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磷酰氯

仪器信息网焦磷酰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焦磷酰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焦磷酰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焦磷酰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焦磷酰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焦磷酰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焦磷酰氯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焦磷酰氯相关的资料

焦磷酰氯相关的论坛

  • 【资料】化学试剂三氯氧磷的性质和用途!

    三氯氧磷-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氯氧磷英文名称:phosphorus oxychloride 别名:氧氯化磷;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CAS No.:10025-87-3分子式:POCl3分子量:153.33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包装类别:O52包装方法:闭口厚钢桶,采用2~3毫米厚的钢板焊接制成,桶身套有两道滚箍。螺纹口、盖、垫圈等封口件配套完好,每桶净重不超过300 公斤;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三氯氧磷-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9.0%。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辛辣气味。熔点(℃):1.2沸点(℃):105.1相对密度(水=1):1.6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蒸气压(kPa):5.33(27.3℃)闪点:燃烧热(kJ/mol):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S):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危险特性: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溶解性: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水、醇类。三氯氧磷-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磷、磷烷。灭火方法: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禁止用水。三氯氧磷-管理方法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的管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废弃的管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倒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用氨水喷洒,同时加碎冰,反应停止后,用水冲入废水系统。

焦磷酰氯相关的方案

焦磷酰氯相关的资讯

  • 杜立林实验室在裂殖酵母中发现违反孟德尔定律的自私基因
    p  2017 年 6 月 20 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在《eLife》发表题为“A large gene family in fission yeast encodes spore killers that subvert Mendel' s law”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研究裂殖酵母的种内生殖隔离现象,发现一个之前功能未知的基因家族的成员是违反孟德尔定律的自私基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0846f491-22f5-4c1a-93d8-ebacf97d9eb4.jpg" title="20170621185717311.png"//pp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指出二倍体中位于基因组同一位置的一对等位基因会以 1:1 的比例进入单倍体的配子中。有些自私基因违反这一定律,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从而在杂合二倍体形成的配子中以超过 50% 的频率出现。这样的自私基因被称为配子杀手(gamete killer)。真菌包括酵母的配子通常叫做孢子(spore),因而真菌中的配子杀手也叫做孢子杀手(spore killer)。目前已经发现的配子杀手数目有限,在分子水平上被鉴定的更寥寥无几。/pp  杜立林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裂殖酵母天然菌株 CBS5557 和实验室菌株交配产生的孢子大多不能存活。类似的种内生殖隔离现象在其他不同来源的裂殖酵母菌株杂交时也经常发生。通过高通量测序辅助的分离子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 segregant analysis),作者发现 CBS5557 和实验室菌株杂交时存活的后代中来源于实验室菌株基因组的两个区域的等位基因频率显着低于 50%,暗示在 CBS5557 基因组的这些区域存在孢子杀手。通过进一步的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分析,作者证明分别位于这两个区域的属于 wtf 基因家族的 cw9 和 cw27 基因是孢子杀手。实验还发现这两个孢子杀手可以在不同的菌株背景下和不同的基因组位置上起作用,它们之间会发生互相杀伤。通过人为突变可以得到会杀伤自己的突变体和不能杀伤但可以保护自己的突变体,提示一个孢子杀手具备可以拆分的杀伤活力和保护活力。通过第三代测序技术对 CBS5557 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组中存在 32 个 wtf 基因家族的成员,且与实验室菌株基因组中的 wtf 基因数目和序列都有显着的差异,说明这个孢子杀手基因家族的快速变异可能是这个物种的种内生殖隔离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这一工作为理解基因组进化和物种形成提供了新认识。/pp  杜立林实验室博士后胡雯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包括杜立林实验室的生物信息分析员索芳和研究生郑金鑫,以及何万中实验室的姜招弟博士和何万中博士。杜立林博士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此项研究由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资助,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  /p
  • 程琳教授团队: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及其应用研究
