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CIS标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制定工作组成立(附详细名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1/08 09:15:59
导读: 为了规范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及应用,为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SCIS)经过评审,决定立项制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团体标准。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原位、非破坏性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分析、在线质量检测。同时,近红外分析仪器种类众多,且基于不同分光及检测原理,在多种行业或领域有程度不同的应用,存在着相关技术与仪器及应用名词术语标准欠缺,甚至同一技术与仪器的术语及其定义在不同应用时都不同,造成了仪器参数虚标及与应用效果不符,应用客户在仪器选择时面临标准不统一,验证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极大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而制约我国国产近红外仪器产业的发展。

为了规范近红外光谱仪器制造及应用,为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SCIS)经过评审,决定立项制定《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团体标准。

标准名称

起草牵头单位

标准号(暂定)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

天津大学

T/CIS 01001-XXXX

11月7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布通知,成立标准制定起草工作组,工作组名单如下: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术语》标准工作组

序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说明

1

李晨曦

天津大学

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组长

2

褚小立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3

陈孝敬

温州大学

教授

 

4

田燕龙

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总监/高级工程师

 

5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总工/研究员

 

6

徐晓轩

南开大学

副教授

 

7

黄越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8

李连

山东大学

副教授

 

9

熊智新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副教授

 

10

陈鑫郁

常州工学院

讲师

 

11

王家俊

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12

北京工商大学

副教授

 

13

蔡贵民

上海棱光

副总经理/工程师

 

14

王钧

江苏国钥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

 

15

闫晓剑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16

陈斌

江苏大学

教授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