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韩春雨的“热”与“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6/08/08 13:56:20
导读: 十年如一日埋头在自己的简陋实验室做研究的“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网红”,而且一度被称颂为“韩春雨现象”。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韩春雨“诺奖级”科学家的帽子还没捂热,其实验结果因无法重复而招致的真伪质疑就已经纷至沓来。

  十年如一日埋头在自己的简陋实验室做研究的“三无”副教授韩春雨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网红”,而且一度被称颂为“韩春雨现象”。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韩春雨“诺奖级”科学家的帽子还没捂热,其实验结果因无法重复而招致的真伪质疑就已经纷至沓来。

  面对各种质疑,发表韩春雨成名论文的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表示“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而韩春雨一方也回应称“正在持续实验,将适时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从默默无闻的“三无”副教授到前几个月被誉为“诺奖级”科学家,再到现在被质疑为“造假者”,这样的悲喜剧情不免令人感叹“人生的大起大落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舆论对韩春雨做出如此天壤之别的评价,一方面折射出当下的社会心态失之浮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科研人员在追求颠覆性创新时会遇到“创新”的窘境。

  无论如何,在调查结果和公开验证结果出炉之前,武断地将韩春雨判定为“造假者”是不明智也是不负责任的。即便是结果出炉之后,要盖棺定论也应严格区分科学上的证伪与主观上的作假。因为有违科研诚信的学术造假可以当下立判,而科学的真伪需要历经漫长的时间长河进行验证,切忌将二者混为一谈。

  其实抛开对韩春雨学术成果的创新性与真伪质疑不谈,单就其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中放下功利心坐十年冷板凳的坚守而言,典范意义仍在。韩春雨之所以会如此备受追捧,正是因为如今像他一样不为房子车子而只是潜心科研追求真理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态度在今时今日仍极具借鉴意义。希望若干年后,科学家不再是科研“老板”,而是能够潜心追求科学真理坐得住冷板凳的人;“韩春雨”式的冷板凳科学家不再是“特立独行的驴子”,而是“泯然众人矣”。

[来源:科技日报]

用户头像

作者:阳离子

总阅读量 300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