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格板

仪器信息网划格板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划格板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划格板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划格板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划格板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划格板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划格板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划格板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1323
    深圳华普通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提供实验室分析测试仪器和自动化方案。公司分为仪器代理和自主研发两大业务板块。代理业务是和国际著名仪器公司合作,从事设备代理以及售后服务。自主研发业务是综合运用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视觉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仪器和自动化解决方案,降低实验室人员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质量。华普通用拥有一支高效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型的销售队伍,在公司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累了大量的行业案例和经验。华普通用愿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广大客户、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始终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智慧实验室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成功!
    留言咨询
  • 颗粒计数器 不溶性微粒检查仪 脂肪乳大乳粒分析仪 激光液体颗粒计数仪 油液颗粒监测仪 油液监测 仪器仪表 采样钢瓶 标油试剂
    留言咨询
  • 威格气体纯化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自主研发生产惰性气氛系统,为科学实验、OLED显示、核工业、锂电池、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行业提供行业前沿的惰性气氛环境。经过近2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业内领军型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拥有三万平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我们拥有一支由化学、材料科学、以及机械工程领域的研发人才组成的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并研发“无泄漏密封技术”、气体纯化技术、新型吸氧材料等技术引领行业标准,打破国外企业在工业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威格将凭借已有的技术平台,在高纯气体和半导体材料方向深耕,将威格打造成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留言咨询

划格板相关的仪器

  • 该仪器主要适用于有机涂料划格法附着力的测定。不仅适用于实验室,也可用于各种条件下的施工现场。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该仪器以一定规格的工具,将涂层做格阵图形切割并穿透,划格完成的图形按六级分类,评定涂层从底材分离的附着效果。1、适用适用于测定塑胶及木器家具表面漆膜厚度小于250mm的漆膜于基材附着力度。2、适用于喷涂或电镀产品表面的粘附力强弱牢度或底面漆相互结合的强弱力度。技术参数指标1、 导格规根据BS3962-6,GB4893.4-85标准设计制造,具有方便简单等特点。2、 割痕间距:1mm,1.5mm,2mm,3mm,3、 割痕长度:35mm,4、 割痕数量:11条,操作使用方法1、测试片必须按ISOR1514及ISO2828的规定制备。2、将试片放置在有足够硬度的平板上。3、手持导格规(百格板)使底面完全与做好表面涂层物的表面平贴。4、使用均力压制百格板,用利刃介刀平稳不颤动?氖址ㄒ?20-50mm/S的切割速度割划。5、将百格板旋转90度,在所割划的切口上重复以上操作,以使形成格阵图形。6、用软毛刷清理掉划下的毛屑使用试片表面格阵图形。7、用符合标准的胶带贴在划格的表面并撕起胶带来观察其表面的涂层附着力强度。注意事项1、 所有切口应穿透涂层,但切入底材不得太深。2、 如因涂层过厚和硬而不能穿透到底材,则该实验无效,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3、 测试胶带必须是美国3M公司生产的610-1PK测试专用胶带。将胶带贴在整个划格上,然后以最小角度撕下,结果可根据漆膜表面被胶落面积的比例来求得。4、 试验应在温度23±2℃和相对湿度50±5%中进行。
    留言咨询
  • 中科微纳碳滑板电阻水分测定仪 ZKGEST-123一、概述设备用于测试碳滑板碳和铝托的电阻的情况。在碳的上表面和铝托的下表面上接通10A的恒定电流测试两边的电压为或者一侧的电压来计算出电阻,通过此方法来判断碳滑板的粘结部分的导电情况和碳滑板的导电率。二、技术指标:1、输入电压:AC 220V2、额定功率:2KW3、测试电阻量程:10μΩ---100Ω(有效值)4、恒流源电流:10A5、电极对数:4对6、电流电极:黄铜 内径20毫米外径35毫米 7、电压电极材质:铜镀镍8、电压电极切换方式:正面和侧面自动切换9、电极加紧方式:气动自动夹具10、电流电极与碳滑板接触:弹簧弹性加紧三、整机组成:1、10A电流:采用大功率恒流源2、电压采集:与碳滑板接触的触头采用铜合金弹性接触的探针,电压测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碳的上表面与铝托下表面之间电压为正面测量,第二部分在同一侧碳侧边与铝托侧边之间电压为侧面测量,侧面与正面切换为自动切换3、电极加紧部分:通过一对双轴气缸来加紧碳滑板,试验时4对气缸同时加紧气缸,通过切换测试电路来取测试碳滑板的电压。4、气源:设备内部内置静音气泵,设备既可以用内置气泵的气源也可由外界提供气源。5、控制显示部分:设备内部所有数据的采集和要运算通过原装西门子PLC实现,并通过台式电脑实现数据的传输与显示。四、操作前准备:1、设备连接准备:1)设备通电:主机供电为AC 220V/50Hz功率2KW;主机供电电源线是一根带有16A插头的线缆,需要准备一根带有16A插孔的插排;合上设备右侧下面的总电源开关并按下设备左上方的电源按钮,如果电源指示灯亮起则证明设备内部已经通上电,如果没有亮起需要排查后再进行试验。2)打开电脑:电脑安装在设备内部,电脑主机开机按钮在显示器下方。3)气压表:观察气压表的气压范围是否在0.6mpa—0.8mpa,如果气压不在要等气压上升到该范围后才能开始试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气压范围。2、试验前准备1)检查设备安放是否有晃动,如果有调整设备地脚使其无明显晃动。2)打开电脑,并打开试验控制软件3)准备好碳滑板,并更换好适合该碳滑板固定块。4)调整升降台高度使其能顶到碳滑板下方以此来稳固碳滑板的位置。五、设备硬件功能介绍1)测试中:当设备处于测试中该指示灯会亮起2)故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该指示灯会亮起3)压力调节:调节供给气缸的气体压力4)吸合/释放:对应气缸的打开和关闭5)气体压力:实时显示供给气缸的气体压力6)电源(按钮):按下后设备内部通上电源7)电源(指示灯):当该指示灯亮起证明设备内部已经通上电源8)右侧USB插座:该USB插座和电脑主机相连
    留言咨询
