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后回收率

仪器信息网浓缩后回收率专题为您整合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浓缩后回收率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浓缩后回收率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浓缩后回收率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浓缩后回收率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耗材

  • Agilent高回收率和超高回收率样品瓶
    高回收率玻璃样品瓶,广口1.5mL瓶,带30&mu L槽。适用于无需转移到微量内插管的样品浓缩和进样。 超高回收率样品瓶 ◆ 均一的内表面,没有任何会滞留样品的褶皱 ◆ 大瓶口易于吸取样品 ◆ 比标准的内插管增加了样品容量 ◆ 即使不用内插管,样品量较小的进样,其残留体积也很小 ◆ 与Vortex一起使用可安全地进行样品浓缩 说明 单位 部件号 1.5mL广口螺纹口高回收玻璃瓶 透明 100/包 5183-2030 琥珀色 100/包 5183-2073 1.5mL广口钳口高回收玻璃瓶 透明 100/包 5182-3454 透明,硅烷化 100/包 5183-4497 1.5mL广口卡口高回收玻璃样品瓶 透明 100/包 5183-4510 1.5mL钳口超高回收样品瓶 透明 100/包 5185-5821 5和6mL高回收样品瓶 透明,6mL超高回收螺纹口样品瓶 30/包 5188-2757 透明,5mL高回收螺纹口样品瓶 30/包 5188-5369 说明:6mL高回收螺纹口样品瓶,推荐用于G2258双定量管自动进样器和G1367基于多孔板的自动进样样器。5mL高回收螺纹口样品瓶可以用于所有自动进样器
  • 1.5 mL 广口高回收率玻璃样品瓶
    产品特点:专用样品瓶和密封件高回收率玻璃样品瓶广口1.5 mL 瓶,带30 μL 储液槽。适用于无需将样品转移到微量内插管的样品浓缩和进样。高回收率钳口瓶5182-3454微量样品瓶 卡口 5184-3552Micro-V 样品瓶* 广口,具有低残留体积的1.5 mL 样品瓶* 由一级水解1 类玻璃制成* 标准12 x 32 mm 尺寸* 与11 mm 钳口密封件兼容* 高回收率样品瓶的低成本替代品订购信息:1.5mL 广口高回收率玻璃样品瓶样品瓶类型单位螺纹口钳口卡口透明100/包5183-20305182-34545183-4510透明,硅烷化100/包5183-4497琥珀色100/包5183-2073Micro-V样品瓶说明单位螺纹口钳口卡口透明100/包5184-35505184-35515184-3552琥珀色100/包5184-35545184-35555184-3556
  • Agilent 高回收率样品瓶和样品瓶内插管
    安捷伦种类丰富的高回收率样品瓶(也称为高回收率 HPLC 样品瓶)是样品量有限但又不愿意将标准 2 mL 样品瓶与单独的样品瓶内插管手动组合使用时的理想选择。我们的产品组合还包括 HPLC 样品瓶内插管,其可与任何 2 mL 样品瓶一起用于样品量有限的情况。使用安捷伦高回收率样品瓶或 HPLC 样品瓶内插管,确保尽可能从自动进样器进样针吸取更大量的珍贵样品。安捷伦样品瓶内插管和高回收率样品瓶适用于各种应用中的 HPLC 和 GC 仪器平台,包括制药、环境、能源和燃料、法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制药、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特性:高回收率样品瓶无需将样品转移到微量内插管中,即可进行样品浓缩和进样微量进样样品瓶是高回收率样品瓶的低成本替代品带聚合物支脚的锥形内插管几乎完全消除了死体积,还能起到吸收进样针冲击的作用平底内插管与样品瓶尺寸匹配工作原理:尽可能多地回收珍贵样品最小残留体积是指从样品容器中尽可能多地抽取样品后剩余的样品量。影响最小残留体积的因素包括:内部设计材料组成样品基质/分析物自动进样器针头已使用时长和针尖类型取样体积建议的填充体积样品瓶隔垫被刺穿的次数本图表列举了有助于尽可能减少残留体积的样品瓶。对于高回收率的安捷伦样品瓶,选择货号 5181-1270。高回收率样品瓶的内部设计容器的内部设计对于您实现最大抽取体积至关重要。此图显示了样品瓶的内部设计及其相应的内部填充体积。样品瓶的内部设计会影响针尖到达底部的情况。优化的芯轴内部设计有助于针头抽取更多的样品。获得优化的芯轴内部设计的另一种方法是将 2 mL 广口样品瓶与样品瓶内插管配合使用。将我们的样品瓶内插管(货号 5181-1270)与您的标准 2 mL 样品瓶一起使用,以获得高回收率样品瓶的性能。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仪器

