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日本福岛核泄漏放射量达到6级重大事故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1/03/26 17:29:15

  福岛核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很有一股“长期抗战”的架势。放射物质泄漏的源头,至今还未确定;“抢险”作业一直没有大的进展;核泄漏的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形势发展的前景,很是不妙。

  目前,不仅福岛周边十几个都县的大气、土壤、海水和自来水受到了立体式侵害,就连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冰岛、法国等国,也纷纷宣布检测到了放射性物质。事故发生已经两周,危局到底能否控制住?何时才能够控制住?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日本政府、“东京电力”的心里都没底。

  厂房积水辐射浓度“超超高”

  3月24日,三名准备在3号机组涡轮厂房内铺设电缆的工作人员遭受了严重辐射,其中2人皮肤被β射线灼伤。

  “东京电力”表示,有2人在作业时未穿高筒靴,双脚直接浸泡在水里。“前一天现场调查时几乎没有积水,辐射量也较低。因此,即使当时听到辐射测量表响起警示音,也以为是仪表故障,因而并没有停止作业。”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5日公布称,3号厂房当时积水深度约15厘米,其中的放射性碘、铯和钴等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达每立方厘米390万贝克勒尔,超过正常运转状态下原子炉内存水辐射浓度的1万倍。

  燃料棒或已受损并发生裂变

  福岛核泄漏事故发展到现在,外界已经认识到,局势更加严峻了。

  有核能专家指出,原子炉运转时内部存水的辐射浓度已经相当高,而与外界相通的厂房积水里的放射性物质浓度较之高出1万倍,说明丧失冷却功能的3号机组反应堆或乏燃料池内的部分燃料棒已经损伤,并且,受损的燃料棒极可能开始释放出核裂变物质。

  此外,“东京电力”24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放水口南侧330米处对海水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显示,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0.23贝克勒尔放射性锆95。锆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东京电力”使用其作为核燃料棒的外层套管。有分析指出,上述检测结果证明,燃料棒的高热度已经融化了使用锆金属制成的外层套管,并开始发生裂变和外泄。

  放射物质总量达6级“重大事故”水平

  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近日启用“紧急状态放射能影响快速预测系统”(SPEEDI),以近期各地的放射能测定值为依据,对福岛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扩散量的数值进行了推算。结果显示,从事故发生的12日上午6时至24日零时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放射性碘的总量约为3万万亿~11万万亿贝克勒尔。这个数值已经超过美国三里岛核事故(5级),相当于国际评价机制的6级“重大事故”水平。而部分地区的土壤核污染水平,已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相当。有分析称,核泄漏依然在持续,核电站周边的土地很可能无法再继续使用。

  根据国际原子能现象评价机制(INES),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性为最高等级7级的“特大事故”。官方说法是,切尔诺贝利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总量达到“几万万亿贝克勒尔”,也有说法认为,那次事故的放射总量实际为180万万亿贝克勒尔。

  3月18日,日本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核事故等级由4级提升为5级。但从目前的泄漏水平看,很有可能将对本次核泄漏事故的严重程度重新进行评估。

  土壤污染程度比切尔诺贝利“强制迁移”标准高6倍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每平方米放射性铯浓度达到55万贝克勒尔的地区,被划为“强制迁移”区域。而在距福岛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饭馆村,20日从每公斤土壤中检测到16.3万贝克勒尔铯137,换算后为每平方米326万贝克勒尔,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强制迁移”标准的6倍。

  京都大学原子炉实验所副教授今中哲二称:“饭馆村的核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避难水平。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放射能的外泄在10天后开始减少,但福岛第一核电站至今仍在不停地外泄。受其核污染严重的地区已经达到了切尔诺贝利的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辐射检测
用户头像

作者:刘玉兰

总阅读量 53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