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BCEIA2023微全分析分会报告会圆满闭幕|共促产学研用、协同技术创新

进入
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9/11 10:11:29
导读: 9月8日,为期两天的微全分析分会报告会圆满落幕!本届会议聚焦“面向全社会的微型化分析技术”主题,围绕微单体分析,器官模拟和细胞代谢分析,微纳分析技术,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四个专题方向。

2023年9月8日,为期两天的微全分析分会报告会圆满落幕!本届会议聚焦“面向全社会的微型化分析技术”主题,围绕微单体分析,器官模拟和细胞代谢分析,微纳分析技术,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四个专题方向,特别邀请了共计23位特邀嘉宾分别作精彩主题报告,10位学者进行了口头报告。三十余位国内外微全分析领域资深科学家,围绕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和新应用等方面分享精彩报告。会议首日现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络绎不绝。(点击查看首日精彩报道:BCEIA2023微全分析分会首日在京开幕!

会议次日,共计17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微纳分析新技术、新应用等方向带来精彩主题报告,详情:

特邀报告部分

报告题目:How to Solve Problems in Non-Targeted Analysis

报告嘉宾:Oliver J. Schmitz教授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Oliver J. Schmitz教授报告了非靶向分析领域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非靶向分析的主要挑战是复杂样品中分析物的分离和鉴定。超高分辨质谱(UHRMS)——例如Orbitrap或者FT-ICRMS——可以用于组分精确分析,但是具有较长的瞬态长度,无法和有效的分离技术例如LC×LC或者GC×GC结合。课题组针对问题提出了新型TPI离子源的设计,并介绍GC-TPI-MS和LC-TPI-MS在复杂样品分离和鉴定中的多种应用。

报告题目:Micro/Nano-Technology-Based Bioanalysis

报告嘉宾:孙佳姝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孙佳姝研究员报告了基于微纳技术的生物分析方法。细胞外囊泡(EVs)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但是EVs分析存在小尺寸、其它物质干扰的问题。该课题组提出一系列基于微流体和生物传感的方法,实现对EVs的精确控制和分子检测。提出了一种单步热泳适体传感器方法,热泳过程能够实现EVs的高效富集,结合下游分析方法获得EVs的蛋白表达谱和microRNA分析结果。结合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能够实现肿瘤细胞的准确检测和分类。

报告题目: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Diffusible Signaling Molecules in Living Single Cells Using Liquid Crystal

报告嘉宾:Mashooq Khan副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

Khan教授介绍了使用液晶方法在活单细胞中进行无损扩散分子检测的方法。将液晶材料修饰在细胞膜上,扩散分子的响应会改变液晶的取向特性,实现了单细胞的氨和过氧化氢的检测和在线监测,并且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取向特征。

报告题目:Raman and NIR Spectroscopic Detec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Water UsingPerfluorocarbon as A Capturing Medium

报告嘉宾:Hoeil Chung教授韩国汉阳大学

Hoeil Chung教授介绍了使用全氟己烷(PFH)作为微塑料(MPs)提取媒介的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微塑料广泛分布在河流和海洋中,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现有分离和分析方法存在时间慢、效率低的不足。利用PFH的强疏水性可以提取水中的微塑料,并且几乎不吸收红外辐射的特性,该课题组并提出了使用PFH作为快速捕获媒介,基于拉曼和近红外光谱实现微塑料的定量分析。聚乙烯粒子被选为微塑料的模型进行方法验证,并引入PTFE盘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

报告题目:Nanofluidics: Evolving and Pioneering the Futur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报告嘉宾:许岩教授 大阪公立大学

许岩教授介绍了纳流体在分析化学中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纳流体是研究和利用纳米通道中流体特性的新兴领域,能够在单分子水平上理解物质传输现象、化学反应、生物过程。相比于微流体,纳流体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将功能集成到极小和密封的纳米通道中存在的挑战,导致纳流体中缺乏“控”的现象。该课题组构建了一系列纳米流体器件制造策略,集成了流体控制、分子捕获和检测技术,为纳流体与其它学科的结合铺平道路。

报告题目: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Based on Wavelength-DependentPlasmonic Scattering for Single Living Cell Analysis

报告嘉宾:Seong Ho Kang教授 韩国庆熙大学

Seong Ho Kang教授介绍了基于波长依赖性等离子体散射的集成多功能超分辨显微镜用于活单细胞分析的工作。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的超分辨显微镜(iMSRM),结合微分干涉、荧光、相干红外热反射、超分辨径向波动稳定模式等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多信息(xyz三维坐标和旋转动力学参数和转运速度等)的测量。该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单个活细胞内各区域的细胞内转运。

报告题目:Highly Sensitive Nanofluidic Sensing Via 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Single Glass Nanopore

报告嘉宾:李耀群教授 厦门大学

李耀群教授介绍了使用功能化修饰单玻璃纳米孔实现高灵敏纳流体传感技术。玻璃固态纳米孔通道具有制备简便、稳定性高和优点,为设计纳米传感器件提供了基础。玻璃锥形纳米孔具有独特的非对称结构。提出了一种三重刺激响应的纳米流体二极管,可以智能响应糖、pH和温度。此外,该课题组还提出了一系列用于DNA、ATP检测的纳米孔技术,可以为模拟生物体中离子通道的功能和开发精确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提供灵敏的平台。

报告题目:Digital Microfluidics for Cancer Precision Medicine

报告嘉宾:贾艳伟副教授 澳门大学

贾艳伟教授报告了数字微流控在精准医疗方面的应用。精准医疗是当今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并且能够与微流控技术相互结合。数字微流控是基于介电润湿原理从而实现液滴自动化操作的技术,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液滴的接触角发生改变,从而驱动液滴能够自动移动。该课题组利用搭建的自动化数字微流控平台,在细胞培养、药物递送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开发了自动化的药物筛选仪器。

