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银牌7年 银牌

已认证

粉丝量 0

400-860-5168转4012

仪器信息网认证电话,请放心拨打

当前位置: Nanomicro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UniGel高载量离子交换介质

unigel:高载量离子交换层析的新选择unigel 高载量离子交换介质采用区别于传统离子交换层析基质的表面修饰技术,运用特殊的延长臂和键合技术,使其载量获得极大提升。离子交换(iex)是根据生物分子表面电荷(种类、数目和分布)差异实现对不同生物分子的分离的方法。常规的离子交换层析介质是通过直接在介质表面键合离子交换基团的方法来发挥作用,导致载量较小。unigel 高载量离子交换介质采用区别于传统离子交换层析基质的表面修饰技术,运用特殊的延长臂和键合技术,使其载量获得极大提升。unigel-30deae单分散聚丙烯酸酯电镜图片unigel高载量离子交换介质的特点超高动态结合载量提供30μm和80μm两种粒径,提供从中度纯化到精细纯化的分辨率选择填料装柱压缩系数更小(=1.05),远低于琼脂糖和葡聚糖凝胶设计更灵活,允许更高流速和床高度,易于优化放大更优越的耐碱性,允许更多次地再生和延长使用寿命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提升企业收益应用范围unigel系列高载量离子交换填料主要应用于抗体、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高载量捕获和大规模纯化。尤其是标签蛋白的三步纯化、抗体三步纯化。表unigel产品基本属性特征化学稳定性测试 stability test(一般根据不同产品使用环境来设计)uni系列化学稳定性测试结果层析柱或预装柱介绍装柱流程或方法装柱方法1) 首先计算所装色谱柱的柱体积 vc, vc=ac × l, ac=π × r2。* vc:色谱柱柱体积;ac:色谱柱横截面积;l:色谱柱高度;r:色谱柱半径。2) 在原容器中轻轻搅动离子交换层析介质,使其完全分散在液体中形成匀浆液。量取所需原液的质量或体积*。* 一般情况下, 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在压力作用下都会被压紧导致体积收缩,为了获得紧密的柱床,推荐介质的体积过量一些,一般为柱体积的 1.2 倍左右。3) 倾出介质中 20%乙醇保存液, 用 0.5 m nacl 溶液置换 20%乙醇, 平衡过夜。4) 装柱之前,用 0.5 m nacl 溶液调整匀浆浓度为 65 ~ 70%;将匀浆一次性倒入层析柱,沉降平衡后标注高度。5) 将分配器装入,调节高度使得压缩系数为 1.05 ~ 1.10;然后启动输液泵,用 1.5~2 倍工作流速使柱床稳定(-2 柱体积)。6) 按照 sop 进行柱效和对称性的测定,须达到预定标准。柱效测定装好的色谱柱应使用 2 bv 0.5 m nacl 溶液平衡,再用 2.0 m nacl 以 100 cm/h 流速进行柱效测试, 具体测试参数详见下表:存储条件暂时不使用的层析介质需保存在 4~35 ℃ 的 20%乙醇中,并盖紧瓶盖,已经装好层析柱应保存在含 20%乙醇的缓冲液(ph 7.0)中。清洗方法为了保持层析柱的性能,若有蛋白质或其他杂质在再生过程中未能有效去除,可执行在位清洗步骤,在位清洗时,也可采用反向冲洗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于通过离子键结合过强的蛋白,可用 3 bv 以上的 2 m nacl 清洗,并用 3 bv 以上的去离子水清洗; (2)对沉淀蛋白、以疏水性结合的蛋白或脂蛋白,可用 0.2~0.5 m naoh 清洗(与层析介质接触时间 1~2 小时),并用 5 bv 以上平衡液和 3 bv 以上的去离子水清洗; (3)对强疏水性结合的蛋白、脂蛋白和脂类物质,可用 5 bv 以上的 50%乙醇或 30%异丙醇清洗(与层析介质接触时间 0.5-1 小时),并用 5 bv 以上的去离子水清洗。也可用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碱性或酸性溶液清洗,如用 0.1~0.5%的 triton x-100 + 0.1 m 乙酸清洗 1-2 小时,并用 5 bv 以上的 50%乙醇冲洗去除去污剂,然后用 5 bv 以上的纯水冲洗(使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时,为了避免产生气泡,应采用逐步增加有机溶剂浓度的方法)。再生方法每次层析之后可用 0.5-2 m nacl 清洗层析柱,除去强结合于层析介质上的蛋白。unigel系列载量测试unigel系列产品的优势就是高载量高流速,通过对比同类产品,我们可以更直观了解unigel系列的载量优势。1.unigel与传统离子交换介质动态载量的对比以bsa (2 mg/ml) in 25 mm tris hcl (ph 7.4)为样品,180cm/h的流速进行测试,黑色线条表示unigel-80deae的动态载量,红色表示传统离子交换填料的动态载量,可以看出可以看出unigel-80deae载量明显比传统填料的载量高。2.unigel-80deae与相应的国际知名品牌的溶菌酶动态吸附载量对比unigel系列的载量并不只是比传统离子交换填料高,还比别的品牌同类型的产品高。unigel-80deae和国际知名品牌同类型填料载量对比3.在不同流速下,unigel系列产品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载量unigel-80deae在不同流速下的载量订货信息

厂商

2018.02.01

新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莅临纳微公司调研

“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万钢一元肇始,万象更新。1月19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莅临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微董事长江必旺博士热情接待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做好基础材料,打造创新产业平台在接待展厅,纳微创始人江必旺博士向科技部部长万钢及其他领导介绍了纳微十多年来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江博士有感于中国在很多领域如纳米技术,和色谱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发表文章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基本垄断在发达国家手里; 另一方面,是苏州市政府积极引才的政策,让江博士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纳微迎接万部长一行的接待展厅江博士向万部长介绍说:纳微之所以能成功开发出世界领先的微球精准制造技术,甚至把多项技术和产品做到全球独有的水平,是因为纳微汇聚了一批从事化学,材料,生物等不同领域的顶级技术专家,并秉持“以创新,赢尊重,得未来”的理念长期坚持跨领域技术创新的结果。江博士说纳微很多技术和产品如单分散二氧化硅色谱填料,单分散磁珠及导电金等产品都是经过长达8-10年的时间研发出来的。江博士解释说纳微能坚持长达10多年交叉领域的基础创新与国家省市园区对人才创业的支持政策分不开。最后江博士介绍了纳微发展规划:打造世界一流的纳微米材料创新和产业化中心。万部长在听取了江博士的介绍后,充分肯定了纳微十年来的发展成绩,还拿起展台上的一瓶装固体微球产品,晃动后仔细观察了固体微球象液体一样流动的现象,并很有兴趣地给大家解释为什么微小的固体微球会象液体一样流动的背后科学原因。江博士向万部长一行领导展示公司的产品情况提出美好愿景,寄语公司平台化发展在参观公司应用实验室时,江博士解释公司不仅做微球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还会针对制药企业提供个性化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应用服务支持及培训。万部长听后指导公司应该建设平台型的创新企业,鼓励公司加强与不同行业的企业家或专家合作共同推动微球材料在不同领域应用和产业化,并进一步向下游尖端领域延伸,加快产业发展。万部长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专业性地期望在此次调研交流中,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庆文,市政府秘书长杨知评等领导也来到现场陪同调研。交流指导结束后,万部长临上车前,握着江博士的手鼓励道:”再干十年,成为世界第一”。江博士表示:纳微将不忘初心,继续坚持跨领域创新,并将携手不同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合作做大做强产业。纳微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先进微球材料创新中心,以支撑中国新兴产业发展。

厂商

2018.01.22

公告 | 关于新商标/Logo的使用公告

关于新商标/Logo的使用公告尊敬的客户: 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信赖和支持!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年多的创新和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高附加值纳微米球材料及其功能微球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公司提供色谱层析填料、色谱层析制备柱与分析柱、固相萃取填料、LCD间隔物微球、ACF导电微球、光散射微球、标准颗粒、酶载体、药物载体、荧光微球、磁珠、定制产品及服务。 因公司发展需要,我司将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如下新注册商标,有关的产品标签、宣传资料、邮件签名、名片、媒体平台、公司楼房广告等也将陆续更新,在未来半年/一年内新旧商标同时有效,请关注我司后续发布的变更通知(ECN)。特此公告!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和我们联系,感谢您的支持。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月16日点击阅读原文或登陆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详情。www.nanomicrotech.com

厂商

2018.01.16

糖柱的选择

天哪,我到底该怎么选!糖柱,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分离糖类物质的色谱柱。糖类除了众所周知的供能这个作用之外,还能作为母体,在工业上尤其是生物制药领域也有着充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对混合糖中各组分的比例、单一糖类的纯度要求越来越来高,为了满足食品饮料及制药行业中糖类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戊糖、半乳糖、纤维二塘、葡萄糖、甘露醇、乙酸等)、单糖、糖基化蛋白等制备及分析需求,色谱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糖类的分离纯化以及检测。色谱技术发展到现在,分析糖类的色谱柱也越来越多,目前使用较多的糖类分析柱有聚合物基质的磺化柱和氨基硅胶色谱柱,其中聚合物磺化色谱柱又分为磺化氢型(如unips 5-10h)、磺化钙型(如unips 5-10ca)、磺化钠型(如unips 5-10 na)等等,那么如此众多的糖分析柱,应该怎样选择呢?ca 柱对于一般的甜味剂分析来说,钙型柱是首选的柱。 它已经过优化,可用于分析单糖类,还可提供二糖类、三糖类和四糖类的分离。 300 x 7.8 mm 柱主要用于定量高果糖玉米糖浆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以及进行单糖类常规分析。 250 x 4.0 mm 柱适合糖醇分离。pb 柱铅型柱专门用于分离纤维素衍生单糖。 它用于分析木制品的戊糖和己醣,尤其是纤维二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树胶醛醣和甘露糖。 它还可很好地分辨乳制品中的蔗糖、乳糖和果糖。h 柱氢型柱用于含有羧酸、挥发性脂肪酸、短链脂肪酸、醇类、酮类以及许多中性新陈代谢副产物的溶液中的碳水化合物进行分析。 最常用于有机酸分析,此柱还可用于发酵监测、生物流体分析和乙酰氨基糖分离。na 柱钠型柱已针对含高浓度盐(例如甜菜糖)的样本中的糖分析进行优化。 它与盐相容,所以在分析前不需要对样品进行脱盐处理。k 柱钾型柱已针对玉米糖浆和酿造麦汁等样本中的单糖、二糖、三糖分析进行优化。 它可很好地分离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ag 柱银型柱可提供快速、高分辨率的寡糖分析。 它可在大约 25 分钟的时间内对寡糖(dp-11)进行分离。氨基柱氨基柱一般用于分离各种单糖,不宜分离含醛基,羰基的化合物,还原糖,可用于分离非还原糖。(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订货信息

