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国产/进口采购比畸形倒挂 从“抗疫”设备采购引发的思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03/31 13:04:21
导读: 在剧烈动荡的市场环境下,本文试图从科学仪器的角度,就上述政府采购结果分析一下所谓“国产替代”的现状与担忧。

2020年3月10日,有网站发布了一条关于疫情期间定量 PCR 仪采购中标信息的汇总报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111台(金额约5700万)公开招标中,以赛默飞、罗氏、伯乐为代表的进口品牌仍然占据绝对领导地位,采购台数占比超过95%,而国产品牌中仅有上海宏石和西安天隆“两棵独苗”,共中标3台设备而已。无独有偶,疫情期间同样频繁出现在多家医院、疾控中心仪器设备采购名单中的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也基本被生物梅里埃、布鲁克等进口企业寡头所垄断(进口占比超过95%)。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上石油市场的波动,迅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崩盘,一轮新的经济危机似乎来临了。在剧烈动荡的市场环境下,本文试图从科学仪器的角度,就上述政府采购结果分析一下所谓“国产替代”的现状与担忧。希望能对科学仪器行业人员及政策制定者有所帮助,如能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幸莫大焉!

作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金标准”,新增或扩充荧光定量PCR仪成为医院和疾控中心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单项产品5700万元的投入,进口占比超95%,此结果具有其合理性。但如果从进口/国产厂商的数量比例来看,荧光定量PCR国内厂商已超过20家(进口厂商10家左右)。同时,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国产厂商超过10家(进口厂商少于5家)。国产品牌生产商数量均超过进口品牌,在国家大力支持高端科研设备国产化的大背景下,实际采购结果与之形成强烈反差。惜乎!

1.COVID-19疫情期间定量PCR仪采购占比情况(数据来源于网络).png

COVID-19疫情期间定量PCR仪采购占比(数据来源:网络)

2 COVID-19疫情期间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部分采购情况(数据来源于仪器信息网).png

COVID-19疫情期间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部分采购情况(数据来源:仪器信息网)

与仪器采购结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早在疫情初期,不仅国内定量PCR诊断试剂厂商以极快的速度研制出新冠诊断试剂盒,包括西安天隆、杭州博日、鲲鹏基因在内的众多国产定量PCR仪器厂商在危难中显担当,在1月底即捐赠了大量的仪器设备等物资第一时间驰援湖北,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无论国产试剂厂商,还是国产仪器厂商,在疫情面前均突显家国情怀,以更快的速度支持早期疫情防控,从而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迅速扩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口厂商的捐赠在2月中才“姗姗来迟”。不论从捐赠时间还是数量上来看,中国的疫情还是中国的厂商最给力!但笔者感到深深忧虑的是,实际发生的招标采购中,我们却把95%以上的国家资金“投票”给了国外厂商,这无异于给了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商“当头一棒”。令人扼腕叹息,也将极大的影响他们以后的热情与积极性。国家的疫情危机平稳度过,不能只靠民间自发的组织与贡献,更需要政府真正落到实处的引导与政策支持。

诚如国内一位企业高管所言,“需要捐赠时主动找到我们,我们也二话没说支持捐赠,但真正花钱采购时,却都给了国外公司。虽然当时确实是自愿的,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有些凉凉。”痛哉斯言!以后若再发生类似的灾难,我们还能见到那么多义无反顾的身影吗?

3 COVID-19疫情期间国产定量PCR厂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png

4 COVID-19疫情期间国产定量PCR厂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png

COVID-19疫情期间国产定量PCR仪厂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上:博日科技;下:鲲鹏基因;图片来源:仪器信息网)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笔者借着在科学仪器圈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简要地抛砖引玉、谈谈想法,同时欢迎业内朋友们共同探讨。

政策层面

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科学仪器在国家经济发展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科学仪器的研发投入力度,科技部设立了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将“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政策”持续执行。多项政策的出台,旨在为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大环境。国家层面对于本土科学仪器产业的顶层设计已非常明确,科学仪器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国产替代”的政策导向及整体趋势不会改变,这一大背景对于本土科学仪器厂商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虽然国家整体政策向好,但政策的落地程度及执行力度从目前来看并未显现预期效果。例如:

1. 从采购比例来说,大部分地区的政策要求并未明确界定对国产设备采购的倾斜比例。

2. 如何确定国内是否有同类产品?

3. 怎么判断国内产品性能是否满足需要?

4. 具体由哪个部门牵头编制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清单?

5. 仅靠招标人或几位评标专家临场拍板的做法是否合理?

诸如此类执行层面的具体实施程度,不可不说是导致“国产替代”尚未真正迎来开花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可执行政策,为国产仪器打开更通畅的大门,可能是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助力国产设备真正腾飞的落脚点。例如:

1. 由国家统一开展国产首台(套)仪器设备的认定工作,增强权威性和准确性;

2. 建立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项目;

3. 搭建国产检测设备厂商与检测机构对接和交流的平台,解决国产检测仪器市场推广中缺乏权威技术验证数据和检测方法的瓶颈问题;

4. 针对政府资金购置科学仪器的情况,可通过增加最小国产仪器采购占比进行限制;

5. 规定严格的奖惩条款,如果国内已有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同类仪器,却仍采购进口仪器的单位,一经发现要进行追责并给予相应惩罚。

总之,政策制定及执行层面亟须在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才能将好的政策落实到位,真正为国产企业打开大门。