  • MVP 12 是一款高通量、高效率的浓缩仪,支持大体积浓缩,溶剂回收效率高。在加热、减压、涡旋振荡的条件下,将多个样品快速蒸干或浓缩至一定体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药、环境、农产品等领域。MVP 12全自动真空平行浓缩仪油脂富集浓缩利器 高效助力食品酸价及过氧化值检测。大体积高通量:900ml,12 通道同时浓缩高效浓缩:浓缩杯全包围式水浴加热,浓缩效率更高高效溶剂回收: 500ml 石油醚溶剂回收率可达85% 以上便捷操作:采用安全锁设计,可实现快速开关盖,开盖更省力,关盖更安全避免交叉污染:独立管路设计,避免样品爆沸引起的串液问题,防交叉污染
    留言咨询
  • 在环境污染分析和食品安全分析实验室中,为了得到痕量目标物的可靠性检测分析,实验人员不断追求样品快速无损浓缩技术。睿科MPE系列高通量真空平行浓缩仪结合旋蒸和高通量氮吹仪的优点,基于通用的水浴平台,采用数字型的真空控制体系,使不同样品处于相同的蒸发环境,避免样液中目标物在低真空度下与溶剂共沸而损失。 优势特点效率高采用比热容大的水作为导热媒介,加热均匀,连续严格的密封性,每个孔位的温度一致,使样品在浓缩过程保持高度平行性。批量较大,可同时浓缩16位大体积土壤提取液(100-200 mL)。 溶剂回收采用低温蛇形冷凝管进行蒸汽冷凝,耐腐蚀的PTFE体系为恶劣的蒸汽环境提供耐久可靠的性能保障,乙腈回收率(冷却液0℃)高达99.2%。 可视性强 三面透明的水浴环境体系,便于快速查看样液的蒸发情况。当液面接近标准方法中规定的1mL或近干状态时,可通过三面观察窗进行肉眼判断,避免了样液过度浓缩带来的损失。 样品瓶架兼容性强可兼容多种规格的样品瓶,使其应用于不同领域进行样品浓缩,浓缩体积可达200mL,浓缩过程无需实验员值守。样品架上可加装冷凝回流模块,将挥发的部分气态溶剂重新冷凝在样品管璧,进而冲刷样品管,提高易挥发物质的回收率。 防止交叉污染快拆式密封盖板,利于不同样品管的快速更换。盖板加热设计,避免样液在盖板上冷凝,加快样液的挥发。出色的导流设计,有效地疏导溶剂废气,防止不同位置样液的交叉污染。 防暴沸设计平稳的圆周振荡,加快样液混匀和热量传递,避免样液的暴沸。温和的水浴环境,利于低沸点溶剂的蒸发和待测目标物在挥发过程中的保留。数字型的真空控制模式,高灵敏度的陶瓷型传感器实时检测真空度,避免样液在过低压力下共沸造成目标待测物的损失。 便捷图形化控制图形化界面提供便捷的人机交互功能,内置的仪器方法便于实验新手快速使用。调用仪器方法后即可点击开始按钮快速进行浓缩实验。实验到达终点后,仪器可自动泄压和降温保护样品。仪器真空控制的手动模式可支持灵活的实验条件设置。 应用举例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43-2015)猪肉、牛肉、鸡肉、猪肝和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52-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23200.8-2016)粮谷中475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 23200.9-2016)特别说明,此页面中所有展示的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
    留言咨询
  • VNH-1200型真空平行浓缩仪——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无需氮气与Aseeker-600型加速溶剂萃取仪配套,无需转换容器为了提高样品前处理的效率,节省浓缩过程中氮气的损耗,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VNH-1200型真空平行浓缩仪,可同时处理12个样品,省时高效,无需氮气,可实现溶剂回收,减小气体污染。使用触屏设计,简单方便,价格优惠,适合批量处理。VNH-1200主要特点1.在真空和加热条件下,同时浓缩1-12个样品,浓缩完成后自动停止,无需看护;2.回流模块可冲洗试管壁,提高样品回收率;3.使用12位样品架,单个样品的体积范围:5-120 mL;4.使用带尾管的样品管,尾管体积为0.3、1或3mL;5.工作过程中尾管部分始终保持低温,样品不会变性或发生热分解;6.每个样品架都有配套的真空盖,确保无交叉污染; 7.溶剂可以冷凝回收,不会排放到室内或环境中造成污染;8.无需氮气 ,减少运行成本; 9.可编程温度控制程序:9阶梯度控制,时间范围0- 10小时;10.可扩展和ASE,SPE连用,萃取完后无需转移直接定量浓缩;11.真空控制器: 大屏幕LCD显示,可按要求设定固定真空度,真空度梯度;12.泵速可控,抽速:1.8 M3/h;13.最终真空度(绝对):8 mbar;14.冷却循环器:温度范围 -10℃ - +25℃;15.泵流量 3 L/min,0.6 bar;VNH-1200仪器组成1.平行浓缩仪主机;2.真空控制器; 3.隔膜真空泵;4.冷却循环器;VNH-1200主要指标1.处理量:1-12个样品;2.加热平台温度:室温~150℃3.压力范围:1mbar-常压4.尾管体积:0.3,1或3mL5.漩涡震荡转速:0~600 rpm可调6.可编程温度控制程序:9阶梯度控制7.免维护可控速隔膜真空泵,泵速可调8.电压:220~240V;频率:50/60Hz;9.功率:最大1500W10.控制方式:触屏控制由于技术不断进步,本公司保留设计更改之权利,更改恕不通知,敬请谅解。
    留言咨询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试剂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方案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论坛