厂商

2018.01.16

多肽纯化十问十答

小编曾在本公众号发布过一篇文章题为《大有讲究的“小型蛋白”纯化》,其后有诸多研究多肽药物纯化的读者对这方面的分离纯化颇感兴趣,纷纷来电交流探讨。小编特结合网络资料和实践整理出了多肽纯化的十个问答题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能够喜欢。01多肽含量与多肽纯度有什么区别?一条多肽产品中除了多肽本身还包括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水份及有机盐分等杂质,多肽纯度仅指多肽本身所含肽产品的含量及杂质的含量,不包括水份等杂质;而多肽含量则是指目标多肽在产品中的净含量,一般以N元素分析或氨基酸分子的方法来检测;因此一条多肽即使纯度达到99%,因为产品中还包含水份及有机盐分等,它的含量可能也只有70-80%。02如何溶解多肽?多肽样品在上制备柱前为什么需要进行前处理?有哪些前处理的方法?多数多肽都可以用超纯水溶解,对于一些难溶的多肽,先要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对于酸性多肽,可先以小量碱性(如0.1%氨水)溶液溶解,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对于碱性多肽,可先以小量酸性(如醋酸,三氟乙酸)溶液溶解,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对于疏水性多肽,可用强极性有机溶剂溶解,如DMF,甲醇,丙醇,异丙醇,DMSO等。制备色谱柱子由于处理的样品多,比分析柱子更容易受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有效延长制备柱的寿命。主要方法有5种:萃取、过滤、离心、上预柱、加在线过滤器。03为什么流动相中要加入三氟乙酸作为离子对试剂,还有哪些流动相体系或离子对试剂可用于多肽的分离纯化?目前常用的流动相体系是水加乙腈,以三氟乙酸(TFA)为离子对试剂,根据不同多肽以合适的梯度洗脱分离多肽。加入三氟乙酸能调节洗脱液的PH,同时作为离子对试剂与多肽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分离效果,明显改善峰形。其它可用于多肽分离纯化的流动相体系或离子对试剂包括醋酸体系,磷酸体系,盐酸体系,七氟丁酸等通过适当的调节PH都能取得很好的分离效果。04如何选择纯化过程中使用的色谱柱填料?不同序列的多肽理化性质及疏水性有很大的区别,多数情况分子量小于4000和亲水性多肽用C18柱分离效果最佳,分子量大于5000和极端疏水性的多肽以C4柱分离效果最佳,而C8柱介于C18和C4柱之间,其应用效果与C18柱更相似;对一些特殊选择性的多肽,也可选择苯基柱和聚合物色谱柱。05在纯化过程中选择聚合物填料的原则是什么?需要使用高于正常pH或温度条件进行纯化时,可以使用pH范围极宽的聚合物色谱柱,它的优点就是在极端pH条件下不会降解,可以使用强酸和强碱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06影响多肽纯度检测结果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多肽纯度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流动相体系、色谱柱型号、柱温、波长及色谱仪的性能指标,每一项不同都可能造成结果产生误差。07在多肽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基线漂移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固定三氟乙酸浓度的梯度洗脱有时会在210-220nm检测处造成吸收基线的漂移,这是许多反相分离中基线漂移的原因。降低或消除由于三氟乙酸光谱吸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需要尽量使检测波长靠近215nm,并在溶剂B中比在溶剂A中少加15%的三氟乙酸补偿基线漂移。例如溶剂A中的三氟乙酸为0.1%时,溶剂B中可用0.085%。08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后,怎样去除产品中流动相产品中的TFA,乙腈等杂质?冻干的办法应该可以除去大多数TFA和乙腈,只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种办法是最简单、有效的。对TFA含量要求更高的一些药物肽冻干的方法一般无法完全达到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转盐或脱盐。 09多肽一般有哪几种盐的形式?通过什么方式转盐或脱盐?多数多肽都是在TFA体系下分离纯化的,所以多肽以TFA盐的形式最多,其次药物肽一般有醋酸盐及盐酸盐的形式,极少数药物肽会有一些特殊的盐形式。转盐方式多为离子交换法和HPLC法,而脱盐可用透析袋和超滤膜。10TFA在缓冲液中是不是只起到调节PH的作用?TFA的浓度越高基线漂移越厉害,那是不是说TFA的浓度在缓冲液PH允许的情况下越低越好?(1)TFA起到类似离子对的作用,一般浓度在0.05-0.1%,过高的浓度,会使溶液偏酸,长时间使用可能影响柱子寿命。 (2)同时TFA可以抑制硅胶表面硅醇基,改善碱性化合物的峰型。有时0.1%TFA分离不好的话。可以考虑加大浓度到0.2%。但要注意用完后及时冲洗色谱柱。 (3)走梯度时,因为走成基线漂移,但对制备的影响不大。

厂商

2017.12.27

中国原料药厂家何去何从?

导读: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原料药厂家迫于周边环保的压力不断迁移,从市中心搬到郊区,从非化工园区搬到化工集中区,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搬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而欧美的一些百年药企却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与周围居民和平相处。这巨大的反差背后,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必然和奥秘?在这里,我想通过自己这些年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江必旺博士图片摘自《中国环境报》中外药厂命运迥异今年暑假拜访了纳微的一家老客户-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制药公司。让我吃惊的是这家原料药生产厂房就设立在欧洲的一个市中心,厂房紧连密集的居民区。走进这家欧洲药企的厂房时,根本感觉不到这是生产原料药的厂房,不仅闻不到一般药厂周围特有的味,也听不到厂房机器的噪音。走在厂区,使人不得不惊叹欧洲药企在控制排污和防生产噪音的能力,这也是欧洲药企不需要搬迁而能在市中心长期生存的原因。回国创业这些年,我有机会拜访过中国药厂不下百家,既有国内最知名的,也有小作坊式的。但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闭上眼睛通过鼻子闻就判断出来是否到了药厂,排放问题可见一斑。近年来不断有中国的原料药厂被勒令停产或退市进郊的新闻,如齐鲁制药内蒙古厂因为异味扰民的问题被呼和浩特环保局要求整改,其临邑县厂区即使停产期间仍有类似臭鸡蛋的味道。甚至一些老牌的著名药企也难逃这一结局。如2016年冬天,石家庄推出史上最严的利剑斩污行动而引发的雾霾停产事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诸多大型药厂如华北制药、石药被勒令停产,而这些老牌药企都曾经开创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为改变中国缺医少药的局面做出重要贡献,却在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无法继续昨日的辉煌而面临被整改甚至被淘汰的无奈命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抗生素和原料药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排放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药物是治病必须的,药物生产是必不可少的,而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环境也是大家追求的。欧洲应该是全世界对环保最重视的地方,为什么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药企生产厂房就设在市中心,它是如何在百年历史发展中可以不断扩大产能却可以与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最强的周围市民和平相处。今年取暖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6”城市凡是涉及VOC排放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全面停产。中国的著名药企如华北制药,这个曾经为中国医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牌企业,今年12月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被列入立案处罚。是什么造成中欧两国药企截然不同的命运呢?经营方式与环保意识的不同导致药企在环保投入方面的巨大差异欧美日是发达国家,制药工艺技术先进,政府对环保监管比较严格,国民环保意识比较高,药企对环保投入大。另外由于欧美日往往以质量和技术优势去获得市场,利润比较高,有能力也有资源去解决环保问题,从而形成“生产-环保-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制药在过去30年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如中国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占全世界90%以上。但中国是原料药生产大国却不是强国,其制药生产工艺水平尤其是生物制药水平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的药企大量聚集在生产中低端原料药,虽然规模巨大但附加值比较低。大多数中低端原料药由于技术壁垒低,药厂数量众多,竞争模式往往是依赖规模和成本优势,因此造成“生产—低价竞争--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药企由于缺乏足够利润,无法保证进行工艺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排放,再加上早期政府对环保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国民对环保意识也不强,造成企业对环保投入不重视,得过且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及对环保意识越来越高,药厂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药企作为污染排放大户频繁被停产和搬迁也就不足为怪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环保监管力度和市场准入机制的巨大差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个企业在城市里由于污染排放的问题不能生产,搬到边远地区同样不可能生产,而且政府的监管无处不在,因此企业要生存就不得不重视环保问题。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同地区政府对环保的监管的标准不一致。因此,一方面政府为了缓解环保压力,往往要求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企业搬迁到远离市区之地。另一方面药企为了减轻环保督察压力,也只能选择搬到环保监管力度小,成本低的地方去,以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存续经营。这种选择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即重视环保的企业由于投入大成本高反而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被淘汰掉,而不重视环保的企业由于有成本优势反而能发展起来。而且从根本上看,生产厂房的搬迁只是暂时规避政府监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污的问题,甚至可能污染更大面积的土地和河流。一旦该地区环保要求高了,只能再次易地迁移,或者为了蓝天保卫战,限产甚至停产,陷入无法摆脱的死循环。对制药工艺技术重视程度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同导致污染排放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是先进制药工艺的发源地,拥有众多的技术人才,因此发达国家药企掌握了较先进的制药工艺,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污染排放少。另外发达国家药企普遍对新技术、新产品、新科技比较敏感和重视,特别是对制药新技术的甄别判断能力和接受应用能力也较强,因此在工艺改良和技术革新方面,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中国的药企大多生产的是仿制药,生产工艺也大多是模仿发达国家药企,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充足的研发人员,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也相对不足,使用的工艺多少年一贯制,相对落后或过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提升手段,导致各种污染无法满足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排放标准。发达国家对先进制药生产设备和材料的长期垄断造成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先进制药工艺而且还垄断了关键制药生产设备和材料。生物制药过程可分为上游的发酵和下游的分离纯化。下游的分离纯化是关系药品的纯度和质量、生产成本,及污染排放量的重要环节。而下游使用的关键生产设备和材料如层析系统、膜过滤系统及相关耗材膜和层析介质,长期以来基本被发达国家垄断。这些关键设备和耗材卖到中国的价格通常不低,给中国制药公司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而且供货周期长,有的设备和材料甚至还限制出口到中国。因此,迫于成本的压力及安全供应问题,中国制药企业往往选择国内低端生产设备和耗材,这样虽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纯化效率低,综合成本反而会增高,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及纯水都会大幅度提升,废水和废气体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如何破解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环保怪圈?一方面是政府及民众对环保的要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药物,如何找到绿色发展之路,如何破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问题,是当今政府及药企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政府是鼓励药企继续采取易地搬迁的消极方式去规避短期压力问题,还是像欧洲制药公司一样采取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技术的主动作为,通过有效降低排放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值得我们深思。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减少排放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下面就以抗生素生产为案例进行简要说明。抗生素是人们非常熟悉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生物药,使用非常普及,因此其产量是目前所有生物制药规模最大,也是污染排放最大的品种之一。像所有生物制药过程一样,抗生素的生产大多数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其生产分为上游发酵和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上游的发酵技术主要是提高单位体积培养液的目标抗生素含量,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多多益善”。通过多年的研究上游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大幅度提升,现有发酵产率比原来要高十几倍,因此上游发酵成本也相应降低十几倍。而随之其后的下游分离纯化过程,则是需要经济、高效地从发酵的复杂组分中,通过浓缩、分离和纯化,将目标生物药分子提取出来,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废水、废物的“泥沙俱下”。因此,下游分离纯化技术是否科学、先进,是制约生物制药同时实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排放的核心,也是技术瓶颈!扼住污染排放的源头。下游分离纯化不仅关系到药品纯度和质量,也关系到生产成本和废物的排放。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纯水,废水排放量大,因此,要想从源头上降低抗生素厂家的废物排放,就一定要把下游的分离纯化技术作为重中之重。传统技术的环保弊端亟待解决。国内传统抗生素分离纯化技术大多还是采用50年代的落后技术,采用简陋柱子装填大孔树脂来分离。这种大孔树脂分离效率低、分辨率差,需要很高的柱床(2-3米柱高)才能达到分离要求的介质材料,这种技术需要大量的水和有机溶剂,造成一是含有机溶剂废水排放大。二是由于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不可避免造成有机废气排放大。三是由于分离效率差,部分目标产物与杂质不能有效分开而只能作为废弃物输送到废水处理厂处理,这些废弃物含有大量抗生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河流生态造成二次污染。生产厂家的认知亟待加强。近年来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设备及材料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使得药物的分离纯化效率与环保问题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进步往往只用在高端的生物制药如多肽,胰岛素,蛋白抗体药物等,并没有大量用于低端的抗生素生产。这里面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是抗生素生产厂家对高效分离纯化技术认知不够,再加上利润率相对比较低,不愿意投资新的分离纯化技术,从而造成使整个抗生素厂家变成一个大的污染源,这也是当今所有抗生素厂家都面临巨大环保压力问题的必然。如果不通过分离纯化技术改进从源头上解决大量排放的问题,势必陷入搬迁、停产等环保怪圈而无法自拔。抓住先进技术的核心。现代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其最核心最主要的是使用精细的分离纯化介质和先进的色谱柱系统,使原料药和交换溶剂的比例大为下降。一是分离纯化介质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介质的粒径越小,颗粒越均匀,分离交换的效率越高,溶剂和水的使用量越小,产品回收率越高,目标产品纯度越高,也就是说颗粒大小与分离效率成反比,颗粒越小,分离效率越高。早期的大孔分离树脂一般粒径大小在500微米,而现在的精细分离填料一般都在100微米以下,因此精细色谱填料的分离效率是大孔树脂的好几倍。二是现代色谱柱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色谱柱系统的密闭性更强,而且可以耐高压,使得整个分离纯化过程可以在封闭体系里进行,大大提高整个分离纯化的生产效率,溶剂的使用量也更少,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挥发性溶剂在空气中的排放。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高效精细分离纯化技术的国产化是破解中国药企环保污染难题的金钥匙高效精细分离纯化介质被广泛地用于高端生物制药如抗体,胰岛素,多肽药物等,但精细分离纯化介质其制备技术难度大,被世界上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国内高效分离纯化介质长期以来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国外产品在国内销售不但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因此即使是中国高端生物制药企业也因为购买国外进口色谱填料而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对于生产利润较低的中低端生物制药企业就更是“望洋兴叹”。中国要实现下游分离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必须实现高效分离纯化介质的国产化。纳微科技肩负使命,矢志不渝,历经十年研发攻关,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效生物分离纯化介质精准制备技术,可以精确控制介质的粒径大小、分布、孔道结构、表面功能基团等,不仅填补了国内高性能单分散聚合物色谱填料领域的空白,而且突破了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规模化制备世界难题,为整个色谱技术的“中国心”制造创出一条中国之路。纳微高性能色谱填料成功产业化,终结了中国制药企业长期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而且这种新型精细色谱填料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生物制药分离纯化过程中废物排放,大大提升药品的纯度和质量,不但为中国高端的生物制药提供高性价比和高性能的色谱填料以替换进口,同时性能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使低端生物制药应用先进分离纯化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成为可能。采用高效精细分离纯化技术带来的多重利好。纳微先进的技术和高性能产品很快就得到欧美生物制药厂家的认可,非常保守且对中国技术和产品有偏见的欧洲制药公司在测试完纳微精细色谱填料后,主动放弃了使用十多年的世界500强的日本公司生产的色谱填料。为了充分发挥纳微精细填料的性能,欧洲制药公司还投资几千万人民币专门配备了全自动化封闭色谱柱系统。最后的结果也出乎意外,客户只用3000升的纳微高性能填料就完全替换日本13000升的填料,填料节省率达到70%以上,不仅大幅度减小填料的使用量,同时把水、溶剂的使用量及污染排放降低一半以上,产品回收率也随之提高近10个点,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成本大幅降低,不到半年就把投资新设备和填料的成本收回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药品回收率提升意味着原先只能随废弃物一起丢弃的抗生素,由于技术改进可以回收重新变成药品,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同时也降低污染排放。这家欧洲制药公司采用了纳微先进的精细分离纯化介质后,药品质量提高,废物排放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更上层楼,可谓一举数得!成功打开欧洲市场,令我感慨万分!不单单是为纳微产品首次打破国外垄断在国际市场产生影响而欣喜,更是为欧洲这样发达国家制药公司对新技术的敏锐眼光和快速反应而感叹,这家欧洲制药公司接受新技术能力强,环保意识强,且具有拥抱新技术的胸怀,即使这个新技术来源于中国且在中国还没有广泛推广使用,当然此举也为他们带来诸多利好:在解决环保压力的同时大幅提升药品质量,从而有效提升药企在市场的竞争力,达到企业、百姓、环境、市场多赢的良好局面。向科技要生产力中国药企才能走出环保怪圈实现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十九大指出,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真正解决低端药物生产带来污染问题的关键,不是依靠搬迁厂房,不是依靠限产压产,更不能是因噎废食的停产停工,而是要树立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现代发展理念,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绿色发展。当前,采用先进的精细分离纯化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是从源头解决生物制药企业污染排放的智慧方案。纳微产品的出现,结束了中国无法生产高性能分离纯化介质的历史,结束了长期以来进口被国外垄断的历史,开创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产品助力民族工业发展的先河,有望从根源上终结传统制药企业高污染、高排放的“黑名单”历史,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在国际市场上,纳微科技的产品由于本身的高科技含量与高应用性能,获得国际企业的高度认可,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连年攀升,技术推广顺利,市场前景广阔。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国内企业对新技术的接纳意识薄弱,以及制药行业偏向保守,再加上生产抗生素厂家利润比较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投入新设备新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纳微虽然能研发、生产出国际顶尖的产品却没有能够最大程度的造福于国内的制药企业,这是纳微作为民族工业企业最痛心的事情,也是纳微决心要下最大力气做最大的努力,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因为,让中国企业可以象欧洲药企一样,即使厂房在市中心也可以与市民和平相处,是纳微的使命!致谢:诚挚感谢北大同班同学江庆红在信息收集,调研及文章的整理,修改及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家千人计划 江必旺博士简介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获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博士学位,曾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Rohm and Haas的Senior Scientist. 200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建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 该中心分别入选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创建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www.nanomicrotech.com),专门从事先进纳微米球材料的产业化。开创了世界领先的单分散色谱填料的精准制备技术并成功产业化,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可规模化生产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公司,并成功地出口欧美日韩等先进制药公司,打破中国长期单向进口高性能色谱填料的局面。为了提升中国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整体技术水平,发起成立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连续4年举办全国性医药分离纯化技术论坛。被评为科技部创业创新人才、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江苏省创业创新人才; 荣获中国侨界创新贡献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已发表文章30多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0多项。

