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仪器信息网
注册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已关注

已认证

粉丝量 0

当前位置: 上海高创 > 公司动态
公司动态

中国科学家揭示人群健康风险新因素

生命发现近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与牛津大学合作,连续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J)、《柳叶刀》(The 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三大国际高水平医学杂志发表人群健康风险研究论文,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2016年4月,李立明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中国人群摄入新鲜水果与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关联研究》,文章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资料,发现与很少吃新鲜水果的人相比,经常吃新鲜水果的人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明显降低。每天摄入100克新鲜水果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风险降低约三分之一。2015年10月,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中国男女性烟草归因死亡风险的长期趋势:来自两个连续全国性前瞻队列研究的证据》。文章将CKB队列与1991年22万全国男性队列比较不同性别烟草危害的时间变化趋势。在这两个相隔15年的队列中,男性归因于烟草的死亡风险比增加了近一倍。尤其是城市男性在20岁之前开始吸烟者死亡风险增加一倍,其死于慢阻肺、肺癌、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而自愿戒烟超过10年者中未发现额外的死亡风险。女性在此期间吸烟率显著下降(从10%下降到1%),由烟草导致的超额死亡率也明显下降。该团队在2015年8月份《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辣食摄入与总死亡和死因别死亡:人群队列研究》,研究发现常吃辣食者(6~7天/周)的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4%,其死于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降低。该研究引起研究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评为2015年度最受关注的百篇热点研究论文之一。李立明介绍,CKB项目是中英国际合作建立和维持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中国唯一的一项超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同时也是全球三项规模达50万且建立有生物样本库的人群前瞻性队列之一。它覆盖了我国5个城市(哈尔滨、青岛、苏州、柳州和海口)和5个农村(浙江、河南、湖南、四川和甘肃)项目点,依靠当地疾控队伍支持和合作,完成了51万余人的基线调查、重复调查和长期随访。项目主要探讨环境、个体生活方式、体格和生化指标、遗传等众多因素对复杂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影响。随着CKB项目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生产本土化、高质量病因学证据的重要来源,将作为制定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和疾病指南的基础。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基于CKB项目的超大规模人群队列是将生物医学科研成果应用于疾病预测、预防、精准医疗的必要途径,是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核心能力支撑,未来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平台,也是转化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瞻

2016.04.27

美制药公司Celator白血病新药测试获重大突破

近期,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生物制药公司,因18个交易日股价暴涨逾8倍,一举成为美股大明星,吸引了包括投资大鳄史蒂夫·科恩在内的大举买入。白血病新药获突破性进展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这家股价一飞冲天的公司全名是Celator制药公司(NASDAQ:CPXX),于2014年10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据官网介绍,公司主业是开发及生产高级生物制药产品,研发并分销治疗癌症、白血病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服务遍及美国和加拿大。3月中旬,Celator公司突然公布了一项重大利好:在帮助高危老年白血病患者延长寿命方面,公司大力推进的Vyxeos疗法,比目前针对后期临床试验的标准化护理方案效果更显著。在针对309名高危(二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III期研究中,通过Vyxeos疗法的,即接受新型白血病药物CPX—351的受试者,从试验日开始算起,平均寿命达到9.6个月。而那些获得标准的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组合治疗的受试者,平均寿命为6个月。统计数据显示,这项试验进行两年后,Vyxeos试验组中病患的存活率约为31.1%,而标准治疗组的存活率为12.3%。据Celator公司报告,两组试验组产生的副作用水平相当。事实上,Vyxeos包含的两种药物,与传统的标准护理方案是一致的,但是却利用了一种创新的剂型和载药技术,在CPX-351中,两种药物的比例为5:1,以尽可能发挥两种药物在循环中所需比例。对于这个令人欣喜的试验结果,公司表示会向有关方面提交申请,争取今年底拿到美国官方批准,并在2017年第一季度拿到欧洲地区的批准。消息曝光后,Celator股价出现飙升。大佬科恩日净赚2000万美元Celator这款新药对抗的AML(acutemyeloidleukemia),是一种快速恶化的白血病,年纪越大发生几率越高。在超过60岁的病患中,不超过10%可以存活5年。3月14日,Celator公司公布了这款新药的突破性进展,随后盘中停牌;次日复牌,开盘旋即暴涨386%,在当天最后半小时的交易中,股价再度飙升,最后以437%的惊人涨幅报收于9.03美元,领涨纳斯达克。要知道,3月14日停牌前,Celator的股价只有1.68美元。截至4月22日,Celator市值为5.72亿美元,从复牌之日算起,该股累计涨幅已达到836.3%。根据美国证交会要求,由于股价异动,在3月15日收市后,持股比例超过5%的投资者需披露持仓情况。在Celator股东名单中惊现美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史蒂夫·科恩。披露信息显示,科恩持有8.3%的Celator股权,目前为Celator制药的第一大机构持有人,且上述股份都是在Celator宣布新药测试成功后第一时间买进的。据商业内幕报道,科恩通过其家族式资产管理公司Point72,获得了大约280万股的Celator股份,买入价在1.5~2.10美元,仅3月15日当天,就净赚2000多万美元。Point72当前资产规模约为110亿美元。

百态

2016.04.26

能“饿死”癌细胞的科技离我们还远吗?

前一段时间,小编看到了一个美国博士用“生酮饮食疗法”成功治疗晚期癌症的视频在微博、微信上疯传,一时间,沉寂许久的“饿死癌细胞”一说又被大家拎出来遛了好多圈。美国博士用”生酮饮食疗法”治疗晚期癌症什么是”生酮饮食“呢?生酮饮食指的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而这一疗法不禁让我把它和科学界的一个重大发现联系了起来。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给患有胶质母细胞瘤(GB)的实验小鼠喂食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抑制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增殖,使患病小鼠的寿命延长了50%。这项成果发表在了《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1]科学家们选择的是传统生酮饮食的改良版,加入了一种中链甘油三酸酯,可以取代一些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消耗的来源,这样的食物也更好吃。实验结果表明它不仅能减少肿瘤的能源供应,还可以改变癌症中的细胞信号通路,以此来减慢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话说提到“饿死癌细胞”,那2014年非常“火爆”的一则消息是不能忘记的。当年,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授颜宁带领自己的学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出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2]在接受采访时,她提到了“可以在提供其他营养物质维持正常细胞代谢的同时,阻断葡萄糖运输特异,饿死癌细胞”,于是“饿死癌细胞”这一概念被广泛传播。但是在刷爆版面之后的第一时间,论文作者站出来“辟谣”,她们做的并不是医学临床上的研究,只是基础的蛋白结构解析,如果把细胞比喻成一间屋子,那么这个蛋白就是屋子的一扇门,而她们的研究成果就是摸清了这扇门的样子。虽然“饿死”癌细胞的愿景是可行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距离恐怕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走完。 颜宁教授(右)和她的学生当年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饿死”癌细胞却一直被反复谈起,许多不靠谱的伪科学也频频跳出来刷存在感,所以一谈起这个概念,大家都觉得从骨子里就透着“不靠谱”。不过“生酮饮食疗法”可不是伪科学概念,这种疗法目前的“主战场”是在治疗癫痫上,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国内外不乏研究机构将“生酮饮食”应用在癌症的的研究上,这次弗罗里达大学的研究成果也恰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饮食中不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没有足够的葡萄糖去提供能量,正常细胞此时可以用酮体作为替代的能量来源,而癌细胞却只能依赖葡萄糖。因此,癌细胞就会“挨饿”,这样就可以加速癌细胞的死亡,对放化疗也起到了辅助作用。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做更多的安全测试。尽管目前的研究显示它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但是能够做到寿命的延长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一旦在人类的身上获得成功,就意味着在放疗、化疗等疗法外,又多了一种辅助疗法。生病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食物具有的治愈人心的力量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所体会的,如果把食物和治病结合在一起,那大概患者也会感到开心一些是吧?所以说,在我个人看来,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治病而已,作为辅助手段,让患者在治病的过程中保持心情的愉悦,这样的人性化的治疗,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参考文献:[1] Martuscello R T, Vedam-Mai V, McCarthy D J, et al. A Supplemented High-Fat Low-Carbohydrate Diet for the Treatment of Glioblastoma[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5: clincanres. 0916.2015.[2] Deng D, Xu C, Sun P,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J]. Nature, 2014, 510(7503): 121-125.

