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

仪器信息网病毒感染专题为您整合病毒感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病毒感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病毒感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病毒感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病毒感染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病毒感染相关的资讯

  • 纳米生物技术可监控病毒感染过程
    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深刻认识和理解病毒感染过程及致病机制是病毒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基础。研究病毒感染过程通常基于荧光标记技术,但是常用的荧光蛋白及传统荧光染料往往容易发生光漂白,难以长时间动态跟踪整个感染过程。   在&ldquo 纳米研究&rdquo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围绕&ldquo 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染过程及宿主应答&rdquo 项目,来自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长春应化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自2011年1月开始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庞代文介绍,以半导体荧光量子点为代表的性能优异的纳米标记材料,可望克服现有荧光标记材料的不足,为实时动态跟踪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这一复杂的动态生物学过程提供新途径。   新型纳米标签   为了研究病毒感染过程,就需要荧光标记。一般来说,活细胞或活体示踪要求所用的荧光标记材料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产生稳定、可靠的检测信号,才不会&ldquo 走丢&rdquo 或&ldquo 隐身&rdquo 。并且,还要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所标记对象的影响,以获取生命过程的真实信息。   &ldquo 也就是说,虽然身上贴了标签,但其本人并无察觉,心情依旧,行为如常。既然如此,就要求所选用的标记材料具有尽可能小的尺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能发出足够强的示踪信号。&rdquo 在庞代文看来,量子点就算得上这一类令人满意的&ldquo 标签&rdquo ,具有粒径小(通常可小至几纳米)、亮度高、光稳定性好等独特性能,且能实现多色同时标记,同时跟踪多个对象。   采用纳米标记技术,特别是量子点标记技术对病毒感染宿主过程进行诠释,将有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科学诠释病毒致病机制。但是,如何精确控制材料的性质,制备出尺寸小且性质稳定的量子点,依然是该领域的一大难题。   此外,为了降低生物成像中背景信号的干扰、激发光对生物体的光毒性以及增加荧光的穿透深度,理想的标记材料应具有较长的激发波长,荧光发射波长也最好在近红外区且具有高的荧光强度。   基于此,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ldquo 在时间和空间上耦合活细胞内并无关联的生物化学反应途径&rdquo 合成纳米材料的&ldquo 时&mdash &mdash 空耦合&rdquo 调控合成新策略,利用活酵母细胞成功可控地合成出多色荧光量子点纳米标记材料,让细胞为科学家们做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他们将烦琐危险的化学操作演变为仅仅培养细胞,将通常在约300℃进行的合成演变为在30℃下的活细胞内完成,且不需要任何易燃、易爆、有毒溶剂。进而,他们又提出了&ldquo 准生物合成&rdquo 策略,利用细胞外的模拟体系成功合成出多种小粒径的近红外量子点,成功地化解了难题。   让病毒亮起来   庞代文告诉记者,病毒很小,若要监视其一举一动非常困难,如果是在复杂的生物背景之下,那更是一片漆黑。而荧光标记能让病毒亮起来,方便地实现跟踪。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肖庚富的团队制备出均一稳定的发光病毒样颗粒,并跟踪了其&ldquo 感染&rdquo 细胞的过程。他们还实现了量子点对艾滋病慢病毒(hiv)的标记,也能用量子点定点标记昆虫病毒内部的结构。   由于包膜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包膜病毒结构较为复杂,通常由包膜、衣壳及核酸等构成。由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者们进行合作,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杆状病毒包膜,核酸分子光开关钌的含氮杂环配合物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自然嵌入核酸中标记病毒核酸,成功实现了对病毒包膜和核酸的双重标记。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合作提出顺应自然的病毒的温和标记策略。他们利用细胞中胆碱磷脂自然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嵌入机制、病毒从宿主细胞膜获取磷脂成分形成包膜的生物学特点以及病毒核酸的&ldquo 复制嵌合&rdquo ,在病毒自然复制过程中实现了病毒核酸和包膜的双重标记(双重标记效率高达85%)。   &ldquo 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看到病毒感染过程中更多的行为细节。&rdquo 庞代文表示,量子点标记技术能让病毒持续变亮,为监测单个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一举一动创造了条件。   看到病毒感染过程   病毒是严格寄生的微生物,寄生于宿主并借助宿主细胞完成自身&ldquo 繁衍&rdquo 。病毒在细胞中的感染由三个基本过程构成循环,即进入宿主细胞(侵染)、基因组复制/组装和出胞,并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   该循环是病毒维持繁衍生息的关键,而侵染是其中的首要步骤。基于量子点标记,武汉大学团队获取了病毒感染过程的实时动态信息,如病毒运动方向、路径、速率、&ldquo 扩散&rdquo 系数等,以及各种运动模式 研究了禽流感病毒在活细胞内的动态行为及机制,并对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典型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发现病毒侵染过程错综复杂。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跨膜,实现了病毒感染活细胞过程的高分辨、高灵敏、多维动态示踪,展示出纳米生物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最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团队研究出近红外量子点标记病毒感染活体动物的非侵入示踪技术 成功地长时间跟踪了禽流感h5n1假病毒对小鼠的感染过程。
