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nanoscribe

关注

已关注

银牌6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252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纳糯三维科技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微型世界的驱动力:灰度光刻3D打印技术实现新型磁性微致动器打印

斯图加特大学应用光学研究所的 Florian Rothermel 和 Alois M. Herkommer 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发表了相关论文,展示了一种新型的 3D 打印磁性微致动器,直径为 500μm,最初设计用于微光学系统。传统的微机电系统 (MEMS) 致动器在近年来已被 3D 打印的可驱动微结构所补充,这些微结构是通过双光子聚合 (2PP) 制造的。这种新型致动器通过将 NdFeB 微粒和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结合到打印机械结构的指定储层中来制造。微致动器结构具有机械弹簧,允许大位移的连续定位。通过对 IP-S 块状结构进行纳米压痕的机械研究,揭示了粘弹性材料行为,并通过二元广义 Kelvin-Voigt 粘弹性模型对其进行了描述。然后,获得的材料参数用于模拟和表征微致动器的弹簧行为。致动实验是使用外部微型线圈进行的。测量了峰值电流为 106 mA、持续时间为 1 到 100 s 的三角形电流脉冲下的致动器位移,位移为 69.1 到 88.9 μm。观察到致动器的滞后行为,这归因于核心材料的粘弹性和磁性。实验的数值模拟也证明了这种行为。动态退磁和闭环控制的实现既可以实现高重复性,又可以实现精确定位。致动器设计由两个组件组成,它们合并为一个整体式 3D 可打印结构。三个螺旋弹簧用作机械柔性组件来容纳一个环形可填充容器。选择矩形横截面是因为由此产生的弹簧刚度可以通过设计更好地控制。储液器的形状为空心圆柱体,外径 500 μm,内径 200 μm,顶部开口,外壁穿孔。穿孔增强了储层的润湿性,减少了填充过程中磁性颗粒在外壁的聚集。此外,小的矩形块呈圆形分布在储层底部的中心周围,用作额外的毛细管结构。储液器中心的平面用作光学位移测量的参考。最终设计总高度为 650 μm。微致动器的制造包括四个工艺步骤。机械结构使用 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通过浸入式激光光刻 在显微镜盖玻片基板上进行 3D 打印。除了致动器之外,还制造了三个牺牲支撑结构,以防止在显影过程中弹簧损坏。显影后,通过将细针插入嵌入的孔眼并施加拉力直至与基板的粘附力断裂来移除支撑结构。在下一个后处理步骤中,用铁磁复合材料填充储层,该复合材料由双组分环氧树脂与 NdFeB 微粒混合而成。将一滴复合材料与储液罐的外壁接触,毛细管力会导致复合材料流入储液罐。复合材料固化后,最终在约 4 T 的强均匀磁场内进行脉冲磁化,从而产生永久磁化强度。通过对尺寸为 400 μm × 400 μm × 25 μm 的 3D 打印块进行纳米压痕测试来研究 2PP 制造的机械微结构的机械性能。由于聚合光树脂表现出粘弹性行为,因此结构在施加和随后移除负载时表现出典型的特性,例如蠕变和松弛。纳米压痕测试用于获得粘弹性参数,类似于 Lu 等人描述的方式,使用锥形球形纳米压痕尖端。施加的随时间变化的载荷曲线 P(t) 由具有恒定载荷速率的斜坡载荷段组成,然后是保持段。为了评估弹簧结构的行为,将得到的材料参数传递给微致动器 3D 模型的机械有限元模拟。在弹簧的轴向上施加载荷函数 Fload(t),导致轴向位移。还研究了弹簧线横截面形状偏差的影响。假设矩形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增加了 0.5 和 1 μm。由于材料的粘弹性性质,弹簧在 50 秒的保持段期间也会发生蠕变,导致位移增加约 26.5%。弹簧刚度受弹簧线横截面偏差的显着影响。致动实验是使用围绕铁镍 (FeNi) 管芯缠绕的微线圈作为电磁铁来进行的,以吸引储层内的磁化复合材料。电磁铁和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导致致动器位移,这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电流来控制。线圈电流越大,磁场密度越大,从而施加的磁力越大,这取决于铁芯材料的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此外,由于致动器的位移,磁力也会非线性增加,因为永磁体和外部磁场源(即线圈)之间的距离减小。这最终导致致动器位移和线圈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还通过有限元模拟对该设置进行了实施和广泛研究,涉及实验的磁性和机械粘弹性方面。在实验过程中,用数码显微镜观察致动器样品。使用对称三角形线圈电流曲线对微致动器进行驱动,上升和下降时间为 2.5 秒,电流范围为 0 至 106 mA。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非常吻合。然而,与模拟相比,微致动器在致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轻微的倾斜。所有样品中都观察到这种行为,但程度因样品而异。因此,这很可能是由于储层内 NdFeB 微粒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为了量化微致动器的位移,除了相机观察之外,还在轴向上设置了色共焦距离传感器。致动器位移具有非线性且滞后的行为,这取决于线圈电流以及脉冲持续时间。这是由于粘弹性蠕变导致位移随时间增加,从而导致更大的磁力和进一步的位移。由于这两种效应可以相互放大,因此较大的线圈电流或较长的脉冲持续时间可能会导致机械弹簧塌陷。为了清除残留磁化强度,测试了在致动后是否可以施加交流 (AC) 退磁脉冲。实验表明,在脉冲之后,致动器不断位移,保持在 12.5 μm 左右。之后,对线圈施加了由持续时间为 10 秒的高斯包络的正弦波组成的交流脉冲。退磁后位移达到 0μm,微致动器成功回到初始位置。为了进一步研究微致动器,进行了可重复性测量。应用了 250 个 1 秒矩形电流脉冲(106 mA)周期,然后是 1 秒退磁脉冲。结果表明,短退磁脉冲持续时间足以大大减少管磁化的影响。然而,通过查看整个可重复性测量,很明显,弹簧的粘弹性会导致连续循环的位移发生变化。由于粘弹性行为对准确定位、快速和可重复定位提出了限制,因此实施了使用 PI 控制器的闭环反馈。还针对有和没有反馈控制的两种情况绘制了步进位移测量值。目标设定为 48 μm,致动器在 2 秒后达到该目标,并在整个测量期间保持恒定。因此,微致动器的粘弹性行为被控制器成功补偿。对于没有反馈的驱动,使用一个阶跃到近似线圈电流,产生相当的位移。因此,直接比较是无效的,但可以看出,由于蠕变,没有达到恒定的位移。总之,这项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磁性 3D 打印微致动器的制造和表征。通过纳米压痕测试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微致动器的粘弹性特性,并通过致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验证了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微致动器在微光学系统、内窥镜微操作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doi.org/10.1002/admt.202302196‍MNTech微纳领航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前沿、高效的交流平台。我们关注微纳米3D打印技术的进展、科研成果,探讨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应用实例

2024.07.03

磁性软体毫米机器人:复杂环境下的多功能导航者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 Ziyu Ren 和 Metin Sitti团队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了论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制造和控制具有多模式运动能力的小型磁性软体机器人的方法,以应对不同的地形、狭窄空间和执行各种任务。微型移动机器人在微创医疗干预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为它们能够在难以到达的狭窄空间内运动和操作。由于机载空间有限和系绳引起的不良力,开发了无线远程驱动方法,例如光、声波和磁场。磁场可以安全地穿透包括人体组织在内的各种材料,因此它已成为封闭工作空间(例如人体内部)中最广泛使用的机器人驱动方法之一。小型磁性机器人可以采用硬质或软质材料制造。由软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大的静态和动态形状变形以及强大的环境和物理适应性,这对于实现多模式运动至关重要,就像生物小型软体生物一样。磁力和扭矩可用于驱动微型磁性机器人的运动。磁力与磁矩大小和磁场梯度成正比。磁力矩使磁体旋转以使其磁矩与外部磁场的方向对齐。假设我们可以在软材料上创建空间异质磁化,可以引起材料的复杂变形。机器人可以动态地改变其身体形状,这可用于软体运动。然而,软体运动不仅仅由控制输入决定。相反,由动态变形的软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力也会影响机器人的变形行为和运动性能。通过巧妙地利用这种机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运动模式。磁性软体机器人具有动态形状编程能力,可以在变化的外部磁场下产生多种动态变形。然而,并非每次变形都必然会产生运动模式,因为许多软体变形可能不会导致有效的推进。新运动模式的建立应该使机器人能够应对新的环境空间约束和介质或获得新的功能。因此,任何不符合这些标准的运动变化都不能被合理地归类为新的运动模式。该程序包括以下关键阶段。首先是机器人的制造。在这部分中,介绍了制造不同软材料的技术。这些技术基于模具铸造和组装操作。侭管使用 3D 打印技术来制造软材料可以简化工作流程,但由于其在材料选择和可实现形态方面的多功能性,研究人员仍然更喜欢这种工作流程。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制造解析度,低至微米级,因为模具可以通过双光子聚合或光刻技术制造。在这一步中,研究人员使用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3D微型打印机和10×镜头一起用于在硅晶片上打印微结构的模具,以在软薄膜上创建微结构。其次是开发磁控系统。详细介绍了针对不同应用場景的电磁线圈系统和圆柱形 Halbach 阵列系统的开发。此外,还介绍了表征磁控系统的方法。第三是实现多模式运动。详细介绍了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实现不同运动模式的控制信号。第四,详细说明了在医学环境下离体实验中使用医学成像技术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评估机器人运动性能和使用数据驱动方法优化运动性能的策略。在传统的微创手术中,有线设备通过小切口插入体内并推入深部区域。侭管物理系绳有利于电源、数据通信和功能集成,但它们限制了它们进入人体内某些位置的机会,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安全风险。例如,远端血管的曲折和脆弱性给微导管进入这些血管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和风险。此外,侭管尿道导管广泛用于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但它们可能会导致与导管相关的不适或伤害。没有电线的限制,无绳软毫米机器人有更好的机会以微创方式进入人体内难以到达和曲折的部位,并消除电线与组织之间的接触和摩擦造成的不利影响。凭藉其毫米级的体型,它们有望进入各种狭窄区域,例如脑室、大脑导水管、尿道、胆管、咽鼓管和输卵管以及血管系统。具有软体多模式运动能力的小型磁性机器人可以通过改变运动模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空间约束和介质。研究人员开发了四种能够针对不同工作环境进行多模式运动的磁性软毫米机器人。片状机器人可以执行多种运动模式,例如在水中进行水母状游泳、在水面进行波浪状游泳、在水弯月面上攀爬、著陆以便从水中过渡到地面、浸入水中从水面移动到大量的水、在平坦表面上滚动或行走、跳过障碍物、在充满液体的密闭环境中爬行和游泳、在管状结构中螺旋表面爬行以及在 3D 表面上基于翻滚的攀爬。这些运动模式使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地形中导航,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受水母启发的 ephyra 机器人可以实现五种以上的游泳模式,以实现不同的游泳速度、效率和流动结构,使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例如节能推进、选择性物体运输、挖洞、流体混合和化学路径生成。受幼年斑马鱼启发的机器人可以改变其身体刚度,以修改身体的波浪状波,以适应不同的推进速度和能量效率。由基于 LCE 的磁性复合薄膜制成的双刺激响应片状机器人可以响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在标准片状机器人和螺旋形机器人之间转换。凭藉多模式运动能力,机器人可以克服各种地形,在中等雷诺数下获得不同的物体操纵能力,并平衡高速和高效游泳。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https://doi.org/10.1038/s41596-023-00916-6MNTech微纳领航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前沿、高效的交流平台。我们关注微纳米3D打印技术的进展、科研成果,探讨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应用实例