前瞻

2016.04.25

嗜酸性食管炎的诊断方法进展

近期,芝加哥Ann & Robert H. Lurie儿童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提出,诊断嗜酸性食管炎(EoE)的非侵入性检验,将取代内镜检查。EoE1995年首次次在儿童的治疗中阐述,现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每10000人中约有1人受其影响。它起源于一种白细胞类型,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大量迁移到食道,引起炎症。这种异常的免疫反应通常是在某些食物、饮食的触发下发生,治疗主要是通过饮食调节或吞下用于哮喘的各种形式的类固醇。不及时治疗,EoE可能导致食道瘢痕形成,导致食管越来越狭窄,最终阻断食物的通过。症状随年龄而各异。EoE吞咽困难是嗜酸性食管炎的主要特征,有这种症状的学龄期儿童通常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婴儿和刚学步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厌恶固体食物且喂食困难。目前,诊断EoE的唯一方法是通过胃镜检查获得食道活检。这种操作是在全身麻醉下,并且不得不每年重复进行三四次以评估治疗反应。“胃镜检查是侵入性的,昂贵的,并且导致孩子错过好几天的上学时间,同样也使孩子的照顾者被迫离开工作,从而提高此种疾病的整体负担,” Ann & Robert H. Lurie 儿童医院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部门的负责人Barry Wershil博士说。他补充道:“开发一个关于EoE的高度敏感和特定的血液或尿液检验会对患者更有利,同时减少医疗支出。”但首先,科学家们需要识别血液和尿液中反映EoE炎症的炎性标记物。Wershil博士和同事们正在应对这一挑战。他们正试图将许多潜在生物标记物与内镜检查中获得的来源于活组织检查的数据相联系。“我们也评估在同一患者体内,生物标志物水平如何随时间变化,特别是对治疗的反应。这增加了一个关键的步骤,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EoE,”他解释说。“结果将更有意义和预测性。”过去十年,嗜酸性食管炎和相关疾病的儿童越来越多,Lurie儿童医院已经开发了针对这些患者的一个专业、多学科项目。Lurie儿童医院的专家在目前随访超过500名嗜酸性胃肠道疾病的儿童,并提供前沿的临床护理和研究协议以更好的定义和治疗这些慢性疾病。

百态

2016.04.25

重大突破!rigosertib被证实是抑制RAS癌基因的小分子

RAS基因在30%以上的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而且代表着药物开发者最为广受欢迎的癌症靶标之一。然而,由于RAS突变蛋白缺乏药物结合的口袋,这一目标一直难以实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斯克利普癌症斯研究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和纽约结构生物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靶向这种重要的癌基因的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4月21日那期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mall Molecule RAS-Mimetic Disrupts RAS Association with Effector Proteins to Block Signaling”。论文通信作者是西奈山伊坎医学院肿瘤学教授E. Premkumar Reddy博士。RAS基因(HRAS、KRAS和NRAS)突变经常在很多最为常见和致命的肿瘤(包括胰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中观察到。尽管分子肿瘤学家在理解这些突变和它们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开发系统性地靶向这些RAS癌基因的药物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种进展的缺乏导致这个领域的很多人将RAS视为一种“无药可靶向(undruggable,也译作无药可治的,无药可用的)”的癌基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鉴定出首个小分子能够同时抑制RAS癌基因激活的不同信号通路。这个被称作rigosertib或ON01910.Na的小分子作为一种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发挥作用,阻止RAS与将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的信号蛋白(包括RAF和PI3K等)相结合。研究人员开展结构学实验,证实了rigosertib的这个作用机制,并且证实这种靶向作用机制有潜力用于治疗几种由RAS癌基因驱动的癌症。Reddy博士说,“这一发现是癌症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rigosertib的作用机制代表着一种攻击无药可靶向的RAS癌基因的新策略。我们当前的重点是使用来自我们利用rigosertib开展的研究中提供的信息,设计下一代小分子RAS靶向疗法,而且激动人心的是,我们最近鉴定出我们认为可改善rigosertib性质的几种化合物。”在包括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在内的几个地方,这种候选药物当前处于III期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在此前rigosertib与gemcitabine 联合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研究中,已进入临床II/III期。Rigosertib (ON 01910.Na)作为 Ras mimetic和PLK1、PI3K的小分子抑制剂使用。2013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细胞和分子药理学系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Kevan Shokat博士领导下,该研究小组设计出了一些小分子,它们可以不可逆转地结合到ras蛋白一种从前未知的、短暂存在的口袋内,当突变ras蛋白改变形状之时这一口袋才会显露出来。他们的研究工作在线发表在11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2015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Siprashvili Z发现在12种常见人类癌症,包括皮肤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肺癌中,10-40%的肿瘤缺失一对称作为SNORD50A/B的snoRNAs。他们指出肿瘤缺失SNORD50A/B的乳腺癌患者,和相比正常组织,肿瘤中这些RNAs分子水平降低的皮肤癌患者,比同类患者存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小。Khavari说:“我们搜查了在癌细胞中高度异常的一些基因组区域。惊讶地发现SNORD50A/B在如此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中频繁缺失。它们缺失的频率与其他一些非常著名的肿瘤抑制基因一样。”Khavari 说:“令人震惊地是,我们发现这些RNA结合了RAS家族中的一些蛋白,尤其是KRAS。这真是我们期待的最后一件事。其特别令人惊讶是因为十多年来我的实验室一直在对KRAS开展深入研究,因此这真是太巧了。”

标准

2016.04.25

默沙东PD-1单抗获得第4个突破性疗法认定

日前,默沙东传来喜讯,其明星产品——肿瘤免疫药物KEYTRUDA(PD-1单抗)再度收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此次适应症为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这是继晚期黑色素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结直肠癌之后,KEYTRUDA获得的第4个突破性疗法认定。不久之前,KEYTRUDA因治好了美国前总统卡特脑部的黑色素瘤而声名鹊起。KEYTRUDA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D-1及其配体(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免疫T细胞消灭肿瘤的能力。与靶向抗癌药物不同,KEYTRUDA这类肿瘤免疫药物通过T细胞发挥抗癌作用,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类型的肿瘤,具有广谱抗癌的潜质。“默沙东已经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临床计划,广泛探索KEYTRUDA针对一系列实体瘤和血癌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们针对复发性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前景光明。”默沙东研究实验室总裁Roger M. Perlmutter博士谈到,“此次FDA针对血癌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将提供一个重要的机制,帮助我们将这款免疫疗法药物带给那些能从中受益的患者。”KEYTRUDA的临床开发计划包括30种以上的肿瘤类型以及超过250个临床试验,其中有超过100项临床试验用于评估KEYTRUDA联合其他癌症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目前已登记KEYTRUDA临床试验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卵巢癌、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等,其他癌症项目正在进一步计划当中。

百态

2016.04.22

上海生科院揭示反向剪接RNA成环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

4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研究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此工作深入研究了环形RNA生成与RNA转录的偶联机制,揭示了环形RNA在神经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原理。环形RNA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即下游剪接位点反向与上游剪接位点连接所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尽管大多数的环形RNA功能未知,但已有的研究显示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功能,如作为 microRNA的分子海绵、调控Pol II转录等。另外,研究提示环形RNA在生理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功能,如在神经分化过程中,大量环形RNA分子表达水平升高,提示环形RNA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介导环形RNA形成的反向剪接需要依赖于顺式调控元件(上下游内含子中的反向互补序列)及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与pre-mRNA顺序剪接竞争形成环形RNA分子。深入了解环形RNA的形成过程及其自身调控将为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环形RNA的功能提供帮助和奠定基础。该工作利用和发展4sUDRB纯化新生转录本系统监测环形RNA生成与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动态偶联过程,首次证明细胞内反向剪接RNA成环与顺序剪接相比发生效率非常低;大多数RNA成环发生在转录后水平;能够发生RNA成环的基因较非成环的基因转录速度更快,提示外显子RNA成环效率与其所在基因的RNA聚合酶II转录速度相偶联。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内源敲除顺式调控元件,发现即使加快基因转录速度仍无法诱导RNA成环,进一步表明环形RNA是细胞精细调控的产物。值得一提的是,此项工作还证明环形RNA闭合环状的特殊结构赋予其高稳定性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半衰期极长的“不朽的环形RNA (immortal circRNA)”。因此尽管环形RNA在转录水平产生效率较低,但通过累积效应可以达到较高的表达水平。而这一研究结果也在理论水平解释了人源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过程中环形RNA表达显著上调这一现象,即神经细胞极慢的分裂速度推进了环形RNA在神经细胞中的累积。这一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系统研究,丰富了人们对环形RNA的认识,阐释了环形RNA生成与RNA转录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环形RNA的功能作用奠定了基础。该工作在研究员陈玲玲和杨力共同指导下,主要由陈玲玲组博士研究生张杨和杨力组研究助理薛尉完成。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的经费支持。 环形RNA在神经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上调原理。一方面源自神经细胞中基因转录较快,促进新生环形RNA的形成(上方);另一方面源自环形RNA转录后累计(下方)。

