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点将(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金牌6年 金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470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点将科技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野外系统集成维保服务月——点将科技

为回馈广大客户对点将科技的支持与厚爱,为更好地服务客户,让客户的仪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我司将于2022 年4月1日起,开展为期 一月的野外系统集成维保服务。维保类型野外气象站、SF-G茎流测量系统、土壤蒸渗系统、梯度塔等野外系统集成项目维保内容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行,清理设备环境杂物,检测数据正常运行和准确度,传感器的校准和检修。维保费用保内非人为损坏,免费维修(运费自理);更换传感器、配件等仅收取成本费用;野外地点偏远,用户提供住宿和交通等费用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回执,我司将尽快与您联系相关事宜。如若您要自己检查维护仪器,以下将为您介绍仪器以及仪器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企业动态

2022.04.22

DJ-6812耕地质量自动监测站

用途:       为保证耕地质量安全,耕地质量监测站应运而生,耕地质量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指导,国家级耕地保护自动监测部分包括: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太阳总辐射、降雨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等要素进行全天候自动监测。配合软件可以实现网络远程数据传输和网络实时数据状况监测,实现足不出户达到远程操控监测站。为各级政府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粮食安全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等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持。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站由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电源系统、野外防护箱和安装支架等部分构成。数据采集器具有气象、土壤参数数据采集、实时时钟、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标准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农林、气象、环保、水文、军事、仓储、科学研究等领域。特点:  支持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雨量,总辐射,可根据需要选择。  可支持多层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传感器。  远程视频、数据实时查看功能,及时掌握监测点作物苗情。  户外发布系统可将现场采集数据直接显示在LED大屏。  系统具有多种供电方式,交直流两用或配太阳能电池供电。  防护级别达到IP66级,完善的防雷击、抗干扰等保护措施。  工作环境:温度:-40~55℃,湿度:100%,抗风等级:≤75m/s。  中文操作软件,操作简单易懂,中文使用手册。 技术参数:CR300数据采集器图片运行频率144MHz模拟通道6个单端通道 , 或者3个差分脉冲通道2个控制输出2个其他端口2个SDI-12(与2个控制输出接口共用)数据通信端口1个RS-232,支持PakBus和SDI-12协议信号输入范围0~2500mVA/D转换位数24位模拟/数字转换测量分辨率23nv测量精度±(读数*0.25%+1.2mV偏移量),-40~50℃存储空间512K 供电电压7~16VDC功耗约0.2mA(静止时),约3mA(运行时)工作温度-40~70℃;重量242g体积 14.0 x 7.6 x 5.1 cm (5.5 x 3.0 x 2.0 in)ATMOS14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传感器图片温度测量范围-40℃~80℃ 温度分辨率0.1℃温度精度±0.5℃(-5℃到70℃之间)相对湿度测量范围0~100%相对湿度分辨率0.10%相对湿度精度±2%(20℃,湿度在15%到90%之间)大气压测量范围49~109 kPa大气压分辨率0.01 kPa大气压精度±0.4 kPa6410风速风向传感器图片风速测量范围0.5~89m/s 风向测量范围0~360度风速测量精度1m/s或±5%(取大值)风向测量精度±3度风速分辨率0.1 m/s风向分辨率1度6465M雨量筒传感器图片传感器类型带干簧管的翻斗输出:开关信号测量范围日降雨量0.0 mm ~ 999.8 mm精确度:±4%, 每小时降雨量0.2毫米到50.0毫米分辨率:0.2mm雨量筒体:特有的飞行锥设计,减少横风对降雨量的影响外壳材料:抗紫外线耐候ABS塑料收集面积:214cm2防鸟刺:9厘米不锈钢防鸟刺SP-212-SS 高精度辐射传感器(总辐射)图片敏感性2.0 mV 每 W m-2校准不准确性±5%重复性1%漂移每年小于2%2测量范围0~1250W/m2精确度±5%光谱范围360~1120 nm适用环境温度-40~70℃; 相对湿度0~100 %;可浸没于30m以内的水中SQ-110-SS光量子传感器图片电源无需外部供电 灵敏度0.2 mV / µmol m-2 s-1校准系数5.0 µmol m-2 s-1 per mV (灵敏度的倒数)校准误差± 5%测量重复性小于1%校准方式太阳光校准漂移小于2% 每年非线性度小于1%( up to 4000 µmol m-2 s-1 )响应时间小于1ms视场180°光谱范围410 nm --655 nm方向余弦响应± 5 %(75度天顶角)温度影响0.06 ± 0.06 % / ℃工作环境-40 to 70℃,0--100%相对湿度,可以在水下30米深度工作尺寸直径:2.4cm,高度:2.8cm线缆5米线缆重量90g(含5m线缆)HydraProbe Lite土壤三参数传感器测量参数无机土和矿质土的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测量精度土壤水分:大部分土质的土壤湿度:± 0.01 WFV细黏土的土壤湿度:±0.03土壤电导率:±2.0% 或 0.02 S/m,取两者中高值土壤温度:±0.3℃量程土壤水分:完全干燥 - 完全饱和土壤电导率:0 - 1.5 S/m土壤温度:-10℃ - 60℃分辨率土壤水分:0.001土壤电导率:0.001土壤温度:0.1℃供电和通讯:电源供应器 9-20 VDC耗电休眠状态:激活状态:线缆3根线:电源线、地线、数据线波特率1200通讯协议SDI-12 标准 1.2工作环境:工作温度常温版:-10℃ - 60℃低温版:-30℃ - 60℃存储温度-40℃ - 65℃防水性能防水性能良好,可持续完全浸入水中线缆持久耐用的防紫外线缆,可直地埋或暴露于环境抗震与防冲击性能具有极强的抗震与防冲击性能、PVC外壳(内部为密封元件)尺寸规格:传感器长度11.5 cm传感器直径4.0 cm探针长度5.6 cm探针材质316不锈钢传感器感应体积圆柱体,长度: 6.5 cm直径: 4.0 cm

企业动态

2022.04.22

青海湖完全解冻,为何备受关注?

青海湖作为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不仅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也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被称为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来源:中国气象局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沉睡了整个冬季的“青藏高原蓝宝石”青海湖,迎来开湖季。4月13日,记者从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获悉,青海湖现已完全解冻。  来源:中国气象局“蓝色的海”,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隶属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蓝色的海”,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从地质历史时期看,青海湖作为黄河水系的一个“过境湖”,汇入黄河,是外流湖。在第四纪的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倒淌河分水岭垭口地带所在的日月山、瓦里贡山隆起,加上末次冰期来临带来的气候干旱,河流无力将隆起部分切蚀,青海湖水系也由于日月山上升逐渐与贵德盆地失去水系联系转为内陆湖。然而由于外泄河道被阻断,湖水不再与外界水体进行交换,湖水排泄的方式主要靠蒸发,常年积累导致湖水的盐度升高,青海湖由淡水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青海湖平均海拔为3200米,湖面略呈“凸”形,湖水呈弱碱性,湖区东面自北向南分布着尕海、沙岛湖、海晏湾和耳海4个子湖,湖中有海心山和三块石两个湖心岛。 孕育生命乐园,完全解冻历时24天 一块块浮冰如散落的琉璃铺在深蓝的湖面上,水鸟聚翔,鱼翔浅底,苏醒的青海湖热闹起来成为万物孕育生命的乐园。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程师王喆告诉记者,今年青海湖湖冰完全解冻日期与上年持平,较近十年(2012—2021年)平均提前2天。其自开始解冻到完全解冻共历时24天,比上年延长12天,较近十年平均缩短6天。“青海湖解冻速度快、历时短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青海湖解冻期间,前期气温偏高和极大风速偏大,所以加速了湖冰的解冻进程。”王喆说。据青海省气象部门3月27日卫星遥感监测发现,除青海湖北部沙柳河入湖口处尕海及海晏湾、洱海附近尚存在浮冰外,青海湖大部分水体已解冻,自3月19日,青海湖开始进入解冻期以来,青海湖流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去年相比均偏高,极大风速与去年相比也有所增大。3月30—31日,青海湖流域出现了降雪天气过程,湖冰完全解冻进程受到一定影响。但进入4月以来,流域气温又逐渐上升、极大风速增大,使湖冰完全解冻。作为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青海湖在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和保护鸟类及裸鲤等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生态地位举足轻重。为了更加科学准确的监测青海湖湖冰物候的变化情况,青海省气象局制定了《高原湖泊湖冰物候遥感监测技术》地方标准,标准规定,当湖泊表明连续5日有液态水域且面积≥湖泊总面积的10%时,以该5日的首日作为开始融化日即开始解冻日。通过持续动态监测显示,3月19日青海湖解冻水体面积达到604.5平方公里超过湖体总面积的10%,且之后连续5日湖泊表面的液态水域面积均超过湖体总面积的10%,因此按照标准的规定,表明青海湖于3月19日开始进入解冻期。 “文武双开”景观,两大因素共同影响 如今,随着冬季旅游的兴起,被称为青海湖四大奇观之一的开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所谓开湖即指青海湖湖面,每年由封冻至完全解冻的自然现象。开湖也可以分为“文开”和“武开”两种,其中,“文开”是指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面逐渐变薄,慢慢融化自然解冻的过程。“武开”则指冰面在大风影响下融解、挤压,互相挤压的冰层在湖边堆叠成各种形态的冰坝,响声雷动,声势浩大。

企业动态

2022.04.15

PiCUS-3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

用途:Picus 3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用于检测因虫害或者自然衰退导致树木木质腐烂情况,多数情况下主要测量树干近地面的部分。测量时将传感器固定在预检测的断层上,使用专业设计的电子锤敲击每个检测点,声波在树干内部传播,如果树干内部的介质不同,声波传播的速度不同,进而可以判断树干内部的健康状况。 特点:        快速数据采集        实时、实地的扫描预览        可使用三点测量法快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全面扫描        主控单元内可存储上百个扫描结果        重量轻,比老型号减轻很多        内置GPS与蓝牙技术规格:测量范围树木胸径30cm到5米传感器数量6个或12个传感器线缆长度3.5m测量方式三点或点对点测量高度测量主机内置测高仪存储功能单机操作,无需笔记本电脑声波传播时间测量的分辨率1μs电子锤与主机连接蓝牙或有线连接两种模式,蓝牙范围0.5-10m,电子锤自带LED显示屏,显示编号,内置镍氢可充电电池,500mAhGPS主机内置GPS,精度0-20m主机电池容量可连续用6小时以上,充电时间只要2小时主机显示方式彩色液晶屏,实时显示测量图像,无需电脑数据传输USB 2.0或蓝牙整体尺寸55x42x13cm整体重量8.9Kg传感器一体式传感器可直接将数据传输至主机,无需外置放大器盒,使操作更加简便电子测径器(可选)测量范围160mm到2150mm材质不锈钢显示方式LED显示屏与主机连接蓝牙连接,数据直接传输至主机应用实例:山毛榉从2004年至2011年内部腐烂演变   PICUS Q74标准版和专业版区别:功能描述标准版专业版同时打开多个数据文件有自动计算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数据有覆盖声波断层图像和声波峰线有分析分叉树干的不同部分有鼠标停在断层图像显示计算后的声波速度有大小适当的断层图像窗口有有测量时计算断层图像有裂缝检测功能有有SOT和ERT 3-D扫描图像有声波扫描计算时间表有在敲击窗口显示条形图提高数据质量有有断层图像记录后增加MP有有可以使用比传感器多的测量点有有获取更多的计算选项有TreeSA-静态集成树稳定性评估功能有 产地:德国 使用指导视频:PiCUS-3具体使用视频 案例:江北城管园林部门全面完成局管古树名木普查工作 点击查看:PiCUS-3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仪常见使用问题解决方法.pdf 资料:树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论文汇总