报告题目:Microchemical Pen: Microfluidic Approach for Single Cell Analysis

报告嘉宾:毛思锋助理教授东京都立大学

毛思锋教授报告了微化学笔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单细胞分析能够对疾病过程理解和诊断提供关键信息。微化学笔是利用微流体中的层流现象形成局部限制区域,从而实现单细胞分辨率分析的方法。开发了分别具有2、3、4孔的不同微化学笔装置,结合层流控制可以用于细胞粘附测量、细胞损伤和修复观察等应用。同时,微化学笔还可以用于纳米线的制造,用于相关检测和传感领域。

报告题目:超高精度微流控芯片加工产业化解决方案

报告嘉宾:吴大林工程师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

吴大林工程师报告了超高精度的微流控芯片加工产业化解决方案。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微流控芯片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选择以及加工工艺方案,聚合物微流控芯片产业化路径包括金属模具、精密注塑、键合技术和表面修饰等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的微流控芯片工艺方案进行比较,系统总结了它们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

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the Air-Blood Barrier (ABB) Model in Vitro Using the Dynamic Microfluidics

报告嘉宾:曾湖烈研究员 复旦大学

曾湖烈研究员报告了使用流动式微流控芯片构建ABB(Alveolus/Air-Blood)模型的方法。借助类似transwell的原理,构建具有动态模型特征的微流控芯片,并与静态细胞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构建的微流控芯片动态模型能够获得与动物模型更加相近的生理现象。

报告题目:Microfluidic Droplets for Single-Cell Microbial Cultivation,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报告嘉宾:杜文斌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

杜文斌研究员报告了微流控液滴技术用于单细胞微生物培养、筛查和测序的应用。通过微流体器件上功能单元的设计和集成,实现了单细胞操作和分析的多步处理、微型化和自动化。开发了一种基于振荡的液滴生成技术,实现对病毒和病原体的高灵敏度绝对定量。设计了便携式集成slipchip,用于快速临床病原体检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

口头报告部分

报告题目:A Microfluid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sensor Based on Orientation of Antibody for

HIV-1 P24 Antigen Detectio

报告嘉宾:高丹副研究员 清华深圳研究院

高丹研究员介绍了基于微流控的生物标志物和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分析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将微流控技术和声波驱动方法结合的技术,对生物样品检测具有优秀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报告题目: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Using One-Pot RAA-CRISPR/Cas12a on A FingerActuated Microfluidic Biosensor

报告嘉宾:邢高娃博士 兰州大学

邢高娃博士介绍了使用微流控技术和CRISPR结合的食品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手指按压驱动的微流控芯片,实现了食品检测中快速、便携的要求。

报告题目:Precise Nanopore Peptides Analysis: From Biomedical Diagnosis to Peptidomics Profiling

报告嘉宾:王亮研究员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王亮研究员报告了纳米孔在生物医学诊断和多肽组学中的应用。结合理论算法模拟和设计了纳米孔的性能,在遗传学、农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报告题目:Study on Cytotoxicity of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by Microfluidics Chip Mass Spectrometry

报告嘉宾:许柠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许柠博士报告了使用微流控芯片联用质谱方法对全氟化合物(PFAS)的毒性研究,使用过滤器-芯片-固相萃取-质谱系统,研究吸附PFAS及其代谢的高效MOF吸附剂的高通量鉴定,筛选了BUT-16作为原位PFAS吸附的有吸引力的材料。

报告题目:Study on Cytotoxicity of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by Microfluidics Chip Mass Spectrometrry

报告嘉宾:颜识涵研究员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颜识涵研究员报告了近场太赫兹波扫描显微镜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太赫兹波是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波段,利用太赫兹波结合的技术能够在单细胞分辨率上对细胞水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

讨论环节

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BCEIA2023微全分析分会以“面向全社会的微型化分析技术”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如单细胞分析技术、液滴微流控技术、数字PCR、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细胞成像技术等前沿技术在及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医学检测、体外诊断、药物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与进展。整个会场内容丰富、紧贴前沿热点研究,为广大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学习的机会。

颁奖环节

分会还以报展的方式展示了32篇研究成果,有3篇论文被评为BCEIA2023大会优秀报展奖,对应的第一作者分别是韩国中央大学Jiadong Chen、国家纳米科学中心Zhenglin Li和清华大学Ying Hou。此外,微全分析分会也自主选出了三名优秀报报奖,由北京清博益康科技有限公司给予优秀报展奖励,获奖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Hua Sun、复旦大学Anchen Fu和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Jonas Rösler。分会主席林金明教授和北京清博益康科技有限公司林峻廷副总经理一同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闭幕仪式

林金明教授致闭幕词

在大会闭幕环节,本届BCEIA微全分析分会主席林金明教授致闭幕辞。林教授对参加本次会议的所有参会代表表示感谢,对23位主题报告专家和10位口头报告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对积极投稿参加报展交流的代表表示感谢,同时祝贺获得优秀报展奖的所有论文作者和相关单位。林教授高度评价了微全分析研究的快速发展,指出了以微纳流控技术为基础的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与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希望大家能够加深交流,积极推进微全分析的产学研用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微全分析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将微全分析推向新的高度。

本次微全分析分会得到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礼为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清博益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林金明教授在闭幕辞中对这些公司支持表示感谢,热诚欢迎未来有更多的相关公司支持微全分析研究的学术交流。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YOLO

总阅读量 21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