2024.06.24

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打印新型多焦点超透镜革新光学成像

上海交通大学的邬崇朝及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并实验证明了一种偏振无关的全介质多焦点稀疏孔径(MSA)超透镜。金属超透镜在可见光谱中的透射效率由于电磁波与金属中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显着降低,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而介质纳米结构,如硅(Si)、二氧化钛(TiO2)、氮化镓(GaN)和 IP-Dip 光刻胶等材料,已显示出克服金属纳米结构弱点的潜力。考虑到偏振相关超透镜对光源和透射效率的限制,设计用于产生多个焦点的偏振无关纳米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中提出的 MSA 超透镜由多个子扇区组成,每个子扇区由周期性排列的方形纳米孔单元阵列组成,该阵列由 IP-Dip 光刻胶制成,适用于在 650 nm 波长处进行聚焦和成像。**这些纳米孔阵列是使用 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系统结合 IP-Dip 光刻胶 (Nanoscribe GmbH, Germany) 和 63x 物镜浸入模式下通过双光子聚合制造的。**每对对角扇区形成一个独立的稀疏孔径子超透镜,能够将光聚焦在指定的焦点,同时使光在其他位置发散,从而有效地尽量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因此,由稀疏孔径子超透镜组成的 MSA 超透镜可以有效地将光聚焦到两个焦点:f1 = 0.5 mm 和 f2 = 1.0 mm。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所设计的全介质 MSA 超透镜的聚焦性能。结果表明,从 z = 0 mm 开始,光逐渐会聚到 z = 0.5 mm,然后发散直到在 z = 1.0 mm 处重新聚焦。光斑在 z = 0.5 和 1.0 mm 处对应于其相邻范围内最小的半峰全宽 (FWHM),表明聚焦特性良好。由于光源为平面波源,z = 0.5 和 1.0 mm 处的焦平面图像可用作 MSA 超透镜的点扩散函数 (PSF)。此外,还对 MSA 超透镜的成像能力进行了验证。分辨率图由水平条、垂直条和数字图案组成,水平条沿 d1 方向定向,垂直条沿 d2 方向定向。使用 CMOS 相机捕获相应图像,成功渲染分辨率测试目标,最大分辨率为 12.4 μm,对应于第 5 组元素 3 中线对的空间距离。最初,获得了水平条的清晰图像,垂直条显得模糊。当将 CMOS 相机从超透镜移开时,图像清晰度发生反转:垂直条清晰可见,而水平条变得模糊。这两个图像分别对应于 PSF1 和 PSF2 产生的结果。这项工作还展示了具有三个和四个焦点的 MSA 超透镜,表明其灵活性和高度的设计自由度。更重要的是,焦距和焦点的数量都可以定制,以满足特定的要求,从而开辟了在虚拟现实显示、显微成像、全息术和光谱学等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doi.org/10.1002/advs.202309648MNTech微纳领航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前沿、高效的交流平台。我们关注微纳米3D打印技术的进展、科研成果,探讨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应用实例

2024.06.18

从皮肤到机器人:受生物启发的微型致动器

清华大学的张明超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了相关论文,提出了一种受生物皮肤鸡皮疙瘩反应启发而设计的微致动系统。该系统由3D打印的被动微结构(采用Nanoscribe公司的光刻胶IP-S)和光响应液晶弹性体(LCE,由单体RM257、交联剂PETMP、柔性链延长剂EDDET等合成)人工皮肤组成。在飞秒激光(中心波长780 nm,脉冲持续时间80 fs,重复频率80 MHz)照射下,LCE皮肤产生局部微尺度“人工鸡皮疙瘩",驱动被动微结构运动。通过精确编程激光轨迹、速度和功率,实现了微结构的二维运动控制,包括0-360度旋转。微致动器在微型机器人、生物医学设备和集成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微致动器技术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制造复杂性高、小尺度运动受限、各单元独立控制难、以及微结构操纵困难等。受生物皮肤鸡皮疙瘩反应的启发,该团队利用光响应LCE人工皮肤产生局部变形,驱动被动微结构运动,实现了精确、局部和可控的微结构操纵。通过编程激光参数,该微致动系统实现了微结构的0-360度旋转等二维运动控制,为微型机器人的灵活运动提供了可能。此外,该系统还可用于精确控制由光刻胶IP-S制成的微镜的倾斜角度和方向,实现对光反射的精确控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局部或全局地拆卸毛细力诱导的自组装微结构,为微结构制造和微流控应用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外,通过控制微结构在暗态和亮态之间的可控切换,该系统展示了在信息存储领域的潜力。然而,该微致动系统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实现对微结构的精确、局部和可控操纵需要对激光参数进行精确编程,并对LCE材料的特性进行深入理解和优化。LCE材料的响应速度、变形范围和稳定性等特性对微致动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该微致动系统在微型机器人、生物医学设备、微流控和集成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但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和优化。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4-01810-6本文的工作通过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原理微纳3D打印完成,全新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将微纳增材制造和超高速体素大小调节结合在一起:双光子灰度光刻(2GL)是一种全新的具有超高速、超精确的可以满足自由形态的微加工技术,同时又不影响速度和精度。Nanoscribe 3D微纳加工系统海具备A2PL®对准双光子光刻技术,可实现在光纤和光子芯片上的纳米级精确对准。3D printing by 2GL®在实现优异的打印质量同时兼顾打印速度,适用于微光学制造和光子封装领域。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Quantum X  Align                         双光子纳米自动对准系统Quantum X shape                 双光子高性能3D微纳加工系统Quantuam X bio                  双光子高精度3D生物打印系统

应用实例

2024.06.12

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革新航天器推进器制造

近期德国Justus Liebig University的Fynn L. Kunze课题组在Journal of Electric Propulsion上发表了关于一种利用Nanoscribe3D微纳加工技术制造微型毛细管式电喷雾推进器的方法。电喷雾推进器(Electrospray thrusters)是一种静电推进器,通过使用静电场从液体推进剂中提取离子或液滴来工作。由于具有可扩展性、精确的推力和脉冲比特以及使用液体或半固体推进剂等优点,它们成为微型和纳米卫星以及商业应用的理想选择。然而,电喷雾推进器的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痛点。制造工艺的挑战:微型电喷雾推进器的制造需要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制造工艺,这对于传统的制造方法来说是一个挑战。材料选择:推进器的材料需要在太空的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推进剂管理:推进剂的供应和管理是电喷雾推进器的一个关键问题。推进剂需要在真空环境下稳定地供应到发射器,同时避免泄漏和污染。性能优化:电喷雾推进器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发射器的几何形状、电极的设计、推进剂的性质以及工作电压等。优化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利用Nanoscribe双光子光刻技术进行微型毛细管式电喷雾推进器的增材制造。双光子光刻(Two-photon lithography)是一种增材制造工艺,利用双光子相互作用引发光敏树脂中的化学反应。与传统的微机械制造技术(如微加工或蚀刻)相比,双光子光刻在形状和结构的可能性方面受到的限制明显更少,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纵横比(宽度与高度比)的结构,这对毛细管式发射器的设计非常重要。在毛细管式发射器的设计中,一个主要的挑战是毛细管的流体阻力。如果发射器的阻力不足,它们很容易溢出或产生大液滴而不是精细的离子喷雾。为了增加流体阻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加毛细管纵横比的解决方案。作者还介绍了毛细管式发射器的设计,并讨论了影响流体阻力的因素,如毛细管的半径和长度。在本文中,作者使用了IP-Q光刻胶作为发射器结构的基础材料。IP-Q光刻胶具有与SU-8相当的机械和化学性能,并且在微流体应用中表现相似。与SU-8相比,使用IP-Q的一个优点是工艺时间显著缩短,这是由于使用了10倍物镜而不是之前使用的20倍物镜。然而,更高的打印速度是以增加体素尺寸为代价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射器阵列的集成提取电极的全新模块化设计。将电极集成到发射器设计中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提高发射器孔与电极之间的对准精度,从而减少截获的离子电流。3D打印电极进一步减少了制造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发射器提取行为的差异,因为发射器与电极相互作用。紧凑的设计本身是另一个优点,因为集成的电极需要更少的支撑材料。3D光刻方法确保了多个提取电极在尺寸和形状上几乎相同,并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调整电极的设计。最后,作者展示了发射器操作和原位观察的光学图像和视频以及发射数据。在所有实验中,电极接地,然后向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M-BF4)施加正或负高压。本文的工作通过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原理微纳3D打印完成,全新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将微纳增材制造和超高速体素大小调节结合在一起:双光子灰度光刻(2GL)是一种全新的具有超高速、超精确的可以满足自由形态的微加工技术,同时又不影响速度和精度。Nanoscribe 3D微纳加工系统海具备A2PL®对准双光子光刻技术,可实现在光纤和光子芯片上的纳米级精确对准。3D printing by 2GL®在实现优异的打印质量同时兼顾打印速度,适用于微光学制造和光子封装领域。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Quantum X  Align                         双光子纳米自动对准系统Quantum X shape                 双光子高性能3D微纳加工系统Quantuam X bio                  双光子高精度3D生物打印系统