厂商

2017.12.22

2017年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学术交流会-苏州Biobay专场成功举办

2017年12月14日,在行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 2017年最后一场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学术交流会分会- -苏州biobay专场圆满落幕。本次交流会由纳微科技携手苏州工业园区医药科技联盟联合举办,特邀6位在生物制药分离纯化领域具有深厚研究功底和丰富实战应用经验的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交流会聚焦在当今前沿的生物制药分离纯化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分离纯化过程放大的关键要素、应用技巧与实际操作经验。交流会现场本次交流会吸引了来自苏州及周边地区制药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单位以及从事分离纯化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工程技术人员等40余人,其中还有企业高管专门从上海赶到苏州参加本次专场交流会。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致辞及演讲参会的演讲专家围绕生物医药在研发或生产中所涉及的hplc分析及医药下游制备层析纯化技术和工艺等域做了精彩分享,参会人员对于此次交流会更是给予了一致好评,大家聚焦在生物制药下游分离纯化领域这一关键难点问题,在现场与嘉宾进行交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黄骏雄老师纳微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事业部石凌超总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老师纳微科技生物工艺部金百胜总监纳微科技磁珠事业部赵光耀博士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学术交流会苏州biobay专场专家与工作人员合影2017年最后一场生物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学术交流会(苏州biobay专场)已落下帷幕,参会人员对江必旺博士坚持十年,创造出纳微米球材料的精准制造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打破国外企业对我国生物制药分离纯化行业的长期垄断,让中国千亿产业不再受制于人的信念表示赞叹。明年,纳微科技计划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广州等地举办专场技术交流会,与广大制药界朋友分享最新的纯化介质产品和工艺,共同促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敬请大家继续关注。

厂商

2017.12.19

小磁珠也有大用途

小磁珠也有大用途 分子诊断是以核酸作为检测对象,主要应用于临床各科的诊断中,如肿瘤、感染、遗传等各方面,而核酸提取是分子诊断实验的“第一步”。通过对磁珠进行一定的包被(如硅基、氨基、羧基等),从而可以实现对核酸的高通量、自动化提取,这一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有了成熟的试剂盒并形成为产业。磁珠的用武之地:体外诊断(In-Vitro Diagnostics)提到磁珠,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大热的体外诊断研究,磁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体外诊断(简称IVD)根据其检验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血液学诊断、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凝血诊断等,在我国目前生化诊断市场较为成熟,免疫诊断中以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为发展速度较快的细分市场。据统计,全球IVD市场于2013年已达到554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达到800亿美元规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IVD消费的主要市场。具体到产品分类上,POCT、微生物和免疫诊断占比较多,POCT类主要是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饮食结构和体制原因,在IVD市场中血糖快检应用较多,故而占据了较大比重。磁珠法提取核酸的原理及步骤核酸结合到磁珠上主要依靠静电作用、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细胞或组织在裂解液作用下释放DNA/RNA,此时经过表面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磁珠即与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核酸-磁珠复合物”,复合物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被分离,最后经过洗脱液洗去非特异性吸附的杂质、去盐、纯化后,可得到欲提取的核酸物质。图1 磁珠法提取核酸流程示意图传统核酸提取法与磁珠法比较随着基因检测、个性化给药、产前诊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界各领域都以追求自动化、高通量为诉求,在此背景下磁珠法提取DNA要比传统方法(Chelex100 法、有机法、二氧化硅法、盐析法等)更为简便快捷、安全环保,并且磁珠与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提取得到的产物纯度和浓度都更高。  截止目前,超过30家企业的45款试剂盒获CFDA批准用于临床检验应用,共计22家企业的核酸提取仪获CFDA批准进口和国产各占50%。 传统核算提取法磁珠提取核酸法技术难度较低高质量、高产量、高通量手动提取流程自动化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无需进行复杂的人工提取程序不适用大量样品的核酸提取减少酚类、氯仿等有机试剂对实验者的伤害不适用临床分子诊断极大满足现今市场对核酸提取效率的要求表1. 磁珠提取核酸法与传统提取法基本信息对比诚意之作:纳微磁珠——MagneStarMagneStar超顺磁珠是纳微科技(Nano-Micro)开发的具有均一粒径、快速磁反应速度、超高比表面积及生物学惰性的磁珠产品,由于其在蛋白、核酸、抗体和细胞的分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高通量生物样品制备的理想选择,广泛用于体外诊断(IVD)化学发光、核酸提取、基因测序片段筛选、细胞分离、靶向药物载体等重要领域。MagneStar超顺磁珠包括:磁珠母球、羟基磁珠、氨基磁珠、羧基磁珠和Protein A磁珠。MagneStar超顺磁珠的优势ü  多种类型均一粒径:核壳型(300nm,500nm,1μm),单分散夹层型(2μm,3μm,5μm)ü  超快的磁响应,仅为几秒至十几秒,较同类产品快一倍以上ü  磁含量可灵活调控,非特异性吸附低ü  提供各种表面功能基团包被ü  更专业的客户定制服务  MagneStar产品属性一览表磁珠名称标称直径表面功能磁珠结构特性典型应用磁珠微球300nmNA实心磁球纯Fe3O4材料研究,用于表面修饰羟基磁珠(含母球)300nm-SiOH核壳型高比表面,高结合量自动化核酸提取,如:病毒或基因组DNA分离;全血、组织、植物和微生物样本基因组DNA提取;总核酸分离(血浆、全血等);质粒DNA提取500nm1μm2μm-OH夹层型单分散低非特异性吸附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接枝多种功能团的载体等3μm5μm氨基磁珠300nm-NH2核壳型高比表面,高结合量蛋白吸附低,用于核酸分离,   酶固定、小分子纯化、催化剂载体500nm1μm2μm夹层型单分散低非特异性吸附可进一步偶联蛋白配体如抗原、抗体、Oligo(dT)等生物分子,用于mRNA分离、文库构建、免疫检测、药物结合与靶向输送3μm5μm羧基磁珠300nm-COOH核壳型高比表面,高结合量核酸提取,不适合蛋白分子纯化500nm1μm2μm夹层型单分散低非特异性吸附细胞分离、亲和层析、免疫分析,可在特殊化学试剂(如EDC)的作用下将多肽、蛋白、抗体、寡聚核苷酸等生物配体共价偶联到磁珠表面3μm5μmProtein A磁珠2μm耐碱性Protein A夹层型低非特异性吸附从血清、腹水、组织培养液中分离高纯度抗体,适用于抗体纯化和免疫(共)沉淀5μm*核壳型(PF):以磁性Fe3O4为核,以SiO2或高聚物为外壳层,比表面积大,磁含量高*单分散夹层型(PFI):以单分散的聚合物为核心,中间层为磁性Fe3O4,最外层是无机材料,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         注:我们可以提供磁珠母球、羟基磁珠、羧基磁珠、氨基磁珠,更多规格型号或定制,请联系业务代表。

厂商

2017.12.15

新闻 | 国标委田世宏主任等领导莅临纳微科技指导工作

一流企业做标准,对于一个拥有自主领先技术的公司,应在制定国际和国内标准方面多下功夫,这是商业化市场化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这既能确保企业在技术上不断领跑,也决定着其能否真正拥有市场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 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  田世宏2017年12月1日,步入初冬的苏州略显寒凉,但纳微科技却在一片热烈高昂的气氛中迎来了以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同志率领的国家及省市质检部门的二十多位领导莅临指导,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热情接待并全程陪同交流。江博士向田主任介绍公司产品和微球技术最新应用以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尊重江博士带领田世宏主任及访问团参观纳微科技展厅,就公司发展情况、领先技术及产品应用做了全面介绍,国标委众多领导专家对我司高附加值微球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江博士介绍道:“过去我国的色谱填料和光电微球产业长期被国外大公司垄断,纳微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创新,成功实现了纳微米微球材料的革命性技术突破,也解决了微球材料的产业化难题,受到国际知名企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和并有长期合作意向。”田主任一行在江博士的引导下,参观纳微科技的技术研发、质量控制和应用工艺实验室,更深入地了解了纳微科技单分散纳微米球制造的一些重要过程环节,并饶有兴致同江博士探讨了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细节,其他来访领导也对纳微科技的软硬实力表示赞赏,纷纷拍照记录。纳微的领先技术方法应写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田主任一行听取江博士的技术和产品汇报随后,江博士同到访领导专家团进行了座谈会并汇报了公司十年的创新创业历程,会谈期间江博士谈到了最近三星的“石墨烯球“让锂离子电池12分钟充满电的热点案例,“其实纳微科技早就可以做出”石墨烯微球“了,我们也有类似技术,只是未在应用上寻找到产业项目,目前还有很多好的技术突破,但在标准制定上确实缺乏经验”,江博士说道。田主任对此也颇感兴趣,并做出重要指示:他希望一流企业应该着手制定标准,纳微科技已经具备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产能,就应考虑把好的技术、方法及专利写入国际、国家标准,在推向市场化的最后一公里补齐短板,以更好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田主任现场列举了半导体芯片巨头高通和山东昊月的真实案例,希望更多国内公司向他们学习,发起或主导制定一些国际国内标准,也表示从国家标准委员会到省市级相关单位应该指导或协助像纳微科技这样的高技术企业在制定标准方面的工作,现场省市级有关负责人对此深表赞同并愿意支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江博士也对田主任及相关领导的重视表示感谢,希望接下来共同合作获得有益的进展和突破,为实现“中国色谱芯“和”光电微球材料”的中国标准化之路贡献力量。田主任积极建议纳微科技参与到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本次座谈会在热烈讨论和广泛积极共识中顺利结束,相信在国家标准委员会及省市级标准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纳微科技在单分散纳微米球材料的标准制定的宏伟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新时代背景下真正实现制造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厂商

2017.12.04

色谱填料的终极形态竟然是.......