    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及其应用研究邵金发,侯禹存,程琳*(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5)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分析慢慢深入到微区领域。而微束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作为一种高灵敏、高精度的元素分析技术,已然成为物质微区分析的有利工具。本实验室将毛细管X射线聚焦技术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自行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该谱仪在利用毛细管X光透镜的特点将X射线源发出的X射线束会聚到微米量级的同时,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开发了自动调整样品测量点到透镜出口端距离的闭环控制系统,有效的减少由于样品表面不平整或弧度带来的测量误差,弥补了现有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在此方面的不足。因此,该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为表面不平整文物样品的无损微区元素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1. 引言微束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Micro-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µ-EDXRF)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无损分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考古、地质、环境、材料、生物等科学领域[1-8]。目前,基于实验室光源以获得微束入射X射线的方法主要有准直器限束和X射线光学器件聚焦两种。通过准直器限束获得微束入射X射线是最早在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中使用的方法,具体为采用准直狭缝或小孔作为光阑放置在入射光路上,用以减小入射X射线的发散度。但与此同时,入射光束的强度会因为物理阻挡而降低,从而导致获得的特征X射线信息减弱。而多毛细管X光透镜利用X射线全反射原理,可将在空心毛细管内表面上的多次全反射的X射线会聚于焦点。因此可以实现以较大的角度收集从X射线源产生的X射线,且会聚后X射线的束斑大小可低至几十微米。同时,毛细管X光透镜对Cu-Kα的能量有高达2-3个数量级的放大倍数[9],且具有低的发散度。同时,可以将基于毛细管聚焦的微束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与大面积扫描相结合,实现微米级表面结构和元素分布的分析测定。目前国内外存在部分商业化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其中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Orbis系列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适用于部分地质和考古样品测试的[10];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M4 Tornado可移动式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适用于实验室或博物馆内各类样品的研究[11]。但由于部分文物样品表面并不平整或存在较大的弧度,若不对相对位置进行修正,这将使得样品测量点与毛细管X光透镜出口端的距离在测量过程中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元素区域扫描的分辨率[1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室自行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程序,并且开展了相关分析方法学的研究。2. 仪器组成本实验室设计的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微焦斑X射线管(Mo靶,焦斑大小50μm×50μm,德国Röntgen公司)、毛细管X光透镜(Mo-Kα能量处束斑大小为31µm)、SDD X射线探测器(5.9keV时能量分辨率为145eV,铍窗有效面积25mm2)和PX5多道分析器、精度为20µm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笔、具有20倍放大功能的1400万像素固定焦距CCD摄像头、高精度XYZ三维样品台,以及在LabVIEW语言环境下开发的仪器控制程序等部分组成。仪器控制软件主要包括探测系统控制界面、X射线源高压控制界面、机械运动系统控制界面、CCD图像采集控制界面和氦气控制界面构成。其中主界面包含了各个控制功能系统的一些主要控制命令及输出,如图2所示。谱图显示区域在探测过程中实时显示X射线探测器探测到的谱图。此外,该仪器使用的高精度自动化三维运动平台可以满足微区的二维μ-EDXRFF分析的需求,以便实现对感兴趣区域内元素分布的分析。图1 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 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控制程序主界面3. 实验分析3.1 清代红绿彩瓷的分析为了评估本仪器对样品微区进行元素二维扫描分析的能力,选取一片清代红绿彩瓷的残片作为研究对象(图3)。选取图3中A(白釉)、B(红彩)、C(绿彩)进行微区的元素组成分析。实验测量时,X射线管电压40 kV,电流0.6 mA,探测活时间300 s。样品A(白釉)、B(红彩)、C(绿彩)三点的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的能谱如图4所示,彩料中各元素化学成分采用基本参数法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的数据如表1所示。图3 清代红绿彩瓷残片与感兴趣区域图片图4 红绿彩中白釉、红彩和绿彩的μ-EDXRF光谱表1 白釉、红彩和绿彩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此外,选择如图3中2mm×2mm的感兴趣区域,使用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进行µ-EDXRF二维扫描分析。进行µ-EDXRF二维扫描分析时,X射线管电压为40 kV,电流为0.6 mA,扫描步距为30 µm,每个点探测时间为1.5 s,扫描数据经软件处理得到如图5所示的元素分布图。图5 扫描区域内Pb、K、Fe、Ca、Cu、Al、Mn、Si元素的分布3.2 吉州窑古陶瓷的分析为评估本仪器对表面存在大弧度的样品进行微区元素二维扫描分析的能力,选取一片吉州窑古陶瓷的残片作为研究对象(图6)。实验开始前调节平移台使样品表面感兴趣区域清晰呈现在CCD图像中,并通过鼠标在控制界面的CCD视野中选择具体的目标扫描区域。选取图6中大小为10mm×10mm的区域进行元素二维扫描分析。µ-EDXRF二维扫描分析的测量条件与上文相同。同时,为验证本仪器“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别在开启和关闭“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的条件下进行元素二维扫描分析,扫描数据经软件处理得到如图7所示的元素分布图。图6 吉州窑古陶瓷样品与扫描区域图片图7 扫描区域内K、Ca、Zn、Fe元素分布图。a)关闭“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b)开启“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图7与图6的比较可知,在关闭“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的情况下进行µ-EDXRF二维扫描时,由于样品表面的弯曲,样品测量点与毛细管X光透镜出口端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X射线光束的焦点无法与样品测量点重合。这导致测得元素分布图空间分辨率变差,同时生成的图像发生了扭曲。相反,当打开“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测量时,由于该系统可实时调整平移台使X射线束准确照射在样品测量点上,显著降低由于样品表面弯曲带来的偏差。