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光明1年被检4553次引热议 质检人员称走个程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8/30 18:24:55

  新华视点:4000多次抽检能否喝上“放心奶”

  新华网上海8月30日电 “2011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这么抽(检)会抽死人”,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近日一次讲话引发了消费者高度关注。

  4000多次抽检,消费者还担心喝不上“放心奶”,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让人们增强信心?

  强调“4000多次检查”意在何处?

  在日前举行的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郭本恒本人认为,中国乳企生产硬件配备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检测手段、质量控制等都很先进,不应妄自菲薄。

  但他有关“2011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的话,引发了舆论界的诸多质疑:真有那么多次抽检吗?如果乳制品企业管理先进,为何不时爆出“质量门”?

  针对这些质疑,光明乳业公关总监龚妍奇回应称,有关抽检次数多的言论并非抱怨,而是传达两层意思:一是企业在加强自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是空前的,请消费者理性对待乳制品质量;二是向乳制品企业传递信心,希望大家不要失去信心。

  龚妍奇同时表示,中国乳制品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奶源建设没有跟上消费、加工的发展;想要提升奶源的质量,需要兴建万头规模场,同时需要更先进的饲养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乳制品企业要在牧场上多投钱。”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亦在出席此次年会时称,目前我国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是标准定低了?还是检测有漏洞?

  4000多次的抽检,为何还是往往堵不住乳制品的质量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标准落后、被一些企业寻着漏洞,是导致乳制品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说,我国对乳品检测标准中的部分指标,与发达国家标准相比显得宽泛。以原料奶为例,国际标准中会有“体细胞”标准,是判断牛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我国标准中没有这一项目。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说,生鲜乳国标的调整容易被认为是对落后生产方式的妥协,这一方面造成国外乳制品可以在我国“横行霸道”,另一方面让符合国标的乳制品难以“走出国门”。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认为,国内生鲜乳的部分标准比国外要低,仅仅达到国标是不够的。很多企业在奶源充足时,就按高标准收奶;奶源不足时,就按国标收奶,这样导致一些奶质较低的乳制品也能在市面上流通。

  与此同时,标准执行不严、有随意性,导致一些企业学会了应付抽检。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缺乏监督,一些企业在收奶过程中通过“稀释”的办法,让不合格的原奶进入产品链。例如,曾经就有违规的企业发现奶农的原奶抗生素指标超标,就压价收购,然后将这些奶混入工厂,一稀释就达标了。

  一些驻场检测人员没有恪尽职守。业内人士反映,在一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遇到驻场的质检人员,该质检人员表示,自己并不对出库单等材料上的签名负责任,“只是走个程序而已”。

  “4000多次抽检,不能解决质量问题,说明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曹明是说,近几年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问题大多出在前一阶段,即饲料到奶源这一产业链如果监管不加强,后一阶段就算加大抽检力度,也会防不胜防。

  想喝“放心奶”,首先保奶源

  业内人士指出,乳制品安全的深层原因在于奶源质量。

  “中国乳业发展的现状简单说,就是加工环节的巨头、养殖环节的矮子。”宋亮认为,近几年政府先后建立食品安全危机预警机制、乳品追溯制度、乳品企业诚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都是在强化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但乳制品安全问题更多可能是奶源引起的。

  据了解,我国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较低,有一半以上的奶牛养殖是小规模的或散养的,这就给奶源安全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与养殖相配套的防疫、挤奶、饲料等服务体系未完全建立,导致奶农的抗风险能力较弱。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专家指出,不能停留在“符合国标”就可以了,而要加强源头监管和全产业链监管;同时,还要不断投入资源,提升奶源的质量。

  曹明是说,后一段抽检频率应该适度,前一段监管有必要加强,或者由政府、企业、奶农共同出资,在收购原奶时引入独立第三方检测,从源头监管,加强整个过程监管。

  同时,要鼓励社会分工和专业养殖,进一步壮大奶农合作社,让养殖企业与加工企业在地位上更加对等,具有相应的奶价定价权和话语权,形成“优质优价”的原奶价格机制,让企业和奶农都能放心。

  宋亮说,要加快养殖业向现代化产业推进,在企业与奶农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逐步发展规模化养殖,建立与养殖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体系。

  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一方面,要提高我国奶牛饲养水平,加强现代化专业管理;另一方面,逐步淘汰一些小散户,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大型牧场”。

[来源:新华网]

用户头像

作者:杨改霞

总阅读量 217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