  • SDE处理之后,再用韦氏分馏浓缩,回收率太低,是什么原因

    我用SDE提取果汁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一些酯、醛和醇。SDE提取完之后,再用韦氏分馏分离溶剂,浓缩萃取液。出现了几个问题,向各位老师专家请教。1. 有时做完SDE之后,会发现萃取剂烧瓶里有大量水,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有可能是 在刚开始加热时,我先加热果汁到几乎沸腾,然后才开始加热萃取剂;或者是在关实验时,同时关闭了两端加热,然而水相端本身温度高,降温又慢,萃取剂停止沸腾之后,水相端还要沸腾一会儿才停下。但是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在U型管处发生水进入萃取剂烧瓶的现象,说明水是从SDE装置上边进入萃取剂烧瓶的,原因又或者是冷凝水温度不够低?2.在做韦氏分馏时,溶剂的沸点是55℃左右,但是水浴温度需要从75℃、80℃、85℃、90℃逐步升温才能最终把萃取液浓缩到5mL以下,而且在韦氏分馏柱的支管口位置处的温度计温度始终低于50℃,大部分时间在35℃左右。而文献上的说法是,水浴温度在60℃左右,支管口位置放置的温度计温度应为溶剂的沸点温度即55℃。但是如果我们用60℃水浴,根本就蒸不上来溶剂。这是什么原因呢? 萃取液的体积大概是80mL左右,用的韦氏分馏柱长300mm。我想是不是韦氏分馏柱太长了,水浴温度低,蒸汽上不去?3. 用气相色谱检测,结果发现,香气中的一种物质(沸点150℃)的回收率只有20%~30%。之前看过朱老师的一篇文章,上面说乙酸乙酯这种低沸点的物质在SDE实验中的回收率能达到50%,沸点高的回收率会更高,请问出现回收率这么低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呢?谢谢各位老师和专家!

