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六五环境日|广西组织开展监测点位5000多个,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4/06/05 10:25:29
导读: 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于6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

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的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于6月5日在南宁市举行。此次活动落户广西,是首次在自治区举办,首次在祖国南疆举办,首次在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暨2024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员答记者问(摘选):

问: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请问广西在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上的进展和亮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接下来还有何工作打算?

答: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广西全力推进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监测网络更健全了。建成陆海统筹、河岸贯通、城乡协同、要素齐全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自治区每年直接组织开展监测的点位达5000多个。

二是监测数据更真实了。上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谁考核、谁监测”,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加强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验证考核、实验室间比对和监督指导检查,公众主观感受和客观监测数据更加一致。

三是监测能力更高效了。空气和地表水常规指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智能化实验室分析仪器,便携式快速应急监测仪器,以及无人机、激光雷达、移动走航等先进监测装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四是支撑作用更突出了。利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形成监测预报、月报、年报等数据报告,充分发挥“评估、预警、溯源”作用。特别是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等数据全面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考核排名,引导全社会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各项要求,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全面推进监测网络、技术、业务、管理等优化升级,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广西贡献监测力量。

问:从公报来看,广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情况怎么样?下一步,为了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在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广西将进一步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呢?

答:2023年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全区近岸海域水质已连续12年均为“优”。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综合质量等级为“优”。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保持健康状态。红树林面积、覆盖度和密度,活珊瑚礁盖度,以及海草盖度、密度等,与5年前相比均有所增加。全区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0.9%。

下一步,为加强北部湾海域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将采取以下四方面行动和措施。

一是深化广西近岸海域、北部湾近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在茅尾海、铁山港等重点海湾,深海排污区以及平陆运河入海口等区域持续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加密和跟踪监测,全面掌握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北部湾“水清滩净”。

二是夯实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持续做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进一步拓展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海洋重要指示物种和渔业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海洋自然保护地和滨海湿地监测,守护北部湾“鱼鸥翔集”。

三是推进美丽海湾精细化调查。深入开展海漂垃圾、微塑料、新污染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碳监测,维护北部湾“人海和谐”。

四是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现代化监测能力。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自主巡航、地面和海域的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水平,切实服务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2023年广西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总体稳定。生态质量指数为74.85,生态质量为一类,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请问从生态监测角度来看广西生态质量状况呈现的特征和趋势,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答:2020年以来,广西生态质量呈现四周区域优于中部的特征,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向好;局部区域生态格局指标轻微变差,其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开发建设导致生态用地占用、属性转变,以及用材林轮伐等因素影响。

下一步,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统筹推进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支撑,守护好祖国生态安全“南大门”。

一是加强生态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配备、更新20余架无人机等监测设备,积极开展航空遥感监测,建立卫星遥感为核心,航天遥感为补充,样地监测为验证辅助的生态遥感监测体系,提升主动发现生态影响、生态破坏问题的能力。

二是加强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广西桂林漓江站、环江喀斯特站、北部湾站等第一批3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完善生态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广西桂林城市站、百色金钟山站等第二批5家野外监测站,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强化生态地面监测网络运行管理,组织实施全区森林、农田、海洋等7大类典型生态系统745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建立健全以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生态质量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强化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支撑保障。

三是强化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建设。充分整合广西生态质量监测管理资源,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生态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分级培训机制,加大生态质量监测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广西生态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专家库,完善专家支撑体系建设。

问:2023年,广西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排名中,柳州市连续四年第1名,前30名中广西占9个。为持续保持广西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在地表水环境监测方面,广西还有哪些进一步举措?

答:“十四五”以来,广西建成了以239个自动监测站为主,115个手工监测断面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网络覆盖广西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80%的河流,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具有供水属性功能的水库,基本夯实地表水监测数据基础。2023年,珠江流域的西江干流、桂江支流、柳江支流、郁江支流和长江流域、粤桂沿海诸河流域、红河流域水质状况均为“优”。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推进从质量浓度向污染通量、水生态监测发展。

一是深入优化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补充、调整区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使其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以及所有70个县级行政区域主要河流、主要污染源下游等,着重对重点流域、行政区域跨界、污染区域实时监控。

二是提升水环境监测信息分析能力。利用全区水环境监控系统,及时对水质异常信息预警预报,排查存在问题、研判未来3天水质趋势,开展地表水国家考核目标可达性分析,助力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三是推进水生态监测评价。以促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按照国家统筹、流域实施、部门合作的模式,组织开展漓江、湘江西源、平陆运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试点,覆盖生物、理化、生境等监测内容,为建立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夯实基础。

问:2023年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9%,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创有监测数据记录以来最优纪录,请问生态环境监测还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答:2023年,除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历史最优外,全区75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也持续向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3%,比2022年上升0.6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厅将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准确率,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巩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在14个设区市和75个县(市、区)设置16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和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撑空气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推进移动站、微型站等多种模式,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

二是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监测。完善大气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络,注重指标、时空协同布局,提供PM2.5和臭氧污染综合分析与来源解析水平,支撑大气污染分区分时分类精细化协同管控。

三是拓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加强秸秆焚烧与跨境传输分析预警。加强机场、港口、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内部或周边大气污染监测监控和管理。

四是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健全污染天气的预测预警、会商研判机制,积极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强化自治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能力建设,开展未来24小时的临近预报。开展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实现未来15天逐日小时空气质量预测以及未来30天城市空气质量趋势预报。完善空气质量分级预报体系,提高城市精细化能力和预报准确率,全面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来源:广西日报]

用户头像

作者:筱筱

总阅读量 4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