极大的改善了测量结果,表明该仪器在不平整样品的µ-EDXRF二维扫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 结论本实验室将毛细管X射线聚焦技术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设计和研发了一种新型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该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在具备无损分析微小样品和样品微区的元素分布能力的同时,其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开发的“源-样”距离自动控制系统可实时调整样品测量点到透镜出口端距离,显著降低了由样品表面不平整或弧度带来的测量偏差,弥补了现有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在此方面的不足。因此,其在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和文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戴珏,吴奕阳,张元璋,等.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检测仿真饰品中有害元素的应用[J].上海计量测试,2018,45(04):34-35.[2] 陈吉文,倪子月,程大伟,等.基于EDXRF的土壤中痕量镉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38(08):2600-2605.[3] 陈曦,周明慧,伍燕湘,等.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稻米中镉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0):2331-2338.[4] 蒯丽君. 化学前处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用于矿石及水体现场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5] Rathod T, Tiwari M, Maity S , et al. Multi-element detection in sea water using preconcentration procedure and EDXRF technique [J]. Applied Radiation & Isotopes, 2018, 135.[6] Figueiredo E, M F, Araújo, Silva R J C,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Late Bronze Age large size shield nails by EDXRF, micro-EDXRF and X-ray digital radiography [J]. Applied Radiation & Isotopes Including Data Instrumentation & Methods for Use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 Medicine, 2011, 69(9):1205-1211.[7] Natarajan V, Porwal N K, Babu Y, et al.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metallic impurities in graphite by EDXRF. [J]. Appl Radiat Isot, 2010, 68(6):1128-1131.[8] Li L, Huang Y, Sun H Y, et al. Study on the property of the production for Fengdongyan kiln in Early Ming dynasty by INAA and EDXRF [J].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2016, 381:52-57.[9] Bonfigli, Francesca, Hampa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X-ray polycapillary optics by LiF crystal radiation detectors through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J]. Optical Materials, 2016, 58: 398-405.[10] Moradllo M K, Sudbrink B, Hu Q, et al. Using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to image chloride profiles in concrete[J]. Cement & Concrete Research, 2016:S0008884615300636.[11] Ramos I. Pataco I M, Mourinho M P, et al. Elemental mapping of biofortified wheat grains using micro X-ray fluorescence[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6.[12] Ricciardi P,Legrand S,Bertolotti G, et al. Macro X-ray fluorescence (MA-XRF) scanning of illuminated manuscript fragments: potentialities and challenges[J].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6, 124:785-791.*通讯作者程琳,工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分析技术的研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和毛细管聚焦的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并开展相关的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和X-ray spectrometry等国际刊物审稿人。e-mail: chenglin@bnu.edu.cn
  • 程琳教授团队: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
    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衍射仪及其应用研究邵金发,程琳*(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875)摘要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诸多领域都朝着微观层面发展,人们对物质的分析随之深入到微区范畴。微束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是一种无损分析微小样品或样品微区物相结构的有利工具,凭借着无损、微区、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中。本实验室将毛细管X射线聚焦技术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相结合,自行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衍射仪。它利用毛细管X光透镜的特点,将X射线源发出的X射线束会聚到微米量级,从而实现对小样品或者样品微区的物相分析,为解决金属文物、陶瓷文物等的无损微区物相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1. 引言微束X射线衍射(micro-X-ray diffraction,µ-XRD)是一种可靠的、无损的物相结构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应力分析等领域[1-6]。