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苏州启幕,八大颗粒学奖荣耀颁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10/26 16:00:53
导读: 2024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隆重拉开帷幕。大会为期三天,吸引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颗粒学领域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颗粒大会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隆重拉开帷幕。此次盛会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颗粒学会微纳气泡专委会共同承办。大会为期三天,吸引来自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颗粒学领域的20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

大会现场

作为颗粒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交叉性最强、学术引领力最高的一次盛会,中国颗粒大会一直致力于提高学术引领作用,为颗粒领域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促进合作和展望未来的高端平台。本届大会以“汇聚颗粒大智慧,增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围绕颗粒学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进展、产业革命趋势和人才成长途径等展开交流。    

大会主席、上海大学胡钧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朱庆山研究员致开幕词

在致辞中,朱庆山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他表示,本次大会以“汇聚颗粒大智慧,增强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颗粒计算、颗粒与流体、颗粒与能源、环境与健康、医药与仿生、计量与测试、颗粒分离、颗粒制备、超微与纳米、发光颗粒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广阔研究与应用前景。期待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回顾过去,我国颗粒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提升了我国在全球颗粒科技领域的地位,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展望未来,我们深知颗粒科技事业任重而道远。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健康危机等,颗粒科技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苏州大学原副校长、苏州市科协主席路建美教授致辞

路建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首次参会深感此会议独特:其理念不仅限于学术交流,更着重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颇为高端。内容方面,会议议题多元,展现先进技术,体现了最前沿的进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探索,必将为同行带来丰富收获。

微信图片_20241026155319.jpg

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陈运法研究员主持颁奖典礼

为表彰颗粒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激励科技创新,推动颗粒学科的发展,提升颗粒学科影响力,促进颗粒领域人才成长,弘扬科学精神和学风,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颗粒学会设立了颗粒学奖。

图片1.png

颁奖典礼精彩瞬间

致辞结束后,大会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依次颁发2024 年度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学奖。随后,进入大会报告环节。

微信图片_20241026162403.jpg

苏州大学陈晓东院士主持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马光辉院士

报告题目:《可变构颗粒的设计制备和疫苗递送应用》

马光辉院士团队发展了一种均一微球微囊可控制备技术和应用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均一微球缓释制剂、分离介质、细胞培养微载体等。报告中,提出了以仿生可变构颗粒为底盘构建合成疫苗策略,对应递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需求;提出柔性仿生颗粒底盘的策略,构建流感、新冠、肿瘤等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并取得了优异效果;构建亚微米级可变形的颗粒化乳液,变形性可促进其穿过肌肉组织间隙,增强向淋巴结的递送,增强多级递送效率,实现鼻黏膜免疫增效;提出纳微结构结合的可变构颗粒型吸入疫苗构建策略,提高疫苗在肺部的沉积,一次吸入,诱导快速和长效免疫应答,有效预防传播。

日本京都大学北川进教授

报告题目《Exploring Soft Porous Crystals- Discovery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由大会报告和34个分会场报告组成,10月26日上午及10月28日下午,大会特邀5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主旨报告。10月26日下午至10月28日上午,34个分会场将同步展开,为细分领域与会者提供深入交流与探讨的宝贵平台。

分会场主题一览:1)颗粒计算;2)多相反应流理论及建模;3)流态化技术助力新质生产力;4)过程工程中的介科学与人工智能;5)面向绿色低碳过程的气液固多相流科学及应用;6)油气资源颗粒及技术;7)能源转化;8)面向未来的能源催化颗粒;9)矿物颗粒低碳高效利用;10)创新能源颗粒,培育能源颗粒新质生产力;11)钠电池材料与技术;12)含能颗粒;13)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气溶胶研究现状和展望;14)源排放颗粒物特征及其环境健康效应;15)二次颗粒物生成与老化及其对大气辐射的影响机制;16)核设施气溶胶行为研究;17)颗粒物与儿童健康;18)微塑料论坛;19)药物制剂与粒子设计;20)第三届天然和仿生颗粒论坛 : 向自然学习,造智能颗粒;21)吸入药物颗粒递送的前沿技术和进展;22)颗粒特性与测试;23)颗粒计量及标准化;24)神奇的二维材料;25)氮化物粉体、制品及应用;26)AI 赋能未来颗粒技术;27)亚稳态新材料的极端条件合成与先进表征;28)超微颗粒材料及应用;29)微纳气泡,为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质生产力;30)微纳米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31)发光颗粒的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32)颗粒分离材料与技术;33)同步辐射等先进技术及其在微纳界面结构与功能表征方面的应用;34)首届晶态多孔颗粒国际前沿交叉论坛。

更多大会精彩内容,将持续在后续报道中呈现,敬请期待。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中国颗粒大会
用户头像

作者:牛亚伟

总阅读量 10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