  • 冠测仪器碳滑板电阻磨损试验机 GCGEST123一、概述设备用于测试碳滑板碳和铝托的电阻的情况。在碳的上表面和铝托的下表面上接通10A的恒定电流测试两边的电压为或者一侧的电压来计算出电阻,通过此方法来判断碳滑板的粘结部分的导电情况和碳滑板的导电率。二、技术指标:1、输入电压:AC 220V2、额定功率:2KW3、测试电阻量程:10μΩ---100Ω(有效值)4、恒流源电流:10A5、电极对数:4对6、电流电极:黄铜 内径20毫米外径35毫米 7、电压电极材质:铜镀镍8、电压电极切换方式:正面和侧面自动切换9、电极加紧方式:气动自动夹具10、电流电极与碳滑板接触:弹簧弹性加紧三、整机组成:1、10A电流:采用大功率恒流源2、电压采集:与碳滑板接触的触头采用铜合金弹性接触的探针,电压测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碳的上表面与铝托下表面之间电压为正面测量,第二部分在同一侧碳侧边与铝托侧边之间电压为侧面测量,侧面与正面切换为自动切换3、电极加紧部分:通过一对双轴气缸来加紧碳滑板,试验时4对气缸同时加紧气缸,通过切换测试电路来取测试碳滑板的电压。4、气源:设备内部内置静音气泵,设备既可以用内置气泵的气源也可由外界提供气源。5、控制显示部分:设备内部所有数据的采集和要运算通过原装西门子PLC实现,并通过台式电脑实现数据的传输与显示。四、操作前准备:1、设备连接准备:1)设备通电:主机供电为AC 220V/50Hz功率2KW;主机供电电源线是一根带有16A插头的线缆,需要准备一根带有16A插孔的插排;合上设备右侧下面的总电源开关并按下设备左上方的电源按钮,如果电源指示灯亮起则证明设备内部已经通上电,如果没有亮起需要排查后再进行试验。2)打开电脑:电脑安装在设备内部,电脑主机开机按钮在显示器下方。3)气压表:观察气压表的气压范围是否在0.6mpa—0.8mpa,如果气压不在要等气压上升到该范围后才能开始试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气压范围。2、试验前准备1)检查设备安放是否有晃动,如果有调整设备地脚使其无明显晃动。2)打开电脑,并打开试验控制软件3)准备好碳滑板,并更换好适合该碳滑板固定块。4)调整升降台高度使其能顶到碳滑板下方以此来稳固碳滑板的位置。五、设备硬件功能介绍1)测试中:当设备处于测试中该指示灯会亮起2)故障: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该指示灯会亮起3)压力调节:调节供给气缸的气体压力4)吸合/释放:对应气缸的打开和关闭5)气体压力:实时显示供给气缸的气体压力6)电源(按钮):按下后设备内部通上电源7)电源(指示灯):当该指示灯亮起证明设备内部已经通上电源8)右侧USB插座:该USB插座和电脑主机相连
    留言咨询

划格板相关的资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明晰,涉及四大板块38个专项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图谱日渐明晰。截至目前,今年重点研发计划共计立项640项,429家单位共获得127亿元国拨经费的资助,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以及基础研究四大板块的38个专项。其中,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合计投入近90亿元,占总经费的7成。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成为目前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新能源汽车项目则受到“青睐”。/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专家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农林科技、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整体来看,今年立项项目呈现周期短、单项资金强度变小的特点。“由于‘十三五’已经进入中期,距离‘十四五’只有两年时间,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执行周期都不足5年,以3-4年为主。项目的经费强度也相应地由2016年的2400万元/项降低到2018年的2000万元/项。”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表示。/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具体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018年度在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两大板块分别投入50亿元和40亿元经费,占2018年度总经费的40%和30%。而农业板块投入保持稳定,2018年农林科技新批项目近100项,经费20亿元。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新增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和“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两个专项,预计安排10亿元的经费。/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百姓生活健康等方面项目目前依旧是投资重点。”李红军博士表示。“例如,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本年度资助了55个项目、12.866亿元的经费,在所有专项中拔得头筹。政府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8年获得10亿元的经费资助,主要投向了电池、电机研究。”李红军分析称。/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另外,从科研经费分配对象来看,127亿元国拨经费分配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公司。其中,公司偏重重大高新技术,科研机构和高校则以社会发展和基础研究为主,这一特点基本将贯穿整个“十三五”期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时,民营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今年来看,前三者项目和经费的比重约为4:4:2。项目在科研实力强的单位集中度较高,例如中国科学院系统共获得380余项、90亿元的经费,清华大学则是高校中的翘楚,三年共获得80余项、18亿元的经费,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从事轨道交通的研究,三年共获得11项、15亿元的“大单”。但是在获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应进一步增加基础研究和农林科技的投入和项目设置,因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是理论创新的关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农林科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十分关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其投入,民营企业也应进一步介入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科研计划改革不断推进,继续简政放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了包括预申报、预评审、答辩、上报等各个环节全流程痕迹管理以及公示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为科技界创造一个良好干净的氛围。2018年10月份,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项目组织部门和专业管理机构需落实中央放管服精神,进一步简化项目立项、过程管理中的各项程序。科研工作者可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聘请科研财务助理,将自己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自身、课题组成员以及学生的科研诚信建设,避免出现假实验、假数据、假结果、假论文。”李红军表示。/p
  • 一个在实验室搬砖的人,为什么需要诗歌、音乐和绘画?