目前获得微束入射X射线的方法主要有准直器限束和X射线光学器件聚焦两种。通过准直器限束获得微束入射X射线是最早在微束X射线衍射仪中使用的方法,具体为采用准直狭缝或小孔作为光阑放置在入射光路上,用以减小入射X射线的发散度。但是与此同时,入射光束的强度会因为物理阻挡而降低,导致获得的衍射信息变弱,难以达到理想的分析效果[3,4]。而多毛细管X光透镜利用X射线全反射原理,可将在空心毛细管内表面上的多次全反射的X射线会聚于一焦点。因此可以以较大的角度收集从X射线源产生的X射线,且会聚后X射线的束斑大小可低至几十微米。同时,毛细管X光透镜对Cu-Kα的能量有高达2-3个数量级的放大倍数[7],且具有低的发散度,非常适合微小样品和样品微区物相结构无损分析的研究。目前德国Bruker公司生产的D8系列X射线衍射仪通过添加一个由微焦点X射线源和多毛细管X光透镜集成的附加模块实现μ-XRD分析的功能[8];意大利LANDIS实验室开发了一个集成多毛细管半透镜的μ-XRD衍射[9,10]仪。但由于仪器均缺乏二维、三维自动控制平台,难以实现样品微小测量点的准确定位,更无法实现样品微区的二维μ-XRD分析。面向微小样品和样品微区µ-XRD分析的需求,本实验室自行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的微束X射线衍射仪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控制程序,并且开展了相关分析方法学的研究。2. 仪器组成本实验室设计的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衍射仪外观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微焦斑X射线管(Cu靶,焦斑大小50 μm×50 μm)、毛细管X光透镜(Cu-Kα能量处束斑大小为100 µm)、接收狭缝、SDD X射线探测器(5.9keV时能量分辨率为145eV,铍窗有效面积25 mm2)、具有20倍放大功能的1400万像素固定焦距CCD摄像头、测角仪,XYZφ四维样品台,以及在LabVIEW语言环境下开发的仪器控制程序等部分组成。图1 微束X射线衍射仪的外观图控制程序的主界面具有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区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micro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μ-EDXRF)分析两种模式,如图2所示。谱图显示区域在探测过程中实时显示X射线探测器探测到的谱图。此外,该仪器使用的高精度自动化三维运动平台可以满足微区的二维μ-XRD分析的需求,以便实现对感兴趣区域内物相分布的分析等相关问题。图2 微束X射线衍射仪控制程序的主界面与Si (4 0 0)的X射线衍射图3. 实验分析3.1 氮化钛薄膜的分析薄膜具有强大的性能,但同时也会因为各种内部或者外部因素而发生失效。因此,薄膜微观区域特征的变化对宏观尺度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TiN薄膜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了解薄膜中TiN晶相生长的择优取向并对其进行快速评估。该TiN薄膜的是利用金属真空蒸汽电弧离子源(MEVVA)先进行离子注入,再经磁过滤真空阴极电弧沉积系统(FCVA)气相沉积而成。被测样品如图3所示,A部分和B部分是TiN薄膜,C部分为304不锈钢衬底,其中A部分更靠近整个样品的边缘,感兴趣的区域标识在中间的矩形条框中(0.5 mm×5.0 mm)。由于图中各部分形状不规则,易被常规X射线仪器的射线束无差别的覆盖,因此在这里进行微区分析十分必要。图3 TiN薄膜与304不锈钢衬底以及被测位置图片在μ-EDXRF分析模式下,X射线管电压为30 kV,管电流为0.5 mA,X射线束与样品表面的夹角θ1和X射线探测器铍窗的中心线与样品表面的夹角θ2均为45°,探测器探测活时间为60 s,测量得到的μ-EDXRF光谱见图4。同时,选择如图3中所示的感兴趣区域,使用微束X射线衍射仪进行µ-EDXRF二维扫描分析。扫描步距为50 μm,每个点的测量条件与μ-EDXRF分析保持一致,每步的探测活时间为500 ms。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扫描区域内各元素的分布如图5所示。在µ-XRD分析模式下,X射线管的设置与µ-EDXRF分析模式下相同,测角仪2θ范围为10°~120°,步距角为0.1°,每步的探测活时间为1 s,测量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6所示。图4 TiN薄膜测量点的μ-EDXRF光谱图5 TiN薄膜扫描区域中Fe和Ti元素的分布图6 TiN薄膜测量点的μ-XRD图从图4可以看出,TiN薄膜测量点a和b的主要荧光峰来自Ti元素,同时,测得的304不锈钢衬底的主要合金元素为Fe、Ni和Cr。通过荧光峰的强度可知,a点Fe与Cr的相对含量较b点高,而b点Ti的相对含量较a点高,即b点处沉积了更多的Ti。从图5中可以看出,从中部到边缘位置Ti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主要受沉积束流在304不锈钢衬底上的覆盖面积所影响,而这种含量的改变与薄膜物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图6的测量结果表明,在该TiN薄膜中TiN所呈现的取向分别为(1 1 1)、(2 0 0)、(2 2 0)和(3 1 1)。在a点中最强的衍射峰来自于TiN的(2 2 0)晶面;在b点中TiN的(1 1 1)晶面呈现为最强,而(2 2 0)晶面消失了。结合图5中的元素分布可知,Ti的含量在物相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沉积Ti的增加,膜内积聚的内压力促进了相变。因此,使用本微束X射线衍射仪可以实现对TiN薄膜,尤其是镀在微小零件上的薄膜的定点性能监测。同时,借助本微束X射线衍射仪,可从元素组成、元素分布、物相组成几方面对薄膜的微区进行表征。可以帮助认识了薄膜微区的性质,并为宏观的薄膜失效或者薄膜强化提供了研究数据。3.2 清代红绿彩瓷的分析为了评估本仪器对样品微区进行物相二维μ-XRD分析的能力,选取一片清代红绿彩瓷的残片作为研究对象。调节样品台使样品表面感兴趣区域清晰呈现在CCD图像中,并通过鼠标在控制界面的CCD视野中选择具体的目标扫描区域(图7)。选择图7中A(白釉),B(红彩)和C(绿彩)进行μ-XRD分析。µ-XRD分析的测量条件与上文保持一致,所得μ-XRD图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A点白釉XRD谱图在15 °~35 °之间出现一个驼峰,这是白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形成的非晶相所致;同时,经过对比ICCD PDF卡,A点白釉中主要存在的晶相为钾长石KAlSi3O8 (PDF 25-0618)、石英SiO2 (PDF 46-1045)和莫来石3Al2O32SiO2 (PDF 15-0776)等;B点红彩中主要存在的晶相为Fe2O3 (PDF 47-1409)和石英SiO2(PDF 46-1045)等;C点绿彩中主要存在的晶相为Pb8Cu(Si2O7)3 (PDF 31-0464)等。图7 清代红绿彩瓷残片与感兴趣区域图片图8 红绿彩中白釉、红彩和绿彩的μ-XRD图此外,选择如图7中2 mm×2 mm的感兴趣区域,使用微束X射线衍射仪进行µ-XRD二维扫描分析。该区域被划分为21×21个被测试点,扫描步距为100 µm,每个点的测量条件为:X射线管电压为30 kV,电流为0.5 mA,2θ探测范围为24.5°到30.5°,步距角为0.3°,每步探测活时间为0.8 s。由此得到的扫描总谱经数据处理得到的晶相分布图如图9所示。图9 扫描区域中Pb8Cu(Si2O7)3、3Al2O32SiO2、KAlSi3O8和Fe2O3的晶相分布4. 结论本实验室将毛细管X光透镜技术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相结合,设计和研发成一种新型微束X射线衍射仪。该微束X射线衍射仪具备无损分析微小样品和样品微区的物相结构的能力,且能实现样品微区中感兴趣区域的μ-XRD二维扫描。同时,该仪器还可实现样品的μ-EDXRF分析和μ-EDXRF二维元素分析,可为物相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元素种类的参考信息,扩展了微束X射线衍射仪的功能。