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看见生命力——第二届怀柔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11/04 02:34:04
导读: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一同参观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就在当天上午,成像设施刚刚完成竣工仪式,预计将于2023年秋天开始为期一年的试运行。

仪器信息网讯2022年11月3日,在色彩斑斓、万山红遍的金秋时节,第二届怀柔论坛在美丽的雁栖湖畔北京怀柔日出东方酒店隆重开幕,会议主题为“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协办,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承办。百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大会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平文院士主持,王志珍院士、乔杰院士、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张国辉、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沈洁、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tefan Hell、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明达为大会致辞。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院士,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柳振峰、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副社长李斌、北京市发改委高新区副局长孔健、怀柔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晓峰、怀柔区政协副主席杨昊天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出席论坛的企业界代表有北京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吴晨、百度集团副总裁张东晨、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植岗;出席论坛的北京大学的领导还有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教授,论坛发起者、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

主持人张平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王志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志珍院士讲述了从早期仪器十分匮乏的科研时期,到后来有了仪器平台,再到如今有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这样的大科学装置的科研条件的变迁。不禁感慨,八十年代初在有了贷款后,甚至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仪器,或者购买的仪器始终未开封而变成破铜烂铁。而如今,科研人员不仅对科学仪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甚至还有大批人才可以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科学仪器。

王志珍院士认为,成像设施的建设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聚集人才,让设备越来越有生命力。希望成像设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靓丽的窗口,来吸引全世界的科学家到这里来做科学研究。

乔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兼任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乔杰院士讲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而大学正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样一个有机高度结合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学习和落实的时候,深感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明确了方向和有了更多动力。

谈到成像设施,乔杰院士讲到,作为国际上成像模态融合程度最高、可视化解析能力最全面的全尺度生物成像设施,这样一个目标的达成,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国家成像设施建设发展重要基地,我们的目标是在成为世界最先进的成像大设施。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大力开展交叉学科有组织的研究,真正能够做到共建、共享、共管,积极服务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张国辉 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副司长

张国辉致辞中对学校提出两点希望,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科技实力增强,坚持原创引领,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才能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主动大设施是极限研究手段,其建设本身具有原创性、前沿性的特征,特别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联合国内企业合作研发,努力提升仪器设备自主研发能力,为设备更新换代进行技术储备。同时要以解决医学实际问题为目标,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等基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并加快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医疗和医药产业的转化应用。

二是坚持高标准定位,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高端科技人才也成为决定大国博弈输赢的关键因素。成像大设施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一大批一流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更加主动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沈洁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

沈洁讲道,怀柔论坛聚焦生物医学成像前沿科学技术发展,突出前沿技术引领,发挥科学设施作用,强化产学研用,助推了我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自主创新,将有效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范式变革。科协组织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北京市科协正着力建设有温度、可信赖、有活力、见实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强化组织优势,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各级组织各类人才相互融通,努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密切合作,围绕着人才培育、学术交流、科创服务、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国际交流等方面,共同推动举办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伦理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推动医工交叉融合,搭建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业链接平台,服务科研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做优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Stefan Hell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Stefan Hell致辞中讲道,成像是解决从最基础到最复杂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这次会议意义十分重要,中国正以坚定的决心和明确的愿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生机勃勃的怀柔科学城建设国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平台,我非常期待平台不就后的投入使用,我相信3D纳米级超分辨率显微镜MINFLUX将对平台做出应有的贡献。我非常赞赏中国在持续技术创新和工业化方面的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努力,这也是联盟的重要任务之一,祝贺北京大学程和平、谢晓亮、孙育杰、陈良怡、席鹏等众多同事讲这一壮志变为现实。作为Abberior的创始人,我很高兴成为联盟中的一员。

丁明达 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丁明达讲到,多模态成像设施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经过参建各方三年多的努力,设施建设取得标志性的成果,为生物医学城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举办第二届怀柔论坛,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及辐射带动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力量,推动生物医学成像前沿技术的发展,解决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卡脖子的问题。这既是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科学设施开放共享的创新实践。

致辞环节结束后,丁明达副主任对怀柔科学城作了系统介绍。

开幕式最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副总工程师孙育杰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成像设施。

孙育杰教授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

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副总工程师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一同参观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就在当天上午,成像设施刚刚完成竣工仪式,预计将于2023年秋天开始为期一年的试运行。

与会代表参观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1.jpg

全尺度整合中心顶部设计(解说:像一只眼睛)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全尺度整合中心外观

关于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首倡的大科学设施。北京大学作为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为17.17亿元。建设地点为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用地100亩,新增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成像设施的工程目标是打通尺度壁垒,以原理创新和自主集成为主,通过研发并有机整合不同成像模态,打造在时空尺度和模态上无缝对接的、从分子到人的“一体化”生物医学成像技术集群。设施由四大核心装置和一个辅助平台构成,包括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以及模式动物等辅助平台和配套设施。通过互联互通,成像设施将覆盖跨越九个数量级的尺度范围,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在综合能力上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641 (2).png

成像设施全景图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兆堃

总阅读量 194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