    p  本文作者 乔纳· 雷尔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神经科学。大学时曾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学家埃里克· 坎德尔的实验室工作过。负责过《连线》、《科学美国人》Mind Matter博客、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广播实验室(Radiolab)的编辑工作,曾为《纽约客》、《自然》、《种子》、《华盛顿邮报》以及《波士顿环球报》撰过稿。他自己的博客Frontal Cortex也受到极高的赞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58d3ae17-e0ff-4388-a69c-482e985c0067.jpg" title="图1.png" width="600" height="395"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95px "//pp  strong黑孔雀,1950/strong/ppstrong  亚历山大· 考尔德/strong/pp  这个动态雕塑是用艺术表现大脑特定区域功能的生动实例,考尔德的这个作品艺术化地预见了一个叫做V5的脑区中的细胞的生理功能。V5区的细胞对于动作和方向有特异性的反应。从远处看,这个动态雕塑的各个部分像大小不同的静止的点,然而当雕塑动起来时,雕塑的每个部分只能引起V5区内一类神经细胞的反应,因为这些神经细胞只对雕塑的这个部分的运动方向敏感。——塞米尔?赛琪(Semir Zeki),神经学家,伦敦大学学院 & #169 Christie’s Images/Corbis/pp  上世纪20年代早期,尼尔斯· 玻尔(丹麦物理学家,因对于原子结构与旧量子论的研究做出的基础性贡献而荣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在就物质的结构问题苦思不已。之前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的内部结构应该就像一个微型的太阳系,原子核是太阳,电子像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转。这就是关于原子结构的经典理论。/pp  但那时,玻尔已经开始研究电子辐射,他认为只有一个新的模型才能解释他的发现。电子的活动看起来与经典理论格格不入。正如玻尔所言:“到原子这个级别时,只能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了。”一般的文字已无法描述他的数据。/pp  玻尔一直痴迷于立体派画作。历史学家亚瑟· 米勒(美国剧作家,玛丽莲· 梦露的第三任丈夫。他以剧作《推销员之死》、《熔炉》而闻名)曾回忆道,玻尔的书房里摆满了抽象静物画,他还乐于向访客阐释他对这种艺术的理解。对于玻尔来说,立体派的魅力在于它将物质的确定性击个粉碎,向人们展示出万事万物中包含的裂隙,让物质的实体性变成一种超现实的暧昧不明。/pp  玻尔非凡的洞察力在于,他相信看不见的电子的世界实际上是立体派的。1923年的时候,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因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以及他对量子理论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证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玻尔坚称,电子所具有的形态取决于人类如何观察它们。也就是说,电子和想象中的“迷你行星”完全不同,它们更像一把被毕加索解构了的吉他,一团由画笔勾勒出的朦胧不明之物,只有在你盯着它看时才能赋予它意义。/pp  一般人很难想象抽象艺术作品能够影响科学史,立体派艺术看起来和现代物理学毫无关系。当我们想到科学过程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些特定的词语,比如客观性、实验、事实等。科学论文常常使用被动语态,这让我们觉得科学描绘的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完美镜像。然而,绘画作品可以非常深刻,但它们往往都不刻画真实的事物。/pp  以上观点将科学看作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尺,这实际上基于一条未予明说的假设:艺术总是随着时尚潮流循环往复,科学知识则不断线性递增。人们认为科学史的发展应该遵循一条简单的等式,即时间+数据=掌握知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科学能解决所有的事。/pp  但是科学的实际历程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对“真实”知道的越多(比如量子力学还有神经起源),“真实”的悖论就越发明显。正如小说家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俄裔美国作家,同时也是文体家、批评家、翻译家、诗人、以及鳞翅目昆虫学家,《洛丽塔》的作者)所言,“一个人科学做得越好,就越发觉得科学玄之又玄。”/pp  我们可以看看物理学史。物理学家曾不止一次认为他们搞清了宇宙是怎么回事。他们总以为,除了一些模糊的细节以外,宇宙的基本结构已经一清二楚了。然而相对论的横空出世将这种天真幻想一举粉碎,从本质上改变了经典理论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接着,海森堡测不准定律出现,量子物理超现实一般地揭开自己的面纱。弦理论学家开始尝试调和从未如此南辕北辙的理论学派,还提出了11维理论。科学家还是搞不懂暗物质。现代物理学家对宇宙增加了这么多了解,但还是有太多搞不明白的地方。最终,一些科学家公开地表示了自我怀疑:人类是否真的有理解宇宙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dd550949-c54b-4e84-9f3c-a2b27ebfbb3e.jpg" title="图2.png" width="600" height="37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70px "//pp strong D小调第七交响曲,Op.70,1885/strong/ppstrong  安东宁· 德沃夏克(ANTONÍ N DVO?Á K)/strong/pp  大脑额叶的某个叫布罗德曼44区(Brodmann Area 47)的地方,专门预测口语、符号语言和音乐中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当预测符合实际时,神经回路就得到奖励和加强 当预测与实际不符时,另一个叫做前扣带回的脑区就被激活,并接手处理与预期不符的事件。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的尾章,就是对神经回路如管弦乐一般的精妙配合进行艺术探索的佳作。部伟大作品的尾声将听众已经习惯的音乐片段的顺序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让我们既感受惊讶,又享受到了神经系统的奖赏。而在下一次听到类似音乐的时候,我们就会从片段式的记忆中提取这些感知。——丹尼尔?列维丁,神经科学家,麦吉尔大学/pp  我们再来看一看神经科学。仅仅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关于“搭桥原理”(the bridging principle)的各式假说。“搭桥原理”是解释神经活动如何创造出“意识”的主观体验的神经事件。他们提出了不同种类的“桥”,从大脑皮层的40赫兹振荡,到微管中的量子相干性,不一而足。这些据称就是能将大脑之“水”酿造成意识之“酒”的生物过程。/pp  然而现在,再也没有人探讨这种所谓的“搭桥原理”了。尽管神经科学在对大脑细节的研究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发现我们不过是由一些激酶和突触的化学活动构成的奇怪回路而已,这些进展却让一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忽视:我们并不能体验到细胞层面的生理细节。