什么是色谱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 Tswett )在波兰的华沙大学研究植物叶片的组成时,用白垩土(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绿叶的石油醚萃取物得到黄色、绿色和灰黄色彼此分离的六个色带。茨维特把这样形成的色带叫做“色谱” ( Chromatographie ),1906年,茨维特以此名称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发表,英译名为 ( Chromatography )。在这一方法中把玻璃管叫做“色谱柱”,碳酸钙叫做“固定相”,纯净的石油醚叫做“流动相”。现在把茨维特开创的方法叫液—固色谱法 ( 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 )。什么是色谱技术虽然在1906年,茨维特就在植物杂志上将色谱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很遗憾,在此后的将近30年的时间里,这项重要的发明无人问津,直到1931年德国的Kuhn和Lederer才重复了茨维特的某些实验,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α、β、γ-胡萝卜素,色谱技术这才迎来了生机。色谱技术又称层析分离技术或色层分离技术,是一种分离复杂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由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随流动相一起运动,并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使各物质达到分离。如今,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尤其是食品药品行业,高效液相色谱也逐渐成为了食品药品实验室检测部门的标配。在制药行业,色谱层析制备柱也成了抗体、糖蛋白、抗生素等产品最主要的生产设备。色谱技术的核心是什么色谱技术的快速进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井喷式地发展,然而它的核心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一下色谱技术的发展史。1970年代以来硅胶填料发展史由上图可见,每一次色谱技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层析材料发展的基础上的,自1903年茨维特 ( Tswett )用碳酸钙作为吸附剂分离了植物色素,色谱填料经历了纤维素 → 葡聚糖凝胶 → 硅胶的不断变化。虽然硅胶填料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如今出现了,但是,由于硅胶的特殊性质,使其一直是主流填料,变化的只是形状和大小。为什么硅胶的粒径和大小的变化会左右色谱技术的发展呢,首先我们通过下面一张表来了解一下每种粒径的硅胶适用的范围:硅胶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到色谱分析效果, 粒径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反压也越大。色谱分离从常压到高压再到超高压使得样品分析时间从一个多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再到几分钟是由于色谱填料越来越小的结果。理想的硅胶微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经历了由无定形到多分散球形的变化之后,上世纪90年代,单分散小粒径大孔聚合物色谱填料出现了并在的商品化给色谱填料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从此,单分散微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自此精确控制硅胶色谱填料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及调节孔道结构和机械强度即单分散硅胶成为了硅胶色谱填料的研究重点。      所谓单分散,通常指微球的粒径或直径大小呈均一分布,单分散微球在直径、孔道、表面性质及色谱峰形上具有一致性。目前市场上的填料,虽然称为单分散,但是在电镜下的差距很大,我们以10微米100埃口径硅胶为例,在电镜下比较各家厂家的产品。  由上图可见,虽然各家公司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是单分散,但是在电镜下,产品的优劣还是一览无余。除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球,日本和瑞典公司的微球粒径大小差异很大,表面也比较粗糙,相比之下,纳微微球的大小比较均一。单分散微球的优点单分散硅胶之所以是目前硅胶色谱填料研究的重点,是因为它有一下几个优点:   1.      装柱容易、反压低、流速快、柱效高、不易堵筛板2.      线性流速均匀、洗脱集中、洗脱体积少3.      柱床稳定,使用寿命长4.      重复性好        首先在工业生产中,生产效率一直是工厂的重中之重,所以流速高,柱效高,不容易堵塞筛板就减少了出现故障的频次和几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集中洗脱,大大降低了洗脱次数和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时间和耗材成本;花费了同样地成本,但是使用寿命却更长,对企业来说,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当今工业生产中,产量已经不是唯一重要地数据了,企业对质量地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重复性好地填料产出的产品质量也比较稳定,能够减少企业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厂商

2017.12.01

纳微科技参加疫苗/病毒分离纯化研讨会

2017年11月24日-26日,纳微科技受邀参加在杭州举办的“疫苗/病毒分离纯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交流研讨会”。众所周知,疫苗被广泛认定为减少许多疾病的流行,疫苗的接种是各个国家及公共卫生组织对抗疾病的战略重点,疫苗/病毒提纯是开发高质量疫苗前提条件,也是疫苗制备成本的关键因素,纳微科技的高载量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纯化解决方案在此次研讨会上受到关注。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主办,共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博沃、纳微科技的8位资深技术专家做精彩报告,参会代表有来自疫苗/病毒分离纯化制备应用、生产企业、医药保健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共计40余人。在专家报告环节,纳微科技生物工艺应用总监金百胜先生作了题为《疫苗工艺进展及纳微解决方案》的汇报。报告中先介绍了层析纯化工艺在疫苗工业中的最新应用,再重点阐述了纳微科技基于高载量离子交换层析UniGel和疏水层析UniHR填料的性能及其在提高疫苗产率、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UniGel系列离子交换填料采用延长壁技术,能够实现在萃取与超滤之后的大容量捕获,提高后期分子筛的精纯产率;UniHR系列填料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更大的分离度或分辨率,也是HPV疫苗疏水纯化的理想选择。通过此次报告交流,国内疫苗客户及相关配套厂家更多了解了纳微科技的核心技术、产品与方案及服务能力,看到那位科技不断致力于提升国产疫苗的分离纯化水平的努力,也欢迎更多国内疫苗厂家使用纳微科技的填料产品。关注“纳微科技”微信公众号,如您感兴趣纳微科技的产品,请到“产品中心”申请样品试用。