百态

2016.04.22

抗癌药直达肿瘤的新技术

在美国,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化疗药物很难到达位于腹部深处的胰腺。 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小型的植入式装置,可直接将化疗药物传递到胰腺肿瘤。在小鼠身上开展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发现,这种方法比通过静脉注射传递化疗药物的方法有效 12倍,目前大多数胰腺癌患者都是通过静脉注射这种方法进行治疗的。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科学研究所(IMES)和MGH癌症中心的博士后Laura Indolfi指出:“很明显,这一装置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使药物停留在疾病部位。你可以植入我们的设备,实现局部药物释放,以控制肿瘤进展,并可能使肿瘤大小收缩到外科医生可以切除它。”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柔韧性薄膜也可以适合于其他难以适应治疗肿瘤,他们在《Biomaterials》杂志上描述了这一设备。MGH研究员Matteo Ligorio和MGH癌症中心助理医师David Ting,也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资深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和技术教授Elazer Edelman,以及MGH临床试验主任Jeffrey Clark。 靶向传递 麻省理工学院和MGH团队在三年前就推出了这个项目,重点研究胰腺癌——五年的整体存活率不到6%。注射化疗药物经常会失败,不仅是因为胰腺在身体深处,而且还因为胰腺肿瘤几乎没有血管,从而使药物很难进去。同时,胰腺肿瘤常常包围着厚厚的纤维涂层,把药物挡在外面。 如果能够将抗癌药物直接传递到肿瘤部位,将大大改善治疗效果,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柔韧性的聚合物薄膜,是由一种叫PLGA的聚合物制成的,广泛用于药物递送和其他医疗应用。这种薄膜可以被卷成一根狭窄的管,通过导管插入,所以手术植入是相对简单的。一旦薄膜到达胰腺,它就展开,并符合肿瘤的形状。 Indolfi说:“因为它很灵活,所以它可以适应任何大小和形状的肿瘤。”药物被嵌入到薄膜中,然后通过一段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释放。这种薄膜被设计成,只在与肿瘤接触的侧接点处分泌药物,从而减少了对附近器官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将两组携带人类胰腺肿瘤移植物的小鼠进行了比较。一组小鼠植入了装载有化疗药物紫杉醇的药物传递装置,另一组小鼠在四个星期内接受了相同药物的全身注射,这能够模仿人类患者通常接受的治疗。 在植入给药装置的小鼠中,肿瘤增长放缓,在某些情况下肿瘤出现了萎缩。局部治疗也增加了大量的坏死组织(死癌细胞更容易通过手术移除)。此外,作为一道物理屏障,这层薄膜能够减少肿瘤到附近器官的转移。 研究人员还发现,4周后,在植入装置的小鼠的肿瘤中,紫杉醇浓度是接受注射治疗的小鼠的五倍。另外,因为在胰腺肿瘤有很少的血管,所以药物往往停留在那里,并没有扩散到邻近器官,从而预防了对健康组织的毒性作用。 Edelman说:“这种局部、定时和控释的组合,再加上关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可以解决胰腺癌药理治疗的障碍和重要问题。” “微创性的”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准备为人类患者设计一个临床试验。当他们开始这个胰腺癌的项目时,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药物很难到达的肿瘤,如胃肠道肿瘤。 Indolfi说:“这个设备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用微创手术植入,我们可以给肿瘤学家和外科医生提供一种工具,将药物传递到很难到达的肿瘤。” Ting说:“一种新型药物传递平台的前景,也让科学家可以使用各种各样有前途的抗癌药物,这些药物有着鼓舞人心的临床前数据,但是由于剂量限制性毒性,使其不能用于患者治疗。” 这种薄膜也可以用作支架的涂层。胰腺癌患者经常出现胆管阻塞,这会干扰消化,并且非常痛苦。导管可以重新开放扩张,但最终又会堵塞,从而需要病人移除旧的支架,并插入一个新的支架。 具有一层药物释放薄膜的涂层支架,可以帮助防止癌细胞扩散进导管,并再次阻塞。Indolfi说:“我们可以延长这些设备的寿命。不是每个月进行更换,而是可以每六个月更换一次,或一年一次。”

百态

2016.04.21

Nature :USP14和选择性去泛素化

蛋白酶体机构降解由小修饰蛋白 “泛素”标记的蛋白。 “蛋白酶体相关酶” USP14是这一过程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将泛素标记仅从某些蛋白上去掉,从而抑制它们的降解。通过观察这样一个蛋白酶体基质 “cyclin B”,本文作者提出一个问题:USP14怎样为去泛素化选择某些基质?他们发现,USP14表现出对 “泛素-cyclin B”缀合物的偏好,该缀合物携带一个以上的泛素修饰或泛素链。与人们过去所认为的相反的是,USP14似乎是将 “cyclin B”整体从泛素链上去除的,并且是在毫秒时间尺度内、在蛋白酶体有机会启动降解前完成这一过程的。而且该过程会一直进行到只剩下一条链。针对多条泛素链的这种特异性在已经得到表征的去泛素酶中显然是独特的。 原文检索:USP14 deubiquitinates proteasome-bound substrates that are ubiquitinated at multiple sites

百态

2016.04.21

肝细胞癌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KHK-A

由休斯敦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完成的该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的结论如是说。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KHK(己酮糖磷酸激酶或果糖激酶)的基因在癌细胞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有所不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经肿瘤学教授,资深作者Zhimin Lu说:正常肝细胞催化葡萄糖和果糖发生反应产生能量、氨基酸和脂类。然而,我们发现,肝肿瘤停止使用果糖。因此,监测果糖代谢可能被用于肝癌诊断。”肝癌是美国第十大最常见癌症,它是造成男性最常见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是造成女性最常见癌症死亡的第八大原因。今年,估计有39,230名美国成年人(其中包括28,410名男性和10,820名女性)将会被诊断出患有原发性肝癌,估计会有27,170人(其中包括18,280名男性和8,890名女性)将死于该疾病。“KHK-A对于肝肿瘤形成必不可少”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糖。然而,在美国人的饮食当中,大部分果糖并非来自新鲜水果,而是来自于用来给软饮料和糖果增加甜味的大量果葡糖浆。KHK基因编码果糖代谢过程的一个激酶。激酶是可以使细胞转移磷酸的一种酶,而磷酸是产生能量和调节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肝细胞表达的KHK,可以产生激酶,有效地调节果糖代谢。但Lu教授及其同事发现,在肝肿瘤细胞KHK的表达变成了一类叫做KHK-A的,其产生的激酶调节果糖代谢的能力大大降低。他们还发现,KHK-A不仅产生调节血糖的激酶,还调节蛋白质代谢,而且蛋白激酶活性增强了肿瘤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因此,该研究最近确认KHK-A对肝肿瘤形成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作为肝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治疗的靶目标。Lu教授总结道:“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关于肝和肝肿瘤细胞是利用果糖的一个重要潜在机制,强调了在促进肿瘤发展过程中KHK-A蛋白所起的促进作用。”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09244.php

百态

2016.04.20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增加结直肠癌及宫颈癌患病率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长期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将增加结直肠癌及宫颈癌的患病风险,P值分别为0.029、0.049。研究结果是在2016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肝脏病学年会呈现。慢性HBV感染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持续的干预及控制策略。由于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能够阻止病毒复制,因此被推荐用于CHB患者。但是近期发现长期治疗会引发一些严重并发症,尽管既往表明其安全性良好。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及研究者Grace Wong博士说:“尽管我们的研究没有表明肝脏、肺、胸、及肾脏出现恶性肿瘤的整体发生率提高,但是在CHB患者中发现长期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将增加其结直肠癌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鉴于此发现我们建议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中定期筛查这些肿瘤标志物。”在该研究中,纳入45,299例CHB患者。其中7,323例(16.16%)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研究的主要指标是预后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HCC)及常见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对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及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进行5-7年随访,检测疾病预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研究发现,随访中的4.4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核苷(酸)类似物未治疗组及治疗组分别为2.1%(538例)、5.7%(274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发生结肠癌及宫颈癌的发病风险率较高(校正 Hazard Ratio (aHR) 2.17, 95%Cl 1.08-4.36, p=0.029) ;校正HR 4.41, 95% Cl 1.01-19.34,p=0.049)。但是在核苷(酸)类似物未治疗组及治疗组中两者发生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相似,比如肺部或者胸膜、肾脏部位肿瘤。EASL大会副秘书长及博士 TomHemming Karlsen说:“这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在CHB患者中,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结直肠癌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这项研究结果至关重要,将改变肿瘤的监视及慢乙肝患者的管理”。

百态

2016.04.20

科学家揭示长寿基因对造血干细胞维稳作用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鞠振宇课题组揭示了长寿基因Sirt6在造血干细胞稳态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干细胞》。Sirtuin是机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依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通过作用于不同的底物,广泛参与应激反应、脂肪酸氧化、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稳态调控。Sirtuin随年龄增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已有研究发现,过表达Sirtuin能延长低等生物的寿命,但其在干细胞稳态维持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鞠振宇课题组发现Sirtuin家族成员SIRT6缺失引起Wnt信号通路的活性上调,迫使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增殖,最终导致了造血干细胞的耗竭;而利用Wnt通路抑制剂ICG001可以逆转Sirt6基因敲除的造血干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耗竭。该研究结果对延缓干细胞衰老和防治骨髓衰竭性疾病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SIRT6可以从表观遗传学的层面调控造血干细胞发育和衰老过程中的重要通路,这对深入理解SIRT6对成体干细胞稳态维持和衰老的调控及探索干细胞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百态

