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双碳”目标稳步前进,“碳排放评估师”蓄势待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9/30 22:02:29
导读: 碳排放评估师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训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碳排放评估师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培训内容,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及技术应用两大部分。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我国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坚定了要走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描绘了中国未来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也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大国担当,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2025年和2035年具体目标,部署了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工作任务。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了要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随着一系列“双碳”政策的相继出台,碳排放管理师、碳排放交易师、碳排放评估师等新职业也陆续产生。《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了要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动专业转型升级,加快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完善碳减排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国节能协会联合中企工培(北京)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的“碳排放评估师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训及考试工作”正式启动。

  参加碳排放评估师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训的学员可以登录平台在线学习,采取线上视频授课平台学习,其线上培训学时达标者方可参加碳排放评估师专业技能岗位人才考试,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

  据悉,中国节能协会是由原国家经贸委于1984年设立的,并于1989年正式在民政部注册的节能领域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协会在业务上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是一家从事能源开发、转化、节约、管理、研究、教育、信息以及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管理机构、社会团体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全国性的非营利专业社会团体。协会的业务范围涉及电力、煤炭、石油、机械、电子、冶金、化工、铁道、交通、建筑、有色、环保等行业及部门,拥有众多企业会员。理事会由国家有关部委、地方节能中心(协会)、大型企业的代表参加,协会工作人员具有长期从事节能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节能监测、节能技术评估推广及节能领域的相关培训与咨询等方面的经验。

  碳排放评估师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训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碳排放评估师初、中、高三个级别的培训内容,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及技术应用两大部分,培训过程中学员可系统的学习了解碳排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知识,培训后可为相关用能单位拟定系统的碳排放策略。

  “碳排放评估师”作为新兴职业,其岗位专业性较强,工作内容较为广泛,能够了解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量化、报告及核查相关方法,熟悉企业、组织、项目等量化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服务的标准、指南和计算工具构成,并计算政府、企业等单位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随着政策不断加码,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低碳行业在未来10-15年内将迎来一波黄金爆发期。在碳排放管理制度助力中国实现“双碳”战略的同时,相信“碳排放评估师”将在行业内的发挥其作用,迎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来源:中国网文明中华]

用户头像

作者:情绪波动

总阅读量 6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