应用实例

2024.06.11

2GL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成为消除台阶效应的光学加工解决方案

斯图加特大学的Harald Giessen课题组研究人员使用Nanoscribe的双光子灰度光刻系统Quantum X加工出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双层透镜(下方左图)。采用非球面面型设计的透镜对聚焦效率有明显提升,并且双层透镜对比单层透镜在时场上有明显提升(下方右图)。“我们设计、打印和优化了直径为300微米的空气间隔双透镜。优化后,双透镜的顶部透镜残余形状偏差小于100纳米,底部透镜残余形状偏差小于20纳米。我们利用USCF1951分辨率测试图表检查光学性能,发现分辨率达到645线对每毫米。” ---Harald Giessen课题组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引入了传统的双光子聚合技术(2PP)与先进的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之间的比较。采用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加工出的透镜表面无台阶结构(step free),能够带来优异的光学性能。这是由于传统的双光子聚合技术中光斑大小不能全自动进行调节,导致加工出的透镜表面存在台阶结构,而这是微光器件中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即使多次对结构进行迭代优化,始终难以有满意的结果。双层透镜在USCF 1951标准的测试中结果高达645lp/mm,其中300微米口径的透镜PV值测量结果达到100nm,研究人员认为此数值有希望到达20nm。USAF-1951是目前唯一公认的能够对光学器件进行测量和量化的标准。尽管会受到系统中的镜头、匀光器、CMOS传感器等各组件性能的影响,也会有人眼识别带来的误差,但是透镜的性能瓶颈是能够明显看出的。测试结果是该透镜的分辨率达到645lp/mm,而在网上能搜索到的商用镜头的Z高数值为200lp/mm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数值代表了打印的透镜具有优异光学性能,适用于高要求的图像采集系统和显示系统。上图为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测试的PV值结果。这个数值反映了透镜设计值与测量值的误差,同时要参考透镜的口径进行评价,测量过程是对双层透镜进行单独测量,上方口径较大的300微米直径的透镜PV值为100nm,下方口径为162微米的透镜PV值为20nm,一般情况下,透镜的口径越大,PV值越难控制。同时,共聚焦测试出空间均方根表面粗糙度为4nm。4nm表面粗糙度和20nm PV值,这两个数值为双层透镜的645lp/mm分辨率提供了基础保证,也证明了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适用于加工超高精度微光学器件。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优势传统的双光子聚合技术(2PP) 对比其他加工技术的优势在于加工体素的悬空,可以一步打印出不用支架支撑的具有三维复杂结构的微纳器件,如钟摆结构和倒扣结构。这种比较简单的双光子聚合技术利用均一或变化缓慢的光斑在三维空间内逐层移动将结构加工出,这种技术加工出的结构就像金字塔一样具有一个个台阶,这是因为光斑大小没有随结构形状进行快速变化而产生的。基于传统双光子聚合技术,Nanoscribe公司推出了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该技术能够将悬空的光斑以1MHz的频率进行4096级调节,软件和硬件上都实现了全自动。结合灰度技术后,由于两个值不再受Z小加工体素的限制,而是依赖于光斑的变化速率与级数,打印结构的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双光子聚合技术和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的对比。左图为双光子聚合技术,右图为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Nanoscribe公司产品应用经理Benjamin Richter分别使用传统的双光子聚合技术(下图左侧)与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下图右侧)加工出一个小姑娘模型,来验证台阶效应的消除。这简直是从低分辨率升级到了4K时代。在提升精度的同时,灰度技术还可以显著提升加工速度。4096级光斑大小调节能够以一层加工出灰阶位数为12bit的结构。Nanoscribe的QX平台系列设备比PPGT2的加工速度提升了1个数量级。  PMID: 36785392   DOI: 10.1364/OE.480472详情请咨询纳糯三维科技官方网站 nanoscribe-solutions.cn联系我们 china@nanoscribe.com德国总部中国子公司Hermann-von-Helmholtz-Platz6,76344 Eggenstein-Leopolds-hafen,Germany上海徐汇区桂平路391号B座1106A+49 721 9819 800china@nanoscribe.com

应用实例

2024.05.28

突破传统半导体工艺2D加工限制,双光子聚合技术前景广阔——访Nanoscribe中国区总经理崔万银博士

仪器信息网讯 8月29日,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微光刻分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微光刻分委会年会暨第十三届微光刻技术交流会在青岛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纳糯三维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Nanoscribe)中国区总经理崔万银博士。据了解,Nanoscribe以双光子聚合技术为基础开发产品和服务。据介绍,Nanoscribe公司此前是卡尔蔡司的一家子公司,当前聚焦于光刻技术。崔万银博士透露,当前公司主要有4款产品: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微纳加工,适用于高校院所的公共平台使用;Quantum X shape是其升级版,在原来GT2的基础上增加了灰度功能,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平整度;Quantum X bio是针对生物领域所开发,例如打印细胞生长支架和器官组织、药物筛选等;Quantum X align主要面向光通信领域。相比于单光子加工产品、DLP技术等3D打印技术,Nanoscribe产品的打印精度提升了一两个数量级,最小加工线宽可达160nm,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与电子束曝光、光刻直写技术相比,Nanoscribe产品可以进行三维加工。但同时,崔万银博士也表示,双光子打印技术太过前沿,缺乏前后制程配套,短期内难以在工业界实现替代。崔万银博士希望可以将产品应用在纳米压印的模具制造中,结合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快速大批量加工,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崔万银博士始终坚信,3D加工的手段相比于传统半导体加工技术拥有非常大的领先优势。以下为现场采访视频:

媒体关注

2023.09.05

Nanoscribe德国CEO将出席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邀您莅临

在国际国内仍存在严峻疫情和国际航班紧缺的大背景下,Nanoscribe德国总部CEO兼联合创始人Martin Hermatschweiler于2023年7月10日访问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将出席2023慕尼黑上海光博会(Laser Photonics China),这是其三年以来的首次访华活动。作为一家衍生公司,Nanoscribe来源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纳米技术研究所Martin Wegener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Martin Wegener教授和现任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实验物理和技术物理学教授Georg von Freymann,以及Nanoscribe现任首席科学家Michael Thiel和Nanoscribe现任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于2007年共同创立了Nanoscribe。仅仅一年后,Carl Zeiss Venture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入股了这家初创公司。2021年6月,Nanoscribe加入BICO集团。图为Martin Hermatschweiler先生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Nanoscribe的产品线全线升级,从基于双光子聚合(2PP)原理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系统升级到了以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 ®)为核心的Quantum X平台系列。该系列能够以1MHz频率,4096级全自动调节加工光斑体素大小,在大幅度提升加工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加工精度,双光子灰度曝光技术的加工精度可以与金刚石钻削技术相媲美。Quantum X shape作为Quantum X平台系列中高性能全能系统,适合于加工各类亚微米精度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维纳器件,最佳表面粗糙度可达5nm以下。该系统不仅是应用于微光学、MEMS、微流道、表面工程学及其他很多领域中器件的快速原型制作的理想工具,同时也成为基于晶圆的小结构单元的批量生产的简易工具。 Quantum X bio是世界上最精准的3D生物打印系统,该系统配备有专用于生物加工的无菌仓和温控模组,能够直接使用双光子聚合技术加工活体细胞,加工完成四小时后细胞存活率大于85%,广泛适用于各类需要活体细胞材料的生物加工,助力目前最尖端的生物研究和生物医学工程应用领域。 Quantum X align系统配备有专利的对准双光子光刻技术(A2PL®),能够于光纤端面处精准定位到纤芯位置后进行加工,能够在芯片的顶部或侧部使用内嵌的共聚焦模组进行先定位后加工,推动光子封装领域创新。作为亚洲激光、光学、光电行业的年度盛典,第十七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将于7月11-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时隔两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力复苏,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也将以崭新的面貌盛大回归,总面积将达80,000平方米,展出面积较上一届增长26%,预计吸引全球1100余家光电行业领先企业入驻,超过80,000名海内外观众莅临现场参观洽谈。  欢迎各位感兴趣的朋友莅临Nanoscribe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的展位进行切磋交流。展位信息:国家会展中心7.1号馆A500

企业动态

2023.07.10

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技术为3D微纳加工制定标准的15年

15年前,Nanoscribe成立。作为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科技Spin-off,这家年轻的公司很快就成功地发布并运行了第一台基于双光子聚合原理的原型机,并将Photonic Professional系统交付给了我们的客户。我们怀着自豪与感激回顾这15年来,一路陪伴我们走来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惊叹于他们利用这微纳加工技术所取得的创新和成果。作为一家Spin-off,Nanoscribe来源于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纳米技术研究所Martin Wegener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Martin Wegener教授和现任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实验物理和技术物理学教授的Georg von Freymann,以及Nanoscribe现任CSO Michael Thiel和Nanoscribe现任CEO Martin Hermatschweiler于2007年合伙创立了该公司。仅仅一年后,Carl Zeiss Venture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入股了这家初创公司。之后在2021年6月,Nanoscribe加入了BICO集团。从双光子吸收到高精度3D打印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 Maria Goeppert-Mayer 早在1931年就凭借双光子吸收的假设为双光子聚合(2PP)奠定了理论基础。而Theodore Maiman又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开发出这种激光器。两位日本物理学家 Shoji Maruo和 Satoshi Kawata随后在1997年用激光装置在实验上证明了双光子聚合的原理。仅仅四年后,在Wegener教授的课题组中,KIT于2001年启动了第一个双光子聚合实验室装置。这项基础研究最终为该项全新的微纳加工技术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第一台纳米级3D打印机在2007年,Nanoscribe的第一台微纳加工系统为双光子聚合作为亚微米分辨率3D打印技术铺平了道路。起初,出于科学上的好奇心,Nanoscribe的Photonic Professional设备迅速发展成研究微纳加工的科研实验室的标准工具,世界10所TOP大学中有9所都在使用Nanoscribe的设备。同时,2PP成为许多应用领域的关键赋能技术,并且不断占据更多的工业份额。凭借其高精度3D打印技术,Nanoscribe已经为微纳加工设定了15年的行业标准。从先驱到全球市场先锋人物Nanoscribe是高精度3D打印领域的先锋人物,并开发了用于加工尺寸范围从低于一微米到几厘米的结构的微纳加工技术。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在从事研发工作,可以看出Nanosribe仍在不断加大对这种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的投资。从2007年开始的四人Spin-off公司,到现在拥有100多名高素质员工的公司,这家前初创公司成功地跻身为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参与者。 Nanoscribe通过其位于德国,中国和美国的网点以及全球认证的经销商网络,为现在拥有超过3千名活跃用户的Nanoscribe社区提供着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基于Nanoscribe的高精度3D打印设备,他们正在不断推动微光学,集成光子学,光子封装,微观力学,材料开发和微流体以及生命科学等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工业创新。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  Align                         双光子纳米自动对准系统 Quantum X shape                 双光子高性能3D微纳加工系统Quantuam X bio                  双光子高精度3D生物打印系统

企业动态

2023.04.17

客户成就 |Nanoscribe微纳加工技术助力纳米粒药物递送研发

在长期对药物递送的研究中,学者发现纳米颗粒已成为克服常规药物制剂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限制的合适载体。随着微流控设备的创新混合和过滤技术发展,针对药物研究新领域的探索正在得到不断拓展。特别是脂质纳米粒携带药物的新发现吸引了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脂质体已被证明在溶解治疗药物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控制药物长期缓释,大大延长了药物的循环寿命。微流体的性能对于在极小尺寸下精确制备脂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巨大优势。在这一领域,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TU)的一个科研团队利用Nanoscribe的高精度3D微纳加工技术发明了一种特制的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包含一个创新的混合器,用于生产单分散载药纳米颗粒,并进行精确的粒径控制。这将有助于推动新的药物递送概念发展。图示同轴层压混合器可以完全消除与带通道壁有机相的接触,同时有效地混合有机相和水相。这种独特的混合器包括同轴注射喷嘴、一系列拉伸和折叠元件以及入口过滤器是无法通过传统的2.5D微纳加工实现的,但是3D双光子聚合技术则可以完美实现加工制造。图片来自于Peer Erfle, TU Braunschweig生产有效且成本效益高的定制药物在制药行业广受关注。难溶性药物的特性限制其口服和非肠道给药,为解决难溶性问题,含有难溶性药物的脂质纳米粒将成为有效候选药物,因为它们提供更快的溶解速度。然而,生产这些脂质纳米粒则非常具有挑战性。整个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例如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药物载体与纳米颗粒的结合。在纳米颗粒的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是管理窄粒径分布,以达到70 nm至200 nm的要求范围。为此,与批量混合技术相比,微流控系统提供了一种更为优化的解决方案。微流体能够精确控制和调节极少量液体的混合,且在微流体中的混合可同时实现纳米颗粒的制备。而这需要使用更有效、更复杂的混合元件来调节纳米颗粒的性质并优化混合机制。如今科学家们利用Nanoscribe公司双光子聚合(2PP)技术制作自由曲面三维微流控元件,并将其集成到复杂的微流控芯片中。这种多功能3D微加工的使用旨在实现缩小粒度分布。复杂微流控芯片3D微纳加工制作布伦瑞克大学(TU Braunschweig)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微流控领域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开创性的解决方案,以制备单分散的药物载体纳米粒。他们利用Nanoscribe公司的双光子聚合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完整的微流控芯片。该芯片采用独特的微纳混合器件,用于同轴层压和稳定的纳米颗粒生成。整个厘米级微流控芯片由一个连接到横向通道的主通道、一个用于同轴注射喷嘴、一系列3D混合原件和用于减少污染的入口过滤器组成。这种复杂的芯片设计因其小型化特性和极高的表面质量脱颖而出(如内径达到200µm的主通道,孔径达到15µm的入口过滤器)。可以混合有机相和水相的拉伸和折叠微纳元件具有复杂的3D结构。在以往,由于底部内切结构和开放圆柱区域难以成型,传统的2.5D微纳加工和使用微纳注塑成型的大规模生产是无法制造这种微流控系统的。由Nanoscribe公司打印系统制作的3D微纳加工微流控系统可实现用于生产特定尺寸的纳米颗粒,并具有高度复制性特点。用三个单独制作的微纳系统对相同的设计做了测试,结果显示出纳米颗粒大小在几纳米范围内的分散性变化非常小。该结果证实了基于Nanoscribe 2PP技术的3D打印能够生产出具有窄粒径分布的高重复性纳米颗粒。这些发现对未来实现纳米颗粒的平行生产制造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喷嘴下游的一个拉伸和折叠混合元件的SEM图像。图片来自于Peer Erfle, TU Braunschweig科研团队:Technical University Braunschweig – Institute of Microtechnology Technical University Braunschweig –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 Technical University Braunschweig - PVZ - Center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使用双光子聚合(2PP)来产生几乎任何3D形状:晶格、木堆型结构、自由设计的图案、顺滑的轮廓、锐利的边缘、表面的和内置倒扣以及桥接结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结合了设计的灵活性和操控的简洁性,以及广泛的材料-基板选择。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的科学仪器和工业快速成型设备,适用于多用户共享平台和研究实验室。Nanoscribe的3D无掩模光刻机目前已经分布在30多个国家的前沿研究中,超过1,000个开创性科学研究项目是这项技术强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证明。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上海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应用实例