2016.04.20

一些糖尿病会导致小鼠体内的癌细胞转移

当光临健康食品商店时,人们心中都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只要叫“抗氧化剂”的,它们是从蓝莓到西兰花中提取的,都是癌症的克星,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但有研究结果暗示,抗氧化剂并不是拯救健康的英雄,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可能会导致现有的癌症恶化。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它发现,两种常用的、有抗氧化性的糖尿病药物能刺激癌症转移,至少会刺激小鼠的癌细胞。没有人知道这个现象会不会在人类身上出现,但是科学家们也表示,患有糖尿病的人仍然应该坚持服用药物。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活性氧,即自由基,可以对细胞造成严重的伤害,并引发癌症。虽然抗氧化剂能抵消自由基带来的影响,但是预防癌症的临床试验得出了多个不同的结果。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抗氧化剂有不利的一面。例如,如果体内已经有癌症存在,抗氧化剂可能会刺激其增殖。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癌症生物学家Martin Berg?猜测,这是因为自由基虽然会伤害健康的细胞,它们也同样可以伤害已经癌变的细胞。这意味着这些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癌细胞,不受自由基的伤害。去年秋天,Berg?的研究小组报告说,服用额外的抗氧化剂导致了小鼠黑色素瘤的转移,虽然它们对原发肿瘤没有任何影响。由亚利桑那大学的分子毒理学家Donna Zhang领导的研究团队采取了不同的研究策略。她和在中国的同事合作,集中研究一种叫NRF2的蛋白。它可以调节细胞的防御反应,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环境毒素或致癌物造成的氧化损伤。NRF2有很多好处,若NRF2调节作用较弱,就会导致有高风险患上癌症,如肺癌,而且它可以帮助癌症细胞转移,Zhang说。一些糖尿病药物正好会激活NFR2蛋白。Zhang解释说,这是脱靶效应,它会在药物降低血糖后发生。她和在第三军医大学治疗糖尿病的内分泌学家Hongting Zheng合作,探索药物对NRF2的影响,以及对癌症的影响。现在市面上有好几类药物。Zhang的团队集中研究其中两种,沙格列汀和西格列汀,把它们和称为α-硫辛酸的抗氧化补充剂一起使用。α-硫辛酸用来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性肾病。首先,研究小组分析了过去的临床试验中,有没有药物会增加癌症风险的信息——然而并没有。然后,研究人员开始做实验,将药物用于人的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其他癌症的细胞,发现这些细胞变得更容易转移。在针对啮齿类动物的小规模后续研究中,九只患有人类肿瘤的小鼠将接受其中一种药物的治疗,或仅是无害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持续六周。该研究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中报告,在使用药物的小鼠中,有更多的癌症转移现象。患有II型糖尿病的患者患癌的风险已经很高了。因此“这个研究结果带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Zhang说,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数据表明,在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癌症的患者中,糖尿病药物会促进癌症恶化。Zhang认为,出于谨慎考虑,糖尿病患者不应该服用能激活NRF2的药物。但她指出,即使发生在啮齿动物中的现象也会发生在人身上,只有一部分的人类癌症会受药物的影响——那些NRF2还不太多的情况。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糖尿病中心的主任、内科医师David Nathan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讽刺的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自由基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为自由基导致了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功能不正常和其它血管并发症。因此,抗氧化剂治疗得到推广,但其有效性仍缺乏数据来证明。鉴于Zhang’的研究结果并不一定适用于人类,Nathan说,这项研究结果可能会吓到病人们。更令人担忧的是,他说,“该结果可能会被误解,导致人们认为糖尿病药物会引发癌症。”当谈到NRF2激活剂和癌症患者时,别人是模棱两可时。“若把抗氧化剂给癌症细胞,就像把癌细胞当宠物一样养了起来,”Berg?说,“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都发现了这个现象,这项研究结果也使人们更加紧张。”

百态

2016.04.18

李克强:疫苗质量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性质恶劣,教训及其深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重于泰山,必须本着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彻查处理,绝不姑息!”李克强总理在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听取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调查处理和督查工作情况汇报,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李克强说,疫苗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生命健康,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他强调,要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体制和疫苗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依法“铁腕”打击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会上,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联合调查组,国务院工作督查组负责人先后汇报对疫苗系列案件的相关调查、督查结果。今年3月,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发生后,李克强总理迅速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流向和使用情况。国务院相关部门当即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开展实地调查,推进全国协查联办,加大案件查办督促指导力度,组织对查扣疫苗开展安全性有效性评估。同时,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对调查处理工作全程开展督查。在4月13日的常务会议上,部门联合调查组负责人汇报称,在第一阶段调查处理中,各地共立案刑事案件192起,刑事拘留202人。根据查明情况,会议决定,依法依纪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卫生计生委和山东等17个省(区、市)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有关方面先行对357名公职人员等予以撤职、降级等处分。下一步还要坚决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和失职渎职行为,并根据案件查处情况,提出进一步问责处理意见。李克强明确要求,要继续彻查案情,对每条线索都要建立台账一查到底,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注意查清涉案人员、犯罪事实和疫苗流向。“世界卫生组织经过科学论证认为,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本事件的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但相关部门必须要确立这样一种意识:‘风险低’不等于‘完全没有风险’。”总理说,“必须依法‘铁腕’打击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关键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疫苗管理的长效机制李克强表示,疫苗系列案件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的诸多制度漏洞。“不符合运输规范的疫苗,怎么能流向这么多地方,而且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理语气严厉地说,“这里面有违法犯罪行为,需要严肃处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干部责任心缺失、‘不作为’等问题。”李克强强调,本届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我反复强调在“放权”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依法严肃问责在疫苗生产,特别是流通、接种等环节监管不力的职能部门责任人员,以及违法经营疫苗问题突出的地方政府领导。”总理说,“疫苗系列案件再次证明,光靠‘审批’是管不住的,关键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疫苗管理的长效机制。”当天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强调要立足标本兼治、强化制度监管,严格疫苗流通管理,建立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加大处罚及问责力度,增加地方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的规定。“要认真汲取教训,采取标本兼治、有力管用的措施,从制度上根本堵塞缺陷漏洞,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总理说。老百姓会用脚投票,去购买自己信得过的产品!李克强强调,疫苗案不仅关系到人民健康,也事关政府公信力和国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前些年‘三聚氰胺’事件对整个奶粉行业造成的冲击至今仍有影响。我们决不能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总理说。李克强语重心长告诫与会者:“如果我们迟迟不能把‘中国制造’打造成金字招牌,老百姓就会用脚投票,去购买自己信得过的产品!”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提升消费品质量的对策方案,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质造”,提振消费者信心。转变思路,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一位部门负责人发言中称,目前调查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向公众作出完整回应还比较困难。李克强当即表示,要转变思路,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如果是谣言,那就要马上调查、及时澄清;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一时无法作出结论,那也要向公众表明,政府已经发现问题,正在迅速处理,并将尽早公布调查结果。”总理说。李克强再次强调,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这也是市场经济“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没有信心就没有活跃的市场。各地方、各部门要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树立社会信心,给市场一个积极稳定的预期。”总理说。

前瞻

2016.04.18

血液制品进入量价齐升期:中国市场达20.1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血液制品由人的血液分离提取制成,可分类为:1.人血白蛋白(Protein Solution, 蛋白溶液);2.血清和人免疫球蛋白,包括:抗毒血清(Antitoxic Sera)、多价免疫球蛋白(静注或肌肉注射)、同源免疫活性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菌或抗病毒)及其它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4.其它。全球局势5%的常态增长率据统计,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全球血液制品按制剂出厂金额计市场规模(含很小比例非人血来源产品)约为178亿美元,同比下降4.2%,按固定汇率计同比增长4.6%,各类别市场份额见图1。 按浮动汇率计,除北美洲外,折算美元后市场规模同比虽然均为下降,但应注意到,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美元指数平均上涨了16%,绝大多数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均贬值,特别是欧洲德国、法国等欧元区国货币,欧元贬值,此期间折算成美元的销售金额受汇率的影响很大。因此,按固定汇率计的同比增长率更能代表市场实际消费药品数量的水平变化(假设药品价格几乎不变)。尽管全球血液制品消费美元金额同比是下降的,但从固定汇率来看,全球血液制品消费数量仍以5%左右的常态增长率增长。美国市场最大、英国增长率最高据统计,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按制剂出厂金额计,美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为63.7亿美元,是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位居第二,达20.1亿美元(见图2)。在此期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不大,所以,中国、美国市场规模同比数据反映了其医药市场实际消费药品的水平变化,增长率分别为2.5%、9%。 英国市场规模为5.7亿美元,同比增长7.2%,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4.8%,是主流医药市场血液制品用量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英镑兑美元较上年同期贬值7.2%,贬值幅度小于欧元,所以英国市场以两种汇率计算兑美元的增长率差异小于欧洲的欧元区国家。国内概况2005-2015复合增长率16.7%据PDB数据,共有14个品种(包括进口血液制品)进入国内22城市样本医院采购:1.人血白蛋白;2.人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3.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4.人凝血因子Ⅷ;5.重组人凝血因子Ⅷ;6.重组人凝血因子Ⅶα;7.人纤维蛋白原;8.人纤维蛋白粘合剂;9.凝血酶原复合物;10.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11.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12.人纤维蛋白胶;13.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丙种球蛋白);14.人凝血因子Ⅸ。据CFDA数据,目前国内拥有血液制品生产许可范围的企业共28家,其中7家企业有6个(含6个)以上品种进入样本医院销售,包括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8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8个)、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个)、华兰生物工程(7个)、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7个)、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6个)。(见表1) 据PDB数据,预计2015年样本医院血液制品采购金额合计约35亿元,2005-2015年样本医院血液制品采购金额趋势见图3,1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7%。 2007、2008出现明显低谷2007年与2008年增长率出现明显的低谷,应该是采血浆站转制、规范、调整所出现的正常波动。2006年4月11日,卫生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联合印发《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6]118号)。单采血浆站转制后,更有利于监管,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品种格局⒈人血白蛋白中国市场最大,持续增长据统计,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按制剂出厂金额计,全球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约为17亿美元,中国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为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是全球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美国居第二位,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全球人血白蛋白销售领先公司见表2。可喜的是,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全球人血白蛋白销售领先公司之列,并居第二位。 全球人血白蛋白销售领先公司中,CSL、百特、奥克特珐玛、基立福公司的人血白蛋白均获批进口我国。据PDB数据,预计2015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采购金额合计约为20亿元,占血液制品采购金额的57%,比例日趋合理(2005年占比为66.4%)。从样本医院2005-2015年人血白蛋白采购金额趋势图中看出(见图4),2012-2015年3年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采购金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5.4%。 进口供应商占绝对份额据PDB数据,2015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供应商有32家,前10家采购金额及其所占份额见表3。 由表3可知,人血白蛋白供应商集中度CR4=60.6,且CR8=83.6,故国内人血白蛋白的市场结构为寡占Ⅲ型(50≤CR4国家批准人血白蛋白可以进口,2015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的进口供应厂商有11家,占样本医院采购人血白蛋白金额的82%;国产供应商虽然有21家,但仅占18%。2005年,样本医院采购进口人血白蛋白金额只占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采购金额的25%,此后,进口人血白蛋白金额百分比逐年上升,至2013年达到85%。2人免疫球蛋白据PDB数据,预计2015年样本医院人免疫球蛋白采购金额合计约为9亿元,占血液制品采购金额的26%。从2005-2015年样本医院人免疫球蛋白采购金额趋势(见图5)看出,2012-2015年3年间样本医院人免疫球蛋白采购金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6.3%。 2015年样本医院人血白蛋白供应商有24家,山东泰邦生物和四川远大蜀阳分别以24.9%和19.5%份额居第一、第二位。3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据PDB数据,预计2015年样本医院人凝血因子Ⅷ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采购金额分别为1.2亿元和1.5亿元,分别占血液制品采购金额的3.4%和4.4%。2005-2015年,样本医院人凝血因子Ⅷ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采购金额趋势图显示(见图6),2012-2015年3年间样本医院人凝血因子Ⅷ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采购金额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9.9%和37.4%。 2015年,样本医院供应人凝血因子Ⅷ供应厂商共有4家: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居首位,样本医院采购金额达4155万元,占35%;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居第二位,采购金额3854万元,占33%;华兰生物工程(2163万元,18%)、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676万元,14%)分别居第三、第四位。2015年,样本医院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供应厂商共有3家:拜耳公司(美国)的产品居首,商品名为拜科奇,采购金额达8974万元,占59%;百特生物科技公司(瑞士)居第二位,商品名为百因止,采购金额4261万元,占28%;惠氏制药公司(西班牙)的产品居第三位,商品名为任捷,采购金额2019万元,占13%。市场预测基于上述市场数据及血液制品行业技术壁垒高、监管政策严、血浆资源紧、价格市场化的特点,可以预测:国内血液制品主要品种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将会量价同步增长;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更具价格提高潜力,进口血液制品价格相对稳定。目前国内人血白蛋白的消费仍占主导,然而,血液制品消费品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市场份额正在上升,人血白蛋白市场份额正逐步下降。预测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将与医药市场整体规模同步增长。