  • 征稿:组学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技术应用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出现及其在中国和国际的迅速传播引发了全球卫生紧急情况。 /span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进展。近年来,组学研究成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对于病理、毒理学、药物动力学等具有重要价值,相关高水平学术期刊大量报道了科研人员利用组学技术开展的病毒致病病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对于此次疫情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基于此,仪器信息网计划推出 strong “组学技术在病毒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亮点研究及技术进展”专题 /strong ,为广大业内专家及用户介绍基于蛋白组学或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在病毒感染研究的应用及技术进展,增强业界专家与仪器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技术文章,谨以此致敬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以及幕后深耕的研究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 仪器信息网特此向广大仪器厂商和分析测试有关单位征稿。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1. 贵公司针对组学技术在病毒病理学研究领域所提供的的相关仪器及研究方案情况。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2. 本次新冠疫情的相关病毒感染研究中,贵公司提供了哪些高效/亮点的组学研究方案?该研究进展如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3. 您认为基于质谱技术的病毒蛋白质组学或病毒代谢组学等方法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如何?研究者们在该应用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4.您认为未来,多组学技术在病毒病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将有哪些?将促进哪类产品的技术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稿件最终将在仪器信息网发布,并通过其他相关渠道向公众推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本次征稿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仪器信息网所有。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征稿截止时间:2020年4月22日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详情咨询/收稿地址: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 万女士(电话:15611024412,邮箱:wanxin@instrument.com.cn) /strong /p p br/ /p
  • Science:一滴血检测病毒感染史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的技术,使人们有可能通过一滴血来检测目前和曾经任何已知人类病毒的感染情况。这个方法称为VirScan,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病毒感染的替代诊断方法。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   VirScan工作原理是筛查血液中存在的针对任何206种已知感染人类的病毒的抗体。我们的免疫系统在检测到病毒首次入侵的时候,会产生病原体特异性抗体,即使病毒感染清除后,它仍然可以继续生产那些抗体持续几年或几十年。所以说VirScan不仅能识别免疫系统正在积极应对的病毒感染,而且还提供了个人过去的感染史。      Elledge和他的同事合成了超过93000个病毒编码蛋白的DNA短片段。他们将这些DNA片段插入细菌感染病毒&mdash &mdash 噬菌体中。每个噬菌体生产相应的蛋白质肽单位,并会将肽表露在其表面外壳上。这些噬菌体将1000多种人类病毒中发现的所有蛋白质序列都表露了出来。血液中的抗体通过识别嵌在病毒表面抗原决定簇,找到病毒目标。为了执行VirScan分析,所有的被改造过表露一定肽的噬菌体被混合到血液样品中。血液中的病毒抗体发现并结合特定的病毒抗原决定簇上(这个抗原决定簇是在改造表达的肽结构内)。然后,科学家提取抗体,洗去除了少数结合在抗体上的噬菌体以外的其他物质。通过测序这些噬菌体的DNA,便可以识别哪些病毒肽片段能被血样中的抗体识别结合。这便告诉我们到底一个人的免疫系统以前遇到过那些病毒,无论是通过感染还是通过接种疫苗。 Elledge估计需要大约2-3天处理100个样本,假设在测序工作保持在最佳状态。   为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人员使用它来分析从已知感染了病毒(特别包括HIV和丙肝)患者那得到的血样。事实证明,它的检测很准确。准确度保持在95%至100%,而且特异性灵敏&mdash &mdash 对于没有感染的个人,并未得到错误地识别。因此研究人员表示相信它的真实性。   Elledge和他的同事们用VirScan分析569个来自四个国家的个人的抗体,检查了大约1亿的潜在抗体/抗原决定簇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平均每个人有针对十个不同病毒的抗体。正如预期的,抗某些病毒更常见于成年人而非儿童,这表明孩子尚未暴露于这些病毒中。位于南非、秘鲁、泰国的个人,多半在美国的个人有抗更多病毒的抗体。研究人员还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比非HIV感染者存在更多的抗病毒抗体。   Elledge说,这个方法其实不限于对抗体的检测。他们正在用它来寻找那些攻击人体自身的组织并与癌症相关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类似的方法也可用于筛选其它类型的病原体抗体。   借助VirScan,科学家可以通过运行一个测试就能确定哪些病毒感染了个体,而不受限于必须对特定病毒进行分析。这种中立的方法可以有助于发现影响个体健康的意外因素,同时也增加了分析比较大量人口病毒感染情况的可能。这个全面的病毒分析大约耗费25美元/每血样。

