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要让“黑名单”变成“催化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2/01/13 08:58: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会议提出,要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实现银行、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工业、保险、统计等多部门质量信用信息互通与共享。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1月12日《新京报》)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掺假造假、缺斤少两、降低生产标准等质量失信行为屡屡出现,既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损害企业形象,甚至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构筑质量信用体系已变得迫在眉睫。 基于此,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郑重提出,要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不由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这不仅能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也能促使各类企业严格守法、诚实守信。

  然而,尽管这项政策很及时,也符合民意,但事实上,公众对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10月实施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中即明确提出,要建立企业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可3年多过去了,由于没有配套机制作保障,这项制度沦为了一纸空文。

  经济学规律显示,只有失信成本远大于失信收益时,失信行为才会真正降低。所以,国家即将构建的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必须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一方面,要让消费者成为监督的主角。食品安全领域头绪繁多,仅靠质检部门会力不从心,必须形成公众与官方互动、相互配合的监督模式。

  其次,要做到公开透明。由于大部分企业是当地纳税大户,基于地方利益的考量,职能部门在公布“黑名单”时很可能会人为过滤。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性通报制度,何时公布、何地公开,起码要由省一级部门统一操作与实施。

  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法律惩罚机制。法律惩罚由司法制度和司法环境所决定,若执行到位,这项惩罚机制理应最为奏效。

  近年来,无论是食品、药品等企业,还是与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相关的企业,因行业自律的缺失、诚信意识的淡薄,质量信用问题一再挑战消费者心理底线,公众的消费信心屡受致命性打击和重创。

  究其根源,主要是法律对失信企业的处罚软弱。唯有法律惩罚机制的完善与到位,才能让质量失信“黑名单”成为扭转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的“催化剂”。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户头像

作者:叶子

总阅读量 69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