百态

2016.04.18

药企转型在即 辉瑞携手IBM走进“认知时代”

主题为“迎接认知时代,IBM与您智胜未来”的2016 IBM论坛成功在京举办,会上,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宣布:IBM认知商业战略在中国正式落地。认知商业是继“智慧的地球”之后,IBM发布的又一次重大转型战略,它将引发堪比电子商务的又一次的商业变革大潮。论坛上,IBM介绍了认知商业在中国的最新成果,包括与辉瑞中国、科大讯飞等本地伙伴的最新合作。作为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辉瑞制药牵手IBM中国共同联合前沿医疗机构,利用大数据及以新型认知分析方法,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群特征的慢性病风险预测模型,可高效甄别出关键风险因素,加速科研发现的进程。借助此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生预期可以大幅度提高诊疗质量,并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提出个性化诊疗建议,节约患者的医疗成本。这种模式的普及,将有助于提升社区医院的循证诊疗水平,从而缓解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为推进中国分级诊疗,实现智能化医疗转型升级提供支持。辉瑞中国医学部副总裁谷成明博士表示:“近年来,很多国家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慢性病挑战。认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有利提高慢性病诊疗的精度与效率。通过与IBM以及诸多中国领先的医疗机构的跨领域合作与创新,广大饱受慢性病困扰的患者和家庭将会从中受益。我们已能看到认知技术为这个行业带来的创新契机,期待未来催生出更多协作创新,在更多高精尖医学领域实现突破。”会后,辉瑞中国医学部副总裁谷成明博士与IBM中国研究院认知医疗研究总监谢国彤接受了记者采访。提问:在“认知时代”的实践领域当中,医疗行业的发展如何?谢国彤:“认知时代”的落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中国市场两大重要应用领域,一个是Real World Evidence,通过和辉瑞合作的,针对医药数据的分析寻找各种医学证据。我们用国内的数据,和国内先进的医疗机构、药企合作。另一个领域,就是Continuum of Care(持续健康服务)疾病管理。我们和一些健康服务的提供商合作。这些健康服务提供商有两个诉求,一个诉求是怎么样让我的健康服务提供者有更好的专业水平,通过认知计算技术保证他的专业水平,保证治疗质量和安全。另一点怎么样让患者有更多参与感,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国内一些厂商做了挂号或者支付,围绕医疗服务外延的用户体验的提升,但真正非常核心的疾病的预防、疾病管理,这方面还是很空缺的,不然不会发生之前在网络上会搜到很多虚假的、不值得信任的一些信息。之所以这些事情发生,作为用户,没有更好的渠道获得权威的、可信的信息,所以我们做的另一块就是怎么样让患者更好地合理获取信息,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问:IBM和辉瑞合作比较长时间,合作过程中哪些是比较困难的地方,是如何克服的?谷成明: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这一点很重要。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更大的价值,信任感也在此逐渐提升。IBM的技术已经成型很多年,我们用的技术,下棋用上了,竞赛也都用上了,这些算法差不多,但是缺的是要有人把这些技术应用到临床上,这些技术怎么解决病人的问题、解决医生的问题,这个是需要人做的。每个人的认识有局限性,我是做消化专业的,可能做手术方面没有遇到那个难题,可能就想不到,现在有一个平台,大家都在这个平台上做,未来会有一天应用的非常广泛,用的越多我们经验越多,互相之间可以分享。提问:全球战略中对Watson健康事业部的定位是什么?销售额和占比来说,你想要这块业务达到IBM的程度是什么样的?谢国彤:IBM在认知方面成立了三个部门:认知医疗、认知计算、认知物联网。这三个部门是IBM在认知计算方面快速增长的,医疗是其中增长速度非常快的。提问:认知计算在制药公司的创新药方面的贡献是推动作用。在研发阶段、临床阶段和上市阶段,哪一个阶段起到决定性因素?谷成明:R&D,R是research,是临床先期。D是development,是准备上临床的,上市要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要做双方对照,证明这个药比现在的方法更好,或者能够上市的,现在这块也在探索。比如选病人,同样的药,谁是合适的病人,如果有一个办法能够筛查出合适的病人,那用的样本数就少。临床研究为什么这个药比那个好?它取决于差距。差距小的药就需要入组更多的人,差距大的药做的很少的人就行了,每一个人后面都是钱,因为做一个注册临床研究要好几百万美金、好几千万人民币,甚至上亿的人民币,就在中国都是这样,所以是非常费钱的过程,如果能够缩短,会省钱。更重要的是这个药能够上市,缩短了上市时间这很重要。如果把创新药物更快的进入中国市场,更多病人尽快得到药物治疗。举个例子治疗肿瘤的病人,靶向的药物早进来,很多病人就避免失去生命,这就是价值所在。方方面面,不同的时期都有很大的作用。IBM指出,企业的认知转型将是一段旅程,这其中有五个关键要素,包括:制定一套完备的认知策略,加强认知型数据分析能力,优化用于行业、数据和认知API的云服务来打造面向新型开发的平台,优化用于认知工作负载的IT基础架构,和保证在认知时代下的数据安全。如果能把握住这五个关键要素,企业就能够快速跨入认知商业时代、成功踏上转型之路。

百态

2016.03.16

抗击癌症的五大“新武器”

