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号
抖音号
哔哩哔哩号
哔哩哔哩号
app
前沿资讯手机看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二维码

我要投稿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weidy@instrument.com.cn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联系电话:010-51654077-8129

穷究物性 敢为人先 心系祖国 志在奉献——陈洪渊院士寄语BCEIA 201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 2019/06/13 10:39:48
导读: 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本届BCEIA2019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洪渊院士,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届BCEIA有哪些亮点,对当前我国科学仪器和分析检测行业的发展状况的看法以及对于BCEIA今后发展的寄语。

  仪器信息网讯1985年第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开幕以来,BCEIA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成功举办了17届,现成为中国分析测试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与美国PITTCON、德国ANALYTICA、日本JASIS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分析仪器展会。

  2019年10月23-26日,第十八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9)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展会将展出国内外50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数千项仪器设备、试剂、软件和分析测试服务等全新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作为BCEIA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报告会将继续组织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参加大会报告、分会报告、专题论坛、墙报以及同期会议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研讨和展望。

  在会议前期,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本届BCEIA2019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洪渊院士,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届BCEIA有哪些亮点,对当前我国科学仪器和分析检测行业的发展状况的看法以及对于BCEIA今后发展的寄语。

1.jpg

BCEIA2019学术委员会主席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

  BCEIA是中国科学仪器及分析检测界的一大盛会

  谈起BCEIA的历史,陈洪渊院士回忆道,1985年,原国家科委在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经国务院批准,举办了第一届BCEIA,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严济慈先生担任了大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而陈洪渊院士也在第一届BCEIA上做了报告,从此开启了与BCEIA多年的缘分。从2009年第13届BCEIA开始,陈洪渊院士与BCEIA有了更深的交集,2009年,他担任了大会副主席;2011年担任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2013年、2015年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2017年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在本届BCEIA,陈洪渊院士担任了学术委员会主席。他表示,这么多年来,BCEIA的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回顾BCEIA2017,现场注册的专业科技人员达到25547人,参观总人次高达66370人次。参展仪器数量众多,覆盖教学科研、检验检疫、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食品检测等多个领域。同时,BCEIA2017还得到了科技部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评价,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原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院士以及有关司局领导亲临会场参观指导。陈洪渊院士也提到,除了规模盛大的展会之外,BCEIA2017学术报告会也囊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共举行了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分会邀请报告、专题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报告共计660余场,共有13位院士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而在今年10月份即将举办的BCEIA2019,也备受期待。陈洪渊院士表示,本次BCEIA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学者的积极参与,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付出了巨大努力,展会设置更加完善,同期活动更加丰富,“相信BCEIA2019一定会比BCEIA2017办得更好”。

  BCEIA2019学术报告会精彩纷呈

  作为本次BCEIA2019学术委员会主席,陈洪渊院士也介绍了今年BCEIA2019学术报告会的筹备情况。他表示,本次学术报告会获得了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数目远超上一届。本次BCEIA2019学术报告会共设立10个大会特邀报告,邀请1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科学仪器及分析科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将围绕电子显微学及材料科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电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环境分析、化学计量与标准物质、标记免疫10个分会的主题进行分会报告,共同探讨相关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研究进展。除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外,在BCEIA2019召开期间,还将举办众多主题鲜明的专题论坛和同期会议。

  陈洪渊院士还表示,本次BCEIA2019还增添了许多亮点。亮点一,本次BCEIA聚焦分析科学新兴热点领域,及科学仪器发展趋势,新增了分析检测与体外诊断国际高峰论坛和科学仪器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两个重要的国际高峰论坛。亮点二,为满足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为更好地解决雇主单位用人需求,将在展会同期举办“BCEIA2019分析测试行业人才交流论坛”。从供需双方的需求出发,为广大科学仪器及分析检测企业及相关从业人员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亮点三,充分体现实验室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这是近年来,分析实验室发展的一大趋势。BCEIA2019期间,将举办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中国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专题论坛”和“多元化模块实验室展区”,集中展示国际前沿的模块化实验室装备及可持续应用技术方案;还将邀请国内外实验室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代表,为用户带来最新的实验室设计、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等内容。

  大力发展中国仪器产业 注重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陈洪渊院士表示,当前我国分析检测、仪器应用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论文发表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在Nature、Science、Cell、PNAs等相关主流期刊上,我们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数目在不断增加,仪器应用水平相比过去有了极大地提升。但是,也要看到,这些高水平的成果,主要还是使用进口仪器来完成的,这表明我国仪器装置的研发和生产还相对滞后。

  仪器是科学的眼睛,是分析的利器。陈洪渊院士谈到,目前我国分析仪器的水平,由于国家相关领导和机构的重视,相关投入不断加大;同时学者们也都在不断进行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实验室试制的仪器,我们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有一些成果已经站在世界前列。现在大体的情况是:我们已有一些仪器在领跑、有一些在并跑,但很多的还在跟跑。”但是,陈洪渊院士也表示,中国商品化的仪器与国外的科学仪器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谦虚谨慎,将目前一些实验室试制成功的仪器尽快商品化;并将这些仪器送到我们国内有关的实验室、以至国际上的实验室中,发挥它的作用。”

  分析仪器和科学研究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分析仪器的水平提高,有了“武器”,才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而有了更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才能将这些成果更好地运用在仪器研发当中。“过去有人讲,‘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这个陈旧的观念现在已被我们徹底丢弃;在积累了大量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之后,我们也要自己‘造船’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对人家的依赖,不受制于人”。

  陈洪渊院士表示,我国科学仪器目前进步很快,相信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进步的速度会更快。“不久的将来,我们仪器产业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我对此有充足的信心。”

  在采访的最后,陈洪渊院士也对BCEIA和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表达了期待和寄语:“穷究物性,敢为人先;团结协同,努力创造;心系祖国、志在奉献。”他表示,希望分析测试界同仁一方面能够团结奋进,不断探索,认识物质的本真,追求卓越,有冲劲,有韧性;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家国情怀,为国家和社会不断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推动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用户头像

作者:彩虹

总阅读量 126w+ 查看ta的文章

网友评论  2
全部评论(2条)
用户头像
mengzhaocheng2019-06-13 21:27:19
向老前辈致敬
0回复
用户头像
lunanjituan2019-06-13 20:46:13
0回复
为您推荐 精选资讯 最新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器信息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仪器信息网有权转载。

使用积分打赏TA的文章

到积分加油站,赚取更多积分

谢谢您的赞赏,您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赏失败了~

评论成功+4积分

评论成功,积分获取达到限制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点赞成功
取消点赞成功

投票成功~

投票失败了~