厂商

2017.11.27

江博士参加台湾色谱会的人生感想——圆梦宝岛台湾

闽台相隔跨时空,日渐月染凭栏中。借得微雨温润意,青萍之末乘东风。                                        ---题记时值2017年国庆、中秋双节之际,本人有幸赴台参加“第三届制备层析色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作为与台湾只有一峡之隔的福建人,年过半百第一次踏上宝岛,也是第一次作为大陆方面的专家跟台湾同胞交流色谱技术,不由心生感慨,同时勾起对往昔众多台湾朋友的怀念以及针对两岸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与变迁的感悟。——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江必旺博士台湾高雄郊区小镇儿时对台湾的认识我出生在福建闽北地区的一个小镇,自记事起,便知道福建是当时祖国解放台湾的前线阵地,村子的许多墙上,都写着“深挖洞,广积粮,解放台湾,统一中国”等带有时代印记的标语。那时的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台湾人民在国民党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台湾、统一中国是我们光荣的使命。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长大后能参军,这样就可以有机会参与到解放台湾的伟大壮举中。在那个年代,若村里谁家有亲戚在台湾,很可能会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因为那里到台湾的亲戚基本都是参加国民党的,所以即使真有亲戚在台湾国民党任职,人们也都不敢承认,实在掩盖不住的,就发誓与对方划清界限。这便是来自儿时年代的久远回忆。那时两岸是敌对的,近在咫尺却水火不容。对台湾认识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两岸开启破冰之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村里也陆续有台湾亲戚回来探亲。记得有一次,村里人都在议论说谁家一位台湾亲戚来,带回来了许多没吃过、没用过的东西,离开时还给留了很多的钱。孩子们都开始羡慕有亲戚在台湾的村里人,儿时的我也曾幻想自己能有个台湾亲戚。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往来的增多,大家慢慢发现,其实台湾人民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比中国大陆富裕很多。于是对台湾开始由新奇、交往,到了解、接纳,甚至有点儿向往,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好像原本在村里的两兄弟,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大陆,几十年后相见时,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兄弟不仅在经济上比大陆兄弟富足,而且在文化教育及人文素养上都优于大陆兄弟很多。一纸台属证明的重要性1984年我考上了北大之后,自费留学火热起来,大家纷纷学英文、背单词、考托福和申请出国留学。那个时候的大学毕业生还很稀缺,上大学费用也基本由政府买单,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国家花不少钱,当时由于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巨大,出去留学的学生最后选择回国的少之又少,即使拿不到绿卡也要想办法留在美国。因此当时政府不鼓励大学生毕业自费出国留学,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必须在国内工作满5年才能申请出国,但是特别规定在港澳台有直系亲戚的学生除外。于是,一纸台属证明在当时特别宝贵,许多想出国的人为了能办一张台属证明去找各种关系、想各种办法,凭空伪造出不少虚假的亲属关系,因当时两岸信息不通,很难调查真假。记得当时自己也追着父母亲问是否有亲戚在台湾,最后还把外公的弟弟被国民党抓去台湾这事也挖了出来,只可惜一点音信也没有,只好做罢。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历史毕竟在进步,由最初台湾有亲戚的战若寒蝉,到谁家有台湾亲戚被羡慕,再到台属证明对出国留学的推动作用。而且当时出去的一批早期留学生在美国打拼多年后大多成为各自领域的顶级人才,现在有很多被国家 “千人计划”人才引进政策所吸引回国创业,积极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做出重大贡献。留学期间的台湾同学:当时眼中的“富二代”在美国留学期间接触到很多台湾同学。大陆留学生与台湾来的学生对比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大陆与台湾在经济条件、文明素质及宗教信仰的差异。给我突出的感受是台湾把中国良好的文化传统继承了下来,他们大多数文化素质较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非常有礼貌。然而可能因为教育体系、经济条件的差异等因素,总感觉很难像跟大陆朋友那样随便和亲近的交往。在学校认识了几位台湾学生,其中一个还娶了大陆的女生,他们确实是因为爱情走到了一起,而且夫妻恩爱,女方也是中国大陆的名门闺秀,但男方家庭对娶大陆女孩还是有些偏见。我在美国留学读博期间,组里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同学,他是我近距离长期接触的第一位台湾学生,是我们心目中的“富二代”,在很多方面与大陆同学都有差异。生活条件的差异是巨大的:这位台湾老兄住的别墅和生活条件是我们当时做梦都不敢想的,他来美国留学不仅自己掏学费,还在校外住独栋别墅,条件比我们导师都优越,也让我们大陆来的这些“穷学生们”大开眼界。当时来自大陆的留学生基本依靠学校奖学金或去中餐馆打工生活,家里根本出不起这些费用。在80年代的国内,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还拿不到一百元,到90年代初也几百元左右,在美国留学拿到奖学金的留学生,每月领到的生活费就有1000多美元,在国内就是“万元户”的级别了。有的留学生一家三口都依靠一个人的奖学金生活,还要再想办法节省一点钱来资助家乡穷苦的父母,当时在美国随便省一点钱寄回老家,对家人帮助都很大。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大陆留学生基本都省吃俭用;甚至到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国内教授,为了多挣些钱也会去找机会在美国打打工。当年大陆留学生租的是最便宜的公寓,经常好几个留学生共租一套公寓, 连床垫也基本是捡来的,一般老留学生知道哪里可以捡到好床垫,于是会带新留学生去捡。吃的用的也是最便宜的,我们一开始去美国超市看商品价格时,总会把美金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再对比国内物价,一看都是这么贵,因此几乎是什么便宜就买什么。当时有一位老兄,刚到美国时看美国超市鸡腿卖得很便宜,于是每天买鸡腿吃,来美国后几个月就胖了几十斤,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把自己也吃得像鸡腿了。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这群大陆来的留学生们也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生活条件相差的太大。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就是美国普通人有了工作后的正常生活条件。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给人的眼光和心态带来的变化,从中也可看到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巨大变化也体现在当时中美的物价差别上,80--90年代中国的物品比美国便宜很多,当时每位中国学生出国前都是把能带的生活用品塞到两个巨大的箱子里带上,到了美国后除了吃的需要购买外,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从国内带来的。有意思的是2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颠倒过来了,现在不管是去留学的还是出去玩,基本上不从中国带东西到美国,而是大箱大箱从美国买东西回来,而且还感觉美国东西物美价廉。奋斗精神的巨大差异:现在中国大陆很多家庭也都像这位台湾老兄的家庭一样,有实力供养家里小孩去美国自费上大学,父母还可以帮助子女在美国买车买房。但在当时,大陆学生都非常羡慕这位老兄的家庭条件。然而凡事都是双刃剑。正因为生活条件好,据说他的父母承诺不管他多久能拿到博士学位,只要在学校学习就会一直供养他,因此这位老兄也不急于毕业,对学习、做实验不热心,却非常热衷教会活动,热心帮助同学、朋友,有时还带领教会兄弟姐妹在实验室做礼拜。说实话,这位老兄能在组里混到博士毕业完全是因为他人缘好,要不然可能很难毕业,组里就有一个美国学生混了3年没有做出任何东西,后来被老板赶走了。而当时大多数大陆来的学生包括我都想在美国留下来实现美国梦(即实现所谓的3P:Ph.D, Permanent Resident, Permanent Job),因此都非常勤奋地念书做实验希望早日毕业,早点找到工作。因为我北大毕业后留校工作了6年,在做实验和独立科研能力方面得到较好训练,同时由于毕业压力大,自我驱动力强,科研结果就比较多,发表文章也多。为了帮助这位台湾老兄,我特意让他参与我的研究课题,然后把他的名字也放到我发表的文章里面。毕业后还把没有完成的一些课题交给他,只要稍微补充一些数据就可以发表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再加上其它几篇第二作者的文章混个毕业就应该没问题。可我毕业后很长时间那篇文章也没有出来,也不知到这位老兄是怎么做的。在我毕业后做了2年的博士后,接着又工作了1年,跟老板一打听,台湾老兄还在学校里,看来家庭条件太好也有副作用。现在大陆很多学生到美国留学条件都非常好,不少家长给子女在美国买豪车和别墅,只是现在很多留学生早已没有了早期留学生的那种奋斗拼搏的精神,因为早期留学生自己心里清楚要想留在美国实现美国梦必须靠自己的努力,而现在的很多学生父母都给铺好了路,不需要奋斗就会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在美国工作时的台湾同事:由昔日工作同事成为今日事业伙伴我做完两年的博士后之后,被一家大公司研发中心聘为研究员(Senior Scientist),该中心有不少华人。职位做到较高层的华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台湾或香港,因为他们去的比较早,年龄也比较大。大陆来的都是较年轻的,资历比较浅,因此在公司的职位也不高。刚开始来自台湾的华人在公司占绝大多数,但新加入的大都来自大陆,因此大陆来的华人在公司慢慢由少数人变成大多数人。究其原因,一方面跟中国大环境有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出国留学政策由紧变松,每年出国的留学生都有大幅度增长,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成为留美的预备班,本科毕业的大约一半以上都到了美国,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陆居民越来越富裕,留美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年龄也越来越小,以前需要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后才能申请留学,而如今很多高中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就可以对接美国的学校去就读本科,甚至不少初中生都可以送到美国读书。现在很多留学生也跟我当时的台湾老兄一样,家里不仅给交学费,供生活费,有的还给买房买车。而台湾则与大陆相反,越来越多台湾留美学生回流到台湾,而且愿意去美国读书的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台湾为了发展经济,70-80年代建成了一些工业园,如新竹工业园就是一个典范,吸引了一批在美国有丰富工作经验且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的人才回到台湾,这些人带动了台湾电子产业的腾飞,使台湾变成亚洲四小龙之一。现在中国也开始学习当时台湾的做法,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例如国家千人计划就是吸引优秀人员的引才政策。在美国工作几年后,发现想做的科研项目如果不符合公司短期利益就不会被批准,而公司感兴趣的科研往往都是‘短平快’的项目,大多数项目基本上也都是产品改进,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因此科研人员很难在一个领域做出很深的研究,员工做得好或坏与公司整体发展没有太大关系。自己想做的比较前沿的项目,若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基本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每个部门的副总每5年就要轮岗一次,因此对花费时间太长的项目不会感兴趣,很多美国人比我们清楚自己干多干少与公司总体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因此他们很多人经常是多动嘴、少动手、善于玩办公室政治。在这种氛围里很难让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再加上其它原因,我毅然下定决心辞掉工作回国创业。在美国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资深研究员同事,当时他已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职位是Principle Scientist,是我见过的做科研最严谨最认真的科学家之一,开发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我和他虽不在一个部门,但因研究方向和兴趣走到了一起,并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台湾同事见我毅然放弃了好多年努力实现的美国梦(获得博士学位,有美国绿卡,买了一栋别墅,生了小孩),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生活也是非常安逸的。居然拖家带口把很多人羡慕的工作辞掉,毅然带着全家回中国很是吃惊和钦佩。他告诉过我,他年轻时也曾有过想出去创业的念头,一直没有决心和胆量,最后变成了一个遗憾,因此以后只要我有需要,他一定愿意来帮我。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两年后他也提前办了退休和我回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组建微纳米材料研究中心,后又跟我一起到苏州创业。即使这位老兄对大陆空气污染过敏,生活不习惯,却一直坚持留在中国跟我一起创新、创业,直到今年由于年龄原因拿不到工作签证才返回美国与家人团聚。通过他我也了解了很多台湾真实的情况,但一直没有机会跟他一起去台湾看看,实属遗憾。这位老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做什么都一丝不苟,干净整洁,待人接物甚是礼貌,尊重所有人,不管职位高低,甚至对餐厅师傅都彬彬有礼,每次用餐都会夸赞食堂师傅,从美国探亲回来后还会给食堂师傅带小礼品,使得师傅受宠若惊,因此对这位老兄也会有特殊的照顾,即使我是公司的老板也只有跟这位老兄一起到食堂才可能享受到食堂特殊的待遇;这就是大家说的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种高素质也是中国大陆越来越稀缺的。公司所有员工对这位老兄也都很尊重,甚至连房东对他也非常满意,起初房东想把房子卖掉,后来租给了这位老兄,与我们大多数人租房子不同的是,这位老兄比房东自己都爱护房子,每天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房东看后放弃了卖房的想法,在苏州的6-7年间他也就一直租住这个房子,房东因为这位老兄的原因,不仅挣了多年房租钱,也赶上苏州房价翻了几倍,房子价值多了几百万人民币,我想房东一定对这位老兄非常感激;其实,这就是素养品行、与人为善的好处。大陆经济发展了,也希望中国这种传统的优秀品质可以形成。来自台湾的邻居在美国参加工作后买了一幢全新的别墅,实现了刚留学时想都不敢想的梦,我所在的小区一共有6家华人,有5家来自国内,所以很快就熟悉了起来,只有1家是两岸结合的夫妻,男方来自台湾,女方来自大陆,他们生活比较西化与独立,可能是以前与大陆来的人产生过不愉快,所以对大陆来的人有些偏见,也不愿意与大陆人交往。后来我们家小孩经常到他们后院草地上玩,他们对小孩很好,慢慢就熟悉起来,对大陆人的偏见也在慢慢消失,最后变成很好的朋友,看来天真无邪的孩童最容易破冰。深度交往后才了解到,这对两岸结合的夫妻其实非常能干,也非常乐于帮助人,他们自己房子的Deck和地下室装修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们几家大陆来的后来也都跟着他们学习自己建Deck. 我们回国后,房子打理都交给他们俩,包括出租房子和修理房子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如果不是他们热心帮助打理房屋我们应该早就把房子出售了,直至今日我们回美国时也经常会住在他们家里。每次去,他们都把邻居几个华人聚集一起举办聚会活动,因此心里一直非常感谢这位邻居朋友,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他们也很感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让他们能更加客观的了解从大陆来的留学生,并消除了以往的偏见。梦圆台湾之旅:学术交流 实现两岸共同合作这次真正踏上神交已久的台湾,要特别感谢意守大学的梁明在教授。我和梁教授都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从事共同的色谱领域,他的专长是做连续色谱系统,我的专长是做色谱填料,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这些年梁教授一直致力于色谱技术在台湾的应用推广,并连续3年在台湾成功举办了层析色谱技术研讨会。而我回中国后也一直致力于色谱材料的产业化,并连续在大陆举办4届制药分离纯化研讨会。这次很荣幸成为唯一一位赴台参会做报告的大陆同胞代表并与台湾色谱届进行深度交流。台湾意守大学校园景观的一角第三届制备层析色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报告现场学术会议在意守大学举办,这所学校由台湾的企业家捐款建成,建筑风格很像美国的大学,参会人员就住在学校的酒店里。梁教授任会议主席,校长到场致辞,表示两岸尤其是学术界应该进一步增加相互了解和交流。因台湾从事色谱研究的教授非常少,因此举办方邀请了包括张玉奎院士在内的几位大陆色谱界专家,但遗憾的是这些专家最后因为没有拿到入台签证无法成行,而我因为是美国护照得以顺利参加。相信如果大陆专家到台湾做学术交流,能够像台湾同胞在大陆做生意一样自由进出,那么这次会议的成效会更好。与台湾色谱会议演讲嘉宾合影今年是台湾第三次举办这种会议,参会的只有一百人左右,规模较小,由于预先准备的演讲嘉宾大都是来自大陆的,后来临时改成台湾演讲嘉宾,总共也就5位。我们今年9月份在中国苏州举办过类似会议,参会有500多人,演讲嘉宾有30多位,而且有从美国专门赶来参会的华人色谱专家,规模及影响力都很大。梁教授也参加了我们举办的会议,感叹台湾色谱界和大陆相差太大,既没有市场也没有人才。通过深入沟通交谈,我和梁教授达成共识,要共同推动两岸色谱技术的进步,在各自自发在大陆和台湾举办制备色谱会议基础上,争取明年能合力共同在大陆举办一场两岸制备色谱会议,以促进两岸的生物制药产业的交流、发展。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现场盛况纳微科技承办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大会部分嘉宾合影上午做完报告后我还应邀参观了梁教授的公司,顺便了解了台湾创业的环境及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待遇情况。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台湾大学生刚毕业的工资也就每月5000元左右的人民币,与大陆发达地区基本没多大差别,远低于美国、韩国和日本。想想台湾曾经是亚洲的四小龙之一,又有大陆这么大的市场,但近几年台湾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产业优势早已被韩国赶超,台湾经济发展不利是否和本身政治体制或是本身体量小等原因有关就不得而知了。台湾高雄的房价比上海、苏州便宜很多,每平米的均价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通过对比也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的泡沫;由于台湾人口基数小,市场小,创业也不容易,能做大的企业都必须要走出台湾,如富士康等。梁教授同时很羡慕我们在中国大陆创新、创业的环境,不仅政府支持,而且国内有大量的人才和巨大的市场及完整的产业链,足够把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在国内做公司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如竞争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税负重,政策变化快,市场不规范等等,相信这些前进中的问题,会随着新时代的进步逐步得到改善和优化。这次台湾举办的制备色谱会议刚好是安排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并且也临近台湾的双十节,本打算在台湾多呆几天,以便可以多了解些台湾的行情,但由于飞机票非常紧张,最终只在台湾呆了一天一夜。感想与后记大陆、台湾,两岸同种同宗,因政治因素的分离,各自走上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也造成了两岸人的思想认知和文化素养上的差距。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从台湾经济优先崛起成为富亲戚,让大陆百姓羡慕,到近年来大陆经济后来者居上并拥有全球最大市场和人才,也让台湾民众羡慕,可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唯有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文明渊源流长,心灵契合。我想,增进了解,互为体谅,取长补短,是大陆与台湾民众成为朋友的关键。和平共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定会是双赢的局面,也是两岸人民的福祉。两岸民间经济往来已经很顺畅,且成果卓著。作为国内科技创新企业,纳微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两岸科技往来,促进学术界特别是高科技成果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研讨与交流,集合两岸力量,共同推进色谱技术的科研水平和市场应用,进一步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分享最新科技成果的红利,同时两岸科研携手,共谋、同创民族科技复兴之伟业,登上世界色谱分析与应用技术的巅峰!致谢:诚挚感谢我北大的老同学江庆红及纳微科技的卜继国、崔贺卿在本文章撰写过程中的协助。江必旺 博士于2017年10月国家千人计划 江必旺博士简介                     1988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纽约宾汉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博士后,2000年加盟美国Rohm&Haas公司任资深研究员,曾获1999年美国化学协会化学界Zappert Award 奖。2006年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创立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并入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创立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性能精准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研究与产业化,开创领先的单分散硅胶和聚合物色谱填料技术,成功出口欧美、日韩等国,打破中国长期单向进口的局面,发起成立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获苏州工业园区首届领军人才,2012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17年入选科技部2016年创业创新人才。

厂商

2017.11.27

纳微科技参加“2017年第三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

展会现场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应组委会邀请参加由海南省药学会和海南建邦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2017年第三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于2017年11月08在海口召开,10日闭幕。    参会人数达到180人,参会嘉宾来自国内一线多肽生产、研发的专家、学者。在此次会议中纳微科技有限公司的黄骏雄博士(业界前辈)应邀做了“高效置换色谱原理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报告,为大家带来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与大家分享。黄俊雄老师演讲,展会现场座无虚席黄俊雄老师与参会人员热情互动    会议期间纳微科技市场部人员在展台为来宾介绍纳微科技领先世界的单分散硅胶产品和聚合物介质及其在多肽和胰岛素的应用。会议期间,众多纳微新老客户莅临我司展位参观、洽谈、交流,大家对多肽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希望纳微科技能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共同促进多肽产业的发展壮大。学术交流会合影

厂商

2017.11.17

纳微科技亮相第46届HPLC 2017 Jeju开拓国际市场

2017年11月5日-8日,纳微科技受邀参加在韩国济州岛开幕第46届国际高效液相色谱及相关技术会议(hplc 2017 jeju) ,本届会议围绕分离科学当前面临的挑战、机遇等问题进行探讨,涉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质谱以及纳米科学等领域。通过此次参会交流,纳微科技领先的单分散色谱层析填料制备技术及产品获得会者一致好评。纳微科技是本届hplc会议的银牌赞助商。本届会议为期4天,围绕分离、微分析、质谱以及应用四个主题开展,邀请了全球多位色谱专家学者做报告。关于hplc国际会议hplc国际会议始于1973年,会议以液相色谱法的发展为主要探讨内容,涉及电泳、电色谱、场流分离、超临界流体色谱等辅助分离技术以及液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除上述内容外,会议还关注了微流控、芯片分离、诊断系统以及其他先进分离技术。

