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三唑类农药

仪器信息网手性三唑类农药专题为您整合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手性三唑类农药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手性三唑类农药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手性三唑类农药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手性三唑类农药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耗材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方法包
    产品特点: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方法包&mdash 用于环境样品分析 包括沃特世氨基甲酸酯专用分析柱,Oasis HLB前处理小柱,样品瓶和氨基甲酸酯标样。适用于EPA 531.2方法,这个分析方法包能帮助您简化分析工作流程,并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订货信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方法包   产品描述 货号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方法包(用于环境样品分析),包括 176001740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分析专用色谱柱 WAT035577 Oasis HLB 6cc/200mg WAT106202 经LCGC认证的样品瓶 186000307C 标准品(氨基甲酸酯农药-废水) 186004409 标准品(氨基甲酸酯农药-饮用水) 186004278 应用光盘(EPA 531.2方法)
  • 2.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柱SE-54或DB-1701 各种规格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柱SE-54或DB-1701 关键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SE-54,DB-1701, 2010年药典,北京绿百草 2010年中国药典标准: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条件: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 0.32mm× 0.25um)SE-54(或DB-1701),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00℃,理论板数按a-BHC峰计算应不低于1× 106,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中国药典一部P附录57) 需要详细的药典标准请联系北京绿百草: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 2.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柱SE-54或DB-1701
    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柱SE-54或DB-1701 关键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 SE-54,DB-1701, 2010年药典,北京绿百草 2010年中国药典标准: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色谱条件: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 0.32mm× 0.25um)SE-54(或DB-1701),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器温度300℃,理论板数按a-BHC峰计算应不低于1× 106,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中国药典一部P附录57) 需要详细的药典标准请联系北京绿百草:010-51659766. 登录网站获得更多产品信息: www.greenherbs.com.cn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仪器

  • 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产品简介: 综合农药残留检测仪,除了遵循国标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检测外,还可以针对具体农药进行分项准确检测,包含克百威、毒死蜱、异丙威、啶虫脒、氟虫腈、水胺硫磷、甲萘威、三唑磷、百草枯、甲霜灵、杀螟硫磷、百菌清-多菌灵2合1、氟虫腈-甲萘威2合1、甲基对硫磷、乙草胺、吡虫啉、多菌灵、阿维菌素、有机磷、甲草胺、涕灭威、百菌清、噻菌灵、三唑酮、氯吡脲、多效唑、氯噻啉、霜霉威、噻虫啉、辛硫磷、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5-三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除草定、烯啶虫胺、噻虫嗪、异菌脲、氟苯脲、腐霉利、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二甲戊灵、氟节甲基异柳磷、哒螨灵、噻虫胺、烯酰吗啉、嘧菌酯、氟乐灵、嘧霉胺、三唑酮/三唑醇、灭蝇胺、戊唑醇、甲拌磷、氯虫苯甲酰胺、二嗪磷、氧乐果、甲基吡啶磷、阿灭丁、双甲脒等众多杀虫剂化合物。