企业动态

2022.04.14

基于树木雷达的小兴安岭典型树种 粗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兴安岭树木良好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方法】以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在凉水实验林场选取了 8 个样地进行试验。以样木为圆心,采用 树木雷达扫描以 0.5、1、1.5、2 m 为半径的圆周上的根系,采用环刀法和取土样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测量树高、胸径、 冠幅等树木因子,分析小兴安岭树木粗根分布状况,并对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及土壤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小兴安岭 4 个典型树种在水平方向粗根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 增加,红松和落叶松粗根密度逐渐减少,红皮云杉和樟子松粗根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分 别有 82.1%、82.0%、89.6%、67.6% 的粗根分布在 0 ~ 40 cm 土层深度。(2)树木粗根密度与树高、胸径、冠幅呈显著正相关 关系(P  0.05)。(3)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 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树木因子和土壤因子均对小兴安岭 4 个典型树种粗根分布产生不同程度影 响,树木粗根分布不仅与自身特性有关,还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而与树木材质状况无关。研究区概况: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实验区,位于黑龙 江省伊春市带岭林区,该试验区面积 2 654 hm2 ,地 理 坐 标 128°47 ′08 ″  ~  128°57 ′19 ″  E、 47°64 ′09 ″  ~ 47°16′10″ N,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 0.3 ℃,年均降水量 676 mm,冻土深度 2 m 左右, 平均海拔 400 m 左右。全区土壤分为暗棕壤、草甸 土、沼泽土、泥炭土 4 个类型,土层厚度 30 ~ 60 cm, 区内有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等多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树种包括红松(Pinus koraiensis)、红皮云杉 ( Picea koraiensis) 、落叶松 ( Larix gmelinii)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水曲 柳(Fraxinus mandshuric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等。样地选择2019 年 4 月份于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选 取 8 个 30 m × 30 m 的试验样地,每个试验样地均相 距 100 m 以上。在每个试验样地内分别选取 5 棵树 种相同且相距较远,周围 2 m 内无大树干扰的树木 作为试验样木。   试验方法 测量了试验样木的胸径、树高、东西和南北向冠 幅及试验样地所在位置的平均海拔高度。 树木粗根检测采用产自美国的树木雷达检测系统 ( tree  radar  unit,以下简称 TRU)来完成 。 TRU由操控电脑、雷达控制单元和 900 MHz 的雷达天线 (探测深度为 1 m,根系分辨率为 1 cm)组成。由于土壤与根系之间的介电常数存在差异,雷达天线发 射的高频脉冲电磁波会在土壤与根系交界面处发生 反射,根据获得的反射波形便能识别根系的位置。 在进行粗根检测时以被测样木树干为圆心,应用 TRU 对被测样木的根系分别进行半径为 0.5、1、1.5、 2 m 的圆周扫描。考虑到 TRU 对作业环境的要求以 及枯倒木、灌木对根系扫描的影响,在难以实现圆周 扫描的地带进行扇形扫描。对 2 个原始红松林内被 测样木应用阻抗仪在每个截面东西−南北 2 个方向 分别进行阻力检测。每个样地内选取 3 株被测样木,在距离树干 50 cm 处采集土壤样品。除去地表的枯落物和腐殖 质后用环刀获取原状土壤,并带回实验室测定土壤 的含水率、土壤密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 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 指标(LY/T1215—1999)。在取样点另取 100 g 土壤 装于密封袋中,带回实验室经风干、研磨、过筛后用 于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测定数据处理应用 TRU 树木雷达的 TreeWin 分析软件,分析每个根系扫描文件,得到每条扫描线的根系密度值(根/m)。每棵树 4 条扫描半径根系密度的总和作为 样木总粗根密度值。选取树木平均胸径在 38.28 ~ 40.40 cm 的 5 号、7 号和 8 号样地,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比较不同树种粗根密度的差异情况;采用一般 线性模型无重复两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树木粗根密 度在树种和土壤深度及树干距离之间的差异情况。 结果与分析不同树种粗根分布规律研究    平均胸径在 38.28 ~ 40.4 cm 的落叶松、红皮云 杉、樟子松 3 个树种平均粗根密度分别为(36.38 ± 4.12)根/m、(34.49 ± 2.01)根/m、(32.39 ± 4.89)根/m, 方差分析表明 3 个树种粗根密度差异不显著(P = 0.301)(图 1A)。     3 个树种在 4 条扫描线平均粗根密 度都呈现递减趋势,方差分析表明落叶松、樟子松在 0.5 m 扫描半径平均粗根密度差异显著(P = 0.008), 3 个树种在 1、1.5、2 m 扫描半径平均粗根密度无显著差异(图 1B)。 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落叶松粗根密度呈现递减 趋势,红皮云杉和樟子松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 势。落叶松在 0 ~ 20 cm、20 ~ 40 cm、40 ~ 60 cm 土层 的粗根密度占树木总粗根密度的比重分别为 46.24%、 35.78%、17.98%,红皮云杉在 0 ~ 20 cm、20 ~ 40 cm、 40 ~ 60 cm 土层的粗根密度占树木总粗根密度的比 重分别为 40.49%、 49.14%、 10.38%,樟子松在 0  ~ 20 cm、20 ~ 40 cm、40 ~ 60 cm 土层的粗根密度占树 木总粗根密度的比重分别为 27.16%、40.49%、32.35%。 在 0 ~ 20 cm 土层落叶松与樟子松粗根密度差异显 著(P = 0.001),在 20 ~ 40 cm、40 ~ 60 cm 土层 3 个 树种粗根密度差异不显著(图 1C)。      如表 3 所示,人工和原始林的红松粗根密度在 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也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人工林 与原始林样地红松平均粗根密度分别为(28.38 ± 5.22)根/m、(41.08 ± 6.66)根/m,原始林和人工林样 地的红松在 0 ~ 40 cm 土层粗根密度占树木总粗根 密度比重分别为 79.84% 和 85.40%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的关系研究 相关性分析表明 ,树木粗根密度与树高 (r = 0.475,P = 0.003)、胸径(r = 0.635,P = 0.000)、冠幅 (r = 0.341,P = 0.042)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 胸径相关程度最高,与冠幅相关程度最低。为了探 讨粗根密度受树木自身影响的程度,将树木因子综合成一个指标分析,并消除树木因子之间共线性影 响,因此对树木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指标做逐步回 归分析。得到树木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的最优回归 模型为:TRD = 24.088 + 0.235DBH(R 2 = 0.404,P < 0.001),表明,在树木因子中胸径对树木粗根密度解 释程度最高,胸径越大,树木粗根密度值越大。 1 号与 2 号两个原始红松林样地 10 株红松平均 阻力值为(135.52 ± 6.88)resi,两个样地红松平均阻 力值无显著差异(P > 0.05),树木粗根密度与平均阻 力值没有显著相关关系(r = − 0.398,P = 0.254)。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关系粗根密度与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的关系 树木不同土层粗根密度与土壤物理性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 4),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 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 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 ~ 20 cm 土层粗根密度与 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 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 系。40 ~ 60 cm 土层深度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饱 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 ~ 40 cm、0 ~ 40 cm 土层粗根密度与土壤物理性质指标 无显著相关关系。树木粗根密度与毛管持水量相关 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 0.538,0 ~ 20 cm 土层粗根密 度与土壤密度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为− 0.602, 40 ~ 60 cm 土层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相关程度最 高,相关系数为 0.482。分别对不同土层粗根密度与相关土壤物理性质 指标做逐步回归分析(表 5),结果表明,土壤毛管持 水量对树木总粗根密度分布解释量最高,土壤密度 对 0 ~ 20 cm 土层粗根密度解释量最高,土壤含水量 对 40 ~ 60 cm 土层粗根密度解释量最高。 粗根密度与土壤化学性质指标的关系 树木粗根密度和 40 ~ 60 cm 土层深度粗根密度 都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解氮含量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 ~ 20 cm 土层粗根密度与有机 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 pH 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0 ~ 40 cm 土层粗根密度 与水解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0 ~ 40 cm 土层粗 根密度与土壤各化学性质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 (表 6)。 对不同土层粗根密度分别与相关土壤化学性质 指标做逐步回归分析(表 5),结果表明,影响树木粗 根密度的主要土壤化学指标是全氮含量,全氮含量 越高,树木粗根密度值越大。0 ~ 20 cm 土层粗根密度受全氮含量影响大,20 ~ 40 cm 土层及 40 ~ 60 cm 土层粗根密度受水解氮含量影响较大,水解氮含量 越高,20 ~ 40 cm 土层粗根密度越低,40 ~ 60 cm 土层粗根密度越大。 不同土层粗根密度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指标 回归方程决定系数都不是很高,推测这是因为粗根 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并不能成为影 响树木粗根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结论      以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 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树木粗根分布及其影响 因素。研究发现,小兴安岭 4 个典型树种的粗根密 度在水平方向上呈现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红松 和落叶松粗根密度呈递减趋势,红皮云杉和樟子松 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 分别有 82.1%、82.0%、89.6% 的粗根分布在 0 ~ 40 cm 土层深度,樟子松有 72.8% 的粗根主要分布在 20 ~ 60 cm 土层深度。与树木粗根密度相关程度最高的 树木因子是胸径(r = 0.635,P < 0.001),树木粗根分 布不受树木材质状况的影响。      小兴安岭 4 个典型树种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理 化性质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都 不是很高。与树木粗根密度相关程度最大的土壤物 理性质指标为毛管持水量(r = 0.538,P = 0.012),与 粗根密度相关程度最大的土壤化学性质指标为全氮 含量(r = 0.646,P = 0.002)。对 0 ~ 20 cm 土层粗根 密度影响最大的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为土壤密度和全 氮含量,20 ~ 40 cm 土层粗根密度与水解氮含量相关 程度最高,对 40 ~ 60 cm 土层粗根密度影响最大的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为土壤含水量和水解氮含量。综 上所述,树木粗根分布既受到自身特性影响,也受到土壤环境的调控。来源:Ji Wenwen, Wang Lihai ,Shi Xiaolong ,Xu Mingxian, Hao Quanling, Zhang Guanghui ,Meng Qingkai ,Hou Shengming,Coarse root distrib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ypical species in Lesser Xing’an Range based on tree radar unit

应用实例

2022.04.12

祝贺!2021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北大朱彤等11位环境相关学者当选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水网梳理发现,其中有11位环境领域相关学者当选:北京大学朱彤教授、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北京大学朴世龙教授、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姜培学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广西大学王双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冯起教授、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浙江大学高翔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入选2021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的环境领域学者: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彤教授朱彤1983、1986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学士和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2016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负责人,2012-201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及对超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于2019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2020年8月获聘国务院参事。朱彤长期开展大气化学及环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主要包括:突破污染物地气交换和区域输送通量测量技术,发现大气污染新来源、新机制; 揭示大气复合污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成因、阐明华北大气污染的区域输送过程,支撑大气污染治理;识别黑碳是危害健康的关键大气组分之一、发现大气污染危害生殖健康等新型不良影响。在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4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交叉领域"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环境科学中国高被引学者。朱彤致力于将基础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应用于解决我国重大环境问题。2005年他发起和组织了华北区域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国际合作实验CAREBEIJING,揭示了北京及华北空气污染形成机制,在国际期刊JGR和ACP上发表3期专刊,进而带领北大团队提出《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北京周边省区市措施》,得到国务院批准采纳、在华北六省市实施,为保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他提出和证明了京津冀冬季居民源通过区域输送对北京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2016年发表在PNAS上,据此提出控制居民散煤的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实施。2019年他和学院宋宇教授在PNAS发表关于我国大气氨的环境效应论文,据此提出“我国应分区域制定精确氨减排计划”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科学支撑。2000年起,他一直推动环境健康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学科建设。通过开展大气化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研究,揭示了大气污染危害心肺健康的氧化应激和促炎等分子机制,识别出黑碳等多种危害组分,发现大气污染对精神、生殖健康等的新型不良影响,提出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他致力发展环境健康交叉学科,于2007年创建了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2015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建成了完整的环境健康二级学科,2021年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环境学院首个环境健康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建平教授黄建平,男,1962年11月出生。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杂志编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主要撰写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排名第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朴世龙教授朴世龙, 1976年4月生。1995-2004年就读北京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到法国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十余种刊物编委,曾任全球碳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领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研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相关成果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2017年以来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光华管理学院陈松蹊教授陈松蹊,1961年11月生。1993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等高校任职。2008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主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联席创始主任。现任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统计科学中心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陈松蹊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维大数据统计分析、环境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在超高维假设检验方法和非参数经验似然方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统计学的关键性发展。他同时注重数理统计的应用,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在数学地球物理领域做出了前沿交叉成果,为精准度量污染排放和评估大气治理效果提供了科学方法。为我国统计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他当选为数理统计学会会士、美国统计学会会士、美国促进学会会士,曾任统计学顶级期刊The Annals of Statistics和美国统计学学会会刊编委、数理统计学会(IMS)常务理事,入选斯坦福大学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任伯努利学会科学书记。陈松蹊教授于2008年加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期间产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在“光华思想力”平台上,他主持了重要科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姜培学教授姜培学,1964年9月生,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博士学位(Ph.D.)。自1991年起,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氧化碳资源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等。针对低碳能源与空天动力系统呈现的微纳结构、高温高压、极高热流及高超声速等特点,丰富发展了极端条件热质传递理论,提出了强化传热与超临界流体热质传递计算方法,研发出高温表面热防护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航空、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对超高速飞行器主动热防护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奖励与荣誉。 入选2021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的环境领域学者: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王双飞教授王双飞,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美国乔治亚工学院制浆造纸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轻工技术与工程组成员、广西造纸行业协会会长、广西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广西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王双飞教授率领团队展开耗时十年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大幅提高了废水回用率,解决了废纸制浆行业的瓶颈问题,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近30年的垄断,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王双飞教授主导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我国纸浆清洁漂白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成果已在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主流技术,市场占有率超过八成,2019年该成果获得国家技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冯起教授冯起,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兼任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主任。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澳大利亚政府“奋进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优秀博士后奖、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秀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干旱地区水文、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已完成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及应用、干旱内陆河生态治理的技术集成、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黑河流域荒漠绿洲水热过程与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示范等工作。2017年,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编制工作,是张掖“山水林湖田项目”首席专家。现在正在负责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重大专项工作。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吴明红教授吴明红,198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现上海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1992年获上海科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专家评审组成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特邀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协会副会长等职。吴明红教授作为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辐射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环境污染与健康"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以及新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15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辐射技术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作用机理及应用、污染物检测分析、辐射场数值模拟应用以及辐射制备多功能智能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成果,并先后获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多项专利得到推广应用,建立了两个产学研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Nature、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SCI他引10000多次,H因子42。其中部分论文被 Nature 亚太地区网站列为Featured highlight或被选为封面文章。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高翔教授高翔,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2019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高翔教授长期致力于能源与环境领域减污降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在能源电力、船舶航运等行业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技术体系,攻克了电厂超低排放、船舶尾气高效净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主持和参与制订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共70余项,推动了国家大气环保装备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0件、国际专利7件;发表论文260余篇。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沈其荣教授沈其荣,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曾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国务院学位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等职务。沈其荣院士长期从事有机(类)肥料和土壤微生物研究与推广工作,技术工艺被全国666家企业采用,为中国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为核心技术的防控土传病害综合技术体系效果显著,为经济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省部一等奖6项;第一完成人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78件,其中51件在企业转化,获得专利直接转让经费3800万元,1件获中国专利金奖,2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杨为民教授 杨为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催化新材料及反应工程与工艺的研究,为解决传统乙苯生产技术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乙苯绿色化生产技术的研发,大胆突破国外同类催化剂制备的传统思路,发明了分子筛“形貌控制”、“孔道修饰”等多项技术,创制了高性能乙苯催化剂,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针对我国缺油富煤和生物质丰富的资源特点,杨为民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原料多元化乙苯技术研究,发明了苯和生物乙醇为原料生产乙苯的新工艺,通过发展“分子筛二次转晶”、“酸中心超稳化”等催化剂制备核心技术,大幅提高催化剂抗水耐硫性能,创新了适应原料多元化的反应-分离工艺,2007年,建成世界首套以煤基焦化苯和生物基乙醇为原料的乙苯生产装置,推动了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生物化工的有效结合;针对国内外炼厂尾气长期作为低品位燃料而无法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杨为民领导科研团队开展了烷基化催化剂、反应工艺及成套技术的开发,取得了催化材料创制、催化剂制备工艺和多段层式反应器等关键技术突破,开发成功了高效节能型炼厂尾气资源生产乙苯成套技术,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推广应用于青岛炼化、宁波大榭石化等多家企业,使炼厂尾气变废为宝,显著提高了炼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注:本文转载自来源于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国水网,转在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知识,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企业动态

