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Science发函质询中方学者存在学术不端,或成首篇被撤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09/08 18:12:26
导读: 9月4日,《Science》编辑部刊登的一则“编辑关切”震惊中国学术界,编辑部表示有两个独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此前一篇发表的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9月4日,《Science》编辑部刊登的一则“编辑关切”震惊中国学术界,编辑部表示有两个独立的消息源向期刊指出,此前一篇发表的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目前,Science编辑部已向读者披露具体的情况,并等待作者机构的调查澄清。


  这篇涉嫌学术不端的文章,题为《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ate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中国地质大学宋怀兵与东南大学朱斌位该文的共同通信作者。

2020_0905_1b945044p00qg58n9006qd200u000j2g00it00by.png

原文内容 On 10 July, Science published the Report “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by Y. Wu et al. (1). After publication, we received emails from two independent sources alleging that figures S9B and S10 in this paper appeared to be manipulated copies of figures previously published by the same corresponding author, Bin Zhu, in two papers (2, 3) that reported different fuel cell compositions. The allegations were subsequently posted to PubPeer (4). While we await clarification from investigations by the authors' institutions, we are notifying readers of our concern about the paper's data integrity.


  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储能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斌,是该论文共同一作和主通讯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吴艳是论文的共同一作,地质大学宋怀兵副研究员是共同通讯作者。该文于2020年7月11日刊登于《Science》期刊。论文指出:在传统质子传导材料里,质子需要克服巨大的能垒,通过氧空位跳跃前行。研究团队利用半导体异质界面场诱导金属态,助推超质子实现又快又好地“跑起来”,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导率。这与传统电解质材料电导率相比,提升了 3 个数量级,并且实现了先进质子陶瓷燃料电池的示范。

  

    为什么被举报?依据是什么?

2020_0905_3e5df3dfp00qg58n90034d200u000c2g00it007k.png

然而刊登一个月之后的8月10日,Elisabeth M Bik(著名打假学者,他也是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学术不端的质疑人)在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上针对此文发帖,质询该文中的两则图例分别与两篇发表于2017和2018年的论文图例高度相似,而且,这两篇已发表论文的作者之一朱斌也是这篇 Science 论文的作者。

2020_0905_71081a3fp00qg58n900amd200n100l9g00it00hc.png

2020_0905_0344f369p00qg58na00a8d200ne00m3g00it00hr.png

      Elisabeth M Bik的质询

  (两篇文章的DOI分别为:10.1016 / j.ijhydene.2017.05.218和10.1016 / j.ijhydene.2018.03.184)

2020_0905_290e1372p00qg58na004td200rj00kkg00it00e1 (1).png


     图(a)(b)(c)中可以看出,B.Zhu(朱斌)为三篇论文的共同作者

  此后,其他质疑者对两组图分别进行叠图,发现不同实验对象呈现出的图像效果“完美叠加”,依此质询该Sci文章涉嫌一图多用和篡改数据。


2020_0905_519bc6c3p00qg58na00dld200l900ezg00it00d8.png

此后,Science也收到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质询,并于9月4日的杂志上发表了一则“编辑关切”。据著名学术公众号“iNature”所述,根据以往经验,“撤稿率几乎达到了100%,几乎不会有任何意外”。而一旦此论文被撤稿,这将是我国首次被撤稿的《科学》正刊文章。

  目前论文作者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东南大学的重磅研究

  被Science重点关注的这篇论文,全名是《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Proton transport enabled by a field-induced metallic state in a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

  论文的研究课题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按照论文摘要和地大(武汉),以及东南大学官网相关报道来看,这项研究提出了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并完成了一种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


2020_0905_ffb11e2fp00qg58nb002bd200ob00hwg00hx00d6.png

东南大学太阳能技术研究中心/储能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斌,是该论文共同一作和主通讯作者。

  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吴艳是论文的共同一作,地质大学宋怀兵副研究员是共同通讯作者。

  一个月前,这篇论文在Science发表时,论文一作,朱斌教授所在的东南大学,和吴艳副教授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以“重大突破”、“原创”为标题,刊发了这一消息。

  中国地质大学新闻

  在中国地大(武汉)新闻网的报道中,此研究被描述为:

  以往提高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方法,是通过低价阳离子取代高价阳离子,如掺杂三价铱离子取代结构的四价锆离子,从而产生氧空位,进而提高了氧离子电导率。

  但是结构掺杂的方法,并没有有效解决燃料电池电解质面临的百年挑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我校燃料电池创新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半导体异质界面电子态特性,把质子局域于异质界面,设计和构造具有最低迁移势垒的质子通道。

  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能源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

2020_0905_242ecaaap00qg58nb007nd200sb00o2g00it00fz.png

根据两个学校的官方报道,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东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来源:网易号]

标签: 成果
用户头像

作者:吴婕

总阅读量 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