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主编,负责主持仪器信息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闻生产、网络研讨会策划、市场调查研究等工作。在过往几年中采访了数十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仪器行业领袖,实地走访过数十家仪器企业和实验室。

阅读TA的文章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下一代神药?关于抗癌新贵CAR-T工艺的一些思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8/07/18 16:05:13
导读: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引发了人们对于血液病的治疗和药价的关注。借此话题,我们来共同讨论下有关抗癌新贵CRA-T工艺的一些问题。

  2017年诺华和Kite先后上市了世界上前两个CAR-T的新药,其后的市场表现将成今年整个制药行业关注的焦点。CAR-T在科学界研究已经将近30年,随着CAR-T新药的问世,CAR-T产业化萌芽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目前CAR-T产业化技术、上下游还处于早期的起步阶段。CAR-T的工艺、质量、相关设备、自动化程度在未来的几年里会不断地快速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CAR-T工艺的研究探索

  CAR-T工艺是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才逐步建立起来的。90年代前后提出了CAR这个概念,最早的一些CAR-T的研究是在非常原始的条件下进行的。97年Carl June最先报道采用CD3和CD28的抗体来共同刺激T细胞,发现它能够很好的把T细胞的活性提高到很高的一个程度。04年之后又陆续发现了4-1BB等其他的新品。大概在09年,美国最领先的、最早的科学家团队,基本上建立起了更大的临床实验工艺。当时不管是采用4-1BB、CD28还是采用慢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已经建立比较多的实验室方法。MSKCC的课题组在09年也基本形成了一个接近现代的CAR-T工艺的雏形。现在的CAR-T工艺,无论是否是封闭式,大体流程都是从患者体内的采血,把血样运输到生产的GMP中心,进行细胞的激活,慢病毒转染以及细胞的扩增、最终制剂生产和质量放行,最后再回到医院回输给患者。这是一个自体CAR-T治疗的大概框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我国已经有二十几家企业已经申报CAR-T的临床试验,几乎每家的CAR-T工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虽然过去的20年已经形成了大致的工艺框架,但是这个工艺的细节仍然有很多我们没有太清楚的部分,仍然有很多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去年诺华的产品Kymriah成功的上市了,可以说是CAR-T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但诺华CEO表示:“我们仍然要持续优化CAR-T的工艺,在扩展适应症的同时将这一疗法带给更多的癌症患者。我们应该以一个积极地态度来对待CAR-T工艺的进步,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创新。”

  CAR-T工艺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一个药品的问世最重要的还是药品的临床效果,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药品的成败。CAR-T工艺也是如此。CAR-T的生产工艺对于疗效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成败的一项。不同的工艺对于临床效果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不断完善CAR-T工艺是CAR-T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CAR-T工艺面临的挑战

  CAR-T的工艺总体上可以分为基因载体的制备、T细胞的制备和工艺的研究策略这几个方面。基因载体的制备、T细胞的制备最重要的无疑是实现cGMP级别的生产流程,另外产业化阶段大量的T细胞的制备、基因载体的纯化、CAR-T的活性的检测方面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药神》,引发了人们对于血液病的治疗和药价的关注。在线工艺和CD导致了CAR-T工艺的生产成本较高。怎么样降低成本,能够让中国人用的起CAR-T的新药,也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CAR-T工艺的研究可借鉴前人的经验,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面临的困难也将一个接一个。但是CAR-T工艺不会停留在今天,也不能停留在今天。

  我们国家从去年开始接受了CAR-T的新药申报,把它作为生物制品的一个产品来对待。这意味着CAR-T的产业化发展迎来了春天,CAR-T的工艺研究也必将百花齐放。相信未来的CAR-T工艺会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对于晚期癌症的治疗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撰稿:吕卓恒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踏刃而来

总阅读量 9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