2022.04.08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八期: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八期: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八期,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春江作为主讲嘉宾,分享智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慧农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要素,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等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  智慧农业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赵春江院士谈到,它是信息科技和农业深度融合之后带来的一次变革,这种变革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智慧农业是靠机器进行农业生产,人在里面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小;二是产生了数字经济,目前从全球来看,数字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而农业数字革命被誉为全球第三次农业绿色革命,显现了信息科技对这种传统行业的全面渗透和应用。  赵春江院士将智慧农业分成四大类型:第一类是大田智慧农业,特点是环境不可控。比如小麦生产、果树生产、大田的蔬菜生产;第二类是设施智慧农业,比如设施园艺、设施养殖、大棚,这些环境是可控的。通过智慧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效率,两个人可以管一万五千头猪、管二十万只鸡;第三类是农产品智能加工车间,这是农产品进一步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第四类是智能信息服务,通过平台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不是普遍式的、广播式的服务。  智慧农业具有高质量、高效率、高效能的特征,同时还方便快捷、人性化,赵春江院士重点谈了人性化的问题,“过去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工作的场景一个是脏、一个是复杂,还有风雨这种比较复杂的环境条件,我们强调人性化就是强调以人为核心,让人非常体面地从事这项工作,而且人在操作机器的过程当中也很简单。”  智慧农业不仅是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赵春江院士引用国际相关机构的预测数据称,2025年,智慧农业全球市值可达近七百亿美元,且年复合增长率为两位数。  我国智慧农业的探索及发展  目前我国围着大田生产等各方面都开展了智慧农业的有效探索,赵春江院士介绍到,经过多年发展,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做支撑。  赵春江院士首先提到的就是农机的北斗导航技术。农机北斗导航提高了农机的作业质量和效率。据介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很快,相应的应用技术产品如北斗卫星导航的终端、一些测控设备应运而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农业里非常重要的技术,需求量很大。  果业是老百姓致富的产业之一,发展智慧果业,可以解决果业“生产难、销售难、监管难”问题,据赵春江院士介绍,以水果的检测、分级为例,现在的机器可以对水果的外观品质、大小、颜色、纹理进行判断,同时,还可以对水果内部的糖度、酸度、缺陷等进行检测。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赵春江院士看来,智慧农业发展有三大趋势:一是大数据技术渗透于农业全产业链;二是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三是无人化和少人化的生产方式迅速发展。  “未来,我们国家发展智慧农业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赵春江院士表示,一是怎样让人变得更聪明;二是不要过度依赖于人,让机器发挥更大作用,2025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计划达到75%;三是很多技术要实现自主。  “我们要发展智慧农业的路子还很长远”,赵春江院士提出了“五步走”的战略: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集成应用、引领农业、形成产业。

企业动态

2022.04.01

中科院公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

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围绕行动计划目标,中科院将启动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八大行动,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技需求具体实施18项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中科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多学科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士专家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凝练,形成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是开放性的科技规划,坚持与时俱进,将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丁赤飚院士在发布会上向记者介绍了“行动计划”的主要发展目标:  到2025年,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促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探索支撑碳中和目标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明确碳汇机理,形成碳源汇监测、核算的科学方案,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突破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等关键技术;推进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综合示范,支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到2030年,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支撑碳中和的科学原理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储备和解决方案。提出并验证一批原创性新原理和颠覆性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多能融合技术体系和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体系;形成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系统解决方案,为碳中和示范区提供系统性技术支撑。  到2060年,突破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并实现应用,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学基础、关键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碳减排和固碳增汇等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吕清刚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分别围绕双碳目标介绍了能源生产、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工艺、生态系统观测与碳汇等方面的工作基础、研究进展与未来考虑。  据悉,中科院前期已在“双碳”领域部署实施了“能源化学转化的本质与调控”“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等一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能源转化基础理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先进核能系统、全球气候变化、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  同时,中科院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于2020年底启动了由全国百余位院士参加的“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从能源、固碳、政策三方面设立九个专题开展咨询研究,明确“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的技术研发体系,进行“控碳——减碳——低碳——中和”的碳中和发展路线图等研究工作。  张涛表示,中科院将基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行动计划”,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企业动态

2022.03.25

古树名木健康检测与保护

 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记录了大自然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自然绝美的生态奇观,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        古树树龄长、病虫害侵袭以及外部气候等因素影响,发生树干疏松和形成空洞、树根腐烂等病害,虽然外观完好而内部却腐烂严重,其抗病虫害能力及抗风雨侵蚀能力逐渐减弱,甚至古树死亡;在城市,树木伤人、伤物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务院、国家绿化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等都相继出台针对本地区行之有效的古树保护法律、法规,突显出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       古树保护工作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古树保护工作应更为积极、超前的科学态度。古树保护,检测先行,通过古树检测,评估古树潜在风险,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维持古树健康生长,杜绝以往健康状况恶化后才进行抢救的模式。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活立木雷达波无损检测技术已被证实是古树健康检测科学、可靠的技术。  一、树干、树枝健康检测 1、Picus 3应力波树木断层检测技术基于应力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存在差异的原理而设计的,用于检测因虫害或者自然衰退等原因导致树木木质腐烂情况,测量时将传感器固定在预检测的断层上,使用专业设计的电子锤敲击每个检测点,声波在树干内部传播,如果树干内部的木质存在空腐,空腐部位应力波传播的速度减慢,进而可以判断树干内部的健康状况。测量原理:声波在树干内部传播,如果树干内部的介质不同,声波传播的速度不同。项目案例      广西桂林1600年古樟树,主干处胸径达到2米;从外观看不出该树主干及分枝处的异常,处于安全考虑,采用Picus 3应力波树木断层检测仪对该树做了检测,如上图所示,主干内部有较大的空腐区域,分枝1处中心部位有少量空腐,应长期观察变化趋势;分枝2仅有少量木质状态不良。           2、TRU树木雷达检测技术利用物探雷达对树干进行非侵入式扫描,以脉冲形式通过天线定向将电磁波发射到检测物体,电磁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遇到电性差异的目标体时发生反射,被接收天线接收,数据经专业软件分析后,将检测截面可视化显示。技术特点·无损检测,对检测对象无伤害,对环境无不利影响;·检测快速,只需数分钟即可完成树干不同高度扫描;·无线通讯,测量更加方便快捷;·扫描前无需对检测对象做任何处理;·数据采集器和检测天线有便携箱存放,携带方便;·软件分析准确方便,生成专业的分析报告。 项目案例:红色曲线显示雷达波探测到的界面——实木和受损木材之间的分界面       TRU树木雷达具有完全无损检测的优势,对于大胸径古树检测优势明显;此外,TRU是一款无损探测地下根系分布的仪器,在不扰动土壤的情况下检测古树根系的分布深度、水平范围。二、根系分布检测       古树的根系完整、健康是保持古树持续健康生长的关键,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输送给枝叶茎秆,根同时固定树体。叶靠根长,根靠叶养,根深才能叶茂,掌握根系生长状态,进行合理的复壮,是保证古树名木生长繁荣茂盛的根基。       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无损检测地下根系分布,对土壤无任何扰动,深度4米内的根系均可被检测出来,软件直观显示测量面的根系分布深度、水平幅度,指导施工人员合理开沟挖槽、对根系进行合理的通气、补水、施肥,建立树池、保护栏等。项目案例:古圆柏保护修复项目古圆柏树根系检测检测对象:圆柏树龄:917年,一级古树天线频率:400MHz检测深度:3.0m,记录间隔 1.0cm扫描分布:0.5m,1.0m,树池外:4.2m,4.9m。  根系检测结果俯视图和分布密度图树根形态图 根系分布相对均匀,其中树池内东南方向树根分布密度最大; 树根主要分布在150cm深度以上,50—100cm深度分布最为集中; 正在服务的项目:1)桂林市古樟树树干健康检测2)柳州市马鹿山古喙核桃树健康检测3)玉林市古荔枝树群检测综合检测4)阜阳市古树健康检测项目5)福州市福清水松根系检测项目

操作维护

2022.03.25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面向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时间为2022—2025年。四年时间里,我国将全面查明查清全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真实准确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普查目的意义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等的重要方法,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一)开展土壤三普是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二)开展土壤三普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三)开展土壤三普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四)开展土壤三普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二、普查思路与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原则,衔接已有成果,借鉴以往经验做法,坚持摸清土壤质量与完善土壤类型相结合、土壤性状普查与土壤利用调查相结合、外业调查观测与内业测试化验相结合、土壤表层采样与重点剖面采集相结合、摸清土壤障碍因素与提出改良培肥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支撑相结合,统一普查工作平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工作底图、统一规划布设采样点位、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统一过程质控;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方式,到2025年实现对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土壤的“全面体检”,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普查对象与内容(一)普查对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二)普查内容。包括土壤性状普查、土壤类型普查、土壤立地条件普查、土壤利用情况普查、土壤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构建、土壤质量状况分析、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等。以完善土壤分类系统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以土壤理化性状普查为重点,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开展数据整理审核、分析和成果汇总。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退化与障碍状况,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1. 土壤性状普查。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普查土壤颜色、质地、有机质、酸碱度、养分情况、容重、孔隙度、重金属等土壤物理、化学指标,以及满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微量元素;在典型区域普查植物根系、动物活动、微生物数量、类型、分布等土壤生物学指标。2. 土壤类型普查。以土壤二普形成的分类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踏勘、剖面观察等方式核实与补充完善土壤类型。同时,通过土壤剖面挖掘,重点普查1米土壤剖面中沙漏、砾石、黏磐、砂姜、白浆、碱磐层等障碍类型、分布层次等。3. 土壤立地条件普查。重点普查土壤野外调查采样点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4. 土壤利用情况普查。结合样点采样,重点普查基础设施条件、种植制度、耕作方式、灌排设施情况、植物生长及作物产量水平等基础信息,肥料、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情况,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壤培肥改良、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做法和经验。5. 土壤数据库构建。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土壤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包括土壤类型图、土壤质量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地形地貌图、道路和水系图等。属性数据库包括土壤性状、土壤障碍及退化、土壤利用等指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土壤数据管理中心,对数据成果进行汇总管理。6. 土壤样品库构建。依托科研教育单位,构建国家级和省级土壤剖面标本、土壤样品储存展示库,保存主要土壤类型样品和主要土属的土壤剖面标本和样品。有条件的市县可建立土壤样品储存库。7. 土壤质量状况分析。利用普查取得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剖面性状和利用情况等基础数据,分析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利用适宜性。8. 普查成果汇交汇总。组织开展分级土壤普查成果汇总,包括图件成果、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土壤改良与利用、农林牧业生产布局优化等数据成果汇总分析。开展40年来全国土壤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提出防止土壤退化的措施建议。开展黑土耕地退化、耕地土壤盐碱和酸化等专题评价,提出治理修复对策。四、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土壤二普、国土三调、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业普查、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体系等工作形成的相关成果为基础,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模型模拟技术、现代化验分析技术等为科技支撑,统筹现有工作平台、系统等资源,建立土壤三普统一工作平台,实现普查工作全程智能化管理;统一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以土壤二普土壤图、地形图、国土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图、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图等为基础,编制土壤三普统一工作底图;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等,参考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等在工作底图上统一规划布设外业调查采样点位;按照检测资质、基础条件、检测能力等,全国统一筛选测试化验专业机构,规范建立测试指标与方法;通过“一点一码”跟踪管理,构建涵盖普查全过程统一质控体系;依托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国家级和省级分别开展数据分析和成果汇总;实现土壤三普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科学、规范、高效推进普查工作。1. 构建平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术、模型模拟技术和空间可视化技术等,统一构建土壤三普工作平台,构建任务分发、质量控制、进度把控等工作管理模块,样点样品、指标阈值等数据储存模块,数据分类分析汇总模块等。2. 制作底图。利用土壤二普土壤图、地形图,国土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图、最新行政区划图等资料,统一制作满足不同层级使用的土壤三普工作底图。3. 布设样点。在土壤普查工作底图上,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等划分差异化样点区域,参考全国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布点、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等,在样点区域上采用“网格法”布设土壤外业调查采样点;根据主要土壤土种(土属)的典型区域布设剖面样点。与其他已完成的各专项调查工作衔接,确保相关调查采样点的同一性。样点样品实行“一点一码”,作为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等普查工作唯一信息溯源码。4. 调查采样。省级统一组织开展外业调查与采样。根据统一布设的样点和调查任务,按照统一的采样标准,确定具体采样点位,调查立地条件与土壤利用信息,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典型代表剖面样等。表层土壤样品按照“S”型或梅花型等方法混合取样,剖面样品采取整段采集或分层取样。5. 测试化验。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现代化验分析技术为基础,规范确定土壤三普统一的样品制备和测试化验方法。其中,重金属指标的测试方法与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相衔接一致。开展标准化前处理,进行土壤样品的物理、化学等指标批量化测试。充分衔接已有专项调查数据,相同点位已有化验结果满足土壤三普要求的,不再重复测试相应指标。选择典型区域,利用土壤蚯蚓、线虫等动物形态学鉴定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进行土壤生物指标测试。6. 数据汇总。按照全国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建立分级的数据库。以省份为单位,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数据采集建库机制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汇总,形成集空间、属性、文档、图件、影像等信息于一体的土壤三普数据库。7. 质量校核。统一技术规程,采用土壤三普工作平台开展全程管控,建立国家和地方抽查复核和专家评估制度。外业调查采样实行“电子围栏”航迹管理,样点样品编码溯源;测试化验质量控制采用平行样、盲样、标样、飞行检查等手段,化验数据分级审核;数据审核采用设定指标阈值进行质控,阶段成果分段验收。8. 成果汇总。采用现代统计方法等,对土壤性状、土壤退化与障碍、土壤利用等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数字土壤模型等方法进行数字制图,进行成果凝练与总结。五、普查主要成果(一)数据成果。形成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形成土壤退化与障碍数据,特色农产品区域、盐碱地调查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二)数字化图件成果。形成分类普查成果图件,主要包括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图,耕地盐碱、酸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分布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三)文字成果。形成各类文字报告,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适宜于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四)数据库成果。形成集土壤普查数据、图件和文字等国家级、省级土壤三普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与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五)样品库成果。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六、土壤普查仪器设备土壤样品的采集1、混合土壤样品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使其各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在实地采样前,应先根据现场勘察和搜集的有关资料,将研究范围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采样单元的划分,可根据土壤类型、农田等级和地形等因素而定。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在野外取样时主要以他容量控制)应均匀一致,土壤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2、剖面土壤的采集为展开土壤分类制图或探索某些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除了研究表层土壤外,还常研究表土以下其他各层土壤。土壤剖面按层次采样时,必须自下而上分层采集,以免采取土层样品时对下层土壤造成污染。为了使样品能明显地反映各层次的特点,通常是在各层最典型的中部采取(表土层较薄,可子地面向下圈层采样),这样可克服层次间的过渡现象。从而增加样品的典型性或代表性。采样设备基本土壤取样套件DJ-TQ0201基本土壤取样套件用于各种行业对土壤取样的工作,多种取样器:常规取样钻头、沙土取样钻头、泥土取样钻头,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手动土壤取样套件手动土壤取样套件用于各种行业对土壤取样的工作,连接杆粗螺纹连接,安装、拆卸更方便快捷。土壤比色卡Munsell土壤比色卡是一种基于土壤颜色给进行分级的工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采用防水设计,可以很方便的让使用者在野外进行土壤颜色评估。土壤酸碱度测量:土壤原位pH计采用坚固的人体工学设计,不易损坏,同时还拥有一个现代的,直观的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不需要湿润储存,可以直接测量托盘、营养钵、容器中的样品,包括溶液、土壤和无土介质等                                                                            土壤称重设备:精密天平、普通天平制样设备:全自动土壤磨筛机可根据实验需要对土壤进行磨筛处理。功能多样化,能够实现无尘粉碎土壤并通过软件实现数据的分析土壤团粒设备DJ-WSI020恒温式土壤团粒分析仪可以在不影响土壤结构的情况下分析出标准大小的土壤团聚体,用于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的实验。土壤重金属、元素检测仪:X-MET7500系列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操作灵活简单,是各个行业元素分析的理想工具。基于行业认可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技术,X-MET7500 系列性能强大、可靠性高,只需要一个按键就能保证快速、无损材料分析。应用广泛:土壤/矿物成分筛选分析,土壤污染区域监控,土壤污染源查找,土壤修复,矿区环境监测等