真相总是充满讽刺:只有一个现实是科学无法再分解的,那就是我们唯一所知的现实。/pp  现代科学的瓶颈在于,我们无法将所有事情统一起来,产生一个普适的理论。我们的未知之物并没有减少很多,在很多情况下反而增加了。最基础的科学被奥秘所笼罩。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答案,而是我们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pp  许多基础科学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物理和神经科学。物理学家研究“现实”的基本构造,即那些定义我们的物质世界的看不见的定律和粒子。神经科学家们研究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为了研究人这种动物,他们将大脑层层剖析。这两种科学向最古老也是最宏大的谜团发出了追问:到底何为万物?我们到底是谁?/pp  在我们揭开谜底之前,科学必须摆脱现有的桎梏。该怎么做呢?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科学需要艺术。我们在实证过程中,需要给艺术家留出一席之地,我们需要重新发现玻尔在立体派绘画中看到的东西。目前科学遇到的限制很明显地说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割裂,不仅是一个会让鸡尾酒会上的聊天冷场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实用主义的问题,一个会让科学止步不前的问题。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终极问题的答案,就必须要在科学和艺术间搭起一座桥梁。通过倾听艺术的智慧,科学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而这恰恰是科学进步之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b7d492c9-7c26-46ab-a628-155ee7c81bcc.jpg" title="图3.png"//pp  strong相对论,1953/strong/ppstrong  莫里茨· 埃舍尔/strong/pp  我相信,理解世界与观察世界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人眼的视错觉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是对人脑的认知错觉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最精致譬喻。当你第一次看到埃舍尔的《相对论》这幅画时,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当你细看时,你会突然意识到你看到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幅画的每一个部分都是自洽的,然而它们拼凑起来却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整体。埃舍尔的作品展示的是,我们的大脑能对我们实施高明的骗术——即被我们叫做“现实”的神经魔术秀。——丹尼尔?吉伯(Daniel Gilbert),心理学家,哈佛大学 & #169 2007 The M.C. Escher Company-Holland./pp  自20世纪初登台以来,神经科学成功地做到了与大脑“密不可分”。科学家将我们的知觉还原为一系列独立的神经回路。他们采集了正在“思考”的大脑皮层的图像,计算离子通道的形状,将其拆解到亚原子层面。/pp  虽然我们搜集了这么多关于“物质”的知识,但我们对这些“物质”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却几乎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突触,却不了解自己。实际上,还原论的逻辑暗示,自我意识只是一种精巧的错觉,只是额叶皮层发射神经电信号时附带的反应。机器并没有灵魂,有的只是机械震动。你的大脑包含一千亿个带电细胞,但是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你,也对你一无所知。实际上,你根本不存在。大脑只是物质的无穷回归而已,可以还原成一堆冰冷的物理定律。/pp  这种“还原法”的问题在于,它拒绝承认的,恰恰是它应该解决的那个谜。神经科学非常擅长自下而上地拆解人的思维,但剖析自我意识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正如小说家理查德?鲍威尔斯(当代美国小说家,创作主题常关照现代科技产生的影响)所言,“如果我们只是通过突触来认识世界,那么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突触的呢?”神经科学的吊诡之处在于,它惊人的进步恰恰暴露了其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即还原论并不能解释意识的出现。人类的许多体验无法用神经科学的现有方法解释。/pp  人类体验的世界就是艺术的世界。小说家、画家和诗人所采撷的瞬间无法被简化、被解剖、或是能被一个科学术语缩略词的活动所表征。艺术家努力捕捉的是生命的原貌。正如弗吉尼亚· 伍尔夫(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奥兰多》等)所言,小说家的任务是“体察平凡的一天中的某条一闪而过的平凡的思想& #823(追溯)看上去无关而支离破碎的表象下的模式,这是每幅画面或每个事件给意识留下的痕迹的模式。”她试图用内心的语言来描述意识。/pp  神经科学还没能领会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来的好处。它所采用的还原论方法不会将“我”置于观察的中心。它还在苦苦思索“感质”(quale,一个描述所有感官现象的哲学用词。最早由20世纪初的美国哲学家Clarence Irving Lewis提出)的问题。像伍尔夫这样的艺术家已经研究了“涌现现象”(emergent phenomena,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由简单的构成单元间的互动所造成的复杂现象,为复杂系统重要特征)好几个世纪了,并且收集了大量关于意识之谜的知识。他们构造出了关于人类意识的优美模型,这些模型将生活中的细节精炼成散文和故事情节,成功地表现出人类体验的风貌。这就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而这些作品之所以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是因为它们抓住了“真实”的某个层面,而这却是还原论所欠缺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cc1abafc-df62-4e2e-b1d5-70eee65b6020.jpg" title="图4.png"//pp  strong《岩间圣母》中的天使头像习作,1483年左右/strong/ppstrong  列奥纳多· 达· 芬奇/strong/pp  对我来说,这幅铅笔素描习作是证明科学与艺术相互呼应的绝妙例证。科学和艺术都力求通过简单而经济的方式,来代表与表达某一个对象的内在真实。我创作的等式和图表并不比达芬奇笔下的这位女性更为真实。他的这幅画让我们知道画家能够挣脱画笔的限制而到达的境界。寥寥几笔,这位仙子仿佛要脱纸而出,直视你的灵魂。为了抓住宇宙的本质,我必不能将我的等式和现实混为一谈,自然的真理会从我的等式中升华,从数学中脱壳而出变为有血有肉的生命。——克利福德?约翰逊(Clifford Johnson),物理学家,南加州大学 & #169 Alinari Archives/Corbis/pp  神经科学家如果认真地研究这些艺术创作,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想要解析的事物的整体特征。