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首次披露!39家科学仪器公司的用人“内幕”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5/27 11:33:59
导读: 这39家仪器企业中既有从事仪器整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有主要生产仪器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还有少部分试剂耗材企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仪器仪表可谓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陆陆续续出现了一批行业领先的科学仪器上市企业,那么这些仪器企业是如何选人和用人的呢?他们的人员结构又有怎样的特点?仪器信息网本次统计了共39家上市仪器企业的从业人员情况,希望从中一窥端倪,这39家仪器企业中既有从事仪器整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也有主要生产仪器元件和零部件的企业,还有少部分试剂耗材企业。仪器信息网编辑将这些仪器厂商具体信息整理如下。本文中提及的数据和信息均出自各大仪器企业2021年财报。


39家上市仪器企业及其主营业务简介

厂商名称

主要业务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分析仪器的研制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研发、制造、整合及服务

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体外诊断试剂、医疗检验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主产品涉及分子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三大领域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识别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农产品检测、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领域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智慧环保及相关服务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医疗电子设备产品和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光学元件及产品的生产商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个核心主营业务“大数据、AI医疗业务”、 “光电业务”、“能源科技业务”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宁波理工环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信息化业务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分析检测、环境监测、生态治理及相关服务

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产品环境与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与综合分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环境试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仪器制造商和环境监测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运营服务,主营产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系统运营服务、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服务

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验检测及生物制品

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特种及民用光学镜头、光电系统、光学元组件等产品科研生产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精密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和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生物显微镜及工业显微镜、条码扫描仪镜头、平面光学元件、专业成像光学镜片及镜头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检测仪器仪表企业,主营业务为数字检测仪器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辅助检测服务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分析仪器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的研发、制造、销售、实施及运维

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测系统、环境生物污染控制装备及总有机碳分析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

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研制光机电一体化产品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光电检测信息系统及服务和智能生物识别信息系统及服务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及耗材和实验室建设及科研信息化服务

北京必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传感器和光电仪器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工业监测系统、检测分析系统及 MEMS传感器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以及实验室耗材和相关服务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工程、运维服务、数据服务和军工雷达部件的生产

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试剂的专业制造商和集成供应商

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业务(包括: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快速检测仪器和相关检测服务)、体外诊断快速检测(POCT)业务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质谱仪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研试剂制造商


上市仪器企业员工人数规模差距悬殊:最高14684人,最少为397人


在这些上市仪器企业中,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的规模也不尽相同。除了发展阶段的差异,这当然也与仪器企业面向的行业领域有较大的关系。

其中,人员规模最大的迈瑞医疗,主营业务涉及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员工总数高达14684人。此外,员工人数规模在5000-10000人间的仪器企业有3家,分别为聚光科技(6643人)、川仪股份(5057人)和安图生物(5031人);员工人数规模在1000-5000人间的仪器企业有22家,员工人数规模在500-1000人间的仪器企业有9家,员工人数规模在500人以下的仪器企业有4家,分别为阿拉丁,莱伯泰科,康斯特和南华仪器,而员工总数最少的南华仪器主要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与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员工人数规模仅有397人。



在这39家仪器企业中,除禾信仪器和纳微科技外,有30家仪器企业在2021年员工数量出现增长,最高为迈瑞医疗,员工人数2021年同比增长2851人,最低为力合科技,同比增长11人;但同时有7家仪器企业的人员出现缩减,它们分别是理工能科、必创科技、美亚光电、西陇科学、蓝盾光电、南华仪器和科华生物,具体人员规模变化情况详见下图。


人数变化.png



不同上市仪器企业发展侧重不同、行业领域特点鲜明


一般而言,仪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需要技术、生产、销售、财务、市场、售后、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间的通力协作。从这些仪器企业的员工结构可以发现,不同上市仪器企业间的人员结构比例差距悬殊,尤其以生产、技术和销售部门最具代表性。从技术部门角度看,从事环境检测的先河环保技术人员比例高达76%,而从事化学试剂的西陇科学技术人员比例仅为10%;从生产部门角度,从事综合光学元件及产品生产的凤凰光学生产人员比例为78%,对比之下先河环保仅有4%的生产人员;从销售部门角度,从事医疗电子设备产品和体外诊断产品的理邦仪器销售人员比例高达40%,而从事特种及民用光学镜头、光电系统、光学元组件等产品的福光股份仅2%负责销售。从下面的上市仪器企业员工组成图上可以看出,不同仪器企业在人员结构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同仪器企业的人员比例体现了其对于技术、生产、销售等的侧重程度,呈现了不同行业领域的鲜明特点。


注:由于不同仪器企业财报在人员分类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部分企业人员分类在统计时纳入了“其它人员”,所以部分企业统计结果可能有出入


从各仪器企业新增的人员类型上看,总人数增长较多的企业,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总人数增长较少的企业,主要的增长多数来自于技术人员的增加。

类型变化.png


约四成上市仪器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超过50%


再看各大仪器企业员工的学历分布,如果以本科学历作为分水岭,可以看到不同上市仪器企业的员工学历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如华大基因的本科以上学历员工约占82%,此外钢研纳克、禾信仪器、迈瑞医疗、安图生物、必创科技、理邦仪器、康斯特、皖仪科技、理工能科、美亚光电、莱伯泰科、远方信息、科华生物14家企业的本科以上人才均超过员工总数的50%。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约六成的企业50%以上的员工为专科及以下学历。


注:聚光科技本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员工约92%,蓝盾光电本科以上(含大专)学历员工约83%。


员工学历方面,不同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也各有较大的变动,如迈瑞医疗、海尔生物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增加相对较多,华大基因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相对增长较大,福光股份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出现流失,而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大量增加,川仪股份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增长较大,而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有所减少。各仪器企业2021年员工学历结构同比变化详见下图。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国内上市科学仪器企业都在积极扩大自己的人员规模,同时有少部分企业的人员规模出现缩减。其中人员增长较快的仪器企业,同时在进行生产、技术和销售等多个部门的扩张,而人员增长相对较少的仪器企业,多数主要增加的是其企业的技术人员。人才偏好方面,不同仪器企业在选人和用人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如华大基因、川仪股份偏好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同时也有如福光股份大量录用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的例子。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管晨光

总阅读量 1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3
全部评论(3条)
用户头像
老兵2022-06-01 19:13:51
谢谢提供帮助,很好的购买仪器的供应商。
0回复
用户头像
泉溪水2022-05-31 09:10:26
总人数增长较少的企业,主要的增长多数来自于技术人员的增加。
0回复
用户头像
1232022-05-28 06:51:06
了解一下啊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