企业动态

2022.03.18

用 NDVI 估算植物叶绿素含量是否可靠?

跟踪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有助于研究人员和种植者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抗逆 性。叶子的叶绿素含量通常用叶绿素测量仪进行无损测量,该测量仪利用透射红光和 近红外(NIR)光的比率来估计叶绿素。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传感器有红光 和近红外光检测器,可通过检测透过叶片的红光和近红外光来估计叶绿素含量。            这项实验使用安装在气象站上的Apogee SP-230日射强度计每小时记录温室中的光强度。使用 MC-100测量植物叶绿素并将其分成三组,每组五个。用0毫米[零氮(N)]、2毫米(中等氮)或4毫米(充足氮)的硝酸铵处理这些组,为期三周。植物被移到一个空地上,Apogee S2-411和S2-412 NDVI传感器记录来自太阳辐射的入射红光和近红外光以及来自水曲柳叶片的透射红光和近红外光。然后用叶绿素提取法来确定叶片的实际叶绿素浓度。         实验证明接受充足氮和中等氮的植物的透射红光减少(即对红光的吸收更大)。叶绿素浓度计、NDVI传感器和叶绿素提取的测量结果同样表明,接受中等氮和充足氮的植物比接受零氮的植物有更多的叶绿素含量。使用NDVI传感器估计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计的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P        因此,NDVI传感器可用于估计苗圃作物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帮助种植者调整施肥,以改善植物生长和营养状况。NDVI传感器也可用于在阳光下或发出红光和近红外光的电灯下测量叶绿素含量。

企业动态

2022.03.09

DJ-TMS02古树名木倾斜智能监测系统

用途:DJ-TMS02古树名木倾斜智能监测系统借助智能传感技术(NB-loT)开发设计,实时测量树木的倾斜状态并将数据发送到云平台;平台集成GIS技术显示树木的地理位置信息;整套系统同时监测整个城市不同位置的树木,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树木状态数据可以快速地掌握树木实时信息,以此来评估树木立地健康状况,提前预警,使城市树木管理的工作科学化、便利化。无线传感器设计,内置加速器,监测每棵树的倾斜角度,定时发送数据到云端服务器,实时查看和管理数据。当树木的倾斜角度大于设定的临界角度时,系统发出警告信息,提醒管理人员关注,以及时采取适当的风险管控措施。特点:l 体积小,对树木无损伤;l 无线传感器,城市内任意布置;l 超低功耗,较低维护成本;l 高精度、高分辨率;l 无线倾角测量,科学、准确;l 标准工业级设计,适合各种户外环境; 技术规格:传感器工作电压3.6V温度范围69~207 kPa,-40~85℃精度0.1°分辨率±0.5°数据上传周期60s至24h报警阈值自定义报警检测周期5s至3600s,超阈值报警报警延时时间0.3s至25.5s电池容量1200mAh电池工作时间3年,按照24h数据上传周期零点温度漂移0.02°/℃零点偏差±1°温度测量内置温度测量防护等级IP67重量105g尺寸113X50X42mm云平台平台多用户许可支持GIS地图支持数据下载支持数据图标支持历史命令支持传感器接入数量不限数量

企业动态

2022.03.04

点将科技设备维修、维保服务

您是否遇到过如下的问题? ◆ 设备仪器意外出现问题,没有预算: ◆ 长期停机带来的损失比价大;◆ 仪器负责人更换,接手的操作及维护不熟悉; ◆ 野外仪器常年运行,需要后期维护节省成本 完善的维修、维保解决方案    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实验仪器设备是保证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正常进行的重要硬件基础。仪器设备的性能、完好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与保养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工作   为了保障用户仪器的正常运行,及时解决不可预见的故障,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尽量避免因仪器故障而对 工作带来的不变甚至经济损失。针对您的实验室仪器可能进行的维修与维护,点将科技提供专业维修实验室与维护解决方案,更好符合您的需要,使您的仪器在高效率下运行,仪器性能更优,日常花费更少, 停机时间更短。具体的方案如下。1》仪器维修: 我们承诺:收到仪器维修后三个工作日内给予故障原因回复,修不好不收费(客户需承担来回运费);对于因不值得维修而需更新购买的仪器,我司给予更多的优惠。 2》计量检测: 我们承接专业疑难检测和计量,年度检测和计量。 3》年度维保: 按年度为时间单位,全面承接相关仪器的维护,保养、检测和维修服务。做到小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仪器设备发生故障,耽误工作。联系人:高工邮箱: Gaoz@Dianjiangtech.com    QQ: 3204075640电话: 18911366984(微信同号)     座机: 010- 58732269-8008联系人:赵工邮箱: zsl@Dianjiangtech.com     QQ: 3031726833电话: 18988480213(微信同号)联系人:徐工邮箱: Xuf@Dianjiangtech.com          QQ: 381048135电话: 13795205551(微信同号)   座机: 021-37620451-8045维修、维保流程     点将科技     自 2001 年成立以来,已连续为国内各高校研究所及企事业研究单位承修各类生态环境类仪器设备上千余件。点将科技现有专职技术人员约 30 人,均为本科学历以上,多人具有中级工程师职称。我们在 香港、北京、上海、合肥、昆明、西安、成都等城市设有技术中心。    技术优势 1、有办事处地区及周边可以提供上门检测维修; 2、专业维修工程师有十多年维修经验; 3、接到问题 24 小时内响应; 4、成熟的海关进出口经验和畅通的国际进货渠道; 5、一次维修,终生维护;   维保案例 1》2021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临武莽山插针液流系统维修养护服务项目2》2021 年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仪器设备维修养护服务项目。3》 2021 年云南农业大学波文比系统、小型蒸渗系统维修养护服务项目

