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怀柔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11/20 11:46:00
导读: 11月18日下午,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分论坛——科技产业人才论坛暨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研讨会举办,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怀柔创新联合基金项目正式发布。


    11月18日下午,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分论坛——科技产业人才论坛暨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研讨会举办。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怀柔创新联合基金项目正式发布。

    本次论坛指导单位: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委怀柔科学城工委、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共北京市怀柔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分论坛现场。怀柔区供图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怀柔创新联合基金,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怀柔区政府共同出资。首期合作期为5年(2024年至2028年),分为重点项目与前沿项目。怀柔联合基金面向全市企业科研人员申报,对服务于怀柔科技设施平台和重点产业的企业科研人员优先开展支持。

    “我们将择优支持一批科研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优秀企业青年科研人员,不断面向怀柔大科学装置、科学仪器、传感器等重点领域探索实践。”怀柔区科委主任伊明江表示,怀柔创新联合基金将有助于加快形成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产业集群,加强怀柔区科学仪器装备方面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高端科学仪器装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实现再突破。

    论坛邀请了落地怀柔的优秀初创企业代表,分享各自项目研究中的经验、对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对发展科技创新前沿的思路。魏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器人专业博士毕业。去年,他带领其团队在怀柔长城海纳硬科技加速器创办了北京莱仕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激光骨科手术机器人及智能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怀柔科学城有国家级的研究机构,无论是在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工艺规划,还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测试化验、样品检测环节,都能够为我们的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魏巍说,“在人才政策方面,怀柔不仅注重引才,更注重人才落地后如何匹配资源实现快速发展,是我们常说的‘扶上马、送一程 ’真正把人才引进和人才发展通盘考虑,我们受益良多。”

36138fe10863437e93f293ecb0e69f9.jpg

                                                    第三届雁栖人才论坛分论坛现场。怀柔区供图

    论坛还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在怀院所、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负责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代表,就如何推动怀柔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深入探讨和交流。“一方面,为在怀柔潜心科研、创造创新的科技产业人才,提供物质支撑和交流平台。另一方面,通过科技产业人才集聚,持续推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委支持怀柔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伊明江说。

    据介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形成,37个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布局,成为全国设施平台集聚程度最高、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2个大设施和5个交叉研究平台建成投用,正在加快运行和开放共享。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发挥设施平台载体优势,将建设过程转化为科研过程,已累计产出重要科研成果200余项,形成重大发明专利263项。

    依托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怀柔区实施硬科技领域“苗圃计划”,广泛征集培育符合怀柔区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核心技术且有落怀意向的项目团队,搭建了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技术交易活动、“苗圃计划”创新创业路演活动等多个对接交流平台,现已有近400个硬科技项目或初创团队纳入“苗圃计划”项目种子库。



[来源:仪器信息网]

用户头像

作者:Daniel

总阅读量 5661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