2022.08.10

新品发布!Nanoscribe进军高精度生物打印领域

Quantum X bio - The power of bioconvergence Nanoscribe推出全新多功能生物打印系统Quantum X bio,该系统拥有的专有技术是以双光子聚合(2PP)为核心,以精细的工程设计为基础,通过生物学家的想法定制并且重新设计的。 作为2019年推出的第一台双光子灰度光刻 (2GL ®) 系统Quantum X的同系列产品,该生物打印系统具有精确的温度控制、无菌的工作环境和功能化的生物材料等特点,可让生物打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有效加速组织工程、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等关键应用的创新。   先进的生物医学应用 以高的打印精度和打印速度实现几乎任意三维结构,以快速的设计迭代周期优化您的研究,以广泛的生物材料、生物墨水和生物相容性树脂拓宽您的打印材料选择。通过使用系统配备的触控屏实现丝状和复杂的三维结构的高精度打印,并直观地放置到微流控通道或孔中。 这些特点使得Quantum X bio成为创建先进微观环境的最佳工具,可用于组织工程、细胞研究的定制支架,以及其他许多对精度、速度、材料多样性和无菌性有着较高要求的创新的生物医学应用。  Quantum X bio让您站在探索生物和生物医学应用的前沿。系统配备无菌和可温控的基底支架,无菌配件,生物材料和生物墨水,并且兼容其他定制材料。有了Quantum X bio,您就可以探索活体细胞打印的世界。  探索生物医学应用细胞支架                    皮肤/组织模型         智能/活体材料            微流控技术                   微针阵列                    药物输送载体纳米/柔性机器人         血管模型                   生物传感器                 亚微米级图案设计       细胞力学和迁移的拓扑结构  为活体生物打印做好准备 Quantum X bio具备用生物树脂材料进行活体细胞打印的需要条件,并保持它们的活性。为您探索更多例如三维组织模型,智能材料或活体材料等激动人心的新应用保驾护航。无菌、可温控的环境使用基于水凝胶的定制生物树脂细胞兼容型波长(780纳米)打印后1小时细胞存活率>90%(通过活死细胞染色试剂测得) Quantum X bio系统配备Nanoscribe UX优化软件,经验证的 STL模型生物打印库。结合在打印过程中对传感器和视频数据的实时监控,您能够轻松获得的打印结果,并且直接利用系统的触控制屏上传、启动和监控打印作业, 甚至进行远程操作。 上左图:Quantum X bio系统摄像图像:用于细胞培养的微孔阵列的3D打印上右图:荧光显微镜图像:带有荧光的NIH 3T3细胞附着在由IP-S制成的生物相容性支架上,从而进行增殖 系统属性打印技术基于双光子聚合(2PP)的逐层3D打印技术具有体素调整能力的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 ®)。基底显微镜载玻片(3 x 1" / 76 x 26 mm)MatTek细胞盘(35mm或50mm)最大6英寸(150mm)的晶片基底玻璃、硅以及其他透明和不透明的材料其他基材/尺寸光刻胶Advanced BioMatrix的水凝胶Xpect Inx的生物墨水Nanoscribe IP 光刻胶(聚合物)Nanoscribe GP-Silica (玻璃)第三方和定制材料最大打印面积50 x 50 mm²   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加工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系列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系统 

新品

2022.01.18

Nanoscribe客户成就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

Nanoscribe客户成功制作具有纳米级分辨率的3D打印石英结构近些年来,基于无机材料的纳米尺度三维复杂结构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都吸引着全世界科学家和企业研发人员的注意。无机材料与稀土元素的掺杂可实现高Q值(品质因子)的微环谐振器,并且适合于制造无源和有源集成微光子芯片。在所有的无机材料中,二氧化硅(石英)当之无愧是应用场景最广(如应用于微电子学、微光学),原料最易获取的材料之一。同时,传统基于半导体工艺的纳米级三维石英结构的制作过程通常非常复杂,且对设备要求极高,甚至更有涉及到会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此外,对于复杂或非对称类结构,传统的工艺流程甚至不能满足其加工要求。为此,来自我国清华大学和美国莱斯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将目光对准了具有世界上高3D打印精度的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系列双光子打印设备,并且成功制得了分辨率200nm以下的复杂微型石英器件。该团队自主合成了可进行任意稀土元素(例如Er3+, Tm3+, Yb3+, Eu3+ 和 Nd3+等)掺杂的含氧化硅纳米颗粒(10 nm)的光刻胶复合材料,以实现不同波段的光致发光。该材料在经由PPGT设备打印显影形成特定结构后,进一步热解烧结以去掉有机材料,只保留聚集的氧化硅材料。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氧化硅材料能进一步转换成不同结晶态的致密石英。例如,在1,100 °C高温下可产生高质量无定型石英玻璃;而在1,300 °C高温下则产生方石英。值得一提的是,Nanoscribe公司今年也推出了一款新型石英光刻胶材料GP-Silica,欢迎感兴趣的用户向我们咨询。图示:稀土元素掺杂后光学微腔光致发光曲线国际最高影响因子的Nature正刊曾报道过,来自弗罗里达的科学家们利用高速旋转的谐振腔实现光的不可逆传输。然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受限于制作工艺的复杂性,支撑结构需通过光刻、XeF₂等离子体刻蚀制得,而主体盘面的面包圈结构则需通过CO₂激光热回流加工制得。因此,复杂三维结构的回音壁式光学微腔的发展一直进展缓慢。而如今,在Nanoscribe公司PPGT2设备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在实现一次成型的同时,对结构不同部位的强度和形态进行差异化加工,使得最终该回音壁式光学微腔达到最少104的高Q值。诞生于享有“欧洲麻省理工学院”称号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的Nanoscribe公司,作为高精度3D打印设备的制造商,一直专注于推动力学超材料、微纳机器人及微机电、生物医学工程和微纳光学等创新领域的研究,同时致力于为顶尖大学的科研群体提供各类优化制程方案。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使用双光子聚合(2PP)来产生几乎任何3D形状:晶格、木堆型结构、自由设计的图案、顺滑的轮廓、锐利的边缘、表面的和内置倒扣以及桥接结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结合了设计的灵活性和操控的简洁性,以及广泛的材料-基板选择。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的科学仪器和工业快速成型设备,适用于多用户共享平台和研究实验室。Nanoscribe的3D无掩模光刻机目前已经分布在30多个国家的前沿研究中,超过1,000个开创性科学研究项目是这项技术强大的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证明。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上海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应用实例

2021.11.19

Nanoscribe客户成就|光镊小型化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用于单细胞分析的微结构光纤探头如何才能实现在显微镜下捕获和控制类似生物分子甚至活细胞等微小物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光镊已经成为科学上的既定工具,用于捕获粒子或分析单个分子之间的最小作用力和相互作用。通过集成光纤和衍射微光学,可以推进光镊的进一步发展和小型化。在此基础下,斯图加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技术(2PP)实现在光纤上进行2.5D菲涅耳透镜和叠堆3D透镜系统的微纳加工。2018年,Arthur Ashkin因“光镊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中,这项突破性技术不仅在生物学领域,在许多需要捕获、操纵微观和亚微观粒子或将其放置在特定位置的科学领域,都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工具。此外,科学家也使用这些光学陷阱来测量最小的分子相互作用和作用力,如DNA的弹性等。光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束的小吸引力和排斥力来捕获折射率与周围介质不同的粒子。 光纤端面上打印光镊通常情况下,光镊需要借助庞大且昂贵的设置,例如高数值孔径的物镜。而现在,斯图加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种高效的小型化光镊,即通过基于双光子聚合(2PP)技术的Nanoscribe微纳加工系统直接打印到光纤末端。这些在光纤上打印的光阱被放置在双光束反向传播装置中。这意味着,两个带有附加光学捕捉系统的光纤端彼此直接相对对齐,并且可以在反向传播激光源的两个焦点相交处捕获粒子。利用光纤端面上打印光镊,研究人员证明了在水中1µm和500 nm聚苯乙烯珠的高效粒子捕获。 2.5D 菲涅耳透镜和堆叠 3D 透镜组设计科学家们设计并优化了三个工作距离分别为 50、100 和 200 微米的光纤粒子捕捉系统。使用 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微纳加工系统,他们将这些光学透镜直接打印在光纤的切割端。这些 3D 打印光学设备的主要架构由两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扩展了在光纤中引导的光束,这对于达到目标工作距离和相关高数值孔径是必需的。然而,光镊的关键还是在微调的菲涅耳透镜,以确保实现有效地聚焦光线以将粒子捕获在预先计算的位置。出于现实原因,科学家们选择直接打印这些衍射设计元件,而非传统的球面透镜。光纤上打印折射透镜的设计具有挑战性曲率的问题。而菲涅耳透镜设计可以轻松调整到所需的工作距离和高数值孔径。研究人员在光纤末端直接打印了三种不同的衍射透镜,设计外缘的最小横向特征尺寸达到 1.67 µm,轮廓高度为 3.88 µm。单个 2.5D 菲涅耳透镜的设计和直接打印在光纤上的衍射透镜的 SEM 图像(上图)。两个堆叠菲涅尔透镜的设计,以及相对应在光纤上直接打印结果的 SEM 图像(下图)。基于 2PP 微纳加工所具备的极高设计自由度,轻松实现调整衍射元件的光学特性。对于具有高数值孔径的光镊,Nanoscribe的2PP技术证明了其真正的潜力。如果在光纤端部使用单个菲涅耳透镜则无法获得高数值孔径。科学家们另辟蹊径,将两个透镜打印在彼此的顶部,由支撑第二个透镜的六根柱子隔开。这种设计离不开真正的3D打印技术。由于所有的光镊都能够在低激光功率下稳定捕获(亚)微米大小的聚苯乙烯测试珠,因此这对于生物学应用中避免高激光功率损坏有机样品的软组织至关重要。  Nanoscribe科技打造未来应用斯图加特大学科研小组重要研究成果中的其一则是直接在光纤端面上进行菲涅耳透镜的微纳加工。基于2PP技术的微纳加工使这些2.5D透镜的设计迭代和修改变得十分容易。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实现复杂堆叠3D透镜设计的微加工。拥有2PP技术的Nanoscribe全新Quantum X shape系统为类似和更多创新应用奠定了基础。该系统集成了用于制作光滑表面2.5D光学元件(如所述菲涅耳透镜)的双光子灰度光刻(2GL®)革命性技术,以及用于制作超高精度自由曲面微纳结构的强大3D打印功能。欢迎持续关注更多令人激动的消息。 科研项目团队:斯图加特大学第四物理研究所欢迎阅读相关科学出版物:Highly Efficient Dual-Fiber Optical Trapping with 3D Printed Diffractive Fresnel Lenses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photonics.9b01024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Quantum X shape                  双光子高性能3D微纳加工系统