因此,其在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和文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Lin C , Li M , Youshi K , et al. The stud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lemental mappings of colored over-glaze porcelain fired in Qing Dynasty by micro-X-ray fluorescence[J]. Nuclear Inst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2011, 269(3):239-243.[2] Laclavetine K, Ager F J, Arquillo J,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ew mobile confocal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CXRF) system for in situ non-destructive cultural heritage analysis at the CNA: μXRF-CONCHA[J].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16, 125: 62-68.[3] Figueiredo E, Pereira M, Lopes F, et al. Investigating Early/Middle Bronze Age copper and bronze axes by micro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nd neutron imaging techniques[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16, 122:15-22.[4] Brai M, Gennaro G, Schillaci T, et al. Double pulse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applied to natural and artificial materials from cultural heritages[J].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 2009, 64(10):1119-1127.[5] HložEk M, Trojek T, B Komoróczy, et al. Enamel paint techniques in archaeology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using XRF and micro-XRF[J]. Radiation Physics & Chemistry, 2016: S0969806X16300573.[6] Scrivano S, Ruberto C, B Gómez-Tubío, et al. In-situ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of Etruscan gold jewels with the micro-XRF transportable spectrometer from CNA[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17, 16: 185-193.[7] Bonfigli, Francesca, Hampa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X-ray polycapillary optics by LiF crystal radiation detectors through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J]. Optical Materials, 2016, 58: 398-405. .[8] Berthold, C. , Bjeoumikhov, A. , & Lutz Brügemann. (2009). Fast XRD2 micro diffraction with focusing X-ray microlenses. Particle &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 26(3), 107-111.[9] Rotondo, G. G. , Romano, F. P. , Pappalardo, G. , Pappalardo, L. , & Rizzo, F. . (2010). Non-destru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fifty various species of pigments of archaeological and artistic interest by using the portable X-ray diffraction system of the Landis laboratory of catania. Microchemical Journal, 96(2), 252-258.[10] Padeletti, G. , Fermo, P. , Bouquillon, A. , Aucouturier, M. , & Barbe, F. . (2010). A new light on a first example of lustred majolica in Italy. Applied Physics A, 100(3), 747-761.*通讯作者程琳,工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分析技术的研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毛细管聚焦的微束X射线荧光谱仪和毛细管聚焦的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并开展相关的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和X-ray spectrometry等国际刊物审稿人。e-mail: chenglin@bnu.edu.cn

焦磷酰氯相关的仪器

  • 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高内涵分析平台Thermo Scientific™ CellInsight™ 高内涵筛选系统采用高分辨率成像设备,对细胞样品进行快速、自动化、高通量图片采集,运用一体化操作和分析软件,实时分析获得细胞群体的荧光强度、形态结构、时间和空间数据,综合得到生物学特征信息。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高内涵分析平台则延续了这一创新。 高内涵分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抗体药研发等多个领域,我们可以提供一键式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毒分析、干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分析、神经生长分化等分析方案。CellInsight CX7 LZR激光共聚焦高内涵分析平台拥有出众的性能,适用于细胞分析中的各种实验和细胞类型。 ? 利用激光光源进行共聚焦或三维成像,穿透厚样本? 通过缩短曝光时间并采用激光自动聚焦功能,加快图像采集速度 ? 采用785 nm激光激发近红外荧光染料,拓展您的多重分析能力? 控制激光光源强度,降低对样本的光漂白和光毒性,用于活细胞成像和分析? 具有超高的性价比的激光高内涵平台,在合理的预算下,可完成数百种不同的生物学分析? 可选配活细胞模块,精确控制温度、湿度、CO2和O2浓度,进行活细胞动态成像、运动轨迹追踪、细胞分裂观察,还可调控缺氧环境,研究细胞的氧应激? 采用4色LED和白光明场成像,实现高通量彩色免疫组化分析? 可选配自动化机械臂,开展高通量药物研发和筛选 卓越的成像性能七色激光共聚焦成像 共聚焦成像配备有7 根独立的激光器,利用高速转盘技术,可提供更强大的功能。