检测方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采用酶抑制率比色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99-2003)。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试剂均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标准的要求;分项检测依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众多的每种杀虫剂进行快速准确检测。广泛应用于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农副产品等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此外还可用于果蔬茶生产基地和农贸批发销售市场现场检测,餐馆、学校、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测等。 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功能特点:1、安卓智能操作系统,采用更加高效UI交互界面,仪器具有wifi联网上传、4G联网传输、GPRS无线远传、网线连接功能,快速批量上传数据。2、智能化程度高,仪器具有自检功能:具有开机自检和调零功能,具有自动检测重复性功能。3、新一代高速热敏打印机,检测完成可自动打印或批量打印检测报告和二维码。4、仪器带有监管平台,数据可局域网和互联网数据上传,检测结果直接传至食品安全监管平台。进行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及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数据统计,检测区域食品安全长短期动态,达到食品安全问题预估、预警5、一体化主机,包含食品安全检测模块、多通道农药残留检测模块、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模块。6、一体化便携式快检设备,满足现场及流动检测使用需求,能够在同一软件下实现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并可通过同一窗口直观显示检测结果。7、双胶体金模块检测方式:轨道式自动传输扫描,检测完成后自动退出检测卡。8、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内置摄像头拍照,可显示金标卡实时图像,系统自动分析并呈现出CT坐标曲线图,CT线自动识别,无需手动调整。 9、内置强大的数据库,具有多品类多种类样品菜单功能,可灵活选择检测样品,不同的检测通道可同时检测不同的样品项目。也可在仪器上直接编辑录入样品名称、检测指标、送检单位等信息并保存进样品数据库。10、仪器内置操作视频,点击视频模块即可快速学习,是您身边的化验指导专家。11、样品处理简单省力,整体操作快速、安全、便捷。12、仪器可配置身份识别功能,通过密码或刷证件开机,防止非工作人员操作等。13、高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重复性精度,扫描式高精度光学传感器。14、仪器具有重新校准、锁定、恢复出厂设置功能。15、结果判定线可修改,对照值标定值可保存,断电不丢失数据。16、兼容市场上所有的胶体金卡,使用耗材不受限制,极大增强用户使用体验。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主要参数:1、主控芯片采用ARM Cortex-A7,RK3288/4核处理器,主频1.88Ghz,运转速度更快速,稳定性更强。2、显示方式:10英寸液晶触摸屏显示,人性化中文操作界面,读数直观、简单。3、交直流两用,直流12V供电,可连接车载电源,可配6ah大容量充电锂电池,方便户外流动测试。4、24个检测通道,可批量快速多样品检测。5、智能恒流稳压,光强自动调节与校准,长时间连续工作光源无温漂现象。6、不间断进样,连续检测7、样本编号自动累加。8、检测结果为Excel表格,连接电脑即可拷贝。9、检测结果存储容量20万条10、同时支持U盘拷贝,标准USB接口,免驱动插拔。11、检测项目可扩充,固件可升级12、仪器尺寸:43×35×19cm, 主机净重:5.2kg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技术参数; 波长配置:410nm; 抑制率显示范围:0%~100%; 抑制率测量范围:0%~100%; 透射比准确度:±1.5%; 透射比重复性:≤0.5%; 漂移:≤0.005Abs/3min; 抑制率示值误差:≤10% 抑制率重复性:≤5%农药检测仪器 农药检测设备选配功能 1)可加配语音报读功能,人性化指导操作。 2)仪器可实现自身加热功能。 3)可配置大容量锂电池。
    留言咨询
  • 综合农药残留检测仪 400-860-5168转5907
    综合农药残留检测仪除了遵循国标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检测外,还可以针对具体农药进行分项准确检测(具体分类见项目表),检测方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采用酶抑制率比色法,依据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99-2003)。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试剂均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标准的要求;分项检测依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众多的每种杀虫剂进行快速准确检测。 