在你解构什么东西前,最好知道它是怎么整合起来的。从这点上讲,艺术为科学提供了一个蕴藏丰富的数据库,科学从中得以窥见它的盲区。如果神经科学想要了解一些脑皮层术语之外的东西——发现意识的神经连结、发现自我的起源,或者找到主观性存在的细胞,那就必须对于这些高级精神事件有一套深刻的理解,现今的科学方法无法突破这一限制。/pp  神经科学需要新的方法,那种并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能够对精神进行复杂表征的方法。有时候,整体还是用整体的方式来理解比较好。威廉· 詹姆士(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之父)再次首先意识到了这点。在他那本发表于1890年的巨著《心理学原理》的前八章中,他描述了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做研究的实验心理学家的心理。然而到了第九章他笔锋一转,用了“意识流”这个名字来起标题,还“警告”读者:“我们现在开始从心灵内部来研究心理。”/pp  通过这句像现代派小说一样极端的简句,詹姆士试图转换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管他知觉也好,突触也好,他不承认任何将精神拆分为基本单元的科学方法。他认为这些科学方法是还原论的,忽视了真正的现实。/pp  然而现代科学并没有沿着詹姆士指引的路走下去。在《心理学原理》发表之后,“新心理学”诞生了。这个严密的学派并不接受詹姆士的含糊其辞的描述,而是要将一切无法被测量的东西从心理学中清除出去。比如,对于体验的研究就从实验室中消失了。/pp  但艺术家们依然用他们的方式来演绎复杂的意识。他们从不因为“体验”这个东西难以表述而回避它。他们一头扎入意识的茫茫大海。在这方面,没有人做得比詹姆斯· 乔伊斯(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以及《芬尼根的守灵夜》)更好了。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试图把握意识的现在时态。小说并不是通过作者的“上帝视角”,而是通过那些角色“本人”的视角来撰写的。在布鲁姆、史蒂芬还有茉莉(布鲁姆、史蒂芬还有茉莉均为《尤利西斯》中的人物)思考美与死、床上的鸡蛋、还有数字八的时候,我们就在无声地偷听他们的内心自白。用乔伊斯的话来说,这就是“思想的浓汤”,注上标点前的心灵,写在纸上的意识流。《尤利西斯》可以说接过了威廉· 詹姆士的衣钵。/pp  同样地,痴迷于鸦片的塞缪尔· 泰勒· 柯勒律治(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一举成名)早在大脑科学出现前就写下了探讨“思考过程中心灵的自我体验”的诗作。或者拿视觉艺术来说吧,神经科学家塞米尔?赛琪曾经写道:“艺术家(画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神经科学家,他们用他们自己独有的方式来研究大脑。”莫奈的《干草垛》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就在于他对色彩的感知有着独到的理解。波洛克的滴画之所以让我们产生共鸣,是因为它们激活了视觉皮层的一些特定回路。这些画家从相反的角度操纵了大脑,他们发现了能够吸引眼球的视觉规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c181a68f-4f3c-4e56-bc90-0262aa83aacb.jpg" title="图5.png"//pp strong 8号作品,1939-1942/strong/ppstrong  皮特· 蒙德里安/strong/pp  蒙德里安在研究“关于形状的永恒真理”时,直线成为了他的个人标签。他相信直线是所有形状的基本成分。许多年后,生理学家发现了“方向选择性细胞”,那是对直线有选择性反应的细胞,并被认为是形状知觉的基石。当图像与偏好朝向越来越远时,方向选择性细胞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 当图像与偏好朝向正交时,细胞反应完全消失。——塞米尔?赛琪,神经学家,伦敦大学学院 & #169 Kimbell Art Museum/Corbis/pp  当然了,科学对于以上论点的标准反应是:艺术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太混乱、太不精确了 美学不代表真理,莫奈只是运气好 小说是虚构的,是实证的对立面。如果艺术不能被画成散点图或者压缩成变量的话,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混乱性不正是人类精神的本质吗?我们的内在体验不就是充斥着跳跃性、非逻辑性和无法言说的感觉吗?从这点上说,小说的杂陈性和绘画的抽象性就像一面能反射出我们自己镜子。正如诗评人蓝道· 杰瑞所言,“正是艺术中的矛盾,而非逻辑的、有条理的归纳才能象征我们,我们的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充满着矛盾。”/pp  任何关于精神的科学模型都不完备,除非它包括了精神中无法被还原的东西。科学当然应该遵从严格的方法论,依赖实验数据和可检验性,但是科学也可以通过额外的“输入”受益。艺术家们带有艺术特色的假设可以启发重要的科学问题。如果科学不能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大脑,科学理论就会和我们对自身的观感脱节。/pp  神经科学自然认为它并没有内在的局限。有一天,会有科学家能够解释人类意识的问题 搭桥原理终会被解答 人类最后会发现,体验问题只是另一个物质问题——这样的科学乐观主义可能是对的,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在这儿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如此乐观。艾弗拉姆· 诺姆· 乔姆斯基(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认知学家、逻辑学家、政治评论家。他的生成语法为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曾说,“极有可能某人会猜测,我们从小说中学到的人类生活和个性会比科学心理学中学到的要多。”不管怎么说,想要解开被大卫· 查默斯(澳大利亚哲学家、认知学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称为“最难解的意识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科学方法,一种能够汲取艺术中的智慧的方法。从一方面讲,我们是能创造梦境“东西” 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只不过是一团“东西”。如果把科学或艺术分开来看,任何一个都无法解决意识的问题,因为真相是多样的。/pp  乍看之下,物理和艺术的距离似乎特别遥远。物理理论是从晦涩的等式和超级超导对撞机的亚原子残骸中提炼出来的。物理理论坚持认为,我们对于现实的直觉实际上是错的,是感觉虚构出来的。艺术家依赖于想象,而现代物理学则超越了想象。就像《哈姆雷特》表达的那样,天底下的东西(暗物质、夸克、黑洞)是无法想象的。如此奇特的宇宙只能被发现,不能被想象。/pp  但是物理学的超现实本质正是艺术家能帮得上忙的地方。科学的确已经发展到人类无法理解的地步了。正如理查德· 费曼(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所言,“与小说家不同,我们的想象力已经文思枯竭,别说去想象不存在的东西了,就连去理解存在的东西都十分困难。”这就是不能理解两位数维度的弦理论,或是平行宇宙可能性的人类心理的赤裸裸的写照。我们的心智是在一个简单的世界中演化出来的,物质是确定的,时间是向前流动的,世界只有三个维度。而当我们进入与生俱来的直觉之外的领域时,隐喻就变成了救星。这就是现代物理的讽刺所在:一方面人类探寻真相的最根本的形式,另一方面,除了它们的数学表达式以外,人类无法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我们理解宇宙的方式只有类比。/pp  因此,物理的历史充满了隐喻的跃进。