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电子烟VS传统香烟 检测真相颠覆认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8/15 14:09:50
导读: 电子烟可通过雾化手段将含有尼古丁的烟液变成蒸气让用户吸入。许多厂家声称,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有助戒烟。然而,吸烟者只有完全戒除尼古丁,才能最大程度受益。

  仪器信息网讯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7日称,目前已收到127例在使用电子烟后癫痫发作的病例报告,这意味着电子烟可能存在新的潜在安全问题。这是该机构4月以来再次提示电子烟可能存在相关风险。该机构正在调查电子烟与癫痫发作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系。美药管局表示,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在使用电子烟后经历过癫痫发作,而癫痫发作或惊厥已知与尼古丁毒性有关。还有研究显示,这些现象与意外吞入电子烟液有关。但最新报告的病例显示,使用电子烟可能会直接导致癫痫发作。

  该则消息无疑为风雨飘摇的电子烟市场蒙上了一层阴霾。

  电子烟主要由电池、加热蒸发装置和装有烟液的烟管组成,可通过雾化手段将含有尼古丁的烟液变成蒸气让用户吸入。许多厂家声称,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有助戒烟。然而,没有充足证据表明电子烟有助于戒烟,吸烟者只有完全戒除尼古丁,才能最大程度受益。

烟油雾化过程、电子烟结构.jpg

烟油雾化过程、电子烟结构 图自电子烟技术

  “电子烟对人体无疑有害。首先,电子烟本身对人体就具有危害性;第二,电子烟会对不使用电子烟的人带来不良影响,让未成年人、孕妇等本来不使用电子烟或卷烟的人,吸入电子烟释放的有害物质;第三,现有科学证据尚不能证明电子烟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第四,电子烟可能成为年轻人尝试卷烟的‘通道’,让更多年轻人成为烟民,破坏现有的控烟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技术官员印曦表示。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部门官员维纳亚克·普拉萨德也指出,电子烟等产品与传统香烟的危害相同,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前者没有可见烟雾。

  电子烟的分类

  根据《2019世卫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的分类,电子烟主要分为加热烟草和加热烟液两种:一种称为加热烟草制品,通过烘烤加热烟草(而非直接燃烧烟草)的方式产生烟雾;另一类被称作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又称为“雾化型电子烟”,通过加热烟液产生气溶胶以供使用,这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主流的电子烟产品。

  电子烟的危害

  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分别利用科学仪器对电子烟和传统香烟分别进行了测试。

  根据气相色谱检测的结果,从电子烟和传统香烟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扫描图可知,传统香烟测试检测出大约有6000种化合物,其中包括大约一百种已知有害物质。电子烟相对而言,检测出的有害物质相对较少,前提是电子烟配方并未添加其他复杂成分。

传统香烟.jpg

传统香烟 图自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

标准电子烟.jpg

电子烟 图自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

  在另一项毒性测试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健康的细胞放入培养皿,然后导入相同尼古丁浓度不同种类的电子烟烟雾和传统香烟烟雾。来测试细胞受烟雾影响的存活率。实验人员导入传统香烟烟雾后,通过细胞计数仪分析,受香烟烟雾影响的细胞存活率只有6%,证实了吸烟的确有害健康。电子烟在不同的香料之间出现了差异,受椰香朗姆酒味影响的细胞存活率达53%,而令人担忧的是,受薄荷味影响的细胞存活率仅25%。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可能并不低。

传统香烟细胞存活率.jpg

传统香烟 图自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

椰香朗姆酒味电子烟.png

椰香朗姆酒味电子烟 图自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

薄荷味电子烟.png

薄荷味电子烟 图自英国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烟:奇迹抑或威胁》

  很多人认为,电子烟“不释放焦油”,对人体危害相对卷烟较小。在他们看来,电子烟的传播推广对控烟有帮助,国内舆论对电子烟的态度未免过于苛刻。他们还引用世界卫生组织《2019全球烟草流行报告》的片段指出,电子烟的危害相比卷烟要低。