  • 多环芳烃萃取液浓缩回收率偏低

    最近我正在做水质多环芳烃的方法HJ478,里面的浓缩一步做的特别差,特别是回收率很低。我也试着用标样做了实验,可同样回收率很低。我采用的方法是氮吹。请问板友都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怎么才能够保证回收率?有偿求助,若能解决问题,特提供RMB100,微信红包。

  • 大家样品前处理都是怎么来浓缩的?回收率怎么样?

    最近做固相萃取,发现氮吹浓缩样品损失很大,实在是郁闷,因为要浓缩到1毫升,采取了两个方案,一是吹干再准确加1毫升溶剂,结果目标物几乎没了。二是吹到1毫升左右,补足溶剂到1毫升,还是不行,沸点低的组分回收率相当低。请教各位这东西浓缩靠谱不?有没有无损浓缩的设备推荐下?还有个问题,因为样品萃取出来要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因此带有颗粒,我是采用0.45和0.22um滤头过滤的,这样该不会把目标物给滤掉吧...以前想想这些东西简单,真的做起来问题一大堆,想死的心都有了!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资料

浓缩后回收率相关的资讯

  • 清洁验证:微生物总有机碳回收率和线性
    简介在生产消费品时,有效地清洁生产设备对质量控制来说至关重要。清洁工艺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污染的风险,有效的清洁工艺可以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确保产品质量。如果无法衡量和验证清洁工艺的有效性,就无法了解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的风险。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供的数据,2017年食品和饮料行业产品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对于减少和消除微生物污染来说,强有力的清洁工艺至关重要,因此监控清洁工艺有效性的方法同样至关重要。总有机碳(TOC)分析是消费品生产商广泛采用的非专属方法,用于检测产品、清洁剂、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残留量。为了证明TOC分析法适用于预期用途,我们对设备清洁之后可能尚存的残留物进行了回收和线性研究。工厂通常会测试化学污染物和化合物,但很少用TOC分析法来测试微生物的回收率。本文旨在探讨对于清洁验证和确认,TOC分析法能否证明可接受的微生物污染回收率和线性。实验设计和设置我们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合作,用一整夜时间在胰酶大豆肉汤中培养100毫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4500转/分钟的速度将最终培养物的十毫升等分试样离心分离10分钟,形成细胞沉淀。在每次离心之间,倒出上面的液体,用涡旋混合方法用10毫升超纯水使沉淀细胞重新悬浮。重复此过程7次。设计淋洗循环以除去细胞培养基带来的TOC污染。在第7次淋洗循环后,根据已有的4,6-二氨基-2-苯基吲哚(4,6-diamin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任务来对细胞进行重新悬浮、稀释、计数(见图1)。图 1: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胞计数的荧光显微镜成像确定细胞密度之后,用Sievers® M9 TOC分析仪测量1 ppm确认标样组,然后进行三次细胞浓度稀释。在测量TOC之后,用0.45 μm灭菌过滤器过滤剩余样品,彻底除去细菌(见图2)。然后再次测量TOC以确定每个样品的非细胞背景TOC(见图2)。 图2:枯草芽孢杆菌的过滤过程结果表 1:微生物细胞密度与TOC的相关性结果图 3:微生物细胞密度与TOC的线性关系表1和图3是微生物TOC相关性研究的结果。线性趋势线的R2值为0.9981,表明实测细胞密度有良好的线性趋势。根据图3所示的线性拟合趋势线方程,定义为3倍噪声的检测水平(LOD,Level of Detection)为2.74E+06细胞/mL。此外,根据线性拟合趋势线和M9仪器规格,50 ppm的最大仪器定量限为2.49E+08细胞/mL。在进行微生物TOC定量之后,分别将1毫升的每种细胞密度溶液放在不锈钢试样板上进行试样污染,然后使试样干燥。此试样污染的目的是确定微生TOC相关结果的目视检测限。图4是微生物试样污染图。图 4:微生物试样板污染(A) 5.8E+07细胞/mL(B) 5.8E+06细胞/mL(C) 5.8E+05细胞/mL讨论与结论微生物TOC相关结果和试样污染图都说明了连续监测已有的清洁工艺有效性的重要性。