广泛应用于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农副产品等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此外还可用于果蔬茶生产基地和农贸批发销售市场现场检测,餐馆、学校、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测等。 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项目酶抑制率法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胶体金法克百威、毒死蜱、异丙威、啶虫脒、氟虫腈、水胺硫磷、甲萘威、三唑磷、百草枯、甲霜灵、杀螟硫磷、百菌清-多菌灵2合1、氟虫腈-甲萘威2合1、甲基对硫磷、乙草胺、吡虫啉、多菌灵、阿维菌素、有机磷、甲草胺、涕灭威、百菌清、噻菌灵、三唑酮、氯吡脲、多效唑、氯噻啉、霜霉威、噻虫啉、辛硫磷、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5-三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除草定、烯啶虫胺、噻虫嗪、异菌脲、氟苯脲、腐霉利、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二甲戊灵、氟节甲基异柳磷、哒螨灵、噻虫胺、烯酰吗啉、嘧菌酯、氟乐灵、嘧霉胺、三唑酮/三唑醇、灭蝇胺、戊唑醇、甲拌磷、氯虫苯甲酰胺、二嗪磷、氧乐果、甲基吡啶磷、阿灭丁、双甲脒等农药残留
    留言咨询
  • 一、仪器简介:多参数农药残留综合分析仪深芬仪器CSY-N2402AD多参数农药残留综合分析仪包括酶抑制率农药残留检测(24通道)、双通道胶体金法法农药残留检测、Android应用模块、数字化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网口通讯模块、生化温度培养模块等多个模块于一体;预留升级模块可升级检测菊酯类农药残留、有机氯类农药残留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非法添加剂残留等多项检测。二、多参数农药残留综合分析仪技术参数:1、酶抑制农药残留检测:1.1、检测项目: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1.2、判断依据:GB/T5009.199-2003酶抑制法;1.3、检测波长:412nm±2nm;1.4、结果读取:0.00-100%(酶抑制率)及阴阳性判断;1.5、检测通道:24通道(独立检测单元,每单元均由一组光源系统,一个样品仓,一组检测系统构成,可支持24个样品同时检测。);1.6、光电流漂移:±1%;1.7、透射比误差:±2%;1.8、透射比重复性:±0.5%;1.9、通道间差:1%;1.10、智能检测:对照和样品同时或独立检测,样品兼容单通道或多通道同时检测。2、胶体金法农药残留检测:2.1、检测通道:双通道;2.2、检测方法:免疫层析胶体金法;2.3、测量原理:反射光谱测试法(非拍照扫描);2.4、检测波长:525nm±5nm;2.5、检测结果:浓度值(法定样品检测项目的浓度单位)及阴阳性判断;2.6、准确度:CV值≤3%;2.7、批间差:CV值≤3%;2.8、智能检测:自动精准识别CT线位置,支持色度检测,CT比值检测,T线检测等多种拟合方式,检测仓封闭性设计,可根据检测任务自动打开或关闭舱室;2.9、检测项目:甲草胺、百菌清、乙草胺 、毒死蜱、多菌灵、杀菌剂、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多效唑、甲***磷、甲萘威、克*威、氟虫腈、甲霜灵、异菌脲、三唑酮、三唑磷、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灭蝇胺、哒螨灵、水胺硫磷、联苯菊酯、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百*枯 腐霉利、 唑虫酰胺;2.10、判断依据:国标(GB2763-2016)。三、多参数农药残留综合分析仪仪器功能:1、显示屏幕:10.1寸彩色中文液晶触摸显示屏,分辨率1920X1200;2、操作系统:Android 9.0操作系统,2G+16G运存(内存支持扩展128G);3、检测依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国标(GB/T5009.199-2003);4、样品信息:检测通道可独立设置样品名称(内置通用果蔬名称或自定义添加)、样品来源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三级联动)、责任人、信用代码等信息;5、智能检测:对照和样品同时或独立检测,样品兼容单通道或多通道同时检测;6、用户信息:可设置检测单位名称、单位地址(三级联动)、责任人、检测人员、审核员等,可多账户设置;7、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圆饼图、柱状图、折线图进行统计、汇总、分析;8、图谱分析:可进行测试过程中观察酶抑制农药变化程度;9、数据导出:支持USB数据导出,格式可选(TXT、Excel);10、GPS定位:支持定位功能;11、系统更新:支持远程更新、新版本自动更新;12、通讯接口:RS232、USB A型、网口、wifi、蓝牙;13、打印功能:内置热敏打印机,单条或多条数据合并打印,可打印检测结果检测报告可打印蔬菜名称、抑制率、是否合格、检测日期 、检测单位、检验人员、被检测单位等信息;14、影像辅助:内置操作视频步骤,方便使用;15、数据上传:支持SIM(2G/3G/4G全网通)、网口、wifi进行数据传输及对接各地监管平台;16、通道模块:独立检测单元,每单元均由一组光源系统,一个样品仓,一组检测系统构成,支持24个样品同时检测;
    留言咨询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方案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论坛

  • 三嗪类农药残留

    我想问一下 三嗪类农药在水和土壤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什么我都查不到呢

  • 【求助】有谁测过手性有机氯农药?