应用实例

2021.11.12

重磅新品!Nanoscribe全能双光子微纳加工系统Quantum X shape

Quantum X shapeReshaping precision,output,usabilityQuantum X shape是Nanoscribe推出的全新高精度3D打印系统,用于快速原型制作和晶圆级批量生产,以充分挖掘3D微纳加工在科研和工业生产领域的潜力。作为2019年推出的第一台双光子灰度光刻 (2GL ®) 系统Quantum X的同系列产品,Quantum X shape提升了3D微纳加工能力,即完美平衡精度和速度以实现高精度增材制造,以达到最高水平的生产力和打印质量。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能机型,该系统是基于双光子聚合技术(2PP)的专业激光直写系统,可为亚微米精度的2.5D和3D物体的微纳加工提供极高的设计自由度。Quantum X shape可实现在6英寸的晶圆片上进行高精度3D微纳加工。这种效率的提升对于晶圆级批量生产尤其重要,这对于科研和工业生产领域应用有着重大意义。总而言之,该系统拓宽了3D微纳加工在多个科研领域和工业行业应用的更多可能性(如生命科学、材料工程、微流体、微纳光学、微机械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作为Nanoscribe的新型高精度3D打印系统,Quantum X shape可自由设计几乎任何2.5D或3D形状的结构,并提供大尺寸高质量结构制作。Reshaping precision.作为已被工业界认可的Quantum X平台的二代加工系统,Quantum X shape在3D微纳加工领域无与伦比的精度,比肩于Nanoscribe公司在表面结构应用上突破性的双光子灰度光刻(2GL ®)。全新的Quantum X shape的高精度有赖于其最高能力的体素调制比和超精细处理网格,从而实现亚体素的尺寸控制。此外,受益于双光子灰度光刻对体素的微调,该系统在表面微结构的制作上可达到超光滑,同时保持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双光子聚合(2PP)是一种可实现最高精度和完全设计自由度的增材制造方法。而作为同类最佳的3D微加工系统Quantum X shape具有下列优异性能:在所有空间方向上低至 100 纳米的特征尺寸控制,适用于纳米和微米级打印制作高达 50 毫米的目标结构,适用于中尺度打印左图:机械器件的快速高精度小批量生产。200个结构的通宵产量右图:使用Nanoscribe微纳加工技术制作的3D微针,轻松实现具有高纵横比,形状精度和锋利边缘的不同设计变化Reshaping output.高速3D微纳加工系统Quantum X shape可实现一流形状精度和高精度制作。这种高质量的打印效果及产量是结合了最先进的振镜系统和智能电子系统控制单元的结果,同时还离不开工业级飞秒脉冲激光器以及平稳坚固的花岗岩操作平台。Quantum X  shape具有先进的激光焦点轨迹控制,可操控振镜加速和减速至最佳扫描速度,并以 1 MHz 调制速率动态调整激光功率。Quantum X shape 带有独特的自动界面查找功能,可以以低至 30 纳米的精度检测基板表面。这种在最高扫描速度下的纳米级精度体现,再加上自校准程序,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可靠和准确的打印,为 3D 微纳加工树立了新标杆。这些优异的性能使Quantum X shape 成为快速原型制作和应用于微纳光学、微流体、材料表面工程、MEMS 等其他领域中晶圆级规模生产的理想工具。Reshaping usability.通过系统集成触控屏控制打印文件来大大提高实用性。通过系统自带的nanoConnectX软件来进行打印文件的远程监控及多用户的使用配置,实现推动工业标准化及基于晶圆批量效率生产。Quantum X shape作为具备光敏树脂自动滴配功能的直立式打印系统,非常适合标准6英寸晶圆片工业批量加工制造。用户还可以通过设备的集成触控屏直接或远程访问Quantum X shape打印系统来控制打印作业。通过远程访问软件nanoConnectX ,用户可以看到触控屏的显示选项并操控所有功能,实现从任何地方启动、监控和控制连接打印系统的打印作业进程。这使得整个小组成员(例如研究小组或部门所有成员)均可在个人电脑访问打印系统。实现了最低限度减少实验室准备时间,简化并提高整个制备、执行和监控打印作业效率,并在共享系统时大大提升团队协作。nanoConnectX远程访问软件实现任意电脑连接到Quantum X shape系统进行远程执行,检查和控制整个打印作业。了解更多相关应用,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新品

2021.09.18

Nanoscribe出席微纳米技术与医疗健康创新大会(202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插上了一对可实现的翅膀,公共卫生、智慧生活、健康医疗,不但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热点,更是大众的需求。作为交叉学科的微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微纳米技术与医疗健康的结合可以解决生物、医学、公共卫生等无法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意义。5月29-31日,微纳米技术与医疗健康创新大会(2021)暨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五届微米纳米技术应用创新大会将在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召开,以“推动微纳米技术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发展”为主题。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将出席参加该会议。在会议展区B13展位为您介绍基于双光子聚合技术的高精度3D微纳加工技术在微纳机器人,微流控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并于5月30日17:25分在分会场一(主题:微纳米机器人在医学上的应用)带来主题为《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在微纳医学中的应用》的现场报告,欢迎现场莅临交流。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技术3D微纳加工系统成功项目案例: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Nanoscribe的3D打印设备制作了微针阵列,成功研发了新型皮肤微针疫苗接种装置。不来梅大学IMSAS研究所使用Nanoscribe公司的3D打印系统,将自由形式3D微流控混合元件集成到预制的晶圆级二维微流道中,处理高达100微升/分钟的高流速液体。斯图加特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联手澳大利亚医学研究中心通过使用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研发了内置微光学器件宽度仅有125微米的3D打印微型内窥镜。了解更多相关应用,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2021.05.24

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技术助力微流控芯片内3D打印技术突破

研究背景微流控技术的多学科领域应用主要表现在对微量体积的液体进行精准控制和操作,广泛应用在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应用中。而为了能更好得对这微小尺度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则需要通过集成更小部件来操控微流体通道。通常,微流体通道由主动和被动部件结合在一起(包括过滤器,阀门和混合器等)。然而,微流控芯片的传统制造技术被限制于二维层面,限制了对三维空间的利用,例如多相液滴分离,交换混合器和湿相纤维纺丝等应用。技术突破如今,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以及莱布尼兹材料研究所(DWI Leibniz-Institute for Interactive Materials and the RWTH Aachen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使用Nansocribe公司的无掩模光刻系统,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制造并集成3D微纳结构到2D微流体通道的问题 - 在2D微型通道内制作嵌入式3D微流控器件,该器件的核心部件是模拟蜘蛛喷丝头的复杂喷嘴设计。科学家们运用Nanoscribe的双光子聚合技术,实现微流道母版制造和密闭通道系统内部的芯片内直接打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微流控微纳加工方法:先运用Nanoscribe的双光子聚合(2PP)技术打印微型通道的聚合物母版,并结合软光刻技术做后续复制工作。随后,在密闭的微流道中通过芯片内3D技术直接制作复杂结构的喷丝头。Nanoscribe双光子聚合微纳加工技术赋予微流控新应用Nanoscribe公司双光子聚合(2PP)技术结合增材制造可以实现超越二维微流体平面的任意三维结构几何形状的制作。用该技术制造的三维微纳结构,结合Nanoscribe无掩模光刻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可成功将复杂结构元件精准集成到开放或密闭的微型通道中。利用2PP技术可以制作几乎任何形状的3D结构,例如细胞支架,过滤器或混合器等,并打印到预制的微流道中,从而扩大了微流控应用的更多可能性。2PP技术同样适用于2D或2.5D微流道系统聚合物母版制作。该应用进一步小型化了复杂且集成的2D通道系统,同时拓展了制造具有几微米甚至亚微米级横向特征尺寸的花丝结构的可能性。Nanoscribe的2PP技术可用于构造包含不同规模结构的聚合物母版,并通过例如软光刻技术进行复制。更多关于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微纳加工信息欢迎登录Nanoscribe网站并注册参加4月13日的首届3D微纳加工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KIT纳米技术研究院(INT)院士Martin Wegener博士将与我们共同介绍2PP技术原理,并展示用Nanoscribe无掩模光刻系统所制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产品。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无掩模光刻系统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更多有关3D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技术和产品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动态

2021.03.31

Nanoscribe客户成就 |3D打印微流控混合器研发

研究背景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例如分析化学、微生物分析和即时医疗应用的芯片实验室设备(lab-on-chip)等,来帮助控制微小流体。集成化是微流控设备的关键所在,而小型化的微流体系统不能实现液体的湍流混合,扩散式混合作为主要的混合流程则需要借助很长的微通道来实现。这会占用设备的面积,或者实施耗时的微纳加工技术来制造复杂的混合元件。Nanoscribe微纳加工技术助力微流控混合器研发近日,来自不来梅大学微型传感器、致动器和系统(IMSA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微流道混合方式,即通过堆叠彼此交替的液流来减少扩散长度,并提出了微流控混合的新概念:多级互换混合器。科学家们使用Nanoscribe公司的3D打印系统,将自由形式3D微流控混合元件集成到预制的晶圆级二维微流道中。该微型混合器可以处理高达100微升/分钟的高流速样品,适用于药物和纳米颗粒制造,快速化学反应、生物学测量和分析药物等各种不同应用。上图:在预制的二维微流道中3D打印制作壁厚约为2 µm的螺旋状结构三级微流控混合器。图片来自于Martin Oellers, Frieder Lucklum and Michael J. Vellekoop, University of Bremen通过使用Nanoscribe的 Photonic Professional系列打印系统制作的微流控元件完全嵌入进预制的二维微流道系统中,换句话说,科学家们运用3D微纳加工技术将自由形式的3D微流体混合器直接做成微流体芯片。每个微纳混合器都能在30秒内制作完成,从而确保了在一小时内完成加工整个晶圆。这要归功于3D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实现混合器的快速制作,即从电脑模型设计(CAD)到打印样品的一步式操作流程。当双光子聚合原理应用到传统光刻技术互换式混合器是通过Nanoscribe的双光子聚合技术(2PP)结合光刻技术来实现制作的。第一步,使用SU-8光刻胶在硅晶圆上利用光刻技术制作二维微通道系统;第二步,运用双光子聚合技术将3D混合器元件集成到开放式为通道中;打印结束后在显影阶段将残留的未聚合材料冲洗掉,除去通道中所有抗蚀剂残留物;最后,通过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片压在微通道的顶部来密封微流体装置。这种制造方法将3D微纳结构集成到了预制的晶圆级二维微流体通道中,突出了传统光刻和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完美兼容性和卓越性能。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系统的高设计自由度和超高精度的特点,将复杂形状的3D微流体混合器定位到二维微流体通道中。使用Nanoscribe微纳加工技术打印的三阶微流控混合器电镜图。图片来自于MMartin Oellers, Frieder Lucklum and Michael J. Vellekoop, University of Bremen了解更多双光子微纳3D打印技术和产品信息请咨询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Quantum X                            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企业动态