用户层面

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前十位的商品中,科学仪器赫然在列。进口仪器在国内市场很受欢迎,很多大型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和省部级检测机构的实验室里,满眼都是进口仪器。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往往超过其全球市场的10%,在中国市场的年增长率也常年居于10%以上。

反观国产仪器,很多用户却不愿用、不敢用。诸如“国产仪器不能满足我们需求”、“国产仪器暂不考虑”、“国产仪器不行”、“花大钱买进口仪器,出了问题是仪器的问题,与我无关;但为了省钱买国产仪器,出了问题,我就会担风险”的观点在不少国内用户心中根深蒂固。

从客户的购买心理来看,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1. 不小比例的中高端仪器国内尚无可匹配产品,或技术水平达不到应用需求,用户不得不选择进口品牌;

2. 早期一些国产设备留下的产品质量差、稳定性低等使用体验,影响较深,部分用户虽然支持国产进口替代,但更担心重蹈覆辙,不敢选择国产品牌;

3. 除企业及经费有限的单位外,多数科研及医疗机构资金充裕,且存在使用惯性,很多实验室不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验证和评价国产仪器,对进口仪器有“盲目崇拜”的思想。

4. 问责心理 花大钱买进口仪器,出了问题是仪器的问题,与我无关;但买国产仪器,出了问题,我就需要承担决策责任。

针对问题1,是我们所有国产厂商需要卧薪尝胆、脚踏实地去做的事情。但毋庸置疑的是,国内科学仪器制造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很多国外厂商的生产基地、重要零配件供应商都身处中国。充分发挥出中国基础制造业产业优势的一天会很快到来。

针对问题2,笔者认为,以往的经验是上一代留下来,但现在的中国,已经是苹果手机、特斯拉等高端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而且在科学仪器行业,一大批的海龟技术专家与国际公司的高管人才已经投身进来,创立了一大批相关的公司。确实需要摘掉过去的“有色眼镜”,从客观的角度,用产品性能对比的客观方法,重新审视国产科学仪器。尤其包括上海宏石、上海仁度、鲲鹏基因在内的不少荧光定量PCR仪国产厂家通过对旗下产品的扎实打磨、严格的性能PK及值得信赖的服务,已经达到或超越进口产品的水准,并获得顶级科研及医疗机构的青睐。笔者建议用户端不妨以发展的眼光更新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只要愿意尝试,用户端是绝对能够淘到质优价好的国产仪器瑰宝的。

针对问题3,购买国外先进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本无可厚非,但应避免对进口仪器的依赖或“盲目崇拜”,毕竟无论进口还是国产,核心在于产品本身,而非出身。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更多落地性强的政策支持,发挥高端用户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在产品品质靠谱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攻占标杆客户,树立市场口碑。

针对问题4,国内厂商应该以产品品质为前提,以优秀的售后服务为保障。消除采购决策者的心理障碍,也保证产品售出后的使用率,才能赢得越来越好的“口碑”。当然也希望政策层面,给予采购决策者“试错”的权力与保护措施,才能真正扭转“国产/进口采购比倒挂”这一现象。

结语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的发展模式。其以很小的市场孕育出了岛津、日立高新、日本电子、尼康、奥林巴斯等巨型企业,在2018年全球科学仪器公司20强中占据5席,而中国无一入选。

以笔者的经验,日本客户以选择“日本产”为第一选择,在有本国产品的前提下,基本不考虑其他国家的产品。这使得日本市场经常成为欧美公司的“噩梦”与“滑铁卢”,让其在巨大的日本市场,只能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欧美公司在日本的高管离职率高居全球之冠。在这样的市场土壤逐渐孕育下,日本公司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逐渐成长起来。其市场土壤给予了日本企业足够的生存、试错与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才有了日本企业从模仿到创新超越的机会。

同时,日本企业也专注于各自领域,持之以恒。员工雇佣终身制等制度,也让日企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将自己的产品与技术持续迭代与更新,从而在企业发展这个“比耐力”的赛跑中逐渐胜出。

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内企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间窗口,我们应该埋下头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产品与技术,迎难而上!当然也希望能获得政策层面及广大国内客户落到实地的支持。在此大环境下,笔者相信20年后,全球科学仪器公司20强排行榜里一定会出现多家中国企业。

笔者的乐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疫情期间科技部正式发文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笔者也深信,我们的科学、医疗工作者也不希望长期以SCI作为唯一的风向标和评价标准,不希望长期被SCI期刊对进口设备偏好捆绑(事实上,这种捆绑心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证明是一个不必要的执念)。让我们一起期待,并勉力推进,用“中国智造”的科学仪器,帮助科研工作者把论文更好地写在祖国大地上!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logo
鲲鹏基因
网友评论  6
全部评论(6条)
用户头像
tencel2020-04-09 11:10:06
其以很小的市场孕育出了岛津、日立高新、日本电子、尼康、奥林巴斯等巨型企业…… ……让其在巨大的日本市场,只能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 很小?巨大?
0回复
用户头像
jing1tao2020-04-06 10:03:36
科研技术艰辛。道路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证明
0回复
用户头像
穿越时空2020-04-02 06:47:28
是不是那些采购的想出国考察一下外国仪器企业。
0回复
用户头像
Jalen2020-04-01 18:43:10
努力吧!!
0回复
用户头像
Fungilab2020-04-01 12:03:42
说得好,早就该说出心中的闷气。
0回复
用户头像
西北风2020-04-01 11:54:27
打造大国工匠。
1回复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