在所有折磨人类的疾病中,癌症无疑是最可怕的。即使今天,癌症仍是许多国家第一或第二位的杀手。目前,医生主要利用手术切除、射线灼烧或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公正地讲,这些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都显得非常简单粗暴。不可否认,它们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都不可避免地对人体造成间接伤害。最新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方法是靶向治疗。该方法主要选择性针对癌细胞中激活的信号通路,因此不会像化疗那样带来不良反应。尽管人们对靶向治疗给予很高期待,但这些药物几乎无法治愈患者,这是由于癌细胞的高突变率使它们很容易逃避被抑制的通路。因此,靶向治疗只能延长患者几个月的生命。因此,医生急切期待新治疗方法的出现,包括利用RNA、纳米颗粒、改造过的病毒和细菌等杀死癌细胞,还有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细胞间的致命打击而战胜癌症。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奥腾斯米尔说:“我相信我们即将看到一波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低毒、高效的特点。”不可否认,部分类型的癌症已经不再被当作绝症。例如,过去几十年中睾丸癌治愈率已超过90%,一些儿童肿瘤治愈率也达80%。然而,其他癌症,如肺癌、胃癌和胰腺癌,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当然,对任何种类的癌症而言,发现时间越晚,治愈概率越低。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希望在于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包括目前正在研究的多种策略。这些治疗方案仍处于早期实验阶段,最终应用于临床尚需时日。但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达到人们的期望,都将成为继70年前化疗出现后癌症治疗领域的最大进展。1.RNA干扰:RNA干扰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细胞调控机制,于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它的发现颠覆了我们的认识,被誉为医学领域的一件大事。RNA干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来暂时性打开或关闭单个基因。RNA干扰研究领域的先驱、美国哈佛医学院癌症专家利伯曼认为,RNA干扰技术打开了一个全新领域。不过,将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技术转化为有效药物仍不是一件易事。该技术涉及利用短的RNA来关闭特定基因。但是,人体细胞非常善于检测短的RNA并将其误认为入侵病毒而将其破坏。利伯曼说:“短的RNA输送仍是主要障碍。”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多种精妙的分子策略来绕过这个障碍。一种方法是将RNA隐藏于脂纳米颗粒中,用于肝癌实验的药物ALN-VSP就是基于这种策略开发。该药物瞄准两个与癌症生长相关的基因。在一个实验中,37名受试患者中有7人出现肿瘤生长停止现象。利伯曼估计,第一个利用RNA治疗癌症的药物在10年内有望实现临床应用。利伯曼评价道:“令人吃惊的是,RNA干扰药物的开发速度远快于其他药物,而哺乳动物细胞中RNA干扰现象发现至今仅仅10年时间。”域的最大进展。2.纳米颗粒:小分子科学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机遇。纳米颗粒本身对癌症没有直接疗效,但它可将已有的化疗药物的效力提升到新高度。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纳米医学和生物材料主任法罗克扎德说,纳米颗粒具有从根本上改变药物药理学的能力,可使人类第一次在生物界寻找以前未曾探索的事物。化疗的问题在于,它对快速分裂的细胞均有毒性,无论是否为癌细胞。由于化疗对肠、皮肤和免疫系统的毒性,所以其使用剂量受到限制。将化疗与纳米颗粒结合则可使药物选择性定位肿瘤,从而使应用剂量增加。这是因为纳米颗粒倾向于在肿瘤内聚集,而聚集的原因部分在于癌症血管比正常血管有更多缝隙。一些传统化疗药物已被包装入纳米颗粒。此外,还可以将纳米包装的药物进一步与针对癌症蛋白的抗体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增加药物的靶向性,该方法在近年已经开始实施。参与该研究的法罗克扎德认为:“我们发现极低剂量药物就可达到显著效应。纳米技术不是将坏药变成好药,而是将好药变得更好。”域的最大进展。3.病毒治疗:病毒本身具有破坏人类细胞的能力。病毒的生命周期总遵循如下过程:感染细胞、促使细胞制造更多病毒直到死亡、释放大量新病毒以感染更多细胞。利用病毒的这种能力杀伤癌细胞的想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不同种类的病毒被注射入人的肿瘤内,当然有时由于病毒造成的感染传播也会造成致命的后果。今天,研究重点集中在用遗传方法改造病毒,使它们只感染肿瘤细胞,有时这也可导致病毒具有更大的致死性。爱尔兰科克癌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坦尼指出,相关研究的目的是让这些病毒在细胞内疯狂复制,最终实现毁灭肿瘤的目的。十多种具有不同遗传修饰的病毒目前正在接受测试。至今看到的最好结果是,使用疱疹病毒将潜在的免疫化合物GM-CSG运送到已发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体内。在50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中,8人的肿瘤消失。目前病毒治疗尚未发挥最大潜能,几种强化后的病毒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4.超级细菌治疗:正如谚语所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感染性细菌是我们不愿触碰的生物,但是如果它们能攻击癌细胞,那就另当别论了。许多菌株,包括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都倾向于向肿瘤迁移并进入其内部。它们躲入肿瘤中央的低氧区以躲避免疫系统,并利用肿瘤细胞快速分裂所制造的代谢物生存。坦尼说,和病毒治疗类似,细菌也可经过遗传改造以释放毒素或携带人们所期望的定位活性。尽管相对病毒治疗,细菌治疗尚处于早期阶段,至今只有少数实验在人群中测试,却具有独特的优点。细菌比病毒容易大规模制备且易于修饰。此外,不像病毒,细菌还可将肿瘤基质(基质是一种非癌的支持细胞,构成肿瘤的80%)作为攻击目标。2010年,坦尼发现一种无害的肠道细菌可用于攻克小鼠肿瘤,即使口服也能达到效果。坦尼认为,使用益生菌等天然非致病菌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人类机体检测不到细菌毒性,并允许细菌执行自己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细菌可在肿瘤内部产生抗肿瘤药物。5.免疫治疗:在多种癌症治疗新方案中,希望最大的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寻找和破坏无处不在的癌细胞。“免疫治疗”的理念由来已久,它源于19世纪90年代美国外科医生威廉?科利的一个偶然发现。科利注意到,一个颈部肿瘤患者在一次严重的皮肤感染后,肿瘤竟奇迹般地消失了。科利后来花费几十年时间,将混合的细菌注射到患者的肿瘤内,部分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科利当时并不清楚他的疗法起作用的机制,今天我们知道这是源于免疫系统拥有持续监督、防御癌细胞的能力,当身体出现一个癌性肿块则意味着防御系统失效了。患有癌症的人偶尔会足够幸运,发现肿瘤自然地缩小和消失,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延迟激活,从而检测到肿瘤的缘故。随着科利去世,对免疫疗法的探索在20世纪初暂时停止。现在,随着人们对免疫系统理解的深入,利用免疫系统实现肿瘤治疗的思想再次兴起。毕竟,常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感染性疾病。不过,不像针对麻疹和流感的疫苗,癌症需要的是“治疗性疫苗”,因为它是用于治疗已存在的肿瘤而不是预防疾病,这也是阻碍利用疫苗治疗癌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我们仍可利用免疫系统在特异性和记忆方面的能力,实现特异性消灭癌细胞的目的,并且使疫苗在注射后长时间保持有效。

百态

2016.03.16

“突破性”癌症发现:个性化治疗不再是梦想!

我们距离个性化癌症疫苗又近了一步;在这个被喻为“突破性”的发现中,研究人员认为,识别癌症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能够促使免疫系统靶向并消灭癌细胞。在《科学》杂志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揭示出T细胞(身体中抗感染的白细胞)如何识别癌细胞中代表遗传缺陷或突变的抗原。研究合著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癌症研究所查尔斯斯万顿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说,这些发现打开了免疫治疗的大门,促使T细胞识别特异性突变并杀死癌细胞。癌症免疫疗法——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对抗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但存在着一个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无法指导免疫细胞靶向需要杀死的确切癌细胞,同时不能避免健康细胞遭到破坏。免疫细胞识别癌症靶点这一最新研究可能已经发现了癌细胞上的急需目标,使研究人员接近了一种更精确有效的免疫治疗形式。“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在不清楚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的情况下,癌症的免疫应答是如何被调节的”,研究共同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免疫调节和肿瘤免疫实验室负责人塞尔吉奥·克萨达博士说。“基于这些新的发现,我们能够知晓免疫系统如何特异性识别并攻击肿瘤组织。”研究人员解释说,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它的各个部分都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突变。这些突变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就像显示给T细胞的“旗帜”,促使T细胞发动攻击。虽然T细胞具有根除肿瘤所有癌细胞的能力,但并不总是能够达到它们的目标。肿瘤可以启动灭活免疫细胞的防御机制,而且通常有太多的突变需要T细胞的识别和攻击。“遗传多样性肿瘤就像涉及从抢劫到走私等不同罪行的流氓团伙。免疫系统负隅顽抗以保持对”癌症”的镇压——就像很多事情一起发生,对于警察来说处理起来很吃力一样” ,克萨达博士解释说。揭开癌症高度复杂的“阿喀琉斯之踵”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始着手找出癌细胞的表面上可能出现的共享和独特的抗原。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了患有一种或两种不同形式肺癌(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200多名患者的基因数据。从这项数据中,该小组确定了肿瘤细胞中常见的代表早期基因突变的某些抗原。转移到实验室,该小组分离了自两名肺癌患者的肿瘤T细胞。他们发现,他们的T细胞能够识别这些共同抗原,这表明肿瘤中存在识别有害癌细胞能力的免疫细胞。而T细胞无法杀死竖起肿瘤防御的癌细胞,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会激活靶向所有肿瘤细胞的T细胞,一气呵成。例如,可以开发这样一种疫苗,使癌症患者身体中的这些T细胞相互转换,或者可能是收获、生长或管理T细胞并放回到患者体内,从而识别存在于每个癌细胞中的共同抗原。“我们的研究表明,不是漫无目的追逐不同街区的犯罪,我们可以提供给警方他们需要获得的所有犯罪组织的根源信息——患者的肿瘤弱点,以彻底消灭这个问题”,克萨达博士说。斯旺顿教授认为,研究团队的发现是“令人兴奋”的,并称:“有证据表明,基因突变复杂的肿瘤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察觉到它们的机会;现在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和靶向存在于每个细胞中的肿瘤抗原,这些高度复杂癌症的致命弱点。这为观察个体肿瘤患者及描绘所有抗原变化以弄清免疫治疗工作的最佳途径开辟了一个方式,优先处理存在于每个肿瘤细胞的抗原并标识识别它们的免疫T细胞。这实在是令人兴奋,可以采取个性化药物的绝对限制,其中每名患者都将有一个独特的,私人定制的待遇。”虽然在这种药物在进入临床前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研究人员说,他们希望在2年内开展人体试验。

