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施耐德电气设立AI创新实验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7/10 17:33:23
导读: 施耐德电气正依托自身在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深厚数字化转型经验,以IT融合OT,推进AI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上海正式开幕,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受邀出席“智助双碳,有迹可循”2023智能趋势论坛,与嘉宾共话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如何助力减碳,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借助关键技术加快数实融合、走向绿色低碳,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张磊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然而在数实融合的大趋势下,AI等新技术发挥潜力的关键在于其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为加速AI在产业的创新应用,近日,施耐德电气在北京设立AI创新实验室,位于上海的AI创新实验室也即将挂牌成立。
 
  持续布局AI创新 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张磊表示,除了先进模型和算法,AI技术的关键价值还在于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满足产业需求,其落地有赖于深厚的OT运营技术。施耐德电气正依托自身在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的深厚数字化转型经验,以IT融合OT,推进AI创新与规模化应用。
 
  为此,施耐德电气正加快打造AI创新应用的孵化器,其AI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开拓“实体产业+技术生态+AI”的应用创新,探索AI技术在资产和工艺优化、基础设施管理、需量管理以及新能源管理上的应用,为各大产业的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赋能。
 
  作为创新成果之一,施耐德电气在今年的创新峰会上发布了企业级一站式、场景化、开放的AI模型生产与运维平台EcoStruxureTM AI引擎,将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融入AI模型,为业务负责人、运营经理、数据分析师等用户提供低代码乃至零代码的AI应用。该引擎显著推动了AI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实现生产力与效率的极大提升,让更多企业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获益。
 
  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生态协同的力量。为此,施耐德电气在今年3月启动“AI大施杯”算法大赛,激励更多开发者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楼宇、基础设施、工业和能源等实体场景中的应用,共同发掘低碳高效的发展潜力。首届赛事聚焦建筑领域的能耗预测和节能减排,吸引了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个人开发者在内的近千名参赛者。
 
  以AI夯实数字化实力 助力产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将AI等先进技术与其软件解决方案密切融合,为转型提供技术动力。同时,AI技术也持续强化了其软件能力。施耐德电气围绕AVEVA工业软件和ETAP全新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形成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的两大数字孪生,覆盖产品和资产全生命周期,结合AI算法和行业OT运营技术,使数字化技术真正落地、创造场景价值,助力各行各业提质增效、节能降碳。
 
  比如,施耐德电气中国区供应链就积极部署了基于AI的解决方案,包括视觉监测和预测性维护等。其位于北京亦庄的中低压工厂应用AI解决方案,实现了节能改造和能源系统优化,过去三年能耗降低10%。过去一年,AI解决方案已为施耐德电气中国区供应链带来数百万的直接成本节约。
 
  产业数字化加速发展,AI大有可为。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表示:“让AI发挥场景价值和商业价值需要两大支柱,一是IT与OT的融合,二是开放的业态。施耐德电气在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积累的强大OT能力,为AI等先进技术在各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我们也将继续秉持开放的心态,与上下游伙伴、开发者合作共创,共同挖掘数据价值,强化场景落地,赋能更多中国伙伴及企业,共同迈向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来源:施耐德电气]

用户头像

作者:情绪波动

总阅读量 6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