    我想测几种手性有机氯农药,用HP-chiral 的气象色谱手性柱,但不知道手性柱和一般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柱有什么区别?有GC-ECD可不可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柱子能够分开a-hch dde吗?很急,谢谢各位帮忙啦!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资料

手性三唑类农药相关的资讯

  •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4月21日,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农业部教育司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处长赵耀辉、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郑永权、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处长郑传临出席,校长助理兼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龚元石主持会议。   王涛在致词中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感谢农业部主管部门及历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对实验室发展的支持和帮助。本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在国家‘十二五’即将启动之时,王涛希望实验室在做好年度总结和计划的同时,将眼光放得更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作用,利用好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智慧,为实验室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绘好蓝图。   农业部农药化学及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建而成,首次命名时间为1996年7月30日。在农业部1999年、2002年和2005年组织的三次部属实验室评比中,本实验室分别被评为B类、A类、A类实验室,在80多个参评实验室中分列第十五、第十和第七名。经过近15年的建设和运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药创制和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平台,也是我国农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会上,实验室主任杨新玲教授汇报了实验室2009年度工作进展报告及2010年工作计划。2009年,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进展。实验室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课题315项,在研经费达3800万元。实验室在新型离子液体、手性催化研究、手性农药分离分析及环境行为等方面成绩骄人,在土传病虫害防治、模拟肽昆虫生长调节剂创制、农药残留新技术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全年发表论文186篇,其中SCI论文100篇,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有3篇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项,国际专利2项,获得授权专利17项 获得各类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奖励3项 培养农药学各类人才180名,2009年度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引进校级二类优秀人才2人,在专业学术团体任(副)理事长或秘书长6人次。在开放交流与合作方面,实验室2009年度资助10项开放课题,有16人次客座人员来室工作,10余人次外国专家来访,派出20余人次出国交流与合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秦兆海、曹坳程、何雄奎及巨修炼教授分别围绕新农药创制、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新型施药机械及高效施药技术、农药作用分子靶标研究而做的4个特色学术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在听取汇报后,赵耀辉、郑传临分别发言,对实验室过去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对实验室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长助理兼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龚元石主持开幕仪式,科研院基地管理处吴海琴处长,植保所科研处处长郑传临,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固定人员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正名院士主持了学术报告和2010年度开放基金评审事宜,对提交的20余份开放课题申请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还对实验室‘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郑永权主任代表实验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并做了总结发言。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中国农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王龙根、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孙叔宝、北京农药学会张钟宁理事长等出席会议。 参会代表合影
  • 欧盟撤销农药活性物质联苯三唑醇的许可
    2013年8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实施条例(EU)No 767/2013,修改条例(EU)NO 540/2011附件,撤销农药活性物质联苯三唑醇(Bitertanol)的许可,欧盟成员国应自2014年3月1日起撤销含有联苯三唑醇活性物质的植物保护产品的授权,赋予成员国的宽限期最晚在撤销许可后的12个月。法规自公布20日起生效。   (EU)No 767/2013详见: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3:214:0005:0006:EN:PDF
  •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病毒病防控又有新发现