2021.02.03

Nanoscribe微纳3D打印系统助力扫描探针成像系统技术突破

研究背景为了探索待测物微纳米表面形貌,探针扫描成像技术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验项目。然而,由于扫描探针受限于传统加工工艺,在组成材料和几何构造等方面在过去几十年中没有显著的研究进展,这也限制了基于力传感反馈的测量性能。 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因此带来的柔软样品表面的形变,以实现对原始表面的精确成像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 Nanoscribe设备加工的“减震器“纳米探针近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顾忠泽教授和赵祥伟教授等人在Nature热门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道了一种新的扫描探针设计和加工方案,使用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微纳3D打印系统制作一种基于层次堆叠单元的低密度三维微纳结构,旨在利用谭政自身机械特性来减少探针-样品的过度机械作用。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借鉴生物组织的多孔结构在能量吸收,传导和缓释的有效作用,提出了低密度的结构可控机械材料(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Microstructural Architecture, MCMA), 作为探针本体的构筑设计,并且通过 Nanoscribe公司先进的微纳米增材技术进行激光直写制备。微结构缓冲材料与扫描成像系统的创新集成为尖端成像方案开辟了林一条道路,促进了基于3D激光直写制备的多功能扫描探针成像系统的发展。Nanoscribe公司的系列产品是基于双光子聚合原理的高精度微纳3D打印系统,双光子聚合技术是实现微纳尺度3D打印最有效的技术,其打印物体的最小特征尺寸可达亚微米级,并可达到光学质量表面的要求。Nanoscribe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使用双光子聚合(2PP)来产生几乎任何3D形状:晶格、木堆型结构、自由设计的图案、顺滑的轮廓、锐利的边缘、表面的和内置倒扣以及桥接结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结合了设计的灵活性和操控的简洁性,以及广泛的材料-基板选择。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的科学仪器和工业快速成型设备,适用于多用户共享平台和研究实验室。了解更多双光子微纳3D打印技术和产品信息请咨询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Quantum X                            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企业动态

2020.12.18

Nanoscribe3D微纳加工技术开启自由曲面微光学新纪元

德国 Nanoscribe 公司推出针对微光学元件(如微透镜、棱镜或复杂自由曲面光学器件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 – IP-n162光刻胶。全新的光敏树脂材料具有高折射率,高色散和低阿贝数的特性,这些特性对于3D微纳加工创新微光学元件设计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没有旋转对称和复合三维光学系统的情况下。“使用IP-n162这样的高折射率光敏树脂可以实现强大的设计自由度。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更少的时间和成本制造出更强大、更薄、弧度更小且更紧凑的微透镜。”Simon Thiele,由BMBF资助的同名衍生公司项目PRINTOPTICS和CTO项目参与人说道。这个项目由德国Nanoscribe公司携手斯图加特大学和Karl Storz医学技术公司,共同合作研发在用于内窥镜应用中的光纤上打印微型光学器件。图为Nanoscribe公司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 Quantum X以及新型材料IP-n162全新IP-n162光刻胶是为基于双光子聚合技术的3D打印量身定制的打印材料。高折射率材料可以完美配合Nanoscribe公司的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PPGT2和Quantum X,制作出具有高精度形状精度的创新微光学设计,并将高精度微透镜和自由曲面3D微光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主要特点:高折射率光刻胶,在589nm波长下n = 1.62低吸收率适合红外微光学,也是光通讯、量子技术和光子封装等需要低吸收损耗应用的最佳选择高色散低阿贝数由于其光学特性,高折射率聚合物可促进许多运用突破性技术的各种应用,例如光电应用中,他们可以增加显示设备、相机或投影仪镜头的视觉特性。此外,这些材料在3D微纳加工技术应用下可制作更高阶更复杂更小尺寸的3D微光学元件。例如适用于AR/VR应用的微型成像系统和3D感测。新型IP-n162阿贝数低至25,使其成为了Nanoscribe高色散光刻胶。用该款光敏树脂所打印的样品结构,其光学性能能接近常规用注塑成型技术制作的光学聚合物,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聚酯(polyesters)。IP-n162材料尤其适合用于制作消色散光学系统,即通过使用由较低折射率和较高折射率材料(例如IP-n162)打印并组和而成的复合光学元件。图示结构由Simon Thiele设计,TTI GmbH TGU Printoptics, 由Nanoscribe打印制作“在IP-n162光刻胶的使用过程中,我所实现的最强大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该系统由两个具有完全自由曲面表面的透镜组成,以实现无失真的图像。集成衍射透镜的特点是在透镜顶部包含精细的阶梯结构,用来矫正色彩误差,而IP-n162打印材料的高折射率有助于减小这些阶梯结构并减少杂散光。”Thiele根据使用新型光敏树脂的经验说道。 更多有关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应用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企业动态

2020.09.25

Nanoscribe微纳加工技术应用于3D中空光波导微观结构研究

光波导是集成光子电路的关键元素,影响了光子学的许多领域,包括电信,医学,环境科学等。对于小型几何尺寸结构而言,低折射率介质内部的高效波导对于各种需要光与物质间的强相互作用的应用都至关重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限制并引导厘米范围内无衍射光的芯片光笼概念。通过使用Nanoscribe的3D打印系统,科学家们实现了直接在硅基光子芯片上制作中空3D光波导的微观结构,即集成于芯片的用细条排列并围绕成中空的双环结构(见下图)。这项新颖的光笼研究成果能展现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并开辟全新的应用,例如基于气体和液体的检测以及生物分析和量子技术等。集成光子设备中光与气体、液体或者生物制剂之间的强相互作用能有效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传感器中,而这依赖于先进的光学传感元件来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此,来自于布莱尼兹光子技术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of Photonic Technology), LMU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unich),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以及德国耶拿大学奥托肖特材料研究所(Otto Schott 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of the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of Jena)的科学家们开创了一种新的3D光笼波导概念。该实验是通过波导借助微观细条捕获光,并借助光子带隙效应将其引导到数毫米距离上。光笼的开放式设计有利于光与物质(例如液体或气体分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EM图片来源:Bumjoon Jang, Leibniz Institute of Photonic Technology微纳加工技术应用于3D光波导研究科学家们将细条排列成内外两个六边形结构,其中的中空芯用来引导光束。细条直径仅3.6 μm且细条之间的间距为7 μm,长度为5毫米,纵横比超过1000。该复杂的双环体系光笼微观结构需要直接能打印在硅芯片上。这个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制作通过使用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3D打印系统成功得以实现。这个3D微观结构的设计能够通过细条之间的空间横向进入波导的核心区域。因此,分子可以从侧面进入中空芯并与核心区域的光进行相互作用。独特的侧面通过方式可将气体扩散时间至少缩短了10000倍。性能测试表明,通过3D光笼的波导效率很高,并且研究证明波导长度可达到3cm,纵横比超过8000。集成芯片使得光笼概念在诸如生物分析或量子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凭借着拥有极其复杂和超高精度的3D打印技术,Nanoscribe公司的3D微纳加工技术推动着光子电路的研究和创新。三维光子晶体,光子互联以及复合透镜系统和自由曲面耦合器的实现都得益于Nanoscribe的3D打印系统。相关文献:Light guidance in photonic band gap guiding dual-ring lightcages implemented by direct laser writing网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photonics.8b01428HollowCore Light Cage: Trapping Light Behind Bars网址: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l/abstract.cfm?uri=ol-44-16-4016 更多有关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应用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系统

厂商

2020.08.24

Nanoscribes3D微纳加工技术 - 光谱学3D非球面微透镜研发

近日,一个由华沙大学物理系,日本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以及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所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的科学家们通过运用Nanoscribe的3D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出了如头发丝般细小的纳米级3D非球面微透镜组。此款具有3D形状的微透镜组可以更大程度从半导体样品导入光源,并将射出部分光源重整为超窄光束。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可替代用于光学测量的实验装置中笨重的显微镜物镜。该微透镜增加了两个数量级的可用工作距离(即透镜前端到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各种光学实验开辟了全新视角。此外,该3D微透镜也可以在不同材料(包括易碎的石墨烯类材料)上进行3D打印制作。图片来自华沙大学Aleksander Bogucki教授:使用Nanoscribe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Photonic Professional系列在短时间内制作的3D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微透镜的优点透镜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光学元件,它属于被动光学元件,在光学系统中用来会聚、发散光辐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方法制造出来的光学元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了。而利用微光学技术所制造出的微透镜和微透镜阵列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集成化、降低制造和包装成本等优点,已然成为新的科研发展方向。微透镜用处广泛,可用于例如照明,显示器,传感器和医疗设备等领域。有效地进行光的传输和收集,对于微光学系统的性能和潜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会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增加全内反射临界角或减少界面处的菲涅尔反射,例如在光源发射器下方放置镜子,在防放射层上覆盖基材表面以减少内部反射等。在对于半导体纳米结构,通常会使用半球形的固体浸没透镜(SIL)来解决问题。通过三维减材制造制造的SIL可以增加23%甚至40%的光子提取。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仍然需要借助使用具有高数值孔径的聚光光学器件。而科学家们此次通过使用Nanoscribe3D激光直写技术(DWL)制造的椭圆微透镜(μ透镜)适用于光谱测量中的点光源发射器。基于菲涅耳反射的减少和全内反射的临界角的增加的原理,该非球面透镜成倍提高了光的提取效率。此外,还将收集的光源重整为超低发散光束(测得的光束发散半角小于1°)。因此,发出的光可以直接以约600-700 mm的有效WD引入聚光光学器件,这是标准的高NA长WD显微镜物镜的70倍。在传统实验中,科学家们通常会将重达半公斤,几乎手掌大小的重型显微镜物镜放置在距离分析样品几毫米的位置上。显而易见,这会限制很多现代实验的操作和可行性,例如在脉冲高磁场,低温或微波腔中的测量实验。而这款基于Nanoscribe3D微纳加工技术具有微型化和轻便特性的非球面微透镜则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科学家们对该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在两种类型的半导体发射器上的性能已得到验证:自组装量子点(QDs)和新型准二维材料制成的范德华异质结构(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3D微纳加工技术应用于微透镜阵列Nanoscribe的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具有极大设计自由度的特点,因此可以轻松制作出具有光学质量表面的各种光学元件,例如球形,非球形甚至自由曲面的微透镜。此外,Nanoscribe的3D微纳打印设备速度很快,在短时间内即可以实现在样品上打印数百个微透镜,并按规则或随机排列阵列,用来实现微透镜阵列的不同新功能及应用。相关文献:"Ultra-long-working-distance spectroscopy of single nanostructures with aspherical solid immersion microlenses" - Nature :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284-1更多有关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应用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     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厂商

