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江苏首个土壤碳中和项目落地 “FACE实验平台”将于本月完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12/07 17:17:04
导读: 与碳减排、碳汇有关的科技和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社会,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小到一张餐桌,大到象征着粮食安全与产业实力的经济数字。

近日,江苏首个土壤碳中和项目落地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导建设的这一项目,主攻农田“土壤固碳”研究,一期工程“FACE实验平台”将于本月完工。

农田减排固碳、土壤碳汇……这些事情看上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其实不然。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农业活动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三大来源,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比达到60%以上,研究土壤碳汇、农田减排固碳,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与每个人的关系并不遥远;其次,在农田减少化学肥料、多施用有机肥,将更多二氧化碳固定到土壤中,意味着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换一种说法就是“绿色有机农业”,显然与消费升级中的市民餐桌息息相关。

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来说,包括农田减排固碳在内的绿色项目,有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环境,旨在探索从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的新路径,是对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的整体更新。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土壤碳汇、农田减排固碳,不仅事关气候变化,更事关乡村振兴。

今年7月,高淳东坝启动了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标志着一粒米减排固碳的“江苏探索”迈出重要一步。采用固碳减排技术种植的有机大米,包装上除了营养标签外,还会新增一个碳标签。目前,欧美日韩等地相继实施碳标签制度,从消费端引导低碳化的生产制造;未来,碳标签有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还有一个更“近”的例子:溧水永阳镇一家有机农业企业,是获得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5家公司之一。该企业使用有机肥代替化学肥料,大幅减少碳排放,并将废弃物发酵后作为肥料循环使用,土壤有机质增加可提升碳吸收量,“一减一增”实现零碳目标。这样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企业负责人称:“我们农业企业看起来像个科技型公司了。”

了解了这些故事,就会更加理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与碳减排、碳汇有关的科技和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社会,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小到一张餐桌,大到象征着粮食安全与产业实力的经济数字。

南京依托浦口和溧水的两个国家级科创载体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1%。今年上半年,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2%,位居全省前列。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南京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期待更多“三农人”紧跟数字农业和绿色发展趋势,用好本地优势资源,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


[来源:扬子晚报 ]

用户头像

作者:情绪波动

总阅读量 6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