    植物病毒病严重危害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是农业生产中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类世界性植物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十大植物病毒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茄科、豆科和藜科等农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损失。PVY在植物体内绝对寄生性,植物体对其又缺乏完整有效的免疫系统,使PVY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的防治变得特别困难。目前,田间用于防治PVY的商品化药剂主要有氨基寡糖素、病毒唑和宁南霉素等,但是这些商品化的药剂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防治效果不够理想和防治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创制高效、绿色友好和作用机制独特的抗PVY活性药物分子,仍然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植物病毒的功能性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对于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至关重要,参与病毒颗粒组装、病毒基因组保护、宿主细胞间运动和媒介传播等。因此,战略性地靶向PVY CP的抗病毒策略已经备受关注。然而,尽管许多抗病毒药物是基于PVY CP而设计或者是宣称其可能靶向CP,但这些药物具体是如何作用于 CP 来抑制病毒致病性的,在很大程度仍是未知的。2024年3月13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宋润江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博士生韦春乐作为第一作者在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IF=15.1)发表了题为“Innovative Arylimidazole-Fused Phytovirucides via Carbene-Catalyzed [3+4] Cycloaddition: Locking Viral Cell-To-Cell Movement by Out-Competing Virus Capsid-Host Interactions”的文章,该研究通过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得到的手性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3j (S)具有较好抗PVY活性,进一步机制研究揭示了小分子-3j (S)与PVY CPR¹⁹¹形成的氢键影响了PVY CP与NtCPIP蛋白之间的互作,进而影响PVY在宿主细胞间的移动从而实现对病毒侵染的抑制。 研究结果1、氮杂环卡宾催化高效合成手性的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作者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1a和α-溴代肉桂醛2a作为模型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通过N-杂环卡宾(NHC)一步合成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3a。最终以NHC A作催化剂、碳酸钾作碱和THF作溶剂,在室温下反应12h,以优秀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目标化合物(图1)。在最优条件下对底物普适性进行研究,该反应在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1a和不同取代基的α-溴代肉桂醛2a下反应都能以高收率和高对映选择性得到目标化合物(图2)。图1. 反应条件的优化图2. 底物的普适性研究2、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的抗PVY活性测试通过半叶枯斑法测试了所有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的目标化合物的抗PVY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部分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对PVY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j (S)(239、198和98 μg/mL)抗PVY的治疗、保护和钝化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650、627和242 μg/mL),表现出最佳的抗PVY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3j表现出了与手性构型相关的活性差异。其中,-3j (S)的活性优于其对映异构体-3j (R)以及外消旋体-3j (rac)。这意味着-3j (S) 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手性药物。表1. 目标化合物抗PVY活性的EC₅₀值 (μg/mL)3、潜在靶标位点的筛选和功能验证PVY CP是一个多功能的关键靶标蛋白,与病毒的细胞间移动、长距离移动和蚜虫的传播等密切相关,常常被作为潜在的靶标蛋白进行研究。活性小分子-3j (S)与PVY CP进行的分子对接表明,PVY CPR¹⁹¹和PVY CPN¹⁵¹可能是小分子-3j (S)作用于PVY CP的潜在靶标位点。作者通过原核表达分别纯化了野生型和突变型的PVY CP,并通过微量热涌动法测试了突变前后与小分子-3j (S)结合力的差异,验证了潜在的靶标位点。通过定点突变策略构建了突变的PVY CPR¹⁹¹A-GFP和PVY CPN¹⁵¹A-GFP侵染性克隆,在活体上对潜在的靶标位点进行验证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PVY CPN¹⁵¹位点对病毒的系统侵染几乎没有影响,而PVY CPR¹⁹¹位点病毒的系统侵染至关重要。图3. 潜在靶标位点的筛选与验证图4. 潜在的靶标位点的验证与功能分析为进一步解释PVY CPR¹⁹¹和PVY CPN¹⁵¹结合位点对PVY系统侵染的影响,作者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处理组浸润烟草后的胞间移动现象。结果表明,突变型PVY CPN¹⁵¹A-GFP的胞间移动效率与野生型PVY-GFP相当,而将PVY CPR¹⁹¹突变后,能破坏病毒的胞间移动。进一步验证小分子-3j (S)对病毒侵染影响的实验表明,与DMSO处理组后相比,经小分子-3j (S)处理后,PVY-GFP在本氏烟中的胞间移动效率和系统侵染显著受到抑制。图5. 潜在的靶标位点的验证与功能分析4、寄主关键蛋白的筛选和功能验证植物寄主因子对植物病毒的有效侵染至关重要,参与马铃薯Y病毒属的胞间移动同时与CP相互作用的寄主因子也被逐渐揭示。其中来自烟草的DnaJ样蛋白NtCPIPs,主要参与病毒的细胞间运动,并在与CP相互作用后导致PVY在宿主植物中的有效扩散。作者通过共免疫沉淀实验验证了寄主因子NtCPIP与野生型GFP-PVY CP和突变型GFP-PVY CPR¹⁹¹A蛋白的互作差异。同时,在烟草植株上过表达NtCPIP后,促进了PVY在烟草中的侵染。总的来说,实验的数据表明PVYR191A-GFP的胞间移动受阻可能是由于PVY CPR¹⁹¹A和NtCPIP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断,并且NtCPIP能有效促进病毒的胞间移动和系统侵染。图6. 潜在的靶标位点的验证与功能分析总结研究团队通过NHC催化[3+4]七元氮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实现了手性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以PVY为研究对象,通过半叶枯斑法从75个目标化合物中筛选出最佳抗PVY活性的苯并咪唑并二氮杂卓衍生物-3j (S),化合物-3j (S)抗PVY的治疗、保护和钝化活性均优于市售的对照药剂病毒唑,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初步的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了手性的活性小分子-3j (S)与PVY CPR¹⁹¹形成的氢键竞争性地阻碍了PVY CP与NtCPIP蛋白之间的正常互作,进而影响PVY病毒粒子在宿主植物细胞间的移动,导致植物中病毒的积累水平下降,从而实现对病毒侵染的抑制。总之,这项工作通过不对称催化与生物活性测试相结合发现了具有良好抗PVY活性的手性小分子,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揭示其分子机制,为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此工作部分结果近期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韦春乐为论文第一作者。图7. 活性分子抑制PVY侵染可能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