厂商

2016.03.08

世卫组织警告南半球进入寨卡热高发期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4日在日内瓦警告说,鉴于登革热和寨卡热由同一蚊媒传播,预计处于登革热高发期的南半球也会进入寨卡热高发期。艾尔沃德当天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南半球正处于蚊媒传播疾病的高发期,相信寨卡热也进入了高发阶段。不过,巴西里约奥运会将在今年8月举行,届时将是寨卡病毒传播的衰退期。艾尔沃德说,目前全球出现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共有47个,分布在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中8个国家和地区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上升。巴西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小头症与寨卡病毒存在关联的国家,该国共确诊可能因寨卡病毒引发的小头症病例641例。他指出,有关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及格林-巴利综合征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正在不断积累。日前发布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感染寨卡病毒的人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概率是其他人的35倍。

厂商

2016.03.08

植物线粒体的细胞间运动

一项研究报告说,线粒体可以通过两个烟草物种——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林生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的嫁接接合处从一个细胞运动到另一个细胞中。尽管植物的许多水平基因转移事件涉及线粒体序列,但是植物线粒体在细胞间运动的证据却几乎不存在。Pal Maliga及其同事使用两种烟草植物——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林生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调查了线粒体的细胞间运动。这组作者使用了一个实验系统,在其中,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细胞质被波缘烟草(Nicotiana undulata)的细胞质取代,后者携带了一种导致不育的线粒体基因组,让普通烟草的雄花不育。林生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是可育的,这组作者通过监测从嫁接接合处再生的普通烟草植株的开花事件,可以探测到罕见的线粒体DNA(mtDNA)从林生烟草到普通烟草的转移,这是由于线粒体DNA(mtDNA)的转移恢复了可育的花解剖结构。这组作者识别出了再生的植株中的可育的花的分支,表明了通过这种嫁接接合处的细胞到细胞的线粒体运动。当这组作者分析这些线粒体基因组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广泛的重组,并且识别出了orf293基因很可能是造成了雄性不育的基因。在嫁接过程中的这种线粒体细胞到细胞的运动可能重现了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水平线粒体DNA(mtDNA)转移。这组作者说,这类细胞间运动可能用于把线粒体DNA(mtDNA)转移给其他物种。

百态

2016.03.08

新技术将干细胞变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将人类干细胞有效转化成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这种干细胞位于视网膜中,其可以将眼睛中的视觉信号传送至大脑,而这类干细胞的死亡或异常会引发某些疾病患者的视觉丧失,比如青光眼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相关研究发表于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医学博士Donald Zack指出,我们的工作不仅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视神经的生物学机制,同时还可以促进基于细胞的人类模型被用来寻找阻断或治疗致盲状况的药物,最终或将帮助科学家们开发细胞移植疗法来帮助恢复青光眼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视力缺失。文章中研究者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系进行遗传修饰,使其转化成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随后利用新的细胞系就可以开发新型的分化方法,并对所生成的细胞进行特性分析。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者将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干细胞的DNA中,红色的荧光蛋白仅会在名为BRN3B的基因进行表达时才会表达,BRN3B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是表达的,因此一旦细胞分化成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其就会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红色表现。随后研究者利用一种名为荧光活化细胞分选系统将新分化形成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从多种不同的细胞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使其成为高纯度的细胞群体供研究所用,这些细胞也将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学和物理学特性。研究者还发现,在研究第一天添加一种名为福司柯林的天然植物化合物就可以帮助改善细胞转变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效率,而这种广泛用于减肥和增肌的化合物或许并不是足够安全,且有效帮助预防失明。研究者Valentin Sluch说道,在培养进行30天时,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明显的荧光细胞聚集现象,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希望利用CRISPR技术将帮助我们寻找更多对神经节细胞生存和功能非常重要的基因,我们希望这些细胞最终可以帮助开发治疗青光眼和视神经疾病的新型疗法。

百态

2016.01.12

科学家找到预测白血病发展新方法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发现,健康血液干细胞向癌细胞转化具有清晰的、独立的步骤。该项发现是在血癌早期阶段进行识别和准确预测病情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麦克马斯特大学干细胞和癌症研究所所长米克·巴蒂亚称,新研究已经确定了其中的两个步骤。在科学杂志《癌症细胞》上最新发表的论文描述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的重要鉴别方法。研究发现,重要的GSK-3基因的一个变体被删除时,该基因的其他变体开始激活,但此时仍是非癌的。当该基因的第二个变体被删除时,AML癌症就会开始活动。巴蒂亚团队联合意大利研究人员,将这些初步研究结果应用于先前从MDS患者(部分最终发展为AML)采集的人体血液样本。麦克马斯特研究人员所做的追溯研究证明,病人血液样本的基因表达分析可准确预测哪些患者病情最终会发展为AML。研究人员表示,其下一步目标是要开发出更好的血癌预测方法,并以可预测的基因表达作为药物靶标来预防白血病的发展。

百态

2016.01.12

遏制一种酶的作用可抑制癌转移

癌细胞转移的时候,需要在周围制作新的血管,从而获得营养和氧。近畿大学的研究小组,对被认为与癌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激酶N”进行了研究。蛋白激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蛋白激酶N”能够给细胞内的各种蛋白质附加上磷酸基,调节信号传递和代谢。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制作出5只实验鼠,使其体内的“蛋白激酶N”无法发挥用,然后其尾部静脉内注射皮肤癌之一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同时也向5只正常实验鼠静脉内注入这种癌细胞,比较了会有多少癌细胞转移到肺部。结果发现,在“蛋白激酶N”无法发挥作用的实验鼠体内,向肺部转移的癌细胞平均只有正常实验鼠的六分之一左右。研究小组还确认,不再产生这种酶的实验鼠难以形成新的血管。研究小组认为,这显示癌细胞利用“蛋白激酶N”来制作新血管,并利用其转移和补充营养。研究小组指出,人体内也存在这种“蛋白激酶N”,在癌细胞内部含量丰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出通过降低这种酶的作用从而遏制癌细胞转移的药物。

新品

2016.01.12

环球医疗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携手开创PPP合作模式

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或「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交大一附院」)拟共同建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医院」)的投资预案于今日正式签署。国际陆港医院项目是环球医疗与西交大一附院在国家政策的支援下,以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合作建设的「医、教、研、养、康一体化」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建设和运营国际陆港医院,以打造西北地方一流的高技术医学中心为目标,同时藉此平台建设具备国际水准的医养结合社区,使项目成为全国医养结合发展的标杆工程。该项目是卫计委下属管区域中心医院首次与社会资本公司携手合作,开创了PPP模式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先河,对于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国际陆港医院计画为一家拥有1000张床位的三级综合医院。公司将为国际陆港医院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资金、技术服务、管理和培训。双方进一步约定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以管理国际陆港医院的医疗事业。在合作共建后,国际陆港医院拟设置为「大专科、小综合」、提供国际诊疗服务、并在有效的信息平台基础上运行的三级综合医院。同时,在国际陆港医院周边规划建设养老公寓,公共服务中心,以及商业、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预期共建后将大幅提高为陕西省及周边地区患者的医疗服务能力,西北地区百姓将会获得深远收益。根据目前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来看,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医院,发展一些特色的专科,不仅有利于院本部的科室资源优化调整,更可以带动区县医院的重点科室发展,对于公立医院和合作方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参加是次签署仪式的领导有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李谠,中共陕西省常委、副书记胡和平,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毛万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莉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郭卫平等。对于是次的合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管理指导中心主任赵明钢表示:「中国目前公立医院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百姓医疗服务需求巨大的突出矛盾,这也是引入其他资本参与医疗改革的契机。通过PPP模式共建国际陆港医院,能进一步挖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潜力,打破机制束缚,解决资金瓶颈,实现双方国有资本的强强联合与共同增值。」他认为,此次合作对进一步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打造辐射西北地方的高水准医疗中心,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表示:「采用PPP模式合作共建以后,西安交大一附院将负责注入品牌职能、提供与品牌需求相一致的医疗技术支援、技术领军人才以及人才团队和成熟的医院管理体系,并且会在医院运营过程中负责医疗运营。」他又指,此次共建国际陆港医院的举措,短期内可有助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佈不均衡问题,受益最大的将是广大百姓。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郭卫平指:「环球医疗在与西交大一附院共建的模式下,通过我们的资源投入来弥补公立医院现有的不足,更能够向医院供给更多国内外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包括优化的管理理念、医生培训、专家输送、科室提升、学科建设、设备引进和医疗信息化等。是次合作所带来的一系列优势正是国家鼓励和推广PPP模式的初衷,也是国际陆港医院的未来之路。」有关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金融与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环球医疗」或「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按2014 年收入计,根据一家独立咨询公司报告)。公司专注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以自身丰富的医疗资源平台为支撑,为医院客户提供一系列灵活多样的综合医疗解决方案。环球医疗的最大股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其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也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有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卫生计生委管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暨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首批「百佳医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坚持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科研作风和优秀的服务品质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具备完善医疗设施,设备先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准在西北地方居领先地位。 医院2014年门急诊患者212万人次、出院患者10.3万人次、住院手术3.2万例次。医院注重专科发展,医疗服务特色突出,在肝移植、肾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冠脉搭桥、先心病封堵、介入、微创手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以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複杂疾病的内外科治疗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整体疑难危重症治疗和疾病难度指数居国内先进水准。

