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中国茶叶农残研究奠基人陈宗懋院士访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09/12/08 09:47:08
导读: 陈宗懋院士是我国茶叶界的第一位院士,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国内外率先开创茶叶农药残留研究领域,他主持创建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

  陈宗懋院士是我国茶叶界的第一位院士,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在国内外率先开创茶叶农药残留研究领域,他主持创建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化学生态学”两个新兴茶学领域,并制定了多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领导的实验室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唯一的认可检验机构。

  陈宗懋院士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现任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主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对提高我国茶叶科技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促进世界茶叶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陈宗懋院士

  值陈宗懋院士来京参加2009中国工程院院士评审大会期间,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就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茶产业发展战略等问题采访了陈宗懋院士。

  40多年,始终致力于茶叶农药残留研究

  Instrument:陈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仪器信息网的采访。您在国内外率先开创茶叶农药残留研究领域,在4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您和您的实验室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呢?并且中国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陈宗懋院士:早在60年代初,国际上食品中就已经制订有各种农药残留标准,迫使我们必须进行农残检测,所以我们实验室在1962年就开始进行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和检测工作,我们先后创建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

  “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我们首先根据茶园中使用的农药;研究明确这些农药在茶树上的动态降解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并建立检测方法。提出了茶园适用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合理施药技术等,先后制定了多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部级标准在全国推广实施。

  最初,由于受技术水平所限,我们给每一种农药建立了测定方法。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设备条件的改善,最近几年我们可以将农药归类再测定。如2008年我们在秦皇岛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合作和帮助下制定了《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茶叶中448种农药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国家标准,一次进样可以同时检测数百种农药的残留。

  90年代创建的“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主要进行了“茶树-害虫-天敌”三者间的化学通讯机制和诱导茶树产生抗虫性两个方面的研究,明确茶园主要害虫诱导茶树形成挥发物的特征指纹图谱、这些挥发物的主要生态功能、虫害诱导挥发物对害虫及天敌行为的调控机制、外源诱导茶树产生抗虫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目前,正在将诱导抗虫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在茶园中推广应用。

  农药残留是茶叶进出口贸易中的主要问题。90年代起,我多次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政府间茶叶会议,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争取到由茶叶生产国提出需要使用的农药名单及建议标准,目前,这些标准正在制定中。在中国使用的10余种农药,将由我国牵头来制定标准。

  另外我认为,人们在茶叶中农药残留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人“喝”茶而不是“吃”茶,茶叶和茶汤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不是一回事。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多是水溶解度极低的农药品种,所以在制定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时,应该以茶汤中的农药残留作为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这个问题我在国际会议上提出过多次,茶叶进口国由于他们的利益关系,因此多年来一直不同意这个方案,但我们以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研究结果,使得他们在2008年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意见,并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来研究这个建议的实施步骤,由中国任工作组的组长。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如果能按这个方案制订标准,对茶叶出口国将是非常有利的。

  最近十年来中国非常重视茶叶标准制定,也制定了很多标准;但和外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中国还存在着“政出多门”问题,卫生部、农业部等都在制定标准,不同部门制定的标准有时相互重复、相互矛盾。另外,现有的一些茶叶标准更新速度慢。

  “专业人才与先进仪器是我们实验室主要的优势”

  Instrument:您领导的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早在1999年就被欧盟认定为“在中国有资格进行向欧盟出口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唯一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哪些优势呢?

  陈宗懋院士:欧盟每年向我国进口大量茶叶,如果样品全部都在欧盟检测,从寄出样品到欧盟拿出检测结果时间较长,手续繁琐,而且价格昂贵。为此,90年代我就提议在中国建立一个欧盟承认的实验室,当时欧盟在中国曾对几家实验室进行选择,最后我们实验室以盲样检测结果接近,价格合理,检测速度快而被欧盟选定。

  实验室中“人”是最重要的,仪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素质、技术、经验等关系重大。我们实验室的仪器条件和美国、英国等同类实验室差距不大,所用仪器的品牌都可能是相同的;并且现在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都很高,可以自动进样、自动计算结果;实验室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样品前处理部分,这一部分完全依靠操作人员的能力,即将样品中的农药提取的越完全,最后的测定结果越准确,实验室的水平越高。

  我们实验室现有技术人员7人,有些人做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已经几十年了,在茶叶农残检测上有丰富的经验,可能理论讲的不是很好,但做出来的实验结果非常准确。

