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浦江创新论坛:应对全球变暖,靠新技术更靠新观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20/09/02 17:46:14
导读: 8月31日晚,在浦江创新论坛·未来(科学)论坛直播活动中,多国科学家就这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话题交流、对话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方案。

《巴黎协定》已经形成近5年,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能否实现?当全球变暖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哪些技术和方法可以减缓气候变化?……8月31日晚,在浦江创新论坛·未来(科学)论坛直播活动中,多国科学家就这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话题交流、对话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人类实现零碳排放的最后一个窗口期,疫情期间全球碳排放减少达11兆吨,大概是中国一年碳排放量的减少幅度。”直播中,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关大博说。自2017年起,他就和全球众多科学家联手建立了一个网站,用以记录全球的碳排放数据,并供大家免费下载。他们发现,新冠肺炎疫情较严重时期,各国碳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经济重启,这条排放曲线又开始上扬,是否会超过之前的排放值,现在还不得而知。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元凶”。在牛津大学教授迈尔斯·安伦向现场观众展示的一张过去15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显示,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最重要因素。过去,气温以每10年0.2℃的速度攀升,近年来气温上升趋势有所加快。

这种加快的速度在地球两极尤为明显。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剑锋曾13次前往南极和北极地区,在他看来,“气候变化对极地的影响太大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海冰的减少,伴随的是海平面上升问题”。


何剑锋表示,北极的升温是全球平均升温的2倍以上。有数据显示,北极海冰面积每10年会减少6.3%。“2010年中国北极科考期间,北极点的海冰厚度没有超过2米的,而之前来这里时海冰还有3—5米厚。”

“这和我们想象中极地被厚厚的海冰覆盖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何剑锋说。有研究认为,到本世纪中叶,北极海冰在夏季将完全消失。“原来北极熊基本上在海冰上行走,完全没有冰后,它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这是我们要面临的新课题。”说到此,何剑锋很是惆怅。

面对这种变化,人类真的束手无策吗?似乎并非如此。在迈尔斯看来,有两种方式可以抑制地球迅速升温的趋势:一是全球禁用化石燃料,这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道德的;二是采用新技术永久安全有效地处理二氧化碳,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碳捕捉”和“碳储存”。


“第二种方法尤为重要,而且技术上是可操作的。很多人以为它是未来的技术,事实上,在有的国家现在已经实现了。”迈尔斯说。他向观众郑重展示了另外一幅图片,图上是一种将二氧化碳重新注入地壳当中的装置。在挪威,过去30年,人们一直是这样做的,将从化工厂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压将其变成液态,然后用泵注入地下储存。

目前,人类每年向地壳注入4000万吨二氧化碳,但这只占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千分之一。“还有400亿吨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我们的碳捕捉还远远不够,如果有更多的装置把二氧化碳重新注入地壳,效果可想而知。”迈尔斯呼吁。


“二氧化碳注入到岩石中,可以保存几百万年,不用担心会带来其他的问题。现在没有做到,不是技术能力的问题,而是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激励措施。”迈尔斯强调。

与全球变暖同样令人担忧的还有环境污染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同时减少二者带来的困扰?“那就是清洁能源,更多使用可再生电力,可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可以改进气候和公众的健康。”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以及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丹尼斯·莫泽罗尔说。

不可否认,技术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贡献巨大。“但减少碳排放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改变观念。”关大博说,数据显示,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要消费8条牛仔裤,一个汉堡会排放4.6升碳,有人买很多衣服放在家里,这都是不环保的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全球变暖。

“希望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碳足迹,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可持续消费观念。如果有一天,可持续消费变成一种时尚,那么全球气候减缓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关大博强调。


[来源:中国科技网]

标签: 气候
用户头像

作者:吴婕

总阅读量 9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0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