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四极离子阱关键部件和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技术成果鉴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5/07/21 11:04:30
导读: 2015年7月11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对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四极离子阱关键部件和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鉴定会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主持,委员会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工作组技术研发总结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和用户报告等详细汇报,并现场观看了实物视频,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询问和了解。

  2015年7月11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对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四极离子阱关键部件和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鉴定会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主持,委员会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工作组技术研发总结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和用户报告等详细汇报,并现场观看了实物视频,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询问和了解。最后,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对专家们提出的有关仪器性能、应用、指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和阐述。

鉴定会会场

鉴定专家听取研究人员对科技成果的详细介绍

  在听取项目汇报、实物视频以及现场答疑之后,专家组经过认真地讨论,一致同意并通过了“四极离子阱关键部件和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

  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在在四极离子阱关键部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首先发明了用价格低廉、易加工的平面印刷线路板制作离子阱电极(PCB电极)的技术,克服了传统双曲面电极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研究实现了高阶场分布的调节和优化。成功研制了高性能的线形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同时研究发明了栅网电极和三角形电极等结构简单、易加工的离子阱质量分析器,解决了四极质谱仪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的难题,使得四极质谱仪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了四极离子阱质谱仪国产化的进程。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印刷线路板离子阱(PCB离子阱)

栅网电极离子阱

  他们还研究发明了可以同时分析多种样品的PCB阵列离子阱分析器,成倍地提高了质谱仪器的分析速度和灵敏度,实现真正的高通量质谱分析。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他们还对离子阱质谱中的串级质谱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发明了通过改变偶极激发电磁场频率实现碰撞诱导解离和串级质谱分析的方法,克服了离子阱质谱串级质谱分析的低质量截止值的难题,提高了碰撞诱导解离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得到更多的低质量端碎片离子信息。

PCB阵列离子阱

  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先后获得了国际发明专利授权5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0项,申请发明专利22项。在包括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等科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SCI)。

  专家组认为研发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强,所发明的PCB离子阱和离子阱阵列技术国际领先,四极离子阱的质谱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她认为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建了一支起点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就拥有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分析技术的空白,为推动国产质谱的研究开发和实现产业化做出了贡献;期望复旦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再接再厉,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学技术,促进国内分析仪器产业的进步。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标签: 成果鉴定
用户头像

作者:guohn

总阅读量 75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1
全部评论(1条)
用户头像
大鹏展翅2015-08-17 15:48:35
这篇文章没有演示四级杆技术的离子通过效率,开会,做报告的验收是中国特色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