  第二位的是仪器设备,60年代国内还没有气相色谱,我们只能采用薄层色谱层析的简单方法;到了70年代,实验室慢慢的“武装”起来,开始使用气相色谱。近几年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多,仪器条件慢慢改善。目前,我们实验室拥有气-质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液相串联质谱等进口大型仪器设备。欧盟的同行参观我们实验室后都认为我们的仪器设备是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在检测速度上,据我们所知,德国同行4个工作日才能拿出结果,我们一般只要2~3个工作日就可出结果;并且我们的收费少,与国外相差5~6倍之多,为国内茶叶生产商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我们实验室每年检测的茶叶样品达12000~15000批次左右。

  “茶叶安全问题是我国茶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Instrument: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虽然中国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七万个中国茶厂,不抵一家英国立顿。确实,英国没有一亩茶园,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立顿茶业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七成。这样的事例让人深思,那么未来我国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呢?

  陈宗懋院士:茶叶安全问题是目前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出口贸易、消费者的安全。但一旦发现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则为时已晚,应该从源头解决问题。

  茶叶清洁化生产:茶产业在2002年12月开始推行清洁化生产。茶叶全程清洁化生产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茶叶种植清洁化、茶叶加工清洁化、茶叶包装运输贮藏清洁化,茶叶加工清洁化又应该包括:燃料清洁化、加工机械清洁化等。茶叶种植是目前茶叶全程清洁化中的最薄弱环节,在种植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而造成的污染,其中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和燃煤产生的铅是茶树鲜叶和茶叶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茶叶产品多元化:茶产业链是所有的农业经济作物中产业链最长、价值最高的,目前中国茶产业的年产值达880亿。第一产业:茶叶种植;第二产业:茶叶深加工,如将中下档茶叶加工成茶饮料,产量从97年的20万吨到现在的600万吨,十年时间增加了几十倍;茶饮料所用的原料只占茶叶总产量的4%,而其产值是茶叶总产值的45%;还有将茶叶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成份如茶多酚等提炼出来,该产品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如日本只茶多酚一项茶叶深加工的产值就达200亿美元;第三产业:茶馆、茶文化旅游等。

  目前,茶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有序发展,未来几年内茶叶的总产值翻一番达到1600亿是完全可能的。

  茶叶生产规模适度:茶叶是大众消费品,但现有的地方在生产的名优茶,价格很高,每斤几千元,所以也变成奢侈品。但总体来讲,茶叶的产值较高、比较效益好。贵州、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区茶叶生产发展的非常快。目前我国茶叶总产量达124万吨,近30万吨出口,产销平衡。目前贵州正在建几百万亩的茶园,如建成产出,将会打破目前茶叶的产销平衡,产大于销则会造成茶叶积压,直接影响到茶农的利益。我曾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目前茶产业不能再盲目发展,要规模适度;而应该在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发展深加工上下功夫,使我国茶产业在质量和效益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使得我国能真正从一个茶叶大国成为一个茶叶强国。

 后记

  除了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深入研究之外,陈宗懋院士一直关注国内外有关茶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拓展茶疗新领域,探讨饮茶促进健康的机制。在茶产业化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对我国茶产业化发展战略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陈宗懋院士多次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茶叶生产国之间的组织机构,通过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茶叶出口量来消除有害的价格波动,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摆脱现在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进口国控制的现象。

  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陈宗懋院士简介

  陈宗懋,院士,研究员。现任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1933年生于上海。1950年秋考入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病虫害专业。1952年院系调整,随校转入沈阳农学院植保系。1954年毕业。1960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40多年来,主要从事茶叶中农药残留和茶树植保的研究,1984~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1984~1993年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五届、六届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此外,他还兼任国家农药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第六届食品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茶叶科学》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8年获中华农业科教贡献奖。1977年和2001年两次获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获中华农业英才奖。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新中国建国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他还主编出版《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和其他专著2本,参加编写专著4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国内中级刊物上200余篇,译文100万字以上。

[来源:仪器信息网]

标签: 农残院士
用户头像

作者:wanghai

总阅读量 7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2
全部评论(2条)
用户头像
gdxwuxy5212010-01-13 11:22:20
非常佩服陈院士,支持
0回复
用户头像
lh44232010-01-01 19:28:10
强啊,像陈院士这样能为国家茶农利益着想的学者值得我们敬佩,‘成立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茶叶生产国之间的组织机构’的构想让人拍手称赞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