爱因斯坦在思考运行中的列车时顿悟了相对论。亚瑟· 爱丁顿(英国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是第一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将宇宙的膨胀比喻为一个充气的气球。詹姆斯· 克拉克· 麦克斯韦(苏格兰数学物理学家。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实现了物理学自艾萨克· 牛顿后的第二次统一)将磁场看作是空间中的小漩涡,并把它们叫做“涡流”。宇宙大爆炸就像是宇宙中的鞭炮。而被困在宇宙“炼狱”中的薛定谔的猫则阐明了量子力学的悖论。而且,似乎没有软管就很难理解弦理论。/pp  这些科学明喻似乎过分简单了,但是它们的意义非常深远。物理学家、小说家阿兰· 莱特曼(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授,畅销书《爱因斯坦的梦》的作者)写道:“科学中的隐喻不仅仅有教育功能,还能启发科学发现。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就算文字和等式不会有超出字面的引申意义,不去进行物理类比,不在心中画图,不去想象弹跳的球和摇摆的钟摆是不可能的。”隐喻的力量在于它能让科学家具体地想象抽象概念,去理解数学等式之外的含义。总之,我们所知的世界规定了我们思想的世界。/pp  但是一味依赖隐喻也有风险,因为任何隐喻都不完美。如托马斯· 品钦(美国作家,以晦涩复杂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著称,几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所言,“隐喻既可以把你推近真相,也可以把你推近谎言,取决于你在什么位置。”宇宙的弦或许像一根软管,但它毕竟不是。宇宙也不是气球。当我们把日常语言与理论挂钩时,等式的纯洁性就被玷污了。用类比的方式来思考就如同行走在一条叫“正确性”的钢丝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66ba5755-c2e7-45b4-b589-073f0c13730b.jpg" title="图6.png"//pp strong 街上的夫妇,1887/strong/ppstrong  查尔斯· 安格朗/strong/pp  人类的两眼在水平方向上存在视距偏差。视觉系统利用这点来计算景深。当眼睛盯住一个物体的时候,它的图像在每个视网膜上的位置是一样的。包含许多相似物体的视域会在双眼中留下相似的图像。这些图像有时能被双眼正确匹配,那么人就会看到扁平的画面 有时某只眼中的图像在另一只眼中被错配,那么人就会看到景深不同的画面。我认为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时期的艺术家搞明白了这点。他们称能够通过营造假的立体视线索来画出空气,这就是一种操纵景深知觉的手法。因此当你用双眼而非单眼观看安格朗的画作时,它们看上去就像是立体的。——玛格丽特?利文斯敦,神经科学家,哈佛大学 & #169 The Bridgeman Art Library/Getty Images/pp  这就是现代物理需要艺术的原因。一旦我们认可了隐喻对科学的重要性,就可以思考如何让这些隐喻变得更好。诗人当然是隐喻高手,他们的艺术力量在于饱含着意象的格律。含糊的感受被他们变成了贴切的形象。20世纪的许多伟大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费曼、玻尔等,都以思维的浪漫性著称,而这并不是巧合。这些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借用他们的隐喻本事来参透别人参不透的东西,所以铁路成了相对论的隐喻,水滴成了原子核的隐喻。诗人可以加速科学进程,帮助科学家将隐喻更新换代。或许我们可以发明比软管更好的隐喻。或许一个明喻就能够解开暗物质之谜。正如弦理论学家布莱恩· 葛林(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宇宙的琴弦》的作者)所写,艺术能够“撼动我们的感官,让它明白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倒逼科学想象力的进步。/pp  但是还有一种方法能够让艺术家为宇宙对话带来新鲜元素——他们可以让科学隐喻变得有血有肉。如果一个抽象的等式能够变成实物的话,物理学家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数学的意义。拿里查· 塞拉(美国的极简主义雕塑家和录影艺术家,以用金属板组合而成的大型作品闻名)的雕塑来说吧。他的金属迷宫让我们能够亲身参与到物理理论中,让我们可以用全新的方式来想象时空的曼妙曲线。而立体主义中破碎的图形也起到了同样的功能,它们和当时的前沿物理之间产生了卓有成效的对话。毕加索虽然看不懂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等式,但却决意用他的画作来展现关于时空的新思潮。一个世纪后,物理学家还在引用他的支离破碎的静物画来象征现代物理学。抽象艺术让我们对那些费解的思想多少有了些理解。/pp  现在是时候让科学和艺术间的对话变成科学方法的标准配置了。我们的大学可以开设“面向物理学家的诗歌”课。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延伸,让科学隐喻超越隐喻的限制也是很有必要的。艺术画廊应摆满能让人联想起令人错愕的弦理论、还有EPR佯谬(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佯谬,以佯谬的形式,针对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而提出的早期重要批评)的作品。所有的理论物理系都应该请一个常驻艺术家。对普通人来说,现代物理看上去总是太飘渺、太不切实际,它的假设看上去太离奇以至于毫无意义。而艺术则可将物理拉回我们感官所熟知的世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noimg/c595bb94-c538-443f-8b3f-41da865d636c.jpg" title="图7.png"//pp strong 悲剧,1903/strong/ppstrong  巴勃罗· 毕加索/strong/pp  长久以来,艺术家就知道色彩和光影是两回事。景深(三维)知觉、运动知觉以及空间组织都是由视觉系统中的子系统来分别控制的。而这三个系统都是“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灰。它们是视觉系统中比较原始的部分。在缺乏明暗对比的情况下,一个人是无法分辨景深或者动作的。人们能够看到毕加索的《悲剧》这幅作品的景深的原因是,这幅画除了用色独具匠心之外,明暗也恰到好处。——玛格丽特?利文斯敦,神经科学家,哈佛大学 & #169 Francis G. Mayer/Corbis/pp  艺术家的反馈也可以让神经科学受益。小说家能够在他们的作品中模拟关于意识的最新理论。如果某个理论无法让角色变得生动,那么这个理论就行不通。(比如,伍尔夫就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早期批评家之一。她批评他的理论把“活生生的人物变成了医学案例”。)画家可以探索最新的视觉皮层理论。舞蹈家可以帮科学家搞清楚身体和情绪之间的联系。通过聆听艺术的智慧,科学和艺术之间可以产生对话,科学甚至可以变成艺术的一支。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艺术对科学理论和想法的诠释,科学可以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自身。/pp  创造了“二元文化”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的小说家查尔斯· 珀西· 斯诺,提出一个解决科学艺术之间分歧的简单方法。他认为,我们需要“第三种文化”,它能够打破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障碍”。如果能让作家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科学家阅读莎士比亚,那么双方都会从中受益。