百态

2016.01.11

科研经费6成用于开会出差?专家辟谣:会议差旅费仅10%

编者按科研经费使用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13015.6亿元。近日有媒体报道,全国万亿科研经费6成用于开会出差,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万亿元经费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样花的,财政科研投入经费怎么分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如何管理,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该如何处理。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并从即日起陆续推出“四问科研经费”系列报道,答疑解惑,回应社会关切。科技日报记者1月6日从科技部创新发展司获悉,2014年我国研发投入继续提高;万亿元科研经费中,企业占了大头,占比达到77.3%的新高。“企业科研经费支出,除了承担国家财政资金的项目要按预算管理,其他部分想如何使用,应该是企业自己说了算。”一位从事科技投入统计的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企业已经是科研经费投入和使用的主体,他们会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来立项,并瞄准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有统计表明,2014年企业有422.3亿元的研发经费来自政府,比例并不高,约占4%。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分别比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高2.8个和6.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为84.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项目经费怎么花的呢?真的都花在出差开会的路上了吗?其实不然。记者从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提供的近三年来科技部支出的主要科技计划支出结构表格中看到,支出最大的是材料费,占比接近总支出的30%。而会议费和差旅费两项的总和,一般不超过总支出的10%。“根据我们的统计,2012—2014年度在原‘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三大国家科技计划在研项目支出情况中,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材料费、设备费和测试化验加工费。”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李宝智处长告诉记者,以支撑计划为例,在预算科目中,材料费居首位,占总支出的28.10%;紧随其后的是设备费支出,占比15.31%;测试化验加工费排位第三,占比13.07%。而备受社会关注的会议费仅占比2.82%;差旅费占比8.53%。“支撑计划由于涉及单位分散,差旅费用还会略高于其他科技计划中的此项支出。”李宝智说,科技部主要支持的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项目,有些项目需要野外作业,有些项目需要出差考察,对于会议费和差旅费,要正确看待。李宝智表示,用于差旅等的费用,不可能像传说中的那么高。

百态

2016.01.11

Brain:从大脑炎症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线索

一直到最近,科学家们仍认为阿尔茨海默症干扰了免疫系统,但是小鼠身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脑部感染或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研究表明阻断调节免疫细胞的一种蛋白或是停止这种脑萎缩性疾病进展的一种方法,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Brain。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和其他的痴呆一起,影响了全球约4750万人,且每年约增加770万新发病例。痴呆症是一种影响记忆、思维以及行为能力的综合征,并会逐渐降低患者拥有正常生活和自理的能力。阿尔茨海默症是痴呆症最常见的形式,约60-70%痴呆症为阿尔茨海默症。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发现能开发一种可阻断阿尔茨海默症进展的新药。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比了来自同龄健康人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组织样本。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是两组人群大脑中小神经胶质细胞(在其他方面帮助调节免疫反应的细胞,如炎症)的数量的差异。研究人员发现,比健康人相比,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中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此外,他们还发现,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其大脑中调节细胞的分子越活跃。阻断蛋白防止小神经胶质细胞过度增加研究的另一个部分中,研究人员探究了阿尔茨海默症小鼠动物模型中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目。随着疾病的进展,小鼠大脑中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他们发现, 给予未治疗的小鼠口服剂量抑制剂阻断蛋白-CSF1,可停止小鼠小胶质细胞数目的增加。此外,这种抑制剂也可恢复中断的神经细胞之间的通讯联系。CSF1(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是一种细胞表面调节蛋白,可调节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既往研究表明,阻断CSF1R信号可减少成年小鼠大脑中小胶质细胞的数目。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与未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相比,经CSF1R抑制剂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记忆及行为问题更少一些。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是,抑制剂并不会将小胶质细胞的数目降低至正常免疫功能所需的数目以下,表明阻断CSF1R仅会清除过多的小胶质细胞。最后,研究并没有发现阻断CSF1R与脑内有害的淀粉样蛋白团块的减少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这也证明了其他的研究: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进展。该研究的第一作者Dr. Diego Gomez-Nicola说道:“这些研究发现已尽可能的说明,这个特殊的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发展中是活跃的。”他表示下一步的研究将是建立在这些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并且将会与产业伙伴合作以寻找一种安全的药物来进行人体试验,并观察阻断CSF1R是否会产生同样的作用。

百态

2016.01.11

三星想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代工厂

据《华尔街时报》消息,三星正将其生产芯片和智能手机的业务技术转移到一项新业务上:生物医药生产。三星未来的目标,就是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代工厂。之前有报道称,三星将不再专注于硬件产品,而是向一家软件公司过度,现在看来似乎不止于此:受到苹果高端产品以及中国厂商低端产品的双重打压,三星手机销量及整个硬件线一直不温不火,盈利来源主要来自供应链和半导体制造,现在又转向了生物制药行业。三星现有的制药厂面积达 74 万平方英尺,生产的是一种抗癌药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研发。2013年,三星曾和该公司签订协议并达成合作。在过去 4 年中,三星在药物生产和实验室建造投资超过 27.4 亿美元,并将生产手机芯片的技术应用到药物生产中。11月,三星宣布将用 7.4 亿美元在韩国建造一个新厂,新厂的面积是原来的 5 倍,目标产能为每年 18 万升,主要生产治疗癌症、关节炎方面的药物。在分析师和公司股东看来,进军生物制药领域的举措是对三星集团法定继承人李在镕(Lee Jae-yong)的一个考验,他们希望李在镕能像他的父亲李健熙带领三星进入半导体和手机业务部一样,再次带三星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到目前为止,三星医药的运营状况是比较可观的,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瑞士的 Lonza 集团和德国的 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所以,以后再谈起三星时,它有可能已经成为一家医药公司了。三星生物制剂的首席执行官 Kim Tae-han 表示,在 2020 年前,我们希望被认可为生物制药生产领域的新先锋,在 2025 年之前,生物科技业务将实现 4 万亿韩元(35 亿美元)年营收以及 2 万亿韩元(17.5 亿美元)的年度运营利润。

百态

2015.12.21

人犬尿氨酸(KYN)ELISA Kit年底5折钜惠促销!

人犬尿氨酸(KYN)ELISA Kit原价:3600元/96T,折后价:1800元/96T,有现货。产品类型:ELISA Kit产品名称:人犬尿氨酸(KYN)ELISA Kit英文名称:Human Kynurenine (KYN)ELISA Kit别名: , OTTHUMP00000204304|l-kynurenine hydrolase 种属: Human 待测物名称: Kynurenine 缩写: KYN 蛋白功能1: Biosynthesis/Metabolism 蛋白功能2: Alkaloid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蛋白功能3: Pyridine nucleotide biosynthesis 检测范围: 0.12 pmol/ml-500 pmol/ml 灵敏度: 0.12 pmol/ml 反应时间: 1-5h 所需样本体积: 50-100ul 检测波长: 450 nm

厂商

2015.12.21

大鼠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 ELISA kit年底5折钜惠促销!

大鼠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 ELISA kit年底5折钜惠促销!原价:3600元/96T,折后价:1800元/96T,有现货。产品类型:ELISA Kit产品名称:大鼠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 ELISA kit英文名称:Rat Kynurenine 3-monooxygenase(KMO) ELISA kit别名: RP1-317G22.1, dJ317G22.1, kynurenine 3-hydroxylase|kynurenine 3-monooxygenase 种属: Rat 待测物名称: kynurenine 3-monooxygenase (kynurenine 3-hydroxylase) 缩写: KMO 蛋白功能1: Biosynthesis/Metabolism 蛋白功能2: Alkaloid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蛋白功能3: Pyridine nucleotide biosynthesis 检测范围: 15.6 pg/ml-1000 pg/ml 灵敏度: 3.9 pg/ml 反应时间: 1-5h 所需样本体积: 50-100ul 检测波长: 450 nm

厂商

2015.12.21

小鼠骨特性碱性磷酸酶(BALP)ELISA kit年底5折钜惠促销!

小鼠骨特性碱性磷酸酶(BALP)ELISA kit年底5折钜惠促销!原价:3600元/96T,折后价:1800元/96T,有现货。产品类型:ELISA Kit产品名称:小鼠骨特性碱性磷酸酶(BALP)ELISA kit英文名称:Mouse 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 ELISA kit种属: Mouse 待测物名称: 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 检测范围: 1.25 ng/ml-80 ng/ml 灵敏度:0.31 ng/ml                        反应时间: 1-5h 所需样本体积: 50-100ul 检测波长: 450 nm

厂商

2015.12.18

< 1 ••• 5 6 7 8 9 ••• 17 > 前往 GO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沟通底价

提交后,商家将派代表为您专人服务

获取验证码

{{maxedution}}s后重新发送

获取多家报价,选型效率提升30%
提交留言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且同意关注厂商展位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上海高创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上海市涞亭南路888弄238号 联系人: 范先生 邮编: 201615

仪器信息网APP

展位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