5%(所有气体和量程)控制磁棒激活开关,可在危险场所现场操作故障提示显示器闪烁,输出电流为0消耗电流300-500mA电源电压14-24VDC输出电流4-20mA非隔离(隔离可选),或100-500&mu A环境温度工作温度-20℃-+60℃,储存温度-40℃-+85℃环境湿度99%RH,无凝露外壳防爆,Class 1,Div 1,Groups B,C,D尺寸115.32× 198.74× 128.27(mm)重量1.765kg 标准配置主机、校准磁棒、校准证书、中英文说明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