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8/07 10:25:44
导读: 碳普惠专委会致力于整合各方资源,打破行业、技术、信息壁垒,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放交流平台,通过战略规划、调查研究、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国际合作等五大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8月5日,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碳普惠专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d1c3df62eaa3bba2210f02495104f02.jpg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碳普惠专委会成立大会”致视频贺词。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为专委会揭牌。来自政府和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碳普惠专委会的成立,并围绕碳普惠主题展开研讨。

 碳普惠专委会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全力促进消费端碳减排。努力践行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三大理念,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公众参与,以数字化、绿色低碳化作为基本抓手,推动公民消费端碳普惠的自愿减排机制,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中的重点任务“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多方交流、促进广泛合作、开展有效传播,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好、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碳普惠以数字化方式推动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是推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碳普惠专委会致力于整合各方资源,打破行业、技术、信息壁垒,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放交流平台,通过战略规划、调查研究、能力建设、标准制定、国际合作等五大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专委会聚集了丰富的专家资源,拥有雄厚技术实力,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进行权威的行业解读,将积极给国家和地方建言献策、不断产出研究成果、稳步推进碳普惠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民提升减排意识,促进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双碳”目标下,碳普惠作为推动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手段,促进社会从微小处改变碳排放习惯,意义重大。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 碳普惠是动员公众践行低碳、零碳负碳行动的大平台和有效途径,希望专委会为中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做出贡献。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碳普惠机制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低碳化,带动公众广泛参加绿色低碳行动,有助于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希望专委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打造碳普惠经典案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碳普惠专委会是我们动员社会力量参加碳普惠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和专业化平台,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把碳普惠事业做好,做扎实,希望碳普惠专委会不断探索,取得丰硕成果。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碳普惠专委会主任委员杜少中表示专委会将以碳普惠为主题,更好的引入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手段,更好利用社会资源,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果,使碳普惠成为我国碳减排机制的有效补充。

国际上,IPCC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开始从需求和个人行为举止方面着眼于碳减排,指出政府需要制定政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在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普及数字化绿色生活方式。国家和地方众多政策文件提出开展碳普惠建设,激励全社会减排行动,碳普惠专委会的成立可谓应势而生,将有助于推动碳普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在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环境]

用户头像

作者:筱筱

总阅读量 41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