采用双转盘多针孔技术,可实现薄样本和厚样本在不同荧光条件下的共聚焦成像。将高NA 物镜、激光照明和超灵敏CCD 照相机技术相结合,使共聚焦扫描时间缩短至少一半,成像质量显著提升。 双转盘共聚焦采用高速转盘共聚焦技术,提供40 μm和70 μm两种针孔孔径,提供适合厚样本的多色共聚焦成像,并对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进行优化匹配,避免非焦面信号影响,图像保真不变形。普通宽场荧光成像 可利用CellInsight CX7 LZR 平台的宽场成像性能,进行高通量的细胞水平的表型分析。利用7 色激光激发,标记更多靶点,从每个细胞中采集更多信息。相信您可以利用大尺寸芯片的制冷CCD 照相机和集成激光自动聚焦模块,在短时间内筛选更多化合物,而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稀有的细胞事件。 彩色免疫组化及明场相差成像 采用彩色LED 光源进行RGB 和琥珀色照明,您可以使用经典染料 (如苏木精-伊红(H&E)) 对您的组织学样本进行彩色免疫组化检测。 您还可以结合荧光检测与明场相差成像,进行多重分析,为结果验证和相关性研究创造新的方法。图1. 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平台采集的图像,小鼠肾脏细胞采用DAPI和lexa Fluor™ 488小麦胚芽凝集素标记。图2. 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平台采集的共聚焦图像,肝细胞球体采用Hoechst™ 33342染料、钙黄绿素AM和乙啶同型二聚体标记。图3. 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平台采集的共聚焦图像,细胞采用DAPI、Alexa Fluor 568鬼笔环肽和Alexa Fluor™ 488二抗标记。 图4. 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平台采集场图像,细胞采用DAPI和Alexa Fluor™ 488鬼笔环肽荧光染料标记。 直观的软件,功能强大的分析Thermo Scientific™ HCS Studio™ 细胞分析软件是CellInsight CX7 LZR 激光共聚焦高内涵分析平台和所有Thermo Scientific™ 高内涵分析产品背后的引擎。这款直观的基于图形界面的软件可以逐个不断地采集细胞数据,直至提供达到统计学相关的分析性能的结果。您可以更快速地获得更有意义的结果,因为:? 您可以在简单的基于图标的界面中快速生成您的分析方法 ? 多个通道和多成像模式下,全自动图像采集 ? 智能采集——保证分析的细胞数达到统计学相关性要求,提高扫描速度 ? 数据实时处理,无需人工干预 ? 在数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从图像采集、获取图表结果和分析群体统计学结果的步骤 Thermo Scientific™ 高内涵筛选系统是高内涵技术的发明者,1999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高内涵筛选系统。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拥有很多相关技术专利,全球超过1000台装机量,发表高质量科技文献超过1000篇。与国际知名研究院所、跨国制药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创新开发细胞高内涵检测方法。从细胞培养、成像检测、定量分析到数据挖掘整个工作流程。
    留言咨询
  • SK CameraLink线扫描相机 400-860-5168转3512
    CameraLink线扫描相机品牌: Sch?fter+Kirchhoff GmbH外观特性具有CameraLink接口的行扫描相机,起始像素为512像素,为8160像素Line frequency up to 53.5 kHzl 存储轮廓的阴影校正l 窗口功能(ROI)l 行触发,帧触发l 高级同步控制l 数据线最长10ml Interface: Camera Link 描述:线扫描相机是在许多工业环境中使用的半导体相机,例如 在机器视觉应用中。 根据类型的不同,单个光敏线传感器最多可包含22800个像素(像素)。 入射在传感器上的光能被转换成电信号以在照相机内进行数字化。 A / D转换器以8位分辨率将每个像素的输出电压传输到256个亮度级别之一,以12位分辨率将其传输到4096个亮度级别。 彩色线扫描相机为红色,绿色和蓝色提供三个单独的线信号,每个像素3 x 8位或3 x 12位。 数字化的输出信号被传输到计算机。 Camera Link是用于工业图像采集的标准化接口,旨在实现快速数据传输。对于控制Sch?fter+ Kirchhoff线扫描摄像机,只要其基本配置中符合Camera Link标准,任何第三方采集卡都适用。摄像机和采集卡使用带有MDR26迷你丝带插头连接器的标准电缆连接。开发定制应用程序时,请使用采集卡制造商提供的软件开发套件。 根据要求,Sch?fter+ Kirchhoff可以提供与采集卡匹配的指定摄像机类型的Camera Link配置文件。 摄像机的基本参数也可以使用Sch?fter+ Kirchhoff的SkCLconfig工具进行配置。 可以从Sch?fter+ Kirchhoff主页的支持区域下载此工具。Sch?fter+ Kirchhoff为带有Camera Link接口的线扫描相机提供了广泛的附件,包括聚焦适配器,延长环,镜头和工业用安装支架。
    留言咨询
  • 超临界气凝胶干燥仪一、什么是气凝胶它是一种固体相和孔隙结构均为纳米量级的无机非晶体多孔材料。具有连续无规则的开放纳米网络结构,孔隙率高达80%~99.8%多孔纳米结构使得它在宏观上表现出纳米材料*的界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同时具有低折射率、低介电常数、低传声速度、低传热系数等优异的性质。材料以其优异的结构性能在隔热隔声材料、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材料、废气吸附材料、光学材料等等诸多其他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成型过程 溶胶→凝胶→凝胶老化→干燥。 前体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胶体粒子分散在溶剂中→溶胶。溶胶中的胶体粒子经聚集缩合的凝胶过程形成无序交联具有空间三维网络结构的湿凝胶; 刚成形的湿凝胶,三维结构强度不够,很容易破碎断裂,故需在母液中老化一定时间。 老化时,凝胶内部和表面尚未反应的官能团(羟基、羧基、醚键、醛基、羰基等)会进一步缩合,使得所制备的凝胶的强度提高; 老化后,再干燥,不能破坏凝胶结构,使纳米量级孔结构中的溶剂被带走清除,得到高孔隙率、低密度的多孔固体材料: 湿溶胶→气凝胶(带很多气孔的轻质固定材料)。 三、干燥方法 在湿凝胶成为气凝胶的过程中,凝胶结构要承受巨大的干燥应力,这种应力会使凝胶结构持续的收缩和开裂,导致结构塌陷。 干燥应力主要来自于毛细力(主要压力)、渗透压力、分离压力等。 (备注:毛细力,产生是在三相界面上内弯液面引起----液面弯曲产生的。毛细力的方向:作用方向始终指向弯曲液面的凹面(凹凸弯液面是指相对于液相一侧言的)。毛细现象(capillarity) 在一些线度小到足以与液体弯月面的曲率半径相比较的毛细管中发生的现象。毛细管中整个液体表面都将变得弯曲,液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扩展到整个液体。)湿凝胶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孔道中的固液相界面向高能的固气相界面转变,形成弯月面,毛细力产生;在凝胶微孔结构中,由于孔道半径为纳米量级,其承受的毛细力非常大。凝胶结构中孔径大小并不均一,不同孔道承受的毛细力不同;溶剂挥发的毛细力从凝胶表面到凝胶内部产生巨大梯度,导致凝胶结构受力不均,造成凝胶结构的塌陷(凝胶结构会出现较大的收缩甚至开裂),最终得不到结构理想的气凝胶。 影响干燥应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凝胶结构的强度、凝胶的孔径大小与均一度、凝胶内溶剂的表面张力、溶剂与凝胶结构表面的接触角等。可以调节各类因素有效控制干燥应力对凝胶结构的破坏程度,提高成功概率及生产效率。 常规干燥方法:超临界干燥 在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凝胶中的溶剂被替换成特定的超临界流体, 再通过先降压再降温的方式将凝胶孔径中的超临界流体转化为气体,得到干燥气凝胶。 