病毒感染相关的方案

病毒感染相关的论坛

  •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口服液即将上市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的口服药,有望在今年内上市。制造这一款口服药的大阪盐野义制药公司社长手代木功社长表示这款口服药适合于从轻症到中度症状的感染者的治疗,在感染新冠病毒初期每天口服一次,连续5天服用后,可减少体内病毒量,进而抑制病情加重。

  •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于A皿病人,男性同性恋中CMV感染率高达95%以上。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对聊的细胞毒性及Kw复制具有协同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协同因子。在临床上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脉络膜视网膜炎所致失明、慢性肠炎和肺炎。  .念珠菌日食管盗不少艾滋病或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病例出现口腔真菌感染,其中有少数病例出现弥漫性食官央。临床表现为在咽部、食管、直肠及肛门周围皮肤教膜感染.严重者有吞咽团难,肛周糜烂,病原体为念珠茵,常呈反复发作。一般以活检为主要诊断依据,如口腔白色念珠茵感染肉服难以辨别,有必要用钡剂吞咽并经气管镜采集标本进行培养和活检。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艾滋病患者中常以局部或播散性感染出现。很容易从患者骨髓、淋巴结、肝活检组织及血液分离出分技杆菌。由于艾滋病不形成典型肉芽肿,甚至没有于酪样坏死性肉芽肿,对活检组织仍要做Nid-NMI删染色检查。  .隐球菌病许多艾滋病患者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除了xP本身所致感染外,常与隐球菌感染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膜炎症状。  弓形虫病典型艾滋病患者身上,鼠弓形虫可侵犯思者肺部、脑、骨酷肌及皮肤,侵犯大脑可引起脑脓肿,有占位性神经病变体征。  .单纯疤疹病毒感染许多艾滋病患者常常有单纯疤疹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可在口、食管、肛门等部位引起慢性进行性广泛的溃疡性病变。艾滋病患者伴有这种感染,常常可引起广泛的戳膜溃疡.持续一个月以上,同时出现肺部、胃肠道或其他播散性感染。