/pp  现在就有一种这样的第三种文化,但是它和斯诺的构想不一样。斯诺认为第三种文化应基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对话,而现实中的第三种文化却完全变为科学家对公众的演说。如第三种文化奠基者约翰· 布罗克曼所言,“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已变成‘公众文化’& #823科学只是新闻而已。”当然,摆脱媒体,直接向公众诠释数据的科学家是值得褒扬的。构成第三种文化的许多科学家增长了公众对前沿科学的理解。从达尔文到葛林,从史迪芬· 平克(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著有多部畅销科普书籍)到爱德华· 奥斯本· 威尔森(美国昆虫学家和生物学家。以他对生态学、进化论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而闻名),这些科学家不仅科研做得好,还能写出漂亮的散文。他们给了我们许多启示。/pp  但是科学和艺术之间如何合作呢?我们是否准备永远生活在这种文化断层中?如果我们想要统一人类知识的话,就必须先搞一场新运动,这运动必须超越科学和艺术的界限,将两者联系起来。而这场运动的前提(可能是第四种文化)就是科学和艺术无法独立存在。这场运动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正反馈回路,让科学和艺术不断相互促进。科学和艺术不应互相排挤、互相忽视、或者选择性地互相关注,而应对对方起到切实的影响。如此一来,旧世界的智力隔阂就会消失 神经科学会收获新工具,用以解决棘手的意识问题 现代物理则能够优化它的隐喻系统。艺术将会变成科学灵感的泉源。/pp  这场运动能让我们对真理有更广泛的理解。目前,科学被认为是真理的唯一来源。但是那些不能用缩略词还有等式表达的东西却被轻视,被看作是华而不实的虚构作品、科学事实的对立面。/pp  但是科学无法独自解决它提出的宏大问题。通过将两者融合,我们能够通过实用性而非出处来评价我们的知识。这篇小说/实验/诗篇告诉了我们关于自身的什么道理?它是如何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宇宙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处理的是什么样的难题,它解决了吗?如果我们的心胸足够开阔,那么就能够发现诗歌和画作都能推动实验和理论的进步。艺术会让科学变得更好。/pp  但在这之前,科学和艺术必须纠正一些坏习惯。首先,人文学科必须与科学真诚协作。亨利· 詹姆斯(作家,哥哥是知名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曾将作家视为能包容一切的人。艺术家必须听从这种建议,不要忽略科学对现实的激动人心的刻画。/pp  同时,科学必须意识到,它描绘的现实并不是唯一的。没有任何一种知识能够独断专行。如卡尔· 波普尔(哲学家,美国哲学家巴特利称为“哲学史上第一个非证成批判主义哲学”)所说:“我们必须要摒弃‘知识有终极来源’的想法。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知识都带有人的特征,都掺杂着人类的错误、偏见、梦想和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追寻真理,即使真理遥不可及。”人类对于科学真理的探索源远流长、荆棘满路却永不止步。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终极问题——我们是谁,何为万物——的答案,科学和艺术都是必不可少,相辅相成的。/pp  原文链接:/pp  a href="http://seedmagazine.com/content/article/the_future_of_science_is_art/" _src="http://seedmagazine.com/content/article/the_future_of_science_is_art/"http://seedmagazine.com/content/article/the_future_of_science_is_art//a/p
  • 华大基因“百元破板”,封板连收19个涨停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timg.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a0cda8c6-8448-49c0-bde2-e483065ce259.jpg"//pp  备受关注的基因测序行业第一股华大基因7月14日上市,首日涨44%后,而后已连续17个交易日涨停;8月9日,华大基因首次打开一字板,共收获了18个“一字板”。/pp  不过,在8月9日一度打开“一字板”不久后再次封停,收于109.18元,上涨10.01%,总市值达437亿元,股价约为发行价13.64元的8倍。/ppstrong  投资机构获丰厚回报/strong/pp  作为基因测序行业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在A股市场颇具特色,上市以来颇受追捧。/pp  2014年5月,华大基因开始引入外部机构投资者,两年时间共有40多家机构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入股,其中包括中国人寿(601628)、上海云锋、华夏人寿、深创投等知名机构均在列,投资总额高达数十亿元。/pp  如今,华大基因连续19个涨停板,股价破百,市值超过400亿元,让这些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pp  除此之外,在新股申购中,中签“华大基因”的股民更是获利颇丰,按照109.18元收盘价,每股将获利95.54元,一签500股,共计获利47770元。/ppstrong  成3个月来最赚钱新股/strong/pp  如上文所述,由于华大基因上市后连板数量较多,如果按照109.18元收盘价计算,中一签华大基因的盈利将可达47140元,创下了今年5月以来上市新股的新高。/pp  据悉,今年5月份以来上市且已开板的新股有104只,平均盈利已降至1.73万元。其中一签盈利超过4万元的只有2只,华大基因和金牌厨柜,后者盈利为4.01万元。/pp  此外, 5月以来上市的104只新股连续一字板平均数为7.7个,其中连续一字板数量超过10个的仅16只。华大基因上市后连续一字板数量高达18个,这一数量亦为5月以来上市新股中最高。/ppstrong  股价已超券商给予的最高目标价/strong/pp  据统计,自华大基因IPO过会以来,已有超过14家券商机构发布了研报。/pp  中银国际、国信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财通证券、上海证券、华创证券、长城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10家等券商给予了2017年合理目标价。西南证券研报认为其股价区间为70.8-94.4元/股,上海证券认为其股价合理估值区间为46.35-55.62元/股,华创证券认为其股价合理估值区间为57元-62元/股 海通证券认为其股价合理估值区间为74.90元-85.60元/股。/pp  因此,有专业的投资者表示,由于大多数券商认为预测43元一70元左右,超过70元进入高风险区域,不要听信媒体吹捧,小心成为下一个" 乐视网" 与" 中石油" 。/ppstrong  离不开基因测序行业市场的爆发/strong/pp  天风证券表示,华大基因的受捧离不开近年来基因测序行业市场的爆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因测序市场规范化,中国测序市场增速明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2016年约为54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至25%,位居全球前列。/pp  备注:本文内容综合自证券时报、同花顺、中金在线等。/pp /p

划格板相关的方案

划格板相关的资料

划格板相关的试剂

划格板相关的论坛

  • 9个公司的验证主计划-总有一个模版适合你的公司!