操作维护

2022.03.01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 1.热点前沿及重点热点前沿解读 1.1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Tp10热点前沿发展态势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居于前十的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基因组与编辑、动物传染病、健康饮食、植物进化、植物抗病研究等六个子领域(表1)。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子领域有3个热点前沿,分别在研究肉制品加工中植物抗氧化剂的应用、多功能食品智能包装膜、褪黑素在果实储藏中的应用。植物基因组与编辑子领域也有3个热点前沿,分别在研究茶树基因组、植物泛基因组及动植物碱基编辑器。动物传染病、健康饮食、植物进化、植物抗病子领域各有1个热点前沿,分别在研究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间歇性禁食的影响、早期陆地植物进化、植物免疫受体NLR(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受体蛋白)及其介导的抗病机制。与往年相比,2021年入选的Top10热点前沿再次凸显近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子领域的热点前 沿较受关注,其中智能包装持续出现两次,2020年重点在研究食品智能包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2021年重点在研制多功能食品智能包装膜。此外,动物传染病研究也在近两年持续出现,2020年重点研究猪圆环病毒,2021年重点研究非洲猪瘟。此外,2021年首次出现了有关饮食方式的研究,即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进程的影响。 1.2重点热点前沿“植物泛基因组研究     泛基因组是指存在于整个物种或群体而不是单个个体中的所有基因组序列的集合,分为核心基因组和附属基因组。核心基因组的序列存在于所有个体中,附属基因组序列仅存在于某个或某些个体中。近年来,随着不同物种参考基因组的公布及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基因组间的比较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有极具个性特征的遇传性状,单一参考基因组并不能代表物种内的多样性,因此出现了泛基因组这一概念。该概念最初于2005年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基因组科学研究所的Herve Tettelin等人在做生物组学领域提出,之后很快被拓展并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学领域,有专家2019年发表综述文章指出,随着泛基因组从细菌到植物和动物的应用,基因组研究进入了泛基因组学时代。泛基因组研究对充分挖掘生物遗传变异资源、鉴定品系特有性状调控基因、培育更适应不同环境和高质优产的农业动植物品种等意义重大。       该前沿共有核心论文16篇,包括13篇研究性论文和3篇综述性论文。13篇研究性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甘蓝型油菜、番茄、水稻、小麦和向日葵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甘蓝型油菜泛基因组的结构和生态型分化、组装与比较及抗病基因的鉴定,基于泛基因组研究的番茄水果风味基因的挖掘及拉丁美洲栽培番茄的驯化历史,栽培稻和野生稻的基因组变异,向日葵的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种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等。3篇综述性论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泛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因存在和缺失变异的起源,及泛基因组对植物生物学、育种和进化研究的影响等。在这16篇论文中,被引频次高的1篇是研究性论文被引用了252次(图2)。该论文于2018年发表在《 Nature》期刊上,由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了3010个亚洲栽培水稻基因组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多样性,为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提供了重要资源。       核心论文Top10产出国家和机构中(表2),澳大利亚贡献率高,超过一半,为56.3%;排在第二位的中国,贡献率也较高,为43.8%;美国贡献率为37.5%,排名第三。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大学在Topl0机构中名列前茅,贡献率为43.8%;中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贡献率为31.3%,位列第二。     施引论文产出国家和机构中(表3),核心论文产出排名第二的中国贡献,占比近4%;核心论文产出排名第三的美国排第二,占比近23%;核心论文产出排名首位的澳大利亚排名第三,占比约12%。中美澳在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贡献方面均名列前三,表现突出。施引机构方面,中国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依次排名前三。  1.3“重点热点前沿“动植物碱基编辑器研究”      碱基编辑器( Base Editor)是基于 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发展起来的新型靶基因修饰技术,可以在不切断核酸骨架的情况下实现单核苷酸定点突变,在基因组和转录组编辑过程中能够直接化学修饰靶核碱基。有专家认为,如果说 CRISPR是基因编辑的皇冠,那么碱基编辑器就是皇冠上的明珠。2017年,哈佛大学 David Liu教授因创建新型碱基编辑器被评为“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并入选“ Nature年度十大人物”该前沿共有核心论文46篇,其中42篇发表在《 Nature》、《 Science》或其子刊上。研究主要集中于DNA碱基编辑器,其中研究胞嘧啶碱基编辑器的论文偏多,研究腺嘌呤碱基绵辑器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编辑对象涉及小鼠、斑马鱼、拟南芥、水稻、小麦、玉米、番茄、甘蓝型油菜、马铃薯等。对小鼠、斑马鱼和拟南芥的基因编辑主要是将其作为模式动植物开展研究,旨在改进碱基编辑或者构建人类疾病模型。对水稻、小麦、玉米、番茄等作物的编辑应用,主要是为了建立相应的编辑技术实现作物遗传改良,其中对水稻进行碱基编辑的研究应用较多。在这46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排名前2位的分别被引了1174次和786次,均是哈佛大学教授David Liu团队的论文。第1篇论文即首度报道构建出一种新的碱基编辑器的论文,该论文于2016年发表在《 Nature》上开发出了胞嘧啶碱基编辑器( Cytidine base editors CBEs),将G.C碱基对变换为T.A碱基对。第2篇论文,于2017年发表于在《 Nature》上报道了他们开发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 Adenine Base Editor,ABEs),实现了腺嘌呤编辑,即A.T碱基对变換为G.C碱基对,这两篇论文意味着利用碱基编辑器可以实现碱基之间的自由转换。     核心论文产出国家和机构分析显示(表4),主要来自5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和德国,其中美国贡献率高,有32篇,占比近70%;其次是中国,有14篇,占比约30%;其余三国贡献5篇或以下。机构中,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博得研究所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47.8%、37%和37%。  总体而言,美国在该前沿表现突出,占据明显优势。41%,中国与核心论文排名一样,依然排在第二位,占比约为28%。其后依次是德国和英国,占比为6%左右。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机构排名中位于前三占比在5%~10%之间。  2.新兴前沿及重点新兴前沿解读2.1新兴前沿概述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有4个方向入选新兴前沿(表6),聚焦农田士壤污染修复和植物抗逆研究。 2.2重点新兴前沿解读一“产ACC脱氨酶根际促生菌对作物干旱胁迫的缓解作用     一直以来,植物与微生物的有益互作,尤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如何调控和影响作物抗早性,是旱作农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含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更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促进植物生长,延缓植物衰老和增强植物抗逆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CC脱氨酶具有降解乙烯前体物ACC,能有效抑制割乙烯的生物合成,达到延缓植物衰老的效果。用含ACC脱氨酶的PGPR接种植物,可降低乙烯含量,从而减轻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的影响该新兴前沿共有核心论文6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干旱胁迫下产生ACC脱氨酶的PGPR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参数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筛选含可以提高玉米耐旱性的ACC脱氨酶的PGPR;含ACC脱氨晦的PGPR和生物炭的联合施用对缓解小麦干旱,及干旱胁迫下提高玉米生长和生产力的有效性等。 生态与环境科学1.热点前沿及重点热点前沿解读1.1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Top10热点前沿发展态势      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的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两个子领域(表7和图4),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主要关注点。      具体来看,环境科学子领域的热点前沿主要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环境研究,空气污染相关研究,及全氟化合物、汞、微塑料等全球性传统和新污染物的环境特征、风险与控制研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该领域的2个热点前沿展现了新冠肺炎疫情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包括“空气、水体物体表面等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传播”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封锁隔离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空气污染是2021年热点前沿的焦点,相关前沿包括3个,分别是“低成本大气颗粒物传感器性能评估”、“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全球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估计”。       其中,“气溶胶与大气边界层相互作用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相关研究曾入选2020年的热点研究前沿。此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封锁隔离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时是空气污染相关的前沿。全球性污染物相关前沿包括“燃煤及工业烟气中汞污染的消除”、“微塑料在土壤中的暴露及对士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暴露、毒理和污染控制技术”。这三个前沿所涉及污染物均是在全球范围内带来重大、长期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全球关注的典型污染物,多年入选环境领域的热点前沿。如汞污染相关研究分别在2016、2017、2020年入选热点前沿;微塑料污染相关研究分别在2015、2016、2017、2020年入选热点前沿;全氟化合物相关研究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被列入热点前沿。生态科学子领域的热点前沿主要涉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分类两个方面,具体包括“昆虫衰退现状、灭绝危机与驱动因素”和“物种界定方法的改进”。      昆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的生存影响深远。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植食者、传粉者、捕食者或寄生者的角色,而其本身又是其它动植物的猎物。昆虫生物多样性和数量的减少,不仅会影响包括植物授粉在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会影响食物链中以它为食的动植物等的生存,造成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崩溃,引起巨大的生态环境级联效应,进而造成社会和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栖息地丧失、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有毒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广泛扩散、气候变化等,全球昆虫生物多样性已经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昆虫哀退的过程是很宏观的,身处其中的人类很难获得足够直观、深刻的体会,且除美欧等部分发达国家外,昆虫生物多样性的监測极不充分,其衰退和多样性丧失状况被严重低估。     该热点前沿的核心论文有20篇,研究内容主要是飞虫、节肢动物等陆生和水生昆虫的种类和丰度在全球范围以及美欧等地区的监测与下降状况,昆虫衰退的主要驱动因素,及昆虫多样性的下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互作用。该前沿的论文给出了全球多地出现昆虫多样性衰退的令人震惊的科学证据。2017年,荷兰奈梅亨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 Plos One》上发表的论文显示,19892016年,德国各地飞虫生物量普遍减少了76%该文基于数据揭示的昆虫多样性和生物量衰退的现象引起很大动,论文被引频次高,达到6次(图5).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2019年在《 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刊发了一篇关于全球范围内昆虫减少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综述,强调了全球近一半的昆虫物种正在迅速减少,三分之一正濒危灭绝,指出栖息地丧失、农业集约化污染、病原体和生物入侵等生物因素,及气候变化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该论文被引用446次,是被引频次第二高的论文。       2020年,欧盟发布了面向2030年的生物多样性战路,七国集团科学院发布关于全球昆虫衰退及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危害的联合声明,联合国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指出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中前所未见。今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绵约方大会在中国召开。该热点前沿掲示的研究与这些国际行动共同为人类拉响了警报,呼吁人类亟需采取变革行动,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统计分析核心论文产出的国家和机构(表8),核心论文来源国有23个,发表る篇及以上核心论文的国家有9个。美国核心论文数有10篇,占核心论文总数的一半;德国与英国分别以8篇核心论文排并列第二位;荷兰与澳大利亚分别以6篇并列第四位。发表核心论文最多的前两位机构分别是荷兰的奈梅享大学和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大学。          从施引论文的来源国家和机构来看(表9),美国、德国和英国是施引论文的前三位来源国。施引论文的Tp来源机构主要来自德国和法国等,施引论文前十位机构中,德国有5家,法国有3家。施引论文最多的3家机构分别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德国亥姆霍联合会和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        综合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的表现,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等美欧发达国家表现突出,这些国家均是昆虫多样性研究与监測工作开展较早较系统的国家。机构中主要以德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机构表现突出。荷兰奈梅享大学和瓦格宁根大学,德国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中心和亥姆霍兹联合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奧地利萨尔茨堡大学等贡献了较大比例的核心论文或施引论文,在该前沿中具有重要地位。   1.3重点热点前沿一“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分布、暴露、毒理和污染控制技术”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 substances,PFAS,下文简称全氟化合物是一大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如纺织品的表面防污处理剂、不粘锅炊具、方便食品包装等。全氟化合物具有持久性和远距离迁移性,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与放大,可产生脏器毒性、神经毒性、免疫和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已在全球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内检出,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国际控制行动。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是代表性的全氟化合物,已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新增POPs名单。     该热点前沿的核心论文有36篇,主要集中在4个方向:(1)全球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状况及来源解析,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水环境中的污染;(2)全氟化合物的毒理学和健康风险研究,包括人体暴露途径、肝毒性、对胎及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3)全氟化合物的控制技术,包括水体中的吸附技术、氧化还原技术等;(4)长链全氟化合物的潜在替代品,包括新的短链和超短链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环境和毒理特征。       全氟化合物首次引起关注是其在美国引发的饮用水污染危哈佛大学陈曾煕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2016年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Letters》上的论文对全美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进行了分析,发现600万美国居民的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美国环保局制定的终身健康建议量。该论文被引用267次,是该前沿被引频次高的一篇核心论文(图6)。该前沿影响力较高的另一篇论文指出在3000多种全氟化合物中,只有少数长链化合物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成为国际管控清单的对象或潜在候选物质,绝大多数其他的全氟化合物也需要得到关注。该文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发表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上,被引频次为256次。     随着全氟化合物研究持续成为研究热点,更多的科学证据不断呈现,越来越多的该类化合物得到了深入研究,不断引起国际关注并推动对其强化管制的国际行动。如近期,全氟己基磺酸( PFHXS)及其盐类已在美欧多国引起讨论,已经被纳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候选POPs名单。    统计分析核心论文产出的国家和机构(表10)表明,美国是核心论文产出国,核心论文占论文总数的47.2%,约占半数。瑞典贡献的核心论文占22.2%,排第二位,中国核心论文占16.7%,排第三。其他国家都低于10%。核心论文的产出机构主要来自美国和瑞典。其中,核心论文最多的两家机构为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和美国环保局,各有4篇。贡献核心论文达到2篇及以上的17家机构中,美国有10家,瑞典有3家。中国科学院也贡献了2篇核心论文。        从施引论文的来源国家和机构来看(表11),美国仍贡献大的国家,施引论文占总论文数的38.8%;中国贡献排第二位,占总施引论文数的28.1%;其他国家均低于0%。施引论文的前十位来源机构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和瑞典。其中,中国科学院以115篇施引论文排前列,南开大学排第七位;美国有6家机构,美国卫生部贡献的施引论文有61篇,排第二位,哈佛大学排并列第三位;瑞典有两家机构,分别排并列第三和第八位。从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的贡献来看,美国、中国和瑞典在该前沿中表现可以。美国在该前沿中居于引领地位,贡献了最多的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表现突出的研究机构也以美国最多。瑞典在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中也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是该前沿的重要参与者,有较高的核心论文和施引论文数量,中国科学院近年在该领域的追赶表现突出。  2.新兴前沿及重点新兴前沿解读2.1新兴前沿概述    生态与环境科学领域有2个方向入选新兴前沿,即“气候环境因素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大气二氧化氮水平与新冠肺炎死亡率升高相关”。 2.2重点新兴前沿解读一“大气二氧化氮水平与新冠肺炎死亡率升高相关”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二氧化氮是由柴油车和其他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一种空气污染物,可对人类的呼吸系统产生损害,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空气污染,如氮氧化物污染是否对新冠肺炎的流行及死亡率有所影响,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该新兴前沿的主要内容是探讨长期接触二氧化氮与新冠肺炎致死率之间的关系。德国马丁路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的论文对新冠肺炎疫情震中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二氧化氮污染浓度与新冠病死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共4443例死亡案例中,3487例(78%)都发生在五个氮氧化物浓度高的地区。同样,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小组发表在《 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研究也指出,意大利的空气污染与新冠肺災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空气污染因素与新冠肺炎死亡率升高的确切因果关系。

企业动态

2021.12.22

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在环境与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方案

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在环境与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方案用途:无人机近地遥感技术是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完成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具有机动、快速、经济等优势,在生态环境监测、森林调查、植被调查、灾害预警和评估、河道巡检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凭借多年在农业、生态领域研发及销售经验,点将科技公司联合北京大学团队在近地遥感领域的技术优势,通过选配多类型数据获取设备(光学、光谱、红外、激光雷达),并配合水体、大气、植被监测和采样模块,集成完成的“地面——无人机——卫星”三位一体数字化监测网络,加持北京大学开发的原创算法软件,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灾害监测与预警、生态格局调查、生态物种识别、森林火灾预警、植被调查等不同领域有着技术优势,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如下应用领域拥有先进设备集成方案以及原创算法软件:u  蒸散发及其环境健康评价(三温模型)用于反演地表蒸散发及植被健康评价,包含:²  土壤蒸发子模型²  植被蒸腾子模型²  土壤蒸散发扩散系数²  植被蒸散发扩散系统²  作物水分亏缺系数u  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调查u  生态系统种群格局调查²  随机分布²  聚集分布²  均匀分布u  生态系统物种识别²  面向对象分类法u  水质监测与评价²  水质反演²  环境水分胁迫评价u  灾后恢复定量评价u  森林火灾预警²  时空预警²  火点定位²  火情预判 应用案例:1) 蒸散发的碳减排效果;蒸散发的环境效应,是指潜热的温度调节效应和水相变的湿度调节效应,是维系地球生命环境的主要力量。城市植被的蒸散发潜热的降温效果相当于每天每平米减排400-450g二氧化碳。湿地蒸散发:诺日朗瀑布上游蒸散发分布图 2) 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调查经过无人机图像拍摄-分类等流程一次性获取整块样地内所有植被和优势种群的点位置信息及灌丛面积,提升了利用植株间相对位置信息进行点格局分析的效率。沙冬青和霸王种群分布点图       附加冠幅面积的沙冬青和霸王种群分布  3) 生态系统物种识别 4) 水质监测与评价       通过实验室构建水质反演模型,利用野外无人机高光谱成像技术以及同步水采样方法建立水质参数空间分布模型。5) 灾后恢复评价l  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定量评价l  深圳山竹台风灾情定量评估  6) 森林火灾预警 地表温度分布

新品

2021.11.30

神东生态示范基地植被气象站

 2021年4月,点将科技工程师在大柳塔镇神东生态示范基地开展为期5天的当地生态观测站的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培训,进展十分顺利,监测结果得到用户的认可。        大柳塔镇神东生态示范基地  是国家自然资源部规划建设的全国首个采煤沉陷区神态监测示范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 六大要素,涵盖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三大行业。以自动化、信息化监测措施,建成天空地井四层次全天候的植被气象站,监测参数多达30项。       本次的监测系统由多种设备共同组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对神东生态示范基地生态环境和植物生长做出监测和记录。同时监测水文环境和地表径流,主要由植物液流、植物茎秆变化、植物叶面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蒸发、土壤通量、光照强度、光合有效、地表径流、LAI,RVI,NDVI,等各种植被指数等设备组成。安装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既可以方便后期维护使用, 也可以减少引电布线的繁琐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整套系统的安装部署对监测地的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为首个采煤沉陷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服务,为恢复该地区的生态和植被生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点将团队 。