病毒感染相关的资料

病毒感染相关的仪器

  •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氯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灭活病毒。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患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加强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做 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 播,降低病死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 社会稳定,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法定传染病甲类管 理、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情流行病学、临床研究进展,在第三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更新制定本版方案。 (发布于2020年2月7日)(一)健全防控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二)病情与突发事件的发现与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 监测方案(第四版)》(见附件 1)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 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三)流行病学调查。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情、临床诊断病情(限湖北省)、确诊 病情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应当按照《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病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四版)》在 24 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 (四)标本采集与检测。 收治病情的医疗机构要采集病情的相关临床标本,尽快将标本送至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相关病原检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标本采集、运送、存储和检测暂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管理,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 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 生部令第 45 号)及其他相关要求执行。(五)病情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1.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 制技术指南》的要求,重视和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工作,全面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做好发热门诊、急诊、及其他所有普通病区(房)的院感控制管理。2. 对疑似病情、临床诊断病情(限湖北省)及确诊病情,应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情、临床诊断病情(限湖北省)应当单人单间隔离治疗。3. 无症状感染者应当采取集中隔离14天,或隔离7天后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由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密切 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疑似病情,临床诊断病情(限湖北省)、确诊病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情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四版)),每日至少进行 2 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及病情进展。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与病情或无症状感染者末 次接触后 14 天。(七)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九)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各省级疾控机构、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地市级疾控机构以及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做好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试剂、技术储备,随时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测工作。(十)及时做好特定场所的消毒。 及时做好病情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病家、医疗 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以及医学观察场所等特定场所的消毒工 作,必要时应当及时对物体表面、空气和手等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二版))。(十一)加强重点场所、机构、人群的防控工作。(十二)科学分类实施社区防控策略。 二、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建设重点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快速启动的病毒核算检测,在感染病情诊断和疫情防控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2019-nCoV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如何建设,成为关注的焦点。1.2019-nCoV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建设依据①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② GB18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③ 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④ WS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⑤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卫生部⑥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20】194号⑦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检验实验室工作指导》2.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建设重点
    留言咨询
  • 水产鱼虾病毒检测仪 400-860-5168转5113
    专门用于检测水产养殖业中鱼虾病毒的先进设备。它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这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和检测特定病毒的核酸序列,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特定的鱼类或虾类病毒。是一种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设备,为水产养殖业中的病毒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使用这种检测仪,养殖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毒感染问题,保障水产品的健康和安全,从而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和发展。一、仪器用途 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荧光定量PCR仪)用于运行病毒检测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仪器既可在实验室内操作,又可用于野外科学实验,配合相应试剂,对取自待检测样本的分析物或其他分析物中的目标核酸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检测。 可快速定量畜牧类疾病诊断如虾白斑、黄头病毒、血细胞虹彩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症、罗湖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等疾病,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场、水产科研单位、水产疫病诊所、农业农村部、畜牧局、检验检疫单位使用。 实验员需要经过实验室技术和仪器、软件操作的专门培训,具备熟练的相关操作技能。二、仪器特点1.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轻松满足外出实验的需求。2.内置7寸高清电容屏PDA,触屏操作,简便快捷。3.Marlow高品质Peltier制冷片,结合德国高端PT1000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性电阻加热补偿边缘的温度控制模式,最大升温速度6℃,最大降温速度5℃,大大缩短实验时间。4.整板3s快速采光模式,保证实验结果孔位一致性。5.简洁直观的软件引导,轻松开启检测实验。三、荧光定量PCR检测仪应用领域□ 基础科学研究□ 病原体检测□ 肉制品掺假□ 转基因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 药物开发及合理用药□ 基因表达□ 水体监测四、技术参数样品容量:16x0.2ml、支持8联管适用耗材:常见透明PCR 耗材,8x0.2ml 排管,0.2ml 单管反应体系:5-120ul反应模式体系加热/制冷模块:进口半导体热电模块温度控制范围:4-100℃升温速度:最大升温速度≥ 6℃/S,平均升温速度2.6℃/S降温速度:最大降温速度≥ 5℃/S,平均降温速度2.6℃/S温控精度: ±0.1℃温度均匀性: ±0.1℃温控区域数量:多点(2 点)梯度数:0 个梯度温度范围:无梯度孔数:无激发光源:免维护led激发光波长范围:400-700nm检测部件:进口光电检测器检测通道数:标配 1通道(FAM)适用染料和探针:FAM/SYBR Green I软件功能:荧光定量 PCR 系统软件; 实时扩增反应曲线功能; 特定标本实时反应曲线显示; 数据分析功能; 阴阳结果自动判定功能; 图形化显示功能。噪音:45 dB屏幕尺寸:7英寸(HD)触摸屏:电容式外接USB:支持数据导入导出热盖:自动压力调节外观尺寸:(长宽高)355X200X124(mm)净重:约2.5Kg
    留言咨询
  • 应用领域病原体传播感染研究 产品概况◆ 生物安全型病原体空气传播感染装置主要用于中小型动物之间经病毒、细菌等生物气溶胶或飞沫传播感染疾病的实验研究, 传播感染装置集成在三级生物安全柜内, 可保证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性。可开展猴、豚鼠、雪貂、大鼠、小鼠等中小动物间的直接接触传播、短距离(5cm)飞沫传播、长距离(1.5m)气溶胶传播感染实验,进行传播感染模型建立、传播感染机制研究等科学实验。 性能特点◆ 可开展猴、豚鼠、雪貂、大鼠、小鼠等中小动物空气传播感染实验;◆ 可开展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三种感染实验;◆ 满足实验动物长时间饲养需求;◆ 具有丰富的环境监测和生物采样功能;◆ 具有智能化的控制软件和控制系统;◆ 生物安全防护密封性符合RB/T 199-2015《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性能评价技术规范》中对三级生物安全柜工作区气密性的要求 ◆ 三级生物安全柜进气采用高效过滤,排气采用两级高效过滤,高效过滤器具有消毒和检漏接口;◆ 三级生物安全柜转角采用大圆弧设计,具有消毒接口。
    留言咨询

