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专家呼吁通过“地球充电宝”助力碳中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3/04/03 11:14:32
导读: 3月26至28日,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3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杨春和等院士专家参加会议并作交流。

3月26至28日,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3在武汉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王焰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杨春和等院士专家参加会议并作交流。

中国深部地热论坛2023在武汉召开。会务组供图

大会开幕式由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计划处处长刘建军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杨春和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在浅层地热能的直接利用领域,我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深部地热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埋藏深、应力高等因素,深部地热特别是干热岩的开发对技术要求更高,迫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基础研究和各类技术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代表论坛创始单位致辞,他指出:为推进地热产业发展,我们需要探索思考如何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以实现地热学科的健康、可持续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通过线上视频做了报告,他表示,“双碳”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其核心是把我国传统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其中涉及五大非碳基能源,地热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可以通过“地球充电宝”,把采热和储热结合起来,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李根生介绍了中-深层地热钻采的基础研究与前景展望。他表示,地热能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热型地热作为我国现阶段中层地热的主要开发类型,面临着提产难、稳产难、效益低的挑战。我国对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处于探索阶段,也面临着建井难、造储难、取热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以更深入研究破解。李根生认为,在地热开发中,应加强油田废弃井、老井的改造,加快油田地热推广示范应用,进一步加强干热岩高效钻井与压裂造储取热等技术研发。

来自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30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科学报]

用户头像

作者:离离

总阅读量 33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