在理想光线下,很容易在试样板上看到最高细胞密度(5.8E+07细胞/mL)的污染斑。而对于较低细胞密度,即使光线很好,也很难在试样板上看到污染斑。这表明除了强有力的清洁工艺之外,还需要用非目测的方法来测试清洁工艺的有效性。根据收集的数据,可以想象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设备上仍有显着微生物污染,却仅凭目视检查就被投放到生产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连续监测已有的清洁工艺的有效性,才能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和消费者安全风险。最后,由于微生物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很难确定微生物溶液的回收率。本研究根据先前在确定活性微生物细胞中的碳含量时的发现,旨在确定微生物溶液的理论回收率。图5是理论微生物TOC产出量的计算过程。基于每个细胞的碳原子参考数,5.8E+07细胞/mL的理论TOC浓度为11.6 ppm。图 5:理论微生物 TOC 产出量的维度分析在本文的实验中,测量到5.8E+07细胞/mL的TO实际回收值为9.13 ppm,对挑战性的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8.7%,从而证明实验方法是成功的。总之,本研究用Sievers M9 TOC分析仪演示了在清洁验证和确认时的细胞密度同目视检测限的关系,成功地证实了微生物TOC回收率。实验数据支持使用Sievers TOC分析仪来确认设备清洁度,同时表明除了目视检查之外还须考虑使用监测微生物污染的定量方法。TOC分析法是测量残留物、监测清洁工艺、降低总体风险的有效方法。Sievers分析仪为您提供能解决您一切清洁验证和确认需求的TOC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参考文献1. Recall Index and Spotlight. Expert Solutions https://www.stericycleexpertsolutions.com/recall-index/2. DAPI Protocol For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rmo-Fisher Scientific – US https://www.thermofisher.com/us/en/home/references/protocols/cell-and-tissue-analysis/protocols/dapi-imaging-protocol.html3. Phillips, Rob, and Ron Milo. “A Feeling for the Numbers in Bi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 no. 51 (December 22, 2009): 21465. https://doi.org/10.1073/pnas.0907732106.◆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影响元素测定回收率?您也许不了解的一些秘诀!
    微波消解前处理样品后,您在测试元素回收率时是否存在以下疑问:为什么样品双样测试结果不平行?为什么元素测定回收率不稳定?整个样品前处理及元素测试的流程比较繁琐,这其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影响您分析检测的结果。 样品测试流程 称量作为整个流程的第 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检测的结果,特别对于需要稀释分析的样品来说更是如此。这需要我们配备一个经常进行校准的五位读数分析天平以及塑料制的称量勺,且天平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读数稳定。我们需要确保取样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与均匀性,以避免取平行样时导致的测试结果双样不平行。 常用的酸有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等,加酸时我们需要将管壁上的样品冲刷到底部。一般情况下的消解只需加浓硝酸即可完全消解,而一些成分复杂的样品则需要添加不同的酸:例如当样品中含有硅时,我们在加入硝酸的基础上还需加入氢氟酸。 消解的温度对消解的结果至关重要,若温度不够会导致消解不完全,达不到回收率。安东帕HVT/SVT系列高压消解转子能够到达更高的消解温度,实现完全消解并满足回收率。 