病毒感染相关的耗材

  • 新型冠状病毒试剂盒
    【产品名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包装规格】24人份/盒【预期用途】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目前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经确认为新的变种,可引起病毒性肺炎,轻者发热干咳,重者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本试剂盒用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核酸检测,结果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辅助诊断,为感染患者提供分子诊断依据。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得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标准。建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测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检验原理】本试剂盒利用液滴式数字PCR技术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进行定性检测。通过数字PCR芯片,将样本随机分配到生成的数万个油包水液滴中,将液滴进行PCR反应,PCR反应结束后读取每个液滴的荧光信号,并利用泊松分布原理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基因拷贝的精*准检测。
  • Real-titer慢病毒滴度测定(Q-PCR)试剂盒
    本试剂盒能够快速、简便、高效地对基于HIV-1构建的慢病毒进行有效滴度测定。通过对感染慢病毒的细胞基因组DNA中整合的慢病毒插入片段拷贝数进行Q-PCR测定,计算出初始病毒的有效滴度。产品特点►本产品采用感染病毒后靶细胞基因组作为模板,测得数据更真实►基于Taqman探针法开发本产品,结果更准确►适用于所有基于HIV-1病毒构建的慢病毒滴度测定产品成分试剂名称内容数量Solution 1标准品DNA模板(5x10^9 c/μl)100μlSolution 2Lenti-primer (10μM)40μlSolution 3Lenti-probe –FAM/TAMRA(2.5μM)80μlSolution 4Taq (probe qPCR) (2X)1mlSolution 5ROXI(50X)40μlSolution 6ROX II(50X)80μl其他所需材料细胞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离心柱法)超纯水Q-PCR用96孔板或8连管定量PCR仪1.5ml无酶离心管用于样品制备无酶枪尖操作步骤 1.取感染72h后的293T细胞,胰酶消化制备单细胞悬液,细胞计数,得细胞数为N 2.利用细胞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提取293T细胞基因组DNA,测定基因组DNA总量为G (μg),稀释至50ng/μl备用;注:此步骤推荐使用分离柱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 3.根据下表稀释标准品及基因组DNA样品:标准品管样品管#稀释倍数Water标准品拷贝数/μl稀释倍数Water样品(50ng/μl)110^145μl5μl5.45x10^81045μl5μl210^245μl5μl of 1#5.45x10^75040μl10μl of #1310^345μl5μl of 2#5.45x10^6100455μl of #1410^445μl5μl of 3#5.45x10^5510^545μl5μl of 4#5.45x10^4610^645μl5μl of 5#5.45x10^3 梯度稀释取样前,需充分混匀; 4.根据下表配制反应液,每组配制3个复孔:试剂用量终浓度标准品或样本2μl*1Lenti-primer (10μM)0.4μl0.2μMLenti-probe (2.5μM)0.8μl0.1μMTaq (probe qPCR) (2X)10μl1XROX*2Water补至20μl *1:样本除步骤3中稀释的3种浓度外,另需一组未稀释样本,即总量为100ng/孔;另需设置阴性对照孔,即不添加任何DNA模板; *2:根据所使用仪器添加:适用仪器ROX I (终浓度1X)7300 Real-Time PCR System/ StepOnePlus Real-Time PCR SystemROX II (终浓度0.5X)7500 Real-Time PCR System/7500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无需ROXThermal Cycler Dice Real Time System series/ LightCycler 480 System/ CFX96 Real-Time PCR Detection System 5.