2020.07.21

Nanoscribe微纳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光子集成芯片到光纤的3D对接耦合器研发

光子集成电路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PIC) 与电子集成电路类似,但不同的是电子集成电路集成的是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电子器件,而光子集成电路集成的是各种不同的光学器件或光电器件,比如激光器、电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光衰减器、光复用/解复用器以及光放大器等。集成光子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数据通讯,激光雷达系统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医疗领域中的移动感应设备等。而光子集成电路这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微型光子组件应用,可以大大缩小复杂光学系统的尺寸并降低成本。光子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还在于连接接口,例如光纤到芯片的连接,可以有效提高集成度和功能性。类似于这种接口的制造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权衡对准、效率和宽带方面的种种要求。针对这些困难,科学家们提出了宽带光纤耦合概念,并通过Nanoscribe的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而制造的3D耦合器得以实现。该3D自由曲面耦合器利用全内反射,结合Nanoscribe的3D微加工技术可直接在光子芯片上进行3D打印制作。该新型技术可应用于例如光通信技术,计算机传感器等领域,并且科学家们已经在微型光谱仪上验证了光纤到芯片的键合技术,用于便携式传感技术和芯片实验室(微流控芯片技术)。连接芯片到光纤的3D对接耦合器 来自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研究所,CeNTech纳米技术中心,马克思伯恩研究所和柏林洪堡大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提出了这个全新概念并共同研发了连接芯片到光纤的3D聚合物耦合器。该3D耦合器基于全内反射的原理直接在光子集成电路上进行3D打印。这种新颖的方法旨在于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实现低损耗和宽带光纤到芯片的耦合。该设计由模式转换器,全反射平面和一个充当将光速聚集到光纤端面上的透镜球体所组成。这项研究的成果证明耦合可扩展性的概念可通过3D微纳加工技术得以实现。 LEFT:SEM of a freeform 3D fiber-to-chip coupler printed by means of Nanoscribe’s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system and connected to a silicon nitride waveguide.RIGHT: Close-up view of the 3D-printed coupler on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or fiber-to-chip coup领.Image: H. Gehring, W. Hartmann, W. Pernice et al., University of Münster3D微纳加工实现光子封装 通常,在一个微纳芯片上组装各种光子和光学组件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操作,例如组装、对准、拾取和放置或固定等一系列操作步骤。而利用3D微纳加工技术则可以轻松地在光子集成电路上直接打印高精度自由曲面的微纳组件。因此,3D打印可以大大节省光子封装过程中的设备成本和时间成本。SEM of a photonic chip with several devices illustrating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hybrid 3D-planar photonic circuits.Image: W. Hartmann, H. Gehring, W. Pernice et al., University of Münste近年来,随着光学、光电子、纳米光子和仿生等领域中各种微纳器件的广泛开发,与之相应的3D微纳加工技术逐渐成为加工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凭借着独有的3D微纳加工技术,Nanoscribe参与了各种研究项目,以开发基于集成光子学新技术。例如,在MiLiQuant研究项目中,Nanoscribe与科学以及工业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具有微型化,稳定频率和功率的二极管激光器。该项目旨在为医疗诊断产业应用,自动驾驶传感器和基于量子的成像方法制造合适的辐射源。 此外,Nanoscribe还在今年年初加入了欧盟资助的研究项目Handheld OCT。这是由来自不同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组成的研究团队,旨在开发用于眼科检查的便携式成像设备。该新型设备可以拓展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的应用,实现从现在的固定眼科临床使用扩展到即时眼科移动护理中。更多有关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应用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     Quantum X                              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厂商

2020.06.28

客户成就| Nanoscribe双光子微纳3D技术应用于光子引线键合技术

光子引线键合技术实现多光子芯片混合组装近日,由Nanoscribe公司的Matthias Blaicher博士携手Muhammed Rodlin Billah博士组成了一个德国光子学,量子电子学和微结构技术研究团队,利用光子引线键合技术,实现了硅光子调制器阵列与激光器和单模光纤之间的键合,制造出光通信引擎。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光:科学与应用》国际学术期刊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研究人员利用Nanoscribe公司先进的3D光刻技术将光学引线键合到芯片上,从而有效地将各种光子集成平台连接起来。此外,研究人员还简化了先进的光学多阶模块的组装过程,从而实现了从高速通信到超快速信号处理、光传感和量子信息处理等多种应用的转换。什么是光子引线键合技术自由光波导三维(3D)纳米打印技术,即光子引线键合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耦合在光子芯片之间,从而大大简化了光学系统的组装。光子丝键合的形状和轨迹具有关键优势,可替代依赖于技术复杂且昂贵的高精度对准的常规光学装配技术。 光子引线键合技术的重要性光子集成是实现各种量子技术的关键方法。该领域的大多数商业产品都依赖于需要耦合元件的光子芯片的独立组装,如片上适配器和体微透镜或重定向镜等。组装这些系统需要复杂的主动对准技术,在器件开发过程中持续监控耦合效率,成本高且产量低,使得光子集成电路(PIC)晶圆量产困难重重。 研究人员使用Nanoscribe的增材纳米加工技术,结合了常规系统的性能和灵活性,实现整体集成的紧凑性和可扩展性。为了在光子器件上设计自由形式的聚合物波导,该团队依靠光子引线键合技术,实现全自动化高效光学耦合。光子引线键合技术的可微缩性和稳定性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设计了100个间隔紧密的光学引线键(PWB)。实验结果为简化先进光子多芯片系统组装奠定了基础。实验模块包含多个基于不同材料体系的光子芯片,包括磷化铟(InP)和绝缘体上硅(SOI)。实验中的组装步骤不需要高精度对准,研究人员利用三维自由曲面光子引线键合技术实现了芯片到芯片和光纤到芯片的连接。 在制造PWB之前,研究人员使用三维成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芯片上的对准标记进行了检测。然后,使用Nanoscribe双光子光刻技术制造光学引线键,其分辨率达到了亚微米级。研究团队将光学夹并排放置在设备中,以防止高效热连接中的热瓶颈。混合多芯片组件(MCM)依赖于硅光子(SiP)芯片与磷化铟光源和输出传输光纤的有效连接。研究团队还将磷化铟光源作为水平腔面发射激光器(HCSEL),当他们将光学引线键与微透镜结合在一起时,可以方便地将光学平面外连接到芯片表面。验证实验1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团队通过使用深紫外光刻技术制造了测试芯片,结果表明光学引线键能够提供低损耗的光学连接。每个测试芯片包含100个待测试的键合结构,以从光纤芯片耦合损耗中分离出光学引线键损耗。光学引线键的实验室制造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每个键的连接时间仅为30秒左右,实验表明该时间可进一步缩短。研究团队还在其他测试芯片上进行了重复实验,验证了该工艺优秀的可重复性。随后,研究人员还进行了-40℃至85℃的多温度循环实验,以证明该结构在技术相关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实验过程中,光学引线键没有发生性能降低或是结构改变的情况。为了解光学引线键结构的高功率处理能力,研究人员还对样品进行了1550纳米波长的连续激光照射,且光功率不断增加。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业相关环境及实际功率水平中,光学引线键可以保证高性能。验证实验2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团队制造了一个用于相干通信的四通道多阶发射机模组。在该模组中,研究人员将包含光学引线键的混合多芯片集成系统与电光调制器的混合片上集成系统相结合,并将硅光子芯片纳米线波导与高效电光材料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组具有低功耗、效率高的优点。更多双光子微纳3D打印技术和产品请咨询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Quantum X                            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可应用于微光学,微型机械,生物医学工程,力学超材料,MEMS,微流体等不同领域。参考文献:Hybrid multi-chip assembly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engines via 3-D nanolithographyby Thamarasee Jeewandara , Phys.orghttps://phys.org/news/2020-05-hybrid-multi-chip-optical-d-nanolithography.html

厂商

2020.06.01

NANOSCRIBE德国高精度双光子微纳3D打印制造商中文官网发布 – 多角度彰显科技实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 Nanoscribe 中文官网于今日正式上线啦!此次新版本的官网在原有的英文和德文版本上增加了中文语言的选择,提升了用户浏览体验和品牌形象。网址:www.nanoscribe.com/cn/,快来浏览感受一下吧!作为微纳加工和3D打印领域的领军者,Nanoscribe一直致力于推动各个科研领域,诸如力学超材料,微纳机器人,再生医学工程,微光学等创新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并提供优化制程方案。2017年,Nanoscribe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加强了其在全球的销售活动,并完善了亚太地区客户服务范围。此次推出的中文版官网在视觉效果上更清晰,结构分类上更明确。首页导航栏包括了产品信息,产品应用数据库,最新公司资讯和技术支持几大专栏。最大化满足用户对信息的了解和需求。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总经理崔万银博士表示:“中文网站的发布是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们希望新的中文网站能让我们的中国客户无需顾虑语言障碍,更全面深入得了解我们的产品以及在科研和工业方面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文官网吧~主页-产品信息主页-新闻资讯和展会产品应用我们的客户更多有关Nanoscribe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厂商

2020.05.14

Nanoscribe 德国总部新大楼 -疫情下的全新启程

Nanoscribe德国总部迁入蔡司创新中心啦!全新蔡司创新中心大楼位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北校园,是德国非常有创新性的高科技园区。新大楼占地12,000㎡,合并了Nanoscribe德国总部的研发,流水线生产,销售和和售后客服中心;集结了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高科技团队,大大增进了商业与科研的合作。自2007年成立以来,Nanoscribe屡获殊荣。在今年,德国总部更是搬入了新建的位于KIT的蔡司创新中心。秉承着KIT的技术背景,Nanoscribe成为了3D微加工领域的先驱和创新者。作为Nanoscribe的大股东,卡尔蔡司公司对于我们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Nanoscribe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卡尔蔡司公司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支持。图片为Nanoscribe德国总部新址 - 位于KIT蔡司创新中心 虽然,总部新大楼的乔迁庆典因为近期大环境的关系因不得不推迟进行,但是各个部门已在安全指引下,井然有序得展开工作。新总部配备的全新实验室已全面投入使用,用于研发新一代工业微加工技术。其中,为提供良好研发工作环境,专门设计了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出色的温度和湿度稳定性等特点的高科技化学和物理实验室。同时,现代化的生产和办公室区域为总部70多名员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全新的微加工体验中心也完善了客户体验。“搬入蔡司创新中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员工的士气,我们非常有信心将更高级先进的微加工技术和解决方案在未来推向市场。新大楼拥有更舒适的环境,配备更专业的设备,我们的员工可以更好地为科研和工业领域客户服务,全力开发和制造高精度3D打印设备和先进的光刻系统。” Nanoscribe联合创始人及CEO Martin Hermatschweiler先生说道。”我们为COVID-19期间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网络研讨会,在线培训和远程诊断支持等方式各方位提供支持来度过这困难时期,以确保能为我们全球客户提供一贯以来的专业的服务。” 德国总部的战略性发展开启了Nanoscribe的新征程,对于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同样意义重大且深远。我们将继续发挥国际化服务优势,辐射全国及亚太地区,为更多科研及工业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更多有关双光子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系统: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Quantum X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  可应用于微光学,微型机械,生物医学工程,力学超材料,MEMS,微流体等不同领域。