原理:液-超临界相变和超临界-气相变替换了常规方法中的液-气相变,有效避免了在液-气相变中产生的干燥应力。 超临界干燥方法:1、高温超临界干燥:事例:硅气凝胶干燥。用甲醇等有机溶剂作为超临界流体。达到超临界条件时,高温导致硅凝胶结构表面为反应性的—OH基团与有机溶剂(如甲醇)发生二次酯化反应,亲水性的—OH 被取代为疏水性的烷基基团。 得到的气凝胶在空气中不会因吸收水分而导致结构开裂,稳定性强。 弊端:在高温高压条件,易燃的有机溶剂作为超临界流体,使得实验过程相对危险,对于相关设备要求苛刻。 2、低温超临界干燥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通过低温超临界干燥制备出了硅气凝胶。临界温度非常容易达到的二氧化碳成为了低温超临界干燥中常采用的流体,其较低的临界温度(31℃)和临界压力(7.39MPa)以及二氧化碳的无毒和不易燃等特性使得低温超临界干燥技术更加安全。 弊端:CO2与水的相容性较差,必须先对湿凝胶进行水-乙醇置换,后由二氧化碳置换凝胶中的乙醇,经过干燥得到气凝胶。用二氧化碳低温超临界干燥方法得到的硅气凝胶不具有疏水性,得到的气凝胶表面具有亲水性—OH基团(故需要密闭存放,此方法得到的材料应用在干燥的环境中)。 3、方法对比: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得到的硅气凝胶比在甲醇超临界干燥得到的硅气凝胶结构中的微孔率更高。可能是甲醇的临界温度和压力较高,加快了凝胶的老化(或部分孔隙的塌陷),使得凝胶结构变粗,孔隙率降低。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是通过避免液-气相界面在干燥过程中的毛细压力来实现凝胶干燥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凝胶中的溶剂必须具有较低的扩散系数和较高的升华压强。溶剂在凝胶孔道中先被冷冻,然后再在真空条件下升华成为气态,得到干燥的气凝胶。冷冻干燥方法对于凝胶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需要对凝胶进行较长时间的老化以获得足够高的强度。但是仍然会出现由于凝胶孔道中溶剂冷冻结晶而导致凝胶孔结构塌陷,故冷冻干燥方法没有普用性。 4、常压干燥常压干燥取决于凝胶的骨架结构强度、凝胶结构均一度、凝胶内溶剂的表面张力和凝胶表面的接触角,必须调节控制降低干燥应力。可能性的调节过程:通过控制溶胶-凝胶过程和老化过程来提高凝胶结构强度和均一度,通过表面改性或选择合适的前驱体来调节凝胶表面接触角,选表面张力较小的溶剂。表面改性和置换表面张力较小的溶剂是常压干燥中主要的步骤。表面改性的方法两种:一种是共前驱体法,即将改性剂与硅溶胶混合,改性剂也作为反应单体与硅溶胶一起发生聚合反应得到具有疏水特性的凝胶结构; 一种为凝胶后对凝胶表面进行改性。以有机硅为原料的硅气凝胶制备通常用的一种方法。以无机硅为硅源形成的硅气凝胶材料通常采用第二种改性方法,即将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的Si-OH基团烷基化为Si-R基团,得到具有表面疏水特性的凝胶。由于凝胶表面的烷基化需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在表面烷基化改性时,还需要对凝胶进行漫长的透析和溶剂置换。四、应用分析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材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气凝胶,而常压干燥或冷冻干燥法制备的材料只能算“类气凝胶"材料。 型号:XT2000 CC设计体积:200ml--25L设计压力:10Mpa~100Mpa设计温度:-40℃~450℃主要配置:主超临界腔体 增压系统 压力安全控制器PSE(软件控制) 恒温恒压排气系统(避免巨大的压降导致空隙塌陷,及温度的下降导致的干燥不充分)含气液分离,冷凝,回收等 防爆设计:有机干燥 非防爆设计 :CO2干燥加热温度控制系统 程序化工作站平台 升降平台(可选)
    留言咨询

焦磷酰氯相关的耗材

  • StopLine® 多陷波滤光片
    StopLine® 多陷波滤光片semrock独特的多陷波滤光片满足甚至超过的OEM客户最严苛的要求。这些包括用于多种激光仪器的双,三,甚至四重陷波滤光片。应用包括:激光荧光仪共焦和多光子荧光显微镜分析和医疗激光系统我们先进的制造工艺允许陷波波长不是另一个的整数倍。激光波长激光线阻塞玻璃厚度容纳大小(直径x厚度)型号Dual-notch Filters229 & 244 nmOD 42.0 mm25 mm x 3.5 mmNF01-229/244-25488 & 647 nmOD 63.5 mm25 mm x 5.0 mmNF01-488/647-25x5.0532 & 1064 nmOD 62.0 mm25 mm x 3.5 mmNF03-532/1064E-25Triple-notch Filter440 – 450, 514 – 516, & 560 – 562 nmOD 53.0 mm25 mm x 5.0 mmNF01-445/515/561-25x5.0Quadruple-notch Filters400 ? 410, 488, 532, & 631 ? 640 nmOD 62.0 mm25 mm x 3.5 mmNF03-405/488/532/635E-25400 ? 410, 488, 561, & 631 ? 640 nmOD 62.0 mm25 mm x 3.5 mmNF03-405/488/561/635E-25
  • StopLine® 单陷波滤光片
    StopLine® 单陷波滤光片StopLine深陷波滤光片可与全息陷波滤光片的性能相媲美,但采用更便宜,更方便,更可靠的薄膜滤光片格式(美国专利号7123416第9354370号)。这些滤光片非常适合拉曼光谱,激光为基础的荧光仪器,生物医学激光系统等应用。令人惊叹的StopLine E级陷波滤光片提供高透射的超宽通带(UV 1600 nm)深激光线阻挡zui大激光抑制(OD>6)高激光损伤阈值和可靠性验证反射光被反射,便于准直和zui佳杂散光控制。多个陷波器可用来阻挡多条激光线(见第98页)。Semrock在薄膜光学滤光片中引入了一项突破性发明:我们的StopLine E级薄膜陷波滤光片具有超宽通带,具有深窄的激光线阻隔。这些正在申请专利的陷波滤光片先前在多层离散层制成的薄膜陷波滤光片中闻所未闻,它将OD 6的激光波长衰减,同时将来自UV阱的光传递到近红外(1600 nm)。它们特别适用于光学系统的多个区域的光谱(例如,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以及基于多种检测模式(如荧光,拉曼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的系统。波长通带范围典型的50%陷波带宽激光线阻塞型号405.0 nm330.0 – 1600.0 nm9 nmOD 6NF03-405E-25488.0 nm350.0 – 1600.0 nm14 nmOD 6NF03-488E-25514.5 nm350.0 – 1600.0 nm16 nmOD 6NF03-514E-25532.0 nm350.0 – 1600.0 nm399.0 – 709.3 nm17 nm17 nmOD 6NF03-532E-25NF01-532U-25561.4 nm350.0 – 1600.0 nm19 nmOD 6NF03-561E-25577.0 nm350.0 – 1600.0 nm20 nmOD 6NF03-577E-25594.1 nm350.0 – 1600.0 nm22 nmOD 6NF03-594E-25632.8 nm350.0 – 1600.0 nm25 nmOD 6NF03-633E-25642.0 nm350.0 - 1600.0 nm26 nmOD 6NF03-642E-25658.0 nm350.0 – 1600.0 nm27 nmOD 6NF03-658E-25785.0 nm350.0 – 1600.0 nm39 nmOD 6NF03-785E-25808.0 nm350.0 – 1600.0 nm41 nmOD 6NF03-808E-25880.0 nm350.0 – 1600.0 nm49 nmOD 6NF03-880E-25StopLine® 单陷波滤光片的常用规格属性ValueComment激光线路阻塞:E- & U-grade 6 ODAt the design laser wavelength OD = - log10 (transmission)典型的50%陷波带宽E- & U-gradeNBW = 55 × 10–6 × λL2 + 14 × 10–3 ×λL – 5.9e.g. 17 nm (600 cm–1) for 532.0 nm filterFull width at 50% transmission λL is design laser wavelength(NBW and λL in nm)zui大50%的陷波带宽90%陷波带宽Full width at 90% transmission通带E-gradeU-grade350 –1600 nmfrom 0.75 × λ is design laser wavelength (nm) L to λL / 0.75Excluding notchλL U-grade from 0.75 × λ is design laser wavelength (nm)平均通带透射E-gradeU-grade 80% 350 – 400 nm, 93% 400 – 1600 nm 90%Excluding notchU-grade 90% Lowest wavelength is 330 nm for NF03-405E通带透射纹波Calculated as standard deviation入射角0.0° ± 5.0°See technical note on page 99角度调节范围[1]- 1% of laser wavelength(- 5.3 nm or + 190 cm–1 for 532 nm filter)Wavelength “blue-shift” attained byincreasing angle from 0° to 14°激光损伤阈值1 J/cm2 @ 532 nm (10 ns pulse width)Tested for 532 nm filter only (see page 102)涂层类型“Hard” ion-beam-sputtered通光孔径≥ 22 mmFor all optical specifications外径25.0 + 0.0 / - 0.1 mmBlack-anodized aluminum ring整体厚度3.5 ± 0.1 mmBlack-anodized aluminum ringNotch Filters陷波滤光片陷波滤光片非常适合需要几乎完全过滤激光线的应用,同时传递尽可能多的非激光光谱。硬镀膜薄膜陷波滤光片由于具有出色的透射率( 90%),深度激光线阻隔(OD6),具有窄陷波带宽(约为激光波长的3%),环境可靠性,高激光损伤阈值( 1 J / cm2),紧凑的尺寸,方便反射被拒绝的激光等特点而给出了出色的解决方案。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标准薄膜陷波滤光片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基波和高次谐波光谱阻带而导致通带范围受限(见右图的红色曲线)。为了实现比标准薄膜陷波滤光片更宽的通带,光学工程师不得不求助于“全息”或“Rugate”陷波滤光片。不幸的是,全息滤光片的可靠性和透射率较低(由于基于明胶的层压结构),成本较高(由于顺序生产过程),以及系统噪声性能较差和/或系统复杂性较高。基于正弦变化折射率的Rugate陷波滤光片通常受困于低透射,尤其是在较短波长和较低深度的陷波。Semrock StopLine E级陷波滤光片是光学陷波滤光片技术的一个突破,把硬镀膜标准薄膜缺口滤光片的所有优点与超宽通带结合在一起,这些超宽通带以前在全息和Rugate滤光片中才有E级StopLine滤光片的光谱性能几乎与Semrock有名的u级StopLine滤光片相同,但有了通带,它们从UV(延伸到近红外(1600nm)。
  • 磷青铜线
    Phosphor bronze wire磷青铜线共同特征:-Non-ferromagnetic;-Minimizes pickup noise;-Temper: Annealed;-Insulation: HML (Natural) Each Lead Insulated;-Material: Ph Bronze 5% CDA510 A(100-164).分类:1.Duo-Twist 36 AWG cryogenic wire (双绞低噪音线)-36AWG Phosphor bronze wire-Single twisted pair (2wires)-Diameter: .010 St 2 X .005" (Stranded 7 to 10 Twist per inch).2.Quad-Twist 36 AWG cryogenic wire(两对四线双绞低噪音线)-36AWG Phosphor bronze wire- Two twisted pairs (4wires)-Single twisted pair (2wires)-Diameter: .005" St 2 X 2-Two strands stranded together. 7 to 10 Twist per inch.-Both stranded leads are then stranded together. 3 to 6 twist per inch.3.Quad-Twist 40 AWG cryogenic wire(40AWG两对四线双绞低噪音线)-40AWG Phosphor bronze wire- Two twisted pairs (4wires)-Single twisted pair (2wires)-Minimizes pickup noise-Diameter: .0031" St 2 X 2-Two strands stranded together. 7 to 10 Twist per inch.-Both stranded leads are then stranded together. 3 to 6 twist per inch.4.Quad-lead 36 AWG cryogenic wire(36AWG四线低磁阻低温线)-36AWG Phosphor bronze wire-4-wire ribbon cable-Low magnetoresistance5.Quad-lead 32 AWG cryogenic wire(32AWG四线低磁阻低温线)-32AWG Phosphor bronze wire-4-wire ribbon cable-Low magnetoresistance6. Single strand32 AWG cryogenic wire (单根Ph-Br线)-32AWG Phosphor bronze wire-Single strand-Diameter: .008"-Material: Ph Bronze 5% CDA510 A(100-164)-Specific resistance: 11.48&mu &Omega &bull cm.7. Duo-Twist 32 AWG cryogenic wire (双绞低噪音线)-32AWG Phosphor bronze wire-Single twisted pair (2wires)-Diameter: .010 St 2 X .008" (Stranded 7 to 10 Twist per inch).-Material: Ph Bronze 5% CDA510 A(100-164)-Specific resistance: 11.48&mu &Omega &bull cm.8. Single strand 36 AWG cryogenic wire (单根Ph-Br线)-36AWG Phosphor bronze wire-Single strand-Diameter: .005"-Material: Ph Bronze 5% CDA510 A(100-164)-Specific resistance: 11.48&mu &Omega &bull cm.9. Quad-Twist 32 AWG cryogenic wire(两对四线双绞低噪音线)-32AWG Phosphor bronze wire- Two twisted pairs (4wires)-Single twisted pair (2wires)-Diameter: .008" St 2 X 2-Material: Ph Bronze 5% CDA510 A(100-164)-Specific resistance: 11.48&mu &Omega &bull cm..-Two strands stranded together. 7 to 10 Twist per inch.-Both stranded leads are then stranded together. 3 to 6 twist per inch.

焦磷酰氯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