厂商

2017.11.13

纳微2017-2018培训工作启动仪式

   为了顺应公司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为了提升公司员工职业素质、技能和全面发展,更快地融入纳微科技的公司文化和管理体系。2017年10月31日下午在纳微科技的大会议室,举行了“2017~2018培训工作启动仪式”。参与此次启动仪式的有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加入纳微科技的新员工,此次培训工作仪式由人力资源部周海波主持。       在启动仪式上,人力资源部周海波向大家介绍了此次培训工作启动仪式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为公司员工提供一个自我提升的平台,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更好的胜任工作,在激烈得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也员工培训工作寄予厚望,他指出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提升和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对于新加入纳微科技的员工,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加强专业知识训练,对于老员工来说,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共同帮助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个人能力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江必旺博士在培训启动仪式上致辞       董事长致辞之后,还安排了公司讲师聘任仪式,江博士亲自为每一位讲师颁发聘任证书并合影留念。江博士与新晋讲师合影       在此次培训工作启动仪式上,新晋讲师们向公司新员工们做了一系列实用的培训,包括员工安全培训、行政培训、人事制度培训、财务报销流程及ERP使用培训、公司发展历史产品介绍及行业应用培训和质量意识培训,并安排了对应的培训考试。黄骏雄老师为公司员工培训实验室安全管理       在江博士、人事部、市场部及各位讲师大力支持下,此次培训工作启动仪式圆满落幕,未来的几个月里,公司还将安排一系列的技能和管理培训,期待在未来的培训中更多涌现优秀的讲师和学员,与纳微科技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厂商

2017.11.03

纳微科技精彩亮相第八届纳博会

   2017年10.25日-2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简称“纳博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博览中心举办。今年,纳微科技受邀参加了此次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纳米技术领域综合性国际产业大会,纳微科技以其领先的微纳米球精准制备技术和在各领域中的创新应用,成为本次纳博会展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装展台纳微科技”纳博会“展位出席纳米融签约仪式纳微科技高层出席苏州银行”纳米融“发布会并参加签字仪式新纳米球材料精准制造       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博士接受江苏卫视记者采访纳微科技微纳米球产品的广泛应用发布会:江博士、赵博士带您走进微球世界      纳博会期间,应主办方邀请,纳微科技董事长作了《微球技术及其在创新药领域中的最新应用》专题报告,高级研究员赵光耀博士作了《磁珠、光电微球及标准颗粒的应用》专题报告,为参会者们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分享,精彩的演讲和专业的内容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现场座无虚席。江博士、赵博士精彩演讲瞬间纳微展台精彩瞬间回放纳微科技获颁“纳博会最佳创意奖”       展会期间,众多海内外嘉宾莅临纳微展台,大家相互交流,分享经验,3天的展会短暂而匆忙,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期待,展望下一届纳博会的到来,明年,我们不见不散!

厂商

2017.11.03

精彩解析:第六期分离纯化实验培训班纪实

      2017年9月23日到24日,在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圆满结束之后,我们又迎来了第六期蛋白分离纯化及高压制备色谱技术实验培训班。作为广受业内好评且今年再度临时增额的培训班,它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如此受欢迎呢?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您一探究竟。不忘初心,培训班立足实战    当前我国生物药层析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无论从研发、工艺优化(DOE)、工艺放大到过程控制水平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新药创制进展和国际竞争实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所属药典委员会均顺应改革潮流,日益加强药品研发、生产、质控等全方面的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国内药品整体标准能够逐渐与全球主流标准相契合。现阶段我国CFDA已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下一步还要争取加入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医药下游分离纯化领域急需培养一批真正高水准的分离纯化专业人才。    本培训班基于纳微科技在蛋白与小分子纯化领域的师资优势和技术创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训的需求,在师资力量、理论深度、创新思维和操作实践方面位于国内领先水平,切实帮助学员更好更快地完成分离纯化科研和生产任务。2017年第二期分离纯化实验培训班合影蛋白/抗体纯化高级实验技能为您护航    在蛋白抗体培训班中,纳微特聘请资深专家直接指导学员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操作,授课老师包括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姜韬老师、超过10年分离纯化经验的金百胜老师等。通过学习蛋白分离纯化理论、方法策略和实际操作,让众多学员能够掌握一系列的整套分离纯化技能,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外还欢迎学员能将自己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或样本带到课堂上来,一起为您答疑解惑,优选纯化工艺路线和参数。资深培训老师指导学员实战操作高压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实验培训为您解忧    在高压制备培训班中,纳微科技特聘请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黄俊雄导师和超过10年工作纯化经验的石凌超老师。通过对高压制备色谱理论、方法策略和实际操作的学习,能够让学员掌握色谱分析和分离纯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在授课过程中关于色谱分离纯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沟通,是很多学员对于这项重要技能有了更新更深的领悟和感受。纳微科技应用专家现场为学员答疑解惑    在培训班上,授课专家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讲师演示和上机操作相结合,为学员提供许多动手操作机,帮助提高学员们的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专家现场答疑解惑,帮您解决从实验室到中试放大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药物分析检测过程中的难题。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实验培训班吧!

厂商

2017.10.17

成功源于格局和执著

    北京参加“千人计划“的评审工作后乘高铁回苏州,五个多小时高铁路上,我一直在反思纳微是如何在过去四年里从最初的产品宣传会办成具有500多人规模的制药分离纯化产业大会。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会大会在大家的支持下获得圆满成功,本届大会有中国色谱界的领头人中科院院士,国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局长,北美色谱界华人科学家,科研院所的教授等重量级的嘉宾及全国各地知名制药企业高管,分离纯化研发和生产人员,GMP及制药服务机构等500多人参加,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次大会的承办方。这次大会无论规模、影响力和专业性上,都是中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最大最专业的,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盛会。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会议现场    大多数大型会议是由有影响力的国家部委,知名科研院所或专业机构举办的,不用说纳微科技这样的国内公司,即便是欧美大公司也极少能举办大型专业盛会。因为专业大会是要具有公益性,需要为国家的整个产业链做服务,需要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公司没有公信力没有影响力,就没有足够资源,故很难成功举办大型会议。纳微科技是如何从原本的公司技术或产品交流会,演变成制药分离纯化的产业盛会?值得回顾和思考。         2014年纳微科技举办了第一次制药分离纯化学术论坛,当时是作为苏州纳米大会下的一个分会。刚开始只是邀请一些公司的客户和业界知名的演讲嘉宾来做一个小范围的研讨会。没想到大家这个分离纯化论坛热情很高,得到了客户和色谱界的权威专家们的支持。该领域以前的会议(如色谱大会)都由科研院所牵头举办,参会的大多是基础研究的老师和学生,虽然有一些前沿的研究分享,但对于现今制药公司去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有限,这也是科研和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这几年中国制药产业获得发展快速,下游分离纯化技术人员的水平也很难满足需求,纳微科技的这个制药分离纯化会议正好顺应时代需求,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业界交流平台,让从事制药分离纯化的技术人员充分学习和交流。因此,纳微科技邀请的演讲嘉宾大多数都是制药业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下游分离纯化的主管或科研院所权威,这样的会议内容的实用性更强,才能备受制药公司技术人员的青睐。如果说纳微科技能办成制药分离纯化会议是顺应时代要求,能把会议做成业界盛会则是由于更大的格局和坚持。    首先,纳微科技举办的会议不是像大多数公司举办的产品介绍会,而是定位于在位中国制药界提供最具价值的交流平台;第二,虽然一开始来参会的大多数都是纳微自己的客户,但纳微并未限制分离纯化上下游同行来参会或参展,这样大家聚在一起可以让这个产业更好地向前发展。第三,我们包容不同的学术或业界观点,邀请的演讲嘉宾不分学派,更多学科领头人都来参会支持。甚至有不少人问我,纳微有什么门道竟把不同学派的领头人来支持这个会议,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不是我能力高,而是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我不属于学界的,不参与学派之争;第二,我认可不同学术观点;第三,我们办会的崇高使命是站在提升中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水平的高度,是所有专家共同的心愿。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强大的特邀嘉宾阵容    当然只有格局和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要办好有一定规模的会议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纳微科技作为主办或承办方,每年要都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筹备会议,且每年都要贴一笔经费。连续举办几次后,公司有人怀疑代价太大不值得,短期之内对纳微销售额提升作用不大,加之外界也怀疑我们办会的目的,因此部分员工也就开始有倦怠。很有意思的是,其它公司见纳微会议办得很成功,争相模仿我们的办会模式,甚至打着更大的旗号搞类似会议。在这种情况下纳微要么放弃,要么通过创新把会议持续把下去。纳微的成功就是有一股子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像我们开发产品一样,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做到世界最好,即使要花10年时间也要把目标技术和产品开发成功。这种执著和创新,让我们把会议一次比一次办得更好,使得全国性的制药分离纯化大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产业大会,收到广大参会者的一致好评,也成为纳微科技的一张名片,业界也感谢纳微为中国生物制药发展做出的贡献。    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今年举办的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大会完全由纳微的年轻人完成,纳微年轻团队也从连续4年办会过程中成长起来,获得服务好客户的宝贵经验,也让纳微的员工感觉到我们是在做事业,是在为中国的制药产业做贡献,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使得纳微员工更有向心力,让我们的分离纯化和分离检测的最核心的色谱填料被誉为“中国色谱芯”,也让“中国色谱芯”的梦想未来照进现实成为必然。江必旺董事长大会、负责大会主办的年轻团队及第六届技术培训学员们的合影    从纳微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会议的过程中可以得出以下经验。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顺势而为,如果不是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崛起,举办这个会议也就没有市场和意义。第二,做事要有大的格局,不要过度计较短期的得失,要有分享的精神,否则什么事都走不远做不大;第三,要有团结合作精神,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委屈的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大事业要有包容合作精神;第四,一旦有目标而且认定目标有价值,就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遇到困难了就抱怨或找理由,是很难坚持下去,也很难做成事业的。第五,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办会议都要有不断变格的能力和精神,如果每年的会议都一样,会议是很难持续办下去的。持续的创新能力让会议的内容更重要,更有价值,这个会议才能越办越有活力,更是打败模仿者最有效的手段,与大家共勉!

厂商

2017.10.13

纳微科技助您圆梦“中国色谱芯”

        “汇智而行·创新启动未来” -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已顺利落下帷幕,这届大会的参会代表人数和单位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来自全球范围273家单位共计550余名代表参会,包括中科院院士、海外权威专家等在内的35名高层次专家,大会及分会场报告多达40场,截止目前并被13家媒体报道,点击率达到8万多次。小编很幸运地与广大参会者一起参与和见证了此次行业盛典。会场内报告嘉宾百家争鸣,展厅里与会展商各显神通,纳微科技用心推出的“圆梦中国色谱芯”的主题活动成为了点睛之笔,无时无刻不向世人展现着“中国智造·惠及全球”的强大魅力。参会代表踊跃参加“圆梦中国色谱芯”活动中国“色谱芯”圆梦感悟:创新驱动,实干兴邦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球色谱仪器及耗材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10亿美金,其年复合增速在2017年到2022年预计约为6%,其市场规模和前景相当可观。然而,我国色谱填料的进口占比约为90%,而国产色谱仪器出口仅为7%。中国色谱产业界亟需发展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色谱填料,要努力扭转长期以来色谱层析填料单向进口的格局。那么,如何糖让全球更多的客户认可信赖“中国智造”的色谱层析填料?怎样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色谱芯”?纳微科技在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的主题活动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定要拥有:全球领先的新技术、大规模批次稳定供货能力、灵活多样的标准及定制产品、完备周到的技术服务。令人欣喜的是,纳微科技秉承“以创新,赢尊重,得未来”的质量方针,向世人展现“中国色谱芯”的内涵和进展,将成为我们中国“色谱芯”的圆梦契机。还分享一个好消息,若采用具有真正技术含量或创新型的中国造填料或层析介质,CFDA会纳入工艺创新的范畴,纳微会积极配合药企的申报审评工作!图 1. 全球色谱仪器市场规模趋势预测 (2016-2022)单分散色谱填料:从世界性难题走向现实       纳微通过自主技术研发实现了单分散色谱填料的精准制备的突破——填料微球的粒径和孔径大小均一,CV值低于3%,能成功实现对单分散填料的“一次成型,无需筛分”的技术至高点,并实现有填料表面多样化的功能偶联,既提供标准化产品,又提供专业化客户定制服务。接下来,小编认为很有必要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单分散填料带给您的诸多好处,也有助于您理解“中国色谱芯”的内涵:装柱容易,柱床稳定,填料不易破碎,反压升高慢峰展宽与峰对称性更好高流速下不易发生流穿现象洗脱/收样更集中,节省大量缓冲液或流动相批次重现性更好大规模化生产及批次间一致性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解决单分散这个世界性难题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任何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要产业化也非易事,要保证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一致性,才是真正的难点。我们深有体会,填料批次间一致性、重现性会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安全和一致性、药品生命周期(研发、质控等)和成本效益、药监部门(FDA、WHO等)的审核认证及药物申报等一系列重点领域,也是药监局和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图2. 不同批次间填料测试数据(A.检测四种蛋白重现性好;B.粒径单分散性:CV值均小于3%;C.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保持一致)    纳微拥有现代规模化生产能力,在苏州工业园区有13000m2的研发中试基地,在常熟已规划27000m2现代化生产基地,单分散硅胶填料年产超过20吨(200kg/批次),单分散聚合物填料年产超过100吨(500L/批次),拥有2000L高自动化反应釜加工设备10余个,分析检测与质控平台总价值超过5000万,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此外,纳微还成功解决了生产批次间一致性问题,能够为客户提供规模化稳定供货合同定制:卓越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批次间重现性提供色谱层析填料的战略储备获得整个药品生命周期的支持和信任可持续性良好的供应链战略性合作签署和项目推进色谱填料定制研发技术服务       大家可能不知道,纳微科技作为一家重视研发和科研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其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0%之多,这个数字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正因如此,纳微还提供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行填料产品的定制技术服务:粒径精确定制(5nm-1000μm内任意粒径单分散微球)形貌孔径可控(不同形貌微球,如空心、多孔、核壳、实心等,3nm到800nm内任意调控孔径大小和比表面积球)表面性能定制(键合官能团的种类、密度等均可控)基质种类可控(根据不同需求如光电磁性、机械强度等,选择多样化基质)规模化生产(经济高效、规模化生产、批次间一致性佳)完善的技术与产品服务体系       除了上述介绍之外,纳微科技还注重确保产品、技术服务体系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承办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的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学术大会堪称业界技术盛会,牵头成立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囊括超过50家的上下游供应商;高压制备色谱与蛋白抗体纯化技术实验班深受业界学员的好评,推荐率高达93%;提供各种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拥有强大的应用工程师团队。纳微还拥有专业化客户服务团队,通过400电话、微信/QQ、E-mail等多种联络渠道,确保第一时间为客户排忧艰难,做到让客户满意。      在纳微科技践行圆梦中国“色谱芯”的征途中,十年来既得到广大制药客户的支持,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切,纳微科技的层析填料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我们相信,纳微科技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中国色谱芯”宏伟梦想必将现实!