    9个公司的验证主计划-总有一个模版适合你的公司!

    9个公司的验证主计划-总有一个模版适合你的公司!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207_380793_1626679_3.jpg验证主计划之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211750.shtm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7/201207311210_380794_1626679_3.jpg

划格板相关的耗材

  • 福特划格板
    美国ACT Ford Cross Hatch Panel 福特划格板This panel is used as a cross cut guide for tape adhesion per the Ford standard BI-106-1. This precision machined nickel plated steel template is used with a carbide tipped scribe tool. The template consists of two guides, one guide to produce the 3mm (1/8”) cuts and one guide to produce the diagonal cuts exactly bisecting the grid.根据FORD BI-106-1标准,这个面板是横切胶带粘接用的。它和硬质合金刀具一起使用。ACT Test Panels– Premium Grade 优等品面板 ACT TRU Panels– Utility Grade通用品面板 美国ACT克莱斯勒桔皮板 美国ACT福特桔皮板 美国ACT GM桔皮板 美国ACT PCI标准 粉末平滑性 美国ACT 福特汽车公司色卡 美国ACT GM腐蚀片 质量损失片 美国ACT GM腐蚀片支架 质量损失片支架 美国ACT Grit Trough Solution Mix 沙砾混合粉尘 美国ACT Ford Cross Hatch Panel 福特划格板 美国ACT Scribe Tool 划格刀盐雾箱腐蚀测试片、盐雾箱标准测试片、盐雾箱校准片、盐雾试验校准板、盐雾箱校准板、GMW14872腐蚀片、GMW14872测试片、GMW1487校准板、GMW1487校准片、GMW14872标准腐蚀片、ISO9227腐蚀片、ISO9227测试片、ISO9227校准板、ISO9227校准片、ISO9227标准腐蚀片、GM9540P腐蚀片、GM9540P测试片、GM9540P校准板、GM9540P校准片、GM9540P标准腐蚀片、SAEJ2334腐蚀片、SAEJ2334测试片、SAEJ2334校准板、SAEJ2334校准片、SAEJ2334标准腐蚀片、ASTM B368腐蚀片、ASTM B368测试片、ASTM B368校准板、ASTM B368校准片、ASTM B368标准腐蚀片硬质合金手持式划线器 标准测试板支架,PTI粉尘、JIS粉尘、DMT粉尘、ISO粉尘 ACT测试面板 ACT经济面板 ACT测试面板 ACT经济面板
  • G57 目镜分划板
    G57是目镜分划板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制药行业,用于筛选和分析样本中的颗粒物,检测颗粒物的分布状态。当样本颗粒直径小于50μm或者颗粒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时,G57适合做粒径大小的分析。G57分划板上的黑圆点和空心环分别代表颗粒直为10μm和25μm两种,可作为与颗粒比对的参考。此外,一个带刻度的水平比例尺也整合到其中。欢迎登陆海德公司网站或来电获取详细信息。不同的目镜其分划板内置位置稍有差别。下图给出内置于开涅尔目镜示意图:1 若选择用10×物镜,分划板上10mm长的比例尺则代表样本台上的1mm(10mm/10×=1mm);2 若待测样本长0.050mm,准备使用40×物镜,则需要选择刻度范围包含2mm(0.050mm×40×=2mm)订购信息:货号产品名称规格01A19076G57,maceutical PSA Pattern,19mm个01A21076G57,his pattern may require a calibration factor,21mm个01A23076G57,if10xobjective is not used,23mm个01A24076G57,Specify diameter on all orders, 24mm个01A26076G57,Specify diameter on all orders, 26mm个01A27076G57,Specify diameter on all orders, 27mm个
  • PP隔板胶片
    PP隔板胶片采用特种优质PP原材料在一定的工艺下,根据不同性能要求,经特殊加工而成,导电纤维织网上的静电荷借助于导电纤维的微量电晕放而消电,减少静电产生,具有防腐、耐化学、耐磨擦、防静电等性能,指定为PCB生产专用的隔板胶片。PP隔板胶片在覆铜板和线路板(特别是多层板)生产过程当中,使铜箔、钢钢、基板之间隔离,确保其表面不磨擦、刮花,提高覆铜板、钢板、基板刮花率,是生产高精密度PCB不可缺少的材料。用途:PP隔板胶片专业用于防止线路板制成运输途中板面擦花,适用于线路板各个工序。常用规格:18"*24",16"*24",24"*24",21"*24"等常用厚度:0.4mm,0.45mm,0.5mm常用颜色:绿色,蓝色,红色,黄色,白色,透明色可按要求订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