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江苏:七成水质监测站实施第三方运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9/13 09:10:14

江苏探索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分离

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成

七成水质监测站实施第三方运营

  江苏省近年来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之路,以创新现代环境监测模式为引领,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立足点,坚持长效管理,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力争满足"三个说得清"的要求。

  推进政事分开,探索现代化环境监测模式

  江苏省结合事业单位岗位改革,逐步实现环境监测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的分离,解决影响监测发展和数据质量的体制机制问题。

  江苏环境监测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社会资源分工合作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模式。

  江苏省监测行政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测体制机制、制定各项监测制度、编制规划计划、加强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协调解决重大环境监测问题上。监测机构则重点抓好业务技术,实现技术立站、科学监测,使环境监测行政管理部门成为管理的龙头,各级环境监测站成为技术的龙头。

  江苏组建了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力争通过强化环境监测能力认定与资质管理,建立有效的准入和淘汰机制,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加强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管理。

  此外,江苏省先后成立了苏协环境技术研究院(民办非企)和苏力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在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三同时"验收监测、总量减排监督性监测等监测任务,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

  加强政策研究,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质量管理模式和手段的创新成为必然。针对环境监测队伍发展较快、人数众多的特点,江苏研发了上岗证理论机考系统,并根据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组织专家修订题库,优化考核流程。

  为完善各级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规范监测工作,尽快解决目前存在的监测数据可比性、公信力不强的问题,江苏正在研究建立区域环境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体系。目前,正开展探索地表水断面监测数据可信度评估工作,就监测过程的各个环节开展细化和量化研究。

  目前,苏州等地已经以公开招投标方式向市场购买环境监测服务,由第三方社会检测公司承担具体的环境监测试点工作。这样,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可以从具体的监测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精力从事环境监测的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和技术研发,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部门。

  拓展质控范围,强化质量管理全过程控制

  据了解,符合质量要求的监测数据必须具备"五性",即监测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以及监测结果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点位设置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能否客观、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十一五"末,江苏及时开展了"十二五"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工作,逐步加强监测点位的标识管理和监督检查。目前,江苏已建成"高标准、全覆盖、最先进"的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江苏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已实现了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和空气日报、预报在网上的实时发布。

  在水质自动监测方面,江苏建立了"二级质控、第三方运营"的管理模式,着力从技术培训、制度建设、定期巡检、定期考核以及质控考核5方面开展质控工作,确保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可比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为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监控预警、生态补偿、目标考核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据统计,江苏28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中,已有206个实施第三方运营维护,第三方运维比率约73%;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站178个,其中有62个采用第三方运营维护方式,第三方运维比率为34.8%。

[来源:中国环境报]

用户头像

作者:杨改霞

总阅读量 21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