厂商

2017.10.13

特邀报告精彩回放·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大会

       2017年9月21日,备受瞩目的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如期召开,来自全国100多家单位的近500名参会者兴致高昂地齐聚一堂,互相交流行业心得,聆听资深专家教诲,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享此次业界盛会带给大家的丰硕成果。9月21日第四届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现场千呼万唤始出来:分离纯化领域的行业盛宴作为国内色谱分离纯化领域研发创新的排头兵,纳微科技兼顾软硬件方面的共同发力,不仅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技术创新、研发突破,保证研发投入占比在40%以上,还应行业迫切需求首创分离纯化技术学术大会及相关实验培训班,至今已成功举办第四届。“以创新,赢尊重,得未来”,如今纳微科技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内外顶尖制药企业及色谱领域公司的认可与信赖,我们愿与包括药企、食品企业等在内的广大用户共同努力、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小编之所以称这场学术技术大会为行业盛宴,是因为此前曾在药企从事数年的新药研发、质量研究和工艺优化等工作,站在这样的立场上看待与会特邀嘉宾和报告嘉宾的论题,简直觉得字字珠玑,不容错过。非常荣幸的是,小编全程学习了特邀嘉宾的报告论题,现在试图根据自己的心得感悟整理成文,以飨读者。精华一:张玉奎院士从科研角度提出发展色谱行业的迫切需求       张玉奎院士从蛋白质组学角度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引用质谱行业领军企业的话:当务之急是要让色谱峰变得更窄!尽管当前质谱领域发展迅速,但其始终无法取代色谱分离纯化的地位,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在于发展单分散填料。纳微科技实现单分散填料的技术突破后,为中国色谱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祝愿中国早日由色谱大国转变为色谱强国。精华二:郭中平处长发出监管标准改革最强音:更规范、更严格、全球新       在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背景下,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将使国家监管和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实现生物制品国家标准与生物制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她还不无感慨的表示,十多年来首次看到政策表态国家标准药品“极端重要”,在我国政府深化改革和加入ICH的大背景下,严格规范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将进一步提升色谱分离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精华三:魏开坤博士分享最前沿生物医药研发审评改革信息并作经验性指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和审评进入了一个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变的转型时期。自2015年起,为了顺应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形势所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发力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拓展为药品监管制度的全面变革。他简要分享了就生物医药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新药研发挑战与机遇、评审决策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信息和理解,向行业传递监管当局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策略,希望以此共同促进为人民服务的生物医药事业发展。目前我国CFDA已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下一步还要争取加入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并逐渐与国际水准接轨,实现新药“全球新”。精华四:江必旺博士介绍多年来技术创新成果,分享应用效果        江必旺博士作报告表示,生物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监管部门对生物药的纯度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生物药的分离纯化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经济、高效的从复杂组分中浓缩、分离和纯化目标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药生产的瓶颈。蛋白类层析或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对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及浓度低的生物分子具有极高的分离纯化效率,且条件温和,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容易保持目标分子的生物活性,已成为生物药分离纯化最重要的工具。另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分析检测技术,已成为生物药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监控的重要方法。色谱填料或层析介质毫无疑问是整个液相色谱技术的核心, 液相色谱的分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填料;色谱技术重大进步往往是随着新的色谱分离材料的出现而突破的。他还分享了国内企业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突破国外在高性能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长期垄断,以及产品从me too到me only的发展过程,最后他还通过大量生动详实的应用案例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以解决抗体、蛋白、胰岛素、 多肽、抗生素、天然产物及多糖的分离纯化问题。

厂商

2017.10.13

专家报告精彩赏析·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大会

      2017年度最盛大的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已经正式落下了帷幕,回顾短暂的会议历程,带给所有参会者最深刻的记忆和感触,除了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有众多资深专家的精彩报告,俨然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接下来小编想选择一下有代表性的专家报告带大家再回顾一下老师们的精彩观点吧。                                               学术大会现场高朋满座黄懿博士详解USP生物制品标准战略及其更新并阐述多肽药物标准变革作为USP大华区资深战略法规专家、客户发展部生物领域高级经理,黄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美国药典生物制品标准的战略规划及更新,内容将会涉及肝素,合成多肽,胰岛素,疫苗,蛋白以及单抗等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分享生物药在开发和质量控制中的标准考量。在美国药典2015-2020生物制品战略的背景下,美国药典推出了合成多肽计划,主要针对全化学合成的多肽药物,给出了建议的多肽质量属性标准。同时美国药典积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合作,推进新标准的制定以及旧标准的现代化。黄俊雄博士介绍非线性色谱——高效置换色谱法的理论及其应用作为非线性色谱领域的资深专家,黄博士讨论了非线性色谱中的特殊展开方式:高效置换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其优点在于高负载量 (高固定相利用率),高效 (收集馏份浓度高, 后处理简单) 及高回收率 (多组份同时收集),这些是其他常规色谱分离纯化方法无法比拟的。高效置换色谱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 尤其适合实验室规模分离纯化药物粗品中多组份 API及制备API中杂质的纯品。 谢岩生博士介绍新型Protein A亲和介质——UniMab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为生物制药下游工艺专家,谢博士阐释了基于聚合物微球和重组Protein A的亲和介质是近年来的重要进展。在和传统Protein A介质相比较时,它体现了在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耐碱性(清洗)等许多方面的优势,该款填料能实现在高流速下依然可保持较高动态吸附载量的显著优势。他还从技术和应用方面对UniMab在工艺开发和生产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和讨论,该系列填料可作为单克隆抗体及Fc片段重组蛋白纯化的选择,能够帮助广大药企客户降低单抗的生产成本。 曹成喜博士介绍等电聚焦电泳领域新技术和新设备在质量分析和质控方面的应用目前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ic focusing, IEF)已广泛应用于抗体蛋白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分离制备,曹成喜博士介绍了等电聚焦电泳的新技术与新设备,包括超高分辨单抗药物IEF技术设备、多点PEG修饰蛋白药物IEF新技术、单点PEG修饰蛋白药物新技术,微阵列快速蛋白IEF新技术设备、1-10 mg级制备性IEF新技术设备、自由流等电聚焦电泳新技术装备。他重点介绍在蛋白抗体药物中的质量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梁明在博士介绍模拟移动床色谱联合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天然物与医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模拟移动床是一种连续式色谱技术,它已广泛被应用于石化、食品、以及製药产业的分离纯化。传统间歇式操作的製备色谱虽然操作简便,但是经常成为製药业的主要成本。如果色谱技术可以连续进料,固定相效能便可提高,溶剂耗量也可减少,操作成本因此降低,再加上设备国产化,将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色谱技术的产业应用与推广。笔者更进一步成功结合使用超临界流体,除了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以外,更可提高产品的安全与价值,也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对环境的衝击。本次演讲将介绍模拟移动床色谱的操作原理,以及台湾在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发展与现况。同时分享台湾义守大学「先进层析程序研究中心」利用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纯化小分子药物、发酵生产之抗癌药物、以及中草药活性中间原料的经验,并对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个人经验的分享。王晓博士介绍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物杂质采用多种方法技术分离制备的概述众多周知,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颖结构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并进行新药创制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热点。王博士阐述了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药物杂质分离纯化领域相关研究工作:集成超临界萃取、超声提取、高速逆流色谱、凝胶色谱、中压制备等分离纯化技术,应用于药物杂质分离制备;以高速逆流色谱为核心,针对生物碱、黄酮、木脂素、多酚、苷类、萜类等化合物,研究建立其提取分离纯化制备技术与工艺,应用于天然产物标准样品制备。建立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复杂药效物质分离、纯化、活性研究关键技术,形成多元多维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体系,并为企业提供了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优选等方面的技术成果转化。        限于篇幅,小编在此只能汇总部分专家学者报告的基本情况,很遗憾无法一一列举,我们诚挚欢迎行业内外的广大朋友积极参与我们明年举行的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相信一定会比今年的大会更加精彩,更值得大家前来交流学习!

厂商

2017.10.09

群贤毕至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9月21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主办的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在苏州独墅湖世尊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汇智而行·创新启动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苏州工业园区政府领导、全国各地知名制药企业高管、下游研发与生产主管人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家、GMP及制药服务机构等5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带着一颗“圆梦中国色谱芯“的梦想,给我国制药届奉献了一场政策法规、标准更新以和下游分离纯化新技术的饕餮盛宴!  9月21日第四届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现场  本届大会主席是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大会特邀嘉宾有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与信息化局许文清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生物制品标准处郭中平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高级审评员魏开坤博士、美国药典委员会生物高级战略专家黄懿博士,还邀请到包括江苏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文良柱博士、中国科院黄骏雄研究员、上海创诺制药有限公司贾茜高级工程师、北京军科华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翠华博士、前安捷伦科技全球副总裁牟一萍女士、苏州纳微分离纯化技术有限公司谢岩生博士、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蛋白质化学研发总监郭康平博士、BioPharmaDev Inc.总裁杨彦博博士、上海交大首席科学家曹成喜教授、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林东强所长、義守大學先進層析程序研究中心主任梁明在教授、赛默飞世尔色谱耗材全球研发总监刘晓东博士等重量级嘉宾。  大会特邀嘉宾合影  首先,为众多产业界与会嘉宾致欢迎词的是本次大会主席、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  江必旺博士对所有参会代表们表达了感谢,并说到:“衷心感谢各位新老朋友们的到来,从十年之前到苏州创业的‘外行’,到现在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制药分离纯化大会,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十年之前,苏州工业园区还是一片荒凉,当年园区内的生物制药企业也不过五六家,现今是高楼林立、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也正是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分离纯化是制药过程下游的关键技术,我国制药上游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但下游技术却一直徘徊不前,我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会议分享交流技术心得,共同推动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接下来致辞的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与信息化局许文清局长。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与信息化局局长许文清  许文清局长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祝贺,并对参会的嘉宾、学者、企业代表等表示了衷心的欢迎与感谢。“今年是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第四次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大会经过四年发展已形成品牌效应,并吸引了大量海内外的学界与产业界人士的参加。苏州工业园区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下一步园区还将继续致力于创新,持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接下来由大会协办方代表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胜迎博士致辞。  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李胜迎博士  李胜迎博士介绍:“自2014年起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为大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是中国制药行业药物分离纯化界彼此促进和共同提升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也必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技术驱动力。作为技术与产品供应商,江苏汉邦也将持续为业界提供新的思路、产品及解决方案。”随后李胜迎博士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  致辞环节之后大会主旨和特邀报告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带来了“蛋白质组学深度覆盖”的大会主旨发言。  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  张院士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我国在蛋白质组学基础研究方面最新进展,还汇报了我国色谱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  国家药典委员会生物制品标准处处长郭中平研究员带来了“国家药品标准与生物制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的特邀报告。  国家药典委员会生物制品标准处处长郭忠平研究员  报告指出,在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发展背景下,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将使国家监管和标准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实现生物制品国家标准与生物制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郭处长分享了新版《中国药典》生物制品方面的最新动态、国家药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和《中国药典2020版》的宏伟蓝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高级审评员魏开坤博士带来“改革大时代中生物医药的研发和评审创新”的特邀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高级审评员魏开坤博士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和审评进入了一个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变的转型时期。自2015年起,为了顺应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形势所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发力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拓展为药品监管制度的全面变革,魏博士介绍了我国生物医药的最新政策法规、新药研发挑战与机遇、评审决策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向行业传递监管当局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策略,共同推进为人民服务的生物医药事业发展。  本届大会主席、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带来“国内外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挑战和机遇“的特邀报告。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  江博士解析了当前国内外对生物药纯度的要求、工艺挑战和技术难点。“蛋白类层析或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对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及浓度低的生物分子具有极高的分离纯化效率,且条件温和,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容易保持目标分子的生物活性,因此,经济高效地从复杂组分中浓缩、分离和纯化目标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药生产的瓶颈。” 江博士分享了纳微科技在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上的技术创新与打破国际垄断的案例,讲解了色谱层析填料或层析介质解决抗体、蛋白、胰岛素、多肽、抗生素、天然产物及多糖的分离纯化的最新案例。  上午大会报告结束之后,主办方安排了三个专题分会场,共邀请到近40位国内外权威专家作报告,与会者们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聆听和学习。  大分子专题会场  小分子专题会场  高端生物分析暨赛默飞科技专题会场  第四届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得到超过20家行业赞助商的支持,为现场近500名与会者带来全方位的分离纯化技术与产品展示,以下是部分参展商。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荣捷生物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穂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TS安拓思  关于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和他的“中国色谱芯”,仪器信息网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敬请期待本网后续报道。

