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你的核酸可能由“外援天团”检测,仪器宕机还有救,单手功连做三千遍啥感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2/03/30 16:40:04
导读: 3月以来,上海核酸检测试剂、设备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都在加速扩容,更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的专业人士主动请缨,成为核酸检测队伍中的重要外援。

3月29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出信息,截至28日24时,浦东管控区域核酸筛查超过826万人。接下来,浦西区域还有更大规模的核酸筛查。上海能否扛住剧增的核酸检测压力?

记者获悉,3月以来,上海核酸检测试剂、设备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都在加速扩容,更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的专业人士主动请缨,成为核酸检测队伍中的重要外援。

5.jpg

3月29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出信息,截至28日24时,浦东管控区域核酸筛查超过826万人。接下来,浦西区域还有更大规模的核酸筛查。上海能否扛住剧增的核酸检测压力?

记者获悉,3月以来,上海核酸检测试剂、设备及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都在加速扩容,更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的专业人士主动请缨,成为核酸检测队伍中的重要外援。

另外,科华生物遍布全国的医学仪器售后工程师们也闻风而动,其中济南和石家庄有两位工程师专门赶到上海加入志愿者队伍。

5-1.jpg

实际上岗的志愿者们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之江分队队长栾琳琳告诉记者,之江实验室内的仪器,由于此前从未承受过如此高负荷24小时不停运转,难免出现宕机情况,这会直接影响整个班的检测速度。比如在预分装环节,志愿者首先要用预分装板加注样本,一块板96个孔,熟练操作约20分钟,慢则40分钟。志愿者好不容易加注完毕,放到提取仪内,提取仪却在半程突然罢工,这往往会令人崩溃,意味着样本加注需要从头再来。好在,科华在之江的7人志愿者团队中,有4人拥有售后工程师基础。如工程师王鹤,孩子出生仅一周他就从石家庄赶来上海,他熟悉仪器机理,一眼就能看出宕机症结,从而及时挽救流程,避免了重新加注。

“工程师们抢回了许多个30分钟,这其实就是在为上海抗疫攻坚争取时间。”栾琳琳说。

“单手之功”一班重复3000次

从事基因治疗药物生产和研发类外包服务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元生物,也在3月16日接到市经信委来电,公司仅用两小时就完成了25名技术人员的集结,翌日即增援位于奉贤东方美谷的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

核酸检测专业性很强,但对于像和元生物这样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却是最为基础性的工作。研发部大将马佩敏也是一名“90后”,主要做“体外表达检测”,孵化和养育病毒、利用病毒载体将目标基因传递至培养的细胞或完整活体中,这是她的工作日常。她刚生完宝宝不久,但在看到公司征集帖后,与家人三言两语一商量,便果断报了名。她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核酸检测缺口这么大,我既然会做、又能做好,干嘛不去做?”

马佩敏犹记,3月17日上岗首日,志愿者们分为两班,每班连做12小时,一天下来,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核酸检测量超过了1万管。但此后,检测量仍直线上升,到3月29日,日检测量已超过3万管。

      激增的检测量,以及“日日清、零积压”的目标,无不考验志愿者的耐力与效率。核心要义,在于每人的“通量”,即经手的样本量必须上去。为此,志愿者们在取样时,练就了一套“双手协同”连贯动作。马佩敏告诉记者,具体步骤是这样的——用左手单手旋开样本管,与此同时右手持移液器,取枪头,随后枪头取样。取样瞬间完毕的同时,左手再次单手拧上样本管,而右手又同步将枪头打至废液缸。此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前后不超过5秒。

5-2.jpg


      事实上,动作看似连贯,却尤其吃劲。样本管的旋开和再拧紧、移液器要取枪头,都是用力旋转和按压的过程,原本是需要双手操作、彼此借力的。但现在,志愿者们为节省时间,硬生生练就单手之功,却因此导致手指和手肘反复摩擦和破损。为确保效率不打折,每次上岗前,志愿者们都会彼此帮忙,将厚厚的邦迪创可贴或胶带缠绕在手指和手肘上。

记者测算,以整个实验室每班12小时完成1.5万管计,每位检测员的“通量”约3000管,这意味着那套高效取样的动作须机械重复3000次,以每次5秒计,耗时也在4.16小时。而后续,检测志愿者还有配试剂、提取核酸、录入样本、最终核查样本信息等繁琐任务,12小时内的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你们硬生生从志愿者干成了主力军。”这是上海鉴研医学检验实验室对于外援和元生物的由衷感激。但当下,随着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正分批有序进行,外援们即将迎来核酸检测又一场硬战。第一个节点出现在3月26日。当天,鉴研实验室被分配的样本量超过3万管,这天,马佩敏与其他志愿者们已开始挑战一班连续工作24小时。她知道,这是确保当日样本当日清的唯一办法。

当眼皮要打架、体力也总有不支的时候,她总会想到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关于“本色做人、本分做事”的教诲。她觉得,此次“若有战,召必回”的增援,是对公司价值观和员工凝聚力的一次最佳检验。每每想到这些,马佩敏便又抖擞了精神。后续,检测队伍的工作时长可能还会加码,但她和其他志愿者们都已做足心理准备:“我们愿意和这座城市一起扛下去。”



[来源:上观新闻]

用户头像

作者:情绪波动

总阅读量 68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