新品

2021.11.18

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方案

一、空天地一体化概念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加强环境监测,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      “生态环境”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设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云计算将环保领域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是满足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掌握其相关技术对“空”、“天”、“地”观测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空,是借助激光雷达、臭氧雷达、多轴差分光谱仪、无人机等空间监控设备,打造垂直空间污染分布及传输监控网;天,是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构建更为广阔的全域空间监控网;地,是构建大气、水、噪声、土壤、污染源等全方位生态环境监控网。二、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设备推荐1.点将科技物联网平台点将科技生态云数据采集系统 点将科技物联网监控系统2.气象监测2.1气象要素监测:灵活多变的气象站梯度气象站2.2大气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站3.环境监测城市环境监测风蚀风沙监测4.水文水质监测在线水文水质监测5.植物监测:植物生理生态监测古树名木监测6.动物监测水生动物呼吸测量系统陆生动物呼吸测量系统7.土壤监测土壤蒸渗监测系统8.环保监测农田面源污染综合监测系统 9. 灾害预警监测草原防火预警监测森林防火预警监测  

新品

2021.11.18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首次颁发给气候学家

真锅淑郎  1931年出生于日本新宫,195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气象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  1931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57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德国汉堡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教授乔治·帕里西  1948年出生于意大利罗马,1970年毕业于意大利罗马大学,意大利罗马Sapienza大学教授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45分,2021年度诺贝尔奖第二项大奖——物理学奖揭开面纱,美国科学家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共同斩获这一荣誉,以表彰他们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为何这三位科学家能够摘获今年的诺奖呢?现代快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解读。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  首次颁给气候学家  两位都是“90后”  气候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地球气候要如何变化?人类又会如何影响它?  这一切是“天注定”的事情,科学家们找到了定量分析和预测方案。  10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获奖者中,有两位是气候学家,分别是: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他们今年都是90岁高龄。  官网指出,真锅淑郎的研究展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而克劳斯·哈塞尔曼的部分研究,则被用于证明大气温度升高,是由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要给这样的气候现象建立数值模型,很难。而在1960年代,真锅淑郎和同事领导了地球气候物理模式的开发,建立了第一个地球气候模式,预测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全球气温会升高,极端气候事件也可能会越来越多。  约10年后,克劳斯·哈塞尔曼创建了将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解决了为什么气候模式预测在天气多变且混乱的情况下仍然可靠的问题。  “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都是气候界非常著名的科学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教授罗京佳说,这次诺奖首次颁给气候学家,说明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了。  两位诺奖得主中,罗京佳曾和真锅淑郎先生在日本共事过7-8年。“大约在20年前,我们都在日本全球变化前沿研究中心工作。真锅淑郎带领项目组研究的课题是二氧化碳排放对气温和气候的影响,尽管头发都白了,但他治学非常严谨,对工作充满激情,做报告时肢体动作非常丰富,印象很深。”罗京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全球变暖是  科学家们一直在攻关的课题  罗京佳说,全球变暖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科学家们一直在攻关新的难点和新的方向。比如,“全球变暖是如何影响局部区域气候的?包括热浪、暴雨、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变化……都是我们的研究课题。”  科学家们如何和“老天”打交道?如何来预测全球变暖事件呢?罗京佳说,一般用大气和海洋耦合数值模式,主要靠计算机来研发气候数值模式。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叫温室气体,与蔬菜大棚具有类似的效果,叫温室效应。为什么二氧化碳有增温作用呢?因为太阳照射到地面,会辐射加热地表,二氧化碳对地表向上的长波辐射具有吸收功能,使得地表能量不能充分散逸到太空,导致了大气温度升高。”罗京佳解释说,二氧化碳是如何吸收长波辐射的,怎么影响到大气和海洋物理过程的?又如何使得地表增温,导致干旱、暴雨有多少?……一系列的气候问题,科学家们用数值建模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定量研究。  罗京佳说,今年诺奖颁给气候学家意义重大,这不仅呼吁全人类关注全球变暖,也会让越来越多优秀杰出的科学家们,加入到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来。  热门候选人获奖  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颁给了乔治·帕里西,表彰他“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  乔治·帕里西1948年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是罗马Sapienza大学教授,研究重点是量子场论、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1999年Dirac奖,2002年费米奖,2005年Heineman数学物理奖和2021年沃尔夫奖……乔治·帕里西获得荣誉无数,2021年沃尔夫奖的颁奖词中写道:“他是近几十年来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工作对物理学不同分支有极大的影响,包括粒子物理、临界现象、无序系统,以及优化理论和数学物理。”  同时,乔治·帕里西也被认为是今年诺奖的热门人选之一。如今,他实至名归,大满贯成就达成。  复杂的系统具有随机性和紊乱的特点,虽然随机过程的研究已经有很深刻的数学体系,但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概率现象是人们没有理解的。乔治·帕里西的工作中处处有着统计力学的简洁和近似的思想。1980年左右,他在无序的复杂材料中发现了隐藏的图案。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称,乔治·帕里西的发现是对复杂系统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们使人们能够理解和描述许多不同的、显然完全随机的材料和现象,不仅在物理学领域,而且在其他非常不同的领域,如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物理学即被认为是推动科技、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也被公认为“含金量十足”。回顾过去颁发的这个奖项,我们能发现不少有趣的数字。  自1901年首次颁奖至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颁发了115次。因战争等原因,有6个年份未颁奖,分别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115次颁奖中,47次为单人获奖,32次为2人共享,36次为3人共享。  从1901年至2021年,共219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218人,因为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于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奖。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英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因“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与父亲一起获奖,时年2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2018年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发明”获奖,时年96岁。  在218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位女性。她们分别是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1963年因原子核研究获奖的玛丽亚·格佩特、2018年因在激光物理学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而获奖的唐娜·斯特里克兰,以及去年因发现黑洞而获奖的美国天文学家安德烈娅·盖兹。来源:现代快报

新品

2021.10.28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11日将在云南召开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11日将在云南召开 大会场馆布置完成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10月11日将在云南昆明举行。目前,大会场馆已经完成功能布局调整、设施改造提升和景观布置,新闻中心也将率先于9日正式对中外媒体记者开放。  紧扣“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大会主题,会展中心设计了立体迎宾花台和造型生动的花雕,诠释着“春城昆明,世界花园”的整体形象。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需求,会展中心目前已经完成了通信网络等设施的改造提升,作为传播大会声音的核心区域,新闻中心已准备就绪即将对中外媒体开放。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在新闻中心里面,随处可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精心设计。我身旁这幅长达12米的工笔重彩画,上面汇集了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地区的珍稀动植物,仅动物就有绿孔雀、白颊长臂猿、亚洲象等一共40多种,体现了滇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特点。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新闻中心建设工作负责人 林水鑫:新闻中心的公共媒体公共工作区,我们席位设的是150个席位,然后有配备的80台中英文双语操作系统,每个工位上的话都配有多声道的这个讯道,能够让记者自主的选择听我们公共工作区背后屏幕上面的相关的声音,在屏幕上的话会及时地实时的播放我们大会的动态,也会播放面向媒体的服务内容。  新闻中心还设置了咨询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新闻发布区等12个功能区,可以提供采、编、译、存、播、发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在新闻中心内部设计了两个特殊的云采访室,有个好听的名字“青山间”和“绿水间”,在这里通过特定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和会场外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交流。比如我们现在就连通了位于云南恐龙谷的我的前方同事赵曙光。曙光,我看你和专家在一起,给我们介绍下最新的科考进展。  总台央视记者 赵曙光:好的,俊全。我们也来请教一下现场的专家王涛老师,他这些天一直都在现场进行着科考的工作,王涛老师我们这一段时间在现场科考工作的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 王涛:主要成果你看我们从头到尾,已经清理很好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会再进一步的研究下一步怎么保护,怎么修复的工作。  据介绍,本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媒体记者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截至目前,通过报名注册审核并制证的线下参会媒体记者达到797名。  落实绿色办会理念 打造低碳高效会议  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主办城市,昆明市制定了绿色办会工作方案,提出减碳措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打造低碳高效的大会。  昆明市对大会期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了先期预判和评估,这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预计产生约23962吨二氧化碳。对此,昆明市制定了绿色办会工作方案,从绿色会场、绿色交通、绿色住宿等方面提出了25项减碳措施,以降低会议期间的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会场里,充分利用自然光,广泛采用绿色节能照明系统,对人工照明进行调光控制;会场的布置和搭建体现节俭风格,优先采用环保、简约的新型材料和用品;使用智慧办公APP系统,参会嘉宾使用二维码下载参展资料,获取会议的日程、通知等,减少纸张的浪费。  总台央视记者 刘洁:在会议的新闻中心,我们注意到大会专门定制的陶瓷马克杯,还有这种可以签名的玻璃瓶装水,这里有一个空白签名区域,只要在这里做个标记,那这个瓶子就印上了属于你自己的标志。喝完水以后,可以在会场任何一个饮水点反复续杯,这样可以减少塑料水瓶和一次性纸杯的使用,既卫生又环保。正是这些点滴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低碳、绿色、节俭的理念贯穿到大会举办的全过程。  这次大会在交通保障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共计356辆。同时通过智慧办会APP平台发布会议交通时刻表,科学设计与会人员的行车路线,提供交通建议。  云南省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处处长 王伟:调度系统通过我们的大屏幕,可以看到车辆的运行轨迹,包括车辆的电量、运行的状态,这次办会改变了我们以往的公交运行的一些模式,提升了我们整个公交保障的科学化、智能化。  如何抵减会议产生的碳排放,昆明市从2020年开始在东川区规划和实施了36000多亩人工造林项目,选用圆柏、冷杉等本地乡土树种,通过新建林业的方式来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最终实现本次会议的碳中和。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徐怡蕾:绿色办会,绿色交通这些方面开展的一些减排行动,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一个新建林业,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最终的实现整个会议二氧化碳的一个抵消,实现整个会议的零排放。开展绿色办会,一个是践行生态文明,同时也是倡导低碳生活理念的一个实际的行动,也是我们云南和昆明市向世界传递的一张绿色的名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品

2021.10.13

科技部:结余科研经费,不再收回!