  印曦认为这种观点是断章取义,并指出基于当时的调研数据,电子烟释放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比卷烟低,但是目前其风险水平仍未量化,结论并不等同于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低。因此宣称电子烟相比卷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低,在科学上缺乏依据。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认为,医学界在评估烟草的致病情况时,需要将烟民每天吸烟的支数和吸烟的烟龄(年数)纳入考量。目前电子烟上市时间短、种类多、添加物质各异,现有电子烟致病的数据尚不充足,医学界还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才能对电子烟和卷烟的危害性进行科学系统的比较评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宜群指出,不能以电子烟“不释放焦油”等作为证明电子烟“危害比卷烟小”的依据。“电子烟释放的物质里,含有有毒甚至致癌物;而且,目前市场上电子烟品种成百上千,尼古丁添加量缺乏标准,香料、添加剂五花八门,无法定性定量地与卷烟进行比较。”

  电子烟的监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第八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的报告,在全球195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在30个国家中受到禁止,在65个国家中受到管制。其中,29个国家将其作为医疗产品进行管制,18个国家作为烟草制品进行管制,31个国家作为消费产品进行管制,有些国家综合采用以上管制措施。

  2016年5月20日起,欧盟开始实施《烟草制品指令》修正案,将电子烟分成了新型烟草制品、药品或医疗设备、一般消费品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宣称戒烟等医疗效果的电子烟,被列入药品或医疗设备管制;含烟草提取物的电子烟,则纳入新型烟草制品管制,除非生产商选择作为药品管制;对不含烟草提取物的电子烟,则作为一般消费品,未实施专门管制。

  2016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法案,将电子烟作为烟草代用品纳入联邦监管。监管措施包括:禁止销售烟草给18岁以下的青少年(无论个人还是网上零售商)、必须通过带照片的证件核实购买者年龄、自动贩卖机禁止销售烟草产品(除非是仅向成人售卖的贩卖机)、禁止发放免费电子烟样品等。这一法案还确定了电子烟产品上市许可制度和一系列的审查授权制度。

  在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电子烟则被列入了禁售范围。在日本,含有尼古丁烟液的电子烟产品在全国禁售,除非获得药品许可;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则可以作为消费品合法销售。在电子烟标签和广告等领域,日本没有专门立法,但供应商必须遵守制药或消费品的规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徐晓新指出,电子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监管颇为复杂,可能至少需要涉及食品药品监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

  “电子烟烟具,很大程度上可归属于电子产品;而用户使用电子烟的过程,是将蒸汽吸入口肺,直接影响到用户健康,这又与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部门密切相关。目前多数烟液中的尼古丁是从烟叶中提取,因此含尼古丁烟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烟草制品的属性;但合成尼古丁技术的发展,可能又会改变这一属性。”徐晓新表示。

  电子烟监管涉及到不同维度,如最低年龄限制、烟具产品标准、烟液产品标准和成分标识、电子烟广告促销行为、电子烟税收制度等。由于电子烟问题的复杂性,涉及的归口部门包括了工信、工商、质检、卫生、公安、海关、商务等。电子烟监管不能仅靠单个部门来推动,需要规划设计好完整的监管框架。


  拓展阅读

  2019年,仪器信息网特针对粘度计用户发放有奖调研问卷,只需不到3分钟,10元话费送不停!全文链接如下: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806/490587.shtml

  有奖调研问卷电脑端链接:http://magicguancg.mikecrm.com/YHbm2A0

  有奖调研问卷微信二维码:

粘度计有奖调研问卷二维码.jpg

  特向认真完成调研问卷者提供总计200份10元话费奖励,只要你够走心,小编还将择优选取10名用户,奖励50元话费!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管晨光

总阅读量 13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5
全部评论(5条)
用户头像
ldgfive2019-08-16 10:53:45
原来还有这么多知识,学习了
0回复
用户头像
symmacros2019-08-16 10:41:33
电子烟也是有危害的。
0回复
用户头像
沙漠兄2019-08-16 07:43:53
电子烟就是一噱头,一样有害健康!远离为妙!
0回复
用户头像
luo20062019-08-16 06:55:15
是否有新危害!
0回复
用户头像
玉米2019-08-15 20:45:04
学习了谢谢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