媒体关注

2017.09.24

创业10年专注科研 色谱填料后发赶超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纳微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少数欧美日公司对高性能色谱填料的垄断。他们建成世界第一条年产20吨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生产线,提供全球最多品种规格的单分散聚合物色谱填料,成为国内首个向欧美大规模出口高性能色谱填料的企业。纳微科技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江必旺说:“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后,将使我国的色谱填料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做竞争对手做不出的产品  色谱填料是生物制药分离纯化的关键材料,它关系到药品的纯度和质量。我国色谱填料长期依赖进口。江必旺介绍说,用于分离纯化的关键色谱或层析材料依赖进口,以致分离纯化占整个生物制药生产成本的50%—80%,这些材料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长,价格每年增长10%以上,严重制约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江必旺始终认为,只有坚持占领技术的顶端,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甚至是开创出世界没有的技术,做竞争对手想做却做不出的产品,才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和市场的认可。2007年10月,江必旺回国在苏州工业园区创立纳微科技,专注于高性能微球材料的产业化,其中色谱填料就是最重要的目标产品之一。  改写中国色谱产业格局  江必旺团队用两年多的时间,攻克了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实验室制备技术,但用了8年多时间才终于突破大规模稳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因为一个新的技术要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不仅要有新技术的突破,还要解决新产品与市场上现有产品的差距,这涉及新产品的生产工艺放大、成本等问题,对创业公司是巨大考验。所以,核心技术突破了,并不代表产业化也能成功。”江必旺解释说。  通过10年跨领域的技术创新,苏州纳微在全球率先发明单分散(均粒)硅胶色谱填料规模化制备技术,成为世界上唯一可大规模生产均粒硅胶色谱填料的公司。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这样说道:“苏州纳微批量生产的产品对中国色谱产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意义重大。尤其在中国色谱填料大量进口的情况下,苏州纳微扭转了这一格局。”  带动苏州园区纳米产业  如今,纳微科技在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城建成1.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和研发中心,拥有130名员工,并建成苏州市纳微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生物医药分离纯化技术产业联盟协会,推进中国生物制药下游技术的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局纳米技术处处长张淑梅说:“江必旺是园区最早引入的纳米领域的领军人才,我们见证了他一步步的成长,也带动了园区纳米产业的发展。”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集聚纳米产业相关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实现产值380亿元,增长36%,并培育了苏大维格、南大光电、纳微科技等一批高端创新企业。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球八大微纳领域最具国际代表区域之一。

媒体关注

2017.09.08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暨实验技术培训班

汇智而行  创新启动未来 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暨实验技术培训班时间:2017年9月21日-24日大会地点: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世尊会议中心实验班地点:苏州工业园区·百川街2号【本届大会亮点】强大的国内外演讲嘉宾阵容:30多位报告专家,500多名制药界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人士及政府代表参会。新增质量检测分论坛,三个专题论坛涵盖更多技术内容:涵盖抗生素、手性药物、中药及天然产物等、单克隆抗体及ADC、重组蛋白、多肽、生物分析检测等丰富内容。最新技术交流与实验技能培训班的创新结合:真正惠及一线技术人员的研发、生产及质检的全过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会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制药产业加快了向新药创制大国迈进和战略转型升级的步伐,CFDA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在加快药物审评及审批速度、提高药品质量、鼓励创新药研发等方面颁布重要举措,同时我们看到欧美制药巨头在单抗、抗艾疫苗、重组蛋白及免疫细胞治疗等方面突飞猛进。由于药物结构多样性和监管部门对纯度要求更佳严格,下游色谱层析纯化环节占生产成本50%以上,质量控制越加重要,高水平人才缺口很大,影响我国新药创制进程及国际竞争力。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由苏州工业园区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主办,旨在盛邀政府机构、药物监管单位、制药研发及下游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国内外专家及专业人士共赴盛会,探讨当前制药行业的新政策、新工艺及新技术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进展。大会将于9月21日-22日在苏州独墅湖世尊会议中心举办,前三届累计参会人数超过1500多人,技术学术大会同技能培训班结合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誉,已成为制药分离纯化领域的专业盛会。本届大会以“汇智而行?创新启动未来”为主题,主办方诚挚邀请您及广大制药界专业人士前来参会、学习和交流。【大会议程】      备注:大会将分为三个主题论坛同步进行;日程安排以现场为准。【往届精彩回顾】【大会邀请嘉宾】【往届特邀嘉宾】【参会人员及规模】诚挚邀请各制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CRO/CMO企业,从事分离纯化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厂商、媒体参会、参展,届时预计将吸引500名专业人士齐聚苏州。【赞助商方案】此次大会将成为宣传企业形象、展示实力、扩大知名度及开展信息发布的良好机会,同时主办方将邀请从事色谱、分析、生物制药、分离纯化领域的媒体、网站开展宣传和报道。此次会议为各单位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的赞助方式,以满足不同单位的需求。【往届赞助商】【实验班背景介绍】生物药结构的多样性和对高纯度要求,分离纯化环节一直是重中之重。采用液相色谱或层析技术从复杂组分中分离和纯化目标生物分子并实现经济高效的产出是一直是难点,分离成本一直高居不下;在药物质量控制与提高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其高效、快速及高分辨率的优势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我国生物药层析制备与质量控制技术,无论从研发、工艺优化(DOE)、工艺放大到过程控制水平等方面,均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新药创制进展和国际竞争实力,急需培养一批真正高水准的分离纯化专业人才。基于纳微科技在蛋白与小分子纯化领域的师资优势和领先技术突破,极好地满足创新型人才培训的需求。无论在师资力量、理论深度和国际视野, 或是在创新思维和操作实践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能切实帮助学员更好、 更快地完成分离纯化科研和生产任务。我们在往期培训班教学实践基础上,举办“第六期蛋白分离纯化及高压制备色谱实验技能培训班”。本次升级培训课程包括:中低压液相色谱(FP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实用分析检测技与制备技术、生物药层析纯化、填料筛选、工艺优化及方法开发(DOE)等。【培训地点及议程】第四天与第五天:9月23日 -24日  【名额有限,需提前报名预定】地点:苏州工业园区·百川街2号时间日程安排时间日程安排第四天上午08:30-12:00签到及理论课程培训第四天下午13:30-第五天16:00实验技能培训【培训对象】制药公司从事药物分离纯化或质检的一线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分子或中小分子分离纯化技术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及博士研究生。 【授课形式】授课专家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讲师演示和上机操作相结合,为学员提供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而提高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力,提高实际解决分离纯化问题的水平;专家现场答疑解惑,帮您解决从实验室到中试放大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药物分析检测过程中的难题,重点培养学员的实验技能和开发思路。【实验条件】纳微科技为学员提供最先进分离纯化及分析仪器,包括waters hplc 2台,waters uplc 1台, dac 制备色谱系统2台,akta avant,akta prime plus,akta purifier 100,akta purifier 10共6台,岛津lc 7台,agilent hplc 6台,agilent gc 1台,赛谱scg蛋白纯化系统5台等,还配套提供各种层析填料及介质,涵盖反相, 正相, 手性、gpc、离子交换, 金属亲和及protein a 介质以及各种纳微科技的色谱层析柱供学员学习使用。 【培训内容及导师阵容】【培训主题一:高压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实验培训】   通过学习高压制备色谱的理论、方法策略和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理论部分    1.hplc分离纯化与分析技术原理及要点,如方法与目的,条件选择与优化,战略与战术;    2.工业化hplc分离与纯化工艺开发的流程与关键事项,包括:实验室规模的研发阶段,中试及放大至工业规模及其关键注意事项。实验部分    混合样品的分离纯化的实验操作,包括:实验条件选择,超载条件下分离,馏分收集及工艺确定等。总结讨论    讨论与解答各种具体实际问题,包括:流动相制备与回收,色谱填料选择、使用与再生,装柱技术,超载进样,分离过程,检测,馏分收集与后处理等。 * 欢迎培训学员将需要纯化的样品或纯化问题带到课堂,我们将帮助您进行设计纯化工艺和路线并实际操作。黄骏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80年代初赴美留学,是中国第一位在色谱领域拿到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在国内积极推广了非线性制备色谱技术,具有深厚的制备色谱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曾在国际知名色谱公司服务多年,为中国生物制药工业,如胰岛素和多肽的分离纯化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江必旺,博士,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博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博士后,Rohm and Haas资深研究员,回国后创建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纳微米材料研究中心,并任该中心及广东省纳微米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创建了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高性能单分散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产业化。江博士带领的团队长期坚持创新,不仅填补了国内高性能色谱填料技术和产品的空白,而且开创了世界新一代的单分散硅胶和聚合物色谱填料制备技术,为中国色谱填料制备技术从空白走向世界领先做出贡献,并出口大量的高性能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到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生物制药公司,打破了中国长期单向进口色谱填料的局面。石凌超,近10年制药企业原料药纯化工艺开发和液相色谱设备制造商技术应用工作经验,专注于小分子液相色谱纯化工艺开发和优化,涉及项目领域包含氨基酸,糖类,头孢类及其他小分子抗生素,多肽等等。曾供职于全球领先的大型液相色谱设备生产企业——法国诺华赛(Novasep),主持和参与多项新型液相色谱纯化项目,对色谱纯化工艺的开发,优化和生产放大及成本控制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培训主题二:蛋白分离纯化实验技能培训】 通过学习蛋白分离纯化理论、方法策略和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    1.掌握并能初步进行蛋白质纯化的流程设计框架;    2.了解样品处理对于纯化流程的意义;    3.了解和操作蛋白质纯化仪器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的使用;    4.掌握蛋白质纯化主要层析方法:脱盐,离子交换,疏水相互作用,protein a亲和等层析技术的运用和缓冲体系;    5.蛋白质层析过程运行参数的选择和确定;    6.建立蛋白质纯化技术经济的概念,初步学会评估不同纯化方案的优劣;    7.在培训过程中与合作者和同行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姜韬,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多年致力于生物工程下游蛋白质纯化工艺技术的研究,项目指导和人才培训,拥有多项生物技术相关专利,是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工程杂志》的蛋白分离纯化的研讨班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代生物工程主讲老师,培训学员已逾千人,对于推动和提高我国蛋白质纯化和生物工程下游工艺提高做出重要贡献,丰富的蛋白纯化实践经验及演示让学员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谢岩生(Sam Xie),博士,生物制药下游工艺专家,在美国医药及生物制药行业有多于15年的工作经验。曾经就职于施贵宝(BMS), 人类基因科学(HGS)等公司。作为研发专家和组织者,参与了重组蛋白、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医药产品的工艺研发。在纯化工艺开发,中试放大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U. of Delaware生物化学博士, Scripps Res. Inst. 博士后)金百胜,曾经供职于TOKU-E,GE Lifescience,10年以上药物研发及生产经验。长期致力于下游纯化方向,曾在2010年负责多肽项目转让给欧洲某制药企业。任职通用电气期间,担任层析填料应用技术支持。帮客户成功解决过若干抗体,疫苗,重组蛋白,细胞治疗用病毒载体及胰岛素等多肽类的纯化问题。精通Akta设备以及DOE实验条件优化。【收费标准】第四届制药分离纯化技术与学术大会 (9月21-22日) · 会务费第六期蛋白分离纯化及高压制备色谱高级实验班(9月23-24日) · 培训费包含:讲课费、会议资料、茶歇、午餐、欢迎晚宴等(交通、住宿自理)包含:专家授课费、仪器费、培训资料、茶歇、午餐、晚宴等(交通、住宿自理)单人报名:1500元/人    团队报名:1300元/人,2人及以上享受此优惠单人报名:1900元/人  团队报名:1500元/人,2人及以上享受此优惠凡同时报名参加大会和实验班,可享受优惠价:3200元/人(团队优惠价:2700元/人,2人及以上可享受此优惠)主办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医药分离纯化产业联盟协会承 办 方: 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与信息化局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千人计划专家联合会北美华人色谱协会蒲公英药学社区更多详情请关注Nanomicro Tech

厂商

2017.08.01

< 1 2 3 > 前往 GO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电话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百川街2号 联系人: 付雨停 邮编: 215123 联系电话: 400-860-5168转4012

主营产品: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