       8月31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问答,详细解释了此前发布的改革国家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政策。      其中,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得到了进一步说明——为鼓励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节约使用经费,避免突击花钱,《若干意见》进一步改进结余资金管理。一是放宽留用政策,超过两年后也不再收回。明确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不再收回,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健全结余资金盘活机制,防止结余资金规模过大,加快资金使用进度。      此外,《若干意见》问答还解释了科研项目预算科目编制的变化、预算调剂权下放、扩大经费包干制范围、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明确劳务费支用范围、改进报销繁琐问题等政策细节。       以下为问答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问答       1.《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2013-2020年,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2.3万亿元;2021年,在中央本级支出继续负增长的      情况下,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科技支出,安排预算3227亿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财政科技经费的快速增长,如何管好用好科研经费,更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愈发重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努力消除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有力地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事业发展。但也存在部分政策规定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域改革需随着新形势新变化进一步深化等问题。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政策和工作要求,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对于回应科技界关切,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人员获得感,激发科研创新创造活力,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按照精简后的预算科目编制直接费用预算?      答:《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将直接费用预算科目从目前的9个以上统一精简为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共3类。      一是关于设备费,主要列支项目实施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计算类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可在设备费科目列支。      二是关于业务费,主要列支项目实施过程中消耗的各种材料、辅助材料等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发生的测试化验加工、燃料动力、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会议/差旅/国际合作交流等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三是关于劳务费,主要列支项目实施过程中支付给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和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以及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等。      同时,《若干意见》要求,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需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要提供明细。       3.《若干意见》对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有哪些新规定?      答:针对科研活动不确定性的特点,《若干意见》实现了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的全部下放:一是设备费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即项目负责人无需再向项目管理部门申请调增设备费预算;二是除设备费外的其他费用调剂权,全部由项目承担单位下放给项目负责人,由其根据科研活动需要自主安排。       4.《若干意见》在扩大经费包干制方面有什么新安排?      答:2019年以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开展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从实施情况看,包干制试点效果很好,科研单位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给予高度评价。《若干意见》从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两个层面,进一步扩大了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一是项目层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二是机构层面,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在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       5.如何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      答: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涉及财政部门、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牵头承担单位、项目参与单位等多个环节。《若干意见》对每个环节的管理提出了要求。一是从财政部门到项目管理部门,可在部门预算批复前预拨科研经费。二是从项目管理部门到项目承担单位,明确要求项目管理部门合理制定经费拨付计划,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将经费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三是从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到项目参与单位,项目牵头单位要根据项目负责人意见,及时将经费拨付至项目参与单位。       6.《若干意见》在结余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新举措?      答:为鼓励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节约使用经费,避免突击花钱,《若干意见》进一步改进结余资金管理。一是放宽留用政策,超过两年后也不再收回。明确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不再收回,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二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健全结余资金盘活机制,防止结余资金规模过大,加快资金使用进度。       7.今后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如何管理?      答:为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提出了含金量更高、激励力度更大的措施。一是间接费用核定比例。按照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500万元以下的部分,间接费用比例从不超过20%提高到3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从不超过15%提高到2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从不超过13%提高到20%。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二是间接费用管理主体。间接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三是间接费用管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创新成果。       8.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扩大了哪些试点范围?      答:为支持单位探索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的激励引导机制,2018年,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允许试点单位从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若干意见》从两个方面提出扩大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试点范围,一是进一步扩大试点单位范围,从中科院所属部分科研院所扩大到所有中央级科研院所。二是进一步扩大可提取奖励经费的稳定支持科研经费范围。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科研院所创新工程专项经费。       9.劳务费如何管理?      答:《若干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劳务费管理,项目承担单位在发放劳务费时,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发放对象上,劳务费发放对象是项目聘用人员,即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劳务派遣方式或者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协议等方式为项目聘用的人员,包括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科研(财务)助理等。二是在发放标准上,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项目聘用人员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三是在开支范围上,项目聘用人员所需人力成本可通过劳务费科目列支,包括项目聘用人员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等。也就是说,项目聘用人员的“五险一金”都可以从劳务费中列支。       10.《若干意见》关于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绩效工资总量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答:为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发挥绩效工资分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若干意见》完善了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即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本单位发展阶段、类型定位、承担任务、人才结构、所在地区、现有绩效工资实际发放水平(主要依据上年度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数据确定)、财务状况特别是财政科研项目可用于支出人员绩效的间接费等实际情况,向主管部门申报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主管部门综合考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保障基础研究人员稳定工资收入、调控不同单位(岗位、学科)收入差距等因素审批后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       11.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为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若干意见》提出各单位要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规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同时,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核定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12.如何推动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琐问题?      答:《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费报销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着力减轻科研人员报销负担。      一是全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项目承担单位要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确保每个项目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为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不再让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报销上花费精力。      二是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切实解决科研人员“找票”、“贴票”等问题。《若干意见》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不断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在主办会议时,可在会议费等费用中,报销确需负担的受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的城市间交通费、国际旅费;对国内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难以取得发票的住宿费,可实行包干制。      三是推进无纸化报销,让数字信息多跑路、让科研人员少跑腿。《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科研经费报销的信息化建设,明确推进科研经费无纸化报销试点,选择部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纳入电子入账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范围,推动科研经费报销数字化、无纸化,切实减轻科研人员报销负担。      四是实行预警提醒,提升服务水平。《若干意见》提出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寓服务于管理之中,通过提醒督促科研人员按规定用好科研经费,为顺利报销奠定基础,提升单位财务报销服务水平。       13.《若干意见》在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方面有何举措?      答:科研项目结题验收是国际通行惯例,科研人员需要提供验收所需要的材料。为把科研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此次《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科研经费的结题验收环节,采取三个方面措施,切实为科研单位和人员“减负”。一是强调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在项目实施期末实行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二是完善项目验收结题评价操作指南,细化明确预算调剂、设备管理、人员费用等财务、会计、审计方面的具体要求,避免有关机构和人员在项目验收和检查中理解执行政策出现偏差。三是选择部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由其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报表作为结题依据,取消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       14.如何优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答:《若干意见》从政策和落实两个方面,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进行了优化。一是从政策上,对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实行特殊的管理政策,强调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取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不进行招标投标程序。二是从落实上,要求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规定,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明确财政部对项目承担单位申请变更政府采购方式实行限时办结制度,自收到变更申请并符合要求的项目,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       15.《若干意见》对改进科研人员因公出国管理提出了哪些要求?答:《若干意见》强调了科研人员因公出国管理有关要求。一是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管理应与行政人员有所区别,对为完成科研项目任务目标、从科研经费中列支费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按业务类别单独管理,根据需要开展工作。二是从科研经费中列支费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按业务类别单独管理,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要求限制。       16.如何拓展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渠道?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持机制。《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财政经费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发挥金融资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优化科技创新类引导基金使用,推动更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促进基础研究与需求导向良性互动。       17.在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需要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为此,《若干意见》提出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领域,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3至5年后采取第三方评估、国际同行评议等方式开展绩效评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18.《若干意见》对鼓励地方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有哪些要求?      答:为了鼓励地方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提出,一是鼓励地方对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二是要求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给予稳定资金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其经费使用的更大自主权。三是围绕科研投入、创新产出质量、成果转化、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人才集聚和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估。四是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 19.如何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绩效管理?      答:为加强绩效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若干意见》从两个层面对强化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提出要求:一是项目管理部门层面,强调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尊重科研规律,根据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要作为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二是项目承担单位层面,在资源配置上体现绩效导向,把科研资源向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倾斜,切实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20.在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方面,《若干意见》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为提高科研项目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若干意见》从监督检查方式、责任、检查结果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在监督检查方式方面,要求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贯通协调,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行随机抽查、检查,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检查效率。二是在监督检查责任方面,要求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项目承担单位要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三是在监督检查结果运用方面,要求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追责和惩戒。四是提出探索制定相关负面清单,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禁止性行为,要求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负面清单进行检查、评审、验收、审计,对尽职无过错科研人员实行免予问责。       21.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若干意见》在抓落实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若干意见》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落实要求:      一是及时清理修改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既涉及部门规定及办法,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资金相关管理办法,以及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也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的内部管理办法,如间接费用管理、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等。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宣传上要实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通过门户网站、新媒体、开设专栏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培训上要实现专题和日常相结合,让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科研财务助理、审计人员等充分知晓、理解政策措施。      三是强化政策落实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跟踪指导。国务院办公厅加强督查。各地也要参照《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加快落实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举措,形成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局面,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22.《若干意见》发布后,如何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      答:新政策出台后,为实现新旧政策无缝衔接、顺畅运行,区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若干意见》发布时,科研项目执行期已结束、进入结题验收环节的项目,相关经费管理和支出按照原政策执行,不再作调整。      二是《若干意见》发布时,尚在执行期内的科研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并与科研人员充分协商后,确定是否执行新规定。涉及需项目管理部门同意的事项,履行相关程序后执行。      三是《若干意见》发布后,新立项的科研项目按照新规定执行。 本文来源:科技部

新品

2021.09.03

为古沈子国千年银杏“白奶奶”做体检

       古沈子国位于今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封地沈子国,已是三千年前的事。史书记载,古城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势高亢,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富。一株千年银杏,古姿龙钟,虬枝参天,哗哗然叶鸣盈耳。      如今,千年银杏依旧耸立,与古城址、老丘堆并称为“临泉三大古迹”。据考证,此银杏为雌性,植于唐代,是沈氏后人为纪念祖先所栽,树龄已超过1350年,当地人亲切的称之为“白奶奶”。现树高30米,胸围645cm,地围1050厘米,冠幅22.5米,2014年7月,被安徽省绿化委员会确认为第一批古树。      为了更好的保护“白奶奶”,当地保护单位携手点将科技,借助无损检测技术——TRU树木雷达技术,开展了树干内部健康检测,以及地下根系的检测,为掌握“白奶奶”健康情况、以及后续开展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银杏(植于唐代,树龄超1350年) 树干检测(分别在离地高度1.0m、1.3m和1.7m处进行扇形检测) 树根检测(俯视图、分布密度图和三维根系图) 树根分布切面图 三维(3D)根系         原位根系分布检测是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的优势之一。测量时发射天线连续发射电磁波,在穿透土壤的过程中,电磁波遇到根系时发生反射,通过计算电磁波双程走时可以确定根系分布的深度位置;对一棵树的根系进行多圈扫描后,利用根系发育的拓扑学特性,软件模拟出根系的三维结构,帮助研究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施策。       在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境内,有一个古柏树生生不息900年。       蔚蓝的天宇下,它挺拔屹立,傲视一切;       纷繁的人世间,它历经磨难,生生不息。       虽然命运多舛,但依然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此行我们也对五岳庙的柏树和银杏做了检测。 古柏树和古银杏检测   树干检测结果(左:柏树,右:银杏)   古柏树根系结果(左:俯视图、分布密度图和3D根系形态图,右:根系分布切面图)   古银杏根系结果(俯视图、分布密度图和3D根系形态图)           点将科技作为美国TreeRadar公司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独家授权代理商,以及世界各地的科研仪器的代理商,一直坚持帮助科研工作者实现仪器充分利用,坚持“心系点滴,致力将来”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科研仪器和优质、全面的技术服务,欢迎前来咨询。 扩展阅读:技术方案|古树名木调查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古树名木无损检测(NDT)应用技术方案|木结构古建筑无损检测技术新闻动态|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为古树名木保护保驾护航文献阅读|基于树木雷达(TRU)的树根密度对城市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点将资讯|点将科技2020年 第1期资讯视频| 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介绍视频2

企业动态

2021.09.02

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对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进行了部署。       谁来监测?       《通知要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       也就是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将以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为主要承担单位。       监测什么?       《通知》要求: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还获得了专门的称号,“蓝碳”。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是未来碳中和重要的工作之一。       微塑料是近日备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此次《通知》要求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       怎么监测?       在能力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       能力建设要求覆盖的仪器既包括实验室仪器、便携式仪器、在线式仪器等传统类型的仪器,也包括无人机、卫星等更加机动化的仪器设备。对各大仪器厂商来说是一个好机会。       全文如下: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       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       (二)体系布局。 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       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       (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       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       (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       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       (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       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       (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       (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       (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 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       (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       (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来源:仪器信息网

新品

2021.08.24

深度|一文读懂“碳中和”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仅如此,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可以说碳中和已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本文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和总结下碳中和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碳      我们经常听到的“碳减排”、“碳交易”、“碳足迹”、“低碳”甚至“零碳”,其实这里的“碳”并不是指实物的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当量(CO2e),是指多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当量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为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规定二氧化碳当量作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其他温室气体折算二氧化碳当量的数值称为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即在100年的时间框架里,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到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GWP值为1。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需要控制的温室气体有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我国现行国标《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2150-2015》规定,需要控制的温室气体有7种,比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多了三氟化氮(NF3)。      二、什么是碳中和      图片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并不是指零排放,可以排放一部分,只不过排放量与大自然能够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当。      三、碳中和相关国际协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的一项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滑适应、食物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巴黎协议》是由联合国195个成员国于2015年12月12日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的气候协议,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巴黎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变暖趋势,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其最重要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为实现这一温控目标,全球逾20个国家宣布要实现碳中和。     四、碳中和国际趋势     继中国提出要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多国竞相公布碳中和目标时间表。2020年10月,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紧接着,韩国总统文在寅也称,要与国际社会一起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同年11月,加拿大政府也出台了法律草案,明确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目标年方面,各国目标年可以以2050年为界限主要分为3类:2050年前,2050年以及21世纪下半叶。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普遍提出以2050年为目标年,而芬兰、冰岛等北欧国家在碳中和行动中表现更为突出,把目标年提前到了2035—2040年。发展中国家中的小岛屿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如斐济、马绍尔群岛等的目标年也集中在2050年。相比之下,新加坡从自身减排成本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到21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五、国际气候行动的主要进展       第一,煤炭产能和投资下滑。在履行《巴黎气候协定》要求和推进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各国增加了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全球煤炭产量自2014年开始加速下降,煤炭投资也持续收缩。目前80个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企业加入“燃煤发电联盟”,承诺逐步淘汰燃煤发电。金融市场上,目前已有30多家全球性银行和保险机构宣布将停止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近1000家资产超过6万 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也承诺将从化石燃料领域撤资。      第二,可再生能源投资持续提升,海上风电投资创历史新高。截至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占全球装机容量的34.7%,高于2018年的33.3%。2019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净发电量增量中所占的份额为72%,90%来自太阳能和风能。全球能源消费已经开始由石油为主要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第三,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2019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突破21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6%,同比增长40%。66个国家、71个城市或地区、48家企业已经宣布了逐步淘汰内燃机、改用零排放汽车的目标。淘汰燃油车已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内容。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2020年12月宣布将在2030年停止销售新的汽油、柴油轿车和货车,禁售时间较此前计划的2035年提前了5年。另据外媒报道,日本政府也计划将在2035年禁止燃油汽车的新车销售,以实现净零排放。根据德国联邦经济与出口控制局(BAFA)统计,2020年德国联邦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达到6.52亿欧元,较2019年的9800万欧元增长了6.5倍。中国和挪威都发出强烈政策信号,要大幅提高电动汽车的比重。     第四,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全球绿色债券规模在2019年跃升至2500亿美元,约占发行总债券的3.5%,而五年前这一数字还不到1.0%。中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总量居全球第一。作为国际公共气候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多边开发银行的气候融资规模不断上升,2019年达到616亿美元,占到其总运营的30%以上,其中76%用于气候变化减缓。亚投行的气候融资规模在2019 年占到其银行总运营的39%。公开信息显示,日本设立一个2万亿日元的绿色基金,以支持民营企业对绿色技术的投资。韩国推出的“数字和绿色新政”计划投入73.4万亿韩元支持节能住宅和公共建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拜登则承诺,上台后将投入2万亿美元的气候支出和政策,使美国不迟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第五,实行碳定价政策的辖区数量翻了一番。碳定价已成为抑制和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推动投资向更清洁、更高效替代品转移的关键政策机制。截至2019年底,已有40多个国家和25 个地区政府通过排放交易系统和税收对碳排放进行定价,覆盖了全球超过22%的温室气体排放,各国政府从碳定价中筹集了约450 亿美元。     六、主要国家的碳中和战略部署    第一,加快部署成熟的零碳解决方案。包括施行煤炭淘汰计划,逐步降低天然气供热,建造大量零碳发电装机,推动发电低碳化,提升行业能效。能源的“可获得性、可支付性和环境友好性”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和跨国石油公司转型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7月,在国际能源署(IEA)清洁能源转型峰会上,代表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80%的40个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部长强调,要让清洁能源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IEA预计,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电)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一半。能源效率的提高则将主要集中在交通、建筑和制造业领域,这为智能家居、智能建筑的技术创新提供机会。    第二,推广零碳技术。包括引导公共和私营部门加大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诸如储能、可持续燃料、氢能,碳捕获、利用或吸收技术等。近年来清洁能源行业经历了显著的技术变革,已经处于与化石燃料行业竞争的有利位置。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储能和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投资。未来十年,锂离子电池技术可能主导电动汽车市场。而2030 年后,更多潜在技术将超越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性能极限。此外,包括先进核反应堆和电动飞机等在内的广泛前沿技术也吸引了风险投资者的目光。氢能发展也将提速。日本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氢能源基本战略。2020年6月,德国发布国家氢能战略,确认了“绿氢”的优先地位。随后欧盟公布酝酿已久的《欧盟氢能战略》,在未来十年内将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加拿大、中国等也在设计氢能发展蓝图。    第三,全面激发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提供税收优惠鼓励民众淘汰旧的汽油车,建设绿色社区,实施零排放车辆战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加大对屋顶太阳能的补贴、取消相关电力税费等。    第四,创造有利的政策与投资环境。包括取消化石燃料补贴,进行气候立法,制定碳定价政策,引入新的清洁燃料标准,投资清洁技术,加大绿色采购力度等;还要在价格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为脱碳提供额外激励,鼓励金融机构的负责任投资等。    七、碳中和的中国趋势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的减排承诺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在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    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下一步,我国将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合理使用。    第二、是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第三、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加快实施综合能效提升等节能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持续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第四、是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广泛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营造有利于节能的整体社会氛围。    八、中国下一步重点工作    第一,优化能源结构,加速“去煤化”进程。能源电力行业承载着最先实现碳中和的期望。未来须合理控制燃煤电厂的总规模,尽快推进燃煤电厂的峰值发电,通过稳步推进传统小火电的淘汰退出和高效火电技术的替代,以及加强电网建设、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措施,使得清洁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大幅提升。天然气需要在达峰阶段发挥“过渡性燃料”作用。因此中短期内,中国须优化天然气的供给结构,同时大力推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降低燃煤和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    第二,推动交通电气化。要实现交通领域的碳中和,需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效率和提升低碳能源的利用水平。为此,需要加大对交通电气化的投资,大力推广智慧交通,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比重,同时积极推动航空和海洋领域生物燃料、氢燃料、电气化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目前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署已经开始。根据国务院的最新文件,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占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纯电动汽车成为消费主流。文件还规定自2021年起,生态文明试验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得低于80%。可以想见,未来10年中国可持续交通(包括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将大大加速,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的全面深度融合也将全面展开。    第三,加快建筑绿色和智能化。建筑部门应围绕提升能效、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强化绿色标准等方面展开相关工作。要加大照明、制冷等节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低碳改造,提高新建筑的绿色标准,鼓励建筑领域清洁、低碳电力和天然气的使用等。    第四,促进消费低碳化。从需求端降低对高耗能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节约型消费、绿色低碳消费等理念的宣传,出台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居民购买节能低碳产品和使用智能化技术。还要加强对企业排放的监督,建立气候环境信息自愿披露规范,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和采用低碳技术,并通过回购旧家电、鼓励节能家电消费等方式促进新的绿色产业的发展。    第五,加快金融绿色化布局。推动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扩大绿色金融试点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提前布局净零碳经济,并激发资本市场对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加强气候投融资的国际合作,并通过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绿色债券等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低碳行业,将是解决中国低碳融资缺口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六,完善碳定价机制,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碳交易市场即将在电力行业全面推开,首批纳入的发电/供热行业企业约1700余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占中国总排放总量的46%。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的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按计划已经于2019 年5月31日前完成核查、复核与报送,预计将逐步纳入碳市场。但从目前七大碳市场试点运行情况看,中国的碳价水平还比较低,且试点区域的价格差异显著。未来需要逐步完善碳定价机制,扩大碳市场交易主体覆盖范围,并探索以碳期货为代表的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创新,加强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合作。    第七,先进技术研发至关重要。对我国来讲,能源领域重大技术创新包括高可靠性电网技术、新一代低成本高可靠性储能技术、先进核电技术、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CCS技术等。工业领域则需要重点突破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的氢基工艺和技术等。交通领域需要在电力、氢、生物燃料零排放飞机,电动和氢燃料电池船舶、火车、重卡,及新一代城市零碳排放交通系统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建筑领域则聚焦于超低能耗建筑的普遍性适用技术的创新,同时还包括新材料技术、空气直接捕获CO2技术等。    九、碳排放权交易    温室气体核证减排量CERs,是由《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所定义的。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唯一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允许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帮助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有利于减排或者吸收大气温室气体的项目,并通过购买这些项目活动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s),作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的一部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也是由此而来。    碳交易市场可以简单地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为那些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平台,以满足其减排的需求,CDM交易机制理论上属于配额交易市场;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从其他目标出发(如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自愿进行碳交易以实现其目标。    我国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经我国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后所产生的自愿减排量,重点排放企业可是使用一定比例的CCER,来完成国家要求的碳减排清缴履约,是我国配额碳交易市场的一种补充。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而1月1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到2021年12月31日截止,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围绕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在试行办法中提到,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以及其他产品。管理办法提出,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1单位CCER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用于抵消的CCER应来自可再生能源、碳汇、甲烷利用等领域减排项目,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组织边界范围外产生。这意味着,管理办法确认,CCER抵消机制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和风电等减排项目可以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获取一部分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碳中和行动的国际趋势分析》《国际碳中和的进展、趋势及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开启碳中和大行动 各国竞逐新目标》《“碳中和”下先进技术研发至关重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GB/T 32151》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 作者:新能源投融资圈 投融君)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新品