上机,按照以下程序进行Q-PCR反应: 变性 (1 Cycle):95℃ 30s 扩增 (40 cycles):95℃ 5s + 60℃ 30s 注:可根据具体使用仪器自行调整程序。 6.计算标准曲线:计算每组标准品的平均Ct值,以平均Ct值为X,Loge(copy number)为Y,生成标准曲线Y=A*Ct+B。标准曲线R2需大于0.99; 7.计算样本平均Ct值,带入标准曲线计算出copy number=n。注:以Ct值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的数据为准,若样本Ct值超过或低于标准曲线Ct值,需对样本稀释倍数进行相应调整。 8.计算病毒滴度:举例 Titer(TU/ml)=[n*d*(G/0.1)/N]*Nori/V 其中:n=步骤7中计算所得拷贝数;d=所用Ct值对应的稀释倍数(1, 10, 50, 100);G=基因组提取所得DNA总量(μg);N=基因组提取所用细胞数;Nori=病毒感染时细胞数;V=病毒感染时病毒用量(ml)。 计算各个Ct值位于标准曲线范围内的不同稀释倍数组病毒滴度,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 肠道病毒EV/EV71/CA16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产品规格】检测对象:EV通用、EV71、CA16三联检产品规格:48人份样本类型:咽拭子、粪便。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83400417【产品优势】01、三项联检一次采样、一次实验,3个结果,提供全面的诊断结果,高效快速的诊断病情,降低患者风险,为精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02、高灵敏度采用进口纳米磁珠,富集微量病毒核酸,PCR反应系统中使用Hot-start热启动酶,保证多重PCR反应的灵敏度。实现手足口病的早诊断早治疗。03、高特异性采用四色荧光PCR在全封闭的扩增体系中检测肠道病毒EV,EV71和CA16的特异性基因片段,EV71和CA16与其他型别无交叉。04、高准确度EV通用型,对手足口病毒型别覆盖广。设置了内标,去除假阴性,确保结果的准确。【预期用途】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体咽拭子、粪便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特异性核酸片段,同时可区分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严重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为常见。其中,EV71型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肠道病毒EV/EV71/CA16核酸检测有助于疫情监测防控和临床辅助诊断。本试剂盒主要用于对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辅助诊断,以便于临床医生结合病人的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更加准确的疾病判断和科学的患者管理,以应对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本试剂盒能够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6、7、9、12、10、16型,B组的1、2、3、4、5型,肠道病毒71型及埃可病毒。经过临床验证的型别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6、12、10、16型,B组的1、2、3、4、5型,肠道病毒71型及埃可病毒。【检验原理】本试剂盒基于荧光PCR的原理结合一步RT-PCR以及Taqman荧光探针技术,采用四色荧光PCR在全封闭的扩增体系中检测肠道病毒EV,EV71和CA16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样本的多重快速检测。同时在体系中检测内参基因,对待测样本的RNA提取及扩增进行全程监控,可以防止假阴性的出现。本试剂盒采用磁珠离心法进行核酸纯化,在高盐离子浓度下,基于磁珠表面修饰基团与核酸的特异结合原理进行总核酸的吸附分离,最后高效稳定的回收核酸进行后续PCR扩增。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