厂商

2020.05.06

Nanoscribe微加工技术用于3D打印细胞培养微支架

科学家们运用德国Nanoscribe的Photonic Professional系列3D打印系统,在复杂的3D打印支架上设计定制化的神经元网络。这新型的细胞培养微体系结构可以按定制的3D路径引导单个神经元突起和神经元细胞附着。这项研究为未来在探索细胞行为,信息传递和控制整个网络活动方面量身定制更复杂的3D神经元网络奠定了基础。使用Nanoscribe的3D打印系统,德国汉堡大学混合纳米结构中心的科学家们联合德国汉堡大学分子神经中心-汉堡艾本多夫医学中心以及格里夫斯瓦尔德大学物理研究所,一起研发了由管道相连接的多组柱状体3D复杂微结构支架。这款支架是用Nanoscribe自行研发的IP-Dip光刻胶进行3D打印,由多组高度不同且顶部镂空的柱状体和独立的通道相连接组成。由Nanoscribe的3D打印设备制作的神经元细胞培养微结构,用于详细研究神经元网络。图片来自于Cornelius Fendler, Research Group Blick, Center for Hybrid Nanostructures, Universit?t Hamburg相连接的神经元网络可帮助科学家更好了解大脑的功能。例如,大脑处理信息的容量,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神经元新连接及发展和病变神经元的活动等等。因此,低密度体外神经元细胞培养对于研究细胞层面神经元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二维体外神经元培养达不到模拟神经系统中所能观察到的独有的三维连接和极其复杂的信号处理。然而随着3D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们已经能实现通过新型研发的细胞培养支架,从三位角度来引导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和信号处理。Nanoscribe3D微加工技术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在任意空间方向上都可自由设计柱状体和微通道。这也是微通道可充当定制化3D路径引导神经元细胞突起的原理。这定制化3D复杂微结构的概念使神经元网络的体外研究有望得到实现。科学家们为了促进神经元细胞黏附力和活力,利用氧化铝和派瑞林C涂层的3D微观结构来培养原代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该几何结构可进行拓扑诱导,而多聚赖氨酸的选择性沉淀可进行化学诱导。在这一系列作用下而产生的定制路径用来进行神经元网络体外细胞培养,以促进神经元细胞突起生长。3D打印细胞培养微支架内部特写图3D微加工用于复杂生物兼容性支架使用Nanoscribe的3D微加工技术并配合其新型研发的IP-Visio光刻胶,可以打印极其复杂的3D微支架,来进行用于细胞研究的微环境仿真模拟实验。IP-Visio是一款新型光刻胶,具有无生物毒性的特点,适合生命科学领域应用。此外,此款光刻胶还具有低自发荧光的特点,可以在不干扰打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观察细胞。更多有关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咨询,欢迎联系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德国Nanoscribe 超高精度微纳3D打印系统:     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   双光子微纳3D打印设备     Quantum X                              灰度光刻微纳打印设备可应用于微光学,微型机械,生物医学工程,力学超材料,MEMS,微流体等不同领域。

厂商

2020.04.21

Nanoscribe微纳米科技应用于癌细胞检测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如何更早更高效地发现癌症并予以精准打击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的话题之一。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项新的检测技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1/3 的癌症可以预防,1/3 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1/3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有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癌症可以通过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等的改变进行预防。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同样面对诸多挑战。目前,癌症的诊断,治疗和检测方式主要依靠实体活检,该方式需要通过侵入性外科手术来获取人体组织样本来进行进一步检查。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方式从而减轻痛苦,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微纳器件,可以通过简单地血液检查直接进行液体活检。 微孔膜应用于癌细胞检测科研人员正在运用 Nanoscribe 的3D微加工技术发明一种用于捕获癌细胞全新的微型器件。通过优化的几何形状和最小可精确调整至12μm的孔径来对过滤结构进行快速模型制作。这项发明为研究循环肿瘤细胞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可能很快将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循环肿瘤细胞从实体瘤中脱落并进入血液中。为了研发循环肿瘤细胞CTC分离捕获技术(CTCs),来自图卢兹大学肿瘤研究所(IUCT),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系统分析与架构实验室(LAAS-CNRS)和 图卢兹Rangueil医院的科学家们使用德国Nanoscribe 的3D打印设备制造了复杂的微孔膜结构。得益于该结构极其精确的孔径大小和针对流体动力学定制的微型笼3D设计,CTC能够成功被捕获并分离,从而用于体外研究。科学家所研发制作的金属材质3D微型笼能够比3D聚合物更不易碎,并且能承受临床常规的插入实验。镍的多层电化学沉积用于生产以金属为基质的微型器件,其大小能轻松放入用于传统皮下注射的医用针中,从而实现在体内实行分离血液循环肿瘤细胞。 3D微型器件用于新型医学临床操作基于这个研究项目中开发的3D微型器件,法国初创公司SmartCatch制造出了用于液体活检的一步式CTC捕获系列产品,包括可适用于诊所和医院常用的血液分离机的便携式产品。分离CTC从而可以运用到临床实验操作中,在早期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癌症后续治疗中实时监测CTCs。该公司由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系统分析与架构实验室(LAAS-CNRS)的科学家们,以及图卢兹大学肿瘤研究所(ICUT)和蒙托邦Uropole的泌尿科医生共同创立。3D微加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Nanoscribe 的3D打印设备具有高设计自由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可以制造出针对生物医学领域不同应用的复杂3D设计。在各类科学出版刊物中都报道过生物医学3D微结构的实际应用,例如视网膜组织工程,癌症研究,人工耳蜗和血脑屏障模型中进行药物筛选等等。而今年Nanoscribe新推出的IP-Visio打印材料,进一步推进了生物兼容性3D微结构方面的发展。该打印材料无生物毒性,具有低自发荧光的特点,适用于制造生命科学应用领域的高精度3D微型器件。  更多有关微纳3D打印产品和技术咨询,欢迎联系德国Nanoscribe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技术团队

厂商

2020.03.20

双光子微纳打印系统Quantum X在2020美国西部光电展深受关注

The SPIE Photonics West 2020 成功落幕,作为北美地区规模最大光学领域贸易博览会,也是光电子行业全球数一数二的知名展览会,超过1300家公司参加了展会。此次展会开展了超过5000个精彩的会议演讲,包含多个主题,例如生物光子学,工业激光器,光电子学,微加工,微电子机械系统,微光机电系统和显示器等,展现了最前沿的光学和光子技术。Nanoscribe在展会上介绍了3D微加工领域的进展,其中新品Quantum X系统引起了光子学界的浓厚兴趣。参观者对于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和新型折射微光学设计的高端制造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Quantum X 新型超高速无掩模光刻系统的技术核心是Nanoscribe特别研发的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该设备能在保持极高精度的同时达到160nm横向最低打印线宽,≤10nm表面粗糙度,使其同时具备高速打印,完全设计自由度和超高精度的特点。从而满足了高端复杂增材制造对于优异形状精度和光滑表面的极高要求。此外,在展会上发布的新型IP-Visio打印材料也受到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巨大反响。这种打印材料具有无生物毒性,低荧光的特点且专为生物兼容微结构3D微加工而设计。借助自住研发的打印材料IP-Visio, Nanoscribe的3D打印设备为生产3D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所需的复杂微环境开辟了新的道路。会议期间各界的巨大反响证明了微加工已然成为光学和光子学行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Nanoscribe秉持着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技术背景,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成长,已然成为微纳米生产领域的领导企业。为了拓展并加强中国及亚太地区的销售推广和售后服务范围, 在2017年底Nanoscribe在上海成立了独资子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设立亚太实验室供参观访问。更多咨询可联系Nanoscribe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销售技术团队 

厂商

2020.02.27

Nanoscribe 双光子聚合技术 - 微纳3D打印设备

双光子聚合是物质在发生双光子吸收后所引发的光聚合过程。双光子聚合利用了双光子吸收过程对材料穿透性好、空间选择性高的特点,在三维微加工、高密度光储存及生物医疗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系列是世界上公认的目前打印精度最高的微纳 3D 打印机,其运用的 双光子聚合技术 (Two-Photon Polymerizatio,TPP)是一种“纳米光学”3D打印方法。常见的3D打印设机工作原理都是分层制造,层与层之间的精度很受限,这使得3D打印机难以制造低粗糙度、高精度的器件,如各种光学元件、微纳尺度的结构器件等等。而德国Nanoscribe公司的基于双光子聚合技术的3D打印设备为亚微尺度和纳尺度结构制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单光子聚合的SLA打印机技术相比,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激光聚焦在光敏树脂内,计算机控制移动纳米位移台,使得焦点经过的位置固化光敏树脂,在≤ 100 mm/s的高速扫描下实现160nm最低横向打印线宽,而粗糙度可保持在≤20nm,从而可以打印任意形状的三维物体。换句话说双光子聚合3D打印技术比传统光固化成型技术精确度高了几百倍,打印出来的东西比细菌还小。TPP技术是现在市面精度最高的3D打印技术。TPP技术广泛应用于微光学,微电子,微流控,微器件,生命科学等领域,它给3D打印从业者和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解决方案,来设计和加工多种多样的微纳结构。现在Nanoscribe客户遍布全球30个国家,超过1500名用户。全球前十顶尖大学中已经多所正在使用Nanoscribe3D打印机。这些大学包含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等。在科研领域,Nanoscribe 的系列3D打印设备帮助推动着研究者们高端创新科技领域的探究。Nanoscribe 在2017年底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分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加强了德国高新技术在中国的销售推广。在巩固并扩大了现有业务关系的同时拓展了售后服务范围,更好的为亚太地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更多技术咨询可联系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销售技术团队

厂商

2019.11.15

Nanoscribe 独家专利双光子微纳3D打印系统 - Quantum X 荣获创新奖

近日,德国Nanoscribe公司在2019慕尼黑光博会展 LASER World of Photonics上发布了全新双光子无掩模光刻打印系统 – Quantum X,并荣获创新奖。该奖项由交易会和英国出版社Europa Science赞助,以此来表彰Nanoscribe在设计用于折射和衍射微光学工业制造中的突出成绩和杰出表现。“我们很高兴今天能够获得创新奖。”在颁奖典礼结束后,Nanoscribe首席执行官Martin Hermatschweiler强调说。“在经历了密集紧张的技术开发阶段后,这奖项对我们团队和QuantumX的出色表现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认可。”Martin Hermatschweiler说道。Quantum X 新型超高速无掩模光刻技术的核心是Nanoscribe独家专利的双光子灰度光刻技术(2GL®)。该技术将灰度光刻的卓越性能与双光子聚合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完美结合,使其同时具备高速打印,完全设计自由度和超高精度的特点。从而满足了高端复杂增材制造对于优异形状精度和光滑表面的极高要求。这种具有创新性的增材制造工艺大大缩短了企业的设计迭代,打印样品结构既可以用作技术验证原型,也可以用作工业生产上的加工模具。详细信息可咨询Nanoscribe中国子公司 -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厂商

2019.07.29

< 1 2 > 前往 GO

nanoscribe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徐汇区新漕河泾国际商务中心B-1106 联系人: 崔经理 邮编: 200131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4252

主营产品:
友情链接: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