2021.08.05

河南为何会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什么时候能够停止?

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民众受灾严重,这场降水为什么这么突然?又为何这么强劲?还要持续多久呢?      水库告急、黄河预警、山洪爆发…… 中原大地这轮强降雨从7月18日开始一路升级在20日猛烈爆发。造成河南部分地区遭遇“千年一遇”罕见特大降雨,郑州整座城市都“泡”在水中。河南巩义市明月新村小区有楼房坍塌郑州地铁五号线救援现场(网络视频截图)      台风“烟花”      目前还距离我国沿海地区1000公里的台风“烟花”其实在这场降雨中起到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千里之外,却能远程控制河南的特大降水。在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作用下, 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从海上运输到了内陆地区,在中原地区集结,形成强降雨。河南成为主要集结地。郑州部分街区一片汪洋      河南特殊的地形也是原因之一:偏东气流在河南遭遇到了太行山和伏牛山的阻挡,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态势,从而导致降雨层集中,使得降水更加增强。     大气环流的形势稳定也导致降雨时间持续过长。随着台风“烟花”渐渐靠近我国,环流形势会出现变动,进行调整,截断水汽来源,河南的降水才会逐渐停止。  太行山山势       两轮降雨区域存在叠加也是导致降水加强的重要因素       气象专家: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都各自非常稳定的维持在我国西北地区和日本海,上游的系统移动被阻挡,导致了西风带低值系统在我国黄淮 华北地区持续的时间较长,同时还受到稳定的低涡切变和深厚的东风急流影响,加上河南地区的伏牛山 太行山等山地特殊地势对偏东气流的强势抬升,导致强降水的中心区域集中在了河南西部 西北部的山势地区,沿山降水。天气系统非常稳定并且长时间聚集,导致了这场千年一遇的特大降水。       未来几天河南天气会出现什么变化?强降水天气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还要持续多久?      根据河南气象局发布内容来看,本轮降水持续到7月21日晚上,依然集中在河南西北部和中部地区,降水依然非常强劲,普遍降水量会达到达到100到25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能够达到300到400毫米。从7月22日开始到26日,河南省将无明显强降水地区,只有分散性的局部雷雨天气。       一方有难,全国支援,河南的洪水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幕幕的惊险画面让人们为此紧张担忧。面对汹涌洪水,当下的郑州人正选择冷静和坚强的互助。有人家中断水断电、有人被困单位无法回家,也有人被困在各处因洪水无法移动,但更有郑州的街坊邻里共同互助,部分酒店开通1元特价,部分单位成立救助点,相互扶持一起努力克服难关!来源:新浪网

新品

2021.07.26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发布 将在昆明大会提交审议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日前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第一份正式草案,以指导到2030年全球如何为保育和保护自然及其为人类提供的基本服务而应采取的行动。  框架草案的出台经过了两年多的讨论。这份框架将在今年夏末的在线谈判期间进一步完善,然后提交给《生物多样性公约》的196个缔约方,以便在10月11日至24日在中国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上审议通过。  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Elizabeth Maruma Mrema)表示,需要在全球、区域和国家范围内采取紧急政策行动来转变经济、社会和金融模式,以便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剧的趋势“到2030年稳定下来”,让自然生态系统在之后20年得到恢复,“到2050年前将实现净改进”。  4大目标、10个里程碑、21个具体目标  框架草案提出了到2050年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愿景的四大目标。到2030年,这四大目标各有2-3个里程碑。像2015年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一样,这份框架还设立了到2030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实现的21个具体目标,其中包括:  01  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区域,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及其对人类的贡献特别重要的区域,得到保护;   02  进一步将外来入侵物种的引入率降低50%,并控制或根除这些物种以消除或减少其影响;  03  将流放到环境中的富营养物质至少减少一半,将杀虫剂减少至少三分之二,并消除塑料废物的排放;  04  通过基于自然的方法,每年至少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工作做出相当于100亿吨二氧化碳的贡献,并且确保所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都避免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05  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重新调整、重新利用、改革或消除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激励措施,每年至少减少5000亿美元;  06  从所有来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资金增加2000 亿美元。  细化目标和执行监测  《生物多样公约》还将陆续公布三个文件,进一步细化目标和执行指标监测框架。  这份框架旨在激励政府和全社会,包括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民间社会、青年和企业以及金融机构采取这一紧迫的变革行动。它将主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活动来实施,并辅以国家以下、区域和全球层面的行动。  公约执行秘书穆雷玛强调:“这是一个力图取得成果的全球性框架,可供《公约》的196个缔约方制定国家和区域目标和指标,根据需要更新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并促进在全球层面定期监测和审查进展情况。”  “春城之约”———COP15描绘新图景  2016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宣布中国获得COP15举办权。2018年底,中国生态环境部组织对昆明等4个会议备选城市进行考察调研。2019年2月,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上,综合考虑4个备选城市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确定大会举办地为昆明。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说,选择在昆明办会,是希望可以让全球朋友见证生物多样性给云南人民带来的幸福感,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同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思路。  云南国土面积占中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云南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高等植物19333种,约占全国的50.3%;脊椎动物2273种,约占全国的49.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1种,占全国的41.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2种,占全国的57.1%……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的云南,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同时,云南采取切实行动严格保护最原真、最珍稀、最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了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立自然保护区166处,通过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发布省级生物物种名录、生物物种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等措施。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减少对自然的直接破坏和影响,让地球村每一位居民认识到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有的作为和努力,需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携手行动。  中国是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去年初到昆明考察完筹备工作后表示,作为COP15的东道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能为世界提供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所倡导的美好愿景,也是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此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继“爱知目标”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自从被确定为COP15的举办地以来,尽管面临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云南始终精心做好筹备工作。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云南为筹备COP15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场馆布局清晰明确,设施设备让人印象深刻,充足的办会经验、专业的技术保障和顺畅的沟通协调始终贯穿于整个筹备工作。  据悉,大会将不提供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每位参会人员都有一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玻璃杯,会议材料也将尽量无纸化,代表要做到绿色出行。大会结束后将邀请国际第三方机构对会议的碳排放进行评估,争取实现碳中和。  大会的会场区域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实现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智能手段服务大会。同时,疫情防控方面也做了周密安排,确保安全。来源:云南网

新品

2021.07.21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江西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547处

              图为数百只白鹤在江西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大湖池觅食飞翔。(资料图) 段长征 摄       中新网南昌7月15日电 (记者 吴鹏泉)中部省份江西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江西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547处,有效保护全省50%以上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       记者15日从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消息。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范志刚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江西生态环境部门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范志刚说,江西开展了“绿盾2019”“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着力解决自然保护地突出环境问题。       截至目前,“绿盾”专项行动江西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共核查出违法违规问题716个,已整改完成714个,整改率为99.7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共核查出违法违规问题164个,已整改完成150个,整改率为91.46%。       与此同时,江西还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江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江西省林业局编制了《江西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工作规程》,组织对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管理状况和保护有效性等方面开展保护成效评估;开展赣江流域、东江源区等重点流域,以及鄱阳湖区、柘林湖、仙女湖、陡水湖等重点湖泊水库的水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工作。       范志刚表示,下一步,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江西将深入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持续推进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工作,继续开展鄱阳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等。       以青山绿水著称的江西,于2016年8月被纳入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品

2021.07.21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从上海启航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2日搭乘“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将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在北极公海区域采取走航观测、断面调查、卫星遥感等方式,开展海洋、海冰、大气以及微塑料、海洋酸化等监测,获取北极海洋水文、气象、生物等数据资料。  同时,聚焦国际科学前沿问题,在加克洋中脊区域开展科学调查,揭示超慢速洋中脊岩石和岩浆形成等过程,了解加克洋中脊构造地貌特征,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对北极自然环境的认知。  根据安排,本次北极考察预计总航程约1.5万海里,将于今年9月下旬返回上海。  这也是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第二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2020年7月15日,“雪龙2”号搭载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开启了首航北极科考之旅。(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品

2021.07.15

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二氧化碳(CO2)的监测方案

一、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介绍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能源消耗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大气温室效应及其影响愈发严重。碳达峰就是为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再增加,而提出的一个二氧化碳最高限值控制目标。碳中和就是实现吸收固定转化的二氧化碳数量与产生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相同的碳平衡控制目标。中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二、CO2的来源和去向概述       碳循环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20年可完全更新一次。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碳储存于地壳岩石中,岩石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进入大气和海洋,同时死亡生物体以及其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碳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控制了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沉积物和大气、生物圈及海洋之间的迁移。        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三、CO2相关监测设备推荐1. 土壤CO2监测1.1土壤中CO2长期监测SS-GB04土壤剖面呼吸梯度观测系统:1.2土壤呼吸、土壤碳通量监测eosFD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2.  水中CO2监测SS-GB04水中二氧化碳CO2观测系统:3. 室内环境中的CO2监测MX1102A无线温湿度二氧化碳记录仪:       4. 室外环境中的CO2监测WS-MC02科研级自动气象站(可以兼容多个CO2传感器):5. 地—气界面CO2交换(CO2通量研究)OPEC开路涡动(涡动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可以监测草地、农田、水面、森林等下垫面) 

新品

2021.07.12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野生大熊猫、藏羚羊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来源:央视网)

新品

2021.07.12

中国科协“十大”闭幕

        5月30日,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闭幕前举行的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经过无记名投票,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万钢当选连任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图为中国科协“十大”闭幕会会场。       图为万钢在中国科协“十大”闭幕会上发表讲话。       图为钟南山院士作报告。       图为戚发轫院士作报告。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来源:腾讯新闻

新品

2021.06.11

< 1 2 3 4 5 ••• 7 > 前往 GO

点将(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点将(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松江车墩泖亭路188弄财富兴园42号楼 联系人: 刘经理 邮编: 201611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4470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