安东帕HVT/SVT系列高压消解转子 赶酸主要是为了让酸浓度与标准溶液酸度接近,在上机分析时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环境。赶酸还有一个目的是降低酸度的同时能起到对分析仪器保护的作用,酸度太高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赶酸时要谨防目标元素挥发。例如测试汞、砷元素的时候赶酸温度不可过高,对易挥发性元素的赶酸温度建议设置为120~130℃。常规电热赶酸板的赶酸时间较长,元素可能挥发或损失。使用安东帕24Evap自动微波赶酸转子可自动确定赶酸终点,酸液自动中和回收的同时能够防止元素的挥发或损失,可实现15分钟快速赶酸。 确保标准曲线R²0.999,空白值 如在以上流程中都未出现问题,可回收率仍不理想,我们还可从测试方法空白值上找原因。有客户反映测试方法空白值偏高,质控样品不减空白回收率在范围内,减去空白则回收率结果偏低。若出现以上情况则需考虑如下两点:是否引入了污染?在消解之前需将反应管清洗干净,建议直接使用安东帕仪器的内置的清洗程序及方法,清洗干净后再做质控样品。酸的纯度是否不够?需使用优级纯及以上的酸(质保期内)。
  • 低水溶性化合物TOC分析:清洁验证中棉签回收率的评估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有机碳(TOC)分析评测具有低水溶性的化合物能否进行回收。在默克索引中,这些化合物的可溶性说明被描述为“基本不溶”或“实际不溶”。我们的任务是在实验中测定这些化合物的溶解度,并调查研究擦拭技术的百分比回收率。鉴于保密协议,不能公开这些化合物的特性。化合物A-F(参见表1)为小分子(300-600 g/mol)。材料12x12cm不锈钢板,具有10x10cm加标区域,使用CIP-100清洗,使用低TOC水漂洗,放置干燥无粉手套容量瓶,按照Sievers® ️步骤914-80015进行清洗棉签(Texwipe Alpha棉签)预清洁的40 mL样品瓶移液管,30 mLHamilton气密注射器,使用CIP-100和低TOC水清洗使用膜电导检测技术的Sievers® ️ TOC分析仪带自动进样器步骤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有机污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须佩戴无粉手套。各化合物的溶解度通过将化合物加入低TOC水中进行经验测定。对混合物进行摇动、搅拌和超声处理以帮助化合物的溶解。目测检查后,按以下公式计算储备液的碳浓度。百分比(%碳)从化合物的经验式推导得出。如,化合物C20H22N4O10S的%碳是:用TOC分析确定各储备液的碳浓度。对化合物A和B的储备液直接分析,而化合物C到F的储备液进行10倍稀释。进行TOC分析之前,使用磷酸将少量(2 mL)的各储备液酸化到pHTOC结果与计算的碳浓度吻合,各种化合物的溶解度列在下表1中。进行棉签回收研究时,配制了以下溶液:2个样品瓶的试剂水2个样品瓶的背景棉签溶液2个样品瓶的标准添加溶液(共12个)2个样品瓶的棉签回收溶液(共12个)试剂水:30 mL的移液管用于在28个预清洁样品瓶(40 mL)中注入30 mL的低TOC水。流入后,马上盖上各样品瓶,直到以后使用。2个试剂水样品瓶进行标注并放到一边,以备随后的TOC分析。剩余的26个充注好的样品瓶用于制备背景棉签溶液、标准添加溶液和棉签回收溶液。背景棉签溶液:通过切除三个棉签尖端到30 mL低TOC水中制备两个样品瓶的背景棉签溶液。小心避免污染切入水中的棉签柄部分。标准添加溶液:在低TOC水(30 mL)中加入少量储备液(试剂量范围为0.1-1.0 mL)制备标准添加溶液(每种化合物2个样品瓶)。每种化合物所选的试剂量使最终的标准添加溶液浓度约为1 ppm C。棉签回收溶液:制备棉签回收溶液时,在不锈钢板上放置用于制备标准添加溶液的同样试剂量的储备液。溶液在10x10cm钢板表面区域均匀分布,以便干燥(大约1个小时)。然后使用三根由低TOC水预湿润的棉签擦拭钢板的表面。然后将三根棉签的尖端切入低TOC水的样品瓶(30 mL)中。分析前剧烈摇动所有的样品瓶。使用配备自动取样器的Sievers TOC分析仪(采用膜电导检测技术)对所有样品瓶(28个)进行分析。分析条件为:氧化剂流速为0.2 mL/min,酸流速为0.75 mL/min。每个样品瓶重复分析四次。舍弃各样品瓶的第一次测定数值,将后面的三次进行平均。然后将重复样品瓶的结果进行平均,显示于表1中。这些数据用于计算图1所示的百分比回收率。结论虽然化合物A至F在默克索引中描述为在水中“基本不溶”或“实际不溶”,我们通过实验测定其室温下的溶解度,其范围为百万分之几(ppm)。使用擦拭技术和TOC分析从不锈钢板上成功回收了这些化合物。本研究论证了使用TOC分析进行清洁验证应用的可行性。通过TOC分析,诸如A至F通常被认为在水中“不溶”的有机化合物实际上对于回收而言充分可溶。◆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